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宠后重生纪事-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靖国公有兵权在身,他在朝中的威望自然与承国公这样的外戚不可同日而语,他一表明态度,当下就有人附议,“只怕是有人想假借仁德太子之名,行不轨之事,还请皇上吩咐廷尉司讲此人关押起来,细细审问,弄清楚到底是谁在背后搞鬼!”
    承国公周秉峰可不爱听这话,反驳道,“这世上怎么会有人毫无关系却又长得一模一样,说句大不敬的话,仁德太子要叫老夫一声舅舅,我周秉峰再老眼昏花,也不至于连自己的外甥长什么样都忘记了。”
    “仁德太子病故这么多年,承国公一时记岔了也是有可能的,但是我听承国公的意思,说见过那人了,难不成这身份不明之人是在你承国公府内?那我倒要问一句,承国公言之凿凿,到底意欲何为?”
    说话的是廷尉周廷之,仁德太子一案当年正是由他的父亲审理,罪名确凿不容翻案,他也看不惯这些人因为受不到重用,整日里上蹿下跳的嘴脸,说起话来毫不客气。
    “你!”周秉峰一时间说不出辩驳之语来,气得是满脸通红,道:“老夫不与你这狱官争辩!”
    廷尉好歹位列九卿,是二品大员,说他是狱官,实在是大大的侮辱了,然而承国公这样的外戚轻狂惯了,根本不顾忌同僚的面子,假装没看到周廷之铁青的脸色,转身跪地,道:“微臣恭请皇上圣裁。”
    萧景泽苦笑,这些人争论不出来个子丑寅卯,就又将难题丢给了他,若是不分青红皂白将人给处置了,难免会留下气量小不容人的名声,可若是将人留下来,又难保不出现什么问题,毕竟这位顶着仁德太子的脸的人,出现的太过蹊跷。
    就在萧景泽伟此事烦恼不已之时,忽然有一人自百官中走了出来,拱手道:“下官听闻,仁德太子曾留有一子,当年小皇孙流落民间,先皇也曾派人找寻,敢问大将军,去年秋狩之时,跟在您身边的那位弱冠青年,可就是仁德太子之子,当年的小皇孙?”
    萧承和的身份,在场的官员有许多都是心知肚明的,但大将军不说,皇帝不认,便没有人提,这个叫黄卓的七品小官提出来了,当即就有官员说道:“若黄大人说得这人正是小皇孙,想来身份是已经经过靖国公和皇上确认的,他既然是仁德太子亲子,不若请他来认一认,承国公所说之人到底是不是真的仁德太子?”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毕竟皇室血脉和秘辛,一旦沾染上,在上位者眼中就会变了味道,不管朝臣们心中想的是什么,但明面上,都赞同萧承和来辨认。
    很快,那位自称是仁德太子的人被带到了皇宫禁苑之中,萧景泽见过他长兄的画像,面前这人单看相貌,的确与萧博文年轻时无异,甚至眉眼还与萧承和有几分相似。
    承国公见到此人,刚刚平静下来的心情又再度激动了起来,他指着那人对朝堂中几位老臣道:“靖国公、傅丞相、永安侯、广成侯,你们都是见过仁德太子的人,尤其是傅相和靖国公,还曾辅佐过太子几年,你们瞧瞧,是老夫在说谎吗?这人分明和仁德太子一模一样,不是他还会是谁?”
    “承国公莫要激动,待小皇孙来了,一看便知。”有那同周秉峰交好的官员劝慰他。
    说曹操曹操到,这边人的话音刚落,便有内侍通禀,萧承和到了。
    少年人自有少年人的气度,进门行礼问安,说话却是不卑不亢,待到萧景泽将叫他过来的缘由说明白,他的眼光也随之落到了所谓的“仁德太子”身上。
    锋利的像一把刀。
    “仁德太子”打了个哆嗦,挤出一个笑脸来,“你……你就是我儿子吧,多少年没见了,都长这么大了,是我这当父亲的失职,没能亲手将我儿养大。”
    萧承和不吭声,盯着他上下打量,那人脸上的笑容被看得有些挂不住的,不自觉地看向周秉峰。
    承国公是个急性子的,道:“你那里还记得仁德太子的模样,不若问一问,只有父子间知道的事儿,咱们也好确认他的身份。”
    萧承和点点头,嘴角勾起一抹笑,“舅公说得极是。”
    周秉峰闻言一愣,目光落在萧承和身上久久不曾移开,对啊,他怎么没想到呢,这个仁德太子若是真的,恐怕也是皇帝陛下的眼中钉肉中刺,没什么大用,可眼前这个少年郎却不一样了……
    有着皇室血脉,又是他承国公府的亲眷,看他仪表堂堂,又曾经跟在大将军身畔,想必是个极聪明的人,周秉峰想,不若同他交好,往后承国公府的前途,可就系在他身上了。
    这人一想通,说话便没有先前那般坚决了,道:“老夫年岁已高,倒是也不敢完全确定这人就是你父亲,你可有什么法子?”
    萧承和点了点头,问了那人几个问题,不外乎是喜好、年岁、生辰、名讳表字等等,那人竟一一对答如流。
    朝臣们听得纷纷点头,有几个人已经认定这人就是仁德太子了。
    熟料萧承和表情未变,缓缓开口道:“我名讳承和,这个名字是父亲在我出生之前就已经取好的,你既然自称仁德太子,想必知道承和二字的由来,便说说罢,若是你知道这个,想来就是差不离了。”
    那人一瞬间白了脸,刚刚对答如流的嘴现在却连话也说不完全,半晌只说了一个“我”字。
    “不记得了?”萧承和嘴角勾起一抹笑,转身就要向皇帝和文武百官说什么。
    那人见他动作,吓得魂不附体,竟也不知是突然打通了奇经八脉还是脑子茅塞顿开,道:“为父颠沛流离多年,早就不记得这一回事儿了,但是给你取名的用意自然是为了你好,这份心你该记着才是。”
    萧承和笑,“怎么会不记得,承天地之气运,和家国之安宁,这是父亲临死前对我最大的期盼,你是假的,自然不知。”
    说罢,他竟突然拔出殿中卫尉腰间的佩剑,直指那人,“说,是谁指使你冒充我父亲,你们到底有什么阴谋?”
    锋利的宝剑闪着寒光,那人两眼一翻,晕在了大殿之上。
    事情虽然还未问个清楚明白,但这人的身份已经是昭然若揭,承国公周秉峰跪在大殿上,“臣一时受奸人蒙蔽,还以为是太子死而复生,实在愚钝,还请皇上责罚。”
    萧景泽不是弑杀之人,只是罚了一年的俸禄,让他闭门思过而已,而审讯这个假冒仁德太子之人的差事,则被萧承和主动揽了过去。
    就在这假冒之人被打入天牢之时,椒房殿中的谢瑶光也听闻了这则消息。

☆、第106章 封王&联姻&叮嘱

第106章封王
    “你说什么?假冒的仁德太子?还请小皇孙来辨认?”谢瑶光面色晦暗难懂,问道:“你说得小皇孙,该不会就是萧承和吧?”
    “娘娘怎么知道,那小皇孙的确是唤作萧承和,听说,就是他在大殿上问了那假冒仁德太子之人,他这名讳的由来,才让那人原形毕露的呢!”珠玉入宫多年,从来没听说过这样的稀奇事儿,打听的倒也细致。
    “哼!”谢瑶光嗤笑一声,“如今又非先帝朝,本宫无儿无女,哪里来的小皇孙,珠玉你休要胡言!”
    珠玉听得这话,脸上的喜色瞬时没了踪迹,她暗暗忖度,怎么皇后娘娘听到这小皇孙的事儿一点也不高兴呢,莫不是这小皇孙得罪过娘娘?
    心里的猜测是一阵一阵的朝上涌,但却也不敢再提这话,安安分分的伺候起主子来。
    萧景泽下朝之后先来了椒房殿,见桌子上摆着的菜连动都没动,无奈道:“不是让黄忠传了话来,说是不用等我的吗?”
    谢瑶光看他神色,知道他并没有将萧承和之事放在心上,只当是一个意外,可她却不这么想,经过上一世,萧承和的那些手段她是见识过的,若说有人假冒仁德太子之事他一点也不知情,谢瑶光是万万不信的。
    “刚刚吃了些点心便不觉得饿,说是等一等也无妨,你今儿在朝上推行的那两样举措,没受到什么阻拦吧?”谢瑶光笑了笑,替萧景泽除了外衫,又递给他一方湿巾擦手。
    “别说是阻拦了,连浪花也没溅出来两朵,想必你也听说了,承国公在朝上说是有个仁德太子,结果后边又被承和证明是假的,这一早上乱糟糟的,实在是影响心情。”萧景泽郁闷,随即又叹了口气,“不过也好,大家的心思都在这上头,等回过神来,我那两项法令就已经开始推广了,也算是福祸相依了。”
    “皇上说这假仁德太子是祸,怎么不细细想想这祸从何处来?承国公虽然只有虚职,但是他们家也是高门大户,不是什么随随便便的人想进去就能进去的,不如细细查一查,倒也好知晓前因后果。”
    谢瑶光不便明说萧承和有所图谋,只能采取这样迂回之法。
    谁料萧景点了点头,说得却是:“承和已经将此事接了过去,毕竟事情关于仁德太子,有些话我不便直说,交给他也好。”
    谢瑶光怔愣了一下,一双灵动的眸子眨了眨,将那些晦暗的情绪全数掩埋,转身吩咐宫人传膳。
    萧承和的身份很快便传遍了朝野上下,由他经手的假冒仁德太子一案很快就水落石出。
    据那假冒之人交代,他姓赵,有个浑名唤作三儿,是个乡下无所事事的混子,因为家里离怀州城不远,便时常在城里做些偷鸡摸狗坑蒙拐骗之事,偶然有一回偷东西时被人给抓了个正着,当街扭打之时正好撞上了怀王的车队,怀王瞧了他一眼,让下人替他赔了钱,还将他接到府中,好吃好喝的伺候着,赵三儿以为自己交了大运,巴结上了贵人,伺候怀王也愈发小心殷勤。
    怀王待他极好,还专门派人教他礼仪规矩,让他背诵一些人的生辰八字和性格习惯,甚至还拿了朝中不少大臣的画像,让他记官职和姓名。赵三儿虽然不解,可怀王说,记住一个就给他十两银子的赏钱,便费力背诵了许久,竟也颇有成效。
    有一日怀王将他叫到跟前,告诉他自己有意于皇位,想请他帮忙,赵三儿诧异,自己一个地痞,能帮上什么忙,孰料怀王说他与死去的仁德太子身形样貌别无二致,要他在假冒太子和被灭口之间选一个,还允诺他事成之后让他以仁德太子的名义生活,给他封王。
    那赵三儿原本就是市井泼皮,又是性命攸关的时候,只是犹豫了一小会儿便应下来了,结果没想到,还没等到他派上用场,怀王的野心就被发现了,怀王府上上下下全都被关押起来,他从狗洞中爬了出来才得以脱身。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赵三儿在怀王府过惯了山珍海味绫罗绸缎的日子,让他再回去做个一穷二白的地皮流氓,他是万万不愿意的,于是这才有了假冒仁德太子一事。
    “万没有想到怀王兄还有这样的筹谋,也幸好谢明清极早发现了他的野心,否则若是由他领着这人突然出现,朝堂上那些墙头草会有些什么风向也说不准。”萧景泽笑了笑,同谢瑶光道,“不说这些了,说点别的吧,郭恪昨日已经出发离开长安,前往西域去了,朕从羽林军中调派了五十人给他,都是些在家族里不受重视想要建功立业的,若是西域一行有所斩获,朕给他们加官厚赏,也算是圆了他们想要出人头地的想法。”
    谢瑶光的思绪还沉浸在萧景泽刚刚说的那件事中,忍不住追问道,“这件事就这样了结了?全都是那赵三儿的口供,将事情推到已经伏诛的怀王身上,弄一个死无对证?”
    “怎么会死无对证,有那赵三儿的口供在,他亲自认罪画押了的。”萧景泽揉了揉她的发,轻声道,“阿瑶莫要忧心前朝事,有我在,有大将军在,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萧景泽并非不喜欢谢瑶光参与朝事或者议论朝政,他知道阿瑶心思奇巧,偶尔兴致起了,也会同她商议国事,只是,国事劳人心力,他这个做皇帝的体会最深,他不像谢瑶光也为了这些事劳心劳力。
    “不是不放心,我只是……”谢瑶光顿了顿,转了话头道,“那这个叫什么赵三儿的,是判了斩刑吗?”
    “不是,他认罪之后,趁狱卒一时不察,自尽了。”
    谢瑶光喟叹,杀人灭口,又或者是将那些没有利用价值的人毫不留情的处理掉,果然是萧承和一贯的作风,他当年,不就是那么对自己的吗?
    只是赵三儿已死,她再想追寻真相就变得难上加难,想到这里,谢瑶光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她叹了口气,暗暗打算派人盯着萧承和。
    “对了,我刚听你说郭恪已经离开长安了?这都是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
    萧景泽笑了笑,“你这两天净关注了仁德太子这桩案子,只怕是将郭公子早就抛诸脑后了,我刚刚说话也没认真听,昨日走的,我给他带了人,毕竟是长姐的孙儿,路上危机重重,有人护着他也好。”
    他温柔的声音和调侃的语气,让谢瑶光的心情放松了一些,不由得挤兑道:“那照你说的,我都将郭公子抛诸脑后了,你怎么还派他去那么远的地方,不怕长公主找你哭诉啊?”
    “你再这么说,我可要醋了。”萧景泽虽然派郭恪出去是要用他的意思,但也没忘了这位翩翩佳公子可是曾经肖想过谢瑶光的。
    “你倒是醋一个给我看看。”谢瑶光莞尔一笑,凑过去轻轻地亲了萧景泽一口。
    皇帝脸上一热,搂过佳人又是好一番亲热,半晌后才气喘吁吁地松开她。
    谢瑶光如今倒也没刚刚成亲时那般害羞,想了想又问他,“那你觉得,萧承和如何安排呢?毕竟是皇室宗亲。”
    她记得上辈子,萧承和婉拒了萧景泽想要给他封王的建议,称自己想要做出一番功绩,不愿受皇室子弟之名所累,大臣们有感于他的风骨,有不少人都渐渐同他走得近了,尤其是之后他登上皇位,也有这些人的功劳在里面。
    果不然,萧景泽听到这话,道:“这个我倒是同大将军商议过了,他到底是皇兄的儿子,父皇死前又赦免了皇兄的罪过,不如就给他封个闲散王爷,有了封荫,也算是后生有所依凭了,不过我还未问过承和的意思,他自小在民间长大,之前又跟着大将军学了不少东西,若是不问朝事或许是有些屈才了。”
    “我觉得封王就正好,说句不中听的话,他毕竟是仁德太子的儿子,万一钻了牛角尖,觉得这皇位该是落在他爹身上,然后再传给他的呢,有道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就算是我小人之心,但也不得不防,你给他封了王,不管他有没有那个念头,朝臣们就会同他保持距离,免去了结党营私之嫌,再者,封王若是屈才,你让那些大臣们怎么想?有些人一辈子,连个侯爵之位都捞不着呢。”
    谢瑶光说得这是前朝的一位将军,他立了无数次大功,却又犯了无数次错,功过相抵,以至于即便是匈奴人听到他的名字便闻风丧胆,他的弟弟、儿子都封了侯爵,他却依然不得封。
    萧景泽笑了笑,“你说得也对,烈将军死后父皇虽有追封,但到底是死后的荣宠,比不得身前的功勋,也罢,我这就写了封王的旨意,昭告天下吧。”
    谢瑶光替他磨墨,一卷圣旨在椒房殿写就,盖上了传国玉玺,经由宗正府记载,昭告天下。
    萧承和拿到这卷圣旨以后,气得脸都青了。
    第107章联姻
    就在谢瑶光犹豫到底是劝说萧景泽把萧承和遣回封地,还是就在眼皮子底下看着的时候,出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
    端阳节长安城有龙舟竞渡的旧俗,曲江河畔,官船画舫一个挨着一个,为的就是看那赛龙舟的盛景,谢瑶光不愿人挤人,又眼巴巴地想去看,萧景泽便使了护卫弄了两艘龙舟来,在太液池划了一遭。
    也正是因为两人没出宫,所以直到第二天方才得知在靖国公府的画舫上,宁王醉酒,误惹了承国公家的四小姐的消息。
    宁王,是萧承和的封号。
    “承国公夫人和周姑娘都莫哭了,且跟我说一说,宁王他到底是个什么意思,本宫也才好给你们拿主意啊?”
    谢瑶光无奈极了,这母女俩一进门就开始哭,那眼泪跟不要钱似的,她平生最烦的就是哭哭啼啼的女人,劝也劝不住,是说也说不停,好不容易歇了会儿,她这才刚问了一句话,就又哭上了。
    “既然你们心情还未平复,就先在这儿哭一会儿,待到想好怎么说了,再来见本宫吧。”谢瑶光才懒得同她们虚与委蛇,抬脚就准备走。
    那哭哭啼啼的母女俩顿时愣住了,周嘉梦瞪着一双眼睛看了看谢瑶光,又看了看她娘陈氏,腹诽道,娘说得根本不管用啊,皇后娘娘不吃这一套。
    陈氏冲她微微摇了摇头,这才抹了两把眼泪,道:“皇后娘娘啊,要不是实在没了法子,臣妇也不敢来宫里叨扰您啊,实在是……这实在是……”
    她咬了咬唇,似乎是有话难以启齿。
    谢瑶光见她还算上道,没有准备撒泼的意思,坐回到了主位上,“说罢,到底是有什么事,让你难成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