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女夺权-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

    老国公和镇国公父子二人齐齐出声。

    王康道,“国公,皇后娘娘暂且安然无恙,只是太子殿下他——”

    “泽儿怎样了?”

    镇国公心惊胆战地问,短短几天功夫,建元帝病得奄奄一息,平南王发动宫变挟持了整个皇宫,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如今的局面,已经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镇国公府还能做什么呢?

    “回国公,太子殿下他被蒋大人命人砍掉了一根手指,命却是保住了。”

    王康垂着头禀报,心中却是清楚,这样的答案对于镇国公来说,实在不算好消息。

    老国公闻言闭了闭眼,随后睁开双眼挥手道,“你退下吧,不用再盯着皇宫了。”

    王康依言退出书房,镇国公忧心忡忡地看着他道,“父亲,这可如何是好?”

    老国公苦笑着看着他,“兴广,太子殿下已断一指,此生都和皇位无缘了,咱们如今能做的,只有顺应天命,拥护平南王登基为帝,这样方可保全整个王府。”

    镇国公心头无比苦涩,原以为一门两后无上荣光,可不过是一夕之间,什么都消烟云散了。

    “那湘姐儿和太子殿下的婚事呢?”

    镇国公叹了口气,转而问道。

    老国公眸光一闪,“虽然太子殿下断了一指,可终究还是皇室宗亲,平南王不会取他性命,想必将来只会封他一个闲散郡王,湘姐儿自然还是要嫁过去的。”

    镇国公也点头,若平南王登基为帝,他们镇国公府往后别说不能保住如今这世袭罔替的荣光,不跌落成像被抄家的沐恩侯苏府那样就算是万幸了,湘姐儿嫁给太子殿下,虽说只是个闲散郡王,可到底也是皇室宗亲,面子上,不会太难看。

    “可惜了婷姐儿了,若早前为父没应了孙氏,如今婷姐儿嫁给李家,也不算差。”

    老国公心里不无惋惜和后悔,早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说什么他当时都不会答应孙氏拒了那桩亲事,这如今西楚换了个皇上,王家地位肯定大不如从前,再想寻一桩这样的亲事是不可能的了。

    镇国公没有出声,到底是自个父亲做的主,他为人儿子的,岂能指摘父亲的过错。

    “建元帝一旦驾崩,若太后娘娘宣了禅位诏书,兴广你记住,你要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平南王登基为帝。”

    老国公心思一转,看着自个儿子郑重叮嘱。

    镇国公点头,“父亲放心,我会的。”

    与此同时,听竹斋。

    王承恩看着眼前的男人,皱了眉问,“先生,平南王即将登基称帝,先生难道就不急吗?”

    中年男人淡淡摇头,“有甚可急?我让你拿的东西,你拿到了吗?”

    王承恩点头,行至书案边,轻轻一扭笔架,书案下弹出一个箱子,他由箱子中拿出一些书信递给中年男人。

    中年男人伸手接过,细细检查确认无误之后,看着他道,“早则明天迟则后天,宫中会再次生变,至于你们王府,王爷说了,念在老夫人是陆太傅亲姐的份上,只追究老国公和镇国公的罪责,不牵连王府满门,你可以放心,王爷一言九鼎。”

    王承恩面带感激长揖,“承恩多谢先生从中周全。”

    中年男人摆手,“你不必感谢我,这事并不是我的功劳,若非令妹和长安郡主交好,王爷也不会这般轻易就放过你们王府。”

    竟是因为长安郡主的原因,晋忠王才会这般轻易放过王府?

    王承恩心中震憾不已,却也没细细追问,因为他知道,即便再追问,这人也不会说的。

    ------题外话------

    亲们~希望狐狸多少字完结这本小说?

    给点意见哈~

   

 077 晋王现身赐死太后

    这一日,乾清宫里密密麻麻跪满了人。

    唯一坐着的,只有太后娘娘,太后神色悲哀地看着躺在龙榻上的建元帝,丁院正说过,皇上最多只有三天好活,今天便是最后一天了,也因此,平南王将满宫的妃嫔满朝的大臣全叫了过来,为的,只是等皇上驾崩之后,让她当众宣念禅位诏书。

    跪在王皇后身侧的平南王,因为跪的时间有些久了,膝盖有些发疼,他捶了两下之后就皱紧了眉头,抬头看向躺在龙榻上的建元帝。

    不肯咽气又如何?

    左右不过多等一两个时辰罢了!

    正想着,那原本闭着眼的建元帝突兀地睁开了双眼,一双死鱼一样的眼珠恶狠狠地瞪着他,平南王一时没料到这建元帝竟然还能醒过来,唬得身子往后一仰。

    再定眼看过去,却见建元帝头一歪,跪在龙榻边的丁院正伸手探了探鼻息,良久才缩回了手,哭丧着脸道,“太后娘娘,皇上驾崩了!”

    顿时,整个乾清宫里,皆是哭声。

    上至皇后娘娘下至文武百官,一个个皆掩面放声大哭,只这哭声当中,能有几个是真心为驾崩了的建元帝而哭,却是无从得知了。

    太后娘娘愣愣看着死不瞑目的建元帝,缓缓上前为他将双眼合上,然后才转声吩咐,“皇上驾崩,去敲丧钟吧。”

    她冷静得不像一个失去了儿子的母亲,不过宫中妃嫔和大臣们并不知道建元帝是太后娘娘亲生的,是故太后娘娘这般冷静的神情,倒也没引人怀疑。

    很快,丧钟响遍整个皇宫,再由皇宫传出宫外……

    九声过后,丧钟停了,跪在地上的妃嫔和百官们还在捂面长哭,太后娘娘却拿出了禅位诏书,正准备宣召的时候,却听得一阵脚步声传了过来,太后娘娘抬头望向门口。

    妃嫔们和百官们也不由转了头看过去,这一望,百官们纷纷变了颜色。

    身着飞鱼服腰系绣春刀的锦衣卫们,簇拥着锦衣卫指挥使夜郡影以及禁卫军统领蒋同双双昂然迈进了乾清宫,而宫门外面,成千上万个锦衣卫将整个乾清宫围的连只苍蝇都飞不出去。

    看着夜郡影和蒋同一起迈进来,平南王却是脸色不变,看着夜郡影道,“夜大人和蒋大人来得正好,皇上驾崩,太后娘娘正要宣布禅位诏书。”

    世人都道夜郡影和蒋同是忠于皇上的纯臣,怕是谁也没有想到,很早以前,夜郡影和蒋同都已为他收买,成了他平南王埋在建元帝身边的两颗至关重要的棋子。

    若不是他将锦衣卫指挥使夜郡影和禁军统领蒋同双双收买,这次宫变,又焉能这般容易!

    夜郡影和蒋同二人淡淡看他一眼,唇畔都勾了一缕讥诮的笑意。

    “来人,将谋逆造反的平南王拿下!”

    夜郡影沉声吩咐,他身后的锦衣卫就立时朝平南王扑过去,面对这突然的转变,平南王堪堪避过几个锦衣卫的拳脚,同时厉声怒斥,“夜郡影,蒋同,你们胆敢背叛本王?”

    夜郡影和蒋同双双大笑,止了笑后,夜郡影方才看着正狼狈躲闪的平南王道,“千某和蒋大人的主子,从来都不是你,又何来的背叛一说?”

    太后娘娘也被这突如其来的转变给震住了。

    若夜郡影和蒋同的主子不是平南王,那他这二人到底是忠于谁?

    平南王虽武功高超,但奈何锦衣卫人多势众,他眼看不敌,忙半空中一个折身扑向太后,太后避让不及,被他一把给扼住了脖子,平南王的力道不小,这一扼,只扼得太后娘娘翻了白眼。

    “夜郡影、蒋同,你们乖乖的放本王出宫,不然本王就扼死太后娘娘。”

    到了此时,平南王虽不知这二人效忠于谁,但在他心中看来,无非不是宣亲王府就是战北王府,不管是宣亲王还是战北王,想必也不敢背负害死太后娘娘的罪责。

    只是,他的盘算注定落空了。

    因为——外面的锦衣卫突然让出一条通道,而这通道里,一队禁卫军簇拥着一个身份尊贵的男人缓缓而来。

    躲在一边的大臣们,看着沿着通道而来的男人,有那资历老的,一眼就认出这男人的身份,不认得这男人身份的,看这情形也能明白,这男人肯定就是夜郡影和蒋同双双效忠的人。

    被扼得白眼直翻的太后娘娘,在看清迈进来的男人后,顿时大惊。

    而扼着她脖子的平南王,在看到这男人之后,面上也不由显了三分惊讶和七分颓然。

    败在这人手上,他不得不服!

    “贺兰宣,你拿太后娘娘要挟本王没用,本王手中有先帝赐李太后和七皇子贺兰宇二人死罪的遗诏。”

    晋忠王淡淡看着平南王和他手中的太后娘娘,姿态从容地道。

    贺兰宣发出耋耋怪笑,昂然看着晋忠王道,“这二人是你授意故意投在我门下蒙骗于本王的?”

    “是。”

    晋忠王干脆利落的点头,丝毫没有迟疑。

    “本王那三万大军你待如何处置?”

    败局已定,平南王也不再做垂死挣扎,面色无惧地看着晋忠王问。

    “投降的解甲归田,不降的就地处死。”

    晋忠王面色坦荡地看着他,身为君王,他有容人的气魄,也有杀伐果决之心。

    听了他的回答,平南王脸上现出一丝怅然,他败了,败得很是彻底,再无翻身之日。

    只是奇怪的是,败在这人手里,他却不觉得有多憋屈。

    “平南王府,你打算如何处置?”

    问完自己的军队,平南王便又想起了自个的家眷,只心中却是一丝希望都不敢抱,毕竟,换成不管是谁,都不会放过。

    晋忠王皱眉,没有像他以为的那样给他一句满门抄斩,倒让平南王原本死寂的心,又升了一丝期冀起来。

    “本王念在平南王妃曾出手相救本王爱女的份上,可以对平南王妃母子三人网开一面。”

    半晌过后,晋忠王给了他答案。

    平南王有些讶然,虽不知孟云燕怎么会救了晋忠王的女儿,不过只要她霖儿霖儿不用死,他也就没有遗憾了。

    “本王信你所言。”

    说完,平南王将扼着太后娘娘脖子的手一松,然后由着锦衣卫上前将他绑得牢牢实实的,也不反抗。

    成王败寇,他再反抗也没有意义。

    太后娘娘喘了几大口粗气之后,就死死瞪着晋忠王,心底却是一片寒凉。

    平南王登基为帝,她尚能保住太后体面,可晋忠王登基为帝,她和李家,只怕都能逃一死。

    “宁公公,出来宣旨吧。”

    晋忠王无视太后娘娘恶毒的眼神,转身淡淡吩咐。

    那一直躲在他身后垂着头的内侍就走了出来,冷冷看着太后娘娘道,“李贵妃,你可还记得咱家?”

    太后娘娘早在晋忠王唤出宁公公三字之时,这一颗心就已经提起来,如今亲眼看到曾经服侍先帝的宁公公就在她面前,太后娘娘就吓得往后退了一步,直直看着宁公公道,“你这狗奴才,怎么还没死?”

    “死?贵妃娘娘还不曾死,咱家又怎能死在贵妃娘娘前面呢?”

    宁公公冷笑一声,继续道,“李贵妃,当年你串通七皇子贺兰宇还有安国公府和镇国公府以及靖安侯府和叶左相府,将那所谓的通敌卖国的证据放进陆太傅府,又假造先帝旨意抄斩陆太傅满门,你可有想到你也有今天?”

    一袭话,宛如睛天霹雳震得大臣们纷纷愕然。

    虽早知陆太傅一家的案情有隐情,但却没有想到,连先帝那道圣旨,也是太后娘娘假造的!

    大臣们的眼光,纷纷落在了安国公、镇国公以及靖安侯和叶左相的身上。

    当年先帝意属十一皇子晋忠王登基为帝,却不料后来一场大火,十一皇子母子二人葬身于火海中,再后来,就是查出十一皇子的老师陆太傅通敌卖国,先帝下旨将陆府三族给夷了,如今十一皇子活生生的回来了,还带着服侍先帝的宁公公,这三家府邸,当年可都是构陷陆太傅的人,可想而知,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靖安侯的脸色,早在晋忠王迈进来时就已经变得雪白。

    前天才由妹妹嘴里知道,她得了平南王的欢心,肚里的孩子也是平南王的,正做着等平南王上位之后,他们季家能加官晋爵的美梦,转眼,这个美梦就跟昙花似的,破了。

    太后娘娘淬了毒似的眼光盯着宁公公,傲然道,“你不过一介奴才,一介奴才的话,又有什么可信的,哀家如今贵为太后,岂容你一介奴才构陷污蔑!”

    “咱家的确只是一个奴才,贵妃娘娘却是忘了,咱家可是服侍先帝的奴才,先帝早知你母子二人心怀不轨给他下毒,所以先帝早早就给了咱家一道圣旨,咱家捏着先帝给的圣指逃出宫后,就寻到了晋忠王,咱家等了这么多年,就是要看贵妃娘娘的报应。”

    宁公公阴阴地说完,由怀中掏出一道明黄的圣旨,大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有李贵妃久乖阴德,自绝于天,若不早有所为,恐成前朝故事。吾死之后,赐李贵妃死,钦此。”

    宁公公念完,看着一众又已跪下来的大臣道,“翰林院戚学士戚大人、太常寺卿张大人你二人出来校验咱家手中先帝遗诏真假。”

    戚学士和张天忙起了身行至宁公公身前,戚学士接过宁公公手中明黄的圣旨,细细校对过后道,“此的确乃先帝亲笔所书,绝无虚假。”

    宁公公转了身昂然吩咐,“来人,赐鸠酒一杯给李贵妃娘娘。”

    端着鸠酒的内侍朝太后娘娘迈过去,太后娘娘一张老脸顿时有了恐慌,“哀家乃太后,你们谁敢——”

    话未说完,那内侍已经捏住她的下巴,将手中的鸠酒倒了进去。

    太后胡乱挣扎又怎挣得过,那鸠酒之毒,穿喉即死,不过须臾的功夫,太后娘娘就口吐污血倒地身亡。

    一众跪在地上的大臣们,眼睁睁看着前一刻还高高在上的太后,转眼就成了一具尸体,虽是有些骇然,但到底太后罪过滔天,又是先帝遗诏赐死,倒不算死得冤屈。

    太后死后,宁公公又由怀里掏出一道圣旨,看着众大臣道,“不瞒诸位大人,先帝给了咱家两道遗诏,一道是赐李贵妃娘娘死,这另一道,则是传位于十一皇子晋忠王的圣旨。”

    众大臣也知事到如今,这已是天命不可违,皆道,“臣等恭听先帝遗诏。”

    左右,建元帝已经死了,最有可能登基为帝的太子殿下和三皇子殿下,皆被平南王砍了一根手指头,这生都和皇位无缘了,晋忠王生前素有仁善之名,想来晋忠王登基为帝,对西楚来说,兴许还是一桩好事也说不定。

    宁公公就展开手中的圣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即位三十有九载矣,海内河清,天下太平。民有所安,万邦咸服。吏治清明,君臣善睦。德可比先圣,功更盼后人。十一皇子贺兰宸,人品贵重,甚肖朕躬,坚刚不可夺其志,巨惑不能动其心。朕欲传大位于十一皇子贺兰宸。诸皇子当戮力同心,共戴新君。重臣工当悉心辅弼,同扶社稷。”

    念完宁公公将手中圣旨递给同样跪在地上的晋忠王道,“王爷,您接指谢恩吧。”

    晋忠王接过先帝遗诏,目中带泪道,“儿臣领旨谢恩。”

    嗑完头谢完恩后,晋忠帝方起了身后,看着一众跪在地上的大臣道,“本王若登基为帝,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陆太傅正名,第二件事,将当年企图杀害朕的罪臣治罪,各位大臣可有异议?”

    “臣等并无异议。”

    除去安国公、镇国公、叶左相以及靖安侯外,所有的大臣整齐回答。

    “王爷,国不可一日无君,今先帝已逝,臣恭请晋忠王殿下登基为帝。”

    翰林院戚学士率先一步迈了出来,嗑头道。

    他一带头,剩下的大臣们自然也不甘落后,纷纷道,“臣等恭请王爷登基为帝。”

    宫里头发生的事,宫外自然暂时不知的。

    靖安侯府,行云阁。

    因着自个女儿怀了即将登基为帝的平南王的皇嗣,老夫人不愿让她奔波劳累,带着蓝嬷嬷和几个丫鬟直接来了行云阁。

    “裙瑶,娘和你哥哥商量好了,将你的族谱上到你二堂叔那边,这样一来,等皇上登基为帝之后,你就以你二堂叔嫡女的身份进宫,”

    老夫人喜滋滋地看着庄淑妃,一脸的自豪。

    庄淑妃漫不经心地点头,对她来说,族谱上到谁的名下都没问题,只要她能换个身份进宫就行。

    “裙瑶,你进宫之后,可要多提携你两个哥哥,还有蓉姐儿棠姐儿莲姐儿,她们可都是你亲侄女,将来你贵为贵妃娘娘,她们的身份若是太低,你不也没面子不是?”

    老夫人笑咪咪地道,心里却是笃定女儿不会驳她的面子。

    庄淑妃听了她的话,心里斟酌一番后道,“娘,等女儿进了宫封了贵妃之后,女儿倒是可以在皇上面前提提这事,不过最多也只能是县主或是乡君,至于郡主,娘您就别指望了。”

    老夫人听了虽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