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富贵盈香-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太后上扬的眉毛一皱:“你这是何意?”
  “据微臣所知,盯着沈家姐弟的人,除了我们还有两拨,出自哪里,太后娘娘比微臣明白。这等严防死守之下,那对姐弟其实翻不出什么花样来,沈晏沣看着忠直,实则狡诈,那么重要的东西,他怎么会留给自己的两个孩子?那不等于害了自己的孩子么?”
  “那会留给谁?”
  明亮的烛火下,四十多岁的王太后虽然不够鲜嫩,却算得上是风韵犹存,加上她居于高位多年,养尊处优,无论气势还是气质,都不是寻常妇人可比,定国公看着这样的王太后,心中有些得意,这是大宁最尊贵的女人,却为了自己……
  “微臣大胆猜测,那东西还在济北州。”
  王太后眸色一厉:“你是说,在萧旸小儿手里!”这个萧家!当初本来自己也看中了济鲁道,还想让自己的侄儿弄个节度使当当,没想到竟然被萧家横插一脚。
  当时她想不明白缘由,如今才知,萧家和大长公主图谋的恐怕正是那物。
  见左右无人,王太后又坐不住了,定国公将自己的手按在太后柔软的手背上,王太后并没有躲闪或者不悦。
  定国公便道:“极有可能。所以,比起盯着沈家姐弟,倒不如盯紧了萧家。”
  “唉……”王太后长叹一声:“我和昌寿斗了大半辈子,到现在还看不清楚她要图谋什么。不过她这个儿子,确实非池中之物。”
  定国公安抚道:“何必妄自菲薄,晟儿也不差。”
  定国公长得不差,便是到了现在这个岁数,站在一群同龄人中,仍然算是鹤立鸡群,王太后瞥了他一眼,又道:“我说萧旸怎么就忽然上疏,给沈晏沣正了名声。原来是得到了好处。不过这样一来,事情就难办了。”
  “无妨,万事还有微臣在,为了太后娘娘,微臣便是赴汤蹈火,亦万死不辞!”
  王太后坦然的受了他的忠心,想起日子,忽然又问道:“隆庆的春日宴,可安排好了?千万别出了什么篓子。”
  “哈,春日宴啊,太后娘娘放宽心,我们只需等着看戏便好!”
  ……
  “老四媳妇真是越活越回去了!”沈秋檀理直气壮的告了状,沈老侯爷直接来到了慈萱堂:“若是不能掌这中馈,便换个人吧。”
  老杨氏原本还因为老侯爷的突然驾临而欣喜,闻言顿觉魂飞魄散。
  老四媳妇不掌中馈,老二媳妇刚出了月子,这换个人,可不就换给老大媳妇了么?这还得了?
  “嫡长媳妇主持中馈,原本天经地义。我容忍你这些年胡作非为,你可别当我真的死了。”老侯爷撂下一句话,拂袖而去。
  徒留老杨氏一个人,呆呆的望着他离开的方向。
  原来不是这样的啊?他娶了自己,说过要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所以后来顾盼盼那个小妖精进门,她才会那般暴跳如雷,她觉得那是侯爷对她的背叛,后来两人渐渐离心,自己才想要掌家的权柄,老四媳妇掌家不也是因着那事,给自己的补偿么?
  都说女人的脸,六月的天,这男人的心,其实才最嬗变。
  就在这时,小杨氏亲自打了帘子,笑眯眯的走了进来:“姑母,我终于为你出气了!”
  老杨氏抬起头,看着满脸邀功的侄女,冷冷的道:“哦?怎么为我出气的?”
  小杨氏得意的道:“沉香居那个,不是要去参加春日宴么?她不是喜欢穿孝么?那就叫她穿着麻衣孝服去参加长公主的春日宴吧!”到时候还不知道会被人嘲笑成什么样呢!
  她说得眉飞色舞,到最后还“咯咯咯”的笑出声来。
  老杨氏的脸色越来越冷,猛地道:“蠢货!真让她那么出去,外人嘲笑的是她,还是你?”
  小杨氏就像是被人捏住了脖子的肥鸭子,那笑声戛然而止,看上去滑稽的很。
  “姑母……我做错什么了?我这还都是为了你……”
  打着为了我的旗号,做这种蠢事,就不蠢了么?老杨氏气的肝痛:“你让她那么出去,丢的是她的脸面,还是沈家的脸面?”
  “她一个小丫头片子,哪里来的脸面……”
  “你个猪脑子,你也知道这代表着沈家的脸面,你平时怎么磋磨她不行,偏偏要弄得人尽皆知,难道你不想用她爹的名声了么?难道你想让我背上一个刻薄庶子儿女的名声?”自己那么厌恶那一对姐弟,人前还得做做样子呢!
  小杨氏委屈的道:“平时,我不是找不到磋磨她的机会么?我本来想在厨房动手脚,结果还没来得及动手,便……”
  老杨氏的神色越来越冷,点了她的额头:“你还嫌命不够长?”从厨房入手倒是对的,但想想自己这个侄女的手段,做什么都要别人给她擦屁股!
  “姑母,你不是也恨不得那两个小的立时死了,你以前也是这样的……”
  老杨氏气个仰倒:“蠢货蠢货!你给我滚!”
  她怎么就给自己儿子娶了这么个媳妇,迟早有一天会被气死啊!
  小杨氏灰头土脸的爬了起来,老杨氏冷冷道:“回头好好的给沉香居那头裁套衣裳,也别舍不得首饰。若敢阴奉阳违,仔细你的皮……”
  “是,姑母放心!”小杨氏连滚带爬的出了慈萱堂。口中还念叨着:“姑母变了,姑母变了……”
  老杨氏努力的平息着怒火,前几日她姐姐来看她,说了几句掏心窝子的话,她才知道自己这些年自己或许真的错了。收拾这一对没了爹娘的孩子,以后有的是机会,现在虽然她不想承认,可也知道整个沈家都在用沈晏沣的名声,所以就算那两个孩子如何不喜,也要笼络住了,特别在外人面前。
  等收拢了沈秋檀那只刺猬,还不任自己磋磨。
  伺候的丫鬟婆子悄悄的退了出去,老杨氏的脸阴晴变幻。
  她告诉自己得忍得,她比老侯爷年轻,可不能被一个小丫头给气死了。
  还有老二媳妇出了月子,也该出来理事了。


第四十五章 齐赴赏春宴
  有了老杨氏的一通发作,小杨氏当日便请了裁缝,给沈秋檀做了两套外出的衣裳。
  颜色和料子都是沈秋檀自己选的,一套浅藕色的平波纹半壁,一套月白色的襦裙。颜色都不算鲜艳,一看就知道沈秋檀还是抱着守孝的心思。
  至于首饰,小杨氏破天荒的给了一套素银头面并两支珍珠花钗,虽然素银不算贵重,那珍珠也不过米粒大小,但总也算聊胜于无了。
  四月十二一大早,沈家五个女孩子,无论嫡庶,一起到了慈萱堂,给老夫人请安。
  老夫人难得的和颜悦色,笑眯眯的打量着几个孙女。
  庶出的五姑娘秋梅已经十四岁了,身形袅娜,胆子娇怯,因着年龄,已经有了少女的风姿,如同春日枝头上的迎春花,很是娇羞柔美,沈老夫人暗自点头,希望秋梅能趁着这回露脸,找个好婆家,也壮壮侯府的声势;六姑娘秋桐长了一张圆满的鹅蛋脸,虽然容色不是最佳,但难得的端庄大气,姚氏自己生的刻薄,教女儿上倒是要比老四媳妇强上不少;接着,老夫人的目光转向双胞胎姐妹,两人笑嘻嘻的,看老杨氏的眼神透着孺慕与亲近,老杨氏本来还生小杨氏的气,见两个孙女如此,便也放下了;最后,再去看沈秋檀,回府一个来月,不仅长桢胖了,沈秋檀原来干瘦的脸上也有肉了。
  这样一看,虽然身形还很瘦弱,但白里透红的脸上,一双眼睛如同点漆之墨,乌黑明亮,加上小巧的鼻子和微红的菱唇,灵秀剔透,反倒成了这姐妹之中,最亮眼的那一个。
  老杨氏立时便想到死了多年的顾盼盼,果然是贱人的建中,她心里一阵翻江倒海,却终究安奈住了,还破天荒的给了沈秋檀一个笑脸。
  “好了,去吧,姐妹之间,在家里怎么闹无所谓,但出了门都是沈家的孩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定要互相帮衬着。别再外人面前失了礼数。”
  五个女孩子行礼应是。
  沈秋檀诧异极了。
  这老杨氏不会是被什么附体了吧?竟然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这与之前的差别也太大了些。
  她悄悄扫了一眼,发现老杨氏虽然嘴角在笑,眼睛里却是熟悉的阴沉,沈秋檀放下心来。
  人还是那个人,只是似乎改变了策略。
  如此也好,老杨氏要“更会做人了”,自己也该更加谨慎才是。
  ……
  沈家一共动用了两辆马车,小杨氏带着自己的双胞胎女儿乘坐一辆,沈秋檀自然便和沈秋梅、沈秋桐一起。
  隆庆长公主是王太后独女,王太后虽为继后,论辈分论出身,隆庆长公主也比不上昌寿大长公主尊贵,但依旧是寻常勋贵仰望的存在。
  王太后心知自己女儿的封地是比不上昌寿了,所以当初给女儿隆庆修建公主府时,很是下了一番功夫。在京城这等寸土寸金的地方,隆庆公主府不仅地段好、占地广,公主府外还连着一个蜚声京城园子。
  这园子叫做艾园。
  是当年先皇为了讨先皇后欢心,特意建造的,其中亭台楼阁、花木扶疏、假山流水,处处是景。
  艾园是昌寿大长公主父皇母后恩爱的见证,要给也该给昌寿大长公主才是,但最后却成了王太后女儿的私产,王太后与昌寿大长公主斗了大半辈子,吃了不少亏,唯独此事,每每想起,都觉通体舒畅。
  这春日宴,便设在艾园。
  沈家女眷出发颇早,但还没看到艾园的影子,马车便堵住了。
  沈秋桐掀开车帘一角,小心的向前望去,发现前方挤挤挨挨的马车皆是豪华富贵,不用说,这应该都是去赴宴了。
  如此这般,原本不过小半个时辰的路程,足足走了一个多时辰,沈家的马车才到了艾园门口。
  隆庆长公主身份尊贵,自然不会亲自迎客,更何况是沈家这等边缘世家。
  沈秋桐看了深秋檀一眼:“一会儿不要东张西望,好似没见过世面一般。”又看了沈秋梅:“也不要畏畏缩缩,连头不敢抬。”
  这是在提醒自己和五姐姐啊,虽然语气生硬,沈秋桐也一脸高傲,但沈秋檀却没有多气,反而愈发觉得沈秋桐可爱。
  姐妹三个互相搀扶着下了马车,与双胞胎汇合。
  心高气傲的双胞胎也知此时不是叫人看笑话的时候,很是柔和的与沈秋檀三个招呼着,小杨氏没有帖子,不能进去,但她也不预备走,只吩咐了车夫,找个地方停下,到日暮之前,再来接人也便宜,许多家也都是这么做的。
  一听是靖平侯府的五位姑娘,便有一个婢女领着她们进了艾园。
  沈秋檀目不斜视,实则已经将沿途看了个清楚。
  前世她去过留园、怡园、拙政园,眼前这艾园自然也婉约绮丽,滴翠匀碧,处处透着南方园林的曲致幽深。
  沈秋桐见她没有露出吃惊之色,不由松一口气,再去看那双胞胎,却见两个的眼珠子恨不得都黏在不远处不知谁家女眷戴的累丝衔珠金凤簪上。深秋桐轻咳一声,双胞胎才似如梦初醒,两人对视一眼,不知又打了什么主意。
  过了曲曲折折的回廊,看了一路的春花鲜浓,便到了芬芳馥郁的芍药花田,花田正中有一处平坦的草地,草地之上又有石亭木椅,唤作赏春台,据那小婢所言,这是专门给少女们赏春、休息的地方。
  沈家五姐妹,来的不早不晚,此时的赏春台,已经来了不少女眷。但她们一来,仍旧吸引了不少视线,实在是最近的沈家,有些太出名了……
  这些视线带着打量、探究,甚至轻蔑。
  沈秋桐攥紧了手指,竭力的维持着端庄,其实心里难过极了,沈秋檀拉过她的手:“五姐姐,我们去那边看看。”
  沈秋梅是别人去哪儿她去哪儿,双胞胎也是第一次来这春日宴,一时还没找到熟悉的人,便也跟着沈秋檀倒了芍药花掩映的隐蔽地方。
  “躲起来么?那我们来还有什么意思?”双胞胎看穿了沈秋檀的意思,有些不高兴。
  沈秋檀无所谓的道:“两位姐姐请自便。”
  有清静不躲,难不成还想出什么风头?
  沈秋桐道:“你们且消停些,等一会儿人多了,我们再出去,也不那么显眼。”她知道双胞胎是想结交些人,她心中何尝不想?
  只是那些人的眼光,太过直白,她受不了。
  五个女孩无言的沉默着,忽闻一阵骚动:“高家三姑娘到了!”


第四十六章 京华有双姝
  沈秋檀立即去对照自己看过的世家勋贵关系谱,让女孩子们这般激动的,满京城只有一位高三姑娘。
  便是中书令高赟高大人的嫡幼女,高姀。
  人潮涌动,贵女们华服宝钗带起一阵香风,沈家的五个姑娘再不显眼,沈秋桐拉着沈秋檀走了出去。
  一位十三四岁的少女,穿着大红掐金锦绣裙子,梳着高高的惊鹄髻,露出饱满光洁的额头,额间花钿一点,一张脸饱满丰盈,修眉凤目,红唇微丰,其容色馥郁天成,可与身侧的芍药比肩。
  这便是那位以姿容与才名著称的高姀了,这般风姿,难怪有着“京华双姝”的美誉!
  高姀步态端庄,面容却有些冷然,如同那塞上雪,叫人高不可攀。
  她眉目流转,在场诸人,还没有值得自己相交一二的。
  “阿姀,快到这里来!”
  一声婉转的娇啼,只见两排足足三十余侍女簇拥着一个二十多岁的丰腴女子走了过来。那女子穿着五凤朝阳遍地堆金的大袖衫,额有花钿,腮有面靥,高高挽起的开屏髻上插了一支赤金展翅飞凤挂珠大钗,又在一侧簪了朵重瓣魏紫。
  明珠与鲜花交相辉映,晃得美人玉面生晕。
  别人赏的是芍药,她簪着的是牡丹,前者最多不过花相,后者却是花中之王。
  这便是这春日宴的主人,当今天子的妹妹,隆庆长公主。她用牡丹簪发,再合适不过。
  “拜见公主殿下。”
  以高姀为首,呼啦啦拜倒一大片。
  隆庆满意的点点头,上前携了高姀的手:“你若无事,先陪我走走。”
  刚才还有些高傲的高姀露出欣喜之色:“多谢公主厚爱,小女恭敬不如从命。”
  众人艳羡的看着高姀,忽然:
  “魏紫,姚黄,你们来看,这春日宴果然无甚新意,都是前两年玩剩下的,我们去别处耍耍!”一行十几骑马行至人前,为首的少女穿着利落的窄袖胡服,虽没有隆重装扮,但英眉星目,姿态飒爽,一副俾睨群芳的架势,很是夺目。
  这个十四五岁的少女,便是与高姀并称为“京华双姝”的另一位。
  隆庆猛地回头,面露不虞:“萧昭你够了!我敬你一分,你不要得寸进尺!”
  众人沉默不语,心里却恨不得多些热闹可瞧。
  原来刚到的这位不是别人,而是昌寿大长公主的爱女,皇帝亲封的明珠郡主,虽然不过是个郡主,却有切切实实的封地的,比之寻常公主也不差什么了。
  王太后和昌寿大长公主这对姑嫂斗了大半辈子,本可以姐妹相称的隆庆和萧昭自然也不对盘。
  别人进了艾园最多不过带一个侍女,萧昭直接骑马进来了,不仅她骑马,她带的十来个侍女也都还在马背上。
  萧昭手里提着马鞭:“嗤,你这屁大点儿的地方,值得我得寸进尺?连我跑几圈马都不够。”
  叫做魏紫和姚黄的两个婢女轻笑出声。
  隆庆长公主得了艾园,得意的尾巴都翘上天了,外人都揣测是不是昌寿大长公主失了圣意,但萧昭此言,分明就是瞧不上这个小小的园子,更讽刺隆庆长公主眼皮子浅,没见过世面。
  隆庆气的发抖:“萧昭,不要太放肆了,给你的婢女改个名字。”
  她与萧昭自来不对盘,怎么会不知道对方侍女的名字,萧昭临时给侍女改名字,分明是看到自己簪花,接机嘲讽自己。
  “我念你年纪小,不同你计较园中骑马之罪,但你目无尊长,必须要向本公主道歉。”
  “道歉?天还没黑呢,你就做起梦来了!”萧昭就没下马,接着利落潇洒的扬鞭策马:“园子太小,本郡主去别处逛逛!”
  说完便扬长而去,那马蹄之下,芍药花接连倒下,一同倒下的还有隆庆长公主的面子。
  “哼!”
  隆庆长公主拂袖而去。
  众人之前一直保持着禁声看热闹的状态,如今热闹瞧完了,隆庆长公主也走了,赏春台复又热闹了起来。
  能来这里的都是名门闺秀,自小在富贵圈子浸淫长大的,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心中都有数,所以很快的,贵女们复又赏起了花,谈论起了衣料首饰,就好似刚才的事情从未发生过一样。
  可偏偏有一个人,并非寻常闺秀。
  “哇,刚才那个是谁,竟然比公主都威风啊!”
  一个声音突兀的响起,众女转眸,就见一个穿金戴玉、满头珠翠的十二三岁少女惊叹出声,她说完还环顾一圈,等着有人能应和一声,结果众人看着她,又各自转过头去。
  “你们没听到我说话么?”
  那少女又问了一声,音量更高,跟着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