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富贵盈香-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是这一代不行,下一代能指望,也行。然而,再往下数,老侯爷的几个儿子更拿不出手。
  老大沈晏清早些年倒是有些贤名,可奈何摔断了腿,早早的销声匿迹了;老二沈晏海头脑聪明,却过于钻营,关键没钻营出什么结果;老四沈晏泳只知斗鸡走狗,常常家都不回;好不容易出了个探花郎老三,算是沈家祖坟冒青烟了,但偏偏老三出身又不好。
  这也无妨,总也算是光耀门庭的好事,在京里找找路子熬上几年,未必不能出头,可这老三没历练几年,便谋了个外放的差事,恨不得离沈家越远越好。
  沈老侯爷本来以为自己死了,这个儿子也不会愿意回来,没想到自己还没死,这儿子倒先死了。
  死了不要紧,沈老侯爷也不是不心疼,可日子还的过,利益得失还得算计。他想等太子薨逝的风头过去,再进宫刷刷脸,盼着今上能看在自己死了儿子的份儿上念念旧情,可没想到不过几个月,就传出这三子顽固不化,不知开仓放粮、活活饿死一州百姓的消息来。
  传言是火星,遇风就着火。
  这事儿可大可小,但死了那么多人,总要有个人出来负责的,那死了的沈晏沣可不正好?所以,无论从哪方面讲,沈晏沣都是要被定罪的,这一旦定罪,必然又会祸及家人。
  沈家已经是穷途末路了,这个时候再来点风吹草动……
  不少人都等着看沈家的笑话。
  沈家也没叫人失望,果然没过多久就坐不住了,说是要开祠堂,将沈晏沣从沈家除名。趁着罪名还没落到实处,一切还来得及!这般心急火燎的,没几日就选好了日子,还弄得大张旗鼓,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和沈晏沣没关系了。
  结果,就在祠堂一开,朱笔即将勾去沈晏沣并其妻女的名字时,朝廷的旨意竟然下来了。
  沈家众人抖如筛糠,只恨自己怎么没再早一点开祠堂,但这圣旨怎么越听越不对劲儿?
  按照旨意,沈晏沣不但没有获罪,还因为安抚灾民,防治瘟疫有功,更因着保一城安宁、战死在济阳城头,而获得了朝廷的封赏。沈晏沣被追封为正三品怀化大将军,谥号“敬忠”,藏于济阳城郊,又着新任济北刺史大修沈氏夫妻坟墓,以供后人瞻仰;荫其子沈长桢为正六品昭武校尉,最后才是厚赏沈家。
  这赏赐的金银财帛是小,但意义重大啊!还有那个不满周岁的小儿,现在就有了恩荫的虚职了?什么,老三有儿子了?
  谁能想到,沈家竟然还有峰回路转的一天?便是沈家人自己都不敢相信。
  朱笔掉在了地上,沈家人面面相觑,惊愕的说不出话来,都以为是自己听错了。
  等那太监宣完旨,众人还有些懵神,还是沈老侯爷率先反应过来,给那太监打赏,一张老脸,笑成了菊花。
  然而,因着之前开祠堂弄得声势浩大,恨不得锣鼓喧天的叫人来看清沈家和沈晏沣没关系了,这圣旨一来,自然也瞒不住旁人。这不,还没到第二日,沈家就成了开年后朱雀街上的第一大笑柄。
  不过这还没完,就在圣旨下达的第三天,忽然有两男一女,带着一个数月大的男婴进了沈家,没几日外面的人便知,那男婴是沈晏沣的儿子,由三个仆人千辛万苦的护送回京,那奶妈子是当地新找的,但两个男仆却是自小跟着沈晏沣的,错不了。
  听说,沈家内里又闹了一场,但最终还是接了那孩子。
  沈晏沣受了封赏,沈家人觉得腰板儿也直了些,便想着借着找回孩子的由头,广邀请朱雀街上的达官显贵来赴宴,结果有人来,但不过都是些沾亲带故、亦或权势不如沈家的,真正有分量的,寥寥无几。
  若是没有开祠堂除名一事,沈家名声还没有这么不堪。
  见风使舵、努力逢迎不丢人,丢人的是毫无远见和立场。
  外面都说,沈晏沣算是个有气节的,只是沈家太不堪。
  谁家还没点儿腌臜事儿,怎么偏偏沈家这事儿闹得太大?不过也就是各家说过、笑过,以后不来往也就算完了,可没成想,刚进了三月里,沈家又来了认亲的了。
  这一日,正是衙门下衙的时候,各位大人们陆续归家,各家贵女夫人们已经妆点好了,准备赴宴,就是此时沈家门口又热闹了。
  沈秋檀去了易容面具,穿着旧衫,站在靖平侯府的石狮子前,看着朱门内露出的重重屋檐,檐角的走兽望天,她却垂下头看了眼自己的脚底板,过年时买的鞋已经小了,又脏又破。
  她忽然有些忐忑,有些紧张。
  定定神再抬头去看,靖平侯府四个大字已经很破旧了,只是有些寂寥的矗在那里,不舍得朱雀街的繁华罢了。
  沈秋檀默默的攥紧了双手,给自己鼓了鼓气。
  若是只有她一个人,她应该早找个地方,弄个身份,做做生意,发发小财,每天吃吃花椒,好好的活着,但她还有个弟弟。
  这两个多月,她断断续续又做了许多梦。
  大概是从她出生到五岁的。
  通过梦境,爹娘的过往她已经了解了大半。爹爹的生母不过是个舞姬,本不能生育,一次意外才有了爹爹,可想而知,他们母子在沈家的地位何其尴尬,处境又何其艰难,也因此,爹爹读书很是用功,而读书为的是金榜题名后能离开沈家,后来,他终于谋了外放的缺儿,带着妻女远远的离开了京城。
  现在,尚在襁褓中的弟弟回了沈家,内有各怀鬼胎的沈家众人,外有各方势力虎视眈眈,自己若是只管逍遥快活,怎么对得起死去的爹娘?
  思及此,沈秋檀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敲响了沈家的大门。


第三十二章 自称九姑娘
  沈家大门之内,果然是丰屋中栉比,高墙外回环;累累六七堂,栋宇相连延。
  过了影壁,外院竞相露于眼前,再穿过一侧的抄手游览,沿着角门一拐,过了一个不大的小花园,便是沈家内院。
  内院的慈萱堂中,穿着新衣裳的桂娘,笑得眼不见缝。
  可她实在是高兴啊。
  当日,她把大姑娘推进湖里,带着小公子一路北上,本以为是条通往锦衣玉食的登天路,没成想还没能出了济北州的地界儿,去路就被封锁了。她身上是带了不少银两和首饰,可那个时候有钱也买不来米粮,她带着孩子勉强支撑了半个来月,又撑不住了。
  就在她犹豫着要不要对孩子做点什么,换口吃食的时候,望山和乔山找到了她。
  这两人都是原先沈刺史的臂膀,桂娘自然认得,有了他们相助,为了让小公子吃上一口奶,她的生活立时天翻地覆。
  至于望山和乔山吃不吃得饱,就不是她该操心的事了。
  此刻,桂娘抱着快六个月的沈长桢,听着诸人对沈长桢的夸赞,圆润的脸庞上又是得意又是满足。
  没想到,她一个乡下婆娘,竟真的有登堂入室,飞黄腾达的这一天。
  快六个月的小儿,长得很是瘦弱,脸也有些黄,似有些先天不足,但两只眼睛盯着室内的鲜艳事物转来转去,看上去又透着一股儿机灵,众人夸赞着桢哥儿,一团和气。
  春寒料峭,暖炉还没撤去,蒸腾的热气带着茶香缓缓浮动。
  坐在上首的老夫人杨氏,看着手中的茶汤,神色微微有些异样。此茶嫩绿似莲心、茶气清高、汤色澄亮、味醇甘爽,是尚好的君山银针,沈家,终于又喝上了这上等的茶!
  这都是托了那个小杂种的福!
  她穿着琥珀色绣了长寿花的衫裙,一双眉毛裁得细长如柳叶,容长脸,面目白净,虽然已经嫁了四个孙女了,但看上去仍旧年轻的很。听着众人对一个六个月小儿的夸赞,她嘴角微微一弯,露出个意味不明的笑容来。
  夸吧,多夸夸,死了爹娘的小杂种,有了恩荫又如何,还不是随便自己怎么收拾。
  一个穿着描金大衫裙的妇人笑着道:“桢哥儿大难不死,是个有后福的。”
  另一个妇人忙附和道:“是啊,韵娘在天有灵,也能安心了。”
  沈秋檀的母亲陈氏,全名陈韵,这两位贵妇都是她昔日密友,若不然也不会登沈家的门。
  而那位高座上的沈家老夫人,看上去慈眉善目,但内里是个什么形容,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陪坐的两位沈家妇人,一个不苟言笑、满脸清寡,正是沈家长房大夫人,姚氏;另一个脸赛银盆、未语先笑、声音尖利的,则是沈家四夫人,她是老夫人的侄女,众人便称其为小杨氏。
  先前两位贵妇的话音刚落,小杨氏便笑着道:“唐夫人、魏夫人请放心,桢哥儿回来是我们沈家的大喜事,他虽然没了爹娘,有祖母还有我们这些伯娘婶娘疼也是一样的。”
  唐、魏二夫人对视一眼,不可置否的点点头。
  沈家是个什么样子,她们也略有耳闻,如今登门,看的全是韵娘的面,为的是敲打敲打沈家这些人,不要苛责孩子,再如何,这也是三房唯一的香火了。
  可她们毕竟是外人,能做的很是有限。
  而且,沈家这位四夫人虽然长得和善,但这声音……可不像是良善之辈。
  “母亲,两位夫人光临,于情于理,都该让家里的孩子们出来拜见一番才是。”小杨氏又道。
  听说这两位夫人家中,可都有适龄说亲的公子。
  杨老夫人点点头。
  不多时,四个少女鱼贯而入,原本就没多少空地的花厅,就更加热闹了。
  “小女秋梅,见过唐夫人、魏夫人。”
  “小女秋桐,见过唐夫人、魏夫人。”
  “小女秋瑾,见过唐夫人、魏夫人。”
  “小女秋棋,见过唐夫人、魏夫人。”
  唐、魏二夫人眸光一亮,这沈家老一辈不怎么样,但这几个女孩子倒是是春花秋菊,各个都是好样貌。
  尤其是最后那两个,年纪看着不大,小脸圆圆,看着就讨喜,唐夫人指了她们笑问道:“这两个,可是双胞而生?”
  小杨氏笑得合不拢嘴,声音也不那么尖利了:“唐夫人好眼光,这两个小魔星确实同胞而生。”
  唐夫人点点头,与魏夫人两个开始赏赐见面礼。
  这是寻常之事,她们身后的丫鬟早都准备好了,断不会做出失礼之事,但小杨氏仍不由伸长了脖子,看得仔细。
  “咳咳……”杨老夫人轻咳一声,小杨氏才收回脖子。
  她不在意的笑笑,并不觉得如何。靖平侯府沈家听着风光,但谁不知道,等老侯爷死了,门口那块牌子就要被摘下来,沈家今后能不能继续住在朱雀街都还两说,还要什么面子?要她说,给自己的女儿说一门好亲,赚到实惠才是真。
  沈家眼看着就要败落了,可眼前这两位夫人不同。
  尤其是这位唐夫人,其夫可是礼部尚书唐绍。
  虽然一个三品官在权贵云集的京城,可能排的还不是最靠前,但对沈家已经是要垫着脚来够了。若是老侯爷真的一命呜呼,剩下的沈家诸人,小的还没出仕,大的又太无能,最厉害的也不过是去了侯爵留给嫡长子的一个从五品的恩荫散官,哪里能比得上有实权的六部尚书?
  那可是尚书啊!
  自己的一对双胞胎闺女入了唐夫人的眼,小杨氏整个人都高昂了起来。
  结果,唐夫人也不过就问了一句,便止住了话头,且给四个女孩的赏赐并未厚此薄彼。
  见小杨氏的钻营样子,老夫人心里摇头,这个上不得台盘的东西。
  唐夫人和魏夫人的目光很快回转到六个月的沈长桢身上,魏夫人看着幼儿脖子上挂的紫檀木牌,幽幽一叹:“棽棽那丫头,也不知如何了……”
  唐夫人神色一黯,她们与陈氏同出自广陵,后来又各自因缘际会嫁入京城,情分自是非同寻常,陈韵的女儿棽棽也有一个这样的木牌,她们是知情的。
  可想到那个有些呆傻的孩子,和桢哥儿乳母口中的描述,那种情形下,棽棽多半是已经……
  两人心下难过,看时间也差不多了,便提出告辞。忽然,有人来报:
  “老夫人!门口有个小郎,自称是九姑娘!”


第三十三章 傻子回来了
  一直慈眉善目状的老夫人杨氏神色一变,原本柔和的面庞骤然紧绷了起来,旋即便道:“哼,打出去,什么人也敢上门攀扯!”
  “哎?”唐夫人却道:“既然来了,为何不见见?棽棽随父母出京的时候都四岁多了,如今也不过才十一岁,就是女大十八变也能看出些幼时的影子。”
  万一,棽棽还活着呢?
  “嗤,这千里迢迢,一个傻子,怎么可能……”小杨氏不假思索。
  “四弟妹禁声!”一直默不作声的大夫人姚氏开口,便是老夫人脸上也有些挂不住,这话就算心里想想,也不能说出来啊!
  可老四媳妇已经说了,老夫人只得道:“带进来吧。”难不成还真是那个傻子回来了?她都不信。
  要告辞的唐夫人和魏夫人顺势留了下来。
  四名少女躲进屏风后面,一脸瞧热闹的雀跃,伺候的丫鬟婆子也伸长了脖子。
  不多时,一阵似有若无的甜香先进了慈萱堂,众人还不及细闻,便见一个蓬头垢面的十来岁少年走了进来。他身形细长,走起来像是一阵风,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待走进了,可以看清他穿着的有些脏有些旧了的褐色短打,干枯的头发乱糟糟的束成马尾,因为身量有些高,便显得更加瘦弱。他的肤色很白,脸颊上没有什么肉,却也不见蜡黄之色,一双眼睛如同耀眼的磁石,明明清澈透亮,偏叫人看不到底。
  这张脸,加上装束,不像陈氏,反而更像沈晏沣。
  老夫人心里一颤,准备好的话竟是一句也说不出来。
  这……是沈晏沣那个小杂种来找她了。
  少年略一犹豫,噗通一声跪了下来,恭恭敬敬的磕了头:“孙女沈秋檀见过祖母,见过大伯娘,四婶娘。”梦中的她们比现在还年轻些,但也不妨碍认人。
  小杨氏吓得跳了起来:“不可能,小哑巴怎么会说话了!”
  众人神色各异,但好似都被吓到了惊到了,竟无人觉得小杨氏的话有什么不妥。
  沈秋檀嘴角一牵,原本的紧张和期待荡然无存,胸口那处渐渐筑起了高高的围墙,她们似乎比“梦中”记忆的更加不欢迎自己。
  既如此,她也不等叫起,便主动的站了起来,然后目光毫不掩饰的望着奶娃娃沈长桢。
  瘦弱的奶娃娃并没有什么多余的表情,抱着他的奶娘却抖如筛糠,老夫人刚要说什么,就听见一声凄厉的哀嚎。
  “鬼啊!”
  桂娘全身发抖,下意识的抱着沈长桢就想逃跑。
  “放肆!”老夫人大怒,立即又两个强壮的婆子将她按住,桂娘不能动弹,只惊恐的盯着沈秋檀。
  唐夫人怕伤着孩子,忙从桂娘手中抱过孩子。
  沈秋檀走到桂娘跟前:“你便是桂娘?”
  桂娘只是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将我推下晓月湖的是你,对不对?”就是在昨天,她才梦到桂娘将她推进晓月湖的事。
  众人心思各异,桂娘哆嗦着张开嘴:“大……大……”
  “什么味儿?”小杨氏皱眉,尖利的问道。
  众人一看,原来桂娘身下已经涌出一滩黄渍,她,吓得尿了。
  再然后,她眼皮一番,就晕了过去。
  “带下去,带下去。”老夫人皱眉吩咐,又对唐、魏二夫人道:“两位,今日家中多有不便,改日容老妇我亲自登门赔礼。”
  这是要趁机送客。
  唐夫人微微一笑,将孩子放到伸出手的一个婆子手中:“老夫人太客气了,竟拿我们当起了客人,这孩子长得和三郎极像,定是三郎的骨肉错不了。”
  魏夫人也道:“她小小年纪,找了回来,想必吃了不少苦头,还请多多疼惜。”
  老夫人杨氏咬着牙,她还没认亲孙女呢,这两个外人倒是不把自己当外人,可如今沈家势微,她只好勉强扯出一丝笑来:“这是自然。”
  唐夫人又对沈秋檀道:“好孩子,等过几日,伯母再来看你。”
  沈秋檀点点头,唐、魏二人携手离去。
  外人退尽,老夫人杨氏一下子变了脸:“你说你是晏沣的孩子,可有证据?”
  沈秋檀随意道:“刚才桂娘那样还不够?”
  “那是你凶神恶煞!把人吓尿了!”小杨氏尖利的叫道。一个六个月大的孩子好收拾,但一个十一岁的女娃娃,可就没那么容易收拾了。
  沈秋檀笑了,一双眼睛毫无杂质,赶上去真诚极了:“我有四婶娘凶么?”
  “噗嗤!”
  躲在一起的四个女孩子中的一个发出一阵笑声,得来双胞胎的怒视。
  “一个疯婆子的话如何取信与人?你当我沈家是什么地方,随便阿猫阿狗都能来攀亲的么?”终究姜是老的辣,老夫人杨氏绷着脸:“看在你小小年纪,一时鬼迷心窍,妄图我沈家的荣华富贵,你现在自己走出沈家,这冒认之事,我再不追究。”
  啪啪啪!
  沈秋檀拍手鼓掌:“好,好啊!不愧是老夫人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