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食色春光-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买,而且还只限买一斤。想多买还不卖您呢!

    这样的宣传单,就是在后世也算是合格了,更何况是现在这年代?而且刘原也算是下了本钱,这买一斤送半斤的事儿,到开业时,定陶的小媳妇、大娘大婶们还不得挤疯了?

    “我想好了,这几天把店里的掌柜的还有会写字的伙计都拉上,再叫上几个学堂里的,就写这个报纸。写一张给他们两文钱,非得写个几百张发出去才行。”

    “一张两文?”林贞娘歪了脑袋,“回头我也帮你写——对了,就算你发了几百张出去,可定陶也不是人人识字啊!尤其是那些大娘大婶们,你叫她们怎么看得懂你的广告?”

    “这个简单!”刘原一扬脖,手一指,却是指的正在对面街上买糖稀的小男娃。招了招手,他大声叫道:“那娃娃,你过来啊!”

    虎头虎脑的男孩扭过头,看看刘原,撇了撇嘴,根本没理他。刘原笑声一滞,到底还是走了过去,半蹲在那男孩身前,刘原也不知和他说了什么,又站起身替那孩子付了糖稀的钱。那男孩吮着手指,重重点头。呼啸一声,就跑得远远的。

    刘原转回来,看着林贞娘和李安,很是得意,“我都和那小家伙说好了,他这就去找他的朋友过来。这些天,他们就在定陶满街跑,按我教的唱儿歌,我一天一人给他们五文钱,能买五只烤青蛙或是五串糖稀了。”

    “这倒是个好法子!”林贞娘一听,立刻拍手,心道在没广播、电视、电脑的年代,可再没有比人人传唱的儿歌更好的宣传方式了。

    听到林贞娘夸他,刘原头仰得更高了,“别拍马屁,再拍马屁也不管用,你要去写报纸,我可不给你钱——自家的生意,帮手也是应当应份的……”

    一句话,把林贞娘噎得够呛,可看看刘原那笑眯的眼,她却又笑起来,只是低声笑骂:“奸商……”

    第五十章 广告

第一卷 春色渐至 第五十一章 开业

    第五十一章 开业

    驴车行过长街,就能听到外头有孩童歌唱的声音。

    “知味斋,味道美。千层糕,蜂蜜醇;梅花糕,味淡淡;桂花糕,香十里;赤豆、绿豆,香喷喷……”

    这些天,大街小巷总能听到这些孩子的儿歌。穿街窜巷,打打闹闹间,就把“知味斋”的名头扬了出去。

    又有年纪再大些的少年,或是店里的学徒、伙计,或是从学堂里拉来的帮工,在集市外、瓦肆中发着传单。

    林贞娘笑说这大概是最早的署期工了。刘原起先还不懂,等问过了不禁失笑,笑过后又叹:“也就咱们定陶还能拉几个识字的小书生来帮手。若是济南府又或是京里,像我这样去拉读书人来作工的,怕是要被人骂死……”

    听到刘原叹息,林贞娘也有些怔忡。

    倒也是,现在可不像后世,学生勤工俭学是美德。现在的读书人,不好好读书出去做工赚钱,是要被人骂有辱斯文的。

    “你一定不知道,安容和安大哥当年可是中过举的。”刘原扬着眉,又来八卦:“我听王大哥说那会安大哥才十六,是咱们定陶少有的神童。都说他可能中进士,少年成名,从此飞黄腾达。只可惜,那一年他爹外出做工,从房顶上摔了下来,没熬到冬天就死了。阿媛又生了病,烧得眼睛都瞎了。许大娘为着给安老爹办丧事,给阿媛治病,借了不少钱。大年节里,债主逼上门,说是不立刻给钱就要拿他们的房子抵债。”

    啧啧有声,刘原哼道:“那么大的院子,可是比安家欠的债多上几倍呢!!许大娘自然是不肯的,拿着门栓生生把债主打出门了。也就是因为这儿,安大哥没去赴京参加春闱试。听说许大娘那年哭得厉害,说是就是卖了房子也要安大哥去考春闱试。可安大哥却一声不吭地跑到船上做了船工。甚至瞒着许大娘先是预支了工钱还债,又跟着船往江浙跑了两年船。等回来后,又找了门路进了衙门做了押司,竟是再也没提过半句再考科举的事儿……”

    刘原是当八卦讲,林贞娘听得却是心里怪怪的。

    怪不得安容和那会和许大娘说什么她像许大娘的话。敢情许大娘年轻时还拿着门栓赶过债主——不过,倒不稀奇,许大娘那么泼辣,又有什么事是做不出来的呢?不对,这么说,不就是她也和许大娘一样泼辣?她、她还是很讲道理的好不好?

    有些纠结,林贞娘索性不去再想。只是再看到安容和时,她倒觉得不像之前那么不顺眼了。

    赶在开业之前,她带了“知味斋”最好的几样点心到安家拜访。一来是送点心给安媛尝尝;二来,却是另有目的。

    “安押司不必多心,这点心不过是我们这些升斗小民对父母大人的一片敬爱之心。除了想请父母大人尝尝治下小民亲手做出的点心外,再无其他之意。”

    话是这样说了,可是林贞娘瞧着安容和嘴角淡然的笑意,就知道安容和早就把她的心思看得真真的。

    说起来,什么敬爱之情?没有私心才叫怪呢!若依着刘原的心思,是想叫她直接求安容和帮着向那位骆大人求一幅字的。到那时候,把那字往“知味斋”一挂,那可真是档次完全不同了。

    不过被拉着当参谋的李安却是不赞同。虽然说话仍然怯怯的,却仍是轻声细语地表示反对。用他的话说,要是林贞娘在安容和面前一提这事儿,再说什么润笔费这茬,安容和就算不立刻把林贞娘丢出去,八成也以后会断了来往。所以,送点心归送点心,什么都别提才是正事。

    被李安一说,刘原也醒过神来。只说自己之前功利心太重,几乎坏了大事。竟是硬拖住李安,只说以后李安就是他的首席智囊了,等以后他成了大老板,刘氏财阀里绝对有李安的一席之地。

    一番话说得李安面红耳赤,想要推拒,却被刘原抱肩膀抱得太紧,只能由着他胡说八道。自已教着林贞娘学了一番“官方对话”。

    虽说林贞娘把点心匣了送到了安家,可是其实她并不知道安容和有没有把他们“知味斋”的点心送到衙门里去。至少,直到开业那天,也没听到有话传出来,说县令大人最近喜欢上一家名叫“知味斋”的点心铺子做的点心的话。

    时光如水,在忙碌的准备中,“知味斋”终于正式开业了。

    这一日,林贞娘没有去瓦肆,而是早早地到了铺子里帮忙。虽然她已经把点心的制作方法交给了师傅。可是今天开业头一天,她还是亲自做了蜂蜜千层糕。

    等在后院厨房里忙完了,她打扫干净身上粘到的面粉,摘了围裙直接往前面铺子上来。人还没撩开帘子,先就听到外头刘大官人的喝斥声:

    “刘原,现在这些小打小闹都是仗着你的小聪明,我就没听说过这么满街找些小儿唱儿歌就能招揽到生意上门的。”

    听到刘大官人的声音,林贞娘脚步一顿,迟疑了下还是撩开了帘子。她虽然怕刘大官的凶面,可是也不可能避开一辈子啊。

    进了前面铺子,正好听到妇人轻责:“你就少说两句吧!再怎么今个儿也是阿原的大喜日子!阿原,你别听你爹乱说。要说,你这找些孩子唱儿歌的主意,也算不错了。至少娘在院里都听到了。那个什么‘知味斋,味道美’……这个好,就是娘听着也想吃一块了!”

    朗声大笑的妇人虽然穿的料子富贵,头上也戴着金银,还有最新款的花冠梳,可是那笑起来的模样,还有略显粗壮的身躯,都不像是富贵家的夫人。

    不过也是正常,这朱氏早些年可是和刘大官人一起站肉摊子卖肉的。听说当年刀工之利,一刀下去,绝对是买肉人想要的那个斤数,不带差一毫的。

    说话间转过头来,朱氏倒是一早就瞧见林贞娘了。

    “咦,这姑娘……”

    刘大官人也转过头,看清林贞娘,原本绷着的脸就笑了起来,“小娘子别来无恙吧?”

    听到刘大官人这文绉绉的问候词,林贞娘一个没绷住,几乎笑场,还好及时低头,借着福身的机会掩饰了嘴角那一抹笑。

    “伯父、伯母安好。”

    “哎哟,快起来、起来,”朱氏手快,一把拉起林贞娘,上下打量着。胖乎乎的脸上满是笑容,连眼睛都笑得半眯起来。

    “你别听他爹那些怪里怪气的话,咱们娘们儿不学他,好好说话……”显然夫妻感情极好,朱氏又不把林贞娘当外人,直接就当着林贞娘报怨刘大官人装雅人的事。

    刘大官人哼了声,“人林小娘子是举人之女,书、书……”书香世家的话说不上来了,刘大官人临时绕开:“读书人家的女儿,话说自然是文雅了——就和我一样!”

    白了她一眼,朱氏看着林贞娘,似乎是略有些迟疑。

    林贞娘就笑起来:“虽小女识得几个字,但还是觉得伯母说得对,咱们日常说话还是平常些的好……”

    一听林贞娘说这样的话,朱氏立刻大喜,拉着林贞娘话起家常,竟是越说越亲近。

    眼见自家母亲拉着林贞娘说个没完,一直呆在一旁的刘原却是有些急了。重重地咳了一声,他喊着林贞娘一起出去,“眼看快到吉时了,你这个二股东是不是也得看看外头准备得怎么样了?”

    这股东,是从林贞娘那儿学来的。还没等刘家父母想明白到底什么是股东,刘原已经拉着林贞娘出了门。

    “我娘和你说什么,你可别往心里去。”不知怎么的,刘原今天说的话也有些奇怪。

    林贞娘不以为意,倒是扭头看着一身红的刘原,笑盈盈地道:“是开业,又不是结婚,你今天穿得可真像个新郎官……”

    一句话,刘原几乎没被口水呛到,盯了林贞娘两眼,他口齿微动,却没发出声音,只是别过脸去看着远去。

    站在点心铺子门口,林贞娘扭头看着那块尚未挑下红绸的匾额,再看两边那些迎风飘扬的彩旗,不由抿嘴偷笑。

    这彩旗可也是她的主意。还别说,这些彩旗一挂,真就有了几分气势。虽说欢门不大,不像那些酒楼以彩帛彩纸来得艳,可这些彩旗却绝对弥补了这些缺憾。

    “什么时辰了?怎么还没人来呢?”看着已有伙计在架起来的竹架上缠爆竹,林贞娘不禁有些急了。

    可别真闹个花了大功夫,却是开业时连来捧场的都没有。

    刘原也是紧张,“不、不会没人来的……”

    正说话间,前面可就真有人来了。只是那从车上下来的人却是两人都认识的。定陶煤矿上的宋老板。下了车,就先拱手,“恭喜、恭喜,小刘老板开业大吉,财源广进……”

    虽然来了宾客,可刘原脸上的笑却有几分牵强。陪着笑还了礼,自有掌柜的接了礼单,领着伙计检点礼物。

    “多谢宋伯伯看我爹的面子过来道贺。”

    刘原才说完,宋老板就笑了,“这小子,说什么呢?别人或许看在你爹面上。可咱们是什么关系啊!你这铺子里的煤可都是我供的,你这大主顾开张,我怎么能不亲自来道贺呢?”

    笑着拍了拍刘原的肩膀,宋老板压低了声音:“刘老板,我听说你开了个什么煤场,做什么蜂窝煤啊!怎么着,和老哥我好好说道说道那是个什么东西……”

    PS:感谢alice963的打赏

    第五十一章 开业


第一卷 春色渐至 第五十二章 论商

    第五十二章 论商

    突然听到宋老板这一问,刘原先是一怔,随即就笑了,“不过是小打小闹做出来的玩艺,还说不好呢!等以后再和宋伯伯说——啊,欢迎、欢迎……”

    借着又有客人上门来,刘原错开脚步迎了上去。

    宋老板转目看见一旁,林贞娘也正好去和缠爆竹的小伙计说事儿。嘴角一勾,他眯起眼笑起来,“这群小家伙,一个比一个贼,看来咱们真是老了……”这一句话,却是对着迎出门口的刘大官人说的。

    刘震山哼了一声,拿眼白宋老板,倒是没再之乎者也装斯文,反是粗着嗓子骂道:“一大把年纪了,还惦记着小辈那点东西,你老宋也不觉得丢人?!”

    “丢什么人啊?只要能赚钱,怕什么?这钱嘛,还是大家一起赚才开心——嫂子!”也有三、四十岁的宋老板看到朱氏,立刻就笑起来,“你听着了,你们家老刘大哥又骂人……”

    朱氏笑盈盈地睨了眼丈夫,却是帮腔道:“宋兄弟,这你可别怪嫂子不帮着你!要是你和我们老刘闹纠纷,我一准帮理不帮亲。可谁让你偏要去惹我家宝贝原儿,你要惹了他,你嫂子我可就是帮亲不帮理了……”

    闻言大笑,宋老板一面笑一面往铺子里进,“好好好,我惹不起阿原。要是我真惹他,怕是嫂子下回拿着杀猪刀奔着我来了——我可不像刘大哥,招架不住……”

    一番话引得刘震山一阵笑骂,却终是哈哈大笑扯过了这事儿。

    刘震山自门里往门外看,看到刘原笑容满面招呼渐多的宾客,并无半分失礼之举,脸上也就多了几分笑意。

    正和朱氏说话的宋老板见了,就笑道:“老哥,你就放心吧!你们家阿原是个好样的!别说今个儿一半的宾客是看你的面子来贺,断不会挑理。就是真有那歪的,阿原也能应付得来。说实话,我真是羡慕你能有阿原这样的儿子。想想咱们老哥俩,十六岁时在做什么?听着家里爹娘的话跟着师傅学杀猪宰羊,手里握的是屠刀,身上溅的是血。何尝想过自己开铺子做生意呢?阿原——不错了!”

    “那是老子那会儿没本钱……”不斯文地骂了一句,刘震山叹道:“我倒希望那小子能像咱们哥俩一样听大人的话。我刘震山二十好几了才得了这么一个儿子,还指望着他用心读书,也能中了功名回来光宗耀祖,可这小子偏偏就是铁了心要做生意。做生意哪那么好啊、还不是要被人瞧不起……”

    他一句话还没说完,已经有人接道:“那是他们的生意做得不够大!”

    刘震山收声,和宋老板一起扭过头去,却见一个蓄着一缕美须,举止斯文的中年男子走进来。见到二人回头,就笑着拱手,“二位老哥,许久不见。”

    “蔺老板!”二人同时迎前,见礼时亲热中又带着尊重。

    “听说你一直在济南,没想到小儿这么个点心铺子,你居然亲自来……”

    刘震山的客气话还没有说完,蔺老板已经笑起来,“也是巧,我前两日才从济南回来探亲,走在街上就听到那些孩童大唱儿歌。虽然唱卖的听多了,可这让小孩子编了儿歌满街唱的,还是头一回听到。一打听,才知道这行此奇招的少年商人竟是刘老哥的公子,那自然是要来道贺才行了……”

    目光四下扫过,蔺老板点头赞道:“这铺子装得不错,清雅、舒适,嗯,这里用博古架隔开的,可是可以让客人在这里品尝点心呢?”

    刘震山一时语塞,刘原这铺子他也是第一天来,还真是不知道这到底是做什么的。正想去叫刘原,旁边已有人淡淡道:“这位大叔眼力果然不凡。”

    却是林贞娘转过来听到这人说话。虽然不认识,可看这人一身绵袍,腰坠环珮,手指上还戴羊脂白玉的扳指。非富则贵,这样的主顾一定得好好招待。

    “大叔,我们知味斋的点心既可以外卖,也可以店食。配以本店的各色‘凉水’,如甘豆汤、绿豆汤、卤梅水、姜密水、荔枝膏水、紫苏饮、蔷薇水,更显点心的香甜。”

    宋朝的“凉水”很像后世的饮料,虽然味道没有那些饮料甜,要淡上许多,可是这些都是纯天然的。

    林贞娘还打算,以后还会再在知味斋里卖“糖水”,什么生姜牛奶、银耳莲子汤、番薯糖水、鸡蛋腐竹糖水、赤豆沙等等。这时候,糖这种东西还是金贵,一般人家不过总吃。所以外面卖糖稀、饴糖还有凉水的才会那么多。想来他们的糖水系列若是推出了,应该也会很受欢迎的。

    “大叔,您若有兴趣,不妨过来一试啊!您看这两间雅室,有博古架相隔,闹中取静,若是自外向内看,绝不会看到内里的情形,您进来看啊!”

    因着林贞娘的热情,蔺老板还真是进了里面的雅室。小小两间雅室,面积并不算大。而且这里的布置与外头的酒楼、茶楼极不一样。

    “这个,有点像汉时的摆设啊!”

    雅室里,放的不是桌椅,而是矮脚的方榻,榻上自有小桌。而且小桌下铺着毛毯,上面又丢着几只方形的软枕,可倚可坐,看上去既舒适又随意。

    听到蔺老板说似汉时的摆设,林贞娘眨巴着眼睛,接不上话。她这个雅室,几乎是照搬了日本的榻榻米。在后世,正流行这样的装修风格,在飘窗上搞个榻榻米,既舒服又好玩。

    来吃点心的,想来还是以女子和孩子居多,所以林贞娘才建议刘原把雅室做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