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凤霸江山-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研华未开口,惜楚也只得沉默的领着路,丝毫不敢多话。

    一路上有惊无险,惜楚终于是带着顾研华成功的回到了长乐宫的寝宫之中。毕竟惜楚他们筹划此事也不是一日两日了,所以即便是在太皇太后眼皮子底下,他们也敢将人偷出来。

    将寝宫之中的那替身换出来,一直盯着的芸香也终于是被放出去休息。顾研华躺在床榻之上,却是没有丝毫的困意。

    她呆呆的看着头顶上方床幔的顶部,慢慢回想着今晚与苏太妃之间的对话,不得不说,苏太妃所有的那番气度确实令顾研华有几分心折。

    可是末了处,提到的与南景珩之间的关系,确实令得顾研华有几分恼羞成怒,以至于她都是未曾好好告退便是甩袖离去。平日里,顾研华可是未曾这般心急易怒的,只是因为涉及了南景珩罢了……

    想着想着,顾研华的眉头都是有些打结,她摇摇头将这些有的没的甩出脑后,日后相见的机会怕是也不多了,过于的烦恼倒是也不必。

    不知不觉间,她的思绪却是飞度到了前一日太皇太后的寿宴之上发生的事。

    北陵王之死实在是让得她震惊,北陵王可是惠帝之子,不管血脉或是母家身份如何,都是改变不了他皇族的身份的。这样一个人,就这般轻易的被杖杀在朝堂之上了吗。

    太皇太后究竟是想做些什么,难道她想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吗?

    顾研华倒真的是低估了太皇太后的心狠手辣程度,若是等到她生下了腹中的孩子,等到她在太皇太后眼里没有了利用价值,那么后者又会怎么对待她这么一个非亲非故之人……

    温暖的锦被之中,顾研华却是禁不住打了个寒噤。

    显然太皇太后在寿宴之上的震慑手段倒是起了作用,起码是震慑住了顾研华。

    但同样的,也激发了顾研华体内潜藏着的不屈不挠的本能,她从来都不是那般容易被打倒容易屈服之人。前世孤身一人是这般,这一世即便周围的环境全都截然不同,可是骨子里的那些东西是不会改变的。

    她的骨子里一直都有一直充满韧性的生机,愈多的打压,,只要不是将她彻底抹杀,有朝一日她反弹起来的力道便会愈加的大。

    骨子里的生机,在任何时候都是一片的郁郁葱葱,即便是在一片看不见光明的黑暗之中,她也能从黑暗之中趟出一条希望之路。

    这是一种执着,这是一种品格,是发自灵魂之中的高贵,与身份无关,与权势无关。

    总有一天,她会在这片天地展翅翱翔,拥抱自由。

    这是她自始至终都未曾放弃过的信念。

    一夜无话。

    第二日清早时分,南国京都的坊间却是被一个消息震醒,京都短暂的陷入了有序的混乱之中。

    先前寿宴之上北陵王被杖杀,三朝元老李大人身死的消息,终于是在时隔一日之后,在坊间大肆流传。

    各茶馆的说书先生们,急急忙忙的都是备了好些与其相干的故事,语气之间颇多对其的愤慨之意。北陵王倒还好说,实在是李大人在坊间百姓间的威望过深。

    而之所以说混乱,便是这消息的传播速度实在是有些太过于惊人了;而之所以说是有序,则是因为这一切还尚在太皇太后娘娘的掌控之中。

    太皇太后在示威,她再一次的向着那些先帝旧人,向着那些反王势力宣示着她至高无上的权力。

    而更让人心寒的是,宫中甚至还隐隐传出了太皇太后娘娘的旨意,李大人、北陵王以及那些参与谋反的同伙的尸身都需要在南城门路曝尸,不允许其入土为安。

    竟是连死人都不放过,甚至还要以这种极为侮辱的手段去对待他们的尸身,难道只有这样才能解了太皇太后娘娘心中的怒气吗。一众人围着,却是敢怒不敢言。

第47章 芥子之力

    可是,这是宫里的旨意,这是宫里“那位”的意思……

    他们不过是一些普通老百姓,即便曾经受过李大人的恩情,可是谁能承受的住宫里“那位”的怒火。

    有人可以承受的住,或者说她根本没有想过能否承受的问题,她只知道,她要为自家的夫君收尸。

    清晨时分,李夫人出了李府的大门,拄着拐杖,向着南城门门前的那条路走去。她走的极为艰难,她拒绝了子女丫鬟的搀扶,她脚步颤颤悠悠的却莫名的给人一种坚定之感。

    她走的很慢,可是再长的路都有被走完的那一刻。

    路两旁的路人越来越多,他们静静的看着李夫人,眼圈都是有些泛红,眼神之中同样是闪过悲愤。

    李大人对南国有功,李大人不该被这般对待。

    那些隐在暗处看着这一切的眼睛,同样是神色莫名的看着一步一步走着李夫人。一向德高望重的李大人竟是被这般对待,他们一时间也是难免有些兔死狐悲之感。

    等到李夫人终于是走到了南城门路,她身后竟是跟着一大群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百姓,看样子像是自发来为李大人送葬。

    李夫人拄着拐杖,将略微有些佝偻的身子费力的挺得笔直,她拿出锦帕拭去额上的薄汗。此时的她脸色有些苍白,神情也是透着浓浓的疲惫,但神情依然平静,平白的透出几丝凌然之色。

    她静静的站在南城门路上,看着不远处地上的尸身,她夫君的尸身。她转过头望向那负责看守的刑部主事。

    “老身来为先夫收尸。”不卑不亢的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响起在清晨略微有些寂静的街道上。

    那名刑部主事没有让她把后面的话说下去,“啪”的一声鞭响,那一下刚好打在李夫人面前,连带着地上的灰尘都是被荡起了一大片。

    那主事可能是因为被李夫人的平静与凛然之意震慑住了,从而觉得有些羞恼,刑部主事的声音变得有些尖锐,难听到了极点。

    “李大人出言侮辱当今太皇太后,企图祸乱朝纲,并意图勾结逆贼北陵王,所以以谋反论罪,曝尸一月,不得安葬。”

    周围一众人听到那刑部主事的话,心中都是闪过些怒意。人群之中不少受过李大人恩惠的女眷甚至是掩面轻声哭了出来。

    李大人即便是真的有什么过错,但也绝对罪不至此。他们不过是些平头老百姓,自是看不懂朝堂之上的那些博弈,可是在他们心中,李大人绝不该被这么对待。

    现在已是到了春日的尾巴处,南国的天早,夏日说来便是来了。这等天气,莫说一月,几日的时间这般暴晒的尸体可能都是开始腐化发臭了。

    隐在人群之中的几人听了这话之后,隐在衣袖之中的拳头都是紧紧的攥起,他们纷纷低下头,掩去眼中的滔天怒火。

    “按照南国的律例,先夫所为不该如此。”李夫人面对着那刑部主事的汹汹来势却是不退不避。

    周围一干人听了李夫人的话,都是嘀咕出声,更有博学多识者搬出了南国的律例来响应李夫人的话。

    众人之间的议论声愈发的大了起来,人群中突然爆出一声吼声:“李大人这般青天大老爷,今天就是拼了我这条贱命,也断不能看着李大人过世后还受此侮辱。”

    “是啊,李大人是好官。”

    “要不是李大人当日出手相助,断不会有我今天。”

    “今日必要为李大人收尸!”

    “……”

    人间正道总是太过沧桑,可是自有公道在人心。

    李夫人听着背后的各式各样愈来愈大的吼声,她面上却是依旧的从容不惧,并没有因为刑部主事的苛责而色变,同样也没有因为现在众人的声援而欣喜。

    不以外物喜,不以己身悲,不外如是了。

    李夫人只是站得笔直,静静的站在李大人尸身之前护持着。

    随着众人愈发的群情激奋,有几人甚至推搡着向着先前颐指气使的刑部主事挤去。那刑部主事不断挥舞着手中的鞭子,“你们这些贱民,想要一同造反吗!”语气虽是凶狠,可却已是有着色厉内荏之意。

    “来人!把这些人都给本官赶走!”那刑部主事看着眼前的情形似乎有些不受控制,他连忙向着身后喊着城门卫到此地震慑这些“贱民”。

    “快来人!”刑部主事连喊几声,却是无人应他,他心中愈发的恼怒,声调更是高了几分,“人都他娘的死哪去了!”

    他回过头只看到先前还在不远处候着的几个卫兵早已不见了踪影,他脸色有些苍白的盯着面前乌泱泱的一大群人,以及站在最前面正不断的向着这边走来的李夫人,他的声音愈发的尖利起来。

    “这群废物,都躲到哪去了,快过来保护本官!这里出了什么变故,李大人不会放过你们的!”

    城墙之上巡逻着城门卫在其卫队长的带领之下,却是一如既往的在城墙之上巡逻着,对于刑部主事那近乎歇斯底里的吼声,他们几人都是默契的好似没听到一般。

    先前跟随着刑部主事下去看守的几个卫兵也是悄无声息的进入了队伍之中。

    他们自顾自的巡逻着,任由刑部主事在下方对抗着那些“暴民”。

    他们只是一个小小的城门卫,平日里领着那一星半点的月银,不好不坏的养着家,更是没机会与身居高位的李大人有半点交道。

    只是,人心之中都是有着一杆秤。

    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反抗者,默默地支持者李大人。

    芥子之力,纵使渺小的不起眼,可有时候,偏偏这芥子连那须弥山都是奈何不了。

    他们继续巡逻着,脚步愈发的整齐,一步一步极为有力踏在地上,没有人停下来。

    或许稍后他们会因为抗命而受到处罚,或许他们会受到那刑部主事的报复,可是,此时的他们,心中回荡着的都是此时的坚守。

    即便做不了什么,但是他们也不会在此时出现助纣为虐。即便会付出代价,可是心中的良知心中的坚守无价。

    整齐的脚步声回荡着,回荡着,在略微有些空旷的城墙之上……

    那刑部主事在得不到帮手的情况下,也只能是一步一步的向后退着,他看到那些平日里他最瞧不起的“贱民”,竟是在此时露出了这等让得他心惊胆战的表情。

    一时间,他实在是有些口干舌燥。开始时,他尚能色厉内荏的骂几声,或是对着冲在最前面的几人抽上几鞭子,想要将他们吓走。可是到了后面,他实在是有些扛不住面前步步逼近着的人群。

    “你们这是要一起造反吗?!”那刑部主事的声音依旧尖锐,可是底气却是愈发的虚了下去。

    李夫人却是直视着她极为认真的开口道:“老身只是想为先夫收尸,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怎么算的造反?”

    刑部主事听到李夫人竟是这般认真的回答了他的问题,他只觉的心中一塞,险些要吐出血来。

    再看到李夫人身后跟着的那些凶神恶煞一般的“贱民”,这还是往常那些胆小懦弱,看到他便是战战兢兢的行礼的“贱民”吗?

    他们这是怎么了,竟然变成这样,这般恐怖的样子……

    他不断的后退着,后退着,到最后,他实在是顶不住此处的压力,扭头便是向着身后的衙门府跑去。他真的有一种预感,再待下去,那些红了眼的暴民真的会不留情面的将他暴打一顿……

    识时务者为俊杰,再者说,他一个文官,没有城门卫的护持,如何对抗的了那些暴民。刑部主事一边跑,一边不断在心中安慰着自己。

    刑部主事狼狈逃窜之后,人群之中顿时发出了轻轻的松气声,之后便是有着小小的喜悦从人群之中传出。若不是顾及到李大人去世这等悲事,只怕此时的他们都会欢呼出声。

    这是他们的胜利。

    然而人群之中的数个身形魁梧之人,却是未像旁的人那般松了口气,他们看着刑部主事逃走,面色却是愈发的凝重了起来,因为他们知道此事绝不会这么简单便解决了。

    他们是李大人的兵。

    说是李大人的兵,却也算不得准确,李大人年纪大了之后便是自动退任了文职,远离了那些金戈铁马的战场生活。

    这些是李大人曾经的兵,现在却已是退伍归家的老兵。他们在听到昔日的首领将军此时竟是在死后都得不到安宁,还要被人这番侮辱,他们只觉的心中的气血都是极为的翻腾。

    身为一个男人,身为一个兵,他们怎能坐视不理?

    即便已没有了当年强健的体魄,即便他们将要对抗的或许是一个远超他们势力的庞然大物……

    可是,那又如何。

    他们从大清早的时候便已是跟踪上了运送着李大人尸体的马车,他们从最开始便是默默地守在这里,伺机将李大人的遗体救出。

    他们原本隐忍着,可是在那刑部主事将鞭子挥向李夫人的时候,他们如何还忍得下。他们混入人群之中,推搡着向前,此时他们便是在借这里所有的百姓的势。

第48章 睿王妃

    现下终于是逼走了那主要负责此地的刑部主事,而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城门司中的城门卫却是一人都未曾出现。他们原本预想之中的将要爆发处一场激烈的混战,到最后却始终都没有打起来。

    想不通他们便也不再去深究,其中几人几步挤到最前面,冲着李夫人行完礼,便是将地上李大人的遗体小心着从地上抬起,然后运送到他们早就准备好的马车之中。

    李夫人从头到尾只是静静的看着他们的动作,他们没来的及解释,李夫人却只是微笑着任由他们动作,没有丝毫的阻拦,似乎猜到了他们会做什么一样。

    他们几人看的也是暗暗心惊,果然李大人那等惊才绝艳气度非凡之人,其娘子自也不会是寻常人等,这等气度也是让得人心折。

    然而事实却是证明,他们的担心着实是有些多余的,这边的混乱还未曾传到太皇太后耳中,或者说即便传到她耳中,她也已经无暇去管了。

    今日的早朝依旧是热闹的很,北陵王谋逆之事,竟是如星星之火一般,未过几日,却已是在南国的官场之中燃成燎原之势。

    大批大批的官员受到牵连,被罢免官职,被流放,被抄家,甚至被杖杀斩首的都是有着数人。所有人都是战战兢兢的,沉默着明哲保身,免得被卷入这等混乱的权力交锋之中。

    早朝之前,礼部的王侍郎离家前,夫人子女侍妾已是哭成一片。刑部的韩大人昨晚甚至已经吩咐下人为他去搜罗准备上好的棺木,他离家之前,家中已像是在办葬礼一般。

    这些场景随着北陵王一案的愈演愈烈,在南国京都之中的一家家中都是争相上演着。

    朝堂之上,与那些两股战战不敢多加言语的官员有着极大不同的一些人,却是竞相的站出来参奏,而每站出一个人参奏,同时场中另一边都会有一个人的面色随着他的话变得惨白。

    然而,这些竞相参奏的人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姓“王”,不管本姓为何,此时的他们都是王氏一族的人。

    寻常人只道是此次北陵王谋逆一事真真是牵扯甚广,不过他们也是疑惑。这个北陵王由于母家不显赫,也没有多受惠帝青睐,所以很早的他便离了京被封在了北陵山一带。

    后来即便是他回了京,但也是不温不火的没什么动静,或者说在这南国朝堂的风云之中,根本没有他什么存在感。

    然而这些不过是一些远离朝堂或者说是混沌之人的看法罢了。

    明眼人自是看得出,当初出殓路上的那一次刺杀,以及后来坊间种种流传着的,甚至至今还在流传着的一些“妖女妖后祸国”之类的传闻,是真的激怒了当今的最高权力者——太皇太后。

    现在借着北陵王一事,沉默了这么久的太皇太后终于是亮出了自己锋利的獠牙,展开一波最为凶猛的反击。这反击来的迟了一些,却是凌厉的让人发自内心的恐惧。

    早朝之中端坐在高位之上的太皇太后看着台下的一幕,却只是静静的听着一个一个官员的奏本,时不时的点点头表明她在听。她表情却是自始至终的平淡如水,让人看不出她究竟在想些什么。

    然而殿中的诸多官员却完全没有因为太皇太后的沉默而放下心来,他们都知道太皇太后此时的沉默并不代表她没有行动,先前那些被整治掉的官员可是在一个傍晚被连续的十几道之意发配了出去。

    退朝之后,太皇太后看着寝宫之中堆着的小山一般的各式文书,她面色也是禁不住的发苦,她一手揉着眉心,然后端过一旁宫女奉上的浓茶,喝了一大口。

    她从中挑拣着重要的文书批示着,然而大多数的都是堆叠着被她忽略了。只是她想不到的是,在那些被她忽略掉的文书之中,却是有一本在汇报着,一件极为致命的事情。她的忽略,也是犯下了一个致命的失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