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嫡福-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芷萱佯装没看见似的,也不太过拘束她们,毕竟难得出来,林芷萱知道他们都是高兴。
六月初二下午申时,林芷萱一行人终于进了金陵城。
第148章 金陵
金陵城熙熙攘攘,外面行人叫卖车马之声不绝,自从进了金陵城,歆姐儿和几个丫头都越发的兴奋,可林芷萱却拘着她们不许再往外看了,金陵城的人见识高,不比乡下,免得让人看见了笑话,拿住话柄。
秋菊和冬梅只听着外头的人声,一边满脸欢喜地对林芷萱道:“姑娘,这金陵城和真热闹,比我们杭州热闹多了。”
林芷萱笑着道:“金陵是六朝古都,自然比我们杭州繁华兴盛得多,也大得多。”
林家十六七辆车车马琳琳地从旧街古巷往金陵王家去了。
金陵王家的宅子在紫金山附近,风景秀美,仰占天时地利,有四百余亩,都是百年老宅,也因着如今王家的人口越来越多,又有新建的楼阁。
风格各异,只一游金陵王家便可一观古今。
林芷萱前世一世也不曾来过,如今也是欣然仰慕。
又想着马上就能见到楚楠、芦烟和雪安了,也是按捺不住的欣喜。
王福全虽是头一次来金陵,并不太认识路,可一进了金陵城,王福全便让小厮拿了二十个铜钱去请了一个城门口正在轿子旁等客的轿夫。
那轿夫过来给王福全行过礼,王福全便让他跟着头一辆车的车夫一起坐在了车辕上指路,给挑着平坦宽敞又不拥挤的路一路往王家去了。
金陵城大,林家的马车又走了将近半个时辰才到了王家,那轿夫指了,去王家四房该走西边的偏门。
王家老祖宗的寿辰一天天近了,这几日王家的车马就没停过,成日里有马车堵在巷子里,那轿夫说他们抬轿子都不敢从这儿走。
王福全见果然文昌巷里的马车已经排了出来,只是不知道进去以后又该怎么走,那轿夫只道里头有头条巷、二条巷、三条巷、四条巷各通着王家六个房头进出的偏门。
王家的正门在西府街,往里是王家大房的主宅,从大房的主宅进去里头与王家各房都是通着的,只是正门有高高的台阶不能进马车。
那轿夫说不知道要在这里等多久,还是想回去守着他的轿子挣钱,王福全去回了王夫人,王夫人道:“马车在这儿停着,你先随那轿夫进去一趟,看看门在哪里,再把林府的拜帖递过去,知会一声来了,再问里头的人是怎么个安排。”
王福全一一躬身应着,王夫人把拜帖给了紫鸢,紫鸢掀了马车帘子,给王福全递了出来,王福全去头辆马车上叫了那轿夫和两个小厮跟着往文昌巷去了。
文昌巷很长,可门口排的马车更长,王福全粗略看了,也不知这是哪家,只载着礼盒的马车就有二十几辆,前头精致的坐人的马车也有十余辆,还有几个骑马的青年,门口正有一个衣着华贵的爷正在和一个同样穿着很讲究的中年男子说什么,只是看那中年男子的打扮像是王家的管家。
管家手里拿着个极厚的簿子,一边与那青年男子恭敬地说着话,一边拿笔在簿子上记着什么。
那轿夫道:“这是王家三房,四房在里头。”
王福全跟着往里走,约么走了将近一盏茶的功夫,转了个弯才看见里头也排起了马车长龙,不过这边的马车都是动的,正一辆一辆地往里走,那轿夫道:“就是这儿了。”
王福全点了头,让小厮又给了他十个铜钱,放他走了。
王福全带着人去了门廊,果然也见着了一个与适才三房差不多打扮的人,手里拿着个厚厚的簿子,已经命人抬起了一尺高的包铜厚门槛,让马车一辆辆地往里进。
王福全先让一个小厮回去回信,看那边三房的人走了,就赶紧让王夫人的马车进来,自己带着林家的拜帖过去,王家的管家见了,没有一丝倨傲,自上来接了,毕竟这些日子什么达官显贵没有见过,人不可貌相,万一一不小心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就不好了。
王福全和那王家的管家互通了名姓,那王管家一边打开拜帖瞧了,一边笑着与王福全道:“我也姓王,是王家的家生奴才,咱们倒是本家。”
王福全笑着应了,却不敢怠慢,说了几句客套话才道:“……马车停在文昌巷外头了,被四条巷那边三房的马车给堵住了,怕是要过一会儿才能进来。”
那王管家也是笑着道:“不碍事,原来是五姑太太*回来了,里面早就预备下了。只是不知道都来了哪些人,还请在我这里都记一笔,里头好给安排吃住的地方。”
王福全点头应着,见那管家打开簿子翻到了林家那一页,果然,半个月前王夫人派人送了帖子来时上头记的人都已经登名造册了,王管家在上头写上了今天的日子,标着是哪天来的,又把册子给王福全看,问实来了哪些人,哪些当初说来又没来,又添了哪些人。
王福全见除了太太奶奶姑娘登了名儿,后面还安排了住处,连丫鬟小厮都有,只是没记名,只记着马车几辆,赶车的小厮几个,管家几个,护卫几个,贴身的大丫鬟几个,小丫鬟几个,媳妇几个,婆子几个。十分精细。
这事儿来之前王福全手里也是有单子的,只是他干了这么些年的管家,心里早就记熟了,与王家的管家一一交代清楚了,王管家记了,才笑着道:“府里人多,丫鬟婆子是跟着太太姑娘们住在内院,可是驾车跟车的小厮从五月二十六就实在是住不下了,要给他们另安排住处,都在我们四房外头的宅子里,只是隔得都近,各个宅子里头都有管事的总管,若是来往传唤也很方便,王管家可带着两个小厮,住在府里的倒座,进了府里自然会有人过来安排。”
王福全和颜悦色地应着:“都听贵府的安排。”
两人正说着,那边王夫人的马车果然已经来了,王福全这边把事情都安排清楚了,到了门口也没有拦,王管家给王夫人等人行了礼,就放马车一辆辆地进去了,后面还有一家的马车也跟着来了。
***
姑太太:同姑奶奶,都是对出嫁的女儿回娘家之后的称呼,林若萱这一辈的,在家里称二姑娘,出嫁回来就是二姑奶奶的,同理,王夫人这样老一辈的,回娘家称姑太太。
第149章 王家
林芷萱和歆姐儿秋菊冬梅坐在马车上,也不知道外面在做什么,只是自从进了文昌巷,便开始走走停停,整整走了将近一炷香的功夫。
期间,只听着各处问好的声音,一开始是王福全的,后来到了二门门口,林芷萱才听见王夫人的声音,想来是下了马车。
秋菊问着:“姑娘,是不是到了?”
林芷萱还没来得及答话,便听见王夫人的声音,让林芷萱和林雅萱都赶紧下来见礼。
紫鸢和绿鹂一前一后来了后面的两辆马车上请人。
秋菊和冬梅都已经听见了,冬梅急忙撩了帘子下去了,紫鸢已经给放好了脚凳,冬梅和紫鸢上前搀着林芷萱下了马车,秋菊才抱着歆姐儿下来。
林芷萱见果然马车停在了二道门前,王夫人正和里头迎出来的一个太太十分热情地寒暄。
那位夫人也仿佛四十出头的年纪,穿了一身湖蓝的缎织掐花对襟外裳、一条紫绡翠纹裙,梳了个抛家髻,脸上虽有了些岁月的痕迹,可是保养得很好,圆圆的脸,面容端肃,只是如今看着王夫人,两个人眸中含泪,以王夫人的身份,这位衣着尊贵的夫人竟然会亲自出来相迎,想来当初是顶好要的。
林芷萱想着,这位太太怕就是娘说的家里想见的人吧。
林芷萱和林雅萱,后面跟车的常远家的和孙婆子顾妈妈都下了车过来,常远家的从秋菊手里抱过了歆姐儿跟着一起上前去行礼。
王夫人先给那位太太介绍了林芷萱和林雅萱,又让林芷萱和林雅萱叫“二姨妈”。
林芷萱和林若萱两个听着上前见了礼。
才知道这是王夫人的二姐姐,王家的二姑太太王淑珍,是王家四房三老太太的嫡女,丈夫蒋志清如今已经累官至福建陆路提督,是从一品的封疆大吏。
林芷萱暗叹,在金陵王家竟然能见到这样的人物。
王淑珍赞了林芷萱和林雅萱半晌,对王夫人道:“当初咱们姐妹分离的时候,你也是这么大的年纪,如今女儿都这么大了。”
王夫人也是笑着,王淑珍道:“别在门口站着了,咱们赶紧进去,你们来得也真是晚,素珍和大姐夫家的来了三五天了,桂珍,荣珍更是早就都来了,就只你和宝珍两个最小吧,还来得最晚。”
王夫人一边与王淑珍挽着手进去,一边问:“宝珍还没回来?”
王淑珍道:“是,素珍和桂珍、琪珍几个都是自己带着孩子来的,大姐夫虽然也要来,却要等寿宴那日自己来,他们离的进些,三妹夫,四妹夫跟你们家老爷一样,都是来不了了,宝珍和六妹夫要一起来,所以耽搁了,六妹夫请不了多少日子的假,怕要等着寿宴那日才能来,也住不了几天。”
林芷萱和林雅萱跟在后面听着,也不敢多话,只是看着王家的宅院倒是不如林家精致,毕竟还是太挤了,也不太有几个宽敞的院子,老房子和老房子之间挤着新建的屋子,想来还是人多的缘故。
但是这里头来来往往的丫鬟婆子穿红戴绿,一看就不都是王家的,只看这些丫鬟的穿着打扮,也能看出个三六九等来。
王淑珍还在和王夫人说着话:“大弟弟和二弟弟也都没能回得来,他们两个如今一个忙着南海的军务,一个还在西藏打仗,怎么都回不来了,可是两个弟妹都早早的回来了,是来的最早的。”
林芷萱听着王夫人姐妹两个说着话,也是感叹,虽然这金陵王家院落布局不及林家规整,可是金陵王家是数百年的氏族,便是江山易主,改朝换代,都不曾动摇过这个根深蒂固的氏族。
可前世林芷萱并没有与王家的太多人接触,有过往来的也不过王景生一个。
但是,王家盛名高筑的可不仅王景生一个,就是四房的这几个舅舅和姨夫也没有一个简单的,金陵王家一直在江南开枝散叶,像一颗参天巨树,深深地扎根在南方,雄踞一方。
王景生是王家第一个往京城走的人,而他这些年顺风顺水,节节高升,背后依托的便是庞大而殷实的家族势力。
王景生原本也是从杭州发迹,想来大房的老太太和老祖宗也是想让他留在江南的,可是偏偏林芷萱的这位大舅舅心比天高,不愿守在江南这一亩三分地上,不仅要依靠家族,如今更成了家族的另一个依仗。
王家的姻亲、故友、门生,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
前世便是到了最后,小皇帝灭了林家的九组,却不敢动王家分毫,像王家这样的世家大族,势力渗透文武百官,甚至皇亲贵戚,方方面面,往往杀一个人,得罪一大群人,灭一个家族,得罪整个江南,这种事便是皇帝也要有所顾忌。
林芷萱叹了一口气,若是娘能和金陵交好,让父亲得到王家的扶持,多多来往些,也是好的。
可是,林家背后那样一桩渊源又让林芷萱本能地不想让林家与高官显贵之家有所往来,毕竟王夫人也只是王家四房的一个庶女,便是庇护,又能庇护到哪里去呢?
若是皇上下了狠心要杀,不管不顾地要灭,谁又拦得住。京城的沐家又何尝不是北方的另一个王家呢?可前世谢文佳还不是说杀就杀说灭就灭了。却也偏偏是因为她灭了沐家,无形中得罪了一片朝臣,才有了小皇帝夺权的成功!
而小皇帝魏延显呢?那个灭了侯府的魏延显,林芷萱并不知道他的结局如何,族灭侯府之时,他才不过二十几岁,却心思刁毒,手段狠戾,冲动易怒,固执己见,身边再没了个能规劝教化之人,日后会做出怎样的事来,又会有怎样的结局,林芷萱不愿去替他想,也不想再想。
看着眼前的这一切,林芷萱竟然会想起京城中王侯将相之家宴席的场景,只记得言笑晏晏杯酒贪欢,到后来轰隆隆大厦倾,林芷萱自顾不暇,连去吊唁的机会都没有。
与林芷萱同行的林雅萱却全然不知道林芷萱心中悲戚,只看着眼前到处热闹熙攘的模样,十分的欢喜,她从西北到江南,何曾见过这样多的达官显贵,何尝见过这样的阵势。
只兴奋地跟着蒋夫人一行人进了四房五进的宅子,过了三道门,入了正厅,果然看见四房的大老太太正坐在正堂与各家的太太奶奶姑娘小姐们说话,好不热闹。
第150章 人非
林芷萱等人随着蒋夫人进了四房的正厅,里头太太夫人坐了一屋,姑娘小姐们照例在东次间说话玩笑,但是正堂里的姑娘小姐们也不少。
虽然不比那日梁家春日宴的人多,却比梁家春日宴热闹多了。
正堂里的姑娘小姐们也都言笑晏晏地和四房的大老太太,还有各家的太太说着话,欢声笑语不断,各家的奶奶们,都带着奶娘,如今正聚在西次间和西梢间,有怀里抱着的,有手里牵着的,有一个的,有两个三个的,大大小小的都是孩子。
男孩儿也有,女孩儿也有,穿得十分精致,最小的才满周岁的,大的也不过七八岁的模样。
最大的那个哥儿正领着四五个年纪小些的在那里攀比着谁家的父亲用什么木头给他们做兵器,又是刀,又是剑,还有一个说父亲教他骑马呢,还给了他一匹小马驹。立刻便成了孩子们歆羡的对象。
姐儿们都围坐在一起正在挑玉。
王夫人一行人来之前,刚有四房的大老爷的亲友故旧家的陆夫人来了,四房大老太太这才接见了,那位陆夫人带来了许多精巧的和田玉料,都是顶好的,虽然磨去了棱角,却大大小小或圆或扁,日后做吊坠玉佩都行。
如今正放在一个小簸箩里逗着几个小的哥儿姐儿挑喜欢的拿去玩。
几个哥儿对这东西不感兴趣,早撂在了一边,姐儿们却都是很喜欢这晶莹好看的东西,摸摸这个,看看那个,此起彼伏地都是:“我要这块!”
“我要这个最大的!”
“不,这块我先看好的!”
“这个是我的!”
也有抢起来的,各家的乳娘和奶奶急忙上前去劝,或是低声骂着大的要让着小的,或是劝着小的要让姐姐先挑。
也有乳娘急忙拦着:“哎呦,我的小祖宗,这个可不敢往嘴里塞,不好吃,姐儿吃糖好不好?”
也有孩子因着抢起来,或是不让吃玉,开始哇哇大哭。
有太太听见了,便过去问这是怎么了,也有偏袒孩子的,也有责怪儿媳妇的。
一屋子的热闹。
王淑珍带着王夫人一家人进来给四房大老太太行礼。
王夫人面上虽然一直端庄笑着,只是来给大老太太行礼只是,面色还是略微僵硬。几十年不见,大老太太却不很记得王夫人是个怎样的人了,只是如同对待寻常子女一样,嫌她这么多年也不回来看看,但王夫人不过是个知府太太,回不回来也不值当着什么,便也只当来者是客,笑着点头应了,与她慈爱地道:“怎么才来,一路上可好?两个丫头有没有累着?这么大老远的路。”
王夫人听着大老太太这样的话,也是五味杂陈,几十年的恩怨了,她只记得自己的这个嫡母是个性格十分暴戾的人,一味偏袒嫡女,不给庶女活路,若不是王淑珍的娘三老太太多番维护,王夫人也不知道在王家的那些年还能不能熬得下去。而如今,物是人非,当初的老人们死的死去的去,四房的几位老太太就只剩下大老太太一个了。在王夫人的记忆中,从来不曾想过大老太太也会这样和善地与她说话。
岁月总是能磨平些什么,见不着面的时候,心里只是记恨,可真的见着了,却发现眼前这个垂垂老矣,手上挂着佛珠吃斋念佛的人跟自己记忆里记恨的那个衣着华贵、手段狠戾的女人仿佛根本不是一个人了。
王夫人陪着笑道:“路上都好,母亲身子可好?”
大老太太与王夫人笑着寒暄了两句。
又细看了林芷萱和林雅萱,说都是一等一的好模样的,又问了婚事定了没有。
王夫人说还没找着合适的。
大老太太道:“哎呦,那可要抓紧。”
又笑着道:“正好,这里都是咱们自家的人,我都知根知底儿的,都是好孩子,淑珍,领着你妹妹和你这两个外甥女儿去见见那些家里还有没说亲的儿子的。”
这原是玩笑话,但凡来家人,带着姑娘儿子的,大老太太便要说一遍,她这话一出,屋里的各家太太奶奶都又是被逗得乐了起来。
也有亲近地笑着道:“老太太最爱点鸳鸯谱,也不知道这回能成几家。”
大老太太被她逗得笑着道:“你这个猴儿,多大年纪了,小辈儿还在这儿呢,也不怕被人笑话。”
王淑珍上前拉着王夫人笑着指着说话的那个媳妇道:“她是大弟弟的媳妇,咱们家的正主太太,姓崔,父亲是两江盐运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