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福-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淑慧公主虽不怕林芷萱,却也识趣地不再多言,只呵呵笑着道:“是是是,自然小婶婶说什么就是什么。”
  温庄公主却宠着淑慧,玩笑道:“你不用怕她,她不让你去,你去找你十四叔去。”
  淑慧却连连摆手,道:“连王叔都听小婶婶的,今儿小婶婶不让我进门儿了,到了十四叔那里,定然是命人将我打出去的。”
  说着哄堂大笑,太皇太后也拉着淑慧的手,骂她一张嘴,死的也能被她说成活的。
  说着也招了林芷萱过来,林芷萱陪着玩笑了两句,委屈道:“淑慧总是欺负我,当着这么些叔叔婶婶的面编排我,太皇太后不锤她,我可不依。”
  淑慧瞧着林芷萱道:“天地良心,小婶婶,我哪有编排你,只说我方才说的哪件不是真事儿?你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身在福中不知福。”
  太皇太后闻言笑着,果然轻轻地拧了淑慧的嘴,道:“你个猴儿还卖乖呢,阿芷脸皮儿薄,不跟你似的这么皮实,由得你打趣。”
  又对林芷萱道:“都是一家人合该热热闹闹的,你只问问他们,谁敢笑话你?哀家瞧着这样就很好,你们夫妻和睦,哀家也放心些。明煦成日里忙着朝廷上的事,我瞧着他从前自己也顾不上打理,几回冬日里还穿着单衣在外头走,我劝了他几句,他自己说不怕冷,可做娘心里总是心疼些。
  如今有了媳妇儿,又有了孩子,我瞧着总归比当初精神了许多,这些日子朝里的糟心事那么些,他来给我请安,我还瞧出他胖了点儿呢。这里头总归有芷萱的功劳在,不怪明煦对这孩子好,也是这孩子自己个儿好,才赚出来的这个好。”
  众人脸上含笑听着,也赞了林芷萱几句,也奉承太皇太后偏心儿子。
  太皇太后笑着对淑慧道:“你只说她,我瞧着你家桢哥儿对你也是好得没话说的。”
  淑慧面颊有些红,黄桢对她的好,她自然都挤在心里,可偏偏嘴上从来都不服软,只道:“黄桢哪里能跟十四叔比。”
  太皇太后呵呵地笑着:“你只瞧着你十四叔好,却不知道那孩子的不容易。”
  谢夫人也在一旁时不时地搭个腔,太皇太后借故问起了楚楠,谢夫人欢喜,道:“已经有将近三个月了,怀象还挺好的,也没有十分的害喜,只是终究不太敢带她出来,等过几个月再去老祖宗请安。”
  林芷萱坐在太皇太后身侧,太皇太后尤其拉着她没放她回去,林芷萱心中隐隐猜着了什么。
  果然,见太皇太后点头应着,满口说好,又将话问起了楚楠的娘淮大太太,王佩珍在一旁应着,说当初在金陵地震里没了,已经一年有余。
  太皇太后诧异,这才说起了王景生。也说他与魏明煦一样,如何如何的不容易,身边没有个妻室照看起居终究是不稳妥的。
  今儿宴上的单子,太皇太后是特意嘱咐过的,因着王景生要来,而王家大老太太如今是金陵王家的老祖宗,如今既然在京城,太皇太后也恩旨请了她过来。
  如今说起这话,大老太太也搭了腔,说:“劳老祖宗挂心,他们做臣子的,自然该为朝廷鞠躬尽瘁,只是我们做娘的,总归心疼自己儿子多些,老身也正有这个心思,所以才来的京城。
  只是毕竟不是这天宝之地出来的,也识不得京中那许多人家的姑娘,这才耽搁下来。老祖宗最是慧眼识珠也最有福气,能有这样贤良淑德的儿媳妇绕膝,若是老祖宗肯赏个恩典,指点一两句,也是我们家景生沾了老祖宗的光了。”
  太皇太后听了呵呵地笑,说王家大老太太太过客气了,又道:“若说京里的姑娘,哀家倒是当真识得比你多些,只是也不用远的,哀家记着我们家的娴姐儿的年纪与王大人倒是合适,老太君不妨瞧瞧模样,哀家也是举贤不避亲了。”
  娴姐儿是左家大姑娘的闺名儿,林芷萱给秋菊使了个眼色,秋菊匆匆去了,果然不多时请了左大姑娘过来。
  ***
  感谢天天红单亲爱哒的月票,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550章 侍读
  林芷萱与太皇太后说着,恰巧今日左大姑娘也过来了,不妨给王家大老太太瞧瞧,太皇太后答着林芷萱的话道:“是吗?那倒是巧了。”
  说着,秋菊已经扶着左大姑娘过来了,虽则见过好几面了,可是大老太太还是装作不很熟识的样子,拉着左大姑娘的手道:“是这个孩子呀,我记着儿前儿在靖王府母亲的寿宴上见过一面,很是端庄稳重,我那时就觉着好,还以为早已经配了人呢。”
  左夫人也在一旁不说话,只是事不关己地笑着,还是林芷萱接过话来,说魏明煦这个表妹如何如何的好,行事端庄,从面相上来说,虽然不出挑,却最是旺夫,王佩珍在一旁附和着林芷萱,多是赞许左大姑娘的言辞。
  谢夫人渐渐明白过来他们要做什么了,即刻开了口,悠悠道:“靖王妃与庄王妃虽说是新进京,可瞧这样子对久居深闺的左大姑娘倒是比左夫人这个母亲更熟悉。”
  左夫人虽则自己不喜欢左大姑娘,但是如今有人针对她,依她的脾性,定然不会缄默不语,笑着道:“毕竟是靖王爷的表妹,我们家娴姐儿与靖王妃自然也走得亲近,虽然靖王妃新嫁过门儿来,可是只这一年,娴姐儿就十分勤谨,时常侍候在侧,陪着的时候,比对我这个母亲不差多少。
  庄王妃从王家算更是靖王妃的姨妈,也是时常往靖王府去的,多见了这孩子几面,也了解些脾性,自然是有的。况且我笨嘴拙舌的,虽然觉着这孩子好,却也说不出来是哪里好,还是靖王妃与庄王妃说得最好,正说到我心坎里去了。”
  谢夫人尴尬地笑笑,才道:“左夫人,我也没有旁的意思,这左姑娘一瞧就是个乖顺的人儿,只是……”
  谢夫人这话是对着王家大老太太说的:“只是年纪略大了些,若是王大人要续弦,那定然也要挑个年岁轻些的姑娘,毕竟好生养些。”
  这话已经十分的不顾及左家人的脸面,谢夫人有些情急,她实在怕此事一锤定音,让谢炳初失了王家这样一方助力,竟然也不顾着太皇太后也是左家的人了。
  谢夫人失了分寸,王家大老太太心中却越发的坚定,含笑道:“哎,景生也那么大年纪了,不过是老来想找个稳重的姑娘做个伴,子嗣上若是得了,菩萨庇佑,也是让我们沾了太皇太后的福气恩泽,若是不成,总归还有玉哥儿呢。”
  虽没有直接点头,却也隐约有那个意思了。
  太皇太后听王家大老太太说起玉哥儿,问:“是哪个孩子?”
  王家大老太太赶紧唤了玉哥儿上前来,去给太皇太后瞧,林芷萱和王佩珍都十分的心疼玉哥儿,林芷萱亲自上前去拉了过去,又怕玉哥儿不懂规矩,或是性格倨傲,便忍不住低声对对玉哥儿叮嘱了两句:“老祖宗是个很慈善的人儿,玉哥儿要乖些给老祖宗瞧瞧。”
  玉哥儿不喜欢林芷萱总将他当小孩子看,径自上前给太皇太后恭敬地行了礼,对于太皇太后和皇上这两个称呼究竟意味着什么,玉哥儿或许知道得并不真切,可是只看着这今日一日间在座的这些王爷公主都对太皇太后这样毕恭毕敬,言语间都哄着她一个人,玉哥儿也猜到,她是个十分有权势能给他好东西的老奶奶。况且,的确如林芷萱所说,她瞧起来慈眉善目,仿佛很好相处的样子。
  太皇太后见玉哥儿这样知礼,先是诧异,继而脸上堆满了喜欢,让林芷萱亲自扶了他起来,又招了玉哥儿过来,上下打量着,忍不住道:“真是个好孩子,长得俊俏,又知礼节,身子骨也健壮。”
  又问了几岁,玉哥儿既没有扭捏也没有倨傲,只不卑不亢地答了。
  太皇太后又忍不住道了两声好:“正与咱们皇上同年呢。”
  又问读了什么书,请了哪里的先生。
  玉哥儿说:“当初跟着娘读了《蒙童训》和《三字经》,《三字经》还没有学完,是后来跟着郡主姐姐读完的,现在郡主姐姐在教我《千字文》。我有教武艺的师傅,可是爹还没给我找着读书的师傅。”
  郡主姐姐?
  太皇太后不解地看向林芷萱,王佩珍在一旁笑了,道:“说的是我们家的安姐儿。”
  太皇太后点头道:“是永安郡主啊?那丫头我记着,从小就是最聪慧灵透的,今儿怎么没来?”
  王佩珍有些无奈道:“天儿凉了,那丫头身子不太舒坦,怕是爬不了景山,所以没带她来,若是老祖宗相见,明日我领着她进宫去给老祖宗请安去。”
  太皇太后闻言先问了两句病情,又劝了两句让好生保重将养:“不必折腾那孩子,等她什么时候安安稳稳地全好了,再生龙活虎地去慈宁宫给哀家请安,病怏怏的过去,我可是不见的。”
  又说起太医要药物的事,若是需要只管请太医,什么灵丹妙药都从宫里支取。
  王佩珍应着,替雪安谢了太皇太后两遍。
  二人说着话,玉哥儿却一直在那眼睛打量坐在太皇太后身边的魏延显,魏延显也在看玉哥儿。
  两个孩子都没有说话,可是不知道是不是因着年纪相仿,对彼此都有几分好奇,都是上上下下来回打量着。
  魏延显在朝堂上见了不少大人物,各式各样的嘴脸,揣着各式各样的心思,如今瞧着玉哥儿,只觉得他是个很干净的小人儿,有些想亲近。
  而玉哥儿瞧着魏延显坐在太皇太后这位老祖宗身侧,方才又能指使了那么些侍卫给他摘柿子,就知道他是个很厉害的人,只是瞧着娇娇弱弱,比自己还要瘦小些,不像是豪哥儿那样壮硕凶悍,倒像是个很厉害的小弟弟,让玉哥儿想要护着他。
  太皇太后与王佩珍说了半晌魏雪安,还是林芷萱帮着才将话又引回了玉哥儿身上,太皇太后这才继续瞧着玉哥儿又赞了一番他的聪慧和口齿伶俐,说了两句只是他娘去得早了些,也是个可怜见的孩子。
  林芷萱劝着太皇太后道,没娘的孩子早当家。又将玉哥儿如今多么乖巧,多么识大体懂事表了一番。
  林芷萱隐约有些瞧出太皇太后看见玉哥儿之后的心动,况且,在给皇上选侍读的事上,林芷萱本就是偏向玉哥儿的。
  魏明煦虽然擅长把握朝局,分析利弊,但是对这几个孩子的了解,却不如林芷萱。

第551章 成双
  太皇太后当时没有应承魏明煦,怕也是知道豪哥儿的心性的,那孩子是左夫人的掌上明珠,性格倨傲,若是将来不受一番磨砺,怕是难为人臣,如今小小年纪,根本做不成侍读,也屈不下心性,放不下姿态,侍候魏延显这个主子。
  其实也不必侍候,若说侍候皇上身边有的是太监奴才。
  最要紧的,还是一个能陪着皇上一起读书的玩伴。
  玉哥儿的确是个不错的孩子,况且若是如今应下,也最能安抚王景生和王家大老太太的心意。
  若是能说动太皇太后,不妨就将王家一举收心拿下。
  况且林芷萱也是相信太皇太后的手段的,连魏延显太皇太后都能拿捏甚至教养得这么好,再来一个玉哥儿自然也不在话下。
  太皇太后起初是有几分犹豫的,可是林芷萱在一旁赞着玉哥儿,太皇太后将信将疑,可是自己三五句话问下来,发现玉哥儿果真是很好,即便是没有林芷萱说得那样好,也差不离,便拉了魏延显过来,对玉哥儿道:“这个孩子与你一般大,比你还小几个月,以后你与他一起读书识字,也一同练弓马齐射,可好?”
  玉哥儿上前看着魏延显一眼,对太皇太后点了下头,道:“好。”
  王家大老太太在一旁喜不自胜。
  太皇太后却继续认真对玉哥儿道:“只是你要记着,他不是个一般的孩子,他是皇上,整个大周朝都是他的,所以你不仅要将他当成玩伴,当成同窗,更要当成主子一般地维护他,帮助他,知道吗?”
  玉哥儿听了这些,有几分不太情愿,可是犹豫了片刻,还是点头应下了,道:“好。”
  太皇太后脸上忍不住露出了惊喜之意,拉着玉哥儿的手道:“真是个好孩子。”
  又对王家大老太太道:“你瞧瞧,这孩子自己个儿应了我了,要给我们家皇上当侍读,我也跟老太君要了这个孩子。你不是怕没人教养玉哥儿吗?从今往后,就跟着皇上一起,我来替你看着这个孩子,教着这个孩子,你若是信我呢就放心将这个孩子送进宫里来。哀家保准日后一根汗毛不缺地将这个孩子还给你们王家,却要比你在宫外养得更有出息。”
  王家大老太太赶紧起来,上前给太皇太后磕了头谢恩,说玉哥儿能跟着太皇太后,是他们王家积德,日后玉哥儿和王家定然效忠太皇太后,效忠皇上。
  谢夫人有些懵,她竟然猜不透太皇太后得意图了。
  太皇太后瞧着对魏延显的确很好的模样,可是他们谢家才是魏延显的外家。太皇太后难道不应该防着魏延显,为何还对他这样好,又召玉哥儿陪着魏延显。
  如今虽然还是王景生扛起金陵王家,此事的确能收王景生的心,但是日后十有八九撑起王家的就是玉哥儿了,这么小就让两个孩子有这样的私交,不怕日后王家效忠魏延显,而不是魏明煦吗?
  魏延显毕竟是谢文佳的儿子。
  谢夫人身子颤了颤。
  谢文佳!
  谢文佳从前可是姓沈而不姓谢的。
  沈家,是太皇太后亲姊妹的夫家。
  说是论得宽些,谢文佳也算是太皇太后娘家人的女儿,魏延显身上流的可是沈家仅存的骨血。
  沈家如今已经平冤昭雪。
  而魏明煦显然也已经知道了谢文佳的身份。
  难道魏明煦已经与太皇太后说明了此事。
  将来,只要魏明煦将此事一揭露,小皇帝魏延显,就跟他们谢家没有丝毫的瓜葛了。
  如今王景生也依附了太皇太后,他们在宫中如虎添翼,自己这个名义上说是魏延显外祖母的人,如今根本连魏延显的面都见不着,这么大的孩子,自然是谁养的跟谁亲。
  他如今就唯太皇太后之命是从了,将来认不认他们这个外家都难说。
  谢夫人忽然有些后悔当初谢炳初交出兵权,谢炳初也不过时当时仗着手中有兵权,京郊有十几万大军压境,如今交出了兵符,渐渐的仿佛要在魏明煦手里翻身,越来越难了。
  此事已经敲定,左家大姑娘的事,王家大老太太也又提了起来。想趁热打铁,既然一桩事成了,另一桩事若是也能成,就是喜上加喜了。
  左大姑娘小心瞧着左夫人的脸色,在太皇太后一个劲儿地夸赞玉哥儿的时候,她的脸色很不好看,毕竟豪哥儿还站在这里,若是要给皇上挑侍读,无论如何,太皇太后最合适的人选自然该是他们家豪哥儿,玉哥儿算哪门子葱。
  再者说了,能教皇上弓马骑射和子史典籍的,无论如何都是大学究,寻常在外头是根本请不到的,这样的好事,太皇太后竟然不想着自己家的亲外甥。
  左夫人如何能不气。
  左大姑娘瞧着,心中却暗暗欢喜。
  这些年左夫人对她是不闻不问,可是豪哥儿那个混世魔王却没少给她吃苦头。
  如今她要嫁进王家,就是王家的人了,王家的玉哥儿好,王景生好,于她都是另一番锦绣前程,无论如何,也比留在左家孤身一人了此残生的好。
  前番太皇太后收了玉哥儿,一面是为了魏延显,她早有打算找个哥儿陪着,另一面是为了向王家大老太太示好,如今大老太太提起左家大姑娘的事,却是翻过来为了向太皇太后表忠心了。
  太皇太后道:“既然老太君也有意,那这桩事不妨也定下来。你们这些做娘的自去筹划这样大喜的事,只到时候别忘了给哀家送喜酒来就是了。”
  左夫人和王家大老太太都上前去给太皇太后谢恩。
  左大姑娘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
  谢夫人此番心中虽然不甘,可是既然人家两边都已经满意,她这个外人自然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只隐隐瞧着左夫人面色不好,对这个婚事仿佛也有些不情愿。
  谢夫人思忖着,低声问了一旁的大儿媳妇一句:“一会儿宴席上,咱们是不是跟左夫人在一桌?”
  谢家大奶奶也小声应了一句:“咱们外家都是安排在雨花阁底下偏殿那一桌上的。”
  谢夫人打定了主意,一会儿与宴时跟左夫人一块儿走,最好能坐得靠在一起。

第552章 敬酒
  眼看着到了晌午摆饭的功夫,林芷萱扶着太皇太后过雨花阁正堂坐了,正堂都是单人的桌子,太皇太后和皇上在主位,底下左右依次是魏明煦、魏应祥等诸位王爷与王妃同坐一席。
  再往左右偏殿都是两张半圆桌拼的圆桌,各拼了两桌,左次间是公主、郡主、各家的姑娘和外家的女客,右次间坐了些驸马、世子、外臣之类的男客。
  起初先都齐齐举杯敬了太皇太后和魏延显的酒,便一边说着话,一边动起筷子来。
  雨花阁毕竟窄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