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丞相,朕有公主病-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柴佐哼了一声:
  “我不听从那些氏族的命令!”
  林航志的眼睛亮了起来:
  “那你是打算跟着九公主了?”
  柴佐皱眉,眼神中神色复杂,很显然他现在的心情很烦躁。
  林航志就加把火:
  “你是在想你大哥的死因吧?”
  柴佐豁然抬头,却见林航志用一双黑亮的眼睛,笑眯眯的看着自己,道:
  “柴江一代良将,阳城虎也说过,是不忍心杀掉的。其实柴江是死在你们自己人的手里!”
  柴江瞪大充血的眼睛:
  “胡说。是阳城虎一刀斩了我大哥,还砍掉了大哥的头!”
  “可是在那之前,柴江已经被你们自己人暗算了!否则就你大哥的功夫,怎么会被阳城虎一刀斩杀!”林航志立刻说。
  柴佐沉默了,他一直都把大哥当成了偶像,那么厉害的大哥,怎么能被阳城虎给一招秒杀呢,他宁愿相信林航志的话,自己的大哥肯定是先被暗算之后,失去了先手,才被阳城虎斩杀的。
  “你大哥跟丞相关系不错,尤其欣赏九公主,所以才被氏族暗算,给除掉了!”林航志扔下这句话就走。
  有些话,说的太多了容易露馅。所以他不能多说的,只要把话说到这里就行了。
  反正林航志已经看出来了,柴佐必然是听到了什么,已经开始怀疑他大哥的死因了,所以才会这么安静的进了石阶城!
  南宫燕在后院门口等着林航志,见他过来,他一把拉过来,问:
  “你知道柴江是被人陷害的?”
  林航志笑眯眯的看着南宫燕:
  “你应该比我更清楚吧!”
  南宫燕点头:
  “是啊!所以我才让人告诉柴佐,柴江是被人从后面陷害死的。”
  “原来造谣的人是你啊!”林航志就看着南宫燕笑。
  “我南宫家族愿意把赌注压在九公主的身上!”南宫燕忽然严肃起来。
  林航志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南宫燕不免奇怪:
  “难道先生不相信我?”
  林航志毫不客气的点头:
  “人心隔肚皮!南宫先生年纪轻轻就已经是大周上大夫,几乎位极人臣,南宫家族更是一流家族,你们会跟九公主合作?九公主针对的可是你们氏族哦。”
  南宫燕切了一声:
  “不要把我们想的那么肤浅,的确~我们南宫家族是一流家族,但不是超一流。家族众多,谁都不知道接下来那一家氏族会超越我们,所以,在逆水中我们必须保持前进的动力,跟着九公主改革成功,我南宫家族才是真正的超一流家族。”
  “你怎么就能确定殿下的改革必然成功?!”林航志继续逼问。
  南宫燕沉默了一下,才说:
  “我们并非是瞎子,都看得出来大周朝政弊端太多,这样的王朝若是不改革,只能灭亡,丞相正是因为看透了这一点,才会站出来的。”
  “我南宫家若是不在此时站出来,如何还能博得公主的信任,成为改革之臣!”
  林航志点了点头,他承认南宫燕说的不错,而且南宫燕眼光不错。
  只是,林航志觉得南宫燕会不会全身心的追随九公主?他跟公主之间似乎没有什么可信任的羁绊吧。
  南宫燕似乎也看透了林航志心中所想,干脆道:
  “我未婚娶,若是跟公主成婚,那么我们就是绑在一起了。”
  林航志猛然抬头,盯着南宫燕,嘴角上翘,对啊!这个主意不错!


第110章 公主,本相稀饭你
  陆云翦在皇宫陪着皇帝说了很长时间的话,才被放出来。
  丞相已经在皇宫门口等候了。
  看着一身凤袍的九公主,梅青臣有片刻的失神。
  曾几何时,那胖胖的九公主竟然变得高挑了,尤其是那剪裁得体的凤袍穿在身上,更显得她个子高挑、脸虽然是晒黑了点,可五官中竟然透出来几分少有的英气。
  这在女孩子当中是尤其难得地。
  “丞相?”陆云翦已经走到了梅青臣的面前,见他用一双眼睛盯着自己的看,那眼神中只有审视、没有一丝的色欲杂念,云翦就觉得不舒服了。
  早就知道他是个大奸相,被这么一个城府深沉的男人盯着,陆云翦怎么可能舒服呢。
  自然是担心他是不是又要算计自己了。
  梅青臣收回目光,看了一眼跟在公主身后的陆青竹和少年将军,笑着问:
  “这是你小城中挑选出来的将官?”
  黑蛋不敢看丞相,听到丞相的问话也不敢答应,只是有些局促的看公主。
  陆云翦笑着问:
  “怎么?丞相还打算给小城送点将军?那最好不过了。”
  现在云翦对丞相的态度已经好了不少,刚才若不是丞相带了那么多将官过来,萧远山反咬一口的事情还不好办呢!
  萧老是被九公主和丞相联手打倒的。
  萧老的脸面没了,很多氏族也被打脸了,可丞相也暴露在了这些人面前,以后丞相要想开展改革,必然就彻底的站在这些氏族的对立面了。
  所以,梅青臣站在这里等着公主,也是有些话想跟她说的。
  梅青臣很清楚,一旦自己的改革开始,恐怕自己再也没有这么多的清闲时间了。
  “小城的武将,柴佐已经带去了。不需要本相给你准备。”梅青臣的口气中带着几分感慨,叹息道:
  “只是,本相这里也需要更多的人手,给你送士子的承诺恐怕要缩水了。”
  因为监察机构的设立,梅青臣需要更多的人补充监察机构,天下士子大多数都出自氏族,想从这些人中挑选出来对他们改革和想法支持的,实在困难。
  梅青臣想跟她商量一下,创办国学的事情。这个事情一提出来,陆云翦就点头答应:
  “让寒门读书自然好了,丞相只要有书籍和先生,都给我送到小城来,我保证在一年之内给你教出来一群知书之人。”
  一年时间太短,也只能把人教的识字而已,不过一年的时间也很长了,足够从这些人中挑选出来聪慧者,让这些人走上岗位之后,继续深造也是可以的。
  “殿下有没有想过如何拉拢那些旁支庶族?”梅青臣默了一下之后,开口问。
  氏族掌权,但氏族内的争斗也是严重的,嫡庶之分太严重,嫡族对庶出子弟的打压,让很多庶出子弟有学识者也得不到发挥和施展,梅青臣早就知道这种情况。
  所以,梅青臣已经收拢了很多这种人才。
  梅青臣筹谋近十年,虽未发动,却早已经布下大网,只等一朝起就可掀翻天下。
  可是,梅青臣同样是有很多顾虑的,他现在用的都是不得宠的庶出和寒门,可等他们掌权之后,他们的家族自然也就有机会发展成为实力雄厚的家族了,接下去不就是新一代的氏族吗。
  “其实只要是能支持改革,新法的,不管是庶出还是豪族,都可以重任。”陆云翦看着眉目深深的丞相,叹了口气,说。
  陆云翦看出来了,丞相的心里负担很重啊。
  改革的重担压在他身上,本就是一个巨大的负担,而且他还要承受来自氏族的不认可和掣肘。甚至被氏族骂为叛徒!
  就因为梅青臣比所有的人都看到远,他看到了帝国的未来和腐败,看到了别人无法琢磨透的未来之路。他就像是一个先知、先驱者,知道继续走下去必是死路一条。
  他必须承受着别人的不理解和阻挡,重新开辟一条路。
  其艰辛可想而知,陆云翦作为一个未来者,站在历史鉴的顶端,能够看清楚一个时代和政治的弊端,可身在其中的梅青臣能够看清楚,更加难得。
  所以,陆云翦有时候都会想,自己辅佐他,是不是可以?
  “殿下所言不错,一切志同道合的人都是可以拉拢的,可没有利益,这些人为什么跟着你。”梅青臣有些自嘲的笑了起来。
  陆云翦叹了口气,她就知道梅青臣会这么说,这么想!
  不错!任何人都是为了利益,氏族对自己宗族利益的维护和尊荣感,让他们可以不惜一切的为了本族利益,可让他们放下本族利益,为了国家,却没那么容易了。
  毕竟在这片大陆上,朝代的更迭,氏族却一直存在,壮大。
  氏族就像是这个大陆上的脊梁,只要他们氏族存在,无论发生怎样的战乱,怎样的灾难,都可以以氏族为基点,慢慢撑起一个国家。
  陆云翦承认,氏族的确对大陆和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全民的富强和富足才是最先进的格局。
  如今的氏族固步自封,明显已经影响了国家,在北方强国虎视眈眈下,氏族还如此的勾心斗脚,必然挫败大周国力,无法让大周变强,那么就只能灭亡。
  “丞相改革的基础,难道不是法治吗?!”陆云翦直视着梅青臣的眼睛,带着几分嫌弃的问。
  九公主的表情在表示:既然是以法治为基础的,那还用得着在乎那些人的想法吗!一切都是以法为依据的,制度为辅,自然不存在的什么恩情利益。
  梅青臣豁然看着她,似乎是被她的这句话给灌顶了,以前的他总是走入一种“死局”,想要改变氏族至上的根源,其实根源所在不就是法和制吗!
  只要有了法制的骨架,就可以替代氏族的地位和作用,成为支撑国家运转的“心”。
  而氏族只要守法,在法制内良好的遵循下去,何必去动这些氏族呢,即便氏族知道他们的利益会因此被取代,那又如何,敢反抗的时候,再灭掉他们不迟!
  而且可以不用把所有的氏族都灭掉,打掉几个不听话的大氏族,扶持那些小氏族,不就是最实际的办法。
  “本相懂得殿下小城律法的深意了!”梅青臣脸上露出剔透的笑,甚至还伸手拍了拍殿下的肩膀,心情不错的转身离去……
  ------题外话------
  那个啥~月末啦,月票没扔出来的美人们,赶紧扔吧~


第111章 本宫就知道
  陆云翦在丞相离开之后,踌躇了一会才走的。
  她知道梅青臣已经找到了改革的突破口,放下一切繁冗纠缠,从律法开始。
  这也是最好的突破口,梅青臣之前或许没有想到,也可能是想到了在犹豫,当然这并非是他能力不足,而是局限使然。
  陆云翦是作为一个后现代人有历史借鉴和经历,而他出生于氏族、活在这个年代,思维和环境使然。
  甚至陆云翦都很佩服,梅青臣能产生这样的魄力和心思。
  “他就是大周权相,梅青臣梅先生。”身后青竹的感慨声,让云翦回神。
  小女孩的口气中带着显而易见的敬佩,梅青臣几乎是所有青年才俊的偶像,这一点毋庸置疑。
  只不过随着他改革开始,他将会承担无数骂名,就如同现在的陆云翦一样。
  刚才云翦跟皇帝谈话的时候,提到过,今后小城的一切发展都要靠自己了,朝廷恐怕不会给予任何帮助了,因为氏族如今似乎是打算跟皇族硬抗到底。
  这些氏族不配合,那么皇族自然也就没有资源可以利用了。
  如今,国库还空虚着呢,北方十万军团的粮食还成问题。
  户部的苏维权已经在不远处等着了,看公主走过来,他才迎上来,问:
  “丞相可愿意给小城粮食?”
  苏维权一上来就问这种问题,让陆云翦无奈,她知道接下来苏维权恐怕要说粮食的问题了。
  “哎~刚才独孤家的人说南边起来了灾荒,今年的粮食运送不来了。”苏维权叹了口气,把情况直接说出来了。
  不仅如此,苏维权还说:
  “铁矿掌握在王家手里,盐矿在萧家,赋税也收不上来了。”
  今天氏族大受打击,而且看出丞相要跳出来了,这些氏族也火了,或者说是紧张了,既然要拆分他们氏族的利益,他们自然要抵抗了。
  氏族手里掌控着帝国的经济命脉,把这些一收,就能胁迫的皇族让步!
  这一招,在以前的朝代就屡试不爽,氏族一个个的都不好惹,敢让他们不爽了,随便使点手段、不配合你,你就没有办法了。
  “盐铁都在氏族的手中?那皇族手中有什么?”陆云翦惊奇的问。
  苏维权苦笑道:
  “中部的盐铁都在皇族手中,不过几个家族本宅地方的赋税都在他们自己的手中。这是本朝建立之初,就定下来的规矩和恩赐。”
  氏族时代,要想获得氏族的支持打天下,不给好处怎么行?!
  手下氏族本地的赋税和管理都是他们氏族自己说了算的,另外氏族有功之后的赏赐,除去土地之外还有各种赋税。
  氏族很清楚他们怎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保全他们的利益。
  就像是现在,皇族想要跟他们翻脸?!好啊!折腾死你。
  “殿下,现在氏族不配合了,朝政一下子就陷入了困难,恐怕北方的军饷都无法支撑了。”苏维权认真的对她说。
  陆云翦带着苏维权去了自己在皇宫的大殿,等坐下之后,她就开门见山的说:
  “苏尚书,有什么话您就直说吧。”
  苏维权沉默了一会,才犹豫的说:
  “其实我能够理解殿下想要中兴的心思,我也是支持的,可我担心,如今千疮百孔的大周能不能禁得起折腾?”
  陆云翦点头,她知道苏维权是跟其他的氏族不一样的,在这些氏族中总是有些明白事理,秉持大义的。苏维权就是难得之一,所以面对苏维权的疑问,陆云翦也是仔细回答的:
  “弊政如腐,不除只会加深,最后无可救药。”
  云翦可没有忘记在太空站生活时候的胆战心惊,那才是真正的如履薄冰,在广袤的太空,即便是庞大的太空站,也不过是太空中的一粒尘而已,轻微的波动就会让太空站灰飞烟灭。
  同样的,太空站内一点点的弊端都会造成整个系统的失衡。
  蝴蝶效应可以很快的体现出来。
  所以,她在穿越来之后,看到这样的大周,才毫不迟疑的改革,只有革新才能给腐败的王朝以活力。
  否则,只能等死,四周环绕的都是强大的敌人。
  尤其是北方强国的强势下压,若是不能根除氏族的弊端,无法凝聚国力,只要北燕南下,整个帝国就会土崩瓦解,而氏族却可以明哲保身,存留他们的骨血势力,迎接新的王朝。
  在覆灭的时候,任何人想到的只有自己。
  “我知道大周的弊端,更知道氏族林立,瓜分了帝国的红利,让帝国无法凝聚,可我们大陆几朝都是这么延续下来的,氏族的掌权有利有弊,每当国难时,不少氏族也的确是出力的。”苏维权小声辩解。
  其实,苏维权是想让皇族和氏族两者找到平衡,可以暂时维持住岌岌可危的大周王朝。
  可陆云翦知道,苏维权这样的想法只是无奈之下的自欺欺人,无论皇族跟氏族怎样平衡,都挡不住数百年国运将尽下的腐败、和积攒下来的弊端。
  任何事情在开始的时候都有其好的一面,可耗尽了蓬勃的生机之后,各种沉淀和弊端就出来了。
  不除去,只能腐败下去。
  如同植物烂根,不修剪如何成活!?
  “苏尚书,若是大周尚且强盛,还可以在双方之间找出微妙的平衡,但是现在已经不可能了,北方已经多年没有大的战事了吧。”
  苏维权想了想之后,点头:
  “的确,虽然冲突不断,但是大战没有,而且有我大元帅驻守北方,北燕不敢来了吧。”
  陆云翦笑着摇头:
  “那是因为北燕在酝酿一场更大的战事,一旦爆发,大周能否有还手之力,关乎存亡。”
  苏维权有些不相信,他觉得殿下这话说的严重了,而且殿下怎么就能这么肯定,北方一定会发生战事呢!
  可真要发生战事的话,北燕全力南下,大周的确是没有了抵抗的能力,氏族有钱有粮有人,可氏族更多的是自保。
  一想到这里,苏维权就是一头的冷汗。
  北燕铁骑之下,中土生灵涂炭,氏族独存有何意义。
  苏维权忍不住的问:
  “难道大燕真会南下?”
  “苏大人,你若是北燕之主,看到大周这么大的一块肉,你不想吃?!”
  苏维权……


第112章 海盗、接不接
  “苏大人,你若是北燕之主,看到大周这么大的一块肉,你不想吃?!”
  苏维权觉得这话问的很有水平,纵然自己只是文臣,可这样的问题只要想一下就明白,这么好的肥肉,自然想咬两口了。苏维权十分惆怅的从公主殿离开了。
  离开的苏大人一脸踌躇,他很是纳闷:为什么九殿下对国家战争的事情这么敏感!
  苏维权做了一辈子的户部,只知道钱粮、调动,更清楚一旦打仗,钱粮调动有多么困难和紧张,所以他从骨子里是反对战争的。
  因此,苏维权一直都幻想着,只要大周还有一搏之力,那么北燕就不会南下灭国的,否则得不偿失啊。
  可九公主有一句话说的醍醐灌顶:只要是相同的社会秩序,就会对邻国有无法估量的后顾之忧。
  所谓的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便是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