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闺门秀-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良,但想的都是旁门左道的法子,又没胆量象其他的官奴同伴一样,去战场上杀敌立功,换取成为良民的机会。现在,有一个不用去打仗也能够摆脱官奴身份的好机会。只要你或是你弟弟两人中有一个立下了功劳,太子殿下将来一定愿意替你们除籍的,你可别在这时候掉链子。”
    碧莲听了,顿时觉得胸口又充满了勇气:“姑娘说得对,当年我们一家南下投奔老夫人时。比这更苦的日子都熬过呢,没理由享了这几年的福,反倒不如小时候了。”她握紧了拳头,告诉自己,这是她不用做任何坏事,就能达成梦想的好机会,要是因为太过娇气。白白错过了,她这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的!
    她弟弟明章比姐姐更努力。他自小读了些书,旁人都说他脑子好,有学问,可因为身份的关系,他连做个良民都办不到。更别提考科举了。父亲一心想让他出人头地,然后把全家人都带出去享福,什么叛主、过继都想过了,他觉得那些办法都不好。主人对他很好,为什么要背叛主人?叛主的官奴就没人有过好下场。就算曾经为主人的对头立了功。他们家也会一辈子被人看不起的。改名换姓就能过好日子了吗?连真正的姓名都不敢告诉人,象是阴沟里的老鼠一样活着,父亲还敢妄想功名?被人发现,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可现在不一样,他只要把少爷吩咐他去做的事办好,将太子和广平王世子侍候得舒舒服服的,等太子平平安安回到京城,他就能稳稳当当地做回良民了。虽然冒险了些,若是被人发现,他很有可能会丢了性命。但反正就算他什么都不做,等要害太子的人坐上了皇位,追查到赵家曾经救过太子,主人家固然性命不保,他们这些下人也同样没有好下场,那还不如冒一回险算了。
    就因为这样,他对外守口如瓶,死守着太子叔侄身份的秘密,而私下却把两位贵人侍候得十分周到,端茶倒水,跑腿传话,但凡是下人做的事,除了洗衣铺床以及做饭烧菜是碧莲负责以外,他几乎都包了。赵玮赵琇是两位小主子,不可能做下人做的事,姐姐碧莲是个女孩儿家,又已经十八岁了,不方便抛头露面,总不能让那些西洋人来侍候贵人与小主人们吧?因此他这些天里分外殷勤,竭尽全力把憋闷的船舱整理得舒适一点,比如拿些干花或水果放到舱房里,让空气闻起来不那么难闻,让太子与世子都睡得好一些。他的努力并不是没有回报的,太子已经露了口风,说将来回到京城,一定会好好赏他。
    赵玮对于身边小厮的心思了如指掌,不但不在意,反而还有意无意地助他一臂之力。他平日与明章一道读书,心里清楚对方的功课学到了什么程度,也曾为对方的身份惋惜,如果明章真能成为良民,读书科举,将来又是赵家的一份助力。赵家如今在官场上的力量太小了,就算有了来自上位者的庇护,也做不了什么,他迫切地希望自家的力量能再壮大一些。
    船抵达南京的时候,为了确保格温妮丝能够尽快顺利地拿到船引,赵玮亲自出面找了漕运衙门的人。对方跟柱国将军府曹家有关系,跟建南侯府也有一点旧情。这时候,川沙大坝倒塌的消息刚刚传到南京,洪文成与上海知府的说法,是太子受了伤,正在养伤,没有提什么失踪不失踪的事,因此南京这边还未有人察觉到异状。赵玮的出现,被人们解释为公子哥儿年少贪玩,出来游山玩水见见世面,顺便回京料理一下家中的产业,无人起了疑心,因此船引很容易就到手了,那位与柱国将军府相熟的漕运参将听说他坐的是洋船,还特地介绍了两位熟悉航路的老手给他,让他带上船去。
    赵玮没有拒绝。他向这两人问过话,知道他们来历清白,跟洪文成、上海知府、朱家、颖王府全都没有关系。只要不把太子叔侄的真实身份告诉他们,他们也不过是单纯的领航员而已。还能帮助威尔斯家商船的船员们更快更好地达到天津港口。
    赵玮带上了那两人,又带上明章,往南京街头上逛了一圈,打听了些最新消息,又采买了一点日常用品,并粮食菜蔬水果医药等物,方才回到了船上。
    他吩咐明章去安置两名领航员,将食物交给了碧莲,又把水果篮子递给了赵琇:“妹妹要的东西,这时节。想要买新鲜果子可不容易,你非要吃什么桔子,我逛了整一条街才找到呢。”
    赵琇笑着接过篮子:“哥哥辛苦了,这东西对于长期的海上航行来说,可是不可缺少的呢。”
    赵玮不知道桔子对行船之人有什么用处。他把新买的日用品交给了妹妹,就下到甲板下面的船舱里,向太子报告刚打听到了消息了:“洪文成与上海知府不敢透露殿下失踪之事,只说是大坝发生倒塌意外,太子遇救后受伤,如今正在嘉定行宫养伤,不见任何人。就连汾阳王府的人都拒之门外,还声称是太子下的命令。我猜想,他们一定是在千方百计寻找殿下的踪影,等找到了,正好可以宣布太子伤重而亡,并将消息传回京中去。眼下他们还只是在私下搜索。并不敢泄露风声,更不敢惊动了其他地方的官员。南京市面上一切如常,百姓只是在议论,太子不知伤势如何,川沙大坝又塌成了什么样子。”
    太子冷笑了下:“看来洪文成等人倒还不笨。没有将事情闹得太大,但他们瞒不了多久的。出了这样的事,他们肯定要给京中报信,父皇得知孤受伤,也会派御医前来,到时候他们要到哪里去找一个‘太子’给他们看?就算是死的太子,也要有尸首才行啊!汾阳王府宗室贵胄,若真察觉有异,执意要见孤,几个臣下又能拦得几次?别人孤不清楚,但汾阳王那个孙子,却不是个能受气的家伙,想要知道什么事,就一定会追根究底。若是洪文成连他的口也封住了,旁人定会察觉有异的。”
    高桢冷声道:“皇叔,我们要尽快入京。一旦他们将您遇险的消息传入京中,也许就会有同伙对其他叔叔们下手了,说不定连皇爷爷都不放过。”
    太子严肃下来:“你说得对。若他们当真是图谋大位,无论是捧六皇弟为傀儡,还是颖王叔篡位,总要把其他皇子给除去了,才能成事。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们定然不会放过父皇的。”他还有些怀疑,皇帝身体忽然变差,会不会就是对方不惜造假,上本促使他提前南京行程的原因?因为他们害怕,一旦皇帝提前大行,他继承皇位,得登大宝,那无论是六皇子还是颖王,就都没有了继承皇位的机会了。
    大船只在南京停留了一晚,船上载的货物,几乎就没有卸过,格温妮丝只是让人补充了食水,就命船员将船重新驶离码头,再次沿长江口出海,然后转道北上,往天津驶去。
    当船只驶过崇明岛以后,出现在船上人面前的,就是一片广阔无边的汪洋大海了,这也意味着,他们彻底摆脱了敌人的监视范围,可以放心大胆地全力向目的地方向前进。
    赵琇换上了方便行动的衣裳,爬着梯子上了甲板,迎面一阵带着淡淡腥味的海风吹来,冷得她忍不住打了个冷战。但今天天气很好,她迎着海风走到栏杆边,看着前方一望无际的海洋,只觉得胸中的闷气都一扫而空了。
    身后有脚步声传来,她回头一望,原来是高桢。

  ☆、第一百三十五章 海上时光(中)

赵琇露出了笑容:“桢哥哥,你也上甲板来吹风吗?”
    高桢穿着一身深蓝色的布衣,腰间系带,显得他身形更为高挑瘦削。虽然身上穿的是布衣,与赵琇在太子仪仗入嘉定城那一日看到他穿的绸衣相比,质地不可同日而语,可穿在他的身上,却半点也没有削减他的风仪。明明只是个少年,但立在风中,身姿挺拔,就如同一杆青竹,坚韧而不屈。
    面对赵琇的问题,高桢冷漠的脸色略微和缓了些:“是的,我来看海。”
    赵琇眨眨眼,笑道:“你也喜欢看海吗?我……我以前很少有机会看到海呢,只能从书上的文字或是别人的口述中,想象海是什么样子,这一趟北上,总算能知道海是什么模样的了。真真是一望无际,让人看着,心胸都宽广了许多,什么郁闷气都没有了。”
    她在现代社会其实不但看过海,还坐过游轮呢,不过这种话当然没法跟高桢实说,她只能以古代闺秀“赵琇”的立场来说这番话,心里还有些发虚。
    高桢并没有察觉到她的心虚,神色间还有些怔忡,似乎想起了什么:“我……以前也只看过一次海,就是遇见你的那一回,跟我父亲、母亲一道去了上海。父亲去巡视修好的大坝,有时候也会把我带在身边,让我去看一看海是什么样子。父亲从前出行,总是尽可能带上我。他说,男孩儿应该多看看大好河山,看得越多,知道得越多,心胸也会更加广阔。我们这样的皇家子弟,自出生就锦衣玉食,同时也被困在了小小的四方墙中,经不得外头的风雨,终究无法真正成才。他不希望我也象其他人那样。因为长年身陷深宫大院,见识都被封闭了,心里想的除了争权就是夺利,却不知道这世上除了权利二字。还有很多重要的东西。”
    赵琇静静地听着,轻声道:“广平王是位很好的父亲。”
    高桢转头看了她一眼,微微一笑:“是的,再也没有比他更好的父亲了。”
    这位好父亲曾经带着他踏遍上海沿岸的海傍大坝,将那些海浪最大、最容易发生灾害的地段一一指给他看,还当着他的面,十分仔细地询问了负责修建大坝的人。高桢心里再清楚不过,当年这座大坝花费了多少人的心血,它本应该可以抵挡五十年一遇的洪水,也可以协助官兵抵挡倭寇的入侵。上海知府所指的那些有裂缝的地段。根本就不是容易发生险情的地方,反而都是最为风平浪静、最不容易出问题的地点,为什么还会有裂缝呢?只怕跟这位知府大人脱不开干系,真以为没人看得出来裂缝边缘那明显的火药痕迹么?为了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不惜冒着海水淹陆的大风险。就只为了算计太子,真是胆大包天!而更让高桢无法忍受的是,他们竟然空口白牙说大坝本来就有问题,当年负责验收的父亲失职了。
    狗屁的失职!说这种话的上海知府,对海傍大坝的了解只怕还不如他高桢呢!
    面对高桢的愤怒,赵琇只能尽量安抚他:“他们不会成功的,现在事实已经证明了。广平王清白无辜,那个上海知府是污蔑。等太子回到朝中,说出真相,把那些害人的家伙都抓起来,世人就会知道广平王的清白了。”
    高桢并不怀疑这一点,只是想到这整件事里头。亲姨父的背叛意味着什么,他的心情就好不起来。他知道,等太子拨乱反正,把所有逆党都绳之于法之后,他们广平王府也会陷入混乱之中了。姨父的背后是外祖母和舅舅们。他们的选择无疑会让母亲更为伤心。现在他下落不明,在他平安出现在朝中之前,只怕母亲还要痛苦一阵。而在他平安回归之后,母亲也将要面临于娘家亲人的决裂。
    高桢喃喃低语:“事情怎会到了这个地步?钟家对自己的权势地位是有多不满足?只因为父亲失了储位,母亲将来无法母仪天下了,他们就要投靠父亲的敌人?权利二字,当真有这么吸引人么?让他们不惜背弃父祖之命,背弃道德二字,谋朝篡位?”
    赵琇真不知该如何安慰他了,她对广平王妃钟氏的印象很好,实在无法想象钟氏的亲人会是利欲熏心的野心家,她没法劝说高桢别把这些亲戚放在心上,也不方便说他们的好话或坏话,只能伸出手,有些迟疑地,轻轻地,安抚般拍了拍他的肩。他长得那样高,她却还很矮小,伸长了手,也只能拍到他的背。
    但这轻轻的几下安抚,却给他带来了一分安慰。他回过头朝她微微一笑:“谢谢你听我说这些,其实我只是……心里藏了许多话,很想全都说出来,却不知该说给谁听。皇叔……他深恨钟家,未必有闲心听我说这些。”
    赵琇正色道:“这里是大海,我们周围甲板上没有其他人了,现在还是顺风,你就放心大胆地说吧,把所有想说的话都冲着大海说出来。想骂人也尽管骂,想诅咒也没关系。大海非常宽广,非常深,它可以容纳世上一切的东西,却不会泄露你的秘密。把心里的话都说出来了,你的心情就会好起来。”顿了顿,“如果你不想让我听见,说一声,我可以先走开,等你说完了再回来。”
    高桢忍不住笑了,眉头一展,脸上总算有了些小时候的笑模样:“原来如此,大海竟还有这个用处?听起来似乎不错。”
    赵琇脸微微发红,但随即从船头方向传来的笑声却引开了她的注意力。那是几个英吉利船员,不修边幅,留着大胡子,眼睛里闪烁的是打趣戏谑的目光:“躲在船舱里的小老鼠,原来也学会跑出来放风了吗?”
    他们这是在讽刺太子与高桢二人,自从上船后,就一直躲在船舱中,完全没有出来过,直到今天,高桢才出现在甲板上,但世子还未露面呢。船员们不知道他们的身份,也不知道他们面临着怎样的危险,纯粹觉得他们明明不喜欢,还要躲在舱里,好象很害怕到外面来似的,就忍不住嘲笑了。
    赵琇有些生气,心想这些人根本对高桢他们一无所知,怎能随便讽刺人?还好他们说的是英语,高桢听不懂,不然一定会生气的。她忍不住用英语喊了回去:“如果雇主给的薪水还不能堵住你们的嘴,那晚饭的肉和美酒是否也不能收获你们对雇主的一点敬意?在南汇港还没吃够亏吗?是不是以为每天都能遇到大方的客户?”
    船员们讪讪地,他们也知道自己不够厚道,虽然商队的主人跟将军府和赵家搭上了关系,可以把手头的货物卖出去,也可以收到足够的本地产品,但他们这些船员在港口上还真是无所事事。因为官府有意无意的排挤,他们甚至找不到一家愿意卖酒给他们的酒馆,完全是依靠赵家商号的照应,才过着吃穿不愁的日子。现在居然讽刺起赵家的“成员”来了,真是不应该,万一惹恼了这位赵家小姐,赵家不再跟他们做生意了怎么办?他们缩头缩脑地散开了,各干各的事情去。
    赵琇哼了一声,才回过身来,却看到高桢在盯着自己看,有些不自在地笑了笑:“怎么了?”
    高桢看着她,若有所思:“你学洋人的话,学得很好。怪不得赵老夫人让你跟我们一起走,让你充当通译。”赵琇年纪还小,又是女孩儿,连张氏都不跟船北上,本来她也不该去的。但无论是太子、高桢还是赵玮,没一个人会说英语。格温妮丝虽然学了中文,但目前还只会说几句常用的问候语。另外雇人,无法保证受雇者绝对可靠,毕竟码头上混饭吃的通译,大多与马特打过交道。但如果不带通译,太子他们跟格温妮丝一方又不方便沟通,万一有意外情况,双方要如何打交道呢?所以,张氏就让赵琇充当了通译这个角色。老太太不知道自家孙女的英语好到什么程度,只是觉得她会说,做个通译自然不在话下。
    赵琇确实可以胜任通译的角色,她的英语不能算非常好,日常交流却没有问题。正因为有她在,格温妮丝可以充分理解太子的每一个要求,也能向太子解释自己做的每一件事的用意。双方沟通良好,配合默契,行动也快捷,才能比预计的更快离开险地。
    可赵琇没有察觉到,自己的英语能力是有多么的不合情理。南汇港通晓西洋语言的通译,都是在码头上长年累月地跟外洋客商打交道,一点一点地磨着学会的。她一个大家闺秀,出门的次数都是有数的,几乎没去过南汇港,又是怎么学会这一口流利的英语,甚至比码头上大部分的通译们还要强的?
    面对高桢的疑问,赵琇只能干笑着搪塞:“那个……我小时候看到族兄带回家的八音盒,对西洋物件产生了兴趣,就托族兄替我收集西洋来的书本和物件。那里面的书就有辞典什么的,我就是自己看书,一点一点学会的。”
    高桢挑了挑眉:“只看书就学会了么?那你应该只是懂得看而已,又是怎么学会说的?难道洋人的书上还有教大楚人说西洋话的?”
    赵琇僵住了,背上冒出了汗。
    该死,这年代可没有国标音标这玩意儿,她要如何解释自己是怎么学会“说”英语的呢?

  ☆、第一百三十六章 海上时光(下)

赵琇心虚地偷看高桢,心里头直打鼓,想了又想,索性把心一横,决定要把谎言死撑到底。
    她对高桢说:“我托族兄搜集的西洋书本、画本里面,夹杂了一本我们大楚国老通译的手记。那个老通译的英吉利语说得非常好,曾经非常用心去学习,并且将学习的决窍写下来了,全都记在那本手记里。上头用我们大楚的文字模仿英吉利语的发音,非常简单好懂的。他说英语里一个一个的词,都是二十六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