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闺门秀-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位夫家的表兄弟,有人去了泉州打探消息,同时收购红茶。等这一批茶叶采买到手,赵启轩那边的生丝、绸缎也到货了,加上近日采购的瓷器,以及赵家织场刚出品的三千匹棉布,格温妮丝就会派人先把它们装好船,请夫家的两位亲戚先押船回英国去,明年再装一船货物返航,如果到时候她已经把仇报完了,就随船回国。如果没有,她会在大楚住到大仇得报为止。那些亲戚回去,也不完全是为了销货,还要顺便打听一下当初伤了威尔斯的商队成员的下落,报复一番,再去找那下落不明的仆人晦气。
    但威尔斯家的几个表兄弟,是有意要长期往来英国与大楚两地做生意的,这是他家早在几年前就定好的方针,当初她亡夫会远渡重洋,也是想着先来打头阵。现在人虽然死了,但生意还要继续做。如果京城里有贵人愿意庇护他们,他们愿意献出三成的利润。这个价格还可以再商量,只要能够让她夫仇得报,她一家人都不介意付出金钱的代价,也不在乎等待,只要等待的时间不要太久。
    赵琇把信翻译给张氏听了,张氏听得直叹气:“她也是不容易。罢了,究竟是几成的利润,与我们不相干,等将来她见了柱国将军夫人,自行商议去吧。将军府的人并不贪心,这几乎算是无本的买卖呢。”
    于是赵琇便一边吩咐底下人去打听马特攀上的是哪一家,一边陪着张氏给柱国将军府老夫人写信,言明事情始末,询问他家是否有意愿往外贸上掺一脚了。写完了信,就连同中秋节礼一块儿,直接送往京城。
    格温妮丝的事暂时压了下来,赵琇也总算能安下心,专心为哥哥赵玮准备应试了。今年秋闱,圣旨定了在八月初二进行,眼下只剩下半个月,真真是连中元节都没法好好过了。
    赵氏族人在祠堂里举行了祭祀,又因今年有几位得了秀才功名的子弟都要参加秋闱,宗房与族人们商议了,请戏班子来唱三日戏,专门做吉利的折子戏,讨个好彩头。无奈宗房的这一番好意,族人们都不是很受落,私下还有人报怨这戏唱得太热闹,吵着人家秀才公们温书了。赵璟脸上尴尬着,只能沉默以对,提出这项主张的赵煜却觉得十分无趣,回家生闷气去了。
    柳莺已经生下了一个儿子,却是宗房次子,十分宝贝。女子为母则强,有了儿子,柳莺未免就偏向骨肉些,心里也不象从前那般急切着为旧主办事了,此时见赵煜烦心,只管抱了儿子来讨他老子欢喜,却闭口不提软禁在偏院里的赵泽。
    可谁料到赵煜就想起了这个侄孙呢?他吩咐下人:“把泽哥儿给我带过来!”
    下人去了,柳莺眼珠子一转,心里又有了想法:“老爷让人去唤泽哥儿做什么?难不成是为了族里人不把您放在眼里的事?可别人只敬二房,视咱们宗房如无物,这也不是一年两年了,连您都没法子对付,泽哥儿一个孩子又能如何?”
    赵煜狠狠地瞪了她一眼:“你又胡说了,叫人听见,别人只当我也是这么想的呢!”
    难道他不是这么想的?柳莺心里哼了一声,面上却赔笑:“是是是,我多嘴了,可我也是为了老爷着想。这两年,二房在族中越发出挑,连大爷都事事听从他们的意思,您这位亲老子反而靠后了,再这样下去,老爷将来在族里还有站的地儿么?”抱起儿子,眼圈忽然就红了:“就连我们珀哥儿,将来也不知道会怎么受苦呢!”
    “你当我不知道你在挑拨离间?”赵煜睨着她,“少在这里嚼舌头。阿璟再不好,也是我嫡长子。珀儿是庶出,还是丫头养的,我再疼他,也不可能把他摆在阿璟前头,更不可能让他来做宗子。”如果他真的这么做了,不用等二房、三房出手,他这宗房的名头就先不保了,这点轻重他还是知道的,他可是世代相传的赵氏宗房,一族之长!
    柳莺几乎没咬碎银牙,但面上却不敢露出半分异状:“我哪里是这个意思?老爷可别冤枉我。我是担心咱们宗房被二房压下……”
    “压下了又如何?”赵煜有些恼了,“前些日子二房玮哥儿还说呢,族中子弟若有想开店而缺少本钱的,可以向二房借贷,免除利息,合族中人谁不赞二房仁义大方?人家有钱有势,也愿意花钱收买人心,我样样比不得人家,连儿子也不站在我这边,除了认命又能如何?你那旧主还是官身呢,都斗不过人家,把儿子丢过来,又两年不肯接走。我一个白身还能怎样?你有空闲在这里挑拨,还不如把儿子照顾好了是正经!”
    柳莺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抱起儿子怏怏地走了。她就不明白了,如果赵煜已经歇了与二房争斗的心,那今天叫赵泽过来,又是为了什么?

  ☆、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心转意

宗房如今是赵璟夫妇当家,赵煜说是老爷,其实已经赋闲了,只偶尔在族中事务上插句话多个嘴,家里的事务一概不管。赵璟之妻沈氏出身大家,主持中馈颇有章法,哪怕是看柳莺不顺眼,该给的待遇也不曾克扣过,除了不插手赵珀的教养之事,基本叫人挑不出错来,因此赵煜对长子长媳虽有不满,却从来没想过要动摇长子的继承人之位,更别提让柳莺插手家务,干涉儿媳管家了。
    也因为这样,宗房的下人们都认定了沈氏才是主母,但凡脑子不是蠢到进水的,都不会为了讨好柳莺这个生了儿子才被抬为姨娘、自身却是贱籍的妾,得罪了未来几十年的主母沈氏。赵煜回家后,在院子里与柳莺进行的这一番对话,很快就有人悄悄报到沈氏面前了。
    沈氏一听到柳莺又在公公面前挑拨离间,说他们夫妻的谗言了,就忍不住咬牙切齿。若不是公公一直护着,她早就将那不守本分的丫头给撵出去了,又怎会让柳莺坐大,如今还生了儿子,抬了姨娘,整天在后院不死心地蹦达?
    更让她忧心的,还有赵煜让人将赵泽带过来。
    赵泽自打那年进了宗房,就一直住下来了。赵煜父子都曾有信给牛氏与赵玦,要他们将孩子接回去,信却如泥牛入海,一直没有回音。赵璟派去送信的下人有一回在外头逮着了刚调回京城的赵玦,赵玦没法,才说:“让他在老家认真读几年书。好歹也要有了举人功名,才好接他回京城。否则京中人多嘴杂,人人见了他,都要提起他母亲。他一个孩子如何经得住?”
    这话却是借口,要想躲过流言蜚语,把孩子送哪里去不行?蒋家原籍离京城还近些呢,若只是要将孩子送回老家。托旧族亲照应,为何两年间主仆十多人的吃穿用度都要靠宗房供给,本家一毛不拔?赵玦一房已被出族,已经不是奉贤赵氏族人了,还让子弟赖在宗房,白吃白喝,简直就是死缠烂打。再说,赵泽有那样一个娘在,连科考的资格都没有。这辈子都得不了举人功名。难道这辈子都不回去了?赵玦该不会是故意摆脱这个有着不名誉生母的嫡长子。抬举侧室庶子去的吧?
    沈氏想了想,便打发人去宗祠那边,把赵璟请回来。他们夫妻得小心些。若是老爷子又犯了糊涂,想借赵泽与赵玦一家纠缠不清。跟二房过不去,他们夫妻脸上也不光彩。
    赵璟很快就回来了,祠堂里在演戏,他看得无甚趣味,早就想回来了。听完妻子的说明后,他有些不以为然:“父亲虽然曾经糊涂过,但如今已经有些回转了,即便对二房还有些不服气,也不会再重蹈覆辙。你且安心。”
    沈氏如何能安心:“我就怕他叫了泽哥儿过去,又想出新花样来。况且柳姨娘还在公公跟前,焉知她不会从中挑拨?”
    赵璟笑了笑:“你别见父亲似乎很宠爱赵珀,又把他生母抬了姨娘,就以为那女人在父亲面前很有份量了。刚到手时新鲜,父亲还愿意捧着她,听她胡吣几句,可两年过去了,再喜欢也会有些腻味的。况且她一个丫头出身的通房,被送给父亲时,只带走了自己的身契,她老子娘连着一家大小都还在牛氏手里呢。父亲即便想抬举个姨娘,也不愿意挑个父母兄弟还在别人家里为奴为婢的,什么意思?这事儿是赵玦母子想岔了,以为可以用这种法子牵制柳莺,却也忘了这么一来,父亲对柳莺就始终有所保留。他有时候恼了,还会当着别人的面说赵珀是丫头养的呢。因此,父亲宠着柳莺,不过是把她当成个玩意儿,真要关系到大事,是不会听她胡说的。从前是他一时糊涂,如今他已经醒过味来了。”
    沈氏想想,还真是这么一回事,总算安心了些:“但愿公公是真的想明白了,别再跟赵玦那一家子纠缠不休。”
    赵璟漫不经心地道:“如今与两年前不同了,那时二房玮哥儿多年不能袭爵,赵玦的官位却一年比一年高,他以为赵玦一家要起来了,二房却要一蹶不振,因此偏着赵玦些。如今两年过去,玮哥儿虽然仍未袭爵,却已经考中了秀才功名,又要参加秋闱,二房眼看着有了振兴之望,在族中也极得人心。相反赵玦调回京后,就在六品上不动了,说是反对把他家出族,也不见有什么贵人来说情,不肯来接泽哥儿,还要宗房出钱养着泽哥儿主仆。父亲心里早就有了想法,怎会以为,赵玦一家还有压过二房的一天呢?”
    “这……”沈氏听得有些不大自在,“是不是太过趋利避害了些?”
    赵璟笑笑:“这也是人之常情,从前二房叔祖还在时,你何曾见父亲跟二房的人争过先?后来一时糊涂,非要帮着赵玦一家,与二房老夫人争闲气,可看到合族人都不站在他那边,他又软了。如今族人都夸二房仁义大方,八叔祖主张子弟读书,还出了好几个读书种子,中了几个秀才,今年足有六七名子弟要下场考乡试。县里谁人不说,我们赵家又有了中兴之望?因此父亲也不再执拗,不但许我父子二人读书科考,今年源哥儿没能过院试,他比我们夫妻还要着急,亲自托人要把源哥儿送进玮哥儿从前上过的学堂。今日中元节,他又让人请了戏班子来唱贺人高中的吉祥戏文,就是想要讨好族人,虽说旁人不领情,但父亲的用意还是好的。你等着瞧吧,若是源哥儿明年能中秀才,再过三年得了举人,父亲只怕连赵玦那个六品武职都不放在眼里了。”
    这不是“欺软怕硬”吗?沈氏张张口想说些什么,又闭上了。算了,公爹毕竟是公爹。做晚辈的,当为尊者讳,有些话埋在心里就好了。她又叫了心腹婆子来,命其留意赵煜与赵泽见面的情形。如果赵泽主仆不出夭蛾子。那当然最好,可若真的有事,他们索性就借机把人赶出去得了,省得那些人死赖在宗房!
    赵煜还不知道儿媳已经派了人来盯自己。他见了赵泽,发现这孩子已经长成了瘦削少年,算算岁数,似乎比赵玮还要大一岁,可个子却比赵玮至少矮了半个头,脸色也不大好,带着大大的黑眼圈。他不想自己把人软禁了两年,是否对这孩子的成长造成了不良影响,反而先生出了几分嫌弃:“怎么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你如今又不用读书考科举。成天都在琢磨些什么?!”
    赵泽紧紧地抿着嘴。低下头不说话。他长大了些。又被软禁两年,沈氏还只许两个小丫头贴身侍候他,其他下人通通都被隔绝在外院。不许和他见面。他受外界影响小了,有了时间。想事情多了,也渐渐有些明白。他母亲那事儿只怕不全是人家冤枉的,自己肯定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否则外祖家里早就替母亲喊冤了。
    不过他肯定自己没有杀过弟弟,兴许母亲是为了别的原因,才对小二房下手,多半是为了他父亲的爵位着想,还有可能是受了祖父的指使。可惜祖父去世得早,无人可证母亲清白,母亲也只能受委屈了。这么一来,他母亲犯罪,完全是一片护夫爱子之心,二房恨他们也是人之常情,只是父亲未免太过无情了些,一见事发,就不顾多年夫妻之情,若不是外祖蒋家势大,差点儿没把母亲给休了。
    想明白了以后,赵泽心里对二房的怨恨就少了几分,可赵煜这个答应了照看他,却翻脸把他关在宅子里不许出门的长辈,在他心里绝对不能算是好人。
    然而,祖母和父亲迟迟不肯来接他,科举又无望,他心里也茫然了,难不成所有人都放弃他了么?那他回来又有什么意义呢?
    见他不说话,赵煜觉得十分无趣,便索性开门见山:“你在我家里也住了两年,你老子说,让你考中了举人再回去,可你连县试资格都没有,说什么举人?还是早日回家去吧。”
    赵泽心里一阵委屈,咬牙道:“祖母与父亲的吩咐,赵泽不敢违抗,想必家里长辈会打发人来接我的。”
    赵煜哂道:“我都写了不知多少封信,还打发人去京城跟你老子说,把你接回去了。他不肯接,我有什么办法?说了你没有科考资格,他只说会想办法,却也不见有动作。逢年过节连个来看你的下人都没有,你主仆的钱粮也是我们家自个儿出的,只怕你老子只顾着爱妾庶子,早把你忘了。你还是自个儿回去的好,难不成你回到京城家门口,你老子还能把你赶出来不成?”
    赵泽的眼圈立刻就红了。他在京里那几年也过得不容易,钱姨娘寻着机会就要糟贱他,几个庶出的弟妹也对他十分敌视,祖母不喜他,家里没人替他说好话。虽然如今父亲回京了,可他相信,如果父亲真的不希望他回家,他却回了,父亲真有可能会把他赶出来!
    赵泽不敢自作主张,只能一味说不回去。赵煜劝了几回,见他还是不肯改主意,就先恼了,心想难不成我还要养活你一辈子?便冷着脸道:“你已经这么大了,不能立业,就该先成家。难不成连说亲的事,还要我们宗房代管?你如今又不是赵氏子弟,自有父母家人在,没得赖在旁人家中白吃白喝的道理!趁着如今刚入秋,路上好走,你赶紧收拾一下,回家过中秋去吧。若是你老子不喜你回去,难道你不懂得找你舅舅们去?”
    赵泽怔了怔。舅舅们?
    蒋家为蒋氏丢了两个官职,这几年里,家中子弟的仕途也大受影响,许多人都未能升迁。最要紧的是,蒋氏那事传开后,蒋家女儿的名声受损,蒋大舅家的嫡长女,两年前都十九了,还未能说得亲事,也不知如今嫁人了没有。赵泽知道外祖父母疼爱母亲,时时照应狱中的她,可如今外祖闲赋在家,说话份量不比从前,几位舅舅、舅母对母亲都有怨言。他去了,未必就比在自个儿家里自在。
    难不成这天大地大,就没有他赵泽的一席之地了么?
    赵泽心中悲凉,沉默着回了自己的院子。赵煜却吩咐下去,命儿媳替赵泽收拾行装。瞧这架势,是不论赵泽答不答应,他都要把人送回京城去了。当然,盘缠之类的,他是不爱操心的,自然也是儿媳出钱。
    沈氏领了差事,再对比婆子们报上来的消息,心中有些哭笑不得。想了想,她第二日就去了二房给张氏请安,顺道给张氏捎了个消息:“我们老爷说,要把泽哥儿送回京城去呢,还命我给他准备行李盘缠。”
    张氏沉默不语,赵琇忍不住问:“这是真的吗?煜大伯真打算这么做了?”
    还真是意外之喜!难不成宗房的这位大老爷,真的回心转意,决定要彻底抛弃小长房了吗?

  ☆、第一百二十章 搬离

沈氏听了赵琇的话,便笑道:“千真万确,公公亲自唤了我们夫妻过去吩咐的,还能有假?而且我听他口风,似乎希望泽哥儿越早动身越好,说要他回家去过中秋呢。”
    赵琇忍不住嗤笑,现在离中秋就只剩下一个月了,如果是少少几个人,快马赶回京城去,那还是有希望在中秋前赶到的。但若是走水路,连主带仆,一大群人慢慢走,一个月后多半还在山东境内呢。赵煜这话应该只是个借口,以往两年的中秋节,赵泽不都是在宗房过吗?听说还是在自己的院子里跟两个丫头一起过的,连宗房的家宴都不能参加。今年也没什么特别的,怎的忽然就要他回家过节了呢?
    不过这也跟二房没关系,赵琇只去看祖母张氏的神色。
    张氏脸上淡淡的:“他若能回去,我们也乐得清静。不是我们做长辈的非要跟个孩子过不去,他生母与我们祖孙有大仇,他小时候也曾犯下大错,至今不知悔改。这样的人成天在我们眼前晃,实在叫人心里不舒服。大侄子既然主动提出把人送走,那是好事。璟儿媳妇,你就依你公公吩咐,替赵泽打点行装,若是他缺少盘缠,又不肯问你们要,只管来跟我说,我叫人去替他包船,为他扫除后顾之忧。”
    赵琇抿嘴偷笑,这是在防止赵泽借口没有盘缠,赖着不走吧?也是防止他留下几个人偷窥二房动静的意思。倒是沈氏听了,连忙赔笑:“叔祖母这是瞧不起我了,一点子盘缠。我们家还是出得起的。我已经打发人去跟当年随他南下的那些仆从说,让他们也收拾行李去,成天待在我们家里,什么都不干。就知道淘气,我早就不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