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闺门秀-第3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仁珠再来,两人谈天说笑,一日便过去了。她们心中也清楚,明日一别,就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见了。明日一早送行的场合里,出现的都是方崇山等官面上的人物,又或是本地的士绅,女眷是不会参与的。她们只能现在就正式向对方辞行,依依惜别了一番。
方仁珠赠了几部新书、两卷平日收罗来的本朝名家画作。赵琇回送的则是在杭州采购的名茶一匣,茶具一套,另有一幅自己的画作,画的是西湖春景,却是拿在杭州时画过的几幅写生拼揍起来,重新画成的大图。方仁珠喜欢得不得了,连连说总有一日,要亲眼去看一眼西湖,看它是否如图上画的这般动人。
赵琇别了方仁珠,陪同祖母张氏回到了广平王船上,再次开始了回京的行程。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而且越往北走,天儿就越冷。过黄河的时候,河面上都开始结冰了,船队花了好些功夫,才顺利渡过了对岸。之后倒是一路顺利,不曾遇过什么大风雪,直到过了沧州,雪方才渐渐大起来。
广平王决定要在天津躲几日风雪,等天气晴朗了再进京。不过随员之中,有需要回京向宫中报信的,又或是回王府里吩咐人做好迎接主人准备的,就必须冒着风雪,沿陆路骑马进京了。得了消息的天津知府蒋四老爷,特地带了人赶到渡口来,迎接自家外甥广平王。
虽然广平王依然行动不便,但外头大风大雪的,继续住在船上已经不大合适了。他便在儿子高桢的搀扶下,由蒋四老爷领着,住进了天津知府衙门的贵宾馆。贵宾馆是两进的院子,勉强够他们父子带着近侍住下,不过王府长史等属官,除了要回京的人以外,就必须得住在驿站,每日过来听候吩咐了。赵琇与张氏是女眷,倒也没那么讲究,熟门熟路地住进了后衙,就住在那年赵琇曾经住过的院子里。
张氏与蒋四太太在京中就曾见过面,如今重逢,每日在一处说笑,倒也投契。蒋雯就更是没有了往日的妨碍,直接在内宅中来回,天天来寻赵琇说话。她与人混得熟了,便不象初识时那般腼腆,许多不好在别人面前说的话,也敢在赵琇面前说出来了。
赵琇也大大方方地问起京中的消息。从方仁珠处得知丘家现状后,她还是挺关心后续的。
对此蒋雯直接一哂:“当初我看了京里来的家信,真以为皇后娘娘是挑中了丘媛进宫为妃的,如今才知道她的心思深着呢。如今丘家麻烦缠身,御史参个不停,眉山伯都被宣进宫中被皇上狠狠训斥过一回了,皇后娘娘就象没事人儿一般,半句好话都不曾为他家说过,哪里象是真心要为丘媛张目的样子?”
赵琇连忙问:“丘家又摊上什么事了?莫非真个跟其他有心要送女入宫的朝臣斗起来了?”
☆、第五百二十章 缠身
答案跟赵琇想象的不太一样,丘家遇到了麻烦,那是真的遇到了麻烦,并不是别的朝臣攻讦之故。
丘惠友跟方慧珠的婚姻破灭,关键就在于他宠妾灭妻。不但冷落正室,还假托正室有孕,打算在爱妾蔡如玉生下儿子后,将儿子记在正室名下,算作是方慧珠生的。当中又有一个外人拿不出什么证据,却有许多人私下传言的猜想,就是他也许还打算让正室方慧珠“难产”,丢了性命,空出正室的位置来,他正好把表妹爱妾蔡玉如扶正了做填房,让她养育“原配所出”的儿子,里子面子就全有了。至于方慧珠,就只给他们这对有情人做个牺牲品而已。
如此作为,不管是已有明证的,还是旁人心中猜测的,都不合礼法又不道德,很该为千夫所指。谁知丘惠友在方家揭破了一切,坚持和离,他亲生母亲眉山伯夫人一怒之下逐出蔡如玉之后,他不但不知悔改,反而还违逆母命,跑去跟蔡如玉双宿双栖了。可见这男人不但狠心无情,不孝不义,还很愚蠢,除了一个蔡如玉,眼里再没有旁人了。这样的人,谁还愿意靠近呢?虽然他如今没有了妻子,很该续娶一房正室,可谁家会将女儿嫁过去?
疼爱女儿的人家不会这么做,那不疼爱女儿、眼里只看得见利益的人家,也未必肯这么做。牺牲一个女儿,总要换得些利益。若只是给人做个摆设,半点话语权都没有,这亲事不作也罢。丘惠友又不是什么前程锦绣的青年才俊,眉山伯府如今除了一个没有实权的爵位,以及一个妾身未明的丘媛。也没什么吸引人的地方了。要谋利,也不会用这种法子。
因此,当外界因为顾忌皇后娘娘的面子,不再明着议论丘家次子荒唐事的时候,丘老夫人往外放话,说要给丘惠友再娶一房正室,这回绝不能挑个象前头方氏一般不贤良的人了。必得要是个温柔贤淑的官家千金。别人听了。只当是笑话而已。丘家自己做了丑事,倒说人家方家女儿不贤,人家好歹也是名门闺秀。就算有再大的毛病,配丘惠友也绰绰有余了。丘惠友宠妾灭妻,还想要挑剔继妻人选?温柔贤淑的官家千金有的是好亲事可以挑,凭什么将就他丘惠友?丘老夫人说出这种话来。难不成真是老糊涂了?
再说,那丘惠友既然如此宠爱他那个妾室蔡如玉。蔡如玉又是丘老夫人娘家的侄孙女儿,两人份属表兄妹。虽说门第并不相配,但都到这份上了,就把蔡氏扶正了又如何?虽说有规矩的人家。不会把妾扶正为妻,但一来这妾室蔡氏本是丘家姻亲,是良民出身。二来看丘家平日行事,就不是什么有规矩的人家。很不必在这种时候讲究什么礼法了。丘惠友与蔡如玉正好做个良配,双宿双栖,也不必祸害别家好女儿了。差不多的人家,都是这么想的。
没人接丘老夫人的茬,但丘老夫人仿佛忘了还有这么一种选择,忽然又讲究起规矩来,似乎就没想过要把侄孙女儿扶正了,只一心要给孙子续娶个乖巧的媳妇。她还对自家十分自信,只当眉山伯府是多么了不得的门第,寻常官宦人家都没资格跟他们作亲。也不是没有那利欲熏心的人,觉得丘媛奇货可居,想趁着她如今还未入宫就与丘家联姻,谋求日后好处,愿意将家中不受宠的女儿、庶女或侄女嫁给丘惠友,可这样的人家丘老夫人又看不上了。她如此挑剔,旁人又不稀罕,眉山伯夫人一直称病不出府,不肯出面料理,丘惠友续娶的事便迟迟没有下文。
这事儿没有下文,丘惠友不着急,眉山伯夫妻不着急,丘老夫人也不着急,反而还觉得二孙媳妇的人选需得好好挑个好的,急不得,结果反而是蔡如玉急了。
她没料到方家会决绝地选择让方慧珠与丘惠友和离,更没想到,她肚子里的孩子,无论是算命的还是大夫,都说是个男胎,生出来的却是个女儿。她先前对人说的,算命先生道她腹中的男孩将来会支撑起眉山伯府门楣,重振祖上雄风的说法就成了笑话。眉山伯夫人冷着脸不肯见她,又称病休养,拒绝让她带着孩子回府,竟是连孙女都不肯认了。丘惠友虽然对她依然体贴,可也没提要将她扶正的话。至于曾经是她最大倚仗的丘老夫人,也不满她生了个女儿,不但没有开口叫丘惠友将她扶正,反而还在外头扬言,说要给孙子娶个官家千金回来。
蔡如玉怎能不急?
一个天真不知事的方慧珠,她能对付得了,再来一个清楚内情的官家千金,她还拿捏得住么?如今她生出来的不是丘惠友的长子,而是长女,份量轻得多了,还是庶出。她如今仅有的倚仗,就只有丘惠友的怜惜而已。
她向娘家人哭诉,蔡家也很着急。虽说丘老夫人平日没少帮补娘家,但她毕竟已经老了,还能帮得几年?等她死了,眉山伯夫人对婆婆的娘家只是平平,蔡家上下日后难道要喝西北风去?把蔡如玉给了丘惠友,他们也有借着姻亲,继续依靠丘家过活的打算。可要是蔡如玉一辈子只是个妾,那能起多少作用?无论如何,也要想法子让她扶正才行。
蔡家上窜下跳,先是去寻丘老夫人求情。可丘老夫人还记恨蔡如玉将她期盼已久的孙子给生成了孙女,不肯应承。再说,丘媛被皇后看中,不定什么时候就做了皇妃。将妾扶正为妻,不是守礼的人家该做的,万一因此害得丘媛被皇家挑剔怎么办?为了亲孙女的前程,丘老夫人就只能牺牲侄孙女了。
蔡家见丘老夫人这边行不通,眉山伯夫人又铁了心要踢走他家女儿,便按捺不住了,到处在外头乱说话。一会儿说,蔡如玉原本跟丘惠友是有婚约的,方家看中了丘惠友,抢走了婚事,才害得蔡如玉做了妾,否则他们表兄妹原本是门当户对,亲上加亲,早就做了原配夫妻,如今扶正了也是应有之义;一会儿又说,蔡如玉原是生了个儿子,是眉山伯夫人恨她连累了儿子,买通了接生婆子,悄悄儿把男孩儿换成了女孩儿,蔡如玉生完后晕倒前,是亲眼看到自己生了儿子的……
蔡家本是暴发户,没什么规矩,也不知道什么事情轻重。他家在外头乱说话,因交际圈子离高门大户有些个距离,等到丘家听闻时,消息已经在京中四处传开了。丘家上下固然是气得要死,可那总归是丘老夫人的娘家,也不好跟蔡家翻脸。可有这种传言在,丘家便又成了舆论风暴的中心,人人都在看他家笑话,又有几位御史,在朝上参眉山伯,说他治家不力,顺延到丘家家风不正。虽然不曾明说,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在贬丘媛的教养,力证她没有入宫为妃的资格呢。
眉山伯很是郁闷,一边进宫向皇帝请罪,一边又命人去堵蔡家人的嘴,还得在心里嘀咕一声,那所谓换孩子的传闻到底是真是假?为此他跟夫人吵了一架,眉山伯夫人受了冤枉,气得肝疼,这回却是真的病了。母亲生了病,丘媛也不好再三天两头地进宫奉承皇后,只能留在家中侍疾。
皇后也不留她,连一句安慰的话都没有,更没给眉山伯夫人赏点药材什么的。外界便开始传言,说皇后厌弃丘家了,不会再让丘媛做妃子。
丘家遭了这样的打击,可不是麻烦缠身吗?
赵琇听完蒋雯的讲述,发了好一会儿呆才反应过来:“这可真是丘家自作自受了。他家既然看重那个姓蔡的妾,如今被蔡家拖后腿,也是活该。”
蒋雯抿嘴笑道:“其实他家有今日的结果,许多人都说是报应呢。大家伙儿冷眼看着他家的笑话,都觉得方家早一日断了这门姻亲,也是好事。若不是方家和离得快,摊上这样的太婆婆,这样的丈夫,这样的妾室,这样的小姑子,还不知要被气成什么模样。”
赵琇想了想,问:“照这么说,皇后先前说要给皇上选妃子的事,其实并不是真心的了?”
蒋雯对此也有些说不准:“当时她言辞凿凿的,太后也当真了。原想着她心里或许会有些醋,又或许会给新人吃些排头,但总不会骗人。谁能想到呢?如今我也觉得,皇后娘娘兴许只是嘴上说说而已,说不定是发觉丘媛有了攀龙附凤的心思,存心要给她一个教训,才会哄着她,捧着她,等她沾上麻烦了,就一脚踢开。”
这真是皇后的想法吗?
赵琇也拿不准。不过京中乱成这样,纷争此起彼伏,这时候回京,他们祖孙也不知会不会遇到什么麻烦事。他们建南侯府还好,广平王府却是皇室至亲,避无可避。但愿太后与皇上能约束住皇后,别让她再次惹到广平王父子身上才好。
赵琇正想着,蒋雯忽然记起了一件事:“对了,方知府的太太和方慧珠近日离京,预备回济宁去,眼下因风雪滞留天津,就住在驿馆里。今天早上方太太送了张帖子来,说想要来拜见。我想我只是与方五姑娘交好,与她家里却没什么交情,我母亲也跟方太太也不相熟,还不知要不要见呢。你觉得怎样?若你想要见她们,我就命人将她们请了来。”
☆、第五百二十一章 忌惮
赵琇其实不是很想见方慧珠,但方太太却不好拒见。她与方仁珠怎么说也是好朋友,方太太也是慈爱长辈,没遇上就罢了,遇上了,怎么也该拜见的。
赵琇只能暗暗祈祷方太太能稍微体贴一点,考虑到她过去跟方慧珠的糟糕关系,不带长女前来知府后宅。
可惜她的祈祷落空了,方太太不但带上了方慧珠,还让方慧珠当面向她道谢。
年余不见,方慧珠看起来气色有些憔悴,人也瘦了许多。看来她在丘家的那段不幸婚姻,对她的影响颇大,她与丘惠友和离都有半年了,她还没恢复元气。赵琇还觉得,她有一点恹恹的,做什么事都无精打采,出门到人家家里做客是这样,拜谢赵琇这位恩人时也是这样。方太太叫她说什么,她就复述一遍,多一句话都没有。没人跟她交谈的时候,她就静静坐在一旁,低头不语。她这样的举动,简直让人觉得,她根本就不情愿来这一趟,不情愿向赵琇道谢。
赵琇原本就不喜欢她,只是看在方仁珠面上给她面子罢了,见她如此态度,便也淡淡的。
方太太看出来了,心中暗怨长女不懂事,期间使了无数个眼色,方慧珠仍旧是那副半死不活的模样,她不由得恼怒不已。她本来是想在赵琇面前多待一会儿的,赵琇前不久才路过了济宁,必然见过小女儿方仁珠。她回京久了,很想念小女儿,想问问小女儿过得如何,赵琇正好做她的情报来源。可是方慧珠这一副得罪人的样子,继续坐下去。只怕赵家不说什么,蒋家也要恼了。她只得匆匆忙忙带着女儿告辞离开。
她们一走,一直陪同在旁的蒋雯就拉下了脸:“什么人呀?你救了她的性命,她居然还给你脸子瞧,真个不知好歹!”
赵琇也觉得方慧珠不知所谓,不过想想,她若是个明白人。当初就不会一再做蠢事。还哭着喊着非要嫁给丘惠友这么个渣男了。对这种人有什么好生气的呢?由得她去吧。
赵琇不在意,蒋雯却忍不住为她打抱不平,去见蒋四太太与张氏的时候。她就把事情说出来了,还狠狠地数落了方慧珠一番。
蒋四太太十分惊讶:“方家女儿的教养,素来是十分靠得住的。虽说先前也有些不大好的传闻,但我听了。只以为是方家家主一时糊涂罢了。平日里见过的方家出身的女子,从来都少有不贤惠的。没想到家主的嫡长女竟然是这样的人!”她不由得庆幸。方慧珠不曾进宫,方家女也没有匹配皇子,否则姻亲里头有这样不知礼数的人存在,还真是糟心。
张氏则满心疑惑:“这是何道理?先前在嘉定的时候。新任苏州布政使夫人就是方家女,她特地过来向我们家道谢,十分真诚殷切。她与方家嫡支的血缘并不近。尚且如此,还说姐妹们都对琇姐儿十分感激。方才方家太太来拜见时。也是千恩万谢的,说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他家长女是直接受惠之人,为何反而这样冷淡呢?”
赵琇笑道:“谁知道呢?兴许她是脱离了困境,又开始后悔了。她当初似乎挺满意这门亲事的,大约只是想要赶走那个妾,却不想和离吧?我从前听说过些这位姑娘的行事为人,与她妹妹差得远了。我横竖跟她没什么交情,还有旧怨呢,如今也算对得起她了。她冷淡不冷淡,与我何干?我又没打算跟她交朋友。”
提起旧怨,张氏也想起来了,还有些后怕。她不习惯在背后说人坏话,就对蒋四太太含糊地说:“琇姐儿说得是,那姑娘心性不正,若不是她有个好母亲、好妹妹,我们家未必愿意给她搭把手。横竖她今后也难得再回京城来了,我们不会有再见她的机会,就由得她去吧。倒是她那同胞妹妹,是个难得的。琇姐儿素来与她交好,在济宁重逢时,还特地聚了两回呢。”
蒋四太太笑说:“这话说得是。方家女儿多有美名,偶尔出一个不成器的,也不是什么出奇的事。她不懂事,旁人却都是明白的。咱们只跟那明白的人结交就好了。说起方家五姑娘,我早听闻她诗文出众,雯姐儿也说,她文才极好,写信也是引经据典的。雯姐儿回信时,为了不落下风,总要多翻找几本书,比从前用功多了呢。我看了真是心中大慰,总算不用担心这孩子的功课了。”
母亲说着说着,就忽然把她给扯进去了,蒋雯愣了一会儿就反应过来,大声抗议:“女儿的功课好着呢,向来用功得很!母亲您这么说,赵妹妹一定要误会我是个懒虫了!”
蒋四太太抿嘴而笑:“既如此,这两日的功课你可做好了?可别因为家里有客人,你便以为我不会过问了。”
蒋雯一窒,脸上羞红。赵琇见状,就知道她一定没做好功课。这两日她们总聚在一处聊天说笑,就算晚上有时间,也未必能沉得下心来读书写字。赵琇自个儿还是因为连日来养成了习惯,才会坚持在每晚睡前翻译上几页书的。
这么想想,她近来为了翻译大业,似乎也丢下书画功课好些日子了。她也心中有愧,拉着蒋雯笑道:“是什么功课?正好,我也有功课没完成呢,咱们一处做去吧?”
她在天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