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闺门秀-第2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琇自己带着柳绿坐一辆马车。主仆俩起初还兴致勃勃地偷看街景,但出了城门后,头就一直在往下点。她们都起得太早了,兴奋劲一过,免不了发困。赵琇想着横竖码头还远着呢,就索性靠着大引枕补起眠来。
也不知过了多久,赵琇听见马车外人声鼎沸,便幽幽醒转,发现自己已经到了通州码头。
码头上热闹之极,水面上停着许多大大小小的船只,其中最大的一艘,竟有七八十米长,十多米宽,三层楼舱。船上飘的旗帜表明,这正是广平王南下的座船。
柳绿不由得发出惊叹:“好大的船!我还从没见过这么大的船呢!”赵琇倒不是十分惊奇。现代的轮船,比这艘大的有得是。她的注意力被码头上骑马急驰而来的一个身影吸引过去了。
那人穿着一身深蓝袍服,外穿半袖黑绒罩甲,身姿挺拔,容颜俊秀,不是高桢又是谁?
高桢纵马来到侯府车队前,就翻身下马,几个手势间,便有一群王府仆从迅速在张氏与赵琇的马车周围张开了围幙,挡住外人视线。高桢来到张氏车前,行了一礼:“老夫人来了?路上可颠簸?父王早留下话来,请老夫人与赵妹妹到了码头后,先行上船安置。待我来为老夫人、赵妹妹领路吧?”
赵琇下了马车走过去,含笑问:“世子怎么在这里?我以为你会陪在王爷身边。”
高桢笑说:“皇长子会一路送我父王过来,还有玮哥在,我无须担忧父王,便先行过来打点,务必要让父王这一路住得舒舒服服的。”他顿了一顿,“赵妹妹家的舱房我也亲自看着人收拾好了。妹妹可要上去瞧一瞧,看是否满意?”
赵琇挑了挑眉头。
☆、第四百四十一章 行船
高桢早已将大船的两层楼舱全都布置好了。第一层是广平王、他和赵玮三人住,还有些近侍、随从,第二层则是女眷的居所。上头第三层是瞭望台,另有楼梯与甲板相连,通向第二层的楼道却是封闭了的。只要再将第一层通往第二层的楼梯小门关上,第二层的楼舱便会彻底与其他楼层隔绝开来,女眷居住于此,更加方便。
这艘船体积大,不亚于当年他们北上时所乘的西洋海船,如果算上楼舱,只怕还要更大些,站在甲板上也觉得船更稳,只能感到轻微的起伏,几乎如在平地上一般。
船的第一层舱房足有七大间,第二层略少,也有五间。舱房东侧有封闭式的廊道,一侧开窗,另一侧连接了所有舱房。而这五间舱房,又都是里外间的格局。外间可以做小厅,摆了罗汉床、圈椅、矮几、茶几、多宝架等等,罗汉床非常宽大舒适,白日可供起居坐卧,晚上还能让丫环睡着值夜。里间则是卧室,虽然面积不大,但架子床、梳妆台、衣柜、屏风、洗脸盆架样样齐全,角落里还隔出一个小小的空间放马桶。西面墙壁有窗,推开窗便可看见河岸上的美景。由于空间布局合理,采光通风也好,完全不会让人有逼仄感。住在这样的房间里,即使不如家中宽敞,也称得上舒适了。
赵琇先去看给张氏准备的舱房。这间房位于二层舱房的正中央,面积是最大的,布置也最舒适。所有的家俱都固定在地板上,高几和多宝架上摆放的花盆、摆件都有特别的固定装置,木墙上挂的字画条幅。也是上下两点固定,即使河面上波浪再大,也不愁东西会掉下来。
赵琇里里外外都仔细检查了一遍,发现挑不出一点错,不由得感叹:“世子真是太周到了。祖母住在此处,无论是起居还是会客,都极舒适。想想当年南下时的情形。真是没法比。”
高桢微笑道:“其实当年我随父母南下。坐的也是这艘船,不过当时什么都不懂,只觉得有许多不便之处。后来父王不耐烦。就带了母妃与我微服先行,路上坐着马车,也就说不上舒不舒适了。如今重登此船,我特地命人重新改建了几处。又添置了许多东西,想来比起当年。已经舒适得多了。”
赵琇惊讶,她当年好象也坐过广平王的座船,不过那时满心满眼都是对赵炯的愤怒,还有对自己会不会露馅的担忧。似乎并没有留意自己周围的环境。再加上那时她年纪还小,行动几乎都靠别人抱着走,就算偶有个人行动。身边也跟了人,随时阻止。所以不曾有机会观察船上情形。现在想起,还觉得有几分遗憾。
接着他们又去了赵琇的房间,就在张氏房间的隔壁,面积略小一点,但也同样布置得清雅舒适。外间也有罗汉床和矮几,不过少了几张圈椅,多了张书桌,多宝架上也留了放书的位置。在赵琇看来,这间房比张氏那一间要更合她心意。无论是窗纱的颜色,墙上挂的字画,还是里间架子床上挂的水墨草书的纱帐,都非常合乎她的喜好。如果说这都是高桢特地准备的,他也够用心的了。什么时候他对她的了解深到了这个地步?
高桢看着她的表情,心情很好:“可还有什么不足之处?赵妹妹只管说。如今还未开船,通州码头上货物也齐全,打发了人去采买,不过一时三刻就都弄来了。”
赵琇笑说:“这就很好了,万万没想到你准备得这样周到。我心里想的还是小时候回南边时坐的船的样子呢,以为王爷的座船,即使比那个更大更舒服,也是差不离的,坐上一两个月,肯定要苦熬了。如今看见了房间,才觉得这一路大概不会吃什么苦头,反倒要享福了。”
高桢听了,嘴角就忍不住往上翘,只是嘴上还要故作镇定:“赵妹妹喜欢就好,那我的一番心意也就不至于白费了。”
赵琇脸微微一红,低头往外走:“我去找祖母。”
张氏此刻还带着身边随侍的人待在第一层舱房里呢。那里有一个敞厅,视野十分开阔,原是供广平王见客用的。如今广平王一行人都还未到,张氏便在这里稍作休息。
赵琇下得楼来,便把楼上舱房的布置跟张氏介绍了一番,大大赞赏了高桢的细心周到,张氏听了也十分感动,连声向高桢道谢,又夸他细心。高桢双颊微红,谦虚地说:“也没费什么事,老夫人喜欢就好了。”其实耳根早已红遍。
赵琇看了他的耳根一眼,低头抿嘴偷笑。
高桢瞧见了,虽然脸上还是有些发热,但并不生气,反而心情更好了,看向赵琇的目光中,还带了几分纵容。
不一会儿,广平王府随行的丫头婆子也过来了。此番随行的是烟霞和烟雨两个,都是赵琇的熟人,见面时自然又是一番惊喜,忙不迭相互见礼。烟霞和烟雨因是妙龄,都被安排住在二楼舱房里,就在张氏房间后头,靠近楼梯口的地方。白天她们会下楼来侍候,夜里再上楼休息。广平王身边还有小厮和内侍,厨房洒扫浆洗等杂活又有粗使婆子们负责,其实她俩的工作还挺轻松的。平日无事的时候,还能去陪张氏聊天说笑。张氏听了,连说这一行南下,不用再担心会寂寞了。
说话间,汪福来打发了婆子来报信,说是赵玮的几个随行人员到了。这说的可不是仆从,而是此行南下需要用的幕僚,两人都颇有些来历。其中一位年长的,是易学士的堂弟,易家兄弟的族叔,精通律法和术算。赵玮托了朋友的关系,才把人请到的。另一位年轻些的,则是赵玮恩师李光地的堂侄,本身是手段圆滑的人,更由于他父亲前些年在南京任职。去年方离任,他在那边生活了十几年,对江南的人事十分熟悉,可充当半个向导和情报官。这两位幕僚都受到赵玮的器重,本身也是世家子弟,随行人员不少。他们被安排在另一条船上,一应日常用度都是建南侯府负责的。今日出发。他们都需要向家人告别。就各自从家中前来通州。建南侯府早派了人驾车过去接了,如今总算到达。
张氏知道孙子还需要倚仗李易二人的辅佐,便吩咐汪福来小心侍候。万不可怠慢了。汪福来领命而去,自带着人去安排两位先生上船安置不提。
没过多久,午饭时间到了。广平王与赵玮、曾侍郎他们竟然还未到达。高桢便命人到岸上不远处的酒家订了两桌最好的席面,送到船上来供众人享用。赵琇这边也另外订了一桌给李易二位送去。待众人吃饱喝足。张氏就回房间打了个盹。高桢本想趁机拉着赵琇说一会儿话,但见到赵琇一脸倦意。又不忍心,就放她回房小睡去了。又过了半个时辰,楼上中间的舱房传来脚步声,想来是张氏午睡起身了。高桢方才瞧见广平王与皇长子的车驾抵达码头。
高桢连忙下船相迎,才知道今日皇帝与广平王兄弟俩依依惜别,又嘱咐了曾侍郎与赵玮许多话。这才耽误了时候。他们路上已经用过简单的午膳了,皇长子奉命护送伯父前来。见了堂兄,还有些不好意思。本来他们可以更早到的,是伯父广平王担心他小孩子饿肚子伤身,特地命随行人员中途停下来用饭,才拖了这么久,倒累得堂兄久候。
高桢并不在意,他也不希望父王饿肚子的。只是皇帝乐意拉着父王在臣工们面前上演兄友弟恭的戏码,但他们要考虑的事情却更多。眼下天色已经不早了,如果在码头上再拖延时间,怕是天黑前都别想启程了。因此他说服了皇长子,把一些可有可无的仪式给取消了,先把广平王给搀扶上了船,待曾侍郎与赵玮分别带了人登船后,隔水与皇长子再道一声别,就下令起锚了。
赵琇坐在自己的舱房里,只感觉到脚下轻轻一晃,窗外的景致就开始往后移。她便知道,这是船起航了。
大船果然有大船的好处,一路航行,并不见有颠簸,她走路时也觉得脚下很稳。不过想到祖母年纪大了,今早休息得也不好,不知道是否会晕船,她便交代柳绿带着两个小丫头将行李整理好,自己往隔壁张氏房间走去。
舱房外的走廊上开了两扇窗,凉风阵阵,却并不十分寒冷。廊中两端有王府侍女站立,瞧见赵琇出门,都望了过来,看她是否有吩咐。赵琇微笑着向她们摆摆手,就转身进了张氏的房间。
张氏午休得很好,此时正倚在罗汉床边,靠着大引枕,跟夏露说话。冬霜则在里间收拾东西。见赵琇过来了,张氏心情很好地招她过去坐下:“世子安排得确实周到,连安神香都点上了。我方才小睡了一会儿,觉得不比家中差多少。这都是王爷和世子的心意,回头见了二位,你一定要替我道谢。”
赵琇答应着,又问:“今天出发得有些晚了,不知道天黑前,我们能走到哪里?可以到达天津吗?”想想从京城到天津,也不是很远,大约就是两百来里路吧?如果是坐马车,走得快一点的话,也就是大半天的功夫。
张氏摇头笑道:“怎么可能?这船太大了,同行的船也多,正巧漕船入京,河面上有点堵,如今只能慢慢走着。幸好前些年朝廷才疏通过河道,淤塞不算严重,前头又有官船领航,我看一个时辰还是能走上三四十里的。只是天黑不能行船,估计要明天才能到达天津呢。幸好通州往南,也有几处城镇,不必担心错过了宿头。”
赵琇有些失望:“那不是很慢吗?怪不得当年王爷和王妃不耐烦待在船上,宁可自个儿带着随从坐马车,先行一步了。”
张氏笑道:“坐这样的船,谁图它快呢?够稳当就好。况且王爷也不着急。”
赵琇叹气,广平王确实是不着急,但她想到很快就能见到久别的朋友蒋雯,心里就着急起来了。数月不见,不知蒋雯如今怎样?
☆、第四百四十二章 游趣
虽然船走得慢,但船上的日子还算是悠闲自在。
第二层楼舱跟上下层隔绝开来,张氏与赵琇每日只在她们这一层起居,偶尔才会下楼去跟广平王父子说说话,看一看赵玮,有时候高桢和赵玮也会上楼来陪陪她们。船上清闲无事,除了看书练字做针线,也就是聚在一起聊天了。若不是这回出门带的书多,同船的人也相熟,这样的日子还挺无聊的。
一行无话,船队在第二日午后抵达了天津。天津知府蒋四老爷早早就得了信,带着一干属下到码头上相迎。其中只有蒋四老爷和几个品阶比较高的头面人物得了机会,能上船来见广平王,其他人就只有远远瞧个影子的份。赵琇她们也不下楼,只躲在窗后看一看岸上的景致,并让丫头婆子们帮着留意下层的情形。广平王他们是不打算上岸入城的,在天津逗留一晚,也就离开了。
蒋四老爷毕竟是皇亲,与赵玮也有交情,等其他官员离开后,又留下来跟广平王叙家常。不多时,知府衙门的人护送了知府太太与小姐前来,上船拜见。这行的就是家礼了。
此时本地官员们都离开了,曾侍郎也回到了自己船上,李易二位先生告了假,带了随从上岸去闲逛,主船上并没闲人,广平王便索性命人请了张氏与赵琇下楼,众人一处团坐相见。蒋四老爷身为东道主,特地命家里的厨子整治两桌席面,送到船上来给众人做晚饭。赵琇他们便分男女坐了两桌,她跟蒋雯挨坐在一块儿,张氏跟蒋四太太说闲话的时候,她们就在底下聊得欢快。
赵琇将蒋雯离开后。京中新出的八卦都告诉了她,丘媛跟安阳伯府大公子的绯闻自然是重中之重,还有皇后复起的消息,也没有漏下。蒋雯对皇后的事不太在意,说:“有两位皇子和一位公主在呢,她又和皇上是结发夫妻,皇上不可能真把人冷落太久的。有几个月就差不多了。皇后经此一遭。想必日后行事会谨慎许多。只要她别再跟太后对着干,我们家就要念阿弥陀佛了。”
不过对于丘媛的绯闻,蒋雯的态度就完全不一样了。她兴致勃勃地向赵琇打听起了细节。然后道:“这里头说不定有安阳伯夫人的手笔呢。谁叫丘丫头惹上我六妹妹了呢?她本来就是个得理不饶人的性子,心眼儿小得很,二伯娘也是个厉害人物,不过面上瞧着慈和罢了。丘丫头算计谁不好?偏要算计到她们头上。我二伯娘一心要给六妹妹寻一门好亲。丘丫头敢当众坏六妹妹的名声,二伯娘不把人往死里整。就算她走运!如今不过是借安阳伯夫人的手,给丘丫头一个教训罢了,不痛不痒。这已经是给皇后面子了。否则真把皇后当日吩咐丘丫头去做的事说出来,皇后怕是又要病上几个月了。”
赵琇其实也早猜到那些流言里有安阳伯夫人的手笔。因为很多消息都是从安阳伯府传出来的,她身为安阳伯府主母,如果有心制止。有的是手段约束家中下人,绝不会让流言传得满京城都是。不过那位大公子并非她亲生。她自己还有儿子呢,被同父异母的兄长连累了名声,兴许还要带累前程,她想必也恼怒得很吧?放点流言,那是小意思。如果能讨得蒋家人的欢心,说不定还能抱上太后娘家的大腿,对她的儿子来说有利无弊。
赵琇小声对蒋雯道:“流言其实也就是流言,我看眉山伯府好象挺镇定的样子,除了出门交际少了,也没怎么惊慌。前不久皇后‘病愈’,召见外人进宫时,丘媛还去了好几回呢。真不知道皇后娘娘知不知道丘媛那些传闻,可就算不知道,丘媛掺和进那件事里,她还没事人一样照常召人进宫,就不怕太后娘娘和皇上生气吗?”
蒋雯抿了抿嘴,冷声道:“说不定她还不知道呢,她在宫里,未必有人跟她说外头的流言。倒是曲水伯府谢家,不知为何也没开口。想来他家如今正忙着别的事,一时也顾不上皇后娘娘身边的人了。”
赵琇觉得她话里有话,想要问清楚些,蒋雯却又不提了,还扯开了话题:“我记得你家里好象参了股,做洋行生意,是不是?那年用船载你们兄妹与皇上、广平王世子上京的,是叫格温妮的西洋女商人吧?她家的商船后来又到天津来过几次,最近一次才刚离开不久呢。带头的是这个格温妮夫家的小叔子,这边的人都叫他小威尔斯。”
赵琇忙道:“是叫格温妮丝的。我记得她来大楚,是为寻亡夫来的,找到以后,又报了仇,便护送灵柩回国去了,商行都交给了夫家的亲戚打理。既然押船到天津的人也姓威尔斯,那一定就是他家的人了。”
蒋雯点头笑道:“他好象是刚从西洋过来,还带上了自己的老婆,很是年轻,长得又美,两只眼珠子绿得象翡翠一样,头发竟然是金色的,在太阳底下闪闪发亮。她换了咱们大楚的衣裳,坐着轿子来府衙拜见我母亲,还送了我两件西洋首饰,上头镶了许多小宝石,五颜六色的,十分好看。可惜首饰的式样不是我们平日惯用的,母亲就叫人送到银楼去重新打了。这会子还没送回来,等你什么时候从南边回京,再次经过天津时,我就拿给你看。”
赵琇笑着答应了,心里却在盘算着。威尔斯家看样子是来了新人,不知是不是带来了书籍或是别的有趣物件?如今她也闲下来了,便不由得记起了从前的兴趣,很想要多多收集些西洋书本,若是有科学或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题材的就更好了。
现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