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闺门秀-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只得抛开了心头的疑惑,专心致志地写起了留给高桢的告别信。
    她的毛笔字还不能看,繁体字也写不全,穿越后写的第一封信就有些惨不忍睹。烟霞是不识字的,她把信拿给广平王妃瞧了,广平王妃一边看一边笑,最后道:“难为你了,这点年纪,居然也能写出这么多字来,写得不大端整,笔划有些错漏,也是人之常情,就怕桢儿看不懂。也罢,烟霞取了纸笔来,?姐儿想要写些什么,你念,我替你写吧?”
    于是赵?就郁闷地口述了一封信,大体说的就是自己要走了,因为要赶时间,没法等他回来告别,觉得很遗憾,两人也不知几时才能有再见的那日,如果高桢到奉贤来,请一定要到家里做客,如果她将来回京城去了,也一定会去看望他。他教的课本她都会记住的,等长大一些,也会用他教的拳法锻炼身体。最后祝愿他身体健康,万事顺意,合家平安。
    一封很普通的信,中规中矩,既不失情谊又带点儿礼貌,夹着点儿孩子气的直白口吻没什么可挑剔的地方,衬着一笔清秀雅致的簪花小楷可以说很漂亮,赵?有信心这封信无论是给谁看了都不会失礼的,但广平王妃写完后却忍不住笑了起来,看得赵?一愣一愣的,怀疑自己是不是哪里出错了。
    广平王妃笑完后摸了摸她的脑袋,道:“你这孩子真是太招人疼了,小嘴还真甜,说得我心里欢喜得很,不如你别回去了,留下来给我做闺女吧?”
    赵?都不知怎么回答好了,她这话是真心的还是在开玩笑?
    一旁的曹妈妈也笑了起来:“王妃这主意真是太妙了!世子也喜欢?姑娘呢。就怕赵老夫人舍不得,听说王妃要拐了他家孙女,会来找王妃拼命!”
    广平王妃笑呵呵地把信叠好,郑重封起,打趣般跟赵?说:“好孩子,放心吧,等桢儿回来,我一定把信交给他!”又指了指鲁云鹏:“以后等你学会写字了,想写信给桢儿的时候,只管把信交给他,他就会找人把信捎给你桢哥哥了,可记住了?”
    原来鲁云鹏还要在赵家待到她学会写字以后?那可不是一年两年的事吧?
    赵?迷惑不解。
    上海府首府就定在嘉定,离奉贤不过一百多里路,坐马车大半天就到了。一路上走的官道都是刚修了不过二三十年的,而且几乎年年翻修,赵?根本就没受什么颠簸之罪,安安稳稳就到了家。
    这时候天都已经黑了,赵?早已困顿得眼睛都睁不开了,迷糊间只看到了大门口上挂着的两只白灯笼,就被抱进了深宅大院中。
    等她第二天早上醒过来时,秋叶已经坐在她床边做针线了,见她醒来,脸上露出了微笑,起身扶她坐起。
    赵?迷迷糊糊地转头看了看四周:“天亮了吗?”
    “天早就亮了!”秋叶含笑道,“大姐儿这一觉睡得可真香,太阳都升得老高了呢。玮哥儿已经背过一轮书了,正在练字,老夫人那儿原是要叫姐儿起来的,进来看了看,又舍不得,说是大姐儿昨日赶路辛苦了,就让你睡个饱吧。”
    赵?脸都红了,老老实实在秋叶的帮助下穿好了衣裳,又有个不认识的小丫头捧了水盆面巾进来,秋叶侍候她洗了脸。
    她跳下床,摇摇晃晃地出了房间,就看到小哥哥赵玮正在外头堂屋里,坐在高高的椅子上面扒着桌子写字,只是写两笔就要抬头往房间的方向看来,见她出来了,立刻把笔一丢,跳下椅子迎了上来:“妹妹醒了么?饿了吧?我给你留着好吃的呢!”
    所谓好吃的,其实就是羊奶和包子。赵家在京城里原有喝牛奶、羊奶的习惯,这是前头秦氏老夫人跟太祖皇帝的元后学来的,说是对身体好,男孩子喝了可以长高,女孩子喝了皮肤会变白。赵?穿来时还是刚过周岁的小娃娃,正值戒奶的时节,又随祖母父母住在偏院里,自然没那个条件讲究喝什么奶了,一般都是吃小米糊,这还是她头一次喝这东西呢。她原担心会有腥味,尝了一口,口感倒比她想象的要好些,就放心大胆地喝完了。
    包子是素菜馅儿的,如今赵家是居丧,吃这个也是常理,只是有一股奇怪的味道,赵?有些吃不惯,赵玮倒是很喜欢,一个劲儿地劝她吃:“妹妹多吃点儿,我特地留给你的。”还是秋叶出来拯救了赵?:“玮哥儿,姐儿还小,吃这个怕会不消化,你留着自己吃吧。”赵玮很听话地“哦”了一声,遗憾地看了妹妹一眼:“妹妹快点儿长大吧,你现在太小了,很多好吃的都吃不了。”
    赵?嘴角抽搐:“谢谢哥哥,我喝奶挺好的,真的……”
    昨晚上乌漆麻黑的没看清,赵?现在才发现,她现在所在的房子跟京城里住的屋子不太一样,堂屋天花板很高,当中摆着条案,供奉着祖父和父母的牌位,并鲜花、香烛、供品等物,下来便是一张四四方方的八仙桌,他们兄妹俩就在这里吃早饭、做功课。堂屋整体很空,两侧有雕花板间隔出来的房间,她睡的就是西边那一间。东边那间有门帘,上头绣着松鹤图案,赵?怀疑那是祖母张氏的卧室。
    堂屋似乎没有门,又或是门板都拆掉了,正对着天井。这天井又与京里的院子不同,不但地方小些,也不种什么花草,只是在角落里摆着几盆菊花,如今花开得正好,黄黄白白的十分精神。天井两侧是厢房,檐下挂着白灯笼,上头还有第二层楼,前方院门的顶上,也有一层小楼,就是窗户小些,看不出是作什么用的。天井上方的屋檐四面相连,与京中的四合院大不相同。院门紧闭着。
    一阵风吹过来,赵?忍不住打了个冷战。
    秋叶眼尖地发现了,连忙取了件小斗篷给她披上,但紧接着赵玮又开始咳嗽了,她连忙说:“玮哥儿和大姐儿还是回屋里去吧?堂屋里冷。”
    赵玮道:“我还有六十个字没写完呢,写完了再进屋。”
    秋叶只得劝他:“哥儿身子弱,若是吹了风,回头又病了,没得叫老夫人担心,回屋里写原也是一样的。”
    赵?也在一旁帮口:“是啊,哥哥,进屋里写吧?我们一块儿写,我也想学写字。”免得写封信还要求助于人,明明写得挺好的,还要被人笑话。
    赵玮想了想,就答应了,帮着秋叶一起,将笔墨纸砚搬进了赵?的小房间。她的房间里不但有睡觉用的架子床,靠窗还有罗汉床,上头摆着矮几,铺着厚厚的棉垫,正是日常起居所用。兄妹俩在矮几两侧坐上,秋叶又给他们一人拿了一个小手炉过来,顺便再上了热茶。
    赵玮喝了口茶,才觉得身上暖和了些,方才在外头被风一吹,他浑身都快冻僵了。以前在京城时,他也没这么弱过,明明奉贤秋天要比京城暖和,怎么他就这么没用了呢?
    赵?便开解他:“哥哥刚刚生了一场病,现在还没好全呢,所以身体比较弱一点,等过些时候,你好些了,我教你打拳好不好?我在广平王那里住了几日,世子教了我两套拳法呢。听说世子小时候身体也不好,练了拳法后,才好起来的。他都可以,哥哥一定不会输给他!”
    赵玮听得高兴了些:“好,我也学打拳去!”不过他对妹妹没太大信心,看中的是另一位师傅:“鲁叔叔的本事可厉害了,他会在我们家住很久,我叫他教我!”
    对于这一点,赵?想问很久了:“为什么鲁护卫要在我们家住?”
    赵玮歪着头,还真不知道答案:“为什么他不能在我们家住呢?”
    倒是秋叶隐约知道一些:“广平王说,怕小长房那头为了保住爵位,要害了玮哥儿,所以打发他来保护老夫人和玮哥儿呢。原是要他做管家的,老夫人觉得太委屈了他,就让他留下来做个西席。鲁护卫原来还说,他学问差得很,叫人知道他给玮哥儿做西席,不定怎么笑话呢。玮哥儿既有意向他学武,正好合了他这西席的身份,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赵?恍然大悟,怪不得他们回来得这么急呢,原来是担心祖母和小哥哥有危险。但小长房到了现在这一步,还指望能保住爵位,是不是太天真了点?
    虽然连赵?都觉得这种想法太天真,但对于当事人来说,有些奢望是永远都不能放弃的。
    赵炯经过高成好不容易从松江府与苏州府请来的几位名医诊治,确认已经瘫痪了,痊愈的可能性很低,整个人就越发暴躁起来,但暴躁之余,更多的是害怕。
    不管他认为自己有多冤枉,如今他顶着弑母杀弟的大罪名,绝不可能平安无事的,如果他健康如初,那还有东山再起的希望,但他这一瘫,将来还有什么前程呢?既失了德,又没了能力,他这爵位多半要保不住了。但他不甘心,还天天催着高成给京中家人送信,要他们务必想法子,在皇帝面前为他隐瞒,顺便多多为他说好话,绝不能让皇帝相信了张氏那边的说法。
    没几日,京城建南侯府来信了,赵炯忙不迭催着高成念信,才念头一句,他就差点吐了血。
    信上说,广平王救起张氏祖孙后,马上就把事情上禀御前了,皇帝早就知道了他干的好事。

  ☆、第三十二章 京城来信

皇帝已经知道了真相,就意味着无论赵炯多么盼望京城的妻儿可以想办法瞒住这件事,都不可能成功了,现在就看皇帝会如何发落他。
    赵炯心知,本朝素来以孝为本,虽然说张氏是继母,但他却又是众所周知的庶出,只是记在原配嫡母名下,即使张氏是继母,他在她面前也是直不起腰来的,从前他当着父亲与外人的面,总是装成仁孝的样子,不了解他的人也就信了,他能顺利袭爵,跟这个也有关系,可如今皇帝要是认定了他犯下弑母杀弟的罪名,怎么可能会放过他?哪怕是看在亡父的面上,饶过他的性命,这爵位也是保不住的,他为了保住爵位做了这么多事,连父亲的性命都不顾了,若还是把爵位输给了小二房,这口气他怎么吞得下去?!
    他气得整张脸都在发抖,因为身上动不了,五官就显得格外的诡异狰狞,高成在一旁看了有些害怕,吞了口口水:“侯爷?”
    “继续念!”赵炯从牙缝里挤出这三个字。
    高成只得继续念下去。
    其实早在赵炯确认继母弟弟的船翻了之后,又遍寻不着他们的尸首,便已觉得他们多半是死了,起程之前,也派人从陆路将信送回了京城家中。牛氏母子婆媳得了信,还派人去寻张氏的陪嫁卢妈妈,要从她手里拿到张氏的私房。但因为张氏的“死讯”还未传回去,卢妈妈自然不可能将东西拿出来,牛氏又怕事情闹大了对建南侯府名声不好,因此暂时放过了她,只是派了几个人去监视卢家,打算等张氏母子的尸首找到了,再寻个理由撵走卢妈妈,夺过张氏的私产。可他们万万没想到,才过几日,就有消息传到京城,指建南侯赵炯弑母杀弟,滥杀家仆船工,又意图杀偶然路过的广平王一家灭口,牛氏母子都吓坏了。
    消息是从内廷传来的,皇帝为了老郡公身后的家声清名着想,没有把事情拿到大朝会上讨论,却召集了几位重臣进宫商议,该如何处置赵炯。由于这件事还有张氏祖孙为人证,广平王夫妻与随行众护卫都是目击者,他们手上还有赵炯派来杀人的恶仆,因此根本就没必要质疑真假,众人争论的重点,只在该如何处置赵炯一事上。
    重臣们大多数都赞成严惩的,无论是清流还是勋贵,都认为这种事太恶劣了,赵炯也不是什么有才干或是人缘好的,因为是老郡公的长子却各种无能,与父亲的威名相差太远,还被众人私下鄙视了二十多年。虽然皇帝担心此事传开会影响老郡公的名声,但众人都说,可以不公开,寻个不痛不痒的罪名把赵炯的爵位捋掉就行了,名义上给他安排个守皇陵之类的差使,事实上将他圈禁起来,也省得他日后再次为恶。至于建南侯的爵位,赵焯本是嫡子,原该由他来承袭才对,既然他已死了,那就传给他的嫡长子赵玮好了。世人知道了,只会认为是赵炯犯了错,不会认为老郡公刚死,皇帝就薄待他的后代子孙。
    皇帝本来都已经认可了这种处理办法,偏偏礼部尚书田某人提出了异议。
    这位田尚书在之前的讨论中,一直保持沉默,他素日又是个比较稳重的人,谁都没想到他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他质疑翻船之事到底是不是赵炯指使的,赵炯也许有嫌疑,但所有的证据都是张氏说出来的,那些死去的人身体上的刀伤,也有可能是水匪为之,会不会是赵焯夫妻主仆实际上死于水匪之手,但张氏为了争夺爵位,就故意赖到赵炯身上呢?这件事只要看事后张氏是否要求将爵位传给她的嫡亲孙子,就知道端倪了。
    他的说法自然遭到其他重臣们的反对,他也没坚持,很快就退让了,言道也许是他想得太多了,赵炯确实犯下了过错,但退一万步说,就算赵炯真的犯了罪,却不能因此就牵连到他的儿孙身上,建南侯的爵位,可以由他的儿子、孙子继承。赵老郡公只有两个儿子,长子这一脉子孙繁茂,次子这一脉却只有一个孙子,如今次子已死,孙子据说也因落水而身体不佳,万一日后夭折了怎么办?那赵老郡公的血脉不就断绝了么?以老郡公生前功绩,爵位却传不过三代,真是太令人可惜了!这绝不是朝中君臣愿意看到的局面。所以,反正赵炯的儿子、孙子平日并不见有恶行,他儿子也有点才干,就让他儿子继承爵位吧。至于张氏祖孙,另外赏点财物,安抚一番也就是了,若是皇帝开恩,也可以给她小孙子一个低品阶的爵位,等他日后长大了,又有了出息,再另行册封也可以。
    他这番话,无论是皇帝还是其他重臣,都觉得不大妥当,可是赵家小二房子嗣单薄,确实是实情,万一赵玮袭爵后夭折,赵老郡公就没了传承,恐怕还是要让赵炯的子孙承爵的,那跟田尚书的建议又有什么两样呢?可如果真的采取了他的建议,对郡公夫人和赵焯之子又太残忍了些,他们毕竟是受害者。因此,这件事还未有定论。
    赵炯听到这里,兴奋得鼻孔大张,脸都涨红了:“好!好!老天有眼,总算还有人愿意为我说句公道话!”高成也在旁跟着高兴。
    高兴完了,赵炯才回想起帮他说话的是田尚书,素来与他没什么交情的,若勉强说有,那就是田尚书庶出的闺女嫁给了颖王为侧妃,而颖王,恰巧就是他赵炯如今最大的把柄!
    赵炯的表情立刻就扭曲了。他想都不用想,就知道颖王是有意施恩于他家,想要继续让他卖命!可是,当年皇帝还是太子时,颖王如此受宠,都没能踢掉嫡长兄坐上储位,如今皇帝都登基超过一年了,并未见有任何差错,反而还在臣属之中有“善于纳谏”的美名,可以说是很受好评的,还生了好几位皇子,其中超过一半已经成婚生子了,就算皇帝有个什么差错,也有的是继承人选,怎么也轮不到颖王呀?
    颖王从前确实有着聪慧多才的名声,但没什么真正拿得出手的实绩,也就是靠了太祖皇帝的宠爱而已,如今已经没什么人再拿他有多么出色来说事了,若不是皇帝仁厚,友爱兄弟,封了他一个亲王爵位,许他接生母出宫奉养,又大加封赏,并在许多事情上十分优待他这个弟弟,他如今会过上什么日子,还是两说呢。
    这样一个注定了不可能有未来的亲王,偏又要妄想那把至高无上的椅子,赵炯实在不想继续为他办事,可这种事由得他做主吗?如果不肯答应,一来自家爵位难保,二来颖王手里可是有他投名状的,万一颖王一气之下,把他出卖了怎么办?
    但他要是答应了,将来也不会有好下场,若是事败——这种可能性高达九成——那他的下场只会更惨。
    赵炯纠结得不行,过了半晌,才从牙缝里又挤出了那三个字:“继续念。”
    高成小心地打量了一眼他的表情,才继续念下去。
    接下来是牛氏和赵炯之子赵?的话,他们都在指责赵炯。
    牛氏说,当初商量好了,只要把张氏母子弄回奉贤远离宫中就好,他怎么就起了杀人的念头呢?如今爵位都快保不住了,他真是没事生事!为了保住儿孙,只能牺牲他了,要他为了全家人的富贵荣华,忍一时之气,暂时不要再对张氏祖孙做什么了。
    而赵?则请求父亲,如今宫里意思不明,但颖王与田尚书都派人私下联系过家里,无论如何也会力保小长房的爵位,让他不要担心,但如果圣旨下来了,要申斥他,那请求父亲无论如何都要承认自己的错误,然后把错都揽在自己身上,说清楚这一切都是他自作主张,妻子儿孙绝对没有参与进来,这样赵?就有了更大的机会继承爵位。只要赵?成了下一任的建南侯,赵炯身为建南侯的父亲,住在老家宅子里,绝不会有人敢不长眼地对他不敬的,他可以继续安享荣华富贵,也不必担心会让皇帝看见,再次想起他做过什么好事,从而迁怒赵家人。而赵?和母亲妻儿也会在京城努力为他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