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闺门秀-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不过她回头看一眼其他小丫头,又暗暗握了拳。就算她还远远比不上碧莲姐姐,也比这些小蹄子强多了,绝不能让她们踩到她头上!
赵琇对于底下小丫头们之间的暗涌隐隐有所察觉,但并未放在心上。她也猜得出来,碧莲的大丫头位子空出来后,肯定会被她们盯着不放的。只要她们合理竞争,不搞歪门邪道的小动作,不在背后下黑手害人,她也乐得看手下的人积极表现。她赵琇喜欢的,从来就不是乖顺听话,主人叫她走一步,她就不敢多迈半步,主人说鸡蛋是方的,她也不停点头附和的那种丫头,那跟养个木偶有什么不同?
第二日一早,赵琇起身梳洗,把头发挽了双鬟。碧莲打开盛有御赐首饰的紫檀盒子,从里头挑了一对珍珠银钗来,想要往她头上簪。赵琇拦住了她,只拿了其中一根簪在一边发鬟上,另一边却只带了朵绿色的堆纱花,虽然不对衬,看上去却很可爱别致。
她换上了那身罗衫纱裙,去了张氏屋里吃早饭。张氏打量着她这一身打扮,满意地笑着点点头:“裙子不错,是新做的吧?一瞧就知道是你卢妈的手艺。”卢妈在旁舀了一碗粥,双手送到张氏跟前,笑说:“姑娘比去年长高了许多,旧衣裳只怕都不能穿了,夏天还有一两个月呢,要不要再多做几套?”
张氏不以为然:“这就够了。国丧要到八月才结束,在那之前,若不是相熟人家相请,出门作客的时间也少,即便做了新的,顶多穿上两回,明年就不能穿了,白费了料子,还不如多做几件秋衣是正经。”
赵琇眨了眨眼,觉得此时自己还是不要说话比较好。
不一会儿,赵玮也过来了。他如今在家恢复了原本的作息,一大早起来先去练拳,练得一身汗了,回房里洗个澡,换了干净衣裳才出来吃早饭。今儿他穿的也是一身白罗长衫,腰间系带,一头黑发用白色锦带束得整整齐齐,越发显得他身长玉立,如临风玉树一般。
赵琇便笑着夸道:“咦?哪儿来的翩翩美少年?好生清俊!”
赵玮脸都红了,笑骂:“你这丫头,如今也学得促狭了,竟笑话起哥哥来。”
张氏笑着让丫头给赵玮添粥:“她虽促狭,说的话倒没错,我孙子如今是越发好看啦。”卢妈也捂嘴笑说:“只怕满京城里都没几个能比得上咱们小侯爷的风采呢。”一屋子女的都笑了,赵玮脸红得跟猴子屁股似的,亏他坐得住,如常吃完了早饭。
车已经套好了,祖孙三人上车的上车,骑马的骑马,带着数名婢仆,出发往柱国将军府行去。
路上,清俊少年赵玮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他在京城还算是生面孔,见过他的大都是高层人士,便有不少路人私下议论,这是谁家的少年公子哥儿?好清俊模样,马也骑得好。有知情的说那是新袭爵的建南侯,路人听了都恍然大悟,原来是他家。
有知道赵家往事的人便在私下暗戳戳地说,这位小侯爷可比他家长房那个庶出的哥儿强多了。往日那个赵演明明是庶子,祖父因罪革了爵位,父亲当时不过区区一名六品武官,他就成天以侯府公子自居,自以为风流才子俊美过人,处处与人抢风头。如今差一点做了阶下囚,家里穷得饭都吃不起了,还穿着绸衣四处跟人打秋风呢。最近是没怎么见他出现了,他那嫡兄却又从老家回来了,在外城大街上找活干,在书铺子里做搬运小工。听说原本打算去给人抄书的,字写得不够好看,又不会打算盘,只能做了小工,每日不过挣个一二十文罢了。可见老天是有眼的,他们父祖贪图爵位害了别人,后代子孙就遭报应了。
赵泽在这群议论的人身后不到两丈远的地方停下了脚步,把头垂得更低了些。他不认识这些人,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打听到自家近况,又在大街上议论起来的,可如今他一点都不想叫人当面认出来。
他的同伴忙碌地将一包一包的书往马车上放,见他停了手,就不耐烦地说:“傻愣着做什么?别偷懒。趁这会儿时间还早,城里还不是很热闹,咱们赶紧把书装好了送回店里去。这家卖主说了,让我们尽量悄悄儿地,别闹得人尽皆知,免得旁人说他闲话,骂他卖祖上的藏书。”说完了这些,同伴还不以为然地回头看看身后这扇门:“子孙不肖,把祖宗的脸面都丢光了,还讲究这些虚面子。”
赵泽低着头将车厢里散成一堆的书整理得整齐些。同伴骂的是卖书的人,其实他自家又何尝不是如此?虚面子确实没有用,所以他如今也只能脚踏实地做起工来了。
回身走到那扇门中,赵泽一把背起一大包书,象背粮袋一样运到马车前,用力甩进了车厢,然后举臂抹去额头上的汗。他今天穿的是粗布褐衣,脚下踩的是市集里十文钱一对的布鞋,昔日熟悉他的人,一定已经认不出,这是建南郡公的嫡长重孙,侯门公子,曾经锦衣玉食、千娇百宠的赵泽了。
☆、第一百九十四章 曹家
柱国将军府位于东城的干鱼胡同,离皇城不远,方便曹将军入宫执守。事实上建南侯府就位于椿树胡同,离柱国将军府也就隔着两条胡同的距离,可以说是相当近的。当年还是建南侯夫人的张氏能够跟柱国将军府曹太夫人成为忘年好友,也跟她俩本身就住得近、常来常往有关系。
赵家马车到了干鱼胡同口,没两步就到了曹家宅子门前。曹将军的夫人方氏已经得了消息,带着数个婢仆出门相迎了。她是个不满四十岁的中年妇人,脸有些方,下巴略有些棱角,五官不能说很美,只是中等姿色,但气质比较柔婉,眉宇间带着几分书卷气,很容易让人有好感。虽然年纪不小了,但她依然保养得当,肤色光洁,淡扫娥眉,脸上敷着薄薄一层米分,身材微丰,穿着一身灰蓝色的长褙子,宝蓝绣花马面裙,一头乌发挽成简单的髻,插了支鎏金点翠镶珍珠的蝠簪,额间勒着与马面裙同色的抹额,中间钉着一颗拇指盖大小的珍珠,打扮得端庄素雅又不失贵气。
赵琇扶着张氏下马车,方氏便笑着迎上来行礼:“赵老夫人许久不见了,看着气色竟比两年前还要好些,身子骨还硬朗吧?以往您不在京里,我们家老太太就总是挂念着,如今您回京里常住了,可得常来玩儿才是。”
张氏笑着与她打了招呼:“你的气色也不错,比起两年前还富态了些,想必日子过得舒心惬意。”
方氏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脸:“您干脆直说我长得胖了就好了,都一把年纪了,我哪里还好意思跟小年轻们比身段呢?”又拉着旁边的赵琇说:“这是您孙女儿吧?都长这么大了,上回见时,还是个小娃娃呢,一眨眼,就是大姑娘了。今年有十岁了吧?”
赵琇冲她“腼腆”地笑了笑:“六月就满十周岁了。”
“时间可过得真快呀。”方氏感叹一声,又对张氏夸赵琇,“您是怎么调理的孙女儿?水灵灵的,我瞧了就喜欢。真恨不得给我做闺女去。”
张氏与赵琇只能以笑回应了。
赵玮过来行礼,他对曹家并不陌生,回京后已经来过好几回了,方氏跟他就少了些客套,还打趣他:“今儿这一身打扮得可真精神,路上可有小姑娘向你投果子?”
这是拿潘安的典故来夸他长得俊了,赵玮的脸又一次红了,还好来之前在家里,就已经被祖母和妹妹打趣过一回,他已有些习惯。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门前的寒暄自然不会持续太久,方氏很快就把客人往家里领了,一边走,还一边说些家常。今日柱国将军曹泰和不在家,依然在宫中值守。长子曹冉出门访友去了,要到午饭前才回来,家里只有曹太夫人、方氏婆媳俩,以及方氏长女曹家大姑娘曹萝。
赵玮有些遗憾,他跟曹冉还是挺合得来的,至于曹萝,他两年前见过一次。还说过话,如今两人都大了,顶多就是远远见个礼罢了,他并不是很在乎。
曹家是金柱大门,宅子只是三进院落,比建南侯府的规模要小得多了。进门后就是影壁。左侧有月洞门进第一进院子。这一进院落极宽大,因是武将人家,院子都要留够空间跑马习射。不过曹家的一进院很有特色,倒座房和西边的三间屋子都高大宽敞,北面原本该是正房的地方。却没有门,也没有窗,也不知从哪里进屋。待绕过这一排屋子,进了二门,才发现原来这一排屋子成了二进院的南房,内外院严格区分开来了,还增添了内院的生活空间。
二进院则被分隔成了两部分,那一排南屋,带着东西厢房,是作花厅和客房使用的,它们与曹将军夫妇所住的正院还有第三道门相隔,门后有影壁,隔绝了客人的视线。正院是经典的四合院格局,与后院则有抄手游廊相连,后院后罩房一排六间,则是曹太夫人的住所。
赵家与曹家交情莫逆,常有往来,曹太夫人年纪又大了,不好让她到前头来会客,于是张氏和赵琇赵玮祖孙三人就直接去了她的屋子。
曹太夫人六十多岁的人了,但赵琇一看见她,就觉得眼前一亮——好高大的老太太!她老人家身高至少也有一米七五,若换了在现代,年轻时都可以做模特了。老太太活到如今已是满头银丝,但面色红润,声如洪钟,双眼清亮,精神得很,拄着一根龙头拐杖,起身坐下,抬足走路,动作半点不见迟缓,想必身体非常康健。
曹太夫人与张氏是老朋友了,见面就极亲热,仿佛姐妹一般,也不讲究那些作客的俗礼,两边小辈向老人磕过头,曹太夫人就拉着张氏在罗汉榻上坐下说话。
方氏劝赵玮喝茶,问些家常琐事,赵琇则被分配给了曹萝招呼。曹萝小姑娘今年十三岁了,是春天时的生日,长得倒跟赵琇差不多高,脸圆圆的,双颊红扑扑,瞧着很讨喜。只是她性子略有些腼腆,说话声音也不大,总让人觉得好象不大习惯跟陌生人搭话一般,每次都要鼓起勇气挑起话头,那声音还有些发颤。
赵琇留意到,方氏跟哥哥说话时,目光还要时不时留意女儿这边,看到她吱吱唔唔地想不出好话题,就有些着急,看到她流利地问完一句话,而赵琇也笑着回答时,就露出松一口气的表情。赵琇心想,方氏还要特地把他们兄妹分开来招呼,莫非是想要锻炼女儿的社交能力?真是天下父母心。她看着涨红了脸的曹萝,心也软了,便主动开始寻起话题跟对方交谈。
曹萝感觉到,她跟新朋友之间的谈话是越来越顺畅了,就算偶尔说错了什么,赵家妹妹也是微笑着听的,一点都不会笑话她,这让她心下大大松了口气,不由觉得,果然还是这相熟人家的女孩儿容易结交,不象她在别人家里,说错一个字,就有一堆人来取笑。
但想到自己在外祖家里,也是被人笑话的时候多,曹萝又改了念头,觉得也许赵家也是将门,才不会看不起她,那些读书人家的女孩儿心里本就不把她们这些将门出生的女孩儿放在心上的。
赵琇发现曹萝有些走神,眉间竟露出几分委屈和黯然,就回忆了一下刚刚的谈话内容,不过是说她今天穿的裙子颜色新鲜别致罢了,女孩子之间最保险不过的话题,为什么曹萝会露出这样的表情?
她打量了一下曹萝的穿着,也是纱衫罗裙,首饰虽简单,却都是点翠镶珠的,再看对方气色、皮肤和双手,样样都好,十指纤纤,指甲都修得极漂亮,完全是个受尽宠爱的千金小姐,家里人并没有亏待,还有什么可黯然委屈的?
赵琇想了想,就试探着说:“姐姐若是喜欢我这裙子的颜色,我那儿还有几匹料子,回去就让人送了来。姐姐也做了衣裳穿,我们站在一处,一定很好看。”
曹萝醒过神来,红着脸不好意思地道:“我只是觉得你的裙子好看,并不是想跟你要料子。”
赵琇笑着拉她的手:“我知道,我是自个儿乐意送你。我在家里就听说过姐姐,再和气不过的了,早就想着要跟你见面,可惜到今日才有这缘份。见了面,就觉得姐姐比传闻中的还要好,对我也这般亲切。不过是送几匹料子,又算什么?这原是我们家织场里送来的,是自家东西。”
曹萝其实还是挺喜欢这颜色的料子的,见她这样说,也就羞涩地谢过了,然后道:“我从前也听说过妹妹的名字,不是从祖母那儿听说的,是……是从你家族亲那儿……”她咬了咬唇,惊觉自己说错话了,懊恼得不行,觉得刚刚对她表示了善意的妹妹一定会生她的气了。
赵琇还是拐弯想了一想,才反应过来她说的族亲应该是指赵玦那一家子,从前赵玦一家在京城混,听说靠着颖王府,还算混得开,赵湘都跟官家千金交上朋友了。曹萝本就是京中官宦千金圈子里的一员,会遇上也不奇怪,就是不知道赵湘那时候都编排了她什么坏话。
赵琇对曹萝笑着说:“姐姐不必忌讳,那家人早就不是我们一族的了,又是逆贼,理她们做什么?两家本来有仇,想也知道她们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我还要谢姐姐提醒我呢。”
曹萝暗暗又松了口气,红着脸说:“我不该提起她们的,从前她们跟人说妹妹的坏话,我回来跟祖母、母亲说了,她们也叫我别信。她们家里做的事,京里又不是没人知道,再给自己脸上贴金也是无用,况且背地里说人坏话,也不是什么好品行。”说完了,她的脸又忽然涨红,因为发现自己好象也有背地里说人坏话的嫌疑。
赵琇干笑两声,迅速扯开话题:“姐姐平日在家都喜欢做些什么?”
而坐在上座的曹太夫人与张氏,则是渐渐地压低了声音。曹太夫人问后者:“你们家出族的那一家子,近来都做了些什么事,你可知道?赵泽那孩子,近来好象在外城的铺子里做小工,你听说了么?”
张氏有些讶异:“这个我还真不知道,他手里应该有些银子,不至于吧?”
曹太夫人冷笑了:“还不是老的作孽!摊上这么一个蠢妇,真是连累了他家三代人,这还不死心,又要折腾,若什么时候把他家的血脉给折腾没了,那时才是现世报呢!”
张氏听得心下一惊。
☆、第一百九十五章 不合时宜的请求
曹将军手下有亲兵,也有下属,在京城待得久了,人脉关系网自然要宽一些。那些下层小军官大多数都住在外城,恰好有这么一位,家是在赵泽他们租的房子附近,与那房东夫妇是多年的老街坊,就听说了一些事,昨日过来给曹太夫人请安,闲谈时就提到了。
赵泽一家明明已经落魄了,他本人也算是明事理,可牛氏这个长辈却糊涂得很,总还以为自家是往日的官宦门第,事事都要讲究,无论吃穿用度,就算不是上好的,也不能太差了,出门见人,必要着绸衣,穿金戴银,如果没有真金,至少也要是鎏金的,吃的不是山珍海味,也要顿顿有鱼肉,米也要好米,菜不新鲜的吃都不吃一口就叫人扔,连下人都不碰。他家还养了几个丫头,都是从前富贵时贴身侍候的,本来就是娇养的副小姐,粗活半点不懂,连烧水做饭都做不好,偏又爱争闲斗气,家务活全都要那几个老奴来做,连房东都有些看不下去了,忍不住说了两句。那牛氏不但不能体会别人的好意,反而觉得对方可恶,天天嚷着要搬走,另寻好的宅子住去。
而赵泽这边,则终于找到了亡父的埋骨之地,亡母遗骸却真真是下落不明了。他带着几个老仆在乱葬岗上找了两天,只能找到几具看着有些象、但又拿不准的。他与生母已经多年未见,生母身上穿的也不是从前他所熟悉的华裳了,时间又隔得有些久远,尸首俱已腐烂,他只能将那些疑似的尸骨都收殓起来,分别火化了,送到一处小庵里请人念经超度,再花点钱买了香烛来祭拜一番。可因为不敢确定哪一位才是生母,他连个牌位都不敢立,只能一拜就把那几坛骨灰都一起拜了。
牛氏就以这一点为理由。禁止他将骨灰带回家里。他没办法,只能将坛子全都托付给小庵里的姑子,只让硬拉着妹妹去祭拜一番。这件事结束了,他家里却没有平静下来。因为赵演留书出走,带着从大理寺领到的收赎文书,出发往西北寻小钱姨娘去了。他的路费还是赵泽给的。
赵漫如今学乖了,亲兄长不在家,小弟又被祖母带在身边抚养,她生怕嫡姐寻法子折腾她,每日就带了针线活躲到房东家里做活。她不在跟前,牛氏少了一个出气筒,赵氻是她将来养老的指望,年纪太小。也不舍得打骂,怕打坏了,牛氏被庶孙算计背叛而起的怒火,就全都发泄到胆敢把钱借给赵演的赵泽身上了。
赵泽离开张氏祖孙,回到亲人身边时。身上带的所有钱财,都落到了牛氏手中。
这还不足,牛氏还要他出去弄钱,不管是用什么法子,总之要他赶在秋天之前赚到足够的银两,让全家人换一个大一点的宅子。她本意是想让赵泽去找人要钱,至于他找的是赵家二房。还是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