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做皇后嫁阁老-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琬连忙换了一身衣裳,又派了小丫鬟去‘倚梅苑’看婵姐儿如何了。过了一会,小丫鬟跑来禀报,“大奶奶说是乳娘喂奶的时候过快,呛到婵姐儿了。不过现在已经没什么事了,大奶奶请奶奶放心的去老太君那里玩。”
  宋琬这才去了唐老夫人那里。牌桌已经摆好了,就差她自己坐席。卫氏和尤氏都没来,坐在旁边看牌的只有孙淑清和林绮烟。
  宋琬手气不好,一连几把都输了。徐氏笑盈盈的道,“看来今日我不是输得最惨的那个喽。”
  ‘倚梅苑’后面种着一大片红梅。尤氏从那里过来的时候发现,前几日还只有花苞的红梅今日全开了。
  她让丫头折了几支,给各房送了过去。凤香捧了一个青釉白瓷的玉壶春瓶进来,唐老夫人看到里面插着的红梅开的正艳,惊奇的问尤氏,“红梅开了?”
  尤氏笑着点了点头,“全都开了,一大片红簇簇的。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别提多好看了。”尤氏走到近前抬了抬衣袖道,“你们闻闻,我从那里过来一趟,竟是沾了一身的香味。”
  唐老夫人放下手里的牌,笑呵呵的道,“这样美的景倒是不常见,不如咱们去看看?”
  林老夫人见唐老夫人起身,也连忙让丫头给她披上了斗篷。正房大院离‘倚梅苑’并不算太远,过了穿堂就是一条十字甬道,再过一个屏门,就到了‘倚梅苑’的前院。众人沿着抄手游廊过去,穿过后角门,便隐隐约约看到了红簇簇的梅花了。
  走到英国公府门前,唐湛和唐澈忙下了马,吩咐下人去喊唐老夫人接驾。只见李崇庸从马车里下来,摆了摆手道,“我是微服出来的,就不必如此大费周章了。”
  唐湛和唐澈只好作罢。他们带了李崇庸到了正房大院,却见院子里头只有几个小丫头在打雪仗。
  “老太君呢?”唐湛蹙了蹙眉头,问道。
  那小丫头见是唐湛,慌忙行礼道,“老太君和几位奶奶都去看红梅了。”
  李崇庸曾来过英国公府不少次,知道‘倚梅苑’后面有一片红梅树。他出声问道,“红梅开了?”
  小丫头见李崇庸和唐湛年纪差不多大小,却很是儒雅,红着脸道,“大奶奶说都开了,红簇簇的特别好看。”
  “白雪红梅,好一副美景。湛兄,澈兄,咱们也过去看看。”李崇庸笑道。他一面说着,一面往‘倚梅苑’的方向去了。唐湛和唐澈两兄弟只能跟在后面。
  尤氏和徐嬷嬷搀着唐老夫人,徐氏和林绮烟搀着林老夫人。宋琬便和孙淑清跟在后面,悄声的说,“璎珞我已经绣好了,二表嫂你看看可合心意?”
  宋琬从袖中掏出璎珞递给孙淑清。孙淑清连忙接了过来,拿在手里细看了一番,惊喜的道,“你绣的可真好看。”
  唐老夫人听到二人说话,扭过头问道,“绣的什么呀,让我也瞧瞧。”
  孙淑清快走几步,将璎珞捧给了唐老夫人。茄花色的绫绸,上面绣了一支娇艳的红梅。尤氏看了一眼璎珞,又看红梅,笑道,“这是谁的手艺,竟这般灵巧,和真的红梅没什么两样。”
  孙淑清笑了笑道,“是表弟妹绣的。”


第八十九章 
  李崇庸、唐湛和唐澈三人在十字甬道的地方遇到了前来给尤氏送账簿的管事婆子余二家的。
  余二家的是卫氏的陪房; 极有脸面; 曾见过李崇庸几次。她慌忙跪下磕头; 唐湛给她使了个眼色,余二家的会意; 抄小道去了‘倚梅苑’后面。
  凤香正和几个小丫头收梅花上的雪; 她看到余二家的慌慌张张跑过来,连忙问道,“余奶奶; 你做什么呢?”
  那余二家的见是凤香,喘了口气道; “快告诉老太君、太太,两位爷和太子往这里来了。”
  “太子既来了; 怎么没人过来喊接驾?”凤香闻言忙将手里的霁蓝釉云纹梅瓶递给身旁的小丫头; 问道。
  余二家的一面捂着胸口喘气,一面道,“谁知道呢。”凤香蹙了蹙眉,又加快了步子,余二家的也连忙跟了上去。
  尤氏又笑着道; “老太君; 你还记得咱们库房里头收着的蕙娘绣的的那十六扇折枝花卉的屏风吗?琬丫头的手艺和她比起来; 竟差不了多少。”
  蕙娘是姑苏有名的绣娘,精工刺绣。她所绣的人物山水,色丝鲜丽,仿若画里头的景; 极是精细雅致。
  宋琬抿了抿嘴唇,笑道,“大表嫂这就是谬赞琬儿了。”她的绣品虽说比常人绣的更精致一些,但若是和蕙娘比起来,就差太远了。
  “老太君,大奶奶。”
  凤香和余二家的一前一后的跑过来,气喘吁吁的道,“大爷让奴婢们来传个信,说太子爷往这里来了。”
  尤氏闻言皱着眉头道,“你们从哪听来的?太子爷来家里头怎么也没人提前说一声。”
  余二家的道,“奴婢过来给大奶奶您送账簿,在半路上碰到了两位爷。”
  唐老夫人拍着尤氏的手道,“你不必急。看样子太子爷是微服来的,咱们现在过去就是。”
  宋琬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李崇庸。她跟在唐老夫人身后,一时有些怔忪。
  没走多远,就见三个身形差不多高矮的男子往这里走过来。走在最前面的男子头上戴着白玉冠,身穿玄青色的立蟒白狐腋箭袖,系着缂丝描金花边的鸾绦。
  待至跟前,一众人都屈身行礼。李崇庸微微俯身,搀起唐老夫人和林老夫人,“不必多礼。小王此次前来,就是奉父皇之命看看你们的身子骨可还健朗。”
  唐老夫人笑着回道,“劳圣上挂念,臣妇的身子骨一向很好。”林老夫人也跟着回了。
  李崇庸这才点了点头,笑着道,“小王来的突兀,你们也不必太拘束了。”他说话的时候扫了一眼众人,目光落在宋琬身上时,微微停顿了一下。
  李崇庸又和身后的唐湛说话,“我听说你有个表兄在这里住着,可就是小时候曾在卫所待过半年的那个孟阶?”
  唐照是皇子们的武学老师,李崇庸自小就和唐湛、唐澈熟识。孟阶在英国公府住着的那一段时间,李崇庸和他见过几面。
  孟阶头脑聪敏,学什么都很快,给李崇庸的印象很是深刻。只是后来孟昶出事,孟阶跟着唐云芝嫁去青州府,两人才没有再见面了。
  当时李崇庸还为他可惜了一番。
  唐湛忙拱手应了一声‘是’。李崇庸笑了笑,又道,“说起来小王已经许多年没有见过他了。既然他在,何不请来一会?”
  唐老夫人闻言忙吩咐唐湛,“殿下既要见你表兄,还不快遣人叫他来。”唐湛连连点头,派了几个小厮跑去‘蓼水轩’喊孟阶。
  唐老夫人又提议,“这里不远处有个花厅,里头暖和些,不如殿下去那里坐一坐吧。”
  唐老夫人和林老夫人身子骨虽健朗,但也不能吹太久冷风。李崇庸点了点头,抬手一请,“老太君,您先。”
  有男客来见,妇人一般都要避嫌的,何况是太子爷。宋琬和尤氏、孙淑清、徐氏、林绮烟都站着不动,等着他们进了花厅,才都各自回房去了。
  李崇庸走到花厅前,忍不住回头看了宋琬一眼。只见她披着大红羽纱面银狐皮里的鹤氅,脚上蹬着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一头乌黑的青丝挽在发顶,结成三个小鬟,髻上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
  尤氏正在和宋琬说笑。她微微仰头,凤凰上衔着的珠穗一摇一摆。李崇庸能看得清宋琬半边白皙的面容,他看到她的嘴角上扬,似乎在笑。
  明明两人是第一次见面,为何他竟觉着这般熟悉?李崇庸不可思议的摇了摇头,抬腿进了花厅。
  宋琬在回去的路上遇到了孟阶。孟阶换了一身深蓝色的圆领直裰,腰带上系着一块白玉佩。他面色淡淡,朝宋琬挥了挥手。
  尤氏掩着唇笑道,“看看谁来了?!”她又轻推了宋琬一把,“还不快过去。”
  宋琬这才笑了笑,走到孟阶身前。
  “你们两个说话,那我们就先走了。”尤氏一面笑,一面拉着徐氏往前走了几步,躲在了柱廊后面。
  林绮烟绞着手帕跟在后面,看孟阶的眼神不免有些呆滞。尤氏瞧了一眼正说话的二人,又回头眉飞眼笑的和徐氏说,“你看她们两口子,也不知道害臊。”
  徐氏携着帕子轻笑一回,点着尤氏的额头道,“听你这酸溜溜的语气,赶明儿让湛兄弟来哄你。”
  尤氏笑着嗔了徐氏一眼,“你个没正经的。”她正要回头再看宋琬和孟阶,眼角的余光瞥到了失神的林绮烟。
  尤氏眼珠子微转,顺着林绮烟的目光落在孟阶的身上。她微无可闻的笑了一声,心里却多留了个心眼。
  孟阶并没有问宋琬李崇庸的事,他摸了一下宋琬冰凉的指尖,皱着眉头道,“又犯傻。手这样冷,出来也不知道捧个汤婆子?”
  宋琬抿着唇,悻悻地道,“我去老太君那里的时候带了汤婆子的。只是跟着老太君出来的急,就忘了。”
  孟阶蹙眉,又拢了拢她身上的斗篷,“快回屋去吧。”
  宋琬应了一声,又说,“那我在‘蓼水轩’等你回来。”
  孟阶点了点头,迈着步子往花厅的方向去了。宋琬看着他走远,刚要转身回去,就见尤氏在柱廊后面笑道,“哟。不就离开这一会,就开始依依不舍了。”
  宋琬嗔了尤氏一眼,笑道,“就打趣我,回头我可要给湛兄弟告状了。让他呀买个粗一点的腰带,将表嫂子一刻不离的拴在腰上,我看你还乱咬人不?”
  尤氏走过来,拉着宋琬的胳膊笑盈盈的道,“你这一提,我怎么觉着粗腰带也得给阶兄弟买一个。看你们两个浓情蜜意的,一小会不见都不行,最适合拴在一起了。”
  徐氏也笑道,“都不用争了,赶明儿给你们两个人各买一条。”说的一众人都笑了起来。
  尤氏扭头瞧了林绮烟一眼,见她咬着嘴唇,脸色不大好。尤氏心里更是确切了,她回去便和凤香道,“这两日你且盯着绮姐儿的一举一动,若是有哪里不妥的,回来禀报给我。”
  小丫头沏了滚滚的热茶进来,李崇庸端了一钟,轻轻地拨着里面的沫子。等着晾到七八分的时候,李崇庸才呷了两口,复又将茶钟放到手边的高几上。
  他才抬头和唐老夫人道,“国公还是在卫所待到戌时才回来吗?”
  永隆帝对英国公府如此看重,一是因着老英国公战绩赫赫,二来便是唐照自己做事勤恳本分。
  任是哪朝皇帝,都会喜欢不多说只多做的臣子。
  唐老夫人笑着点了点头,“卫所里的事情,他总是丢不下,非得自己看着才放心。”
  李崇庸笑了笑,又说,“公事虽大,但也得保重身子。老太君您也多劝劝国公,有些事情让下面的人去做就好了。”
  “唉。说他多少次了,一回也不肯听。”唐老夫人叹了一口气,又笑道,“殿下回头若是见着他,定要替臣妇劝他一回。”
  话音刚落,就见一个小厮进来通传,“孟公子过来了。”
  李崇庸忙道,“快把人请进来。”
  孟阶听到里面的声音,才抬腿进来了。花厅里很安静,都扭着头看向他。孟阶却没有在意,淡定从容的走到李崇庸跟前抱拳行礼,“殿下。”
  李崇庸看了孟阶一眼,抬手道,“不必多礼,快坐。”
  孟阶又淡淡的道,“多谢殿下。”他这才起身坐到唐澈旁边的太师椅上。
  李崇庸既叫了孟阶过来,定是要话要问,她们在场反倒有些拘束了。唐老夫人和林老夫人相视一笑,起身道,“既然你们年轻人说话,那我们就不凑热闹了。”她们二人起身,李崇庸又送了一番,方又回到花厅。
  李崇庸拿起高几上的茶水又喝了一口,才说话,“孟兄不认得小王了?”


第九十章 
  李崇庸又笑了笑说; “小王还记得; 幼时咱们在卫所一起习武。你虽比我们晚来半年; 却进步极快。那一场比试,是你赢了本王。”
  永隆九年; ‘大礼议’的事情还没有发生。孟阶来英国公府小住; 唐照便带他去了卫所。那时,李崇庸和众位皇子也在。
  比试时,孟阶将李崇庸摔到了台子下; 但他也没有好到哪里,衣袖被李崇庸扯掉; 臂膀上有一排带血的牙印。所有的人都跑去看李崇庸伤到了哪里,他却淡定的拍了拍衣袖扬长而去。
  李崇庸划伤了手背; 身上也是一片青一片紫。唐照连忙请了太医过来; 包扎好伤口后,众人才发现始作俑者不见了。
  唐照是在书房找到孟阶的,见他坐在书案前练字,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
  也是那时,唐照才发现孟阶的与众不同。因为无论发生什么事情; 这个孩子总是很镇定; 身上有一种常人所没有的坦然。虽说比试前是说好不计较后果的; 但李崇庸皇子的身份是摆在那里的。唐照为了给永隆帝一个交代,让人打了孟阶二十大板。
  那板子可是按着军队里的规矩来的,足足半个月后,孟阶才能下地走路。
  孟阶闻言淡淡一笑; “说起来当时都是子升过于鲁莽。殿下虽伤的很重,却还给子升求情。这份恩情,子升永世难忘。”
  李崇庸笑着摆了摆手道,“都是他们大人大惊小怪,不就摔了一下子,哪里能伤多重呢。再说比试之前,咱们也是立下誓的,说起来还是我犯规了。”
  孟阶抬头看了一眼李崇庸,眼眸又微微敛了敛。
  前世,宋家不过是京城小小的一户人家。宋琬也是头一次到那里,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她怎会嫁给李崇庸?孟阶想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想通这件事情。
  就是永隆帝和太后给李崇庸赐婚,那也不应该是宋琬。从民间选出来的女子贤良貌美的无数,哪一个不能做皇后,为何偏偏是一个五品官员的女儿?自打宁朝开国以来,宁高祖为了防范朝中权臣和后宫勾结,嫔妃多是从民间选上来的。宁高祖之后,世宗更是颁布了选妃的敕令。
  规定凡是天子、亲王的后妃和宫嫔,都要从良家女中选出。而且历朝皇后,都是偏重于选择清贫之家的女子,来辅佐皇帝节俭勤政。
  宋渊那时已是朝廷重臣,选他的女儿进宫,便是拂了世宗的旨意。若不是朝中有人操纵,宋琬怕是进不了皇宫。
  李崇庸看上去很是儒雅,比那些熟读诗书的翰林学士还要更甚些。但他却将宋琬打入冷宫,三十七年不管不顾。都说‘一日夫妻百日恩’,宋琬可是本本分分做了三年的皇后。替他协理六宫,到头来却只落得这样的下场。可见李崇庸骨子里的冷血与狠辣。
  孟阶听宋琬说过,他是等着李崇庸驾崩之后,才救了她出冷宫。他当年想捧到心尖上的人,却被人家踩到脚底下一文不值。孟阶现在想想都觉着喘不过来气。
  李崇庸见孟阶许久不说话,又道,“阶兄,我听说你今年中了解元。还拜了夏次辅为师,可是真的?”
  李崇庸连他来英国公府的事都知道,那拜夏冕为师的事情更不是秘密了。孟阶沉默了一下,才应了一声‘是’。
  “小王当时还觉着你长大了能成为一个将军。没想到几年不见,你竟读书读得这么好。能文能武,咱们大宁朝可是极少有你这般的人才。”李崇庸笑了一声,又和孟阶道,“你这些年里,可还曾练过武艺?”
  孟阶闻言摇了摇头,“只是清晨的时候练功健体,武艺却是谈不上了。”
  自从孟昶出事后,孟阶就没有再来过英国公府。李崇庸是知道的。就算孟阶天赋异禀,若是没有人教他武功的路数,也是白负了这般的身手。
  屋子里一时静默了下来。李崇庸摩挲着手里的茶钟,笑道,“想起来小王也已经很久没有去过卫所了。既然有缘在这里遇到阶兄,不如咱们一起去卫所看看如何?”
  李崇庸提议的话,众人自然不敢反驳。唐湛点了点头,吩咐管事余二去牵马来。
  孟阶也是要跟着去的,他蹙了蹙眉,低声和一个小厮道,“去给夫人说一声,我去了卫所,可能晚些才能回来,晚饭就不必让她等我了。”
  李崇庸走在前面,听得虽不清楚,但也知道大概的意思。他挑了挑眉,问孟阶,“阶兄何时娶得亲?怎么也不带令夫人一起过来?”
  李崇庸比孟阶小一岁。
  孟阶嘴角微扯,“殿下已然见过她了。”
  几人已经到了垂花门前,李崇庸闻言驻足,“小王怎么不知——”他说到这里一愣,脑海里浮现刚刚看着很是熟悉的陌生女子。他微微一顿,又道,“原来是她。”
  李崇庸笑了笑,说,“你们二人倒真是一对璧人。”
  宋琬回到‘蓼水轩’,便让小丫鬟去‘倚梅苑’后面折了几支梅花过来。正堂里有个青花地白缠枝莲纹的花插,宋琬将红梅插在里面,拿着银剪子剪去多余的枝杈。
  直到转了一圈都满意了,宋琬才将银剪子放在了笸筐里。她将修剪好的红梅花插摆在拔布床里的高几上,踱着步子看了一番,才又坐到了临床大炕上。
  小厮没过多久便来给宋琬报信,“夫人,爷说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