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家媳妇日常-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燕王大帐的近处时。
  里面似乎没什么别的声音了。
  有的只是一种寂寞。
  就是安静着,除了夜晚的风声,再无其它一般。
  朱瞻元的求见,很快被来迎接的亲卫校尉引进了大帐内。
  大帐内,除了坐着的燕王外,还有四个黑衣的刺客。不过,这四个刺客显然也是死士,因为,这四人也是嘴角流着黑血,显然服毒自尽了。
  “祖父,孙儿特来请安。”
  朱瞻元还是态度算得平和的。讲话时的语气,也是非常的平静。
  燕王瞧着后,倒是眼神里还是满意的。
  “对于这等事情,你如何看?”
  燕王指了四个刺客的尸体,对朱瞻元问话道。
  “不过是徒劳挣扎,无济于事。”朱瞻元回答的非常的肯定。朱瞻元可是清楚着,以他祖父的个性,身边从来不缺了保护的人手。
  刺客这等技量,就是送人头的活动。
  “说得好。”
  “不过,刺客这等事情,也不可小看。要知道,干大事的人,得惜身。若不然,命都没有了,再大的志向,都是空谈。”
  燕王对嫡长孙教育了话道。
  “祖父说的是,孙儿记下了。”
  朱瞻元摆正了态度,他觉得祖父说的在理。
  人活着,才能去撑握了一切,若是人死了,确实是万事皆休。
  “不过,刺客的刺杀既然失败了,那么,就是说了南边的京城,注定要换一个主人。祖父,是当初无愧的天之骄子。”
  朱瞻元望着祖父的目光,全是仰慕之色。
  这等自己血脉后辈,还是嫡亲孙儿的仰慕,显然让燕王的心情颇是不错的。
  燕王笑了,笑得非常开心,他说道:“是啊,京城得换个主人,天下也应该换一个主人。”
  刺客算什么?
  不过是一个提醒。
  让燕王觉得,将来到了京城后,得斩草除根不留后患。
  燕王可不会给子孙留了麻烦。
  废帝也罢,废帝的子嗣也罢,都应该去死。
  只有死人,才能让活人安心。
  这个世界上,死人是最让人放心的。
  在心头,燕王已经因为这一次的刺客事件,对南边的京城中的某一位目前的天下至尊是给了一个定论。
  那便是死亡归宿。


第166章 
  就在祖孙谈话; 谈得气氛颇好时。
  燕王亲卫的护领就是来禀话; 晸二爷这位燕王的亲儿子求见。
  对于亲儿子的求见; 燕王自然是挥手同意了。于是,稍片刻后,朱高晸进了大帐内。
  “父王,儿子来迟。”
  朱高晸一进来,看着地上的尸体后; 就是跪下来请罪道。
  朱瞻元看着二叔的做派,真是心头为二叔的机紧,点了一个赞字。不过嘛,对于二叔的警惕之心也是更甚了。
  对于晸二叔; 朱瞻元一直是视其为亲爹的对手。
  因为,亲爹对待二叔是兄弟之情。二叔待亲爹,却是认为是前进道路上的拌脚石。正因为如此; 朱瞻元对于二叔啊,那就是站在亲爹的立场上。
  这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此事不怪你; 且起来。”
  燕王遇刺,自然怪不到儿子的身上。
  燕王更不清楚,这事情说起来; 也是应该的。毕竟; 南边都到了末路了,肯定什么招都使得出来的。
  燕王不怕刺杀,燕王怕的是南边那位按兵不动啊。
  因为; 燕王担心的事情,是南边那位逃跑了,才叫一个麻烦。又或者,那位要死要活的跟他拼到底。
  对此,燕王是不愿意的。
  燕王是想和平的接收了应天府。和平的接收了京城。
  燕王可不会忘记了,他的四周还有一群虎视眈眈的兄弟。那些王弟们,可不是个个都吃素的。他们不过是被朝廷前面的动作吓住了。
  如今在观望罢了。
  燕王借的机会,就是藩王们的在观望。燕王要在藩王们动作起来前,一举定下了基调。
  燕王是宏武爷活着的儿子里,实际的长子了。是诸王之长啊。
  这个身份,燕王岂能不用好了?
  要用好,也得有实力才成。
  这实力自然就是一举压垮了朝廷中枢。然后,入主大宝。
  “父王,这一回的刺杀,不光您这儿。儿子那边也有两个刺客。儿子以为,这事情肯定不能如此善罢干休。”
  朱高晸很生气的。他身为皇家的皇孙,打小也是金枝玉叶的好日子过着。今天是头一回,在生死边上打个转儿。
  刺客两个,差一点就让朱高晸交待在了刺杀之中。
  朱高晸能心宽了?
  才是怪事。
  “你急什么?”燕王看了次子一眼,淡淡回道:“等打下了京城,一切总帐自会一一的算清楚。”
  朱高晸听了父王的话后,自然也是懂了父王的意思。
  于是,朱高晸是不闹腾他的想法了。
  “祖父这里是四个刺客,二叔那边是两个刺客。唯孙儿那里去了一个刺客。这般算下来,倒也是大手笔,七个死士,一举来袭。”朱瞻元算了一笔帐。
  燕王听懂了。
  朱高晸听得迷糊了。
  朱瞻元没再解释什么?
  朱瞻元在想的是,他有些懂了,为何前一世时。宣惠帝这位皇伯父啊,会全家死绝了。看来,祖父是真的很生气,南边来的刺客啊。
  至于那个可怜的方孝儒,更可能是祖父专门给某些人看的靶子。
  因为,方孝儒在一个不合适的时机出现,在一个不合适的时机里蹦跶,祖父若不杀他,何以谢天下?
  那就是祖父用来吓唬了猴子们的鸡。
  杀鸡警猴,招不在老,好用就成。
  宣惠三年,九月。
  这一天,九月初三日。
  京城,皇宫。
  乾清宫的宣惠帝是满面的愁容。
  后宫。
  常贵妃在与亲妹妹说话。
  这个妹妹不姓常,却真是她的亲妹子。因为,她们姐妹都是白莲教给送进宫来,想挣得荣华富贵的。
  如今嘛,却是一步烂棋了。
  因为,大厦将倾。
  “姐姐,我们往后怎么办?”
  这位常贵妃的妹妹,那是神情楚楚可怜的。
  若是男人瞧着,自然是爱怜着。可常贵妃是一个女人,自然不在意了这些东西。
  常贵妃淡淡的说道:“怎么办?”
  “与圣上同死罢了。”
  常贵妃是真不在意了生死。因为,对于她这等享受了富贵的,若是失去了富贵,她觉得死亡也没什么好怕的。
  更何况,宣惠帝失败了,她这等高位妃子,也却实没什么别的出路了。
  常贵妃想了想,还是觉得体面一点的死法比较好。
  “难道朝廷就不想一想法子,求得一条活路吗?”常贵妃的妹妹还是有一丝的希望啊,毕竟,这没到了绝望之时,肯定是乐意求活路的。
  常贵妃笑了,回道:“我们姐妹都被宫外舍弃了。你觉得一旦大军来了,我们会得什么样的下场?”
  “苟活着,可不是好活法。还不如一死百了。”常贵妃望着妹妹时,心情挺通泰的。
  因为,应该了解的情况,常贵妃有宫外的消息渠道,还是知道的非常清楚的。这时候,常贵妃更多的,就是觉得时也,命也。
  对于这个亲妹子,常贵妃就是觉得,妹妹真歹命,连富贵都没怎么享受,如今就得担上了性命。
  “我不想死。”
  听着妹妹说了这四个字,常贵妃笑了。常贵妃说道:“没人想死。不过,若你有法子,到时候能逃出宫去,也算得你的本事。”
  常贵妃的妹妹沉默了。
  她一个弱女子,往哪儿逃?
  她们这等白莲教的圣女,是没什么武力的。不过,就是学些勾人的法子,做了媚上的事情。事实上,她们更像是教中的工具,用来拢络了对于教中有用的贵人们。
  “后悔进宫了?”
  常贵妃对妹妹问道。
  “后悔了。”
  其妹哭着回道。
  “唉。”常贵妃一声叹息。然后,她是执起了妹妹的手,领着对方到了寝宫之内,指着了一处地方,说道:“这算一处藏身的地方,若是到时候大军真进宫了。你若能躲过一劫,算得你的运气。其它的,全看天意。”
  常贵妃这话说了,还是向妹妹打开了一个容人藏身的暗道。
  那暗道常贵妃和妹妹都进去了一回。
  里面通向的是地下的一处暗室。不是特别大的暗室,却也是藏了三五人绰绰有余。
  “姐姐,你不躲了吗?”
  “不了。”
  常贵妃回得干脆。
  “我是圣上的嫔妃,也是享了朝廷的供奉。一辈子这般去了,也没什么遗憾了。”常贵妃没有子嗣,也是享受了宫中的富贵。若是失去了这些,想一想那些宏武爷被生殉的妃子,想一想冷宫中被逼疯逼死的女人。
  常贵妃觉得自己舒服的死去,也是一种福利了。
  这后宫里,只要是有门路的。
  这时候,都知道了,已经是麻烦的到来。
  因为,九月初九日。
  重阳节时。
  京城已经成为了天下的孤岛。
  燕藩的兵力,围了京城。
  皇宫。
  景仁宫。
  胡雅莲这个皇贵妃是容貌变得像是老了十岁的样子。她那美丽的容貌,显得有一种苍老的感觉。
  这不是错觉,而这些日子的沉重压力,让胡雅莲这个皇贵妃是生生担忧害怕着。
  结果,局势还是朝着胡雅莲最怕的方向发展了。
  “为何会落得如此境地?”
  胡雅莲完全不敢相信的。
  明明朝廷大军已经大败了宁藩,大败了周藩。
  为何到了燕藩时,朝廷大军是每回打仗,皆是必输。如今更是京城都被围困住了。
  “娘娘。”
  皇贵妃身边的嬷嬷瞧着主子这般样,也是满面的哀荣。这时候,宫里的宫人,哪个又不担心呢?
  要知道,这一代天子一代臣。
  一旦造反的事情来了,那可是皇宫倾复,没人能得了好结局的。
  至于说后宫的嫔妃们,会更惨的。
  当然,天子与天子的子嗣,下场不讲,人人都知道没个好结果的。
  而嬷嬷这等胡皇贵妃的亲信,也是同样没个好下场啊。她们这些人,依附着皇权,一旦依附的主人没了,她们就是任人割的草芥。
  “太子,太子呢?”
  胡雅莲似乎有些神经质了。她突然问了太子,她唯一的儿子。
  “太子在东宫。”
  嬷嬷回了一句话道。
  “去东宫。”
  胡雅莲这时候也只是想见一见儿子。也许见一见儿子后,她能有勇气,多想一想如今的局面下,可以给儿子找一条活路的法子。
  “诺。”
  嬷嬷应了话。
  胡雅莲出行了,坐着撵轿,到了东宫。
  胡雅莲到了东宫时,太子还在师傅的教导下读书。
  “儿子给母妃请安。”
  太子是一个长得不错的少年。毕竟,宣惠帝的容貌,胡雅莲这位皇贵妃的容貌都是不错的,更甚者讲,这父母皆是优质的容貌,身为其后代的太子自然更是一个优雅的少年。
  不管是容貌,还是学识,又或是气质上,太子皆是不错的。
  算得一个合格的储君。
  当然,以往这些都是胡雅莲的骄傲。
  如今也是如此。
  只是,时局的变幻,让胡雅莲心生恐惧罢了。
  “快起来。”
  “不用多礼了。”
  胡雅莲亲手扶着儿子起身。
  旁边的师傅也是给皇贵妃拱手一礼。
  “皇贵妃娘娘,臣正在教导太子读书。这等时候,应该是太子接受教育的时间。”这师傅的意思够明白,就是让皇贵妃莫担搁了太子的学习时间。


第167章 
  若是往常; 胡雅莲定然是接受了这位太子之师的暗示。肯定还会谢谢了对方的好意; 赏赐更不会轻了。
  如今的局面下; 胡雅莲却是没了这等虚怀若谷的心思。
  这等大势将覆灭的情况,读书能解决什么?
  胡雅莲不觉得,读了几本书就能救了儿子的性命。
  “城外的乱军已经兵临城下,本宫实难安心。方师傅,不如让太子暂时歇了课业吧。”胡雅莲说了她的打算。
  若是无法时; 胡雅莲是要让外面的姐夫救上一救自己的亲儿子啊。
  这位方师傅望着皇贵妃哀求神色,叹了一声。
  “太子,您意下如何呢?”
  “臣唯听殿下的吩咐。”方师傅把问题放回了太子的身上。太子望了一眼师傅,又望了一眼母妃; 最后,对方师傅躬身一礼。
  “方师傅,孤还是陪陪母妃吧。”
  “百善孝为先; 孤陪陪母妃,也是全了孝道。”显然太子也不是不知时势的人。方师傅听后,同意了。
  最终; 太子陪着皇贵妃一同回了景仁宫。
  方师傅,也就是方孝儒,则是在东宫之中; 徒然留了几声的叹息。
  九月初十日。
  晚。
  京城; 西城门。
  夜色暗暗的。一个竹框被人放下来。这黑灯瞎火里,自然是没人发现的。当然更可能的,是有人发现了; 但是,默许了。
  毕竟,大势如此,更多的墙头草要为自己,为家族谋求了退路。
  “谁?”
  燕藩的守卫是非常严密的。
  毕竟,前面才出了燕王被刺客暗杀的事情。这是非常严肃的问题。所以,燕藩军队的暗哨,更是加了两岗轮班。
  “魏国公府的人求见燕王。”
  来人报了来历。
  然后,是在暗哨的喝斥中声停了脚步。接着,递上了信物。
  “在这里等着。”暗哨对来人吩咐了话后,往藩镇的军队营寨返回。
  约是过了一刻钟。
  暗哨归来了。然后,一个校尉装束的人,领着这个传消息的魏国公府的来人,往燕藩的营内走去。
  一路行来,过了五次的检查。
  最后,一路到了中军大帐。
  “荥阳拜见姑父。”
  这魏国公府的来人,那是非常有份量的。这来人就是燕王妃嫡亲的侄儿,魏国公府的世子徐荥阳。
  燕王自然是认识徐荥阳的。
  所以,燕王是挥一挥手,让大帐里的侍卫退了出去。
  “起来,陪姑父好好的谈一谈城内的情况。”燕王难得的是脸上带了笑意,还是显出了长辈的和蔼来。
  徐荥阳依话后,谢过起身。
  待到了燕王近前时,徐荥阳拿出了一份礼物。
  当然,这一份礼物就是魏国公府在城里的主要成绩。那是一份名单,一份准备倒向了燕王的勋贵们的名单。
  还别说,瞧瞧上面啊,真是有份量的颇多啊。
  看来啊,在宏武爷的治理下,勋贵们还是颇有识实务者为俊杰的脑子。
  燕王接过了名单,仔细看了。
  “荥阳,辛苦你了。”
  燕王夸赞了一句道。
  “能为姑父效力,是荥阳的荣幸。”徐荥阳满面的热忱。那态度真是小青年,看到了大偶像的崇拜啊。
  “哈哈哈。”
  燕王笑了。
  对于徐氏一族,特别是魏国公府的厚礼,燕王收下了。
  于此,燕王还专门手书了一封信,让徐荥阳带回了京城内。这串连的事情,肯定是有目的地。这目的嘛,更简单了。
  就是燕王要和平的接收了京城。
  京城,与皇宫是两个概念的。
  当然,如果皇宫也能和平的接收了,那就更好了。
  不过,燕王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京城的内城。
  纪府。
  纪德的书房里,还亮着灯。
  这时候,纪德还在与心腹商量着事情。等着心腹离开后,纪德的亲祖母来看望了嫡亲的孙子。
  “祖母,您怎么来了?”
  纪德对于祖母的出现,还是惊奇的。毕竟,纪家奶奶可是已经很久没出了佛堂了。这位纪家奶奶自从孙子发达后,官位越坐越大后,就不太管事了。
  这纪府的女主人,一直是纪大妮,这个纪德的妻子。
  “阿德,京城出大事了。”
  “你啊,何苦瞒了我这一个老婆子?”纪家奶奶是上了年纪的人,这一辈子,战乱的时代经历过。也是知道的,这天子换了,信任的臣子肯定也得换了。
  如今宫里的太子,还有太子的生母与纪府那是关系太深了。纪家奶奶也是担心她的后辈们。
  “祖母,您都知道了。”
  纪德苦笑。
  “是孙儿没用。”
  纪德这时候,只能苦笑了。这等时候,京城被围住了,想逃肯定逃不了。
  因为,被围得不突然,毕竟,燕藩的大军一直在南下嘛。而让京城许多人没逃出去的原由,就是朝廷中枢组织了一只三万人大军的。
  在大家伙的眼里,好歹能拖些时间的。
  谁料想,结果这一只军队一出击,就是被神出鬼没的燕藩军队给伏击了。然后,没逃走的京城贵人们,全堵在了京城内。
  京城被围了,没有军队的保护。匆忙之间,朝廷的狼狈,所有人算是看出来了朝廷的弱势啊。所以,许多人的小心思,都动了起来。
  “如今你是什么章程?”
  纪家奶奶问了大孙儿话。她说道:“你这孩子,总要给彰儿留个退路。那可是纪家第四代里,唯一的独苗苗。”
  对于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