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家媳妇日常-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魏谨行忙应一个诺字。
  然后,就去办事儿。
  最近的燕京城。最近的皇宫,那是阴云密布,气压低得能压死个人了。
  虽然不知道帝王的奏章上,究竟遇上了什么事情?
  可魏谨行知道,这一回拱卫司的指挥使大人,要倒霉了。唉,这一位也是惨啊。这刚刚才升上了,就要当了背锅侠。
  至于原来那一位?
  嗯。
  那一位正在大牢里。
  原由嘛。
  很简单。
  太子遇刺。
  如今,太子爷这位储君,还在毓庆宫养伤呢。
  魏谨行公公是永和帝的贴身太监,他知道的消息更多。这一回,太子殿下貌似伤了身体底子啊。
  这真是……
  毓庆宫。
  福娘在照顾夫君朱高熙。
  这等午时。
  是十月中,天气最好的时候。
  朱高熙在沉睡。他的脸色是苍白的。他的容貌有些憔悴。他的唇色,更是带着一些惨白的味儿。
  福娘心情不太好。
  她万万想不到,这天下间居然有如此胆大之人,敢行刺了当朝太子。
  要知道,夫君当时身边可是跟随了不少护卫的。
  “娘,您歇歇吧。”
  “我和弟弟们会照看了爹。您歇歇,若是爹痊愈后,您是病倒了,爹会心疼,儿子们也会自责。”
  “娘,万事有儿子们在呢。”
  朱瞻亨、朱瞻贞两兄弟劝了话,朱瞻利也跟着劝了话。
  三个儿子,你言我一语的,都不敢大声讲了。全是小声的劝了话。就怕声音大了,吵着了晕睡过去的亲爹。
  福娘望着身旁,站那儿的儿子们,还有儿媳领着小女儿也是在旁边候着。
  福娘摆摆手,道:“英娘,您领着如意去正元殿。你得照顾好了晰玉。听娘的话,你往后莫进了内室。以免过了病气。晰玉年纪小,受不得病气的。”
  “如意年纪也小,她和晰玉一样,都得大人们仔细照顾好。娘最近要照顾你们爹,如意和晰玉,英娘,您为娘为分忧,都照顾妥善了。”
  福娘先给儿媳妇孙英娘安排了事情。
  当然,这也是实情。小孩儿很娇气的。这时代,可没什么预防的,万一真过了病气,让小女儿和大孙儿有个什么头疼脑热的?
  福娘得哭死。
  至于三个儿子瞻亨、瞻利、瞻贞,他们年纪大了,又是习武的,这来多照顾了亲爹,倒是无妨的。


第294章 
  福娘交代这话后,孙英娘这个长媳自然是同意了。
  对于孙英娘而言,肯定是自己的儿子重要啊。当然,小姑子也非常重要。至于公爹?她一个儿媳妇,在这个时代里还是需要一些避讳的。
  于是,孙英娘听了婆母的话,恭敬的行礼后,非常温柔的带着小姑子离开了毓庆宫。
  朱如意小郡主很担心了亲爹。不过,小郡主年纪虽然小,却也是瞧得出来,亲娘最近的神色同样很憔悴。做为一个贴心的小女儿,朱如意只能是乖乖的当了一个听话的好孩子。
  长媳孙英娘离开,小女儿朱如意离开后。
  福娘才是有时间,与三个儿子谈了话。这时候,殿中没有旁人,只有福娘和夫君,以及三个儿子。
  “瞻亨,你大不在,你就是年纪最长的哥哥。这兄长的责任,娘瞧着,你是一个能担起来的好孩子。”福娘表示,次子是一个稳妥的孩子。
  当然,就是性子跳脱些,那也是心性善良的。
  “娘,儿子会照顾好弟弟妹妹们。”朱瞻亨表示,亲娘信任了他,他一定当一个好哥哥。
  朱瞻利在旁边忙说道:“娘,我和四弟也会听二哥的话。”
  “是啊,娘,您用担心我和哥哥们。爹,爹和您的身体都要紧。千万不能累着了。”朱瞻贞是一个特会看眼色的孩子。
  这时候,朱瞻贞就是劝话,道:“娘,要不,你先歇小会儿吧。稍候爹醒了,我和哥哥们一定唤你醒的。”
  “娘,四弟这话对。”朱瞻亨这个老二也是讲了话。
  福娘这几天真是累狠了。
  这时候,有三个儿子的劝话。她也是同意了,不过,没离开了。而是在旁边的侧屋小榻上,准备眯小会儿。
  夫君没醒来,福娘心头总不踏实着。
  时间总是慢慢的过去,不以人的意志为中心。朱高熙这个遇刺的太子,是晕厥了好几天。这几天里,他就是偶尔醒来,也是意识迷糊的样子。
  一直到入了冬。
  毓庆宫的气氛才稍稍好了些。
  太子朱高熙的遇刺后,所中的毒被慢慢拔了干净。当然,一些残余是免不了的。这后续的事情,只能慢慢调养了。
  至于朝堂上,那拱卫司的指挥使已经换了两拔人。
  可以说,整个朝堂上的重臣皆是知道着。永和帝这位帝王的心情差,若无大事,莫去打扰。不然的话,太容易被扫了台风尾。
  南征之地。
  若说燕京城入冬后,天气凉了,已经下了第一场雪。
  那么,南边还是温暖如春。
  这里的天气,还是暖和着。而且,安南之地的雨季结束了。冬季攻势,正式开始。
  朱瞻元在知道了亲爹遇刺的消息后,又是跟安南北边的当地势勾结到了一起。所以,他得到了一些更确切的消息。
  他遇刺,他亲爹遇刺,可谓是两拔人,一个同伙。
  这后面的有着关联的。对于这等事情,朱瞻元直接汇报到了永和帝的御案上。朱瞻元的目的很明确。
  一是想坚定了皇祖父灭了安南小邦的决心。同时,也给反对派找不到借口。毕竟,储君遇刺这等事情,谁沾上都是给家族惹事了麻烦。
  那些朝堂上的官员们,个个聪明着。这时候,这南征之战怕是没有敢私议与非论了。不然的话,一旦跟储君遇刺的事情牵连上了,整个家族都得遭殃。
  二是朱瞻元想借助了拱卫司的力量。
  对于安南王室,朱瞻元准备剪草除根,不留后患。
  至于安南本地的势力,若能利用的,若是有心投靠的,还是可以筛选一下的。
  至于那顽固份子,朱瞻元已经为他们判决了死刑。那些人,死得越干净,朱瞻元这位皇太孙殿下表示越安心。
  军帐之内。
  朱瞻元留了诸算子谈话。
  “道长,可是跟安南当地的那些势力,议好了价码?”
  朱瞻元这一问。
  诸算子明白着,这位皇太孙殿下的意思。
  对于安南北边的当地势力而言,投靠与出卖前主子是一回事情。这叫投名状,若不拿了投名状,新主子大周朝的贵人们哪会信任啊。
  当然,就是要卖了,也要卖一个好价钱嘛。
  “按着殿下您的吩咐,已经谈妥了。”
  “无量天尊。”
  诸算子回了两句后,笑说道:“这些安南小邦的鼠辈,倒也是知道自己胃口大小的。一般的聪明人,还是没狮子大开口。”
  “至于那些不够聪明的,已经按殿下的吩咐,在跟拱卫司联手清理了。”诸算子表示,拱卫司在后面当后盾的感觉不错。
  他这位世外高人吩咐一声,下人有的是人给办妥当了差事。这功劳,可是少不了他这位世外高人的一份。
  这等美事,诸算子是累得锦上添花的。
  “便如此。”
  “南边的大进攻将开始了。这一回,皇祖父下了决心,是要灭了安南小邦于此朝。”朱瞻元站起身,说了此话。
  说这话时,朱瞻元的心情是激动。
  哪怕再是讨厌了安南王室,对于刺杀这等技量,觉得真心的可耻。
  不过,朱瞻元还是明白一个道理。
  人活着,才是希望。
  人死了,万事皆休。众有天大志向,全部成空。
  于是。朱瞻元表示,他会好好用一用安南王室的招式,让安南王室也是断子绝孙,不留一丝血脉香火的。
  至于那灭国之功,朱瞻元这位在南征大军中的皇太孙殿下自然也是要分一杯羹的。
  永和七年。
  冬季。
  南征大军,开始了新一轮的大进攻。
  安南国的守卫,因为夏秋两季的扩充,自然是兵源更多,数量更大。
  一时间,倒也防守的有模有样。
  不过,这只是一开始的假像。
  在大周朝的军队由老将出兵,开始正式的排兵布阵,以堂堂正正之势,以万钧碾压而来时。安南小邦的弱势,就是为现了出来。
  这一个小国,太小了。
  它这等小国,面对着大周朝这等多年精心准备的大军的攻势,无异于以卵击石,那就是有死无回。
  所以。
  这时候的朱瞻元有些明白了。
  安南王室前面的刺杀。也许就是想搏一搏,想让大周朝内乱起,然后,再徐徐图之吧。
  奈何,安南王室的算计,皆成空。
  永和七年。
  燕京城的新年佳节到来了。
  毓庆宫。
  福娘扶着夫君朱高熙正在慢慢的走着。这是在殿内,在暖烘烘的殿中走着。
  朱高熙在锻炼了身体。这些修养的日子,他觉得他整个人都在榻上躺着,他觉得自己的骨头要生锈了。
  “已经走了一刻钟。是不是先歇歇?”
  福娘对夫君问话道。
  “嗯,歇歇。”朱高熙不呈能。他倒也是一个实在人。
  夫妻二人就是在殿中的小榻上落座。朱高熙这时候笑着说道:“我觉得我身体好多了。也许再过些日子,就差不多痊愈了。”
  福娘笑着说道:“太医们的医术好,五郎你又是配合了治疗,肯定康复的快。”
  嘴里这般讲话。
  福娘心头却是清楚着。
  这一回,夫君朱高熙遇刺是伤到了本源,因为,那刺客的剑上淬毒了。若不是夫君的身边护卫有带了解毒丸,暂时的压制了毒发。有时间让太医给夫君治疗的话……
  那后果福娘不敢想像的。
  “不知道瞻元在南边的情况如何?”
  朱高熙顺嘴儿提了一句。
  “瞻元的家书回来了,都说大军进攻顺利。在新春之时,必有捷报。我想,这捷报应该不远了吧?”福娘这般一讲话后。
  朱高熙点点头,说道:“父皇瞧着性情猛烈,似乎锐意进取。实则,父皇的性子谨慎着。当初,南边的安南小国多翻挑衅,父皇全数忍了。直到了本朝的大军万全准备,这才是雷霆之势,发兵南下。”
  “这一回,父皇的心,是灭定了安南之国。”
  永和帝的态度,朱高熙这个太子看的明白。
  当然,若是没个明白的,在朝堂之上有傻个儿官员,早让永和帝给清理出了朝堂上。
  “我就是想念了瞻元。他这一去,连除夕都没归来。”福娘表示,一年到头的见不到长子,这真心念想啊。
  “晰玉一天一天的大了,这连亲爹的一面都没见着呢。”福娘表示,长子当了亲爹,这亲儿子朱晰玉一个照面都没瞧着,这真是可惜的事情。
  “男儿大业,自然以大事为重。瞻元是一个合格的皇室继承人。”朱高熙是非常高兴的夸奖了儿子。
  “你眼中,瞻元自然是万般好。”福娘娇嗔了一句。心头还是美滋滋的。
  亲儿子有能耐,哪个当娘的都高兴。
  “瞻元聪慧,我倒也是乐得清闲些。”朱高熙说这话。
  福娘微是沉默。
  “五郎,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福娘最终还是问了实话。
  毕竟,长子是他们夫妻的儿子,而夫君这话,福娘总怕他们父子之间有什么误会。
  特别是夫君遇刺后,太医暗中的交待。
  夫君的根底伤了,往后,总不能过于的劳累了。怕是操心过多,有碍寿数。
  福娘相信,这话她知了。夫君早晚也会知道的。所以,福娘就怕这事情,让夫君心头有了嫌隙。


第295章 
  要知道,她的夫君朱高熙这位储君,正值壮年。
  在这等时候,听得太医的意思。想长寿了,还得让长子多多的操持了权利之事。这于一个储君,于一个未来天子而言,得多刺了心窝啊。
  皇权太美妙了。
  多少天家父子因为此,而弄得刀剑相对?
  福娘不敢多揣测了人心啊。
  福娘更怕,她的夫君和长子有了矛盾。这两边都是亲人,她在中间,真是左右为难的。那么,防患于未然,自然最好就是让矛盾之初,就把问题解决了。
  “你在胡思乱想什么?”
  朱高熙看着妻子福娘,摇摇头笑道:“我瞧你的表情,就知道你肯定是想错了某些事情。”
  朱高熙这般一讲后。
  福娘脸微红一下。
  “那就是我想错了。”
  福娘认了错。福娘觉得,她若是想错了,那就更好了。
  “你不介意吗?”福娘问道:“介意着,别人提着瞻元时,更多的夸奖。提着五郎你时,只觉得你这个太子过于平庸了。”
  “也没什么不好的。”朱高熙反而平和的回道:“父皇那般的耀眼,注定是千古明君。我这个儿子平庸些,也属于正常。”
  “更何况,我的儿子能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这个当爹更应该骄傲才对。瞻元可是咱们夫妻的嫡长子。”朱高熙摆摆手,笑得开心。
  “真是百年之后,我的一切,还不得交到了瞻元的手上。”
  “那时候,我就是去见了祖宗们,也能拍了胸膛保证了。我的子孙啊,能治理好了老朱家的万里江山,能绵延了老朱家的社稷。”
  “这乃好事。”
  朱高熙这一翻,说得那叫一个通透。
  福娘这时候眼框子微红。
  福娘强忍了酸酸的泪意,福娘说道:“我觉得五郎你一点不平庸,你是一个心思特明白的人。你啊,将来在青史之上,也必然会有一笔属于你的光辉耀眼。”
  福娘这般如夸赞的话。
  朱高熙听后,特别受用了。毕竟,妻子的这等夸赞,那是实心眼儿的。
  朱高熙瞧出来,才是真觉得心里舒坦。
  永和七年。
  这一年,若说大事,那当属于南边的攻伐安南国。以及东宫储君朱高熙在查堪了蕃薯种植一事的后续时,遇刺之事。
  这两件事情,让这个永和七年,并不算平静。
  永和八年,并不算悄悄的到来。
  永和八年的春。
  安南国的京城,被大周朝的大军给攻陷了。
  陷落之时,安南国的京城燃了一场大火。据说,燃了七天七夜。
  至于安南国的王室,在青史之上的记载,那便是有玉石玉焚的英烈之态。总之,全数不投降,表示宁死不屈。
  于是,心心相惜的皇太孙殿下,表示这等态度是值得赞扬的。
  所以……
  皇太孙朱瞻元成全了安南王室的英烈之名。
  当然,这只是青史上的记载。
  事实的真相。
  总跟正史上的某些形象,有那么一些差别的。
  诸算子在陪着皇太孙殿下观赏了一场烟火。那是一座京城,燃起来的一场焰火。
  “殿下,这等南边的繁华之城,倒是少见。烧之,太可惜了。”诸算子是真觉得可惜的。朱瞻元却是笑了,他说道:“一座城,给一个注定要死绝的王室陪葬,再合适不过了。”
  “到底是王室,总需要一些体面。”
  朱瞻元面上的理由,跟心中的理由那是不一样的。
  在朱瞻元看来,安南的王室的王宫跟中原的风格差太多了。这不太好,而且,安南王室若是存在了,总会有让安南这一块土地上的某些人,有一些念想。
  朱瞻元可不想,某一天,安南的本地势力又打起了安南王室的棋号来行事。
  一把火,干干净净的两相便宜。
  最主要的嘛。
  朱瞻元不想安南王室有人活着。
  若论复仇,朱瞻元这等帝王心性的人,那肯定是斩尽杀绝方罢手。一个帝王,若论慈悲心?那才是可笑。
  敌我双方,肯定是你死、我活。
  “道长。事后这一片废墟之地,若有什么亡魂的话,需得你出手超渡一二。”朱瞻元似乎随意的说了一句。
  诸算子却是听明白了,这话里的意思。
  这等废墟之地,有亡魂吗?
  没有的。
  那么还要超渡谁?
  肯定是那些没投降的死忠安南王室的顽固份子啊。肯定得多扫荡扫荡。
  “孤要回燕京城了。”
  朱瞻元望着那一座燃着火的城,他说道:“真是舍不得离开这一片土地。这一片非常肥沃的土地。要知道,这一片土地上,大周朝的汉人太少了。”
  嗯。
  汉人太少了。
  这才是朱瞻元就算离开了,也是牵挂的原由啊。
  “此等肥沃之地,若是牵来中土的贫民,倒是一桩善事。也得一桩功德。”诸算子附合了朱瞻元这位皇太孙殿下的话。
  朱瞻元哈哈笑了。
  笑过后。
  朱瞻元颇是意味深长的望着诸算子,他说道:“会的,会有机会的。孤将来必然给道长一个天大的机会。那等行善事,等积功德的美差,道长肯定不能落了人后。”
  朱瞻元这话,说的似乎就是一个承诺。
  诸算子听后。
  莫名的,这位所谓的世外高人是打了一个寒颤。
  诸算子忙念一声道号“无量天尊”。然后,诸算子施了一个道家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