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家媳妇日常-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候,孙英娘是笑回了话,道:“妹妹真聪慧,又听话。将来长大了,不知道得让多少贵族公子倾慕了。”
孙英娘本是随意的一提,就是想拍一拍小姑子的小马屁。
在孙英娘想中,她这小姑子出生不凡,将来肯定不愁嫁的。毕竟,这可是太子妃的嫡亲女儿,头上有四个皇孙的嫡亲哥哥。
将来……
那妥妥的会从郡主变成了公主。
这等尊贵的出生,什么样的郡马爷挑不到啊。
“不怕她嫁得的婆家有多么尊贵?再尊贵,哪能比皇家更尊贵的。”福娘摇摇头,笑说道:“就盼着,是一个知冷知热,会疼爱了如意的好夫婿。”
“再则我和她爹,肯定会仔细挑了人。怎么着,也得给如意挑一个,一心一意守了她的好男儿。”在福娘看来,她就女儿这等条件。肯定不挑门第,就挑那个未来女婿的人品啊。
当然,肯定女儿的婆家得关系简单的。
总之,福娘早跟夫君讲了,已经开始着手培养了未来的女婿备胎N多个。
将来,就从那N多个里面,让女儿挑一个中意的。
“那是好事儿。娘为妹妹想得真远。将来妹妹定然有福气,选中了一个可心儿的良人。”孙英娘也捧了婆母的话。
这时候,婆媳二人是谈得都开心。
朱如意小郡主这时候插话了,她说道:“才不,才不。我才不嫁人,我就要一辈子当娘的贴心小棉袄。”
“我一辈子都赖了家里。哼哼……”朱如意小郡主年纪小,那撒娇的模样,让福娘这个亲娘啊,瞧着乐呵呵。
“好,好,全依你。”
这时候,就是哄一哄小孩儿嘛。
看着女儿撒娇,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福娘乐呵呵,朱如意小郡主得了亲娘的话,也是乐呵呵的笑了。
看着这么一对母女在面秀温暖,孙英娘轻轻抚了小腹。她也盼着,她的孩子平平安安出生,然后,她定然做了一个好娘亲。
晚上。
毓庆宫。
朱高熙和妻子福娘一起讲了讲,今年尾,会添了一个孙儿辈的事情。
说这事情时,夫妻二人心情都不错。
“我和如意一起去看望的英娘,这孩子心情不错,养得好。今年尾上,咱们定然能抱一个孙儿辈的孩子了。”
福娘给夫君朱高熙讲这话时,是眉开眼笑的。
朱高熙回道:“是好事。”
“瞻元早些添了子嗣,于皇家而言更是喜事。”朱高熙的表态,福娘懂。其实,福娘也盼着如此的,她道:“是啊,我盼着英娘先给皇家添了头一个皇曾孙呢。”
“说来。今天瞻亨、瞻利、瞻贞三个孩子也是有心了。都给他们嫂嫂送了贺礼。”福娘这时候,也不忘记了给夫君朱高熙讲一讲。他们家的孩子,就是友爱团结的。
“那三个小孩子是有心的。”
朱高熙随口说了一句。
福娘笑道:“瞻元、瞻亨、瞻利、瞻贞四兄弟的感情好。他们打小在一起长大,彼此之间就是偶尔打打闹闹的,那也是兄弟一起玩儿呢。真是谈到兄友弟恭的,还是懂得分寸行事。”
朱高熙听得妻子如此讲,也是点点头。
“今年是一个好年份。”朱高熙说了此话。
“想来,过些日子南边的瞻元也会知道了,他今年要添了一个孩子的喜事。”朱高熙这般一讲后。
福娘的目光,也是转了方向。
望着南面的方向,福娘说道:“是啊,瞻元得了信,肯定是高兴欢喜的。”
“就盼着瞻元早些平安归来。最好能瞧见了英娘生下他们的头一个孩子。”福娘说这话,是有原由的。
每一个人,不管男人女人,对头一个孩子总有些特殊的感情。毕竟,那是头一回当了爹娘嘛,感觉上不一样的。
就像是一个男人或是女人,真正的长大了。
不光是身体,还有心灵上的年纪长大了。那是一种为人父母的责任感的滋生啊。这等感情,福娘经历过。所以,她不想她的孩子,错过了。
第287章
南边。
远在几千里之外的朱瞻元,这时候并不知道他要当爹了。
不过,他身边有神棍啊。
诸算子在陪着皇太孙殿下逛间,嗯,错了,是体查民情。对于这等有报销的消费行为,诸算子是非常乐于干的。
毕竟,吃吃喝喝,还不干正事的玩儿。这多美的差事,诸算子最乐意了。
于是。
皇太孙朱瞻元就是带着诸算子这个神棍,一起游走在南边的一座小县城里。这等县城,皇太孙朱瞻元已经走过了不下于十个地方。到过了不下于十五个府县。
这是这些日子以来,朱瞻元见到的最真实的大周朝县城的百姓生活。
朱瞻元不是随意逛一逛。
他是真用心去体查了,普通百姓的生活。
总体来讲,还算得不错的。至少,百姓能吃饱,嗯,吃好就不用想了。普通的百姓的要求也不高,能吃饱就是太平盛世。
当然,这个吃饱的概念。跟皇太孙朱瞻元理解的有些远。
因为,朱瞻元亲自去尝了尝,百姓所谓的吃饱。然后……他就感叹,兴亡百姓苦,真苦。
那混饱了肚子的粥,是粗粮加野菜熬的粥。里面米糠同煮,也还是水多野菜多,米的数量少的要命。
当然,这是平日的伙食。
真到农忙时,要下死力气干活时,百姓的吃食会好些。
可便是如此。
朱瞻元还是心头明白的。这还是丰年啊。若是灾年呢?一到灾年,百姓为何卖儿卖女,又或者卖了祖宗留下来的田地?
无外乎,穷啊。
“公子。”
诸算子在外面,一直叫皇太孙朱瞻元一声公子。
当然,这是朱瞻元的要求。真是叫了殿下,那还体查什么民情啊?
“哦,是道长。”
“道长唤我有什么事?”朱瞻元收回了目光,他不在望了远方,那正在开垦了新地的农民,而是把目光转向了诸算子这个道士。
春。
万物复苏。
大周朝的新政。
百姓若开垦了荒地,头五年免税赋的。这荒地的地价,相比熟地来,那也叫一个便宜了。所以,若是家贫的。又若是家中人口多的,这不就是乐意开垦了荒地嘛。
在农民的眼中,力气活,那就是不值钱的。
若是荒地养好了,那就是差了熟地,也差不到哪儿去的。
当然,这荒地比起熟地来,其实,要差太多了。
因为,真是好地,早被开成了熟地了。一般的荒地,既然荒了,肯定有它的缺陷所在嘛。或是地薄,地力不够。要么,就是地段不好,若是地块太小。
总之,别以为荒搁那儿,就是让人占便宜的。
这世道啊,没真傻子。
“公子,咱们是不是应该回县城里了?”诸算子提了话头。
朱瞻元摇摇头,道:“不了,今晚咱们借宿民居。明日一早,咱们就去军营报到。”朱瞻元这些日子走下来,想看的,他全看了。
这时候,他只是准备在告别这些普通百姓的生活前。再留一宿,算是最后的体验一下生活。
“成,依公子的话。”
诸算子心头明白了。
他想去县城里,犒劳自己的打算,算是白瞎了。
唉……
诸算子觉得,给人当幕僚就这点不好。什么都得吃了头上东主的意思。
这些日子,虽然跟着这位皇太孙殿下,苦头吃过,当然,福也是享过。可到底,不如原来一个人时自在啊。
只是,再想一想,皇太孙许诺过的“国师之位”。
忍忍吧。
风雨过后,就会天晴。
诸算子这般安慰他自己。
等朱瞻元和诸算子一起借宿了一家民居时。
那一户人家,倒好说话的同意了。当然,诸算子瞧来,更可能还是朱瞻元给了铜子儿,当了住宿和夕食的费用。
这给钱了。肯定乐意啊。
不乐意的,才是傻子嘛。
那农户家在这村中,算得中等。
五间的茅草房,用土墙围的院子。算起来,这就是农村的普通房屋。都是泥胚修的屋子。若说青砖的瓦房,还真有。
不过,那等高门大户,那不是农户能住的。
朱瞻元已经问过了。
那是这个村的地主家的别院。嗯,目前关了院门,那就是守家的仆人和管家。至于院子的主人,人家住了县城里呢。
许是空闲了,可能会来庄子上住一住,当是散散心的事情。
夕食。
朱瞻元和诸算子的饭食。
农户的媳妇是单独准备的。那饭食中,还给弄了一只熬汤的肥母鸡。总之,这一只鸡端上来,诸算子是满面欢笑。
有肉吃。
这个不吃素的道士,那是乐呵呵。
朱瞻元没忙着食饭。
因为,从那隔壁的门口,冒出了几个小脑袋。朱瞻元一瞧,就是认了出来。这是农户的小儿子,小女儿。
那目光注视着朱瞻元桌上的那只鸡,那小眼睛儿,真叫一个眼冒绿光了。
“来。”
朱瞻元招招手。
那农户的小女儿显然胆小着。不敢出来了。
倒是农户的小儿子,许是因为是男娃娃,家人宠着,倒是胆儿大的。还是走出来,走到了朱瞻元的近前。
这个男娃娃一身的旧衣裳,上面是缝缝又补补。
这衣裳原来是啥模样?
经过太多的补补丁丁,全完瞧不出来了。不过,洗得还算干净。
瞧得出来,这个男娃娃还是一个爱干净的。至少,没像村中某些泥猴子一般样。
朱瞻元瞧着男娃娃,笑了笑。然后,从那汤盆中,是把一个鸡腿给夹了出来。他笑着,递给了男娃娃,说道:“给你。”
“谢叔叔。”
男娃娃伸了双手,就去抓了鸡腿,倒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反而是一脸的惊喜模样。
那鸡腿拿了后。
男娃娃就是冲出了回了隔壁。至于那个女娃娃,显然是见着哥哥回来了。也是缩回了脑袋儿。旁边的诸算子瞧着皇太孙这等样子。
就是啧啧笑了两声。
不多话。诸算子继续啃了鸡翅膀,一边还是砸吧嘴巴的饮了小酒儿。
他这等模样,若真像了道士,才是怪事。
说起来,这也是一个六根不清静的道士。
“哇哇……”
就在朱瞻元要用了晚饭时。隔壁传来了孩子的哭声。
不肖片刻。
朱瞻元见着农户出来了。身后跟着挂了泪泡泡的农户小儿子。当然,农户的手上,端着一只碗,碗里还有半只鸡腿。
显然,另外半只,肯定是被人吃掉了。
“客人,对不住,对不住。”
“咱家孩子不懂事,你多见谅……”农户这时候一边道谦,一边哈腰。
“没事,这是我给的鸡腿。给孩子吃的。”朱瞻元搁下了手中的筷子,对农户非常认真的回了话。
“那哪成,那哪成。客人你住咱家,给了钱。这鸡,也是您花钱买的。”
农户那老实的态度,倒让朱瞻元有好感了。
“咱孩子小,不能让他成一个就爱占便宜的小混蛋。这不是他的东西,他不能偷吃。”农户说了这话时,还是回头,给了小儿子一个巴掌。
那男娃娃被亲爹一打后,又哇哇哭了起来。
那模样哭得叫一个可怜。
其实,朱瞻元看得出来,农户没真用大力。这就是一个教训,显然,这农户老实归老实,对孩子管得严的。
朱瞻元想了想。
随后。
朱瞻元从袖中,又掏了钱,递给了农户,说道:“那我再买一只鸡,煮好后,给你家的孩子加一餐。算我请的。”
“你的孩子,都是好孩子。你这大哥,也教育的好,都是懂事听话的。”
朱瞻元这时候,说的实在话。
他不缺这点儿钱,他更不是一个心软的。
只是,莫名的,在瞧着这个男娃娃时。朱瞻元有点儿瞧顺了眼。因为,朱瞻元也是会武功的。刚刚隔壁的动静,他全听了清楚。
那被吃掉的半只鸡腿,可不全是这个男娃娃吃掉了。
也是分给了哥哥妹妹的。
瞧瞧,这一家子孩子都是友爱着亲兄弟和亲兄妹,是懂事的孩子。莫名的,朱瞻元想到了京城里,他的弟弟妹妹们。
当然,这时候,朱瞻元也是想到了他新婚的小妻子。
一只鸡。能花了多少钱?
这点小钱钱,一个皇太孙岂会瞧上眼?
朱瞻元就是觉得,他在屋中吃了鸡,这农户的孩子却为了半只鸡腿挨了一顿打。嗯,也叫一个什么事儿?
倒不如花点钱,凑个数儿。
两厢都落个开心。
至于财不露白的这话?
肯定在理。
可这是普通的农户家,又不是土匪山寨里,朱瞻元还真不怕。
当然,朱瞻元不怕的原由,除了艺高人胆大外,就是旁边有个老江湖的诸算子神棍在呢。
若有麻烦。
这不是有多面手能给解决嘛。
朱瞻元这等皇太孙行事,就讲一个心情。总要顺了自己心情干事。
“拿着,给孩子们加一餐。”
“我瞧着,大家伙都高兴一回。”朱瞻元给了钱,给了农户。
农户这时候千恩万谢的。
要说自己娃,自己疼。
农户肯定心疼小儿子的。在农户这等农民眼中,儿子就是传宗接代。这训了孩子,也是为了孩子好。
这古代的农村,讲一个棍棒底下出孝子。
也就是说,孩子训了,那是为孩子好。
第288章
次日。
朱瞻元离开了那个小村庄。
诸算子自然跟着离开了。
等到朱瞻元到了军营时,正好北京燕京城的信送来了。朱瞻元一打开家书,看到喜讯。
“我要当爹了。”
这个消息让朱瞻元非常高兴。
他认为这是一个好兆头啊。大大的吉兆。
诸算子对于东主要当爹,嗯,也觉得这是美事儿。瞧瞧,皇太孙都要当爹了,太子的位置得多稳啊。
想一想,未来的国师之位在招手,诸算子这个老神棍心头美滋滋。
不过。
再是高兴。
朱瞻元还是知道的。他来了军营,这是要当了一个监军的。一个不轻易发表了言论,就是多听少说的角色。
因为,他的身份太贵重。
他说的话,是要担责任的。
朱瞻元不怕担责任,可他不是鲁莽的性子。自己不懂的事情,他不会干了外行领导内行的活计来。
那样的话,会贻笑大方的。
“道长,你随孤一起进了大营内,当一个谦虚的学习者。咱们相互交流交流。”朱瞻元对诸算子的态度不错。
至少,朱瞻元是把诸算子暂时当了幕僚在使唤。
最主要的还是朱瞻元想跟老道士学一学天文地理。对于这等常年飘泊的老江湖,有些东西学一学,没啥坏处。
“无量天尊。”
诸算子这时候摆起了神棍的谱,说道:“贫道自当尽心尽力的学一学,看一看这沙场秋点兵,将军百战死的本事。”
朱瞻元只笑不语。
南征的事情。
朝廷早有安排。
当然,真正的南征,不是朱瞻元这个皇太孙指挥的。他是来镀金,也是来学习的。
真正安排了南征之事的。
是永和帝信任的老将。
朱瞻元在老将军面前,就是一个小辈。身份再贵重了,还是非常有谱儿,知道尊重了老前辈们。毕竟,这可是跟他皇祖父一起打将山的勋贵重臣。
资历摆那儿,压得住镇角。
朱瞻元的日子,就是这般在学习是渡过。
南征之事。
一发就是冲天大势。
安南小邦,就是大周朝的南征大军的目标。
这安南小邦在前朝时,还是安份的。可到了本朝定鼎之时,那可不安份的。总是挑衅了宏武帝和永和帝的忍耐力。
三天两头的。
那安南小邦与大周朝的边境上,就有冲突。
当然,这不是永和帝真正动手的原由。真正的原由,是南边的巡抚上了折子,那安南小邦,一个南边的小国以为大周朝的天威不盛。居然敢动了疆土碑文。
这可就是要命的事情。
因为这事情永和帝大怒。
那疆土碑文所在的县城县令被撸了官职不提,还是三族流放。为毛?
这表明了,安南小邦对中原的土地有野心啊。这才是永和帝最不能容忍的地方。
时间慢慢过去。
至三月中旬。
这仗打了半个月,大周朝准备充分,这大军也是南边适应了的。在这等合适的春气中。可以说,那大军就是势如破竹。
这一天。
午时。
朱瞻元正在读了兵略之时。
有亲卫来禀话。说帅帐有请。
对于老将军让人来请,朱瞻元不担搁,直接换了武装的铠甲,就是往帅帐而去。
等待到了帐中。
朱瞻元知道了老将军请他来的原由了。
南边的安南小邦派使臣来求饶了。
“哦?”
“这反映也未免太迟钝了?”
朱瞻元觉得好笑。这安南小邦以为他是什么大国不成?居然敢如此慢待了大周上邦?
在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