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家媳妇日常-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是小儿子注定是一个去藩镇的藩王,这等有耳疾的儿子,疼了也是疼了,不碍了朝廷政事。就是一家子亲人的骨肉情罢了。
  若是关乎了长子、次子,这两个儿子的话,徐皇后是慎重多了。
  因为,不光是小辈们心知肚明。就是徐皇后也看出来了,长子高熙、次子高晸,这一对兄弟是有矛盾啊。
  矛盾根由更清楚了,那就是为了储君的位置。
  徐皇后是国母,同时,她也是一个娘亲。这长子、次子,都是她的亲生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伤了哪儿,她都心疼着。
  奈何这关乎了东宫的储君之位时,徐皇后唯有沉默。
  因为,这得永和帝才能决断的事情。
  有时候,徐皇后怕她插手了,两个儿子里会有一个将来恨她啊。
  当娘亲的,还是希望一碗水端平的。
  至少,明面上是如此的。至于心里嘛,徐皇后在夫君永和帝面前的态度,就是暗示过两回了。那便是立太子的事情,应该早早进行了。
  这拖得越久,兄弟俩的感情就是伤得越深。
  只是,永和帝没给了明确的回复。对于徐皇后的暗示,也是置之不理的。徐皇后能如何?徐皇后就是举办了选秀。
  这事情是徐皇后自然是的心思。当然,在永和帝那里也是通过了的。
  因为,选秀结束后,永和帝要大封功臣。
  徐皇后是看过名单的。
  这一回,那些功臣中的待字闺阁的选秀女子,肯定是挑了一些入宫的。毕竟,皇室与勋贵之间还需要拉拢的。
  去年,燕藩南下之时。
  可以说,这武官方面对于永和帝还是采取了默认的态度。总之,至少除了京城里的某一小部分人外,大部分的勋贵都是站在了永和帝这一边。
  除此之外呢。
  把这些勋贵家的女子,嫁给宗室的适龄男子为嫡妻。也是让勋贵和皇家更进一步的联合。因为,徐皇后的目的非常简单。
  她也是也做给天下看一看。
  她这位国母,自然是有母仪天下的担当。
  当然,更甚一步说。徐皇后为选秀,也是有外因。那外因就是东面的高丽国,奉了一位宗女来燕京,嗯,说是贺新帝登基。
  实际嘛,更简单那就是把这位宗女献给永和帝为嫔妃。
  高丽国,东面的一个小国。
  但是,这却是宏武帝时给册封过的外藩之国。
  外藩来朝,在政治上这对于刚刚登基的永和帝而言,是一种政治上的好事。
  这叫正朔。
  瞧瞧永和帝刚登基,外藩之国就来朝贺了,这在政治上就是正确的。是有天命的。总之,这等情况下,徐皇后的态度就更明确了。
  外藩之国的宗女要入宫为嫔妃,那么,挑选了勋贵家的女子进宫嫔妃,肯定是必需要一起进行的。
  若是光纳了外藩之国的宗女,把本朝的勋贵们的女子拒之于皇家之外。
  这是要犯错误啊。
  徐皇后是一位贤妻,她肯定会为永和帝消除了不良影响的。对于其它女人来分享了自己的夫君?
  在徐皇后被正式册封为皇后时,徐皇后有了觉悟。
  春。
  三月下旬。
  阳光明媚,轻风拂面之时,甚是温柔。
  福娘在午后,在皇宫的御花园中游玩。当然,不是她一人。而是她陪着三子朱瞻利、四子朱瞻贞一起。
  至于长子朱瞻元、次子朱瞻亨这两个孩子,那是在皇家的南书房去念书习武了。
  皇宫的御花园并不是特别的大。
  不过,还算得能赏一赏春景的。
  就是福娘与三子瞻利、四子瞻贞说着话时,远远的瞧着一群人行了过来。
  打头是一位引路的小内侍。
  “奴才给大皇子妃请安。给三皇孙请安、四皇孙请安。”小内侍给福娘和两个儿子见礼。因为这是路上撞见了,这小内侍倒没有避过去。
  想来,还是因为那小内侍身后的人吧。
  福娘打量了一眼,那是一位道姑。
  道姑非常的年青,她容貌秀美。但是,这不是最引人注意的地方。真正让人在意的,是她的眼睛。
  那一双眸子,似秋水多情,似乎星辰明亮。
  它注意你的时候,有一种错觉,让人会以为,你是这个世界中心。而这一双到眸子的主人,是一个最认真聆听了你心声的人。
  那等默契与温柔,那等温暖与温馨,简直就是让人陷进去了,再也舍不得□□。
  “这一位是?”
  福娘对小内侍问了道姑的身份。
  “回大皇子妃的话,这一位是皇后娘娘邀请的仙长,法号灵仙道姑。”小内侍忙是回了话道。在小内侍介绍了身份后,那灵仙道姑对福娘母子三人行了一个道家礼。
  “无量天尊。”
  灵仙道姑的声音非常的美,那是一种吴软侬语。听在耳里,总有一种非凡的媚力。
  福娘忙是回了一个平礼。
  既然这位是婆母徐皇后的客人,福娘自然不会失礼了。
  福娘回了一个平礼。她的身边,三子朱瞻利还是拱了一礼,有了小大人的模样。至于朱瞻贞,他就是学了哥哥的样子,做得假姿势。
  “不打扰仙姑去坤宁宫。你且赶紧领去母后那儿,莫担误了母后和仙姑的时间。”福娘对小内侍吩咐道。
  “诺。”
  小内侍回了话。
  然后,两拔人自然是分开了。
  福娘是领着儿子继续在御花园里玩耍。
  至于那灵仙道姑则是跟着小内侍,往坤宁宫而去。
  不过,在稍稍远离了御园些的中心后,灵仙道姑还是回望了一眼。那一眼,灵仙道姑的目光是聚集在了福娘的身上。


第181章 
  灵仙道姑是徐皇后邀请的人吗?
  是的。
  说句实在话; 若是可以; 徐皇后和灵仙道姑啊; 徐皇后是恨不能老死不相往来。
  至于灵仙道姑的身份,说起来,跟徐皇后还是存在着一些陈年故旧的关系。灵仙道姑未入道家门庭前,闺名叫苏媚娘。
  苏媚娘是苏家的嫡女,她还有一个庶妹名叫苏柔娘。
  苏媚娘、苏柔娘的父亲; 是早年投效了宏武爷的忠心臣子。不过,运道不太好,在宏武爷没在登基前,就已经于战场上尽忠了。
  在苏氏姐妹的父亲死后不久; 母亲也是病逝。
  因为没有兄弟,一对姐妹甚是无依无靠的。宏武爷的嫡妻马皇后,就是收养了这一对姐妹。长在马皇后身边; 这一对姐妹自然也是与宏武帝的诸皇子熟识。
  若说当年,苏柔娘是一门心思爱慕在了永和帝的身上,以致于后来还给进门的徐皇后下了毒; 害得其长子朱高熙胎中落下弱症的话。
  那这位灵仙道姑功媚娘未入道家门庭前,就是永和帝心头的那一抹白月光。
  这等存在,徐皇后心头隔应些是必然的。
  坤宁宫。
  徐皇后的寝宫。
  灵仙道姑到了后; 徐皇后让她的陪嫁嬷嬷安排了小内侍下去。尔后; 在灵仙道姑施了道门的礼仪后。
  徐皇后还是一派的端庄温柔。
  徐皇后样样得体,就是语气间有些疏离。
  稍后,在灵仙道姑得了徐皇后的话; 是落座后。宫人送上了茶水点心。徐皇后示意殿中的宫人们皆退下。
  宫人们很得体行礼后,皆是告退。
  一时间,大殿内寂静下来。唯有徐皇后和灵仙道姑的轻微呼吸声显得清晰了。
  有风,从殿门吹来。
  这似乎打断了大殿内的寂静。
  “你来燕京,真是出乎了本宫的预料。”徐皇后先开口,这等述旧的意思,表示的明白了。徐皇后的脸上有笑容,眼中却是有些疲惫。
  在感情上,若是谁爱对方更深,肯定要投入了更多的。
  徐皇后在意了永和帝,或者说,徐皇后不容许任何人,来干涉了永和帝的决断。永和帝的志向是明君,是千古圣明无二的帝王。那么,徐皇后穷极一生,也会做为了永和帝背后的那个女人。
  付出一切,徐皇后都不在意的。
  只要能让永和帝的大声得逞。
  做为勋贵出身的徐皇后,她有大局观。她如今是国母,更是有母仪天下的风范。帝王之爱,不能有私。
  大爱无疆。
  帝王的爱,不用给哪个女人,给这天下的千千万万黎民,给这万里山河社稷,这就是徐皇后的执着。也是徐皇后对永和帝埋在心底的最深的爱意。
  徐皇后做不了永和帝心头的那一抹白月光。
  徐皇后要做的,是明君背后的那一位默默付出的,青史之上会留下一笔的贤后。
  如今,灵仙道姑的出现,让徐皇后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对这个女人,她总是用了最恶意的揣测。
  因为,当初说动了马皇后这位婆母,硬塞了朱琳琅的生母苏柔娘进燕王府的女人,就是面前的灵仙道姑苏媚娘。
  这个在马皇后这位婆母面前,总是善解人意的苏媚娘。在徐皇后眼中,真是可恨又可恶。那又如何呢?
  为了考虑夫君永和帝的感情归属,徐皇后对于灵仙道姑一直是忍让了。
  “无量天尊。”
  “贫僧游历天下,燕京亦是一处修行之地。”灵仙道姑淡淡的一笑,笑得温柔似水,笑得如春风轻柔。
  “你有什么目的?”徐皇后直接开门见山的问了话道:“在你出现于燕京那一刻时,没隐瞒了行踪,专门的报上了名贴时。你应该知道的,圣上会知道你出山了。”
  “而且,你违背了誓言。”
  徐皇后的话中,有些指责的意思。
  灵仙道姑笑了,笑得越来越温柔,她说道:“皇后娘娘说笑了。”
  “天下换了帝王旗。贫道不算违背了誓言。”
  灵仙道姑望着徐皇后,眼神里全是纯真。只是,徐皇后却是眉头轻蹙,尔后,又是舒展开。徐皇后叹一声,说道:“随你吧。”
  “若是哪一日,你愿意了,也可以入宫为嫔为妃的。本宫非是不能容人的,你应该知道的,在圣上的心中一直有你的位置。”
  徐皇后知道的。
  当年朱琳琅的生母苏柔娘能得宠,就是因为面前的灵仙道姑苏媚娘。
  如今已经是皇后娘娘了。
  徐皇后已经不想再像当年那样去阻止了一些事情。徐皇后也许……
  她许也想瞧一瞧,她这些年的努力,是否真的捂热了她的夫君的心。毕竟,二十多年相处,夫妻之间的同甘共苦。若这样,还是让夫君与她离心离德了。那么,徐皇后也是认命了。
  “皇后娘娘说笑了。”
  灵仙道姑叹息一声,回道:“贫道是出家人,自是清修一生,攀仙路,寻长生。”
  “其它,皆非己愿。”
  灵仙道姑表达了她的立场。
  “若如此,便由得你的意思吧。”徐皇后不再多谈了旧事,她转移了话题,说道:“琳琅是你的外甥女,无论如何她都得唤你一声姨母。你若愿意,可去看望她。”
  “圣上对琳琅还是心疼的。在燕京城里,专门为她安排了公主府。便是琳琅的驸马爷,也是圣上专门挑了一个好的。”
  “这些年了,琳琅与驸马感情不错,二人还育有一个嫡子。”
  徐皇后谈了庶女朱琳琅。
  灵仙道姑听了徐皇后的讲述,一边听,不时还是浅浅的点点头。
  就是二人谈话约有小半个时辰时。
  坤宁宫的殿外,传来了响鞭声。徐皇后知道,这是永和帝的圣驾到了坤宁宫。当然,永和帝会来,是徐皇后让人传了信儿的。
  在昨个儿,徐皇后就在永和帝的面前,提了一提要传召灵仙道姑进宫的事情。
  永和帝当时没表示,只是默认了。
  永和帝进了坤宁宫的正殿时,瞧见的就是徐皇后和灵仙道姑。
  “恭请圣安。”
  徐皇后行了一礼。
  永和帝上前,搀扶起了陪他二十几年的嫡妻。永和帝笑道:“你我夫妻之间,何时需要多礼了?梓橦,往后,勿要如此多礼。”
  “圣上说笑了。宫中的规距,我身为国母,自然是以身作则。”徐皇后在永和帝搀扶时,也是顺势力着,就起了身。
  帝后二人往主位而去。
  永和帝这进了正殿后,除了粗粗打量一眼外,他一直的目光都在徐皇后的身上。至于旁边的灵仙道姑,永和帝并没有多瞧了。
  直到永和帝和徐皇后落座后。永和帝才是笑道:“道姑是方外之人,勿多礼,请落座。”
  说是勿多礼。
  不过,这话嘛,是稍稍晚了一些时间才是讲了罢了。
  若谁信了?就是傻瓜。
  在灵仙道姑谢过,落座后。永和帝与徐皇后谈了一些关于选秀的事情。永和帝的态度很明确,一切由得徐皇后负责。主要还是给宗室里的适龄男子,指了合适的嫡妻。
  这是皇后的份内事。
  徐皇后自然是应承了下来。
  说完了这等事情后。永和帝的目光才是转移到了灵仙道姑的身上。永和帝多打量了几眼,然后,永和帝是笑了。
  “原来是媚娘姐姐。”
  永和帝的目光里,有追忆,也有一些惆怅。
  犹记得当年,这是他心头最美的一抹白月光。如今,物事人非。
  不过,旋即,永和帝的目光又是坚定了起来。过去即过去,永和帝如今的追求,是青史留名,是做一个大大的明君。
  为本朝治下的百姓谋一个太平,为皇家的子孙留一个盛世,这才是永和帝如今的抱负。其它的,何必多想呢?
  更何况,当年的往事啊。
  永和帝不会忘记了,这会他爱慕的媚娘姐姐是有心上人的。那人是他的太子大哥。这是一根刺,横在了两人之间。
  永和帝对于他的太子大哥,只有无限的尊敬。
  对于太子大哥的女眷,哪怕是没有迎进东宫的。永和帝也不会行就踏错了一步的。
  若是那样的话,那是对大子哥的不尊敬,也是对他自己的不尊敬。
  “不,看媚娘姐姐如今的打扮,不知法号为何?”
  永和帝似乎在问了故旧亲人的话。那声音里,带着的是对亲人的态度。却没了少年时的半分爱慕。
  永和帝的眼神是平和宁静的。
  永和帝的态度,徐皇后看在眼中。徐皇后心头,跟吃了蜜一般的甜滋滋。
  “贫道法号灵仙。”
  灵仙道姑一个道家礼,回了永和帝的问话。
  “灵仙,人如其名。”
  永和帝赞了一句,说道:“灵仙道姑进宫,是与梓橦述旧吧?”
  后面一句,永和帝明显对徐皇后的问话。
  徐皇后笑道:“是啊,与灵仙道姑旧识,当年也是知己一场。灵仙道姑难得出山,来红尘俗人世一回。总要述述旧才行。”
  “既然如此,你们且聊一聊。”永和帝说道:“朕不妨去南书房,看一看瞻元、瞻亨的学业。”
  “梓橦,晚膳时,朕带两个皇孙来坤宁宫,与你一起用晚膳。”
  永和帝说了这一翻话后。
  徐皇后自然是笑着应了。随即永和帝就是离开了坤宁宫。
  留下了徐皇后和灵仙道姑慢慢述旧了。


第182章 
  永和帝离开了坤宁宫。
  徐皇后和灵仙道姑还有什么旧可以述吗?
  自然是相互客气一些话。然后; 徐皇后借着公主朱琳琅的话头; 赏了不少东西这位庶女。并且; 还是安排了赏赐的小内侍,一起送灵仙道姑去公主朱琳琅的公主府。
  灵仙道姑对于徐皇后客套安排,自然是谢过了。
  然后,离开了皇宫。
  灵仙道姑离开了,徐皇后是沉默了坐了小会儿。尔后; 就是唤来了宫人,准备料理了皇宫的后宫事务。
  到底是选秀,这应该查验的事情,徐皇后还是要安排了人手的。毕竟; 事实虽说是由得下面人去负责了,徐皇也不是甩手掌柜,什么就不干了。
  这一回选秀; 徐皇后还是颇看重的。
  灵仙道姑出了皇宫。在宣了懿旨的小内侍和禁卫军的侍卫的护送下,到了公主府。
  突然冒出来了一个亲姨母?
  朱琳琅还是惊讶的。
  不过,到底是为人母了; 朱琳琅是客气的迎接了天使。在接受了嫡母的赏赐后,也是给来的小内侍和侍卫们,赏是看了赏。尔后; 才是迎了姨母在公主府住下。
  对于这个姨母; 朱琳琅是陌生的。
  朱琳琅琢磨着,嫡母送这么一个亲戚来她的府上,可有什么别的用意吗?
  想是想不通。
  朱琳琅就是准备与这姨母聊一聊; 想来应该会有答案的。
  结果,朱琳琅去求见时,灵仙道姑拒绝了。
  灵仙道姑在公主府只是小住了一晚,次日,就是告辞了。当然,灵仙道姑留了地址,她目前挂单在燕京城外的天禧观。
  有了姨母的落脚处。
  朱琳琅派人去天禧寺添了香油钱,也就是不再多事了。总之,给姨母一个好的挂单环境,朱琳琅也由得这位姨母潇洒而去。
  天禧观。
  在燕京城外的燕山山脉的尾巴上。
  这天禧观的香火并不是太旺。得了公主朱琳琅的一大笔钱财,对来挂单的灵仙道姑那是奉为了上宾的。
  灵仙道姑在挂单的第三日的清晨后,去燕山的深处。似乎去踏春而游。
  在一处水涧的小凉亭,一个普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