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撩妹记事-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想到这辈子,老顾和褚开慧结婚后还没多久,褚开慧就真的怀孕了,然后顾飞平安降生。
  原来真的是时机不对,正确的时机在几年前,上辈子错过了,就真的错过了。
  还好这辈子没有错过。
  。
  顾盼看着顾飞丑丑的照片出神,大概顾飞是个聪明的吧,知道在这辈子会遇见更好的姐姐,更好的家庭,一定要等到这辈子才肯出现。
  赵紫薇看顾盼对着顾飞的照片愣神,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伸手戳了戳顾盼,她才回过神来。
  赵紫薇以为顾盼对于这个弟弟,还是有点心事,立刻转换了话题,“演唱会放我鸽子……你准备怎么补偿我?”
  顾盼沉吟片刻,“缺席一次演唱会,再补你一次演唱会?”
  “9月底台北小巨蛋的演唱会,要一起去吗?”
  赵紫薇尖叫一声,“天哪!你愿意翘课陪我去?”
  顾盼挑眉看向赵紫薇,“我没问题啊,但是你可以吗?”
  “9月底的演唱会,你别忘了自己十一假期过后,就要数学竞赛了哦?”
  顾盼是参加生物竞赛的,生物竞赛在每年的五月份,但是数理化的竞赛,都在九月和十月。虽然顾盼他们才刚刚高二,但是高二这次竞赛,身边的同学们也都要去试试水的。
  数理化竞赛的同学们,暑假都在学校里的实验室补课,对待这次试水也很认真。
  然而赵紫薇毫不犹豫,“去去去!当然要去!又不是在数学竞赛当天去听演唱会,数学竞赛前去听,有什么关系?”


第128章 
  报到当天; 对于19和20班的学生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重新分班。
  两个班的学生合并; 然后重新分成高考班和竞赛班; 19班是高考班,20班是竞赛班。19班有四十名学生,20班有六十名学生。
  直到这个时候; 顾盼才惊讶地发现,两个班竟然已经有四十名学生决定不学竞赛,专心高考了?她还以为自己身边的同学都准备在竞赛上拼一把呢。
  这个学期初,从其他班进入省理科实验班的同学,依旧有顾盼认识的人——安小诗。
  从赵紫薇嘴里; 顾盼才知道,安小诗也是学数学竞赛的; 而且成绩很好。赵紫薇的原话是; “就只比我差那么一点点吧。”
  顾盼:……
  虽然赵紫薇这句话说的有点不要脸,但是这也说明,安小诗的数学竞赛真的很好了。
  顾盼心中轻叹口气,安小诗被舍友排挤; 恐怕也不乏这一层的原因。在每个学生都最看重学习成绩的实验中学,安小诗无疑是被舍友嫉妒的。嫉妒她优秀的成绩; 光明的前途; 但是又无可奈何,于是只能嘲笑她的其他方面,比如说胖; 比如说没有男生喜欢。
  安小诗进入20班,看到顾盼之后,眼睛都亮了,整个人一看心情就很好的样子。虽然调换了宿舍,但是以前的室友,还是在一个班里,每天朝夕相处。安小诗在班里没有关系很好的朋友,但是却有看她十分不顺眼,她看着也十分不顺眼的前室友,她每天努力学习竞赛课程,其中的一个动力就是不用再见到她们。
  虽然她和顾盼之前的交集也很少的,但是她一直记得顾盼那天晚上对她释放的善意与温柔。来到新的班级,却完全没有陌生的感觉,一起上数学竞赛的课的同学,她早就都认识熟悉了。更何况顾盼也在新班级里,安小诗看到她在前排的背影,心中就觉得很安定。
  。
  从高二开始,竞赛课程的上课时间,就不仅仅是周末和晚自习的时间了。白天正常的上课时间,也安排了竞赛课程。
  如今20班的日常,无论上午还是下午,基本上教室里都只有一半的学生,另外的一半座位都空着,学生们都去各自的竞赛教室去上竞赛课了。
  竞赛教室早就不是之前大大的阶梯教室了,如今每科竞赛差不多都只有十几个学生在学,每科竞赛都有了固定的竞赛教室。
  对于20班的学生来讲,竞赛教室才是他们的据点和大本营,常用的书都放在自己竞赛教室里的书桌和书架上。至于20班的教室里,放着的都是不太常用的高考书,很多天也不一定翻开一次。
  自己的竞赛课不上课的时候,坐在20班的座位里听高考课程,大多数的学生也都是左耳进右耳出,手上还在做着竞赛题。
  因为数学竞赛和生物竞赛的上课时间,基本上是完全错开的,高二开学整整一周,顾盼旁边赵紫薇的座位都是空着的。
  虽然高二的竞赛考试,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都只是试水,但是每年也都有那么几个极优秀的学生,在高二的时候就打败高三的学长学姐,获得省一等奖的名次。
  这也就意味着,在高二的时候就取得了保送资格!
  三年高中,只需要拼命一年半就熬出头了!剩下的一年半的时间都可以看看电影、打打游戏、打打球,或者学学吉他、拼个拼图……玩儿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身边的同学都在冲刺竞赛、冲刺高考的时候,自己可以优哉游哉地玩儿。
  这样玩儿起来,乐趣顿时翻倍。
  而每一届中能够在高二就获得省一的学生名字,也会一届一届的流传,被学弟学妹们羡慕和膜拜。
  省理科实验班的学生,心底都是骄傲的。即使嘴上不说,心底也都想竭力一试,看看自己在一年的努力之后,能不能高二就获奖。
  顾盼可以明显地感觉出来,身边数理化竞赛的学生,最近格外紧张。学校里还特地为他们开了自习室,比晚自习更晚,到晚上十二点才锁门。
  生物竞赛在来年五月,参加生物竞赛的学生,在衬托之下,就显得悠闲一些了。但是心中也不免紧张起来,对于生物竞赛的学生而言,他们只有一次机会——
  高二下学期五月份的竞赛考试,要么获得保送资格,要么之前的努力白费,再去灰溜溜地参加高考。生物竞赛的学生,因此心理压力也很大。
  在这种氛围下,顾盼听到身边的各种言论,纷纷扰扰地传播。
  声音最大的,是为什么在他们高一的时候,没有让他们报名去参加生物竞赛考试,“数理化的竞赛在九月份,自然是高二初和高三初,但我们生物竞赛在五月份啊,那不就是高一下学期和高二下学期?”
  “为什么我们学校每年都不让学生参加高一下学期的比赛啊?这样我们不就少了一次机会?”
  没几天,这些话就传到了生物老师的耳朵里,上课之前,生物老师在讲台上很不屑地驳斥了这种言论,“学校虽然没有组织高一学生报名生物竞赛,但是也没有拦着你们报名啊?”
  “你们其中也没有人,过来问我一句,能不能报名参加考试啊?如果你们要求参加的话,拿一张报名表,将信心填写好,学校把你们的报名表和学长学姐的一起统计好报上去,不就行了吗?”
  “你们现在回想一下,五月份的时候,为什么自己连问我一句的勇气都没有啊?你们想一想,自己那个时候,生物竞赛学得是个什么德行?”
  “我提醒你们一下啊,那时候我讲课的进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物技术学了,动植物的解剖、生理、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讲了。动物行为学、生态学没讲过,遗传学与进化生物学、生物系统学没讲过。也就是说,我讲过的内容只占了一半儿,至于你们自己学了多少,那我就不知道了。但是我知道的,那时候你们都还没开始做往届的竞赛题吧?”
  “就这点水平,还想着撞大运得省一等奖呢?现在多学了几个月,学得多了一点,就忘了自己当初什么样了?”
  生物老师的气场十足,一番话说完之后,所有的学生都鸦雀无声了,一个个低着头一脸羞愧。
  既然是实验中学省理科实验班的生物竞赛老师,自然也是顾盼他们省生物竞赛的代表人物,生物老师年纪也不小了,顾盼听说当年非典的时候,全市学生听的课,就是他们的生物老师的电视教学。
  也算是最早的云讲堂了。
  生物老师任教几十年,又有如此的地位,自然很有气场和威盛,学生们被生物老师问的说不出话来,一个个都在低头反省。
  生物老师打了棍棒之后又开始给红枣,神色和缓下来,“你们每人是只有一次生物竞赛考试的机会,但是一次还不够吗?已经足够了啊!”
  “我们学校上一届学生物竞赛的学生有12个,拿到省一的有10个。”
  “再上一届,学生物竞赛的11个,拿到省一的10个。”
  “虽然说生物竞赛获奖,不等于可以进入清华北大,但是数理化生四科里面,我们学校每一年拿省一最多的,学生失利人数最少的,就是生物了。”
  “你们只要跟着我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学习,努力一定会有回报。”
  生物老师一番话,说的所有学生都热血沸腾的。
  顾盼心中忍不住想笑,感觉身边的同学们,真的都太嫩了。
  生物竞赛的正式比赛的三个月前,会有一场初赛,试题十分简单粗暴,考的就是历年试题——原题!
  初赛的作用其实只有一个,就是淘汰掉那些“重在参与”的同学,保证进入复赛的,都是真正学过的同学。
  既然初赛的内容如此,而且往年试题自然也重要,顾盼这个学期的学习计划,就是做题做题做题。
  不得不承认,无论什么考试的学习,做题都是极其有效的一种方法。题目做多了之后,顾盼感觉自己整个人的状态都不一样了。
  之前她觉得生物竞赛考察的主要是理解和记忆,但是做了历年的题目后发现,每一年考察的侧重点都很不一样,这么一来,想要靠死记硬背拿到高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顾盼感觉,生物竞赛考的主要是,学生构建生物知识系统的能力。
  生物竞赛的很多内容,尤其是很多图,真的很难记。什么柠檬酸循环、三羧酸循环、Krebs循环……什么柠檬酸合酶、顺乌头酸酶、异柠檬酸脱氢酶……还有生物进化树,顾盼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完全是崩溃的。
  但是经过背诵、联想、总结,又在做题的时候一步步地巩固加强,最终不但记住了,而且就像三角函数一样熟练。
  顾盼感觉自己进入了一种玄学竞赛。她感受到自己做生物题目的时候,和做数理化题目的时候,状态是不一样的,而她现在进入了生物状态,思维方式变成了生物的模式。
  顾盼将这种感觉,和宿舍里的三个室友说了之后,三个人纷纷表示有共鸣,但是又觉得顾盼说得有点偏差。
  赵紫薇说,“对对对!是有不同的模式,但是我做生物、物理、化学题,都是同一个模式,做数学题是另外一个模式。”
  吴煜童学的是物理竞赛,说道,“我是做物理题一个状态,做其他科目题一个状态啊……”
  方晴一脸诧异,“啊?我反而是做化学竞赛的时候,感觉不一样……”方晴是学化学竞赛的。
  总之,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竞赛科目,需要特备的做题状态,而其他三科都是相通的、一样的。
  顾盼:……
  大概只是她们做自己竞赛科目的题做太多了,产生的幻觉吧。
  生物实验的教材和资料,在书桌上摞起来后,比顾盼的上半身还要高。不少同学望而生畏,顾盼安慰他们,“别怕,上了大学之后,书还要更多更难呢。”
  顾盼用掉的草稿纸,也已经厚厚一摞了,真的不敢相信,这只是开学一周后用掉的。


第129章 
  顾盼初中毕业以后; 盛夏也就从五中辞职了,准备自己开学校当校董。
  顾盼刚上高中的时候; 和盛夏联系过几次; 只知道她筹备学校的事情,特别的忙。后来顾盼的竞赛课程也越来越忙,联系自然就变少了。
  顾盼没想到; 再次看到盛夏,听到盛夏的声音,竟然是在电视上。
  盛夏作为校董,在当地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上,接受记者的采访。她就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 镜头将办公室全部收入其中。
  盛夏的办公室并不大,对于校董来说; 这样的办公室称得上相当小了; 里面的装潢也一点都不奢华,十分简单。办公桌的右后方,摆着一个架子,架子上放着很多盆绿植; 也都是很便宜常见的品种,但是看起来青翠欲滴; 十分养眼; 为办公室里增添了许多人气。
  左侧整整一面墙,都是书架,上面摆放着满满当当的书。
  盛夏坐在办公桌前; 接受记者的采访,身上的打扮比她在五中当老师的时候要随意很多,但依旧是偏正式的裙子,比顾盼见过的背心热裤要显得成熟好几岁,但无疑是符合盛夏校董的身份的。
  顾盼眼尖,一眼看到盛夏的办公桌上的一个小摆件,是当初自己送的,唇角微微翘起。
  记者采访道,“您之前在公立学校当老师,是为什么要辞职,要建立一家这样的特殊学校呢?”
  电视机里的盛夏,气质沉稳、气度不凡,对着镜头侃侃而谈,“在公立学校当老师,虽然也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我也很喜欢教导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成才的过程。但是机缘巧合之下,我认识了几个视障的孩子,还有几个自闭症的孩子。”
  “随着了解的渐渐加深,我惊讶地发现,一个我之前从没有关注过的世界大门,正在向我缓缓打开。那些孩子的世界,是我们这些健康健全的人,很少去留心的。”
  “当时我就感觉,普通学生的老师,很多人都能做,很多人都想做。但是这些特殊的孩子,却特别需要老师,需要学校。国家和社会早已关注到这些孩子们,在为他们建学校,但是如今还不是每个市都有特殊学校。在我建立这所学校之前,我们市就没有,那些孩子只能去外地的学校上课,这样就存在很多的问题。因为他们需要更多的照顾,更多的教育,这些需要父母和学校共同来完成,本地没有学校,就意味着重重困难。”
  采访盛夏的记者还很年轻,显然被盛夏的这一番话感动了,忍不住夸赞了她好几句。盛夏笑着叹了口气,“初衷是好的,然而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是真难。”
  “学校是春节后成立的,现在是第二个学期。半年期招人的时候,就发现老师真难招。学校面试了二百多个人,但是我们认为合格的,只有五十多个。只过了一个学期,现在五十多名老师走了一半,只剩下了二十多个。”
  “我们学校招聘教师的信息,一直挂在教育局的网站首页。我们一直缺老师,特别缺。”
  “除了老师难招,更让人头疼的问题是如何把招来的老师留住。我们目前的工资待遇挺高的。视障的小孩子、聋哑的小孩子,他们和健康的小孩子的区别可能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还要小,有些孩子特别聪明,他们需要的,只是考虑到他们特点的教育。但是智力障碍的孩子,特教老师在面对他们的时候,的确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忍耐力。”
  “不止一位辞职的老师和我说,他以为自己很有爱心、很有耐心,也真的需要这样的高薪工作。他以为自己就算不能因为爱留下,也能因为钱留下,但可惜真的留不下。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是私立学校,是没有编制的,很多老师还是希望能找到有编制的工作,工作的不稳定性让很多老师跳槽或者转行。”
  盛夏说的,显然比记者预计的还要多,记者每问出一个问题,她都会说出很多心里话。小记者盘算了一下准备好的采访问题,很多问题的答案,还没等她问,盛夏已经自己说出来了。
  记者一时卡壳,目光看到盛夏一面墙的书架上都放满了书,就问道,“您很喜欢看书?您书架上都是什么s书呢?”
  盛夏的目光扫过书架,说道,“大部分都是和教育、和特殊教育相关的书。”
  “自闭症老师是特教老师中的特教,没有全国统一的教材,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既是授课的专业老师,还兼职着孩子的生活老师。学校的老师是真的忙,想让他们阅读大量的书籍,也真的不现实。我有空的时候,就会看一看书,觉得哪里有用,哪些可以尝试,让这些书指导我们的日常教学。”
  记者问到,“那学校里现在的老师,都是什么学历呢?”
  盛夏笑道,“大多数都是本科,目前学历最高的老师,是心理学硕士。”
  记者眼前一亮,提出要采访这名老师。顾盼看着新闻节目里很快出现的老师,心想大概是早就安排好的采访环节。
  老师看起来和盛夏差不多的年纪,一旁出现了字幕,“盛开特殊教育培训学校教师,孙蓓蓓。”
  孙蓓蓓的脸在镜头里微胖,五官略显扁平,看起来亲切可爱,她面对镜头有点羞涩,“为什么应聘来到这所学校?因为我所学的专业吧。我感同身受,我希望通过教育来帮助更多的自闭症孩子。”
  “半年间的工作感受?”孙蓓蓓笑道,“累并快乐着。”
  “刚来这里工作时,每天面对的是只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