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再不离婚-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开会开了一上午,村子里男女老少得都去了,大院里人挤人,人声鼎沸,几乎所有的人都是脸上带着笑,简直控制不住想向耳朵边咧去的嘴角。村书记拿着个大喇叭,没怎么费事就让大院里一片安静,所有人虽说安静下来,但是眼睛都亮的像星星。

    详细的说了单干之后的要求,地分到每家之后,不许不种,因为每年都要上交一定数量的粮食,就是税了,剩下的粮食不管多少都是自家的了。今年是第一年,种子村里发放,生产队就不再存在了。

    张兰芝一家分了三亩地,加上一直就有的七分左右的自留地,足够一家人吃的了。抓阄分地的时候,一般都是家里的男人去抓阄,唐山这种时候运气倒是好,抓了一块一亩三分的,一块一亩七分的,这两块地都是在小路边上,离村子并不很远,离河也不是很远,省的张兰芝到处跑了。

    地力其实就一般,但是张兰芝并不是很在乎,地都是能养出来的,种上几年慢慢就养出肥地来了。三亩地对于张兰芝来说还真不算个什么事,上辈子张兰芝再嫁,再嫁的男人要出去干活,家里近十亩地都是张兰芝自己一个人看的,当然种、收的时候还是需要帮忙的,但那也就是闺女回来帮忙,三个人那时候能干到近四亩地的花生都收回家了,别人家一亩半地的花生四个人干也才将将收完。

    现在地里就剩下地瓜没收了,地分了,各家都开始忙忙活活的准备耕地,要种小麦了。正好又下了一天的雨,雨不大,但是淅淅沥沥的下了一整天,也足够耕地种小麦了。生产队的牛也就那几头,分地的时候生产队的牛并没有分,而是谁家想要就用钱抵,钱就被分给各家了。买牛的人家到这时候就会耕地赚钱,不过更多的人家等不及轮到自家或者舍不得耕地的钱,都是自己用镢头翻地的。

    不管是自己家用人力翻地,还是等着花钱用牛车耕地额,耕地的时候家里大人小孩都到地里去,在地里跑的那叫一个欢快,每个人心里都十分踏实,喜笑颜开,把种子撒到地里去,就好像看到了来年收进家里的一袋袋的小麦,也好像看到了饭桌上又白又软的纯白面馒头。

    香子家里就买了一头牛,德子是个能挣的,脑子也活络,就想这么个法子挣钱,买到牛了,香子第一个就问张兰芝要不要用牛,“芝子嫂,你家什么时候翻地,明天翻不翻,我让德子翻去。”

    “我预备着今天下午就动身翻呢。”张兰芝笑,“你家买牛就是耕地挣钱的,不赶紧趁着这两天多挣点钱,我家里不着急,也不种多了,就那一亩三分地,我自己用镢头也翻出来了。”

    “那哪行,山子哥不能干重活,你自己还不得累死啊,就那一亩三分地更好说了,不用多大会就给你弄完了,我回家让德子今下晌就给你翻了,省的你还得自己,没事,咱都自己家里,不用钱啊!”

    香子说着就转身往外走,张兰芝赶紧跟着送,“你看你这话说的,亲兄弟还得明算账呢,不能不要钱啊!”

    吃完午饭就半个下午德子就驾着牛车给把地耕完了,张兰芝和唐山玉子广子全家出动,一直干到天擦黑,还剩了个地头没种,那一点张兰芝自己都用不了一个钟头就种完了,一家子就收拾收拾回了家,地里还有一样带着黑种地的,翻地的翻地,种地的种地,恨不得马上就能种完,然后安心的等着种子发芽,收获。

    等各家该种的都种的差不多了,大队才开始喊话让一块给玉米脱粒,玉米粒还没有脱完,就又开始收地瓜,一直忙活到十月底,才算是所有的事情都忙活完了。

    寒假前的期末考试,玉子考了个满分,刘建民有些瞪眼,完全没有想到玉子能考这样的分数,牙疼似的嘶了口气,“没想到啊,穷家还能出个金疙瘩啊,祖坟冒青烟了?”

    玉子拿分数的时候一脸的面无表情,也不高兴,看着老师牙疼似的表扬自己几句,玉子也没有什么反应,等放了学,回到家门口了,这才蹦蹦跳跳的回家,很高兴的告诉张兰芝自己考了满分。

    “玉子,玉子,是不是你们老师一直欺负你啊?”广子和来子平子几个冲进来,大声嚷嚷,平子还在抹眼泪,来子恨恨的扯了平子一下,“你说你有什么用,我是不是告诉过你了,你和玉子在一个班,要保护玉子,不能让玉子受欺负,你呢,这都一个学期了你才想起来告诉我,你是不是□□的!”

    “这是怎么了这是,来子!平子,来,别哭了,怎么说玉子被欺负啊,说给大娘听听?”

    “妈,我没有被欺负,你别听他胡说,平子你半夜做梦没有睡醒是不是?”玉子瞪着眼睛,小小年纪还真有点王熙凤的架势。

 第五十章

    “就是被欺负了,老刘给你起外号,还叫你资本主义小姐,天天笑话你!”平子委屈的大声嚷嚷,听的张兰芝直皱眉,资本主义小姐都是哪个年代的称呼了,再说了自家这还没脱贫呢,就资本主义小姐了?

    “玉子,平子说的是真的?你们老师真的给你起外号,欺负你了?”资本主义小姐不小姐的先不管,关键是闺女不能被欺负了。

    玉子眨了眨眼睛,看看屋子里的人,不情不愿的点了点头,“是。”

    张兰芝心里腾地烧起一股火来,“好你个刘建民,还给你脸了!”

    正好唐山在外面回来,张兰芝往外走着,叫住唐山,“你往家里走干嘛,和我一块找刘建民去,你闺女个傻孩子让欺负了一个学期都不吱声,我得问问他去,咱家还是哪里对不起他了,这么欺负个孩子!”

    唐山就疼闺女,一听张兰芝这话脸就红了,火急火燎的后面跟着,张兰芝也顾不上唐山,前面呼呼的走的飞快,走到刘建民家里,正好刘建民在门口修自行车呢,看见张兰芝还笑呵呵的,“这急匆匆的是去哪啊?”

    “呦,修车呢,车坏哪啦?看来这车也跟主人啊,知道主人是个什么东西,它也跟着坏了啊?”张兰芝似笑非笑的挑着眉,语气嘲讽。

    “这话是怎么说的,山子嫂子,我没得罪你吧?这话可不好听啊!”刘建民笑的很有些憨厚。

    “嗬,你也知道这话不好听啊?我这可是关公面前耍大刀啊,可唐家村我看就你最会说话,你这是真人不露相啊,怎么,你真以为你干什么别人不知道?怪不得一大把岁数了不养孩子,真是老天有眼,你这样的养了孩子也没□□!”张兰芝越说越生气,声音也越大。

    “山子嫂,你说话可得说明白了,不带这么不清不白的,有什么话咱说清了说开了,咱家可没得罪你啊,这么指着鼻子骂一通,谁也不是泥捏的,到底民子也是当老师的,总得要点面子吧!”说话的是刘建民的媳妇,在家里听见张兰芝的声音,赶紧出来,这也是个温柔型的,说难听点就是有点面,倒是在维护老头子这一点还真是一点都不面了。

    “哦,还知道是当老师的啊,我还当你们不知道呢,都是一个村子的,就不是一个村子的,我把孩子送去上学,可不是给你当出气筒的!再说了,老话就有说为人师表,你就是这么当老师的?我闺女没什么事还好,有什么事你这是毁了我闺女一辈子,我和你没完我告诉你!”

    “这是怎么了,山子媳妇,有话好好说,可不兴吵吵的!”这会周围就有看热闹的,一个老头,按辈分叫三爷爷的,这老头就不愿意看见吵架,遇见了就当和事老,但是和成的时候少。

    “三爷,这可不是芝子要吵吵,还别说吵吵了,我动手都不为过!”唐山可是在后面追上来了,看见刘建民,恨不得一拳轰上去,但是到底唐山也就是嘴上说说,唐山在家里和张兰芝这样那样的很是有本事,在外面就一声不吭,当然对张兰芝本事也是以前的事情了。但对外仍然是老实的很,现在能说出动手来,就是很生气的时候了。

    “哎呦,可不兴动手的,可不兴动手的!”三爷拄着拐棍,以为唐山说的是真的,急的直摆手。

    “姓刘的,你自己做了什么你自己心里清楚,我还想问问你,我一家子自问没得罪过你,你这么欺负我闺女,什么叫资本主义小姐,我家里做点小买卖就是资本主义了?人主席现在都说了要鼓励做生意,你还和主席唱反调?”张兰芝声音一声高过一声,伸着手,手指指着刘建民。

    “人都说孩子给孩子起外号,老师都盯着不允许,这可倒好,咱村子里出了个给孩子起外号的老师啊?我就问问你,你凭什么这么对孩子,我不是不讲道理,孩子在学校淘气了,闯祸了,老师怎么管我都不管,你今天和我说说,我闺女哪里做的不对了,是闯祸了淘气了还是不好好学习了,你今天给我好好说清楚了!”

    刘建民的脸青一阵白一阵,怎么也没想到能有今天,一直以来唐山两口子都是挺老实的,再说这会都是家长一切听老师的,老师说什么是什么,并且在刘建民看来,唐山两口子做买卖这可是不光荣的,怎么可能有底气来闹?

    “你说不出个道道来?就你这样的还为人师表,还师德,你有个屁的为人师表,屁的师德,你就是个误人子弟的我告诉你,咱俩这事没完,我到学校找,学校不管我到镇上找,我就不信还找不到个说理的地方,咱就好好说到说到!”唐山说话也不黏糊了,一字一句的那叫一个清脆,听的张兰芝顺耳的不行,只觉得这是重生以来唐山干的最爷们的一件事了。

    唐山说完了,招呼着张兰芝和广子玉子回家,张兰芝和唐山都过来,玉子哪里能在家里呆的住,吵着闹着要跟过来,广子和来子没办法,只能领着玉子过来,一拨人比唐山到的还要稍微早一点,到了这,看见张兰芝吵架,几个人也不敢闹大动静,都在静悄悄的看着。

    唐山和张兰芝一招呼,几个小的跟一串萝卜似的,跟在张兰芝和唐山的屁股后面,一句话也不说的往家里走,显然也是有点被张兰芝今天的样子吓到了。

 第五十一章

    唐山和张兰芝走的倒是痛快,留下刘建民在后面一张脸涨的通红发紫,刘建民的老婆早转回家去了,两个人过这么多年了,一看刘建民的样子就知道是不是真的了。

    张兰芝和唐海闹这么一次,村子里倒是说什么的都有,大流上都说刘建民不是个东西的,也有说唐山两口子太疼闺女,上学就应该都听老师的,老师打孩子的都不说什么了,起个外号能怎么,又不痛又不痒的。

    张兰芝对于后一种说法就当没听见,就当那些人在放屁。等到玉子开学第一天回家,笑嘻嘻的告诉张兰芝,“妈,老师今天看见我笑的可难看了,但是什么都没说。”

    等上了一个星期的课,张兰芝问了玉子,又问了平子,知道刘建民并不敢再欺负玉子了,这才放下心来,出了正月,要开始翻地准备春耕了。

    年前刚入冬,唐湖就结了婚,家里又多了一口人。两个人结婚了就住在自己的房子里,也没守着楚春子,加上这辈子楚春子的性子改了一些,又有唐桂芬在家里,何景的日子比起上辈子来好过的多,楚春子并没有像上辈子那样为难何景。

    也不知是何景自己琢磨的还是唐湖告诉的,就像是张兰芝的小跟班一样,不管干什么都得问问张兰芝,惹得楚春子还颇有点不是滋味。

    出了正月要翻地,张兰芝索性提前和香子打好了招呼,张兰芝也想开了,虽说这辈子自己还年轻,但是年轻也禁不起折腾,上辈子到老了,腰不好,腿不好,手也因为骨刺风湿弄得手指头变了形,遭了多少罪呢,这辈子自己也做好打算了,等天气暖和一些就出去做点小买卖,翻地这点钱就不用省了。

    香子和张兰芝处的好,等到翻地的时候都是让德子头一家给张兰芝家里翻地,翻完了,张兰芝过去送钱,两个人你推我搡的一个要给一个不收,推搡了好一会,香子没办法了还来了一句,“咱两家这都是亲家关系,就翻个地还要钱,不至于的啊,山子哥也不能干活,就当是德子过去帮忙了,帮忙还能算钱吗?”

    说的张兰芝没憋住笑,“可不能乱说啊,这会哪里还兴什么娃娃亲了,你家来子平子长大了怨你。”

    “嗨,怨什么怨,上次玉子的事,平子回来被来子骂了好几天,我都说人小鬼大,那臭小子这才多大点就知道护媳妇了,也不知道像了谁了,这会就天天在家里玉子妹妹长玉子妹妹短的,”香子说着摇着头撇着嘴,“等再大一大啊,能天天围着玉子转圈圈。”

    香子说是这么说,也是带着开玩笑,到底都是十来岁的孩子,还什么都不懂呢,只是香子心里还真就看上玉子了,嘴里不说,天天还就盼着来子将来能把玉子弄回来当媳妇,至于平子就不指望了,那傻小子,将来能说上媳妇就不错了。

    又是一年春来到,82年了,天气暖和了,地里种子也都种下了,张兰芝倒是好好地忙活了一阵子,剩下的那一亩七分地,种了一半花生一半玉米,地边上被张兰芝撒了红小豆,还有点自留地都种了地瓜,地边也留了点地方种了点高粱,种了点黄豆。

    地瓜是要提前闷芽的,张兰芝老早在家里闷了地瓜芽,等自家都种完了,南婶家的唐军期期艾艾的找到张兰芝,“芝子嫂,你家里有没有剩下的地瓜芽子,给俺点用用?”

    “有是有,就是不多了,你家里差多少?”

    “不知道,我家还没种呢,”唐军皱着眉头,“我刚把别的都种完了,就剩下地瓜了。”

    “怎么就你自己?”张兰芝说完了想起来,南婶娘家妈病了,这么大岁数了一病很有可能就起不来了,南婶和南叔就都过去了,也有好几天了,家里就剩下唐鹏和唐军两个了。“哦,婶子回娘家了,我家里就剩这些地瓜芽子了,你都拿走去。”

    地瓜芽放篓子里唐军也不说走,又问张兰芝地瓜该怎么种,问的张兰芝一个愣神,唐军也是19岁的大小伙子了,再有两年都能结婚了,这怎么还连地瓜怎么种都不知道呢?张兰芝详细的说了说,说道半截想起来,“你不会,鹏子不是会吗,怎么还用问我呢?”

    “嘿嘿,我小哥也不会。”唐军嘿嘿笑,“我俩都快愁死了。”

    张兰芝想起来,这两个从下学了就一直在果园子里帮忙,种地种的少,能会种个玉米花生的就了不得了,还真是有可能没种过地瓜,张兰芝叹口气,“我家里这些地瓜芽子肯定不够,你再去别人家看看,我到地里给你们种去。”

    唐军一听乐的不行,往外走都蹦着高了,“我哥也出去要地瓜芽子去了,应该能要够!”

    张兰芝有点反应过来了,感情这熊孩子就是特意想着来找自己帮忙的,但是又不好意思,这才迂回了这么长时间。想通了张兰芝也没说什么,上山了哥俩也没用张兰芝出多大的劲,起垄都是哥俩在张兰芝的指导下干的,张兰芝就把地瓜芽栽进去,有覆覆垄,提水浇水也是两个大小伙子干,半亩地的地瓜栽完了,哥俩这才松了口气,还腻腻歪歪的非得送张兰芝回家,弄得张兰芝感觉自己快要起一身的鸡皮疙瘩了。

    春耕完,这就可以说是没什么事情了,张兰芝和唐山开始在家里忙忙活活的准备,唐山也不知道在哪里弄了一个大铁桶,又找人把铁桶上面的底给割下来,在边上靠下割了个四四方方的口子。又找了铁按着铁桶的大小烧了个架子,按在铁桶里,到时候从口子里填柴火,柴火都在架子上面烧。

    张兰芝到供销社里买了口大铁锅,也是按照铁桶搁得下的大小买的。粮所里买了花生和麦子,回来到磨坊里磨了油,粉了面。去年磨坊里就进了机器,能用机器粉面,当时还新鲜了好一阵子。

    张兰芝准备炸油条卖,这会真的是不管做什么买卖都能挣钱的年代,张兰芝就是个见识一般的普通人,虽说知道这个年代遍地是黄金,但是张兰芝还真没有什么大富大贵的打算,有什么本事干什么事嘛。真要让张兰芝开什么公司做什么大生意,张兰芝还真做不来,没有那个脑子,也没有那么大的野心。

    对于张兰芝来说,重活了一辈子,很多事情看的清了些,不像上辈子穷死饿死了,都抹不开那个脸面去做生意,等到后来想做的时候,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并且那个时候什么买卖都不那么好做了。

    就是这样,咱不求大富大贵,能挣点小钱过上不愁吃穿不愁钱的日子,这样的买卖也是一大把,就唐家村吧,像香子家换了牛翻地,等过两年再换成手扶车拖拉机,慢慢的可以换成专门翻地的大车,再等几年又有割麦子的,收玉米的,在农村里,这样的买卖还真是最容易赚钱的。

    唐家村还有个果园子,现在还真是什么水果都稀罕,大队现在也有要把果园子弄出去的打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