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再不离婚-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桂芬哪还顾得上傻不傻的问题,当初能把欠债给免了就已经很高兴了,不过那还是妈找到镇上去的关系,现在要是能不用还工分钱,那就更好了,本来家里就嫂子自己一个人挣工分,就应该被照顾照顾才对嘛。

    “那你赶紧找大哥去啊!”

    许志东拿唐桂芬没办法,原来心里还气媳妇心里想着娘家,不过现在生了儿子,许志东又觉得媳妇想着娘家是重情重义,唐桂芳要是知道许志东的想法,估计会恨不得早点生孩子才好。

    许志东没办法的出去了,唐桂芬心里还在寻思着要买点什么东西给大嫂一家,当然了唐桂芬也不是要一次就还清情分,亲戚之间总是越走动越热闹的,唐桂芬这人本来就大方,现在更是总觉得给什么都不够。

    冬天的日子就是玩,小孩玩,大人玩,到了晚上,张兰芝和唐海都出去到别人家里去打扑克喝茶水聊瞎,当然了这里的茶水就是一点茶叶面子泡一大缸子,几个大老爷们就坐在外间,云雾缭绕的天南地北的瞎说,动静一点都不小。

    炕上一般就会坐满一炕的婆娘们,围着桌子坐五六个人打扑克,五个有五个的打法,六个有六个的打法,热热闹闹的说什么的都有,张兰芝和唐山出来,就是要把家里腾出来给广子领回家的一帮子孩子们,一般来说几个孩子写作业的时间用不了十分钟,剩下的时间就都是用来疯玩的了。

    来子玩着眼睛还不离玉子,做了什么逗乐玉子了,来子就高兴地不得了,也不单单是来子,几个小子都存心逗玉子玩,广子虽说也疼妹妹吧,但是离妹控还是有一段差距的,这孩子也不是个心思细腻的,一群小狼眼睛不离自己妹妹,他还不知道呢,傻乎乎的不忍直视。

 第三十五章

    这天来子跟狗撵的似的跑进屋子,张兰芝正在刷碗,来子喊了声芝大娘,就钻到里屋去,玉子正在炕上坐着,看见来子正要叫哥哥,来子“嘘”了一声,自己钻进地瓜窖子里去。

    没一会广子的小伙伴们就都来了,有个叫和子的,来的最晚,就站在炕前,来子悄么声的从地瓜窖子里伸出两只手,一下握住和子的腿,吓得和子“哇!”的一声!

    “芝子嫂,芝子嫂,有大狗,有大狗咬我!”

    和子家的辈分更大,按辈分来说和子比张兰芝都要大上一辈,不过因着和子太小,按辈分叫不好听,就叫张兰芝嫂子。

    炕上的被和子吓了一大跳,还没说什么呢,就听见像是地底下传来的哈哈大笑声,“和子,让你来的最晚,吓着你了吧!”

    张兰芝在外头乐的不行,来子从地瓜窖子里钻出来,笑嘻嘻的看着张兰芝,也不说话,张兰芝也不吱声,心里知道来子这是怕自己发火呢。这会地瓜窖子里面都放满了地瓜,而地瓜这东西又不是很好存放,很容易烂,来子这样的小孩子到地瓜窖子里闹腾一番,能毁不少地瓜,地瓜皮一破,大冬天里,就很容易烂掉。

    来子看张兰芝没说自己,这才放下心来,心里想着还是芝大娘最好,就是在家里爹妈都不许自己到地瓜窖子里造反去的。

    很快,到广子放了假,就已经到了腊月了,再有个几天就过小年了,正巧逢集,张兰芝打发唐山去买个新席子回来过年,家里得席子因为唐山瘫在炕上那些日子弄得很有一股子味,就让唐山去买一个新的,唐山从上到下的“武装”好了,就露了一双眼睛出来,“玉子,你跟不跟爹去啊,赶集给你买好吃的!”

    玉子抱着喵喵顺毛,都没正眼瞧瞧她爹,“我才不去呢,外面冻死个人,今天还刮大风,你有那个心,买回来给我吃就行了呗。”这话说得张兰芝和唐山直乐,也不知道跟谁学的,什么话都能用在她爹身上。

    加上唐山走的晚了点,直等到张兰芝把午饭都做好了,唐山还没回来,外面伴着呜呜的大风开始飘起雪花,一开始还是小雪花,没过一会风刹住了,一大片一大片的雪花悄无声息的落下来,等到张兰芝看见的时候,地上已经落了一层了。

    “可坏了,这外面开始下大雪了你爹怎么还没回来?这个人可真是行,赶个集这是赶到天边去了么。”

    张兰芝刚叨唠完,就看见唐山夹着个席子回来了,张兰芝乐,“这可真是不经念叨。”起身迎了出去。

    “你这是赶得哪一年的集啊,才回来?”

    唐山没说话,夹着席子进了门,张兰芝才看见这家伙清鼻涕都冻脸上了,两管鼻涕冻成两个冰棱子,既恶心又好笑。

    张兰芝忍一忍没憋住笑,一边笑着一边倒了冷水给唐山擦脸,炕上玉子和广子就跟看见什么稀奇东西似的瞪着大眼睛看唐山,“爹,你是怎么把鼻涕都冻成冰块的啊?”

    唐山用冷水先把鼻子嘴的都擦了,慢慢地都化了,一开口连话都说不清了,牙都冻硬了。“玉子这个小东西真是精怪,就是不去赶集,今天这天可是要冻死人了。”

    。。。。。。。。。我是出现也可以不出现也可以的分界线。。。。。。。

    快过年了,家里有猪的都开始该卖的卖,该杀的杀,张兰芝家里的猪早就长成了卖了出去,剩下村子里有的富裕些的就留着自家杀,杀了自家留一些,剩下的卖了,有的就整头的卖出去。

    正巧是小年的头一天,村长家里头杀猪,一大早的就在大喇叭里喊话,有谁家要买肉的到村长家里头买去,给便宜。张兰芝给了玉子一个盆拿着,“你和你哥到你安子爷家割肉去,不管多少钱一斤,你都割三块钱的回来啊!”

    玉子和广子俩晃晃悠悠的走了,广子拿着盆,玉子小手里攥着钱,广子想着肉就高兴,“妹子,妈让我们割三块钱的肉回家,去年过年妈都没割肉吃呢,这下过年可以吃肉了!”

    玉子也高兴,其实从张兰芝重生回来还真没少吃肉,因为要做清酱,缺不了肥肉,一般做完清酱捞出来的肥肉都进了玉子和广子的嘴里,不过小孩子只要一听说吃肉就觉得高兴。

    到了村长家里,这会猪已经杀完了,村长家门口聚了一小堆人,都三三俩俩的在说着话,村长家门口已经搭起个案子,上面一把刀寒光闪闪的。玉子和广子就看着周围的人不少,但是案子上也没有猪肉,广子垮了脸,“是不是来晚了呀,都卖完了?”

    “不知道,去问问不就行了?”玉子扯着广子走到案子跟前,刚喊了一声“安子爷——”

    “砰!”的一声,半扇剃好骨头的猪肉被摔在案子上,吓了玉子一大跳。

    “哎呦,小玉子啊,来割肉?”村长看见玉子吓了一跳,被那小模样逗乐,要不是顾忌这手上都是猪油,就摸上玉子的头了。

    “嗯!”玉子点头。周围的大人看见了就都笑,“你看看,赶早不如赶巧,咱在这等了这么一会子了,倒是玉子一来就能割了!”

    也没谁要和孩子抢先的,就都等着玉子和广子先割,村长笑眯眯的看着玉子和广子,“你们俩先割,你们俩看,要哪里的我给你们割哪里的。”

    玉子也不怯场,大眼睛看了一圈,小手就指像一大块肥肉那里,也是村长家的猪养的肥,那肉厚墩墩的,看着都像是要往外冒油。“要这块,还要这块!”

    后面指的,是块里脊,甭管里脊外脊的,这个年代,只要是瘦肉,就没有谁家愿意要的,不过好在玉子要的这块里脊就一小条,村长给割了一大块肥肉之后,把里脊当成添头了!

    给了一块纯瘦肉,村长想想觉得有点欺负小孩子的意思,又给添了一块骨头,是猪脖子那一块的颈骨,“拿着吧!”

    玉子和广子也没觉得怎么三块钱买了这么多东西,笑眯眯的喊了声“谢谢爷爷!”就抬着盆回家去了。

    后面村民们果然没有说村长不好的,都笑着说两个孩子得着便宜了,两个孩子还没回来呢,早有话传到张兰芝跟前了,张兰芝赶紧出门接了两个小东西回来,那一块猪颈骨就有好几斤了,玉子个子又小,广子嫌抬着弯着腰累,就自己都抱着,小脸都憋得通红。

    看见张兰芝过来了,广子一口大白牙就露出来了,“妈,妈,你看好多肉!”

    “妈,我买的都是白肉,是不是都是好肉?”

    张兰芝只能点头,轮流夸两个邀功的孩子,心里倒是哭笑不得,关键是过年包饺子的肉最好是有点瘦肉才好吃啊,不过纯肥肉都炼成油,油渣包饺子也可以了。

    回了家张兰芝才发现还有一块里脊,其实那一盆子肉不用称张兰芝就知道肯定是够了斤数的,问了玉子和广子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张兰芝心里服气,安子叔这份为人处世不得不佩服。

    占了人家的便宜,孩子不知道,大人总不能装作不知道,等到了晚上,张兰芝收拾了夏天晒的鱼干八腿干的,家里有那种小篮子,张兰芝装满了一小篮子,拿着到村长家去串门,村长早吃完饭出去串门去了,家里剩安子婶自己,看见张兰芝过来了,一脸的笑,“你个小东西怎么今天过来了?”

    安子婶是个很慈祥很慈祥的老太太,最明显的表现是,对待所有的小辈,不管多大了结没结婚有没有孩子孩子多大了……只要是小辈,一律都是用“小东西”称呼,张兰芝也是早就习惯了的人,笑着把小篮子递给安子婶。

    “我今年家里事情多,也一直没能找着功夫过来坐坐,这是我今年夏天晒得,不是什么好东西,也能添个菜。”

    “哎呦,你个小东西,这怎么不是好东西,这都是好菜,你说说你这个脑子都是怎么长得,和你一比我这样的老东西脑子都是石头做的,你说说,你说说……”

    安子婶念叨着笑呵呵的接过篮子,赶紧把东西放好去了,没一会把篮子空出来,里面还放了点地瓜干,这种地瓜干可不是秋天那会晒得干地瓜干,而是地瓜烀熟了之后切成片晒干的可以当零食吃的地瓜干。

    张兰芝和安子婶坐着说了会话,得走的时候才看见篮子里还有东西,还没说话呢,就被安子婶按着手往外推,“可不许多说啊,你到婶子家来一趟,可不能空着篮子回去,明天就是小年了,更有讲究了,不是孩子都在家里呢吗,赶紧回去吧!”

    张兰芝只好笑着拿着篮子回家,虽说今年张兰芝挣了钱,但是也只是从吃不饱的状态提升到温饱状态了,要更好一点还是不行的,毕竟还欠着生产队的工分钱不是,这会张兰芝还不知道许志东那边活动着呢。

 第三十六章

    地瓜干很受欢迎,尤其是玉子,喜欢的很,唐山吃了两块,再要拿的时候就被张兰芝瞪回去,“你这个人可真行,就这么点东西,孩子也喜欢吃,你不是留着给孩子,自己都吃了,你活脱脱就是第二个你妈,你爹点好处你怎么一点也不像?”

    要说唐山这半年来还真是改变了不少,但是在吃东西这点上,简直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有好吃的恨不得都在自己嘴里,好在张兰芝也不像上辈子那样惯他的穷毛病,像肥肉片这一类少来少去的东西,也不上桌,直接塞两个孩子嘴里了。

    唐山现在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不管张兰芝干什么,都没意见,因此看见两个孩子开小灶,唐山也不说话,就眼巴巴的看着,有时候张兰芝看见了也想笑,就像是自己什么时候又养了一个儿子似的。

    唐山被张兰芝这么一说,就讪讪的缩回手,嘿嘿笑了两声,“我这不是看着还有不少吗,你看看明天就过年了你还生气。”

    其实也是张兰芝心里有火,白天割那点肉,被楚春子知道了好一阵嫌弃,话里话外是张兰芝不会过日子,败家,楚春子也不是眼馋那些肉,就是好容易鸡蛋里挑着个骨头,就借机发作而已,张兰芝虽说早已经习惯了,但心里还是不痛快。

    过年其实并不忙碌,因为没有东西可忙,早几年过年能吃上白面馒头,都不用纯麦子面的,白玉米面和麦子面混着的馒头就着一盘炒白菜都觉得这个年过得很好了。

    不过临近过年还是不可避免的热闹起来,毕竟忙忙碌碌一年就是为的这几天,张兰芝在家里用沙子炒了一锅花生,炸了点麻花,喜得玉子和广子不要不要的,都说今年是最好的一个年,希望以后年年都能有麻花吃。

    绣子送了一小包大枣过来,个头不是很大,说是娘家那边的什么亲戚从新疆捎回来的,说是给张兰芝过年蒸馒头用,张兰芝吃了一个,很甜很甜,就都留着给两个孩子吃,过年蒸馒头的大枣到供销社买点就可以啦。

    过年要蒸枣饽饽,土灶都用的大铁锅,一锅蒸九个,就可以想象出枣饽饽的个头了,张兰芝打算蒸两锅,大年三十晚上是要用十个馒头供天的,平日里不管谁家蒸馒头,都不会蒸十个五个十五个这样的数,这样的数都是谁家死人要蒸了馒头供奉用,才会一锅蒸十个,所以平日里都会嫌这个数字不吉利,蒸馒头都是九个八个或者十一个。

    张兰芝蒸的馒头很软,发的很好,这也是楚春子心服嘴不服的地方,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都是一样的面,一样的工序,一样的引子,就是有人蒸出来的馒头难吃的要死,又不软又不香,硬的恨不得能砸死人。

    家里的馒头刚出锅,唐桂芳过来,手里还拿着两提应该是两斤桃酥,看见家里的馒头,就笑,“嫂子,还得是你蒸的馒头,就是好看,你看看笑的多好。”

    枣饽饽是要在面团上用梳子平均分成三份按下,蒸熟之后按下的地方如果裂开口就会说是吉兆,说是馒头笑的好。

    “是笑的挺好的,来年应该能有个好年头。”张兰芝笑着接了一句,“你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不赶早不赶晚的。

    “我刚从何跃东家回来,他妈给了两斤桃酥,留给玉子和广子吃。”

    张兰芝嘴里客气着不要,心里倒是惊奇,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在小姑子这里可是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

    “嫂子,留着吧,何跃东也稀罕玉子。”唐桂芳坐着说来说去的劝张兰芝留下,又绕了好大一个圈子,“嫂子,你说何跃东他妈笨不笨,连个馒头都蒸不好,真是能气死个人。”

    絮叨开了,张兰芝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唐桂芳和何跃东走动的不错,何跃东家里的房子也早都盖好了,两家早前些日子就坐在一块商量了结婚的日子。何跃东他妈也是个迷信的,巧的是何跃东的姨夫是个算命的,准不准的不说,反正何跃东他妈是深信不疑。

    两家商量的日子是在年后,何跃东那姨夫就说婚前的最后一个年了,得在什么时间什么方位供奉个桌子,就是桌子上馒头桃酥酒苹果之类的都得有,这样何跃东结婚了能安安稳稳的,日子过得舒心。

    唐桂芳别看挺年轻一大姑娘,但是对这类事情向来是很相信的,结果何跃东他妈一连蒸了两锅馒头都硬的像石头,别说该开的口不开了,连点软和劲都没有,更可气的是第二锅还糊了几个。

    唐桂芳还小的时候不懂得看馒头的好坏,那会的日子也难有馒头吃,等到有馒头吃的时候就都是张兰芝蒸的了,一般到过年或者有什么事情的时候,楚春子都是让张兰芝蒸馒头,唐桂芳习惯了办事情用的馒头是张兰芝蒸的那样,再看准婆婆蒸的馒头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在人家家里唐桂芳忍者没吱声,出了门就和何跃东商量,“毕竟是关乎咱俩以后的事情,我娘家大嫂蒸的馒头特别好看,要不然让我大嫂蒸一锅到时候用吧?”

    何跃东也好商量,点头点的痛快,估计也是看他妈蒸的馒头不像样子,正好送唐桂芳回来路过供销社,就进去提了两提桃酥出来,让唐桂芳过来麻烦张兰芝。

    唐桂芳说话很爽利,跟张兰芝学准婆婆蒸的馒头的样子时手舞足蹈的,逗得张兰芝哈哈直乐,也不是什么大事,张兰芝就应了下来。

    转天楚春子就提着半袋子面过来,张兰芝早上起得早,这会面已经开好了,这会正揉着呢,就听见楚春子把面扔在地上的声音。

    “妈,你这是拿的什么东西过来?”

    “面!”楚春子哼哼两声,“桂芳不是让你给蒸馒头吗?你用这个蒸,人家有用处,可别蒸那两混面的。”说着,楚春子看张兰芝揉面,又问,“怎么你自己家里的还没蒸好?”

    “这就是给桂芳蒸的,纯麦子面的,没用别的。”

    楚春子哦了一声,也没说帮张兰芝揉揉面,站起来又把半袋子面提起来了,“那行,你家里有就用你家里的给你妹子蒸吧,我的我还拿回去。”

    张兰芝那叫一个无语,觉得自己连气都生不起来了,真有点哭笑不得,弄不明白楚春子过来这么一趟到底是个什么心思。

    晚上何跃东过来拿馒头,又提着一包糖一包江米条过来,都是一斤包的,看见张兰芝蒸的馒头,笑的牙床都露出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