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学霸重生之追夫三人行-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加让心事重重的汉王睡不着。
汉王披衣起床,忽然听到头顶的瓦片上有什么响动。
他警惕的循声找过去,却一无所获。
等他回来再躺下时,却忽然发现,枕边竟然有一封飞刀信。
他打开一看,上面写着:朱高炽起灵的那一夜,可共谋大事。
飞刀信没有署名。
到底是谁呢?
是谁在邀请我共谋大事,还是一切只是某些不怀好意的人的圈套?
汉王不敢确定。可是心,却激动的怦怦乱跳。
他努力压制自己胸腔里那颗乱跳的心,开始不再那么心烦意乱。
夜已深,外面的虫鸣蛙叫渐渐销声匿迹,汉王的心,忽然变得澄明起来。
他笑了。
自信而得意的笑了。
献陵果然迅速竣工。从洪熙元年七月兴工,到八月玄营落成,仅用了两个半月的时间。
建成后的献陵,陵寝制度确实比较俭朴。
其神道从长陵神道北五空桥北分出,长约1公里。途中建有单空石桥一座。路面为中铺城砖,两侧墁碎石为散水,十分俭朴,并且没有单独设置石像生、碑亭等建筑。
陵宫建筑与长陵比较,同样非常俭朴。其朝向为南偏西200占地仅4。2万平方米左右。其陵殿、两庑配殿、神厨均各为5间,而且都是单檐建筑;门楼(祾恩门)则仅为3间;方城、明楼不仅不像长陵那样高大,而且城下券门改为更简单的直通前后的形式。照壁则因之不设于券洞内而设于方城之后,墓冢之前。上登明楼的礓石察量路则改为设于宝城之内的方城左右两侧。
献陵宝城前的这座小山,名为玉案山,它从陵园左侧延伸而来,是献陵的龙砂。因其屈曲环抱陵前,所以,又是献陵的近案。风水中,“龙喜出身长远,砂喜左右回旋”,“龙虎环抱,近案当前”,当论内明堂格局。献陵玉案山以及龙砂、虎砂和来山范围内的小格局,正是风水术士们所鼓吹的完美的内明堂格局。所以,修建献陵时只在明堂范围之内修建了宝城、明楼和一进院落。而将举行祭祀仪式的梭恩殿修在了玉案山前。经过这样的经营设计,不仅解决了献陵明堂地域面积小,建不下宝城和前面两进院落的问题,维护了“龙砂不可损伤”的风水信条,而且使陵园山重水复、殿台参差,形成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统一的美。使几何形体陵园建筑在山、水、林木的映衬下,更加错落有致。
“妙哉,妙哉!献陵陵制不追求奢华,它为此后的明陵建筑树立了楷模。”
朱瞻基赞不绝口。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现在地宫已经落成,就等朱高炽下葬了。
按照律例,皇帝需要妃嫔殉葬,不可能让仁宗皇帝一个人孤单的走。
至于这个掌握生杀大权的殉葬名单,理所当然的掌握在张翠云的手里。
新皇朱瞻基还没有正式册封中宫胡善祥,所以,这次葬礼活动,还轮不到她说什么话。(未完待续。)
☆、264章 张皇后的死亡名单
就算皇帝册封了胡善祥为皇后,那么这个紫禁城里,做主的,也只能是她这个未来的张太后。
不到一年前,张翠云在永乐帝朱棣的葬礼时,刚刚操办过一次妃嫔殉葬活动,所以,这一次,让谁来殉葬,张翠云当然是轻车熟路了。
此时,她的心中,已经很快拟定了一份死亡名单:
贵妃郭氏,谥恭肃;
贵妃李氏,谥贞惠;
丽妃王氏,谥惠安;
顺妃谭氏,谥恭僖;
充妃黄氏,谥恭靖。
……
坤宁宫里,孙灵微低声对张翠云说道:“母后,这份名单上竟然有地位尊崇,又有子嗣的郭贵妃?”
“是啊,怎么啦?”张翠云不以为然的说道。
“郭氏贵为贵妃中第一,所出有滕怀王、梁庄王、卫恭王,在例不当殉葬啊。”
孙灵微很不理解的说道。
“微儿,贵妃又怎么样?只要她不是皇后,我都能有法子叫她去死!”
张翠云冷哼一声:
“这个郭贵妃,先是向皇帝进献了美人,离间我们夫妻之间的情分,后来还伙同那李宝儿,在宫中网罗人员,拉帮结派,妄图孤立我这个中宫,搞得我一度在宫中夹着尾巴做人!”
张翠云抬了抬下巴,语气变得倨傲起来:
“花无百日好,人无百样红!她自以为自己有儿子依靠,身边又有美人帮着迷惑皇上,就不知道,只要我还是皇后,就有一天,可以让她乖乖去死。”
……
“咸福宫”里,郭贵妃和李宝儿义愤填膺。
她们都同时接到了殉葬的命令。
曾经风光一时的李宝儿,没了男人的依靠,此刻狼狈不堪,容颜憔悴。
当初,仁宗皇帝刚刚登基,她一步登天,从一个粗使丫头,一下子飞上枝头当了贵妃。
原以为,他们会有很多好日子可以畅想,却没有想到,正值中年的皇帝,一眨眼就没了。
当初有多尊荣,现在就得有多狼狈。
君王的宠爱,就如同那早晨的露水,新的太阳一出来,就无声无息的蒸干了。
可是,李宝儿真的不甘心。
“贵妃姐姐,我没有子嗣,在宫中也没有资历,能够以贵妃身份殉葬先皇,我死而无憾。可是姐姐你在宫中多年,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你殉葬,皇后这样,是不是太枉顾宫规了?”
“妹妹,我也正是纳闷呢。不过,这个张翠云一向行事谨慎,她肯定不是心血来潮,才作者决定的,我心里也没底呢。我这就要去坤宁宫走一趟。”
郭贵妃对张翠云了如指掌,跟她打交道多年,她心里很是忌惮这个张翠云的手段。
在匆匆去坤宁宫的路上,她心里都有点战战兢兢。
“皇后娘娘,先皇尸骨未寒,新皇尚未登基,为何这紫禁城中,又要多出一个冤魂?不知道,皇后娘娘以哪一条宫规,让我去殉葬呢?”
一见到张翠云正安闲的躺在凤榻上吃荔枝,郭贵妃忍不住声音高了起来。
“凭哪一点?就凭贵妃娘娘对皇上一片情深义重,愿意自裁,以追随先皇去地下陪伴一生一世!”
张翠云享受似的咀嚼着那柔软的荔枝果肉,用两片薄薄的嘴唇轻轻的将一点残存的荔枝果核,“噗”得吐了出来,慢悠悠的朝着郭贵妃说道。
“自裁?你说我会自杀?我有何理由要自杀?我三个儿子,等着给我养老送终呢!”
郭贵妃愤怒道。
“是啊,你有三个好儿子,他们个个都对你很是孝顺!”
张翠云从凤榻上下来,悠悠的说道:“你那三个好儿子,可为你办了不少好事啊。”
说到这儿,张翠云忽然柳眉倒竖,杏眼圆睁,将一张奏折扔在郭贵妃面前,厉声道:“你好好看看,这是什么?”
郭贵妃吓了一跳,赶紧从地下捡起那张奏折,只见上面写着:
“仁宗去世,宫里暗流涌动,卫恭王伙同汉王,意图谋反,为汉王快马提供情报,证据确凿,以下是老臣仔细查证后的实据……”
此时,郭贵妃脑袋轰的一声,只觉得面前的世界轰然倒塌,她深信,以张翠云做事的风格,没有十足置她于死地的证据,她是不敢这么狂妄的对她说话的。
怪只怪,自己这个小儿子一时糊涂啊。
从去年起,她隐隐觉得京城突然多了一批快马,宫里突然多了一些神神秘秘的新人。而自己的小儿子卫恭王,总是神神秘秘的,跟那些人走得很近。
当时,她阻止过,可是卫恭王躇踌满志的对她说道:
“母后,成事在人,谋事在天,现在宫里都在传,父皇厌弃中宫张皇后,把太子远调京城,对我也十分宠爱,你就真的没有什么想法么?父皇青春正盛,谁也不能预料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不得不说,当时,她的心也动了。
那个时候李宝儿在宫中炙手可热,张皇后被皇帝公开申斥,在宫中形同禁足,李宝儿没有子嗣,又甘愿和她结盟,她一时鬼迷心窍,就对儿子的所作所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想到,现在,该人家秋后算总账了!
“罢了,我已经这个年纪了,能够用一个比较体面的司法来保全自己的儿子,也算是一种福报了。”
想到这,她闭上眼睛,仿佛正在尽情的享受死亡的气息。
“皇后娘娘,很高兴,你能大发慈悲,以这样一个美好的名义,除去你的眼中钉,也保全我的儿子。我死不足惜,但我今天有几句话,想和你谈谈。这是埋藏在我心里多年的话。”
说到这儿,郭贵妃睁开眼睛,擦干眼泪,静静的坐在张皇后面前的几案上,平静的说道:
“我自己也知道,我其实该死。你恨我,我是知道的!怪只怪当日我不该用李宝儿去蛊惑皇帝!
可是你知道么,我其实有多恨你,嫉妒你么?
过去跟你在太子府里,我几乎是没有一样的存在。
试问,当时整个皇宫有谁知道,太子还有这么一个侧妃?恐怕连朱高炽本人,也不记得有我这一个人的存在!”(未完待续。)
☆、265章 如果爱情会老,你是否有再爱的勇气
郭贵妃痴痴地看着张翠云:
“可是你就不同了,你无论什么事情,都和朱高炽举案齐眉,夫唱妇随,就仿佛,你们才是真正的夫妻。”
此时,郭贵妃的眼神变得十分忧伤:
“可你知道么?皇后?我过门比你早。我认识皇上也比你早了很多年!”
记得那时,郭贵妃是大皇子的伴读丫鬟,从七岁时就陪着朱高炽,长大以后,自然而然,他就把这个俏丽的小丫鬟收入房中,成为侧室。
回想起这些尘封的岁月,郭贵妃的脸上不由得荡漾出一抹甜蜜的笑意。
那时候,大皇子府里,朱高炽看她的眼神,是那样温柔。
所谓的“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说的便是他们两个吧。
此时,郭贵妃的眼前,不由得出现了往日朱高炽对她的恩爱种种。
只是,那一切,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曾经”!
早已收住的眼泪,不由得慢慢滑下。
“皇后,在你没有过门的时候,我们也曾经恩爱过,你愿意相信么?”
郭贵妃的脸上,露出了幸福而凄然的笑容。
然后,泪水伴着笑容,她继续道:
“皇后,我对高炽的爱,一点不比你少,他对我的爱,也曾经一点不比我少!可是后来,一切都变了样。”
郭贵妃的脸上,表情渐渐变得怨毒:
“我常常在想,皇后,你长得也不是多么惊艳,就凭着你那聪明的脑袋,难道就可以轻易将一个男人,完全蛊惑?你凭什么在王府里那么骄傲?”
张翠云听到这儿,忽然若有所悟的叹道:
“所以,你从那时候凄就想,有一天,要用一个比我年轻美丽的女人,来打败我的骄傲,离间我和皇上的感情?”
“是的,那天当皇帝在大殿之中,公然为了李宝儿进封贵妃的事情,把你推倒在地,看你狼狈的躺在地上,起不了身,那一刻,我是多么的高兴。”
郭贵妃此时,完全把心事坦白在张翠云的面前。
这两个打了多少年肚皮官司的女人,此刻,难得这样的坦诚。
只听郭贵妃忽然又伤心道:
“可是,其实,我又是多么伤心,就算皇上不会再宠溺你,可是他也不会再看我一眼,我早已经永远的失去高炽了!”
张翠云看着郭贵妃那张心如死灰的脸,忍不住潸然泪下!
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她忍不住凄然一笑,她忽然不再恨郭贵妃了。
她把头凑到她的面前,问道:
“如果你一早就知道爱情会老,你是否后悔你曾那样深爱过?”
“我,不悔。”
郭贵妃坚定的说了三个字,忽而跪在地上,头触碰着皇宫冰冷的大理石地面,对张翠云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
“皇后娘娘,多谢你提醒了我。朱高炽既然已经离我而去,我活着又有多少意义呢?谢谢您的成全。我希望你说话算话,善待我的三个儿子。”
郭贵妃说到这儿,声音忽然变得低沉,她似乎是在自言自语:
“我这就去了。我想,在黄泉路上,高炽还走得不太远。希望这一次,皇后,你好生当你的太后吧,等你百年之后,只怕我和高炽在阴间已经做了好多年夫妻了,这一次,我不怕你来搅局!”
说完,郭贵妃也不管张皇后在后面拼命叫她,踉踉跄跄的一个劲儿往“咸福宫”走去。
张翠云望着郭贵妃远去的背影,忽然拿出她的那份死亡名单,在殉葬人员的名字下面,轻轻勾去郭贵妃这三个字。
……
掌灯时分,坤宁宫有人匆匆跑过来报信:
“皇后娘娘,郭贵妃自裁了,这是她留下的遗书。”
正坐在凤榻上的张翠云猛地惊起:“郭姐姐,你这是何苦!”
她赶紧叫人把遗书呈上来遗书一看,果然,遗书大意是,郭贵妃不忍和先皇分离,愿意一生一世追随他而去!
“啊,我错了么?我这样用尽心机,去对待身边的人,真的值得么?”
那一刻,张翠云的良心从来没有这样震撼过!
她赶紧声音沉痛的下旨道:“郭贵妃对先皇情深义重,特恩准“从葬”,即与皇帝一同葬进山陵!”
郭贵妃带头殉葬,那几位本来就该殉葬的皇妃,不管情不情愿,此时都已经变得麻木,任由太监们安排着她们的死期。
殉葬妃嫔一一就位后,朱瞻基正式发布诏书:
“朕已经命钦天监占卜了下葬的吉日,七天之后的卯时,为父皇举行国葬。”
卯时就是凌晨五时到七时。
朱高炽的献陵在北京昌平县。
恰好就是吴婳的老家。
当年,她还没有进宫的时候,那时,她的名字叫做吴二红,他们就住在北京昌平县。
温哈喇王子和吴婳进入京城来,就潜伏在昌平县的一户农民王五的家里。
吴婳现在还来不及跟自己的父亲吴大牛联系,而且,王五所在的农家,是朱高炽的发丧队伍必经之地!
朱高炽发丧的夜晚。
紫禁城里空气突然异常紧张。
皇帝的“梓宫”用云南的金丝楠木,做成,再刷上四十九道漆。
出灵那天,先用72人将棺木抬出东华门。
此时,皇室官府倾巢而出,走在最前面的是64位引幡人,高举万民旗伞;
接着是新皇帝朱瞻基的卤薄仪仗队,有1628人之多,他们举着各种兵器、幡旗和各式各样的纸扎或绸缎制作的“烧活”,浩浩荡荡,十分威风。
在棺木后面是全副武装的大内兵勇。
然后是文武百官,皇亲国戚和宗室的队伍,车轿连绵不断。
在送葬行列中,还夹有大批的和尚、道士、尼姑、道姑和喇嘛,他身着法衣,手执法器,不断地吹奏、诵经。
吴婳和温哈喇王子穿着宽大的孝服,戴着遮住面庞的孝帽,十分小心谨慎的混在最后一批送行的队伍里。
她所在的队伍,和朱瞻基的仪仗队相差有几百米,朱瞻基当然不会知道有她的存在,她远远地望着他,也只能看到黄色的经幡。
吴婳的心里有一种奇异的感觉。(未完待续。)
☆、266章 生死绝杀?
整个送葬队伍长达十几里,从北京到陵地,沿途几百里,每隔一段距离还要搭设芦殿,供停灵和送葬队伍休息。
这种芦殿也是玉阶金瓦,朱碧交映,十分华丽。
抬棺木的扛夫,身穿孝服,每班有128人,分三班轮流抬送。
别小看这些轿夫,他们可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在被选中之前,所有的轿夫集中在皇宫的在德胜门“演杠”十天。
杠夫按正式出殡的规模和要求,先抬着一块和棺木重量相同的独龙木,大约有万斤,上面放一碗水,要练到走时水洒不出来为止。在演杠的同时,日夜施工,抢修去陵墓的御道。
所以,这些抬棺木的轿夫,真可谓“不走寻常路”,每走一步,都是有严格规定的。
在快要到达地宫前的最后一次休息。
送葬队伍从子夜时分开始出发,一路灯笼火把,直到晨光熹微,天色微明。
朱瞻基命令轿夫们,在芦殿做最后一次修整,然后就朱高炽抬入地宫了。吴婳看前面的人停止了前进,她也停了下来。
此时,她只能远远的看着朱瞻基的卤簿仪仗队,襟飘带舞,在晨光熹微中,她根本看不清,朱瞻基的身影,只能凭着想象去揣测,皇上该在哪一截路段。
吴婳忍不住默然感伤。
她心里涌过很多纷乱的想法,却又出奇的冷静。
一旁的温哈喇王子看着吴婳,神色复杂。
吴婳顾不上他现在到底在想什么,只是心里在预想,要死一会儿见到朱瞻基,该怎么办?
他还认得出我么?
我要不要上前拜见?说声参见皇上,还是一笑而过,擦肩而去?
朱瞻基要是见了我又怎么样?
喜极而泣?
还是假装对面不识?
以他的风格,他应该假装对面不识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