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流放改造[种田]-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余让他们把东西都提回去,“我家什么都不缺,拿回去哄哄孩子。”
东西都提过来,哪里有再拿回去的道理,一个个放下篮子就走了,留下慕景和沈余苦笑不得。
最后东西一清,好在都是些寻常的东西,或是一刀肉或者两条鱼果然肘子、一只鸡、一只鸭、要不就是一篮子鸡蛋。
“我滴个乖乖,这可怎么吃得完?”沈余揉揉额头。
“要不送娘那边去?”
“那也吃不完,你让我想想。”沈余看着摆了一院子的东西,“要不,我们开集体大锅饭吧!”
“什么集体大锅饭?是想一起吃饭吗?”
“差不多。”沈余想到这里,突然想起来,他之前好像有想让谭木匠打的那种大圆桌,结果就给忘记了。
明年再说,沈余觉得,他还是要趁早就说了的,凳子椅子算下来,一个村子也要四五十张,说不定还不够,还是要一些时间的。
沈余当即就去找了谭木匠,谭木匠在发明的道路上没有什么天赋,但是他的寻常木工做得不错,爽快的点头。
“只是这都二十七八了,明天再动工好了。”
“本来就是明年动工的,我就是怕忘记了才找你的,早点儿跟你说嘛。”
谭木匠点点头,“好,明年过年前肯定能做完,还有你让做的小木块做好了,你拿去,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沈余眼睛一亮,麻将啊,他们国的国粹,才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沈余很宝贝的将麻将抱了回去,“慕景,快帮我把颜料拿来。”
“你这是做什么?”慕景好奇的将一个个小木块拿了起来。
“好东西。”沈余一一给麻将上色,慕景看他一时半会儿的完不成,也拿起一只毛笔帮忙给麻将上色。
“这个也是你以前在梦里看见的?”
“是啊,他们可爱玩了,有些地方的人,简直就是男女老少都爱玩,过年的时候一个月,除了吃饭,基本都在麻将桌上面了。”沈余说的就是他们家的那个保姆,他家保姆是麻将的忠实粉丝如果不干活的时候,能跟他爸妈凑一桌。
“那他们不要干活的吗?”
“都过年了,有什么活干呀?要吃菜就去买呗!要是不想做了,干脆就出去吃。”沈余回答的轻描淡写,在他的以前,这种事儿很正常,甚至于一个月不出门,在家都是吃外卖的也比比皆是。
但是这些天听在慕景的耳里,就觉得不可思议。
“那个地方的人是不是生活的很好?”
“差不多吧,基本上的温饱都能保持,饿死的人几乎很少,而且那里早就不用交粮食税了,人丁税也是没有的,户税也没有,兵役劳役也没有。”沈余在这里生活了两年,突然觉得那里是真的美好,没有兵役和劳役,就是进工厂打工每月也有三四千,如果是一家三口,怎么都够生活了。而不像这里,种一年粮食,天好还行还能有个温饱,如果这年头不好,税一交,那就只有饿肚子的份儿。
慕景看着陷入沉思的人,怎么有种沈余以前就生活在那个地方一样。
沈余犹自不觉,“你有去找大伯吗?他怎么说?”
沈大伯还能怎么说,自然是十分赞同的。
“大伯自然是高兴,就是有些不好意思。”
“反正都是别人送的,收着也怕他们家里人斤斤计较的,这样子弄,他们自己吃进嘴里了,将来也不怕有闲话说。”
慕景心想:余哥儿这事想多了!
当天傍晚,沈大伯就把这个消息传了出去,不过是每家都要带桌子,碗筷来。
有免费吃的,谁不乐意来呀?不就是带个碗?桌椅吗?多简单的事情呀!
村里人给的东西,自然是凑不齐一场席面的,不说一场,就是一半都不够。沈余又去镇上买了一些,这才够了。自然是自家出的东西,沈余还带着工坊里面的人去凑热闹了。
村里人是看着沈余他们拉了一车东西回来,自然也没有说什么。说实话,其实村里人打工坊里面人的主意的村民还不少。
这里面好些单身汉子,又有稳定的收入,还有青砖房子住,如果愿意在这边落户的话,那就是顶顶好的女婿人选了。
但是,不知道是不是那群家伙宅到家了,就是平时也不怎么出门,放假都往工坊里面钻。让沈余不得不夸一句,二十四孝好员工。
这还是工坊里面的人,第一次全面亮相。村里人跟看稀奇一样,个个都盯着年轻的学徒看。特别是那些上了年纪的大妈大爷,一个个热情的不得了。
但是话说不过五句,要么就会问一下月钱,要么就是问一下父母亲人之类的。
小伙儿被大爷大妈们的热情吓到了,像个小鹌鹑似的,纷纷往师傅后面躲。
但是他们的师傅跟他们一样不开窍,否则也不会一把年纪了,身边连个媳妇都没有,都用求救的眼光看向谭木匠和花婶子。
花婶子比他们还直,谭木匠倒是懂人情世故,那些来打探消息的人都被他打发走了。但是看着一个二个年纪轻轻,水水嫩嫩的小师侄们,觉得等下回去还是要把这事给他们说清楚,好歹还是娶个媳妇呀!
可千万不能学了他们的师傅,年纪一大把了连个媳妇都没有。
想着,谭木匠看向三师弟和六师弟。一个今年四十了,一个都三十五了,年纪都不小了,怎么就没想娶个媳妇。
看见,回去还得跟老婆子商量一下,再怎么也要给两个师弟相看相看,取个黄花大闺女不成了,如果能娶一个明事理的寡妇也是可以的。
章节目录 第 131 章
葛师傅和方师傅还不知道他们大师兄想给他们娶媳妇的事情; 而且还是不挑的那种。如果他们知道; 肯定会连连摆头:不娶不娶; 娶媳妇哪里有在工坊好。
他们这个时候还在好奇的看着沈村的人,他们虽然来了几个月,但是大多时候都在工坊里面,少有的几次出门也都是去镇上或者县里,跟沈村的人打交道的时候并不多,这个时候就对这个地方的人充满好奇。
他们的存在感很低; 村人跟他们又不熟,也就打个招呼,然后他们就各自聊各自的,要让他们听了不少的八卦。
很快饭菜就上了桌,这西面是比不上慕景跟沈余结契的时候的,但是荤菜还是占了大多数。饭菜上桌; 聊天的人就少了,大家就盯着桌子上面的菜; 深怕别的人吃得比自己的多。
工坊里面的饭菜都是定数的; 一人一份菜; 一般就是两个菜; 有荤菜的时候就是一荤一素,没有荤菜就是两个素菜,主食倒是随便吃。所以还没有发生过抢菜这种事情,他们一时间还没有反应过来。
看见别的桌吃饭跟打架似的,他们还是慢条斯理的; 等别的桌吃完饭,就看见他们这和谐的一幕还觉得新奇。
心里一个个的想:这不愧吃饭怎么比姑娘们还斯文呢?
大锅饭过后,两日便就是除夕了,沈余本来嫌弃麻烦,沈老娘就让沈余带着慕景回去吃,两个人还不如大家热热闹闹的。
沈余可得如此,他本来也不是多勤快一个人,这下好了。为了娱乐,沈余还把他才弄好的那副麻将给带了过去。
书院早就放假了,读书的小孩子一溜的全部回家来了,包括沈望书童鞋。
对了,沈望书已经不是童鞋了,他和沈逢书在秋天的时候已经考中了秀才,算是一名真正的秀才老爷了。
沈村出了俩秀才,这着实风光了一把。
中了秀才,沈望书就不在镇上读书了,而是去了县学,也是这两天才回来的。
“小五啊,看不出来,你居然弄出来那么实用的东西,我在县里也都听说了。”沈望书看见沈余就凑了过来,慕景沈余往自己这边拉了拉,不让两个凑太近了。
“干啥,我跟我弟说两句话怎么了?”
“说话就说话,凑这么近做什么?”
沈余无语的看着这两人,猜测他们应该是天生的气场不和。
“你们聊,我去帮忙。”
其实,家里这么多女人,压根就没有他什么事儿干,最后只能凑到孩子堆。
“雨水,你们在玩儿什么?”
“没什么。”一看见沈余,其他人就将手里的东西快速收了起来。怎么都有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藏什么?还有你们小叔不能知道的东西?”
“没有,小叔你就别问了。”
孩子长大了,木有自己的秘密了,沈余有种淡淡的忧伤感,自己这是老了?
“哎,你们什么时候开学?”
“正月初八。”
“这么早?”以前他们读书都是放一月的。
“那你们先生都没有给你们布置作业啊?”
“让我们自己回家温习。”
沈余觉得,自从自己跟慕景结契后,就跟雨水他们有了代沟了,瞧瞧,这完全就尬聊。
“小叔,你知道镇上出现了两轮飞车吗?”
沈余黑线了一把,他无数次吐槽这破名字,自行车就自行车,还给叫两轮飞车?起名字简直比他还烂。
心里吐槽,但是心里还是听爽的。虽然自行车不是他发明的,但是这项东西还是经过他的手出现的,如果没有他的推动,自行车应该没有这么早面世。
“知道。”
沈雨水他们才回来,根本不知道沈余自己就有自行车,闻言兴奋的问,“那你见过吗?”
“见过,不光见过我还骑过?”
沈雨水他们闻言,纷纷用羡慕的眼神看向他,“哇,小叔你居然骑过两轮飞车?是不是真的像在飞一样?”
沈惊蛰拍了他的头一下,“肯定不是了,上次那个王小胖不是骑到书院里来了吗?也就比走路快一点。”他的语气虽然平静,在里面的羡慕谁都听得出来。
男孩子嘛,都喜欢新奇的东西,沈余也是十分理解,他在意的是后一句,“你们学校还能骑进去?”
“不能,王小胖的两轮飞车骑进去就被先生收缴了。”
“小叔,听说你跟民生商行的掌柜特别熟,那你知道两轮飞车多少银子一架吗?”
“这个不贵。”沈余问,“你想要买吗?”
“我们打算凑钱买一架,要是贵了,我们也买不起啊!”
“看你们买哪一种的了,木头做的三两银子一架,铁架做的,十五两银子一架。”
“呜哇,这么贵?”
“还有铁架做的?”
沈余点头,“不过这个比较难买。”铁架做的就是跟现代的自行车十分类似,还给装了铃铛,轮子用的是橡胶轮胎,成本就要高上一大截。而木头的就便宜了,只是山上的木头做的,成本就是人工,最贵的就是那链条。
随即小伙伴们就反应了过来,木头的也挺好的,不过也要三两银子。他们全部加起来也才五两多点儿,这一下子就要去掉一半,他们有些舍不得。
几人又开始窃窃私语,“三两银子,大哥,买不买?”
沈惊蛰是最想买的,“买,老三你怎么意思?”
老三就是沈清明,“我也想买。”
沈雨水始终觉得三两银子有些多了,银子还没有攒起来就要花出去了。
“这事儿要不要告诉大人一声?”
几个半大的孩子面面相觑,他们之前一直在讨论,居然把这事儿告诉大人的想法都忘记了。
沈余看着几人旁若无人的在那里商量,实在忍不住轻咳了一声。
沈雨水他们似乎才想起来沈余还在似的,“小叔,你还在啊?”
沈余黑线了三秒钟,“我就做这里就没动过。”
“小叔,你说我们要不要跟我爹他们说啊?”
沈余抬头望天,神情是说不出来的古怪,“你们爹没告诉你们吗?你们家是有一辆两轮飞车的。”
胡掌柜做出第一批钢架自行车的时候,沈余就扣下来了两辆,一辆给了沈老头,一辆自己留着用。现在他们去镇上都不用牛车了,都是用自行车。虽然拉风了一点,路上颠簸了一点,但是速度实在是快呀,以往一个时辰的路,现在半个小时多一点就能到了。
村里人其实都挺眼馋这两辆自行车的,但是一听说价格要15两银子一架,纷纷打了退堂鼓,原本想要借来用的心思都没有了。15两银子,这要是坏了,磕到了哪里?就是把他们的家卖了都买不起。
沈老头自然也是珍惜的很,几个儿子学都是用沈余以前的那个第一代产品学的。男人哪有不爱车的?哪怕那只是自行车,有一段时间,沈家的几兄弟,有一段时间都是泡在沈余这边的。原因也简单,慕景和沈余会骑,有个给他们掌控方向的人,他们倒也掌控的还不错,不到一个月,四兄弟都学会了。
但是沈老娘想着这自行车是个好东西,15两银子一两呢,要是坏了多可惜,她心里也埋怨沈余,都是农家的人,怎么送这么好的东西?她看呐,镇上那个三两银子就挺好的。这么贵的,就是被谁顺了去,沈老娘想想都不得劲儿。所以,大多数时候,这自行车都是被锁在他们两口的屋里的。
“啥?”
“看来你们是真的不知道。”沈余猜想,不过,就是他们知道,也没有办法骑上去。
自行车都是按照大人的身高来打造的,就是沈余这样的都有些觉得大的,更何况是这几个小男孩儿。
自行车对几个小孩子来说,虽然大了一点,但是丝毫不影响他们的热情。
几个孩子就跟他们的老子似的,看见大的自行车,他们没法,但是一听说有个小一号的,就纷纷往沈余家去了。
眼看还有两天就要开学了,沈老大才过来把这几个熊孩子揪回去复习功课去了。
几个孩子一走,沈余立马就瘫倒了,“我从来都不知道他们几个是这么难搞的?”
慕景好笑的拍拍他的脸,忍不住凑上去亲了一口,“明明都是我出力的,你就在一边喊方向。”
沈余回亲了一口,“幸苦你了,奖励你的。”
“这怎么够?”说着就动起手来,很快,沈余身上的带子就被解得七七八八的了。
沈余相当配合,慕景的技术过硬,每次他都爽得不行。
很快,房间里就剩下粗重的喘息和低低浅浅的声音。
章节目录 第 132 章
这年; 沈余不打算再养鸭子了; 那两铁笼子被他送给了沈二妹; 算是给她之前的谢礼。
沈二妹跟陈大砖成亲也快要一年了,早几月传出了沈二妹有喜的消息。沈四婶高兴了一把,特意去镇上买了糖果,周围亲戚都发了一遭,显然是真的替她高兴的。
今年的天气十分好,才二月初; 气温就升了起来,三个工坊,每个都传出了好消息,他要的东西都出来了。
[主线任务:红薯种植达到一千亩,E等水稻种植达到一万亩。]
[任务时间:三个月。]
[任务奖励:劳动值100万,积分1000; 水泥配方。]
[任务惩罚:6。5级地震。]
沈余一个翻身爬了起来。
这是什么鬼玩意儿,6。5级地震; 这么个遍地草棚子的地方; 这么一趟地震下来; 沈余觉得; 出了他跟他爹还有三叔和工坊这边,没有几家能撑得下来的。若是白天还好,要是晚上,他哭都哭不赢。
这时候他才去看任务,种植1000亩红薯; 这个好说。种植一万亩水稻,这个怎么整?他们沈村的水田加起来也不过一百八十多亩,这么多,整个东林镇有没有那么多水田,难道是要让他栽种旱稻的意思?
“系统,E等水稻是什么意思?”
[经过两次培育过后的低级水稻种。]
“你能明白一点吗?完全听不懂。”
[就是目前宿主所使用的稻种。]
唉,直接说他正在种植的水稻种就好了嘛,还要弄一个E等c等的。
不管他怎么想的?这个任务是都是要完成的,6。5级地震不是开玩笑的。
慕景从外面回来,就看见沈余在翻箱倒柜的找什么东西?正间屋子翻得乱七八糟的,就像是被小偷光顾过后的场景。
“你这是找什么呢?”
“就是一本书,有这么厚,封面是一束稻子,你看见了没有?”
对于看书,慕景更爱武。所以自从发配边疆后,慕景就彻底撒丫子野了,哪怕就是沈余把书放慕景床头,慕景都是不看的。当然,某种小人书除外。
“没有。”
沈余,“奇了怪了,那跑哪里去了?”
沈余要放大招,肯定要把书里面的内容拉出来溜溜,虽然他看过了,还根据上面的提示试验过了。
但是写下来有难度啊。
“这书很重要吗?”
“重要,特别重要。”沈余毫不犹豫的说,“上面是水稻的种植和旱稻种植的一些方法和理论。”
“那是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