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流放改造[种田]-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才来没多久。”
沈老二在一边看得有点牙疼,看他们有点还要继续的样子,终于忍不住了,“鸡拿来,我杀了再说。”
慕景把鸡递给沈老二,问沈余,“还有没有?”
沈余听懂了他什么意思,点头,“应该是还有的。”
“没了,没了,我跟老大都提了过来了。”
沈老四手里提了两个猪腿,沈老大手里提了一个木桶。
沈余举目望去,杀鸡的杀鸡,杀鹅的杀鹅,就是沈雨水他们都在帮忙洗葱剥蒜的,就他跟慕景两个是闲人。
于是,拉着慕景,“来,我们去拔鸡毛去。”
慕景是个猎户,褪毛杀鸡杀猪,这行可能沈家没一个有他行的,压根就不用沈余动手,去锅里打了开水,知道鸡毛烫多少时间好拔,又不会把皮烫坏。
“你可算是个十项全能了。”沈余对慕景算得上很满意了,腿长腰细,长得也好,求生技能也是满满的。
“练的,以前我也不会拔鸡毛的。”
章节目录 第 97 章
人多; 活儿干起来都快,沈三婶和沈大伯媳妇也带着儿媳妇也来帮忙; 是以没多大会儿带回来的活鸡大鹅、活鱼都处理了出来。
刚收拾完; 刘二郎就带着沈鱼过来了。这时候沈鱼的肚子已经超过六个月; 还有几天就是七个月了,看起来很大了; 像揣了个篮球似的。
沈鱼整个人都胖了一圈儿; 本就是鹅蛋脸,现在倒是在像大饼子脸的趋势进发了。
“回来了?二郎; 屋里坐,你爹和几个堂兄都在那里聊天,你也去。”沈老娘将沈鱼扶住; “你这做哥哥的怎么当的,看见你妹子这样,都不知道扶一扶。”
沈余反而后退了两步,“别了,看见了我麻爪。”
沈老娘被他这话逗乐了; 正想说他以后媳妇怀了看他麻不麻爪?回头就看见慕景正给小儿子整理弄乱的头发。
得; 怀屁的怀。
这里吃团年饭那才叫真正的团圆饭; 要从中午一直吃到下午; 以前都是用荤油,吃到一半菜就凝固了,炖菜倒是可以放炉子上煨着,但是整个席面; 他不可能都上炖菜吧?现在就没有这个担心了,沈老娘做主,炒菜就用豆油,炖菜倒是一直放在炉子上用炭火煨着。
沈余觉得,这样子整,还都不如烫火锅呢,就是没有辣椒,着实不太方便。
其实,清汤的也是好吃的。沈余这样子想着。
沈余就跟慕景说了,慕景听了倒是若有所思,“这种吃法,我曾见过,外面的人都称古董羹,以骨汤为底,加食材,熟之即食。”
“对对,汤底还能加干枸杞和红枣,等煮沸了,再把切得薄薄的羊肉片下去,不用不多就,两息时间不到,就夹出来,蘸点芝麻花生酱,这滋味……嘶”沈余说到这里,吸溜了一下口水,好怀念羊肉火锅的味道呀!
慕景在一边偷笑,这贪吃的样子,也是没谁了,明明都是没吃过的,也能馋成这样。
“好是好,可是我家没有大骨棒子了。”沈余暗自觉得有点丢人,扯开话题。
沈老头在后面听了个大概,问,“别的骨头成不成?”
沈余回头,看见他,“爹,你怎么站在后面?”
“站了有一会儿了,你说说,刚才那火锅真这么好?”
沈余点头,“我还能骗你不成?”
“那好,今年我们家就吃火锅。”
沈余有一瞬间的心动,然后不得不给他爹泼冷水,“爹,咱们家没有锅。”
“咱们家那么多口锅,你还说没有锅?”
“我说的过不是我们炒菜用的大锅,而是火锅专门用的那种小锅,我们人这么多,起码得要四五个锅了吧?这么多锅,要上哪里去弄?”
沈老头想在兄弟面前出风头的愿望落空了,背着手又走了。
沈余等他爹一走就笑了出来,“你说老年人的思想我怎么这么不懂呢?”
慕景摸摸沈余的头,示意他别太做得明显,不然又要给爹训了。
嗯,还是这么好摸。
沈余往外偏了偏,“你别摸我的头发,没听说过男人头女人腰不能摸的吗?”
“咳咳,余哥儿,你才十七,还不算男人。”话一说完,慕景都觉得不好意思了,哎自己居然对一个被十七的人下手,是不是太禽兽了点?
上辈子才满了二十一的某人,哼笑了两声,然后溜溜哒哒的走了。
慕景被沈余的哼笑弄得莫名其妙,感觉那里面仿佛藏着什么他不知道的大秘密。
沈家的桌子是没有四五张桌子的,他们加就两张,男人用一张,女人用一张,缺的只能去借。
隔壁祥子家借了一张,又去附近相熟的两家借了两张,这才凑齐五张桌子。
“等明天,就再去谭木匠那里再打三张桌子,这样以后有点什么事儿就不必再去借了。”
沈老娘慢悠悠的说,“你打那么多做什么?有地儿放?这桌子打了不用就是糟蹋,你个老头子有两个钱了就知道瞎花。”
沈余倒是听进了心里,他在古代其实适应得挺好的,就是每次吃饭这桌子高了点儿,雨水还好,清明他们吃饭因为太矮了夹不到菜,都是跪在凳子上吃的,这有点不太好。
吃饭的时候,沈余终于见着了他们老沈家的读书人,沈望书童靴。
沈望书长年在镇上读书,少有回来,以往都是沈大伯偶尔会去看看他,或者有节假日他自己回来。
人倒是都随了沈家的长相,沈家的人长得都不差,只是当年下地干活,难免的会晒黑。沈望书倒是不黑,不过也不是那种长年不见阳光的苍白。
这是沈余第一次见到沈望书,但是原主并不是啊,甚至,原主跟沈望书的关系还不错。
沈望书一看见沈余就走了过来,甚至还有点风风火火的样子,跟那什么都讲究斯文的读书人有点不一样。
“望书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沈望书过来,就在沈余肩上拍了两下,“行啊,你小子。”
这两下着实不轻,疼得沈余龇牙咧嘴,“望书哥,你亏了,你该考武状元的。”
咳,沈望书讪讪收回手,看见小堂弟一时间没有忍住,忘记自己有一把大力了。
“我其实也觉得有点亏,你哥我其实也挺想考,但是你大伯我爹他不干啊。”
沈余想了起来,是有这么一回事儿的,沈望书天生气力就比寻常人要大,从小到大的梦想就是当个威武霸气的将军,但是被沈大伯一力镇压,十岁就给送进了桃李村的私塾,十二岁就送去了镇上学堂。
今年第一次参加科考,就考了个童生回来。
沈余想想他的年纪,今年也才十八。他觉得,像沈望书这样的才是人生赢家。如果是放到殷实人家,定得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物。
慕景老远的就看见沈余正在跟一个青年说话,没说一会儿居然就笑了起来,他心中疑惑,这是谁?
“余哥儿,这是?”
慕景打量着眼前的青年,说是青年,不如说是少年更加恰当,脸上虽有些稚气,给人的感觉却挺沉稳的。
他在打量沈望书的时候,沈望书就在打量着他,这人看着很陌生,不像是家里的亲戚啊?突然,他想起了了一则消息,他早就听他爹说了,二叔家的小堂弟似乎跟村里的猎户定契了。难道这就是那传说中的那猎户?听说在边关待了近十年无事,那是不是武艺特别好?
沈余看是慕景,赶紧帮忙介绍,“慕景,这是我大伯家的望舒哥,他都在镇上书院读书,你可能没怎么见过。望舒哥,这是慕景,是我……对象。”沈余实在没有想到什么好的介绍词,干脆把□□十年代特殊的称呼给叫了出来。
“哈哈,对象是未婚夫的意思吗?”沈望书问。
慕景听说是村长家的堂兄,敌意立马就散了,堂兄弟,没可能的。
“你就是慕景,我听说过你的。”沈望书眼里都是对慕景的兴趣,“我听说你打猎特别厉害,那打架是不是也很厉害?”
慕景不了解沈望书,看见他这样有些奇怪,不是说村长家的是个书生吗?怎么一副想跟他打架的样子。
沈余知道原因啊,瞪了沈望书一眼,“望舒哥,你还是别找慕景打架了,小心大伯把你关屋里,不让你出来。”回头又吩咐慕景,“慕景,你别跟他打架,等下小心大伯逮着你唠叨。”
心上人的话慕景肯定听啊,连连表示都听沈余的。
沈望书有点失望,哎,怎么就没人理解他的兴趣爱好呢?
“望舒,慕景,老五,你们三个在说啥?都进来吃饭了,吃了饭你们哥几个再慢慢说。”
“哦。”沈余应了一声,“望舒哥,走吃饭去。”
堂屋是摆不了五张桌子的,就只能放下三张,今天天气还算好,快中午的时候还出了太阳,于是就搬了两张桌子出来,打算在外面吃。
才一靠近,一股香味儿就飘散了过来,“这是什么,好香。”
沈余闻了一下,不确定的说,“估计是母鸡炖蘑菇?”
“是炖大鹅。”慕景十分确定的说。
“你怎么知道?”
“这汤里没有闻着别的配菜的味道。”
“你鼻子可真灵,这都能闻得出来?”沈望书不信,“我不信。”
“信不信不要紧,进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桌子上就只摆了三个菜,一个篜腊肉,一个小葱拌豆腐,还有一大钵子的炖菜,一看不是炖大鹅是什么?
最里面一桌已经坐上了人,沈老头他们三兄弟还有沈大伯家的大儿子,就是镇上一个米铺的账房那个,然后刘二郎也在,看见他们三进来,就招手,“望书,慕景,小余来坐这边。”
他们喝酒,沈余不跟他们凑一堆,但是慕景是逃不过的,于是沈余很果断的抛弃了心上人,回归了几个小侄子的怀抱。
“小叔,小叔,我们说初一去镇上玩儿,你去么?”
“去镇上啊?”沈余重复了一句。
“是啊,大哥去,春分去,惊蛰也去……”
“还有我。”小宝举手。
“还有我。”大堂哥家的小侄子。
小宝问,“林子,你爹在镇上,你不老去镇上,你又去干嘛?”
“当然是好玩儿了,不然还去干啥?”沈丛林一脸看傻子的目光看着他,但是想到这是三爷爷家的小叔,然后又说,“我在镇上熟,也好带你们玩儿。”
“还有我。”这是沈小丫沈梅。
沈立春看见大家都去,就剩下她一个,犹豫了一下,“小叔,我也去。”
沈余算算人,他们家就有六个了,三叔家一个,大伯家一个,这就是八个了。
沈余还没有初一去过镇上,对此还是挺好奇的,打算初一这天跟慕景来个二人世界,于是说,“好,我知道了,我会告诉你们爹,让他们带你们去。”
沈家几个小孩子一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发出一声惨叫,“啊?”
章节目录 第 98 章
团年饭; 一吃就是大半天,快下午四点的时候才差不多吃完; 倒不是真的一直都在吃; 大老爷们上桌一坐; 小酒喝上,总有说不完的话; 平时不知道放到哪个旮旯里面的事儿都提了出来了。
总之一句话――瞎说。
孩子们则要务实得多; 上桌一吃,待吃饱了; 就伙着不知道上哪里玩去了,就连沈余最初给他们买的蹴鞠都翻了出来。
当然,这个并不是最开始的那个; 藤编的蹴鞠,再怎么爱惜,大半年了,也该早就坏了。
这是后面又重新买的。
沈余没事儿,干脆去折腾他的那些小零件去; 谭木匠可是说了; 过了年要检查的。
组装着组装着; 沈余又想到了前世那些所谓的说明书; 上面不仅有图,还带有文字,只要不是手废和文盲,就都能组装起来。
可惜这时候还没有说明书; 但是,沈余那可以自己画呀!
实际操作起来,沈余才知道自己的字儿挺不能见人的,画儿也不够精细的。
沈逢书,沈大伯是不会让他多喝酒的,最多让他尝两口,所以他是那个桌上唯一一个下桌最早的。
他寻着沈余的时候,就看见他在一张桌子上画着什么,走进一看,“嘿哟”就笑了出来。
“嘿,你画的这是什么?”再凑近,就看见沈余那狗爬式的狂草,嘴角抽抽,“弟啊,你白瞎了这么好的纸了。”
沈余看见了沈望书,一点儿都没有被人看到笑话的感觉,反而两眼亮晶晶,“哥,你就是我亲哥,快来,广大劳动人民需要你。”
说着,自己站起身,将沈望书拉了过来,直接给坐凳子上了,“你看见那什么了没?”
沈望书喝了酒,思绪没有平时转得快,愣愣的坐下,看见沈余指的什么后,点点头。
“哥,这个画到纸上来,对,不用画太大,巴掌大就可以了。”
沈余这时候也发现了一点不妥,这样子的说明书没有顺序,他觉得还是应该做成小册子的样子。
沈惊蛰回来喝水,正好碰到沈余在裁纸,问,“小叔,你又在裁纸啊?”
“回来了?不玩了?”
“我回来喝水,小叔,大伯家的小叔在做什么?”
沈余看了专心画画的沈望书一眼,又看看很好奇的沈惊蛰,觉得自己不会画画也不是什么事儿,这不眼前就有俩个,不对,还有雨水、惊蛰和春分。
这一刻,沈余觉得自己脑筋还挺好使的。
“惊蛰啊,叔跟你说点事儿。”
“啥事儿啊?小叔你就说呗,等等,我去喝口水来,你要不要?”
沈余点头,“要的,加点茶叶。”
“哦。”
沈余继续裁他的纸张,沈惊蛰没一会儿就断了一个大瓷杯子出来,“小叔,给,有点烫,你慢点。”
“惊蛰啊,你会画画不?”
“不会,先生就教了三字经和论语,没有教我们画画。”
沈余点点头,凑到沈望书那里,这画儿画得挺好的,“望书哥,这画画是你自己学的,还是书院先生教的?”
“书院先生教的,每七天两堂课学画画。”
沈余点点头,对沈惊蛰说,“惊蛰啊,明年我们去镇上上学吧!”
沈惊蛰有一点点的兴奋,大伯家的小叔就是在镇上书院上的学欸,“小叔,镇上书院的束修很贵。”
“没事儿,我给你们交了。”要让人帮忙,不出点力怎么成?
沈惊蛰狐疑道,“小叔,你干嘛想我去镇上读书啊?其实在桃李村挺好的,就是有点远。”
“惊蛰啊,我们得要点追求不是,镇上学院不光教读书,还教画画。”
“还教术数,你要是想科举出仕,趁你年纪还不大,最好还是选一个好点的书院进学,也好打好基础。”沈望书说。
这话沈余听明白了,沈惊蛰似懂非懂,把视线望向沈余,看他怎么说。
沈余想起之前沈逢书跟沈老头的对话,跟沈望书一般,看见镇上的书院的确是要比桃李村的要好。
“听你小叔的,明年开年,叔带你们去镇上上学。”
“镇上那么远,我们怎么回来?”
这还真是个问题,“要不,让你四叔接你们?”
“不用,书院有院舍,学生吃住都在里面,每年多交二两银子就好。”
“小意思,听见没有?”沈余摸摸他的头。
“好,那小叔我先去玩了?”沈惊蛰飞快点点头。
沈余挥挥手,“去吧去吧,小心点啊!”
“知道了。”
沈余裁了纸,数了数,刚好一百二十张,他数了数零件,一共一百多一点,一张一个,小一点的部件可以一张画两个。
“哥,剩下的画这上面。”
沈望书才画了第五张个零部件,这时候他的脑子已经恢复正常,好奇的问沈余,“你画这些做什么?”
“这是一个榨油机,你家不是有那种大豆油,就是用这种机器榨出来的,明年要开工厂,都是先打这种小部件,然后一一组装起来的。那些工人不会组装,弄一个怎么组装的图,我不就很省事儿了。”
沈逢书听完,敲了还在沾沾自喜的沈余的脑袋一下,“这么重要的东西,你也敢随便让人知道了?还不快收起来。”
“怕什么,不是只有你跟我知道,还有,你以为这东西你随便画一个就知道怎么打了吗?你也不去看看里面的结构。”对于泄露信息,沈余想都没想,既然泄露了,别人的动作也没有他们的快,胡掌柜已经开始建工厂,招募匠人了。
沈逢书想起刚才结构复杂的那些小东西,认同了他的话,这些的确不是看一遍就能够画出来的。
一百多个零部件,沈逢书画到年三十才算完。
“哥,还有最后的成品,过了年别忘记了过来画啊!”沈余朝沈逢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