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流放改造[种田]-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给你和胡屠户的肉,你一块儿,胡屠户一块儿。”

    “怎么还有我的?”

    “听大嫂说是走亲戚。”沈余说着,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慕景特别心水这个走亲戚,他跟沈家的亲戚,无非就是跟余哥儿定下了这个。

    他把肉放橱柜放好,这个天冷,肉就是放两天也坏不了。

    “你们去镇上吗?”沈余看着牛车,问胡山。

    “大哥送我回去,沈小哥去不去?”胡山对沈余的观感挺好的,长得挺好,也不爱占人便宜,人长得也不娇气。

    “去,我也去,我去买点盐巴,回来把肉淹了。”沈余一听去镇上,立马就忘记了,他要回去睡回笼觉的事情。

    “也好,过年了,可以跟大哥出去一起逛逛,快过年的时候,镇上要热闹一些,铺子里面的货物也要齐全得多,倒是可以好好逛逛。”

    沈余不太清楚这些,以前原身身上虽然有点钱,但是也不多,都用来买东西讨好李桃花了,倒也没有分辨过年热闹还是不过年热闹。

    “怎么说?”

    “过年拿货铺里会有炮仗卖,这边有些铺子也会有其他地方的特产,还有卖糖人的,因为过年,小孩子手里怎么都会有一两个钱,倒是能见着,平时见不到的东西。”胡山大致给说了一遍。

    沈余点点头,他还以为这边没有糖人卖了,原来也是有的啊!

    慕景出来,看见他们聊上了,倒没有不开心什么的,问,“你们说什么?”

    “胡屠户说过年镇上热闹,让我们去好好逛逛。”

    慕景面上不显,心里觉得胡山这事儿干的不错,心里默默给他点了一个赞。

    到了镇上,人的确要比寻常时候要多,而且身上的穿着也要好上许多,脸上都挂着喜悦的笑容。

    “镇上还真的很热闹。”沈余看了一圈,说道。

    “镇上最热闹的时候就是过年的这一段日子。哪怕不是赶集,也要比寻常热闹的。”

    沈余突然想到,既然人这么多,那胡屠户来给他们杀猪,是不是耽误了人家做生意?

    “胡屠户,你昨日来把我们杀猪,是不是耽误了你的生意?”

    胡山摇头,“没有,沈小哥,不怕实话告诉你,今年这猪不太好买,这个月,我总共也没买到几头,剩下还有两头,我打算明天一头,过两天再一头。”

    沈余见他这么说,倒是放心了,你耽误他做生意就好。

    “那么你没跟人说好吗?他们喂猪,你收猪。”

    沈余说得有些不清楚,胡屠户却听明白了,“本来是说好的,结果那个龟子,抢了我好几头。”

    “原来是被截胡了。”沈余明白了,这种事儿正常的,“那你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将就着呗!就几头猪的事儿,也发不了财。”胡屠户不以为意。

章节目录 第 93 章

    “大哥; 沈小哥,我就不打扰你们逛街了; 中午你们来家里吃饭不?我让小雪做好饭等你们。”

    “不必; 我跟余哥儿去酒楼吃就好。”

    胡山十分懂这意思; 了然的点点头,“我知道了。”

    等胡山走了; 沈余问慕景; “你买年货吗?”

    “买,总归还是有两家上门来的。”

    “那好,我们一起去。”好久不血拼,话说沈余手还有点痒痒的。

    慕景对沈余已经算了解了; 知道他的习性; 上街了怎么都要带点儿回去; 若是没有,那肯定就是没钱了,没有其他可能。

    慕景赶着牛车,沈余就坐他旁边; 人有点多,牛车有点不好走; 沈余就提议,“要不我们下来走吧?”

    慕景也是这个意思; 把牛车赶到胡屠户家里,然后就被两个小毛孩缠住了。

    “舅舅,逛镇子吗?带上我呗!”胡正南吊在慕景的手臂上; 一点都不怕他。

    “舅舅,我也要去。”胡正北也吊着另一只手臂。

    “小南,小北,给我下来,别缠着你们舅舅。”慕雪一手一个,将两毛孩儿拉了下来,“哥,小沈哥,你别管他们,你们有事儿就先忙去吧!”

    慕景本来就没有想带他们去的意思,这时候年关,带着孩子上街有点危险,这时候的拐子特别多,去年镇上就被拐了两个孩子。

    “小雪,你也看好小南小北他们,这段时间就别让他们乱跑了。要是忙不过来,就送到我那里去,反正冬天我也没什么事,还能教他们认识两个字。”

    慕雪眉开眼笑,“好的,忙不过来我就把他们送下去。”然后揶揄的看了沈余一眼,“就是不知道会不会打扰到大哥?”

    沈余没想过小兄妹谈话还能扯到他身上去,脸一红,跟他有什么关系,他又不是天天都去找慕景的。

    沈余跟着慕景在人群里挤了一圈,发现也并没有多少能买的,这边的糖果稀少的可怜。不像后世,超市里面,哪怕不过年,永远都摆着琳琅满目的糖果,五颜六色,炫花人眼。

    突然觉得这地方的人是真的物资和精神都很贫乏。

    随意买了一些东西,沈余就没了兴致,这还是慕景第一次见他买东西,不积极的样子。

    “怎么,不买了吗?”

    “不买了,没什么稀罕的。”

    慕景摸摸沈余的头,“要这样说,的确是这样,县里的商品倒是要好些。”

    沈余最后还是称了十斤盐巴,又买了调料,想了想还是买了五斤花生,又买了几斤糖糕,他发现家里人都挺喜欢吃的。

    慕景也没有什么要买的,干果、柿饼、蜜饯、果脯一样买了一些。

    沈余见了,就跟着买,他觉得镇上没有,完全可以自己做呀,反正什么糕点糖果的做法,大致都差不离。

    路过一家专门卖炮仗的店子,外面人头攒动,慕景看见他垫着脚去看,问道,“这是卖炮仗的,你要玩吗?”

    听说是卖炮仗的,沈余一下子就没有兴趣,现代各式各样的鞭炮烟花,他哪样没有见过,哪怕他住的那小区后来不给人放烟花了,但是网上有专门直播这个的。所以这年代的烟花,他还真的并不太看好。

    “不要了,走,我们回去吧!”

    慕景问,“不要吃了饭回去?”

    沈余不太想去酒楼,就拉着慕景去了一个馄饨摊子,“我们今天吃馄饨吧!”

    那个卖馄饨的摊主还认得他,“小兄弟,你可是很久没来了,今日还是吃馄饨?”

    “对,两碗馄饨。”

    沈余给慕景介绍,“这家的馄饨不错的,反正比我做的好吃。”

    慕景看看四周,若是他记得不错,镇上好像只有这一家有馄饨卖。

    “难道不是只有这家有馄饨卖?”

    “才不是,打铁那巷子还有一家。”

    老板这时候插话了,“那也是我家开的,我爹娘闲了就在那里支个摊子,卖馄饨或者面条,也能混口饭吃。”

    沈余有点囧,这是一家的吗?他喵慕景,“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

    “确实。”他小时候就爱吃这个,不过那时候这里的摊子还是那对老夫妻支撑着,他也不认识这对夫妻。

    沈余觉得有些失算,他认为,像慕景这样子的硬汉,是跟这随意支撑起来的小馄饨摊子格格不入的,肯定没有来吃过小馄饨,这次可以见到他窘迫的样子,这是格外不同的体验。

    好嘛,结果人家都是常客了。

    没多一会儿,馄饨就断了上来,沈余趁热喝了一口,熬得浓浓的骨头汤,撒一点盐巴,上面点缀着一点葱花,估计是加了姜,没有一点腥味。

    “香,我怎么就做不出来这种味道呢?”

    老板听了,也不恼,笑呵呵的说,“这是我家吃饭的手艺,哪里就能让你轻易学了去?”

    沈余煞有其事的点点头,“说得也是。”

    两碗馄饨10文钱,馄饨不多,也就十个,讲真的,并不能吃饱,用沈余的胃口来说,他一个人就能吃两碗,所以他一向都是把这个当零嘴吃的,就像前世街上的那种小吃。

    “回去吧!估计家里已经做好了饭,上我家吃去,我觉得我娘今天中午应该要做好吃的。”

    慕景有些懒然,倒也没有拒绝,去余哥儿家吃一顿,他一般都是会带些什么东西去?也不会吃白食就是了。

    去赶牛车的时候,两个小孩子闹着要去,慕雪这两天也不是太忙,哪里能麻烦大哥,但是慕景不在意,无非就是看着两个小孩儿,不让他们乱跑,顺便锻炼一下。

    也都是八九岁的年纪了,是该好好教导了。

    “大哥,会不会麻烦到你?”

    “不会,小北小南,去收拾衣服。”

    两个小孩儿欢呼一声,慕景对慕雪说,“住到二十三,你再来接回来就是了。”

    慕雪点头,二十三,也就是敬灶神那天,今天十四,她也可以趁这个时间,多接一点活。

    慕景赶着牛车,两个小孩乖乖坐在后面,一点也没有在镇上调皮的样子。

    沈余翻出糖糕,每个人分了两块,“小北小南,来吃糖糕。”

    两个小孩儿跟沈余其实并不太熟,虽然是有些自来熟的性子,但是单独面对他的时候,还是有些拘谨,不知道该不该拿。

    慕景说了一句,“你舅叔给你们,你们就拿着。”

    有了慕景的话,两个小孩儿才接了过来,又齐齐给沈余道了谢,“谢谢舅叔。”

    “别客气,吃了背篓里面还有。”

    沈余点头戳戳慕景的背,“你这小外甥还挺有礼貌的。”

    “小雪教育孩子一向耐心。”

    有了两个小孩子,慕景就不再打算去沈家吃饭了,如果是慕景一个人还好,若是带着两个外甥再去,那就说不过去了。

    慕景帮着他把东西搬了进去,果然沈家已经快要开饭了。

    “嘿,老五,买的什么?我还以为你不会回来吃了呢。”沈老大将背篓接了过去,现在他们已经不天天给镇上酒楼送蘑菇了,是两天一送,现在的天气,那就是天然冷藏室,蘑菇放上两三日也坏不了。

    “盐巴,还有一些调料。”

    “老四不是买了吗?你怎么又买了?”

    “买来腌制腊肉的。”沈余解释了一句。

    沈老大看向慕景,招呼道,“慕景,就在家里吃饭,都煮好了,一个人冷锅冷灶的也不太方便。”

    慕景拒绝,“不了,小北小南他们来了。”

    沈老大一时间还没有想到慕景口中小南小北是谁,结果就听沈余说,“两个小孩子能吃到多少,一起吃呗!”

    沈老大这才想起来,慕景好像有两个外甥。

    “就是,一起吃一起吃。两个小孩子吃的到多少?”沈老大就要去门外叫人。

    慕景没同意,“就不了,他们认生,改天再带他们上门玩。”

    “认生什么,我们家里还有几个皮猴子,玩上个一天,就熟了。”

    沈余悠悠开口,“大哥,雨水,他们还在上学。”

    沈老大才想起来,“对啊,他们还得再上两日才休学。”

    “老大,你们站门外干啥?不冷啊?”沈老头搓搓手,走了出来。

    “就来了。”

    “刚才跟谁讲话?慕景来了吗?”

    沈老大把门关了,“已经走了。叫他吃饭,那两个外甥来了就没来。”

    “嘿,来了就一起吃呗!那两个小孩子上次不都见过,一丁点大,能吃到多少?”沈老头数落着沈老大。

    沈老大叫屈,“你以为我没说吗?但是他不来啊。”

    “不来就算了,不就是一顿饭的事情?值当个什么?”沈余倒是拍拍手,去洗了手就朝堂屋走。

    “这水也太凉了。”

    “灶房有热水,自己不知道去倒,还等着我给你倒来吗?”沈老娘拍拍小儿子的手,“看出去跑了一趟,脸都冻僵了,等一下,用猪油擦擦,保准你不长冻疮。”

    沈余一听摸猪油,立刻远离沈老娘,捂住脸,“娘,不摸猪油。”

    沈老娘见儿子这么大反应,有点乐,“你这还嫌弃上了呀,要是去年,我是碰都不给你碰的。”

    沈余搓搓脸,丝毫不在意它冷不冷,“就是冻着了,我也不摸猪油,大不了这个冬天我都不出门了。”

    沈余这是真这么想的,屋里这么暖和,他为什么要出去受罪呢?

章节目录 第 94 章

    中午吃过午饭; 沈老娘就准备腌制腊肉; 本来上午就该腌制起来的,就是因为要洗罐子,得等水干; 不然腌制的腊肉怕放坏了。

    沈余留了三块; 他准备做酱肉。酱肉分几种; 有咸的甜的五香的,反正是挺多的; 不过沈余就只会做酱油那种的; 还是他们家的保姆刘婶的拿手好活儿。

    不过他也就见过刘婶做过几次,不太会,也不敢多做,就只意思意思的做了两三块; 看看到时候出来味道好不好?

    若是好,到了年底或者是正月的时候再去买了肉再做也是可以的。反正开年前两月的温度都不太高; 也坏不了。

    沈余把香料盐巴放酱油里煮好; 等自然冷却; 再把肉放进酱油里面; 他偏爱五花,沈老头他们偏爱背上面的肥膘; 就两块五花和背上的一块。

    “儿啊; 就这样就好了?”沈老娘问。

    “嗯,就这样,明天来给肉翻翻身; 过两天再来翻一面,过几天就能拿起来晒了。”

    沈老娘坐太阳下,今天难得的有了太阳,她也没有缝棉被,就让几个儿媳妇弄,老了老了,眼睛多盯一会儿就觉得酸。

    “我还没见过腊肉还是这样的做法的,以前就是放点盐巴腌一下,然后洗干净放灶上面挂了,等想吃就拿下来洗干净就能炖了吃的。”

    “娘,可以加点花椒或者八角也可以的,他们有个地方做腊肉就是这样的,在全国都挺有名,当然,有的地方爱吃,也有的地方的人不爱吃。”

    “那是条件好了,要是我还小的时候,能吃上一口肉就该笑了。”

    沈余知道沈老娘说的开国之初,当朝才建立的时候,那时候刚战乱,百废待兴,就跟后世的抗战胜利一样,一些都需要重建,吃的住的自然比不上和平时候。

    “我记得小的时候啊,田里的粮食不够吃,你外婆就是山里摘了野菜,一筐子野菜,就两把玉米面,就是一家四口的一天的口粮了,好不容易等到秋收,官兵就又来收税了。”

    “其实啊,我们家还是有口粗粮,就住我们隔壁那家,玉米碴子都没,就我们喂鸡喂猪用的米糠,抓点掺进野菜里,好歹有口吃的。”

    “我们这边这么偏,也过得这么难吗?”

    沈老娘摇头,“也不算,那还是前朝了,那年听说全国都是荒年,地里收不起来粮食,朝廷要收税,后来啊……”

    “后来怎么了?”

    沈老娘露出个笑,“后来啊,日子就好过了,新朝初立,免了一年的赋税,第二年恰好风调雨顺,那年过的是真的不错。”

    她还记得,那年过年,她娘还包了猪肉大饺子,那是她幼年最深刻的回忆。她没说的是,她大伯差点就把她抱去卖给了人牙子。

    后来,好日子没过两年,边境就乱了起来,朝廷征兵,原本是爹去的,但是大哥说家里不能却一个壮劳力,就顶了名额去了。

    那年,大哥十五。

    “娘,你在想什么?”

    沈老娘摇头,“没,你爹不是说把这榨油机送村里去吗?怎么还没有人来拉走?”

    “暂时不拉了,想了想,觉得我们村底蕴也是单薄了点,就是有这么个榨油机,要是别的人知道了,不注意被抢了去,也弄不回来。”

    沈老娘没想到这个,便问,“那该怎么办?总不能一直不用吧?”

    “用,怎么不用。”沈余朝沈老娘神秘的笑。

    “坏小子,你在打什么鬼主意呢?还不快说。”

    “很简单啊?我们去找人合作呗,一个榨油机很多人稀罕,若是榨油机一多,甚至一个村合伙都能买一个了,那就不招人眼了。”

    “那别的村里人吃油不就方便了?那你打算卖多少一个?”

    这还只是沈余的一个设想,还没跟人商量过,这事如果想要办好,还须得另外两个人同意才行。

    沈余也就实话实说了,“还没定好,不过价格应该高不到哪里去,不过也便宜不了多少就是了。估摸着不超过五两银子。”

    “要这么多?”

    “其实算下来也并不多,如果五两一个,我们全村人都均分的话,我们村八……”

    “八十五户。”

    “对,八十五户人家,那一户摊下来也就七八十文钱,哪怕人少点,五十户,那也只用出一百文钱,买回村里,集体用,也就不到五斤豆油的事儿。虽然豆油不比猪油,但是油水足些,粮食都要少消耗些。”

    这个,沈老娘深有体会,常年灶房里钻的人,哪里会不知道粮食的消耗情况,以前油水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