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流放改造[种田]-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听是刷牙的,胡掌柜的兴致就不那么强了,他跟这些小镇居民不同,以为刷牙也就柳条蘸青盐,在别的地方可是用牙粉的,贵的便宜的都有,少则300文,多则二三两银子的都有,他前些日子才得到了一盒京城那边时兴的一种牙粉,小小一盒就花了800文,是他小儿子孝敬他的。
不过这是沈余送的,他也没有说什么,心想等会儿开了试试,用了好就继续用,用了不好就送人就是了!
“如此就多谢沈小兄弟了!”
“哪里,还得多谢胡三哥帮忙呢!”
“这是双赢的事,哪里算不上帮忙!”胡中明走了进来,笑着接话,“沈小弟今日怎么上镇上了?”
“给胡掌柜送点东西,不知道胡三哥也在,就应该多带一些的!”沈余是真不知道胡中明也在。
“哦?带的何物?”
“就是自己制作的毛刷和牙膏子,用中药之类的调制的,一天早晚各刷牙一次,坚持用,能白牙齿!”
胡中明不信,那什么牙膏的真那么神?早晚刷牙就能白牙齿?
“胡三哥不信?那明日我让我大哥给你带一套,你试试?”
胡中明的确有点好奇,于是点头,“如此,那就麻烦沈小弟了!”
这事没过两天,沈老头让沈老娘把打稻谷的那套物什翻了出来,稻桶洗洗擦擦的,就是稻桶架子也都给洗了一遍,其实,去年打的时候就洗过一遍的,现在不就落了点灰,有什么好洗的?
沈老娘用烂衣裳抹了,然后给放在了阴凉的地方,看见自家老头子还在锯木头,就有些气不打一处来,“你个糟老头子干啥呢?好好的木头你锯成一段段的做啥?留着阴干了当房梁多好!”
“你知道个啥?我锯了是有用的,你等着,再过几月你就知道了。”沈老头给跟沈老娘挣,继续干的活!
沈家的院子着实不小,房子什么的加起来就得四亩不止了,当初这片还是荒地,很便宜,一两银子一亩,沈老头回来就用钱给买了下来,在上面修了房子,还打了一个石板院子,后面还圈了一片地给种菜养鸡养猪。
现在起了五间蘑菇房,也就占了后面的一块儿地,沈老头就又招呼儿子们搭了一个草棚子,准备试试书上说的椴木香菇。
沈家兄弟没人知道沈老头要干啥,都奇怪得很,还以为是沈老头看见草棚子没了,准备搭个柴棚子呢!
沈余倒是知道,不过也没心情管。
牙膏牙刷他都送去镇上三日了,按理说应该有效果了,胡掌柜应该也会找来了,怎么这都三日,怎么还没个信儿呢?
真是奇了怪了!
还不及想其他,又过了三日,沈老头去田里晃过一趟后,就说,“稻子黄了,明日大家都早点起,趁着这两天天不错,也好去把稻子都收了!”
沈老头的打算挺好,但是天公不作美,从半夜起,就刮起了狂风,暴雨随即淅淅沥沥的开始下起来。
沈余前半夜还热得睡不着,后半夜气温降下后才觉得好睡,正睡得模模糊糊,然后就感觉有什么冰凉的物体打在脸上,顺着滑到了嘴边。
沈余伸出舌头舔舔,嗯,还有点咸!
沈余突然清醒了过来,这里就他一个人睡,哪里来的水,翻身就坐了起来,正巧一颗水珠正好砸落在他的头顶。
他抬起头,一颗水珠不巧的落到他眼睛里,这下,他彻底清醒了,听着耳边雨哗哗的下,他心里就一个想法,今晚他要怎么办?
将被子卷好,沈余去拿了木桶放床上,然后抱着被子心安理得的去找小侄子借床去了!
叔对你们那么好,是时候该报答叔了!
两间屋子就隔了一堵墙,沈余过去都不用淋雨的。
推开房门,沈余一下子就跟人撞了个正着。
“哎哟,谁啊?”
沈余听见声音像是沈惊蛰的,揉了揉下巴,没好气的说,“你小叔。”
“小叔啊,你来干啥呢?又没个声儿。”
沈余将沈惊蛰往里推了推,“进去,我那屋里漏雨,你这床大,我来借个床!”
房间里一时没了话,就听见墙外的雨哗啦啦的下,沈余问,“咋了,不就借个床吗?”
沈惊蛰沮丧着声音说,“不巧得很,小叔,我们也打算去你那屋子借床呢!”
“咋的,你们这屋也漏雨?”
“漏啊!不然能找你借床,你那床就丁点大的。”
沈余抽抽嘴角,这要咋办?难道还要去找清明他们两兄弟借床?
一时间,三人面面相觑!
最后,还是沈雨水试探说,“要不,我们把床往外挪挪?”
那还能怎么办?挪呗!
……
沈余猜测,这雨第二天就会停了,谁知道,这一下就是三天。
沈老头愁得连蘑菇都没心情去种了,其实在农民心里,地里的庄稼始终都是排第一的。
雨很大,几乎算得上暴雨了,将桶放空地里,不到半日,就能给接一桶水,温度也徒然下降了有七八度。
菌房的蘑菇却长得极好,镇上的蘑菇还得照常去送。沈大伯家的牛车是不能出行的,只能沈老大和沈老二挑着去。
雨下这么大,一来一回的就得四个多小时,回来整个人都成了落汤鸡。
“大哥,明日你去,就跟胡掌柜说明日不送蘑菇了吧!”
沈老大和沈老二换了衣服,洗了热水澡出来,端起沈老娘给煮的姜汤就猛灌了一口。
“嗯,不去了,胡掌柜说雨下这么大,也没什么客人!”
谁知,听到这话,沈家其他人也开始愁起来了,“那不容,咱们家和三叔家的蘑菇怎么办?”
“这个好办!”
“老五,你有啥办法?”
沈余露出个自信的笑,“你们是不是忘记了,我们不是晒了很多用过的蘑菇包?”
“没忘,但是跟蘑菇包有什么关系?”
“那个火小,而且能烧很久,我们可以在煮料的灶上放薄石板,让后将蘑菇放上面烘干。”
“会不会给烤熟了?”
“没事,只要不要烤焦就成。”沈余又接着说,“我们那一千斤干蘑菇都是要晒的,若是下雨天不好干,就可以用来烘干,就是有点亏柴火。若是嫌麻烦,等有空了,我们可以搭个火房,在里面烧火,将蘑菇串了挂外面烤!
“这怎么跟北方的大炕似的?”沈老头嘀咕了一句!
沈余一拍巴掌,“对,就是大炕啊!爹你会做不?”
“听那边的人说过,还没做个,要不找时间试试,听说北方的人冬天都睡这个,暖呼呼的,一冬天都不用下炕!”
“爹,我支持你做,像这种炕,冬天火烧旺点,既能够烤蘑菇,人呆着还不冷!”
“行,等把稻谷收了,爹就去找点黄泥巴试试。”
提到收稻谷,沈老头的心情又不美妙起来了,“哎,这雨啥时候才能停啊,前头我跟你大伯去田里看了,倒田里许多,得有三亩多,要是再下两天,这稻子准得在地里发芽了不可!”
作者有话要说: 提到收稻子就没灵感。。。。。
第35章 第 35 章
雨,在第五日的当头停了,大清早的天边就升起一团红霞,沈老头高兴的拍掌大笑,“这天准能晴,老二老三老四老五,快点起来去田里收稻子。”
连早饭都没吃,沈老头就把一大家子喊去收稻子了,就连家里的女人孩子都没放过。
其实大家都明白他的想法,就怕这天晴不久,怕稻子烂在地里。
一家人,除了那几个太小的,就留了沈梅和沈立春两人在家处理伙食,其他十二个都去了田里。
全家人忙忙碌碌,终于在两日将八亩田都全部给收了。
沈余觉得手都不是自己的了,他以为给麦子脱粒难,所以想整个脱粒机,没想到稻子脱粒更难。
第一日,沈余和沈雨水沈惊蛰还有几个嫂子负责割,沈老爹和沈家兄弟他们四个负责脱粒,等稻桶满了,沈余他们就把谷子给运回去。
到了第二日,嫂子们回家晒稻谷了,沈余看着沈老头他们的确幸苦,就提议换人,他去脱粒,才开始还是好的,时间一久,沈余觉得自己怕不是要手臂脱臼?
他都如此,沈雨水两兄弟更是,他们最大才十一,想想上辈子的十一岁,,他爸妈已经小有资产,他又正还是猫嫌狗厌的年纪,整天不是伙同小伙伴出去玩就是伙同手下的小跟班欺负同学!哪里知道干活?
于是,沈余大手一挥,揣了仅剩的五百个铜板子带着俩孩子去了街上。
话说,他这辈子还没这么寒碜过!
叔侄三走在路上,突然,沈惊蛰拉了拉的衣服,指着前面的一辆牛车问,“小叔,小叔,你看前面是不是慕大叔?”
沈余一听沈惊蛰说慕景,似乎忘记之前慕景吓他的事情了,眼睛一亮,抬手就喊,“慕景,慕景,等等!”
沈惊蛰捂脸,问一边的沈雨水,“哥,你说小叔是不是眼神不好,明明慕大叔就等在哪里!不过,慕大叔也不凶啊?”
沈雨水点头,“慕大叔的确不凶!”
沈余一拍这俩孩子,“说啥呢!快走,免费的顺风车,走起了!”
慕景等叔侄三个爬上了牛车,又哒哒哒的开始赶路了,沈余看着车上的猎物,好像是头羊,他好奇的问,“慕景,山上还有羊吗?”
“有,有两大群,加起来一百多只。”
一听这么多,沈余有点嘴馋,他想起刷羊肉了。要说吃,古代拍马也赶不上现代的,一个电话,你想吃啥就吃啥,火锅,一个电话打过去,就能给你送到
家里来,方便还省力。
沈余用手戳了那羊一下,结果那羊还没死,“咩咩”的叫了起来,吓了沈余跟沈雨水一跳。
慕景回头,“别动它,这羊性子烈着呢,费了好半天才给捉住的!”
“怎么还是活的呀!”
“酒楼要活的,说完羊血做菜!”
好吧!沈余是听说羊血吃起来滑嫩,膻味也不大。
去了镇上,慕景去交猎物,沈余则带着两个侄子去逛街,约好一个时辰后在镇子口见。
整个平溪镇也才五六条街,真的没什么看头了,整个镇上的小吃也没几个,大肉包子、粘豆糕、小馄饨、面条,对沈雨水两兄弟来说,真的不错了。
“让让!”
“让让”
随着声音,人朝两边让开,沈余他们也退到了路边,一辆看起来就很豪华的马车出现在了视野中。
“嚯,这是哪里来的大老爷?真气派!”
“这马儿真俊,真高大!”
“我觉得肯定不像是我们这边的,我们这边的几个大老爷也没见这么气派的。”
“这肯定是个大老爷?”
“王二麻子,你怎么知道?”
“嘿,你看那车夫,身上的腱子肉,一看就是个会拳脚功夫的,一般的有钱老爷谁请得起,一请还是俩。”
“哦,原来这样,王二麻子还是你眼神好!”
王二麻子自得的笑笑。
……
马车并没有随着人们的议论而停下来,反而朝着前面而去。
有不少人觉得好奇,跟着马车前去看热闹,想看看这是谁家的亲戚?
沈惊蛰扯扯沈余的衣服,“小叔,我们也去瞧瞧热闹呗!”
“走,我们也去看大户。”
马车内,一个俊朗的年轻人正看着一个白色的瓷瓶,瓷瓶做工并不细致,甚至还有点粗糙,旁边的小厮看了一眼外面纷杂的人群,又将帘子放下,“少爷,您来镇上做什么?有什么事让胡掌柜的去山庄就好了嘛!还得非要您亲自跑一趟的?”
少爷撇了这小厮一眼,不咸不淡的说,“我自有我的用意,你问这么多做什么?”
“我这不是担心少爷嘛!大夫让您静养,这镇子上的人都粗鄙不堪,万一冲撞了少爷谁能负责?”
少爷这次没有说话,只冷冷看了这小厮一眼,让原本还想说什么的小厮闭了嘴。
看热闹的人挺多,沈余他们并不起眼,马车行驶了一段后,停在了客来酒楼的门前。
车夫下了马车,朝里面的人喊了一声,“爷,到了!”
“去叫胡民出来。”
胡掌柜看见那车夫,顿时松了一口气,可算是来了。
胡掌柜其实一直在等他家少爷的消息,那天沈余给他送的牙膏他儿子好奇的用过后,觉得清爽得很,觉得里面有商机,于是就给少爷送去了。
胡民恭恭敬敬的跟着车夫来到马车前,“胡民见过少爷。”
“上车。”
胡民虽然不知道少爷也什么要让他上车,还是顺从的上了马车走了。
沈余看见这一幕,也听见了胡掌柜对车里人的称呼,心里有点猜测,难道这车里的人就是胡掌柜背后的东家?
就在沈余思考的时候,沈惊蛰喜滋滋的说,“小叔,走了,我请你吃小馄饨,我娘给你铜板了!”
沈余好奇,“二嫂子给你多少?”
沈惊蛰伸出手,“五十文!”
“不错啊!”沈余点点头,又问沈雨水,“雨水,你娘有没有给你分钱?”
“有,也是五十文!”相对沈惊蛰,沈雨水文静的多。
沈余回过神,“那走吧!带你们去吃小馄饨,其实这馄饨自己做也不难,等会我买点肉回去,让你奶给你们包!”
“要的,多买点。咱们还能买大肉包子吃。”
“成成成。”
卖馄饨的是一对五十多岁的夫妻,摊子也只是用一块油布支起来的小摊子,女主人在哪里包馄饨,男主人正在煮面条。
看见沈余他们走近了,那女主人很热情的招呼,“小哥今日带了弟弟来啊?要吃点什么?”
“就要三碗小馄饨。”
“好咧,三碗小馄饨,三位稍等!”
没一会儿,小馄饨就好了,汤是用骨头熬的,汤色雪白,上面撒了一点葱花,即使没有鸡精味精,吃起来也很鲜美。
“小叔,好吃!”
“那就快吃,不够就再来一碗。”
“够了够了!”
的确是够了,一碗有二十个馄饨,加上汤,能有八分饱。
一碗馄饨五文钱,算得上实惠了,最后沈余没让俩小的掏钱,他一个大人让小孩子掏钱,多不好意思呀!
“你们有什么要买的没?”
“糖葫芦!”沈惊蛰指着一个卖糖葫芦的老头,就有点走不动道。
沈余闻言,好奇的望了过去,一个汉子正举着一个用稻草做的靶子,上面插了十几串红红的东西。
原来这就是电视剧出场很多次的糖葫芦啊?
走近了,这东西的原貌的出来了,是一串串野果子,用竹签子串了,上面挂了一层麦芽糖,就是糖葫芦了。
“小哥,买糖葫芦吗?”
“怎么卖的?”
“不贵不贵,两文钱一串,买十串送一串。”
“那好,就十串!”沈余递了二十文过去,那小贩接了钱,又用芋荷叶子将十一串糖葫芦包好,递给沈余。
“客人您拿好了,天气,糖容易化,你拿回家快些吃吧!”
沈余抽了两串给沈雨水兄弟俩,自己也抽了一串咬了一口,“嘶,真酸!”
“酸吗?不酸啊,我觉得好吃。”沈惊蛰咔嚓咔擦两口吃了一个,咂咂嘴,意犹未尽的又吃了一个。
沈余将自己咬过的那个拿下来,剩下的递给沈惊蛰,“都给你了!”
“小叔,你不吃啊?”
“不吃不吃,酸掉牙了!”
旁边卖糖葫芦的还没走,听见这叔侄的对话,哈哈大笑,“小哥,我这糖葫芦甜着呢!今年的做的糖!”
沈余撇撇嘴,今年做的糖,里面的果子也是酸的!
路过卖粘豆糕的时候,沈余有给买了几块粘豆糕,还是热气腾腾的,看起来很有食欲。
“小叔,我也要吃。”沈惊蛰啃了糖葫芦,将竹签子舔干净后就又凑了过来。
沈余其实这是给慕景买的,总不能他们出去到处吃个,司机师傅还在车上饿肚子吧!
这时候听沈惊蛰说要吃,就算了算家里多少人,就对老板说,“老板,再给二十个粘豆糕!”
“好咧,二十个铜板!”
二十个粘豆糕一上手,三人手里就拿不下别的了,一时间还有点为难,这是该走还是去买别的。
路边一个卖篮子的老爷子见此,提了一个篮子问,“小子,要不要买篮子,就收你八个铜板!”
沈余狂点头,“要!”
用八个铜板换了个篮子,手里的东西都能装下了,于是。去肉铺买了肉,包馄饨用的。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昨天没更新,今天给补上,晚点二更!
第36章 胡掌柜的东家
待到镇口的时候,慕景的牛车已经等在那里了,慕景坐在牛车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