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快穿之少年文胥-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即宗政狂回到龙椅上坐好“许君琛,许郅上前听令”
    许君琛、许郅两人上前一一跪好。
    内阁大臣皆跪于后,知道一定会宣布圣旨。
    宗政狂拿起御案上的狼毫笔,大笔一挥写到圣旨上,其字龙飞凤舞,边写边念道“今特命许君琛为征北大元帅,许郅为将,领军十万出军北上于兹重关抵御外敌,出征之日定于下月十八,攻歼敌军,不得有误!”
    “臣许君琛(许郅)得令”
    既然早已知道这一天会来,少年一直早做打算,对于这次的行动,他势在必得。
    众位大臣看着年幼的少年,他们知道他厉害,可是这行军打仗不是光有匹夫之勇就能行的,果真是无知者无畏啊!对于王上说一不二的性格他们早已知道,既然王上已经决定,他们再怎么规劝也是于事无补,还好此行有骠骑将军许君琛作为主帅,就算输也不会输到哪里去,所有人早就开始做了不看好的态度。
    而此行也是少年名震天下的第一仗,在青龙王朝的历史中留下了浓厚的一笔,为后世传颂——
    此后一个月的每一天,少年都会混在军营里跟普通士卒一样,起早贪黑,一起训练,所有参加过战役的士兵都知道,此时的放松不努力只能换来最后的马革裹尸,战场上刀剑无眼,能有提升的空间就绝不会偷懒,就算一人偷懒,其他士兵们也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的,大家作为同伴,谁都不希望回来的时候少了其中一人,所以每每都自觉的勤加练习。
    如今天下豪雄不知凡几,文胥从不敢托大,自视甚高,虽以他一人之力可敌万千,可是战争永远需要的都是团体作战,训练起士兵们也愈加勤勉。
    出征之日,王上在城外一里之处行祭祀礼,祈求这次出征的胜利,此时的十万大军整装待发,全部看向高台上祭祀的王上,落针可闻,寂静无声。
    文胥在心里暗自和鸡蛋诺商议着事情。
    对于文胥的请求,鸡蛋诺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
    在十万大军及赶来送行的百姓们的见证下,他们发现当王上在祭祀行完礼后,天将异样,,只见原本万里无云的天空突然出现一道极其眩目的红光,红光满天,其中有一道红光直射王上所在的祭祀台。
    此乃吉兆,看到此景,原先还是满面愁容的百官们也开始出现一丝期待。
    宗政狂更是切身感受到刚才的那一道红光,站在高台上,振臂高呼“天佑我朝,此战必胜”
    士兵们纷纷举起手中的兵器,满腔热血大呼道“天佑我朝,此战必胜”
    “天佑我朝,此战必胜”
    十万将领外加数万百姓,欢呼声响彻云霄。
    此次出征,士气大涨,定能事半功倍。
    见此情景,许君琛飞身跨马,左手一把掀开那厚重的黑色大氅,右手挥动红缨长枪直指前方,声如洪钟“全军出征”
    在众人的期待中,十万大军开始了漫漫征途。
    此时站在高台上的王上看着下面头发被高高扎起,身着一身红衣铠甲,身披红色大氅,跨马提枪渐行渐远的少年,目光一直追随,直至不见,这一战不知何时才能相见,一定要给孤平安回来。
    这次的战争是王上早在一月前就接到的谍报,而大玄国所选的入侵之日就在三个月后,距今只剩下两月,以他们的行军速度只需一月有余即可到达兹重关,就算敌军入侵之日提前,也会有当地的将领负责抵抗,抗衡个一个多月足以,所以文胥他们才能早作准备,雄狮北上。
    在大军行至一半路程时就接到信报,原来敌军在知晓青龙王朝这次的行动后就加速了进攻的日子,此刻的兹重关已经开始面临大敌了,对方已驻扎在关外十里。
    是夜,许君琛就和许郅叫来随行将领入帐商议,十万大军一起行动会耽误行军速度,所以经过讨论,他们决定兵分两路,由许郅率领三万骑兵为先锋先行,而许君琛和另外一名大将共七万兵分抄近路由水路前行,带着辎重部队(运输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的后勤部队)随后。
    出行对策一出,众将领就立即拔营,各自领着队伍离开,许郅这一路作为先锋队,快马加鞭日夜兼程,最终在七日后就率先抵达兹重关,与当地的将领会和。
    此刻两军对峙,谁也没有先枉自行动,敌军在了解到这次的青龙王朝这一路援军是许郅后,对于一个来历不明的将领,花费了一些时间来打探他的消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而许郅也通过当地的将领龙云的叙说后知道了这次他们面临的敌人的多么的可怕,这次敌方领军的是素有大玄国常胜将军之称的狄岸,许郅在还没有想到合理的对策前也不敢轻举妄动。
    看来他们在来之前还是低估了这次大玄国的入侵,这次狄岸竟率领十五万兵马几乎是举全国之力来对付兹重关,而得到可靠消息,他们之所以现在前来入侵也是因为干旱,没有粮食只好派兵前来攻打,兹重关是青龙王朝的入内第一关,一旦沦陷,后面平原之地将无军抵抗,一马平川,而驻扎在此的我军却只有不到五万人马,加上文胥刚到的三万大军总共也才八万大军,看来他们以前还是小看了这个与之接壤的大玄国的野心。
    而对方迟迟按兵不动也是因为兹重关的地势,易守难攻,以前他们也曾派兵攻打过,可是却都无功而返,这次只好拿出杀手锏,派出狄岸,看来他们此次是势在必得了。
    不过谁胜谁负尚未可知,文胥的眉眼此刻无比的坚定,他有这个信心,古来以少胜多者不在少数。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文胥此刻却仍旧没有眉目,突然低头看着桌子上的兹重关地图,计上心来,嘴角微微弯起,眼角出现淡淡的傲气。
    随后带着几名熟悉当地地形的士兵们亲自去到关外观察情况,回来后就开始着手安排准备。
    而狄岸这边已经打探清楚许郅的来历,于是决定在对方的其他援军没有赶来之时速战速决,定好了作战计划,全军拔营。
    早已在关外做好埋伏守株待兔的文胥等人听着对方的车鸣马斯之声,无不惊叹。
    狄岸之师以人多为优势,许郅之师以占据地理位置为优势,两军看似旗鼓相当,若真要打起来实则狄岸之师的优胜大于许郅,在敌强我弱下,文胥只好先采取防御的形式,兵法有云:强而避之。
    已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以自己的部队靠近战场对付敌人的远道而来;以自己的部队的安逸休整对付敌人的奔走疲劳;以自己部队的饱食对付敌人的饥饿;这是掌握军队战斗力的方法)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也就是指军队作战首先要创造不可被敌战胜的条件,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寻求敌人可能被我战胜的时机。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两边埋伏已久的士兵们一直盯着对面缓缓而来的敌军,而暗哨们一旦发现敌军即将进入埋伏区就及时的转告给文胥。
    两军对战,一触即发。
    狄岸带领的军队刚行至险要区就知道对方一定在此早作埋伏,所以越发的开始谨慎行事,保险起见调整战略,以一位将领带领两万士兵为一伍,每个队伍之间隔了约八分钟的路程,前面八万人分为四队,后方七万人组成一对有自己率领,一旦情况不妙后方一队可提前做好准备或前去支援或随时撤退,想来伤亡也不会很大。
    早在之前文胥就考虑了多种情况,在没有得到地方迎战兵马的准确数据前,凭狄岸多年的行军经验是不会让全部的十五万兵马一起进入,而是分批前行,只不过就要看他分几批了,无论哪种情况文胥都对此早已布阵。
    
    第24章
    
    在看到对方的队伍前面出现的不是狄岸后文胥就知道对方一定早就知道他们这边的埋伏,这点不难猜出,他也早算到狄岸会有此作态,所以在道路两旁也做了安排,让人速速通报给两旁的将领,让他们从两面包抄狄岸的中间部队,一定要做到速战速决,因为狄岸的这一安排有利也有弊,利则是前方战事打响,后方可作准备,弊则是不能立马支援,中间隔了八分钟的路程,只要能在八分钟之内杀掉他们,就等于瓮中捉鳖,深谙此道的狄岸也曾想到,可是真要做到在八分钟内消灭两万兵马,这个人就连狄岸都不可能做到。所以他才敢大胆的这么做。
    可是他遇到的却是能以一人之力敌万千之军的文胥,所以注定了此战的失败。
    在安排了两万人马对付对方两万先行部队,而由文胥率领的一万精锐之师负责对方中间的两队四万兵马,再由其他两位将领带领两万兵马对战敌方的第四队,就算到时候文胥带领的一万兵马很难抵抗对方的两队四万兵马,可是还有龙云和其他的将领可以进行围击,只要能顶住,这四万兵马同样的插翅难逃,这次参与行动的共五万千人马,分为三队进行对战,其余三万兵马负责接应以及守关,一旦他们兵败可迅速撤退,也无后顾之忧。
    王上能让五万兵马守卫兹重关,可见这五万兵马全都是精锐之师,所以打起仗来也能以一敌十,再加上即将到来的七万兵马,如无意外,此战他们必胜。
    目光直视,眼中流露出了锐利的好胜之意。缓缓站起身抬手拍了拍龙云的肩膀,文胥轻声说道“这里就交给你了”说完提起红缨长枪,飞身到后方与之接应。
    众人在惊叹文胥刚刚显露出的轻功后更加信心满满,纷纷摩拳擦掌。
    文胥一手执弓一手拿箭,五箭搭在弦上,瞄准对方将领,一旦前方战事响起,他手里的箭就会立马射出,让目标插翅难逃。
    而他旁边的副官则目瞪口呆,本来还担心一下子让他们这一万兵马去杀对方两队,以一万对两万厮杀两次,这事想想都觉得难度也挺大的,可是在看到文胥露出的那一身功夫,还有经过私下打听,这许郅原来还有‘大内第一人’之称,或许多少会有点把握,再看到眼前一下子要连射五箭的许郅,他还从未见过,这位将军还真大胆啊!不过若对方将领真的被射中的话,那么他们这一队就会很好攻打,想想就是期待啊!
    文胥也不敢自负,之前他也考虑了,特来这一手,所以在听着暗哨传递过来的消息,趁着对方将领还未发现前面已经开战,立马发射手中的箭,只见五支箭势如破竹,破空而出,几秒钟的时间就看见对方骑在马上的将领中箭倒地身亡。
    所有己方士兵都在想如果这个人是狄岸那该多好啊!
    不待他想,文胥就提起长枪上阵杀敌了,紧随其后的人其气势前所未有的高涨。对方的将领都死了,还不是任人宰割,“冲啊!”“杀啊!”
    原本正在行军的士兵们见将领被突然射来的箭给杀死了,如此突如其来的事情打个措手不及,立马溃不成军,四分钟不到就被文胥带领的一万兵马全给杀了,这个时候受降俘虏他们只会给己方带来麻烦,看着显然意犹未尽的己方人马,文胥决定乘胜追击,杀对方个片甲不留。士兵们纷纷响应,杀,杀,杀。
    短短的一刻钟不到的时间大玄国的军马被文胥一队就单单灭了四万,这些事情对于还在后方的狄岸还不知道,只不过在见到前方杀红了眼乘胜追击的文胥龙云等几万大军后,狄岸这才知道前方八万人马已经全军覆没了,在不知道敌军多少人的情况下只好快速的下令道“撤退,快撤退”
    其实文胥他们追来也只是想吓吓他们,毕竟对方现在还剩下七万人马,而他们这方只有四万,在刚才的厮杀中损伤一万。双方的实力还很悬殊,而这一队由常胜将军狄岸所带领着这七万兵马,不似先前他们所杀的那些人一样,再加上刚才的行军和对战,己方已经开始出现疲惫之态,虽气势如虹,但始终体力不支,而对方一直养精蓄锐。
    文胥也是看在对方自高自满下才杀的对方措手不及,狄岸当时一定也不会多想,肯定会以为他们举全城八万之力来对战的,所以一定会下令撤退。
    见敌方走远后,文胥也下令回城,由文胥这一队负责掩护其他队伍先行离开。
    这一战的胜利,引得全程欢腾,每个参加这次战役的士兵们纷纷兴高采烈手舞足蹈的和其他负责守关的士兵们说着当时的情景。听的众人满腔热血。
    在对战前,龙云对这个初来乍到的俊俏的郎中令还是有些不满,可是不满归不满,该听的他还是听了,而自从这一战后对少年那叫一个佩服崇拜啊!简直到了文胥说什么他就听着毫不犹豫的点头应着。
    而这士兵们却更是到了盲目的崇拜地步,这种现象令文胥一时无法接受。毕竟此次的战役是靠着大家共同的努力才会取得胜利。
    在文胥所知道他那个时代的古代以少胜多不在少数,可是在这个时代,以少胜多却是少之又少,加之少年今年才刚满十七岁,就能率领五万人马杀敌八万,击退七万,使得素有常胜将军之称的狄岸大军铩羽而归,己方却只损伤一万的情况下大获全胜,令参加这场战役的人脸上感到无比的光荣,他们知道这场战役一定会载入史册名震四海从此流芳百世,真真是英雄出少年。次日许君琛和其他将领带领的总共七万人马也抵达兹重关,知道了少年充分的做到了因敌制胜之举,无比佩服,也无不后悔,如果再早来一天就能赶上这次的战役了。
    不过他们还有机会,狄岸带领的七万人马仍驻扎在怪外五里,看来他这次是不取兹重不死心了。
    在众人了解到少年的领军能力后纷纷把少年当作主帅样的对待,因为此时的少年在所有的士兵中的形象就是用兵如神,兵贵神速。每次的决定也都要事先让少年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
    对于别人的态度转变,许君琛却是从不嫉妒,能被王上重用担当主帅一职他一直都知道怎样做才能以最少的损失做到最大的胜利,而少年之前的胜利是有目共睹,对于这个自家小弟,他心中的期待比谁都更要甚,许府要的就是一荣俱荣,许家无弱将。而他自十六岁起跟随父帅出生入死,成名已久,这些名利不能说完全看淡,但还是拿得起放得下的。
    而且他私以为如果此次领军先到的是他的部队,他绝对不会做到如弟弟这样的大胜利,顶多平手。
    接下来的战役,因尹文胥占据了先机,以己方十四万兵马对抗狄岸的七万之师,兵力上是对方的一倍,加上文胥他们的地理优势,还有对方被文胥的那势如破竹的队伍给杀掉了原本的锐气。
    最后文胥打破了作战的一条用兵不复的原则,在同一场战役上使用相同的兵法与对方进行厮杀,这一战注定了狄岸所代表的大玄国的全军覆没。
    最后以一代名将狄岸自刎于兹重关而告终。
    最后文胥所率领的兵马还剩下十一万之多,死亡不到两万,负伤一万。所有人决定一鼓作气,乘胜追击。
    休养数日,在得到王上的许可下一举歼灭了国土有青龙王朝六分之一大,人口却只有不到十分之一多的大玄国,彻底的占领了大玄国王城炎城,自此大玄国成为了历史,改名青武,只能成为青龙王朝的附属国。
    经此一战,许郅一名名震天下——
    焦急的坐在皇宫里等待已久的宗政狂终于接到了前方战报,得到少年首战告捷且毫发无损的情况后,龙心大悦,决定等少年回来后好好的犒赏三军,随后又接到是否一举攻占大玄国的战报,立马准许。
    宗政狂知道他的少年真正的开始蜕变了,有少年在一日,何愁不能统一东大陆?
    三个月后,站在城墙上低头看着接受从四面八方赶的夹道欢迎百姓后,少年的头发被一根红绳给高高扎起,发尾垂在一匹鲜红的战马背上,身穿铠甲,仍旧右手提枪,缓缓的向城门驶来,宗政狂突然觉得眼睛有些干涩,他的少年瘦了。
    似乎感应到王上那**的视线,少年轻轻抬起头看向宗政狂,露出了许久未见的笑容。
    此刻的宗政狂才真正的感受到何为,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
    沉浸在少年所带来的纯粹美好后的宗政狂,突然被一道惊呼声打断,面露不悦的带着一贯冷厉犀利的双眼看向这个好事者,随即看到站在自己旁边的素有儒雅君子之称的欧阳瑾竟站在城楼上振臂欢呼“许郅,许郅,许郅”
    少年视线转移到王上的身边,看到那就像是多年的真爱粉见到了自家偶像般兴奋不已的欧阳瑾,少年也不吝啬笑容,回以一笑。
    欧阳瑾得到少年的回复,高兴的赶忙跑下城楼,准备给少年一个大的拥抱,此情此景看的旁边的宗政狂暗自咬牙!居然在我的面前上演眉目传情,是可忍孰不可忍。
    看着城下的两人,此刻的他无比的羡慕欧阳瑾能够在众人的围观下拥抱少年,他多么想要丢掉作为王上的矜持啊!
    最终他还是实现了他的这个美好的愿望,在当日的庆功宴上拥抱了少年,嘴里说着“辛苦了”
    文武百官在看到王上此举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