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总校长[穿书]-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白打趣道:“这么急?”
  李谈二话不说拉着他就到了自己的书房,指着书房上那一堆文书问道:“这边的都是军中事务,这边的才是洛阳大大小小的事情,你说我能不急吗?”
  李白一看顿时也吓了一跳,李谈书案上军中的食物基本上也就两三份文书,而洛阳的诸多事务基本上有个一百二三十份,别说李谈,李白看见这些也都头疼。
  然而他来也不是真的就护送这些人来的,他也是带着任务过来的——纪合的意思是让李白暂时管着洛阳。
  毕竟论出身论资历李白也不算太差,甚至可以说在被派来的人里是最适合坐这个位子的那个。
  李谈在看了李俶写给他的信之后,也不得不承认这是对的。
  以前人才多的时候,李白的缺点可能会成为他的阻碍,毕竟大家都想要最合适那个岗位的官员,而那个时候的大唐有这样的底气去挑。
  如今就不行了,人才的缺乏让李谈发现李白还是挺好的,最主要的是经历了这么多的李白,已经不是当初那个觉得自己一身抱负无法施展而略有些抑郁的诗人。
  他现在已经受到了许多政治熏陶,为人比之前要柔和许多,而且最主要的是,如今的洛阳需要的是实干家而不是政治家。
  这样一看李白的确合适。
  李谈又将那份名单看了一眼,不出意外的,这些人还是书院出品。
  虽然说这样是最好的,毕竟书院的学子质量很高,但李谈还是有些担心——都是学院出来的,将来会不会结党啊?
  这些人现在的确没什么力量,但他们在基层啊。
  如果这些人抱团跟什么人作对的话,那么那个人的政令或许很难真的下达到百姓。
  彼时李白正合着李谈的人从皇宫找出来的酒,他已经是微醺状态,所以就更敢说话一些。
  在知道李谈的担心之后,李白笑了一声说道:“你这可真是杞人忧天,如今从长安到洛阳,基本上都是琅嬛书院出来的人,基本没有什么别人,他们还能怎么报团?只怕要分裂成小团体了啊。”
  他本意是想要劝李谈不用担心那么早,就算亲生兄弟都可能互相往死力掐,更不要说这些所谓的同学了。
  更何况从他们进琅嬛书院到被选中任官,他们在琅嬛书院呆的时间并不长,怎么可能跟那些不熟的同学产生什么革命友谊。
  然而李谈听了李白这些话之后就更加担心了一些,毕竟将来李亨一回到长安,查一遍这些人的履历,发现从长安到洛阳,重要岗位上都是一水的琅嬛书院出身,只怕李亨心态都要崩。
  而且也能用预见,不管这些人是不是真的结党,也不管李谈是不是真的没有任何私心,李亨都不可能放任这种情况继续蔓延,所以他必然会将那些官员都撤换。
  想到这里李谈开始思索他要不要自己先动手,不过,这些被派来当官的人都是纪合精挑细选出来,学问没得挑,能力也没得挑,最主要的是相貌也没得挑。
  这些人的长相算不上多好看,但颜值平均线还是过了的——这个所谓的平均线还是当年李谈还在长安的时候总结出来的。
  李谈按照纪合的建议将这些人安排在各个部门之后,他的工作一下子的确轻松了很多,同时也有了闲暇给李亨写奏疏,请求他派人过来或者给自己一个权力——将义军收编的权利。
  洛阳作为重镇,无论从哪方面讲影响力都很大,是以当初洛阳失陷之后,有许多人就在组织起了义军想要将洛阳夺回来。
  而那个时候李谈还没对安史之乱有插手的想法,生怕插手过头会被发现。
  如今李谈已经打下了洛阳,为了不给这些人做大然后走上造反指路的机会,他想要先将义军控制住,就算控制不住也要将义军能裁员的裁员,不能的就扔给袁哲和田神功练两天——按照李谈写的最终极的训练手册。
  这本训练手册也被称为非人手册。
  李谈将自己的隐忧写了一半忽然就悟了:这些人眼里都是威胁,而他在李亨眼里又何尝不是威胁呢?
  只不过……信使有这么慢吗?到现在朝廷那边都没给回复?还是说如今的朝廷反应都沦落到这么慢的地步了?
  李谈心里怀疑着,但还是积极开始准备,虽然洛阳打下来了,但是周边的情况可不太乐观。
  李谈只能一边收拾周边,一边先稳住这些义军,没有朝廷的旨意他可不敢随便收留这些人,到时候说不定又一顶养寇自重的帽子扣下来。
  当初给他扣帽子的还在边境吃沙子,那时候他的脾气还是不错的。
  如今如果还有人这么搞,他的暴脾气会做出什么可真就不一定了。
  结果这一等就等了三天才等到李亨那边的回复。
  无论如何等到了总是好的……个屁!
  李谈原本是松了口气,觉得如果李亨回到长安,那么完全可以让李俶过来洛阳,到时候李谈就可以给自己放个假啦。
  或者直接功成身退,反正他的功劳已经够多了,不需要再继续拼下去,剩下的军功还是留给其他人吧。
  他可记得朱邪狸说要在凉州等他,所以从那开始,李谈就一直在想办法看怎么能尽早回凉州。
  结果呢?
  他等来了什么?
  他等来了李亨依旧不肯回来的批复!
  上面说李亨依旧在平乱,所以短时间内无法回到长安,长安洛阳诸多事务就交给太子全权处理——嗯,李亨在前线,顺手就把李俶给立为太子了。
  历史上的时候,建宁王的功绩曾经一度威胁到李俶的太子之位,虽然他本人没有想过要抢,但周边的人都在防着他。
  否则也不可能张良娣吹个枕头风,李亨就那么果决的将儿子给处死了。
  不过如今建宁王身上也有功劳,但并不是很多,还没到有资格动摇李俶地位的时候。
  所以李俶这个太子当的是顺理成章。
  李谈得到了消息,无奈只好先写了一份贺表,然后再给李俶写奏疏。
  既然李俶已经是太子,于他也算是半个君了。
  写完了给李俶的奏疏,李谈决定等李俶的手谕下来之后再去招安那些义军。
  所以在无所事事之中,他打开了建宁王给他写的信。
  在看到建宁王给他写信的时候,他心里是十分惊讶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身份关系,他跟建宁王的交流少得可怜,两个人仿佛都在避着彼此。
  而这一次建宁王不避着了,他直接写了封信给李谈,内容……吐槽他爹!
  李谈将信看了一遍之后就总结出了这次李亨没来长安的理由。
  首先不是李亨贪生怕死,其次也不是他乐不思蜀,不对,是乐不思京,而是他被拖在了江南!
  当初他气势汹汹地带人要剿灭永王李璘的造反队伍。
  李俶对永王理解还是比较多的,奈何李亨不是,虽然这个是他的兄弟。
  然而李亨天生就不适合作战,李谈看着建宁王的吐槽就忍不住想笑,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外行人试图领导内行人,最可怕的是他身边还有一个人在忽悠着他,那个人就是李静忠,也就是将来的李辅国。
  在这种情况下,建宁王也不能跟自己亲爹作对,于是眼睁睁看着一个月就能解决的事情,两个月了都没有解决掉。
  李亨多少也察觉到自己不擅长打仗,然而这是他登基之后第一次大张旗鼓的御驾亲征,怎么可以狼狈结束?
  所以李亨咬牙发狠一定要抓到李璘再回去,活的死的都行!
  李谈看完之后整个人都有点不好,所以这是一整个长安,大唐的半壁江山还还比不上一个要啥没啥的反贼?
  李谈对此表示颇为无语,不过很快朱邪狸的消息也传来了——安禄山已死。
  当李谈正为朱邪狸开心的时候,他就收到了朱邪狸的信,信里朱邪狸十分委屈地写道:我还是没赶上去杀掉安禄山!
  作者有话要说:  只想看日出扔了1个地雷
  青影扔了1个地雷
  感谢两位小可爱的地雷么么啾
  读者“小腐即安”;灌溉营养液+10
  读者“黄桃小笼包”;灌溉营养液+1
  感谢两位小可爱的营养液=3=


第155章 
  李谈看到朱邪狸的信的时候还纳闷; 安禄山死了怎么还跟朱邪狸没关系了?
  结果他往下一看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朱邪狸的确是找到了安禄山逃跑的路线,不过追的也有点辛苦; 毕竟安禄山也会留下人断后,朱邪狸还要将这些人给解决了才能继续追上去。
  就算如此,朱邪狸也是很有信心的; 反正安禄山的人越来越少,而且中途他还要防着别的义军挡路; 这一路走的必然是十分辛苦。
  结果让他没想到的是; 安禄山到底没有机会再逃回范阳; 他被他的儿子安庆和给杀了!
  李谈在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 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
  难不成安禄山的命就是要死在儿子手上吗?
  可是安庆和为什么要杀他?
  历史上安庆绪将安禄山杀死是因为安禄山宠爱安庆恩; 一直想要立安庆恩为太子; 想要将皇位传给安庆恩; 为了这个安禄山甚至不肯将原配追封皇后。
  当时安庆宗已经被安禄山抛弃,以至于死在了长安; 安禄山这所作所为必然让安庆绪的不满持续累积,所以到最后安庆绪直接下手杀了他。
  可是安庆和……李谈对这个人不怎么了解; 但是分析一下的话也觉得他没啥理由。
  毕竟安庆恩如今在李谈手上,安禄山估计也顾不上他,伪燕那边肯定会当他已经死了。
  而剩下的儿子之中; 安禄山也没有特别喜欢的; 在这种情况下,安庆和作为最年长的一个,基本上就是板上钉钉的继承人。
  除非之后安禄山再生一个; 然后还能活到那个孩子长大成人。
  李谈估摸着这件事情肯定有内幕,可惜安禄山跑了,移动状态下,李谈也不好派人打探到底为什么,也只能遗憾放下。
  不过他放得下,朱邪狸大概是放不下的,在确定安禄山已经死了之后,朱邪狸一口气将伪燕一路追杀到了范阳。
  伪燕这一路为了逃回范阳丢下了不少尸体,不过进了范阳就是到了他们的地盘,而此时范阳大军已经集结完毕,朱邪狸估算了一下觉得再继续打下去不划算,便退了回来。
  李谈在收到朱邪狸退兵的信的时候还以为朱邪狸会直接回素麻城,心里颇有些不舍,但也只能小心翼翼的将他的信都给放进匣子之中,以后若是想念了,就拿出来看看。
  同时在心里也开始盘算着怎么回凉州。
  为了回凉州,李谈在洛阳都没怎么管事,直接就将大权放给了李白,最多就是每天听听他们的汇报,在发现有什么不妥的地方的时候才会开口。
  他要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之前在长安是没办法,当时的长安虽然乱,但是因为没有经历过战火,所以情势十分复杂。
  纪合跟邹世两个人有能力但没有兵,所以压不住。
  而洛阳不一样,安禄山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但凡不合作的都杀了,剩下的不是普通百姓就是投降的。
  李白曾经问过李谈那些留下来的伪燕官员怎么办,李谈开口问道:“查一查都是怎么投降的。”
  李白听后心中纳闷,还能是怎么投降的?这个查又有什么用?
  实际上李谈原本是不想留这些人的性命的,然而不知道为什么他忽然想起了王维。
  历史上王维也不得已当了伪燕的官员,但以李谈对他的了解,他一定有什么苦衷,就算不知道为什么,只从表面上看,他也抱住了不少人的性命。
  所以李谈也给这些人一个机会,有苦衷的视情况而定,如果没有特殊贡献的话……那就对不起了,视同反贼。
  李白的动作很快,这大概就是凉州系的特点,办事情从来不会拖拖拉拉。
  他将所有留下来的伪燕官员查了一遍之后,就派人过来禀报。
  李谈这才发现他真是将这些人想的太好了,留下来的这些人不仅没有维护同胞的,反而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拼命出卖同胞,有一些干脆就是带路党。
  李谈十分生气地说道:“以反贼论处!”
  他真是太高看这些人了,毕竟不是什么人都能成为王维。
  传信的人见他表情不太好看,悄无声息的退下了。
  李谈生气的倒不是那些投降的人,毕竟大敌当前真的有勇气抗争的总是一小部分人,否则就不会变成典型。
  他生气的是那些带路党,跪的也太快了些,若原本就是安禄山的人也就算了,他甚至在里面看到过纪合曾经担心的故人之后。
  亏他不是纪合的后人,否则也太给纪合丢脸了!
  不过这股气来得快去得也快,自从安禄山造反以来,这种人太多了,各个都气的话,李谈现在恐怕就要气死了。
  将那些材料一扔,李谈决定今天休息半天,同时心里感慨有人干活的感觉真好啊。
  他一边感慨一边回了主院,结果刚进去就看到坐在梧桐树下的朱邪狸,他身旁的石几上还摆着一壶酒。
  李谈眼睛一亮,不由得加快脚步走过去笑道:“印星?我还以为你直接回素麻城了。”
  朱邪狸抬头看着李谈:“本来是想直接回去的,但还想来看看你。”
  李谈仔细看了看,发现他脸上带着些许郁闷委屈的神色,转念一想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不由得含笑走过去摸了摸他的头说道:“好了,不生气啊,有人帮你杀了安禄山还省得你手上沾血了呢。”
  朱邪狸伸手抱住李谈的腰,直接将脸埋在他的腹部,声音传出来闷闷地,他说道:“我才不需要他们帮忙。我马上就要追上他们的主队了!”
  李谈从来没见他委屈成这个样子,仿佛瞬间小了十岁一样,不由得失笑,继续顺毛说道:“但是如果是你杀的安禄山,安禄山最多也就是觉得遗憾,如今他被自己的儿子杀死,怕是死了都闭不上眼啊。”
  朱邪狸想了想,抬头看着他说道:“要不让执夷去把他打个魂飞魄散吧。”
  正在一旁努力缩小自己存在感的执夷:……
  跟它有什么关系啊?它哪儿有这本事?
  就在执夷满脸茫然莫名的时候,就听到李谈说道:“行,执夷那小爪子还是挺锋利的。”
  执夷:?????
  它刚想张嘴,结果就看到李谈警告地看了它一眼。
  执夷:从心。
  朱邪狸听后直接拉着李谈坐在自己的腿上,李谈没他力气大,只能无奈说道:“你也不怕沉。”
  朱邪狸说道:“你哪里重了?”
  他一边说着还一边捏了捏李谈的腰又补充了一句:“你怎么又瘦了?”
  李谈握住他的手说道:“别乱摸。”
  朱邪狸抬头眼中含笑,偏偏装傻充愣:“嗯?哪儿乱摸了?又没摸不该摸的地方。”
  李谈:……
  这货看来受的刺激是真的不小。
  他起身在桌子另外一边坐下来说道:“一个安禄山死就死了吧,下一步你是看看吐蕃还是看看突厥?”
  朱邪狸听后纠结了一下才说道:“突厥吧。”
  李谈点点头,他想的也是突厥,首先突厥是当年那场事件的主谋,其次就是朱邪狸如今的地盘跟吐蕃中间还隔着大雪山,若是打吐蕃的话只怕路上就要损失很多士兵的性命。
  朱邪狸这次算是从安禄山那里抢来了许多兵,这些兵都是忠诚于他的,可就算这样他手上满打满算也不过两万人。
  人太少,死不起。
  李谈说道:“回头我写道手谕你拿着,若是有什么需求直接派人去凉州。”
  朱邪狸失笑:“不至于,现在素麻城那边发展的很好,而且短期内我也不会对突厥动手。”
  之前朱邪狸打契丹,打奚部,都是靠着安禄山的家底,现在他虽然坑了安禄山一把,但论起家底来还是不够,总要再蛰伏两年才行。
  他也不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他还年轻,总有机会。
  李谈见他不急,顿时十分放心说道:“那也好,回头我让人给你送点种子什么的过去,然后找机会我也回凉州。”
  朱邪狸也没劝李谈留在长安,只是说道:“如今的圣人只怕比太上皇也好不到哪里去,你自己小心。”
  李谈点头,他当然知道李亨不比李隆基强,更甚至如果将这个年纪的李亨跟相同年纪的李隆基比,他恐怕要被李隆基甩开八百条街。
  朱邪狸跑过来求抱抱求安慰求抚摸之后心满意足的走了。
  李谈则需要继续留下来收拾烂摊子,而这段时间陈冲已经过来问过好几次:“大王,我们不追安禄山吗?”
  李谈每次都说:“洛阳现在这个样子,我怎么走得开?”
  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洛阳已经基本恢复了正常秩序,只不过想要回到当年东都洛阳的繁华只怕比长安需要的时间还要长一些。
  到了这时候,李谈其实已经可以将洛阳交给李白,然后自己带队继续去平叛了。
  只不过李亨那边的旨意迟迟不来,李谈估摸着他可能已经开始忌惮自己,所以硬压着陈冲不肯出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