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人生赢家培训指南-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其实很早就在做一件事了,只是接管高密郡之后,这件事自己无法亲力亲为,所以便安排了两个识字的仆役在做。
  收集天气、雨水量、星象数据,详细记录境内水位高低等等。
  如今他正在翻看这些记录,意识到,自己之前所猜测的‘天灾’可能不远了。
  入冬以来,雨水减少过多,再结合各方情况,怕是入春将会出现天下大旱!
  青州原本就是一个多石少雨的地方,历来涝灾不多,旱灾却能要了普通百姓的命,有时候,不用说种植庄稼了,就连喝水都成了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游鸿吟一上任,排除万难,首先处理的就是水渠、水井等相关公共设施,就怕遇上旱灾。
  哪个知道,怕什么来什么,旱灾看这种情况,已经是不可避免了。
  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第191章 名士风流(十八)
  人定胜天在某个时刻就是废话。
  在面对天灾之时; 任何人的力量都是渺小的,唯有团结起来; 可能才有一线生机。
  游鸿吟开始思索; 该如何应对。
  青州大旱,其他州自然也跑不了; 那么两年征战又多征赋税,怕是普通百姓根本活不下去,如今这种各自为政局部有战的情况可能会打破,到时候必然是天下流离; 祸乱四起。
  首先是自己这一亩三分地; 自然要做好抗旱准备; 然后便是趁着这个时期,大肆壮大自身实力了。
  该怎样做,还是要多思考思考。
  游鸿吟吩咐侍婢:“请曹长史和范先生过来,就说有事相商。”
  曹霖很快就来了,他自出使各郡收拢流民之后; 倒是并未有再大动作; 如今高密郡一直都是高速运转; 若是再强加其他任务,怕是会出乱子,此刻一动不如一静; 曹霖便开始多留意各方情报; 除了协助范无涯处理内政政务外; 更多的时候都在分析各方情报。
  “主公急招所为何事?”曹霖心下奇怪。
  他这位主公处事能力极强; 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少,也不太召集手下商讨什么问题。大多数时候,主公行事就好似心中早有宏图,一件件一桩桩按照顺序做来,很少遇到难题。
  虽然说这样作为臣下容易失落,可是有个能力强的主公总归不是坏事。现在高密这块地方范围较小,杂事琐事都被范无涯处理掉,需要主公自己决定处理的并不多。等未来地盘儿大了,情况自然会越变越复杂,事情会越来越多,那时候才是自己真正为主公分忧的时候。
  “是有些问题,书始先坐下喝茶吧,等子季来一同商讨。”游鸿吟说。
  子季便是范无涯,很快,他便也过来了。
  等两人落座,游鸿吟也不卖关子,很快就将事情说清楚。
  “大旱!”曹霖和范无涯两人同时喊出声来,面色都不太好。
  如今天下不稳,又逢天灾,是个人的脸色就不会好。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主公从何处得来的消息?”范无涯问:“难道是哪位天文大家传出来的消息吗?这个消息又有几分把握?”
  “这个消息准确度大概有七分。”游鸿吟并没有多说其他。
  曹霖说;“那主公是召我们来商量抗旱政策的吗?”
  “一半儿一半儿吧。”游鸿吟道。
  范天涯对于当地民生、风俗等等都很了解,此地多年之前也经历过的干旱,所以思索了一会儿之后,便开口:“若是消息有这么高的准确度,那么我们的确要开始做预防工作了。”
  “子季可有良方?”游鸿吟问道。
  “好在主公之前便已经修建了沟渠,这些沟渠能够避免水流渗入土地,减少水量损耗。又一直坚持打造深井,想来就算是大旱,至少百姓用水应当不成问题。”范无涯说。
  游鸿吟不置可否,范无涯虽然办事能力强,人又细心,创造能力却很弱,也不喜欢打破旧例,就喜欢一成不变。所以,他能做一能吏,却无法独当一面。
  范无涯见游鸿吟神色不动,便继续说下去:“明年若是府衙周转的过来,可以稍微减免赋税。”
  然后又说了些常规举措,算得上是不好不差,符合他主簿的能力。
  等范无涯说完,这厢曹霖方接口:“下官记得主公是有商队在手的?”
  游鸿吟点头:“不错。”
  曹霖说:“那还烦请主公商队交易只收取粮食。”
  “为何?”游鸿吟没说自己就是这么做的,反而询问曹霖。
  曹霖言:“若是真有大旱,还不知道会干旱几年,那么未来,最为珍贵的便是粮食。倒是天下流民,迫于战乱等等原因,定然会来到青州、徐州等地。只要粮食在手,主公就有平稳一方的能力。”
  曹霖说的隐晦,其实意思就是说手中有粮,招兵买马就方便许多。
  “我会吩咐下去的,还有呢?”
  曹霖继续说;“高密境内,水资源最多者来自于潍水以及姑水,前者水势不足,怕是将来会水量大减,姑水来源高川,也许尚有可能支撑下去。那么潍水区域,便需要多建水车。”
  潍水有源头,是不可能旱个一年,就干涸的,那样只要使用水车将水提到水渠之中,那么依旧可以灌溉农田。
  游鸿吟点头:“善。”
  “修堤梁,通沟浍,行水潦,安水臧,以时决塞,岁虽凶败水旱,使民有所耘艾。”范无涯说:“高密境内因经济不富,水库之事一直未曾落实。”
  其实水库的使用,很早之前就开始运用了,只是水库并非任何地方都有的,一者需要地势原因,另外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了。
  后来三人又讨论了一些其他措施,最后由游鸿总结。
  “即日起紧急征工,于东武县修建水库。”游鸿吟摊开了高密地图,正是沈源带回来的。
  无论是范无涯还是曹霖均吃惊于此图绘制详细清楚明白,不由得问:“主公此图何来?”
  “此乃新上任教谕沈源这几年亲自踏遍山川,绘制而成。”
  “原来是沈教谕,果然大才。”
  “从地图可观,高密境内,能建水库之处,也只有东武和黔陬两处,只是时间太过急迫,距离春耕没有多少时间了,便选在东武吧。”游鸿吟道。
  曹霖赞同道:“有水渠贯连诸乡,东武就算位置稍微偏僻,但是储水量大,的确要比黔陬更合适。”
  “水库修造,需要专业人才。”范无涯无奈道;“我高密地贫位偏,并无此等人才。”
  游鸿吟当然不可能立即就给他变个出来,只能无奈道:“我精通水利之事,会处理的。”
  范无涯大喜,有个啥都会的主公当真不一样,但是随即便有些羞愧,这种事情还要主公亲自出手,是臣下的失职。
  商讨结束水库之事,游鸿吟给自己拦了个大麻烦,心下塞塞,不过随即他开始下一项议题:“水车之事交由潍水经流诸县县丞去做,这需要子季相互协调,另外,若是大旱,春耕之时便不好再种植粟与菽,通广诸县,改种荞麦与芦粟吧。”
  所谓芦粟便是高粱,荞麦和高粱都是耐寒的农作物,同时也可以填饱肚子,是最好的应对干旱的农作物。
  另外土豆是一种产量高、抗旱、适合青州环境、对土壤要求不高、生长周期短又能代替粮食的作物,但是很可惜,游鸿吟的船队如今只能前往高句丽,而这处,并没有什么土豆。
  “主公放心,这些属下定然能办好。”范无涯明白,未来数月,自己需要多分担其他郡务,而主公需要花费精力修建水库。
  “还有,”游鸿吟说:“此事需要告知青州刺史,又要劳烦书始了。”
  游鸿吟对这件事不可能藏着掖着,不让其他人知晓,但是随意一封书信将消息卖出去又太便宜其他人了,更何况书信不正式,别人很有可能一笑了之,所以遣使是必要的。
  曹霖点头:“这是属下的职责。只是,山简大人可能并不会那么轻易相信。”
  游鸿吟道:“山州牧不信的话,就请书始与各郡郡守再打一次交道吧。”
  曹霖言:“在下只怕,主公一番苦心,付之东流。”
  “做了自己该做的就好,问心无愧是我的行事准则。”游鸿吟无奈说道:“两位还请多费心。”
  “诺。”范无涯与曹霖肃然道。
  处理了郡务,游鸿吟又唤来元夕,叮嘱了商队的运营方针变化,另外船队尽量多跑两次,从高句丽多运输粮食回来。
  高句丽贵族最喜瓷器,近年来国内平和,粮食富余较多,游鸿吟自然是要多准备些粮食有备无患的。
  很快,整个高密政治中心就迅速运转起来,一条条文书开始下达,下面的乡县反应迅速,很快就行动起来。
  没办法,听话会做事的县丞还坐在位置上,不会做事或者不听话的那些,这两年里,已经陆陆续续被游鸿吟处理干净了。
  只是劳役才刚刚征完,却又要开始,不免有些怨言。但是听闻此次劳役是因来年会是个旱年,为了以防万一才修建水库,并且为了补偿劳工,此次服役是有铜钱可领的。
  有钱可领倒让大多数人闭了嘴,实在是高密劳役待遇并不差,冬日无事也是在家睡大觉,干活能混个肚饱,省了家中口粮,又能赚些小钱,那些一年到头想着如何养活全家的小农又怎么可能拒绝。
  如今的日子已经不知道比过去好了多少,再抱怨就是贪心不足了,更何况,那劳役建立水库,还不是为了自己这些种田的人。
  很快,抱怨声没了,倒是一声声赞叹太守仁慈,心系万民。
  游鸿吟自己也吃了一番苦头,东武乡修建水库是因为它背靠山丘,又是潍水末端,有一片大湖水泽,这测算、设计并不是动动嘴就可以的,时间又赶,熬了好几个通宵,把沈源扯过来,两个人埋头算了个天昏地暗,方作出方案,按时开工。
  而就在此时,早早出门的曹霖回来了,他不仅回来了,还带回来一个人。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游鸿吟的大弟子,也是跟随他最久的人。
  已经混进了青州刺史府做门客的霍青峻。


第192章 名士风流(十九)
  霍青峻其实并不是游鸿吟当初买来的仆役; 而是自己找上门的。
  当年游鸿吟还是个拜在陈堪名下不值一钱的三流世家旁系,名声也并不显眼。虽然可以依靠文会、清谈等等常规世家子出名方式积攒名声; 但是时间不等人,游鸿吟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所以,他在广陵博得些许名声,一是靠着老师陈堪,另外却是靠着一手书法。
  没办法,此刻诗词之道尚未大成; 想搏名必须要靠着清谈或者展现文采或者干脆靠脸。
  不不不,不能说是靠脸,是靠绝世无双的名士风度。
  清谈游鸿吟并非不会,只是他与当世主流的清谈思想格格不入; 三观不同的交流不是沟通; 而是折磨,他实在是不愿虚伪符合。
  至于名士风度; 很不巧,郭氏之人向来容貌不出众; 而郭溪这具身体容貌属于俊朗; 而不是秀美; 做不来病弱公子态; 他更不想以后到哪里都往自己那张充满阳刚之气的脸上敷粉; 所以这幅样子完全不符合当世的审美观; 就算是想靠脸吃饭也吃不成。
  最后; 游鸿吟选择了以字出名。
  这也是没办法; 不弄些名声下来,他这个名字就不值一文,就算是有老师打点,也不可能博得高密郡一个郡守的位置。
  霍青峻便是在他广陵略有薄名之时投过来的。
  那时候,游鸿吟虽然已经购买了不少仆役,但是并未真正挑选出符合自己的条件的人,所以送上门来有基础却被人欺凌的饭都吃不上的霍青峻,便成了自己的大徒弟。
  刚开始的时候,就和元夕一样,游鸿吟帮他处理的仇家之后,并未开口要霍青峻跟随,但谁知这家伙好似是赖定了他一般,死都不肯走。
  游鸿吟这才开始怀疑,霍青峻的来历到底有什么问题。
  结果最后发现,原来霍青峻是来自于一个富商家庭,家中原本腰缠万贯,吃喝不愁,又依附于当地大族陆氏,霍青峻也能进陆氏之中得老师教育,算得上前途光明。未来只要念书念出来,背靠陆氏好乘凉,定然是可以出仕做官的,就算是做不了大官也无妨,世家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还不是一代代积累传承下来。
  可是,霍青峻的天资比陆氏子弟更好。
  之后打压、嘲笑、陷害等等,就接踵而来,没办法,嫉妒这种情绪不会问你是不是士族,它随时随地在任何人身上都存在。
  霍青峻为了不连累家族,就干脆离家出走了。
  然后在广陵城流浪,他学业未成,想寻个恩主。
  后来发现了游鸿吟,当然他刚开始看中的不是游鸿吟,而是游鸿吟背后的陈堪。
  陈氏擅长纵横之术,这在士族之中算不得秘密,而霍青峻最喜欢的学说,不是老庄之道,不是玄学,不是儒学,而是纵横之术。
  游鸿吟可以说,自己教授过的弟子不计其数,霍青峻在谋术方面的天资能排进前十。
  霍青峻原本以为好忽悠的十三岁少年,谁知道是个吃肉不吐骨头的家伙,美滋滋的把这块良才美玉坑进了己方阵营,他老师陈堪碰都没碰到,霍青峻便就被游鸿吟截胡了。
  可能因为是带师学艺,刚开始霍青峻并不如其他徒弟那么听话,忠心之类的东西就更别谈了,但是这并不妨碍游鸿吟看重他。
  游鸿吟从来不怕身边的人或者手底下的人有想法,只要乖乖办事就好,而他有各种手段让人听话。
  不过后来情况就变了,霍青峻是个聪明人,他与游鸿吟相处了仅仅七天,便老老实实、勤勤恳恳的做起了弟子,不再有其乱七八糟的想法。经过多年相处,两个聪明人之间的师徒情谊反倒比其他人来得更加深厚一些。
  其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霍青峻才是继承了游鸿吟真正衣钵的弟子,同时,也是游鸿吟的理念上的知己。他可以解开思想禁锢,跳出时代从大宏观方面去看待整个天下,也不再是偏激的觉得世家就是寒族登顶路上的巨石,而是明白未来寒族需要结盟的对象。
  游鸿吟选择青州为根基,也是参考过霍青峻的意见。
  “不是所有地方的兵士都骁勇善战,兵源的不同造成了军队战斗力的不同,而军队战斗力,是手中权柄最严密的保障。天下兵马,并州最强。因为并州胡族、汉族乃至两者后代混居而住,人种优势较大,再加上并州常年与羌族、鲜卑等胡人交战,名风极为彪悍。而其他兵种易得,骑兵难求,并州之人同样养马贩马,骑术不输于胡人。所以,想要训练出好的军队,同样需要好的兵源。幽州人口过少,翼州大肥肉一块,轮不到老师你,所以,民风同样爽朗彪悍却位置偏僻的青州,是老师你唯一的选择。”
  当年说出这段话的霍青峻,只比十三岁的游鸿吟大了三岁,却已经言语让人振聋发聩了。
  这个混乱的时代,从来不缺天才。
  霍青峻大概只和游鸿吟再学了一年半,便休书一封去做门客了,做谁的门客?
  自然是青州刺史山简。
  当时游鸿吟的确算得上一穷二白,对朝政以及各方信息的了解,实在是反应太慢,太落后了,而山简就算是个甩袖子的刺史,作为牧守一方的刺史,他那里信息也不缺的。更何况,霍青峻人在刺史府,所有事情都能第一时间有所反应,实在最划算不过了。
  这几年高密发展下来,游鸿吟的确从霍青峻手中得到不少反应,否则,也没那么迅速,截杀掉新任命的刺史程牧了。
  游鸿吟看着霍青峻,而霍青峻也看着游鸿吟,两厢均是神色复杂,情绪难掩。
  两人分别之时,还是三年前,如今这么多年不见,彼此变化有些大,差点都快认不出来了。
  “修然,你回来了。”游鸿吟话有千句,最后却只出口这一句。
  “是,小老师,我回来了。”霍青峻飒然一笑。
  看在久别重逢的份儿上,游鸿吟就不计较他故意加的那个小字了:“回来也好,山简那处可不好混。”
  “还好还好,人蠢就必要容易忽悠。”霍青峻眉目舒展,眼角含笑:“还是觉得老师身边带着舒服。”
  游鸿吟点点头:“回来没错,你这员大将再继续放在外头,反倒是我的损失。而山简,也没有那个价值了。看来,这么多年在外头混着,修然你长进不少。”
  霍青峻说:“若是不长进,岂不是大师兄名头不保?”
  一直随扈的胡归面无表情,眉头却耸动了一下。
  下头几个师兄弟虽然认识主公的时间在前面,但是并不是一开始就定下师徒名分的,他们只有许多人中的一员,一起接受各式识字等普通教育,从中挑选出优秀者才能有幸得到主公亲自教导。
  他们这位大师兄出现的虽晚,但是与主公认识不到七天,就直接结为师徒,并且占据了大师兄一职。
  刚开始霍青峻低调,难免得他们这些师弟瞧不起,但是被收拾了几次之后,便渐渐地乖觉了。而胡危少时性子桀骜,被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