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依山傍水-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宁泽让木子和林子去田里背一些割好的稻子回来,他自己和陶青一起将晒箕竖在稻桶里,等稻子回来就可以开始实验了。
  宁泽看着这个小小的稻桶,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充满了期待。


第二十一章 
  刚割好的稻子很快就送回来了,而且回来的并不是只有两个孩子,陶家人都回来了,他们就是回来看看成不成的,要是成了,他们后面割稻子就不用割稻穗了。
  宁泽看着他们心急的样子,马上的就让他陶青打给他们看,这个其实简单,就是手里拿着稻杆,用力的打在打臼上就成。
  上面的竹片会把稻子都磕下来,稻子就会顺势落到稻桶里。
  所有人都目不转睛的看着,这或许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是这一刻在陶家人的眼中这就是希望,他带来的改变或许不会大,但是人总是想要进步的,哪怕只是一点点,因为演变这是任何事和的物都要经历的一个过程。
  稻子金黄,随着陶青的动作,一粒一粒的全部从稻草上脱落到了稻桶里,最后等到稻草上的稻子都被打进了稻桶里后陶青才停了下来。
  宁泽上前看了看稻草,上面的稻子干干净净,这就说明他们是成功了,这对宁泽来说,是很高兴的。
  陶青拿着稻草去给陶德树看,陶德树看了之后又去看了看稻桶,稻子全部安静的躺在稻桶里,没有撒在外面,“好,好,好,当真是好。”陶德树再一次连说了几个好。
  这个陶安和陶平说,“我也来试试。”
  兄弟两人上了前,一人拿着一把稻子,同时上前去打。
  但是由于稻桶是个小稻桶,两个人转不开身,宁泽连忙阻止他们,“大哥,二哥,这个稻桶太小了不行,等到做出大桶来之后再两个人一起吧,现在你们先一个一个的试试,看看感觉如何。”
  听了宁泽的话,再看看稻桶,发现确实不大,于是两人也没说别的什么,先一个一个的试。
  他们都有力气,一把下去稻草上的稻谷几乎就干净了,但是他们后面还是多敲了几下,还敲了不少的稻草进去。
  宁泽上前看了看,觉得自己有必要说说,这样太用力了,反而效果不如的陶青那样好,陶青之前的力度才是正确的力度。
  宁泽说,“大哥,二哥,这个不少力气越大越好,只需要用力气将稻子敲下去就成了,力气大了,累不说,你们反而把稻草给弄进去了。”
  被宁泽这么一说,兄弟两人才发现,随后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那我们力气再小点?”
  宁泽点头,“对,力气要小些,当然了,也不是一点都不出力,而是你们自己把握,大哥二哥,你们再试试吧的!”
  两人忙点头,“好,那就再试试。”
  两人再次尝试了下,放小了力度,这次效果就比刚刚好多了,两人顿时就喜上眉梢。
  这稻草宁泽没让扔,放在了两边,等会凑多了就能绑成一个草,这个可以用来喂牛羊,也可以留着当柴火,还能扎成床垫,绑火把,总之用处不少就是了。
  最后陶家的其他人也都来试了一下,这事儿简单,上手快,就是看着的就会来了,就连木子和林子也都尝试了下,两个孩子也能敲下来。
  陶德树一直说,这样他们以后做事就方便多了。
  宁泽看着今天下午的成品,刚刚那股子兴奋劲过了之后他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了,因为这东西实在没什么技术含量,赚不了多少钱。
  看着也简单,只要肯花这个功夫,家家户户都能做出来。
  当然,方便倒是真的方便了一些。
  陶家人回来就干脆的不去干活了,这天看着也要黑了,家里还晒了许多的稻穗没收,还有许多的畜生没喂,这些都是要忙活的事情,等到真的忙完了,估计天早就黑了。
  宁泽实在帮不上什么忙,就带着几个最小的准备去河边看看,孩子们也是难得要去河边,一个两个的都高兴的不行。
  陶家虽然不拘着孩子出门玩,但是河边那种危险的地方肯定是不让去的。
  木子和林子两个大的也跟着一起去,兄弟两准备了一个鱼篓,还挖了几条蚯蚓,说是要去捉鱼去。
  宁泽不清楚,陶家人倒是清楚,这所谓的捉鱼捉到并不是鱼,因为他们不敢下水,就只能在边上折腾,所以舀起来的不过一篓子小虾子而已。
  这些小虾子不好处理,平时弄回来都是给猪吃了的,一群孩子也就是图个开心,并不打算怎么样。
  倒是宁泽在听了有鱼之后动了心思,鱼也是肉,能吃上自然是好的。
  于是宁泽就这么带着孩子军团往河边去了。


第二十二章 
  这个时候的水还是很清澈的,加上最近没怎么下过雨,所以都能看到河底下的鹅卵石,这河挺宽,看着也很深,也怪不得大人不会同意孩子到这边来说玩,这要是掉河里了估计就真上不来了。
  河里是能看到时不时跳起来扑腾一下的鱼,不过这鱼是在河中央,他们就是看到了那也只能看着而已,肯定是捉不到的。
  木子和林子选了个适合的地方,将两个竹篓子给放到了河里,里面放了蚯蚓,这两孩子就在旁边守着,等小虾子进来。
  虽然这些小虾子人不能吃,给猪吃了也不错,还能长肉。
  乡下的孩子懂事早,小小年纪就会考虑如何让家里人吃好吃的,就是连动物也会多照应些。
  这两孩子忙活着,宁泽就带着其他的几个孩子去旁边看看,看看能不能找到些其他的东西。
  最后走了一圈,看到了两只螃蟹,宁泽给捉了。又看到了许多螺蛳,小孩子都喜欢捡这个,宁泽也没拦着,到最后竟然一人捡了一大捧,放在地上都有很大一堆。
  宁泽知道螺蛳也是能吃的,放着辣椒爆炒最好吃,辣椒宁泽倒是在陶家见到过,但是由这个东西他就不好开口了,这东西是能吃,但是不顶饿,喝酒的时候吃最合适,当然了,有钱人家或许会冲着味道来试试,但是一般的穷人家却没这个心思去折腾这个了。
  河里的螺蛳还挺大个的,里面的肉就是挑出来了也有不少,回去炒上倒是能好好的吃一顿。
  这样想着,宁泽就打发孩子们再去捡些回来,不过为了安全,都是一个大的带着一个小的,而自家的三个哥儿就跟着宁泽一起走。
  三个孩子原本是很粘着宁耀泽的,但是宁耀泽昏迷太久,现在身上有伤,陶青也交代过让他们先不要去粘着宁泽,等他伤好了再说,所以在家里的时候三个孩子都是跟陶家的几个孩子玩的。
  这会儿有了单独相处的时间,三个孩子就叽叽喳喳的问开了,两个小的表达还有不行,一般都是葡萄在转达。
  葡萄在边上看到了一个螺蛳,立马蹭蹭蹭的跑过去捡起来,然后走到宁泽身边问,“爹爹,螺蛳能吃吗?我们捡这么多做什么?”
  宁泽说,“能吃的,先捡着,等会儿我们把里面的肉挑出来再带回去,晚上让你阿么给你们炒着吃。”
  葡萄捏了捏手里硬硬的螺蛳,还是没想到这螺蛳到底要怎么吃。
  “那爹爹你吃过螺蛳吗?好不好吃?”
  宁泽摸摸他的头,“爹爹小时候吃过,很好吃,这里面都是肉,葡萄想吃肉了吗?”
  肉这个东西对于三个孩子来说,说是奢侈品丝毫不为过,从出生长到现在,吃多少次肉,怕是数都能数的过来,听到吃肉的时候,葡萄高兴了,“爹爹,真的能吃到肉吗?”
  宁泽点头,“当然。”
  说完后宁泽又去看两个小的,两个小的仰着头看宁泽,“吃肉,爹爹,我们想吃肉。”
  小孩子软糯糯的声音,还这么乖巧可爱,宁泽听着感觉心都要化了。
  他原本也不是什么喜欢孩子的人,但是对于面前的这三个孩子是怎么都不讨厌的,就是陶家的孩子他都不讨厌。
  宁泽深刻的觉得自己入乡随俗入的太快了。
  父子三人一直在河边捡螺蛳,没一会儿又捡了不少。宁泽就带着三个孩子往回走,跟其他人汇合。
  将近天黑的时候,木子和林子也弄了不少的小虾子起来,全部都在篓子里装着。
  宁泽让他们空了一个篓子出来用来装螺蛳肉。
  宁泽带着一群孩子在河边取螺丝肉,壳就放在一边,宁泽是打算扔掉的,但是木子说这个螺蛳壳可以给猪吃,于是他们决定将壳也给带回去。
  孩子的战斗力也不弱,一大堆的螺蛳很快就被他们取完了,最后螺蛳肉都打扮篓子,晚上能炒上一大锅吃了。
  收拾好之后,宁泽单手提着最重的篓子,另外一个被葡萄提着,剩下的孩子就抱空的螺蛳壳回去,浩浩荡荡的来,浩浩荡荡的回去。


第二十三章 
  还没走进院子,木子和林子两个领头的就先喊起来了,“阿爹,阿么,我们捡了螺蛳回来,好多,你们快出来看啊!”
  其他的孩子也跟着附和,“好多,好多螺蛳。”
  宁泽虽然不明白这群孩子到底在高兴什么,但是也没拦着,毕竟螺蛳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河边到处都是,就是被别人听到了也没关系。
  在听到孩子们的声音后,陶家的人也迎了出来,看着每个人手里都捧着螺蛳壳,一脸不知道说什么好的样子,孩子们倒是一点都不介意,捧着螺蛳壳前去,巴巴的说要给猪吃。
  陶安的夫郎去拿了个簸箕出来,让孩子们将螺蛳壳放在里面,等会儿一起喂猪。
  螺蛳壳放下了,就剩下两个竹篓了,一群孩子全部叽叽喳喳的围在宁泽的身边叫唤,指着竹篓不停的说肉。
  宁泽的竹篓里面到底有什么,陶家人是没见过的,陶安问宁泽,“难不成你们还去捉到鱼了不成?”
  河里的鱼是野生的,谁都可以捉,平日里要是有人得了闲,也会去河里捞鱼,不过野生的鱼都比较聪明,能捞到的也不多。
  现在农忙,几乎是没人去干这个的。
  宁泽笑着摇了摇头,“不是鱼,鱼在中间,不下水不好捉,这是螺蛳肉,晚上用辣椒炒着吃。”
  陶安听到了这话一脸的惊讶,“这螺蛳肉人还能吃?”
  宁泽说,“当然能吃,你看猪吃了不也没事吗?那就说明这东西肯定是没毒的,没毒的东西,人自然就能吃的,只要炒熟了,就跟其他的菜是一样的。”
  陶安还是有些不相信,“耀泽啊,你这是从哪儿知道的?这东西当真能吃吗?”
  宁泽很肯定的说,“大哥,小时候这东西我自己弄来烤着吃过,你看我到现在还活的好好的,那肯定就是能吃了。”
  宁泽这样一说倒是让陶安相信了些,不过也没全相信,多少还有些怀疑。
  宁泽也没再过多的解释,等到等会儿炒熟以后他们就知道了。
  宁泽直接提着竹篓进了厨房,厨房里是陶青和陶旺夫郎在忙,看到宁泽提着一篓子螺蛳肉进来,两人都露出了不解,陶青问宁泽,“耀泽,你这是做什么?”
  宁泽解释道:“这是螺蛳肉,能吃的,家里有干辣椒吗?要是有的话等会儿就放点油,加上干辣椒将这个炒熟就成,也能剩下一点来烧汤,我们在河边洗的差不多了,再用干净水洗上一遍就能成。”
  陶青对于宁泽倒是信任的,只是陶旺夫郎就不一样了,看着这东西充满了怀疑,宁泽无奈,只得把刚才跟陶安说的那番话又拿出来说了一遍,这才好点。
  一群孩子又挤进了厨房,守着要看陶青他们炒螺蛳肉。
  孩子们这么想要吃螺蛳肉,陶青和陶旺夫郎也只有按照宁泽的意思开始做了,也幸好,现在其他的菜都炒好了,将螺蛳肉炒好,再烧一个汤就能吃饭了。
  炒螺蛳肉要放干辣椒,干辣椒的味道很呛人,陶家平时吃辣椒吃的也不多,孩子们更是少,怕呛着孩子们,宁泽就带着人出来了,不过他们说什么都不啃离开,全部巴巴的趴在门口看着。
  在门口了,宁泽也不好再说什么,就干脆的一起陪着了。
  对螺蛳肉,这群孩子是很期待的,虽然是螺蛳,但那也是肉啊,还挺多的。
  陶青他们速度很快,一阵辣椒味出来后,没多久就出锅了,按照宁泽说的,还剩下了一些用来烧汤。
  烧汤的同时,其他的菜就可以上桌了。
  宁泽让林子和木子去帮忙端菜,然后其他小的去叫人吃饭。
  虽然都乖乖的走了,但是临走的时候眼睛就没离开过那盘螺蛳肉,巴巴的,馋的很。
  宁泽觉得好笑,同时又觉得有些心酸,这么小的孩子,竟然会馋一点螺蛳肉,贫穷当真是可怕的事情。
  在最后一个汤上桌的时候,陶家人也都坐上了桌子。
  陶家吃饭是一个大桌子,一家人都在桌上吃,不分什么长幼,今天这顿饭多了一盘螺蛳肉和一碗螺蛳汤,所有人都充满了期待。
  不过他们还有些不相信这肉能不能吃,没敢让孩子们先动筷子,陶家阿麽最先伸的筷子,陶家其他人的视线全部都集中在了陶家阿麽身上,也不知道是紧张的还是期待的。
  干辣椒放的不少,这一口吃进去辣味一下子就侵袭整个嘴巴,全是辣椒的感觉。
  再嚼上一嚼肉螺蛳肉,香味顿时就出来了,这螺蛳肉里是放了油盐的,陶青甚至还放了一些打算进去调味,可比平时他们炒菜要用心的多。
  这一口吃的陶家阿麽是格外的满意,虽然很辣,但是吃了后却还想吃,于是陶家阿麽连着吃了好几块肉才停了下来。
  “没事,这能吃,还挺好吃的,以前吃猪肉的时候都没觉得这么香过。”
  陶家阿麽这话一出,其他人都高兴了,纷纷动筷去夹螺蛳肉,孩子们这会儿吃饭都不用人照顾了,自己就知道伸手。
  不过辣椒毕竟放的多,味道很辣,大的能吃,小的却是不行,这个时候汤就起作用了,宁泽又去拿了一个碗过来装了一碗汤,然后将炒的螺蛳肉在汤碗里过了一遍才夹给孩子们吃。
  这群孩子,吃的连说话的时间都没有,嘴巴上到处都是油,碗里放了不少,忙碌的很。
  大人们虽然也觉得不错,可是为了孩子,都没夹几筷子,顶多就是捞了些汤里的。
  这一顿饭陶家人吃的极为满意,他们从来没想过平时喂给猪吃螺蛳肉味道能有这么好。


第二十四章 
  吃过晚饭之后,孩子们还兴奋的很,都不想去睡觉,就在院子里玩起了你追我赶的游戏,怕孩子们摔着,陶安还去弄个火把竖在了边上,可见陶家对这些孩子有多疼爱了。
  陶青和陶旺夫郎在厨房收拾碗筷,其他人就坐在门口乘凉,说说闲话。
  宁泽想到晚上除了带回来螺蛳肉以外还有一些小虾子,这个也是能吃的,弄点芡粉拌上用油炸是最好吃了。
  芡粉陶家可能还有,但是油这么精贵的东西,这肯定是舍不得的,这东西倒是可以跟螺蛳肉一样炒着吃。
  现在天气热,如果就这样放着,到明天早上肯定就臭了,宁泽去装了一盆水,将小虾子都放进去,希望明天早上起来的时候还没臭。
  弄完之后宁泽找了跟长板凳坐下,他开始思考能不能用螺蛳赚钱。
  当然,有螃蟹的话其实更好,大闸蟹什么的,百吃不腻啊,还有香辣螃蟹,那味道,想想都让人流口水。
  河里应该有野生的螃蟹,肯定不多,去河里捞螃蟹卖也卖不了多久,这不是个长期的生意,宁泽没考虑做。
  不过咸宁村靠河,水产不少,宁泽觉得或许可以发展下,包下一段地方他们自己来养,等到明年开春的时候投苗,到了秋天就能有收货了。
  养殖成功了,除了往最近的镇上卖以外,还能往更远一些的地方卖,这倒是个长久的生意。
  但是目前的困难是没有钱,钱才是最要紧的东西,他在现代除了当兵就是做保镖,小时候虽然也在农村待过,但是许多东西都已经忘记了,农村赚钱的法子他还真的想不到什么。
  像上山打猎这种,他现在手还没好,压根就不考虑。
  宁泽有些烦躁,从来都没感觉钱这么难挣过,他在现代都没缺过钱,没想到到了这个地方后竟然把他给困住了。
  宁泽正愁的时候,陶青坐到了他身边,“阿泽,你在想什么呢?”
  宁泽被陶青的话惊回了神,也没隐瞒,“我在愁钱的事情,阿爹说的对,我们是该有自己的房子才是,可是我们现在一点钱都没有,这房子着实有些困难。”
  宁泽这个失忆的人都能想到的事情,陶青自然也能想到,从宁耀泽在那天晚上突然醒过来跟他说分家的时候他就已经在开始准备了,只是他一个人,要干活又要带三个孩子,还有担心宁泽,实在分身乏术,存的钱也没多少,或许唯一运气好的是他在山上找到了一样东西,陶青犹豫着要不要跟宁泽说。
  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其实是不想拿出来的,毕竟那东西值不少钱。
  陶青跟宁泽一样,两人都陷入了沉思。
  宁泽决定明天还是到河边去捡捡螺蛳,这次不吃,试试看能不能去卖给酒楼这些地方,说不定还能换回几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