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依山傍水-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宁泽说,“村长,你的好意我心领了,这事儿我已经想好了,麻烦村长了。”
  宁泽说着,从怀里掏出先前早就准备好的点铜钱交给村长,“村长,麻烦你了。”
  钱直接送到村长手里了,村长也没有不收的道理,而且宁泽自己也说了,钱他会想办法,他不过是跑个腿而已。
  村长收了钱,叹了口气,“耀泽,既然你这么执着,这一趟我就帮你跑了,你放心吧,过两日衙差就能来,你也回去准备准备。”
  宁泽拱手,“如此,那就多谢村长了,我这回去准备。”
  “行,你回去吧!”
  宁泽跟村长告辞后没有直接回去,而是去了陶家。
  买山的事情肯定是要跟陶家说的,山买了后,山上肯定是要有人看着的,同时山上除了桃树以外还有种其他的树才是,这后山买来就是为了改造成果园的,以后就算出现大片的桃林别人也不会怀疑。
  宁泽的想法倒是得到了陶家人的赞同,只不过同样在担心银子的事情。
  这片桃林有多大,陶家人是再清楚不过的,这买下来可真得不少银子。
  陶德树摸着自己的胡子说,“耀泽,虽然说你跟青子两人也是赚了点钱,可也没这么多啊!”
  宁泽不好说实话,但是银子肯定是够的。
  宁泽说,“阿爹你放心吧,这钱不是我一个人出,吴老爷家也有份,这以后的桃子和其他的水果都有人买了,这钱不愁赚不回来。”
  这样一说,陶德树倒是放心了不少,点点头,“你是个有主意的,这事儿你自己拿主意吧,要是到时候忙不过来,你再开口就是。”
  宁泽点头,“阿爹放心,我知道的。我已经跟村长说好了,就等衙门的人来了。”
  “那也行,衙门的人来了后你记得机灵点,给些好处给他们,也好说话些。”
  宁泽继续点头,“阿爹,我知道,多谢阿爹提醒。”
  “醒了醒了,都是一家人,有什么好谢的。”
  宁泽笑了笑,心里却很明白,如果不是一家人又怎么会提点这些呢。
  虽然这些事情他自己心里清楚,可是从别人口中说出来,那感觉自然是不一样的。
  陶家人总是是会支持他,而且还会给他意见和建议,宁泽对这份感情很是珍惜。
  跟陶家说了这事儿之后宁泽就回家去了,对于陶青来说,只要宁泽不是去冒险,没什么危险,他说的事情陶青就都支持,加上现在家里有钱,所以这件事情陶青几乎什么都没说,就这么定了下来。
  而衙门的人也如同村长所说的,在两天后来了村子里。
  村里不少人听说衙差来了,没敢出来看热闹,反而说房门紧闭,关上门来了。
  虽然心里都疑惑衙差到村里来做什么,却没什么人敢出来看热闹,全部都规规矩矩的。
  宁泽看到这样的情形倒是很高兴,这样一来,他们包山就没有人来看热闹了,也不用担心会有人闹出什么来。
  宁泽在见到衙差后就是茶水糕点先伺候好了才让人去干的活,衙差吃了喝了,连脾气都没什么了,直接按照宁泽的要求给他量了山。
  这么一片山下来,竟然有上百亩,最后花出去了宁泽两百多两的银子,可是把他心疼了一会儿。
  量完了山之后就是开出来的荒地和荒田,最后宁泽连家里挖出来的两个池塘都给量了,全部归在了他名下,这下他就不用担心,会有人随便占他家的田地池塘了。
  衙差走的时候临走又给了塞了一两银子,算是答谢他们走这一趟了。
  衙差门对宁泽处事挺满意的,丝毫没有难为他就走了。
  过两天就能去衙门拿田契地契,到时候就能全部落户了,宁泽喜形于色,抱着陶青转了好几个圈。
  陶青满是无奈的笑,不过心里却很高兴,以后他们家有田有地有山有池塘,什么都不缺了。
  两人的喜悦连带着感染了三个孩子,虽然还什么都不知道,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高兴。
  院子里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而让宁泽没想到的是,在他去拿田契地契的时候,他在莫奇哪儿也得到了好消息,到了明年开春,就有虾苗了,还有鱼苗一起,明年开春就都有了。
  这对宁泽来说这绝对是个喜事,顿时就高兴的大笑了起来,“莫大夫,当真要多谢你了。”
  莫奇回道:“不用谢我,先前已经说好了,我可不全是为了给你帮忙。不过现在离着开春也还有些日子,你就在家等消息吧,等年过了你再来找我。”
  宁泽点头,“也成,这天越发的冷了,想是要不了多久就会下雪,我可是准备好在家里过冬了。”
  莫奇看着他笑了笑,“你是高兴的傻了不成的,你在这地方从小长到大,几时见过雪了?”
  宁泽摸了摸鼻子,完全忘记了自己不知道以前的事情了将前世与现世重合,以为这里也不会下雪。
  不过这地方一年能种两季水稻,这下雪几乎是不可能了。
  只是就算不下雪,这冬天也依旧是冷的很,这地方冬天除了烤火,也没什么好取暖的了,也算是一场硬战了。
  莫奇说,“你这冬天是该吞点粮食在家,今年不太平,海边的事情一直没有淡下来,也不知道今年冬天会不会出什么事情,你啊,能少出门就少出门,什么事情都等开了春再说。”
  海边的事情没有波及到这边来,宁泽也就之前听过一次,后面都没听到什么消息了,再次听莫奇提起,不由得好奇起来,“海边还没太平吗?”
  莫奇摇摇头,“哪有那么容易就太平了,现在都还不知道是闹的哪一出呢,这要是能这么快太平了才有问题。”
  “那海边到底出了什么事情了?”宁泽问。
  莫奇说,“先是商船被抢,后面来往的商船害怕了,就在出海的时候多增加了不少护卫,然后就演变成了厮杀,双方都有伤亡,再后来,次数多了,商船不敢出海了,就开始抢海边的住户了,据说都是些寇贼,却没人知道他们从哪儿来。”
  “这些寇贼水性极好,人人手里都拿着长刀,不止如此,据说还功夫奇高,一般的将士都不是他们的对手。”
  宁泽怎么听这个说法都像是明朝年间的倭寇,也就是日本人。
  难不成这里还是福建不成?宁泽越想越是疑惑。
  明明对不上的地方,却偏偏出现了这么个相似的事情。
  不过他也没表现出来,是不是还难说呢,再则说了,他也不可能知道这事儿才对。
  于是宁泽说,“那看来是真的不太平了,还望朝廷早日发兵去将这些寇贼赶回去才是。”
  莫奇却是摇了摇头,没再说话。
  他不过宁泽也明白,这倭寇可不是那么简单就能打回去的,打日本,估计还是得八年抗战。
  宁泽也不继续打听了,听了莫奇的话去买东西去了。
  家里多屯些粮食,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到时候不会饿死才是最重要的。


第七十七章 
  寒冬如约而至,这里冬月的天和腊月的天,像是两个季节一般。
  冬月还能见着些微的太阳,虽然有风,却不至于太过寒冷,在室外活动的时候也没什么影响。
  可是这腊月才刚开了个头,温度骤然下降了好几度,纵然没有下雪,却像是跳过了下雪的过程直接到化雪天了。
  宁泽跟陶青也早早的就准备好了过冬的衣服,家里的被子也换了新的,柴火也准备了足够多,总之来说,准备是齐全的,但是这仅限于不出门,真要出门,就是顶着棉被都觉得冷。
  三个喜欢玩闹的孩子都不出门了,天天抱着狗在火边蹲着,家里的火从早到晚就没熄过。
  宁泽很无奈的叹气,问陶青,“阿青,往年有这么冷吗?”
  陶青摇头说,“虽然也挺冷,但是都没今年冷,往年都是过年的时候是最冷的,今年可是足足早了一个月了。”
  宁泽没话说了,这算是让他给碰上了,夏天热死,冬天冷死,没有空调的日子,不是四季如春的地方,日子不好过啊!
  宁泽说,“幸好家里什么都准备齐全了,年货也准备的差不多了,等过些日子天气好些了,我们就把猪给杀了,过年好吃肉。”
  家里养着的那头猪就是先前请客的时候买的,原本冬月的时候就该杀了的,陶青却非说这猪挪了圈之后瘦了要再养养,于是宁泽就听他的,养着,然后一养就养到了腊月。
  之前说是月初杀,只是现在这个天气,月初是没指望了,估计得过了腊八之后才能杀。
  想到腊八,宁泽又赶紧的问陶青,“阿青,这过腊八有什么习俗吗?”
  陶青说,“能有什么习俗,就是家里煮上腊八粥,然后一家人吃一顿就成了。”
  这倒是简单的很,宁泽点点头,“好吧,到时候干脆把阿么他们一起叫过来吧,人多也热闹,我们搬家这么久了,后面也没请他们过来吃过饭,腊八就正好。”
  陶青点,“好,听你的,不过家里没肉了,是不是要去买点肉?”
  宁泽想了想说,“就在村子里买些就是,不用去镇上了,这天冷,回来也麻烦。”
  “好。”
  宁泽琢磨了下,决定去宁东家买,虽然要不了多少,也算是给宁东增加点收入了,荒田荒地可都是宁东帮忙搞定的,他除了给钱,就真没操过什么心了,也是该去谢谢人家才行。
  开了年,就正式的让宁东跟着他,山上要有人看着,还有池塘,都是要人手的,不用担心没事做。
  宁泽起了身,在屋里转圈,坐的太累了,屁股都觉得疼了。
  陶青就看着他,也没说什么,不止是宁泽不想坐着了,就是他也不怎么想了,坐久了也累。
  只是这没事做,大白天的也不能睡觉,孩子一直在火边,坐不了多久就想睡觉,也必须有人看着才行。
  陶青刨了刨火,对宁泽说,“去院子里转转吧,或者去村里走走也成,看看谁家还有小狗,多捉几只回来,以后都养在山上看着果林。”
  陶青提到这个,倒是让宁泽想到了,是该多捉些小狗回来养,他自己训练,以后就专门放在山上养着。
  果园结了果子后也不怕有人随便去摘了,他们也不用自己时常守着。
  宁泽点点头,拿过放在桌子上的帽子往头上一戴,“那行,我出去看看,你看着孩子们,要是不想坐着了,就把他们抱到床上去睡。”
  “我知道的,你去吧,中午回来吃饭就行。”
  “好。”
  宁泽应了一声,去拿了些铜钱,推开门出去了。
  门外和门内完全是两个温度,寒风冷冽,一直在刮,宁泽才出来,就感觉到脸上一阵生疼。
  他伸手摸了摸脸,这冬天倒是把海风气候给提现出来了,只是不知道夏天怎么就白天晚上都那么热。
  宁泽觉得自己应该让陶青给准备全套的出门工具,手套,口罩,围巾,是一样都不能少,不然一出门就能冻成狗。
  宁泽在院子里蹦跶了几下,活动了身体才迈开步子往外面走。
  村里现在是冷清的很,没人住的地方就算了,有人住的地方宁泽也没看到有几家是开着门的。
  这样一来,宁泽是一点都不知道谁家有狗谁家没狗了,因为人不活动,狗也没什么动静,他是连个影子都没看到过。
  宁泽干脆放弃了这个想法,直奔宁东家去了。
  宁东对村子熟悉,肯定知道谁家有狗,这可好过他到处找。
  宁东家的门倒是开着的,不过也就是开了一个缝隙而已,并没有多大,证明家里有人在。
  宁泽去敲了门,很快门就从里面打开了,来开门的人正是宁东。
  宁东看到宁泽,惊奇的很,“泽子,你怎么来了?”
  宁泽说,“闲来没事出来转转,顺便也来找你问点事情。”
  宁东让开身,“那赶紧进来吧,这外面冷的很,有事进来再说。”
  宁泽进门,发现宁东家里的人都在,宁泽挨个叫。
  宁东阿么笑呵呵的招呼他,“耀泽啊,过来坐,这么冷的天,你怎么还舍得出门了啊!”
  宁泽笑着回应,“叔么,就是天冷,一直没能出门,天天在火边坐着,这人啊骨头都懒了,我也是实在坐不下去了,所以才出来走走的。”
  宁东阿么点头,“这倒是,这人坐久了也是不行。”
  宁东在宁泽旁边坐下,问他,“泽子,你说过来找我有点事,是什么事啊!”
  宁泽说,“也不是什么大事,我就是想问问你知不知道村里哪儿有小狗,我琢磨着再捉些回去养着。”
  “小狗?你们家不是已经有了吗?怎么还要捉小狗?泽子,你要养这么多狗做什么?”
  宁泽笑了下,“我家的狗才多少,三条狗,以后除了看院子,还要看池塘,现在我又买了山,那么大一片,哪里够啊!”
  “买山,”宁东轻声的念叨了一句,然后说,“泽子,你不说我都忘了这事儿了,我还没问你呢,你说你闲着没事做买这么大一片山做什么,这山上能有什么东西?”
  宁泽看着宁东说,“这山上有的东西可多了,这山是我买下来种果树的,这果子什么价钱你是清楚的,我这果子要是都种出来了,那可是都是钱啊!”
  水果的价钱宁东自然是清楚的,他问,“泽子,你这山上种果树能成吗?”
  宁泽说,“怎么就不成了?我这山可不是只种果树,以后用处多了去了,我可不会做赔本的买卖,这个你不用担心。”
  宁东点头,“那好吧,你有能耐我是知道的。”
  随后宁东又说,“你捉小狗回去是要看山的,那你得要多少条小狗啊!那么大一片山。”
  宁泽想了想说,“山上那边怎么着也得要十条狗才够,看池塘要两条,一共要十二条,公的母的都成,你看能不能帮我找找。”
  十二条,加上宁泽家里现在已经有的三条,那就是十五条了。
  这一算,可当真是有点吓人,宁东忙说,“泽子,当真要那么多?”
  宁泽说,“自然是要的,别的不用担心,我这山都买了,也不差喂几条狗的粮食,饿不着,你帮我留意留意就是。”
  宁泽都这么说了,宁东自然不会再说什么,点了点头,“那成,我就给你留意留意。”
  宁泽又跟着补了一句,“要是有多的,也一起要了,最多我收二十条。”
  宁东张着嘴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这二十条狗得吃多少粮食啊,宁泽就不知道心疼吗?
  不过宁东也没把这话给问出来,宁泽既然开了这个口,那说明他真的能养活,他只要把狗给他找到就成。
  找狗比养狗好多了,宁东从小就村里长大,谁家有狗他可清楚的很,拍着胸脯让宁泽放心,绝对给他找到。
  宁泽笑着点头,然后让宁东去给他割了几斤肉,给了钱就往回走了。
  家里没肉了,除了腊八要吃,平时他们自己也是要吃的,索性宁泽就一起都给买回来了,这冬天的肉能放下,再加上今天都是腊月初五了,离着腊八也不远了。
  宁泽回去的时候,陶青正抱着几个孩子去床上睡觉,宁泽叫了一声,“吃肉了!”
  三个孩子立马就睁开了眼,这清醒的速度,简直让人咋舌。
  宁泽笑了起来,“一群好吃鬼,一听到肉就醒了。”
  宁泽倒是把肉递上去晃了晃,但是看到肉是生的,还不能吃,三个孩子再次把眼睛闭上了,理都不理宁泽。
  陶青在旁边笑话他,“这么大个人了,就知道逗孩子,你看吧,现在不理你了。”
  宁泽用空着的手摸了摸鼻子,不接话。不过倒是觉得这三孩子好玩。
  但是陶青不让他继续逗他们了,宁泽只好的放弃,将肉拿到厨房去了。


第七十八章 
  腊月初八,腊八节。
  陶青一早就在厨房忙了,煮腊八粥的材料还是头天就准备好的,第二天直接煮就行。
  不过今天陶家的人要过来,所以菜是要做准备些的。
  家里买了肉,陶青自己收拾了咸菜,还有一些萝卜土豆之类的,凑活凑活也能有几个菜。
  宁泽带着三个包裹的严严实实的三个孩子去陶家,孩子们有些日子没出门了,现在全部都想出去走走。
  宁泽想着他正好要去陶家叫人,带着三个孩子过去也是一样的。
  只不过三个孩子怕冷,穿的严严实实的不说,还每个人都抱着小狗完全不松手。
  小狗们跟他们亲近,倒也乐意被抱着。
  主要是因为小狗也不大,抗旱能力不怎么强,出门后宁愿被抱着也不愿自己走,都学会偷懒了。
  宁泽看着他们的这样子觉得挺好笑的,一个都没有抱着背着,就让他们自己走,一个球抱着一个球,看着都觉得喜庆。
  三个孩子完全不知道宁泽的想法,都为能够出来放风感到高兴,一路山都是笑嘻嘻的,还用童言童语说了些宁泽听不懂的话。
  就一直这样走到了陶家,三个孩子的小脸全部都变的红扑扑的了,一到陶家就被陶家阿么给抱到火边坐着。
  只是三个孩子哪里坐得住,陶家这么多孩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