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废太子的重生路-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精华去其糟粕的在不断创新,大清为何就不能呢?想我泱泱大国,人才辈出,不少卧虎藏龙之人。”

    “恩……”康熙想了想问道:“保成继续说说看。”

    “汉人也好,满人也好,又或者蒙古人也好,不都在皇阿玛的掌控之中?保成认为,应当派些学子到别的国家学习,而且还能好好的了解当地的情况,还有学习到那不同的洋文。”胤礽的提议是派人到其他的国家学习,自从听多了关榕祺各式各样的想法以及说法,他已经有了不同的看法。而且他或许会歧视汉人以及洋人,但是他现在却不会这么想。

    成功与失败只不过是一线之差,大清成功入关,明朝覆灭,有明朝落败的原因,也有大清骁勇善战的原因。但是,改朝换代是大势所趋了。

    胤礽知道,今天告诉康熙这些,并不是想让他改革,改变,而是让他重视那些一直被忽视的事。显然,他的目的是达成了。

 第五十章

    第五十章几方会谈【下】

    关榕祺见到康熙与胤礽一同出现;心里大概有底了。不过;这几年英吉利以及法兰西的事物一直在入侵大清;说起来有他与胤礽的手笔。法兰西和英吉利何尝少了大清了事物呢?茶叶和陶瓷;每年都会带来巨大的收益;而刺绣利润更是撑起来整个兵工厂大半年的消耗。

    而英吉利这几年试图传到大清内的福寿膏;胤礽也花了不少力气尽量的压制。说起来;关榕祺一直都有雨胤礽说福寿膏的危害;并且也让他瞧见了吸食过福寿膏之后的那些人。个个都是无精打采;而且倾家荡产也会继续想要购买这福寿膏来尝试。

    说起这个福寿膏,名字虽然听起来寓意十分好;但是它的危害却十分广泛。关榕祺已经准备好了奏折与康熙诉说此事的重要性,尽管他与胤礽之前已经刻意的压下了这件事;但是怎么说都比不上康熙彻底下旨严查。

    “皇上;奴才有事请奏。”

    魏珠见康熙没有反对,接过关榕祺的奏章。而胤礽大概知道他呈奏的是什么事。这几年,他一直都在四处查找收集福寿膏的危害,这本奏章可以说是他辛辛苦苦了许多个日日夜夜才得到的。

    常宁、福全和杰书三人都十分好奇的看着关榕祺,他们没有料到他会在这个时候又呈上奏章。关榕祺这几年一直都很低调的办差事,在宗人府内也没有什么大动作,此刻他递奏折,还是让不少人吃惊。

    胤礽与关榕祺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之间都有了些默契。看来,今天康熙的心情必然大怒,而且最几年必然会有很多的动作。边境的布防,海上的防卫,还有福寿膏……。

    说实在的关榕祺心里有很多想法,但是他不可能全部说出来,起码他认为清朝的覆灭是有迹可循。虽然他不可能一一与胤礽分析,胤礽始终是这个时代的人,不管他是不是重活一世。他所生活的时代与清朝真的是两个不同的时代,思想还是物质都不相似。

    若说关榕祺之所以会帮助胤礽想要大清改变,并非想要大清一直这样的封建继续下去,他想改革,他也渴望改革。心急是吃不了热豆腐的,他只能一丁点一丁点的与胤礽沟通探讨,也为汉人谋福利。

    汉人在大清的地位真的不高,不说汉人,就连满人在康熙面前都要自称奴才,可见这种种的不平等。

    关榕祺这时候递上奏折,也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不想找时间又再来乾清宫,各种的礼仪烦恼充斥着。他不喜欢单独见康熙,所以他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递奏折。

    康熙看完那一本奏折之后,什么都没有,而是命魏珠给胤礽看。而胤礽看了几眼,没有说话,让常宁感到十分好奇。他也想知道这本奏折再说什么,不过他有一种预感,内容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康熙心里原本还有些七上八下,但是见到关榕祺的奏折,他完全只有震怒两个字可以形容他此刻的心情。

    梁九功突然打开了偏殿的门,然后四五个奴才将长桌搬入,桌面上摆放着一副十分清晰的地图,上面的标注的国家十分清楚。饶是刚刚从边关述职回京的将士,也是难掩一股兴奋以及震惊感。这幅地图的地形标得与实际基本没有多大的变化,而且若是全部都没有出入,那大清四周的国家真的是数不胜数。

    “胤礽。将你的想法说说,今日朕想知道你的话能有多少的可行性。”康熙看着众位大臣,以及胤礽。他很想知道,胤礽接下来的话,大家都有什么样的看法。他十分重视军事上的事,而关榕祺刚刚递上来的奏折的事,也是他想要查实的事。如果都是真的话,此事应当重视以及好好处理。

    胤礽开始指着那幅地图,开始讲述他的看法以及这几年他收集到的资料。福全、常宁和杰书都没有想到胤礽呢刚说的是海上防卫,还如此侃侃而谈,众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不过,想法最多的大概是回京述职的那一众将士。

    一直都知道胤礽当初跟随大军一同参战噶尔丹一役,但是没有想到胤礽分析起当今的局势还能如此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而关榕祺之前已经与他探讨过不少这方面的事,他与大家都不同,没有那么多感触,但是他也是一直认真在听着胤礽说的话。

    “大清四周的各国都对大清虎视眈眈,胤礽以为不能坐以待毙。”胤礽一口气说完了心里想说的话,看着大家的表情,他也知道这番话是给了不少人一个炸弹似的宣言。

    常宁是第一个开口问:“皇上,此事重大。皇上,常宁以为应该审慎查访,确定此消息。”

    常宁的话说完之后,福全立刻附议道:“确实,皇上此事关系重大。若是是真的,也该尽快想出办法,若不全是真实,常宁以为亦当重视。想我大清泱泱大国,地大物博,洋人这几年一直派人来大清传教。一方面确实有心来传播他们的宗教信仰,但是只要人一多,防不设防。”

    “裕亲王,此言差矣。”杰书立即说道:“杰书以为传教本身并无什么大错。相反,洋人来大清传教,大清也能清楚洋人究竟是如何。更何况,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关榕祺原本并不打算说话,但是想了想,他说:“察尔祜伦以为裕亲王、恭亲王与康亲王三人的话都并无道理。只是光是约束传教士是无法真正做到富有以及强大,大清更应该加强自身的抗敌能力。若是固步自封,那是无法真正的强大起来。西方国家一直都致力研究大炮火铳这些武器,察尔祜伦认为,大清亦应该加强武器以及将士方面的培养。”

    “皇阿玛,胤礽附议察尔祜伦的话。”胤礽说道:“大清不该固步自封,而是应当将主动权掌握在手中。”

    康熙看了看胤礽说道:“噢?太子以为该如何呢?”

    胤礽继续说道:“胤礽认为应该成立海上军队,姑且称为海军。就是在海上作战,胤礽也命人调查了一下附近沿海的国家并没有一个国家有海军。洋人的船只制作能力十分厉害,不能保证他们没有建立海军的想法。而且他们的大炮再结合船只的话,那简直是如虎添翼。而且他们一直都有攻打大清的意图,若非如此又如何会挑拨蒙古与大清的关系呢?先是沙俄,之后肯定还会有其他的国家。”

    “而且平日的军队胤礽以为还有一个弊端。”胤礽的话,让不少将士都暗暗的留意着,他的话不少人都是十分赞同的。现在的军队还有不少的不足之处,至于弊端他们也很想知道是什么。

    “火绳枪的威力,相信在座不少人都见识过它的威力吧?”胤礽知道不少人都上过战场,也见识过枪支在打仗的重要性:“若是平日的军队都能配备上那威力强劲的武器,再加以训练,胤礽以为那以后的作用很深远。但是,这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大清应该加大力度投入工部。工部应当要有人才懂得如何制造以及改革武器,若只是制造相信必然是无问题,但是关键是如何才能让武器威力越来越强,那真的是一件头等大事。”

    “……。”

    胤礽的话说完之后,整个偏殿鸦雀无声。唯有关榕祺开口了:“皇上此事重大,应当好好考虑。只是察尔祜伦赞同太子的话,大清泱泱大国人才辈出,相信只要皇上下定必然会有不少的人才出现。”

    关榕祺的话十分笃定,让常宁也有了干劲:“皇上,察尔祜伦的话有道理。八旗是时候该好好整顿了!这几年皇上虽然也有派大阿哥以及七阿哥整顿,但是效果却并不好。常宁觉得这个时候就是一个机遇了,八旗之弟闲暇了如此长时间,不劳逸一下他们,真的怎么也说不过去。”

    福全一副想笑的模样,劳逸八旗之弟,也亏常宁说得出口。不过,想想胤礽和关榕祺的话,他的热血就沸腾起来了,他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而杰书心里也是很激动,确实这一字一句都让他的心里充满了想法。

    康熙没有同意也没有反对,直说:“福寿膏之事,察尔祜伦是否与众人说说。”

    关榕祺叹了一口气,定下心来,开始与人说起了福寿膏的事。福寿膏虽然还没有到几十年后那般流行,但是只要一查就可以查出不少的地方都有这类似的烟馆。不少烟馆还是宫中的太监投资开设,八旗之弟恐怕掺合的人也不少,据他所知惠妃就有参与其中。

    “福寿膏危害居然如此之大?”显然福全是知道福寿膏的事,却没有预料到居然会有如此大的危害。

    胤礽心里暗暗的笑了,说:“皇叔知道福寿膏的事?”

    “不瞒皇上与太子,在广州福建等地,这福寿膏的烟馆十分受欢迎。”福全之所以会如此了解,当初她也有心想要掺合在京城整一家烟馆,现在看来幸好当初开不成,否则现在就有很多不必要的烦恼。

    这一日,大家都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海军需要审慎之下建立,而且是非建立不可,而且武器的配备也应该想方设法的完善。工部需要再单独成立一专门研究以及生产武器的部门,而且必须秘密的进行。而这由常宁以及关榕祺两人全权负责,而福全则与胤礽一同调查福寿膏之事与沿海各国之事,其余的将士康熙都安排他们去训练军中的士兵。

    康熙这几年接触了不少传教士,他知道洋人的野心,而且不管此次如何,他都想要按着胤礽所说那样好好的改善大清的武器,并且建立海上军队。至于其他的事,再一步步决定吧。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一章明察暗访

    常宁与关榕祺一同负责工部的武器研制制造的全部过程;不得不说常宁对关榕祺的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原本;宗人府内的人一直都称关榕祺做事如何了得;办事如何雷厉风行;说真的常宁没有见过他不会相信。

    现在一同办事;常宁终于见识到了什么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隆禧若是还在;恐怕也比不上这个孩子。做事果断细心;不拖泥带水。而且看得出来;关榕祺对洋人的事物很是了解。他也暗中派人调查过关榕祺,原来关榕祺一直都有与洋人接触;难怪会如何了若指掌对洋人的事物。

    关榕祺不怕常宁也不怕康熙查他;他自从掌握了纯亲王府的一切之后,他一直都抹掉不少他的事。从小到大,不怕他们不查;只要一查都只会得出世子聪慧过人,饱读诗书之类的评价。

    当然,康熙不可能不派人调查关榕祺。纯亲王的遗腹子是有本事,但是他不查心里还是无法肯定下来,查了他的心里安心多了。若说福全与常宁两人之中,他信任谁比较多?无疑是常宁。常宁不如福全年纪大,而且常宁不像福全那般,当年有资格与他争夺帝位。

    常宁和关榕祺一同负责工部武器的制造以及研究,还有秘密招揽人才的事。康熙时经过深思熟虑的,常宁不如福全那般时常带兵出征。说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好,他就是不放心福全。

    他信任胤礽,所以他派胤礽与福全搭配一同处理福寿膏之事。那天,他也发现了,福全大概是一早就知晓福寿膏的事,只不过福全没有料到福寿膏的危害会如此之大。

    福寿膏,还有个美名就是芙蓉膏以及长寿膏。只是在美丽的名字也无法掩盖福寿膏的危害,若不是关榕祺的奏章一再强调福寿膏的危害,以及他暗中查探了吸食过福寿膏的人如今的状况,康熙也不曾晓得有这么危害大清子民的事物。

    康熙一直致力于稳定局势,开拓河山。他不允许任何一丝一毫动摇大清的立国之本,那就是将士。

    康熙命人暗中的在福建以及广州地区找了些福寿膏回京,再由太医细心的研究此药。太医院的太医期初还不晓得他的意图,试药之人都是死囚犯,他们也无一丁点怜悯之心的在试药。不出三个月,他们都为之震惊。

    这些死囚犯一旦吸食了福寿膏就立即上瘾,只要不给福寿膏他们吸食,他们便四肢无力,以及自残身体。福寿膏经过他们层层推敲,他们也终于发现是有罂。粟制成。本来剂量轻对人是无害,但是福寿膏是经过提炼的高剂量,只要一碰就上瘾。

    大清上上下下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烧烟事件,但凡有那些福寿膏的烟馆统统都被查封了,而家里私藏福寿膏的都一一被搜刮出来销毁,若是抵抗者,立即收入天牢。而且凡是吸食过福寿膏的人,都要带往戒烟所戒烟。

    大清开始逐一颁布了禁烟条例,一旦发现家中私藏福寿膏便抄家严惩,若是私自开设烟馆,灭三族。一开始还有不少的人对禁烟条例有反对之声,但是胤礽立刻在后补充了吸食福寿膏的危害以及吸食福寿膏的下场。

    戒烟所收治了大约有二三千吸食过福寿膏的人,大多都是家中富有的人,其中还有不少的八旗子弟。康熙对此十分震怒,更是命福全和胤礽加大力度打击举国上下的福寿膏。

    胤礽更是命人将大清禁烟条例手抄了一份给在大清的传教士,一旦发现从其他国家带福寿膏进入大清,一律收入死牢。

    英吉利没有预料到大清会如此雷厉风行的实行禁烟条例,不到三个月的时候,大清上上下下便已经清理得七七八八了。而且,大清更是扬言只要有人敢制造福寿膏或者从其他国家带福寿膏入大清,便打入死牢。他们一下子少了许多动作,也不敢偷偷而为之。

    英吉利怎么会不知晓福寿膏的危害呢?只是福寿膏价格昂贵,可以套取大清不少的白银,何乐而不为呢?现在,不少的商人都在为那堆积的福寿膏有些苦恼,英吉利根本无法全部消耗这些福寿膏,他们只能再想办法运到别的地方赚钱。

    关榕祺看到大清上上下下都在为禁烟条例感到新奇,他的笑意就更加弄了。何止是福寿膏呢,还有很多新奇的事还在后头。他估计现在戒烟所大概有不少的人都开始发狂,已经没有了福寿膏供他们吸食,若是能熬过去就是一个好人,若是熬不过去那就只能那般了。

    大清的第一所大炮,正式开始打造。参照的就是洋人的大炮,只是经过工部的人没日没夜的研究改造,终于也能正式开始打造了。常宁的干劲十足,他一看到工部那些眼花缭乱的武器,他的热血就沸腾起来了。没有想到,他在世能见到如此辉煌的场面。

    三千多名的工匠在京师不远处开设了制造的地方,每日都在打造改革过的火铳。还有那些威力强劲的火药,常宁只是监督,但是见到这些他心里就是一阵的自豪感。他心里相信大清能够强大的俯视那些虎视眈眈的国家,而且假以时日大清必然能够站上巅峰。

    关榕祺如果知道常宁想法,肯定会笑他。就算现在能够站在世界的前列,那页只是暂时罢了。若说盛世,在他眼中没有一个朝代能比得上唐朝。后世的中华街,都被外国人称为唐人街,而中国人也有别名唐人。当然,这些话他一直都会埋藏在心里,这个时代不适合他说真话。

    相比于关榕祺的轻松监工,以及秘密管着郊外的兵工厂。胤礽跟福全就不太好了。

    福寿膏之事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是真正的难事是沿海的事。福全和胤礽将他们调查到的事情告知了康熙之后,康熙先是沉默了一阵子。不久之后,便命他们两人在沿海负责命人修建炮台已经防御设施。

    修建炮台以及防御设施,胤礽真是第一次接触,而福全虽然有些大致上的了解,但他也没有主办过。所以,两人都一阵子头疼。好在杰书此时也加入到他们之中,杰书有不少修建防御设施的经验,所以有他在,福全和胤礽都松了一口气。

    在沿海几省找了不下几千名工匠以开始修建炮台以及防御设施,而且全权由他们负责资金流向,没有经过几重的官员,大大减少了中饱私囊的现象。那些地方官员更是不敢有一丝错漏,就怕太子以及两位亲王抓住了他们的痛脚。也是这样,不少的百姓都感觉到这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