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桃李满宫堂-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凌蔚阴森森的笑了。
  废话,那店我家开的呢,有本事你继续来啊。
  世家还真继续来了,他派人砸了那家店,结果被黎膺打上门了。
  黎膺冷笑,那家店我开的,凌蔚我挚友,你欺负我挚友我看不惯你,就不卖你东西,你还砸店了,好!咱们朝堂上见!
  谁敢跟黎膺朝堂上见啊?谁不知道黎膺最不讲理啊?谁脑抽到要跟皇帝陛下护的跟眼珠子似的宝贝弟弟在皇帝陛下面前争个高下啊?
  再说了,人家都说了,私怨。你欺负了凌蔚,全京城都知道,我是凌蔚挚友,全京城都知道。我家店不卖给东西不是理所当然?你居然派人来砸店,简直不给面子,那我们对砸吧。
  皇帝陛下假惺惺的安抚了几句,然后说,你们砸店就是不对的,没有王法的,你们居然还威胁京中官员,他们已经告状告到朕这里来了。这么吧,你也别闹了,把你那威胁官员的儿子直接扔到牢房里做几天吧。
  这下子那世家才清醒过来,皇帝陛下是对他不满了。
  ……还没等皇帝陛下近一步发招,谢家出了一家丑闻。
  谢家的小儿子谢琼调戏了某世家的小姐,被苦主找上门了。现在那世家说,咱家小姐的声誉已经毁了,你们必须给个说法,比如说娶了之类的。
  那谢琼本来就有婚约在身,只是因为女方祖父去世,有孝在身,才没有娶亲。如果要娶这家小姐,势必要退婚。
  那谢琼就一哭二闹三上吊了,说自己是被设计了,根本就没怎么那小姐,自己是被冤枉的,还说自家声誉被毁了,他良心不安,跑到护城河跳下去了。
  嗯,正好遇到凌蔚,把凌蔚吓得哦,跟着跳了下去,把这小子捞了起来。
  谢荣是又惊又怒,但他们又没有证据说谢琼没有调戏那家小姐——证人都有呢。但是谢荣又看不得自家儿子去死,所以含泪求皇帝陛下做主,撸了自己儿子官职作为赔礼,并且以自家品行有亏为缘由,自述连累谢家,要求卸下谢家家主的职位,并且分宗。
  皇帝陛下是劝了又劝,说他了解谢琼那小子,那小子老实的很,绝对不是那种人——何况专门去调戏世家小姐,这得多蠢?肯定是有什么误会。
  但是谢荣表示要息事宁人,皇帝陛下也很无奈,于是谢琼宫里侍卫的官职没了,还被打了板子。
  谢荣分宗的事没有被谢家答应,但谢家家主的位置却给了别人——不用说,那人正是大皇子死忠党。
  大皇子还假惺惺的来表示了惋惜,谢荣冷笑不已。
  谢贵妃从谢家家主的妹妹变成了谢家旁支的妹妹,你是不是很得意?
  大皇子被气得倒仰,拂袖而去,并让谢荣好自为之。
  然后大皇子气的还不止这个。本来这个事情虽不是出自他之手,想趁此机会让谢荣这个老顽固把谢家家主的位置让出来,让他推波助澜了一番。
  现在谢家都掌握在他手上了,他本来很高兴。
  结果谢家没了谢荣这个户部尚书,一下子感觉弱势了不少,似乎做什么都不好使了。
  这就罢了。
  因为兄长家德行有亏,他娘还被皇后懿旨训斥了。
  对哦,这后妃还有个规劝族人的责任。谢贵妃同胞兄长家出了事,可不是谢贵妃也要承担连坐责任?
  但是谢贵妃当时脑子抽了,非说谢荣和她又没有关系,谢荣已经不是家主了和她更没有关系。
  皇后就呵呵了。本宫本来只是例行公事,这后妃家中有人犯事,都会接到这么份懿旨。她当年娘家都不认识的远亲打着刘家的旗号犯事她自己都对自己罚奉了。你不过接到个不疼不痒的懿旨就说要和兄长断绝关系,简直冷心冷肺,毫无人性。
  于是谢贵妃被她一时脑抽的言论,给降成了谢妃。
  
   第九十九章 分宗 
  
  谢琼被撸成白身之后,就躲到了凌蔚那里。
  凌蔚:“……你到我这干嘛?”
  “家里总有人来讽刺我。”谢琼身上的板子打的不重,如今凳子上垫个软垫,也是能做的,“去其他地方也不安稳,只有瑾堂你这里可以安心。”
  凌蔚默然。你怎么这么信任我?虽然咱们交情还不错,但也不到多好的程度吧?
  谢琼还真是最信任凌蔚。他就是觉得在凌蔚这里比较安心,凌蔚也不会将他拒之门外。
  事实上凌蔚也确实没把他拒之门外,倒是黎膺每日过来都会对谢琼黑着脸。然而谢琼是个超级粗神经,作为武将,又特别崇拜黎膺,完全没有get到黎膺的怒点。
  反而因为能见到黎膺,还能向黎膺讨教几句,谢琼来得更勤了。
  凌蔚看着这小子也蛮可怜的,一时心软,倒也没把人赶走,顺带还满足了一下自己的八卦欲望。
  谢琼对凌蔚还是完全不设防——又或许是谢荣让他故意这么做的。他还真把其中弯弯道道吐槽给凌蔚听了。
  谢荣被冥顽不灵的大皇子弄得天天心惊胆战,而谢家除了他一家人之外,都跟吃了秤砣似的,铁了心要跟着大皇子一条道走到黑,他总担心着自己会被落下水,但又觉得自己从谢家家主的位置上退下来,很丢面子。
  世家都这样,把面子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谢荣踌躇了许久,二皇子也劝了他许久,他还是没下定主意。
  但他下不定主意,大皇子却是对这个居然不帮着他的亲舅舅很不满,认为他一日在谢家家主的位置上,就一日束缚着谢家,不让谢家完全倒向自己,因此变着法子想把谢荣拉下马。
  当然,这主意很蠢,大皇子完全是被其他人不坏好心的蛊惑了。
  但人只要智商一直掉线,就很难再上线,大皇子就跟魔障了似的,对别人的话深信不疑,把谢荣也当成了阻碍。
  谢荣被大皇子几番刺激,也更加动摇了。
  而凌蔚被刺杀一事,才让谢荣彻底下定决心。
  他还想管着谢家,让谢家不至于为大皇子的愚蠢损失太多。他还想保持着谢家世家的辉煌。若是连他也离开了,谢家就只能从世家的位置上跌落,即使有二皇子在,也不复以往的辉煌。
  但再这样下去,别说谢家,连他自己,连他这个小家都保不住了。
  在大皇子覆败已经不可挽回的情况下,还谈什么脸面,还谈什么辉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儿子不给力,还有孙子,还有曾孙子。他们一家保住了,谢家总是还有希望的。
  谢荣下定决心之后,就开始一步一步的布置,满满让家族其他人“架空”自己,逐步只剩下“家主”这个空壳子,让他们离夺得家主之位,只差一步之遥。
  这一步之遥,就等了这么久。
  谢荣也没办法,总不能做得太明显,被人看出来了。他虽说嚷着不要脸要命,其实还是要脸的。
  终于,谢荣还忍得住,大皇子和大皇子背后的人忍不住了。
  虽然谢荣也没想到,他们居然会抛出家族的女子名声不顾,要来“陷害”谢琼。
  谢琼若是退婚,远未婚妻家族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到时候只要怂恿一下,让谢琼的未婚妻的家族闹腾,谢家其他族人就能以谢荣教子无方,品行不端,来让谢荣下台。
  谢荣若是不退婚,那被“调戏”了的女子家族就可以闹腾,到时候还是一样后果。
  说实话,这计谋很拙劣,几乎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陷害。
  但是知道又如何?还是得按照他们所写的剧本走下去。这就是阳谋。
  明知道是陷阱,却摆脱不掉。
  而那“被调戏”的女子也挺可怜。她只是旁支外地父母双亡而来投奔本家的孤女,无亲无故,也不知道自己被利用了,还以为自己真的是会见一出身高贵的俊俏公子,是过了父母明路的。哪知道会被自己贴身丫鬟出卖。
  后来那女子被关了起来,叫苦无门,最后失去了利用价值之后,被远嫁到他乡。
  也幸亏那家人见目的已经达到没逼得那女子自杀以闹的更大,家族中也有有良知的人,帮那女子远嫁。那世族也看不上那女子家的家产,全给了女子做假装,女子的嫁妆还算丰厚。虽然嫁的远了,嫁的也是庶族,但男方家中也还殷实,本身也算有能力。虽然这开头苦了些,受了苦遭了折磨失去了天真烂漫之心的女子把家庭经营的挺好,后半生也算幸福。
  待女子丈夫高升之后,还为妻子出了气。
  当然,那就是后话了。
  现在谢琼只是说自己和那女子都是被利用了,还有些可怜那女子。
  知道那女子远嫁之后,虽有心同情,但他若贸然出手,反而坐实了两人“奸情”,反而不好。
  凌蔚听在心中,留了影响。之后无意间遇见那女子丈夫,还帮了一把。
  那时候女子丈夫只以为凌蔚心好惜才,大生士为知己者死之心,最后成为凌蔚忠实小弟。却不知,凌蔚是多年前对他妻子的遭遇在心中落下了一丝同情的痕迹,顺手为之罢了。
  大皇子以为自己奸计得逞,谢荣则是将计就计,让自己显得很无辜,在外人眼中,他和大皇子之间的界线已经十分分明。
  就算以后大皇子做出了什么惊天骇地的大罪——虽然以皇帝陛下手腕,那大罪多半犯不下,谢荣这么表明自己的态度,皇帝陛下还是会念着他的忠诚,最多辞了官,再让儿孙进朝堂罢了。
  谢琼作为谢荣从家主位置上退下来的借口,意外发挥出自己超常的演技,不但让其他人坚信他是被冤枉的,还被未婚妻认为是情深意重,未来岳家也十分满意。
  看着谢琼又得意又心虚又愧疚的炫耀未婚妻给他绣的荷包,还说未婚妻寄来隐晦的诗词,说她信任自己,还鼓励自己。
  那又酸又甜的样子哟,真让人牙疼。
  算了,经过这么一件乌龙误会,让本来没有感情,甚至都没见过面的未来的小两口生出了感情,以后家庭和睦美满,也算一件喜事。
  ……当谢贵妃变成谢妃的时候,她和大皇子才意识到,谢荣才是和他们关系最紧密的人。他们根本不可能把谢荣扳倒,他们才是一根绳子上的蚱蜢。
  谢荣不是谢家家主,就意味着谢贵妃……咳咳,谢妃不再是世族谢家家主的妹妹,那娘家的档次一下子就下降了。
  谢妃之前是世族谢家本家家主嫡女,后来是世族谢家本家家主嫡妹,那身份本是尊贵的很。现在她哥从家主位置上下来了,她娘家甚至可能成为谢家的分支,她一下子慌了。
  刘皇后平时这么严肃的人,在听说谢妃慌神了之后,都笑得直不起腰。
  怪不得皇帝陛下要留着谢妃,这可真乐呵啊,简直是枯燥的宫里难得的乐子,真要弄走了,宫里的生活都会变得乏味的。
  你说那谢妃是不是脑子有问题,之前一味附和儿子甚至怂恿儿子把她哥从家主位置上弄下来的时候,怎么没想到这么一点?
  她的娘家可不是谢家那一大家子,而是谢荣那一小家子。那才是她真正的娘家,才是真正和她一荣皆荣,一辱皆辱的人。
  不过只要大皇子还没完全被皇帝放弃,想必谢家还是会跟着大皇子,倒也没差了。
  谢荣不做就不做,做了也狠得下心。
  他不但卸下来家主的担子,还故意挑起事端,让新接任家主的人很忌惮他,希望让他分宗分出去。
  谢荣便做出一副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态度,奏请皇帝陛下主持公道,分宗。
  谢妃以为自己抓住了救命稻草,以为谢荣被分出去之后,她还是谢家上任家主的女儿,谢荣缺不算她哥哥了。于是她和大皇子商量之后,决定彻底和谢荣划清关系,说谢荣一家德行不堪,再不认这个哥哥。
  皇帝陛下看在眼里,肚子里闷着笑。
  真逗,逗的他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谢妃和大儿子怎么能逗成那样,他大儿子一定完全继承了谢妃的智商,和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
  看二儿子,脑袋就很正常嘛。
  皇帝陛下干咳两声,说谢妃和谢爱卿都如此请求,虽然于情于理把谢妃谢荣两兄妹分割开来看,实在不和礼法。但礼法也是要尊重人的意愿的,所以谢爱卿就分宗把,谢妃还是世族谢家本家,谢爱卿就是谢家的分家,以后大家各走各的路,除非诛九族,不然谢妃和谢家本家犯事也和谢荣没关系。
  皇帝陛下一本正经的胡言乱语,礼部尚书顾属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负责挑刺的御史又在世族的控制下闭了嘴,这胡言乱语就成了金口玉言,谢荣就这么安安稳稳的分了家,再也不用担心猪队友拖后腿了。
  谢荣分家后,专门拉着凌蔚喝了一顿酒(凌蔚:怎么又是我?),听凌蔚说起宁贤将军家的往事后,心中郁闷一扫而空。
  是啊,宁贤家原来也是旁支,后来就是跟着陛下混,发迹后自然而然就成了宁家本家。
  他虽然现在是旁支,但所谓现在的本家跟着大皇子混,迟早会垮台。他是陛下信任的户部尚书,两个儿子虽然不能干也不至于拖后腿,还和凌蔚交好,而且二皇子这个还算受皇帝陛下和太子殿下信任,也是认自己这个舅舅的。所以他怕啥?
  说不定他还没闭眼,就已经又从旁支变成本家了呢。
  谢荣非常高兴,对凌蔚千恩万谢。
  凌蔚一头雾水,醉醺醺的回到了家。
  他们好想谈到了二皇子谈到了太子谈到了太子妃谈到了太子妃娘家然后八卦了太子妃娘家那离奇的发家史……然后呢?
  算了,不想了,头晕,回家睡觉。
  谢琼终于不隔山差五跑自家混吃混喝了,他得把和黎膺的二人时间多补回来。
  ……朝中这么热闹,本来该作为当事人之一的黎瑚却是不知道的。
  他现在在床上乐不思蜀,天天瞅着有没有人打劫,简直快朝着他的战斗狂人王叔黎膺发展了。
  以前明明装成一个话唠直愣子,结果骨子里却是这么个人,简直是看错他了。
  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都是演技帝。二皇子之前是话唠直愣子,结果本质上是铁血甚至热血军人;三皇子之前是忧郁文青,实际上本质是八面玲珑笑面虎;三皇子之前是小透明寡言弟控,实质上是铁面实干家(其实还是弟控)。
  三个人真是一个比一个装的像,在显露出本质的时候,让太子大呼上当受骗,十分悲愤。
  凌蔚就冷笑了,那你现在是贤明仁厚温文尔雅美太子,之前还是任性妄为撒泼无赖熊孩子黑胖子呢,谁的反差更大一些。
  太子被噎住了。
  好像是哟。要论改变好像别人都不如自己?至少三位哥哥表现出来的,也是真实的一面,现在在没有公务的时候,他们表现出来的和之前也差不多。
  倒是自己,完全不一样了。
  嗯,至少不是黑胖子了,长相都不一样!
  “原来瑾堂也认为我是美男子啊。”太子自恋的摸了摸脸。
  凌蔚抖了一下,这关注点不对吧?这自恋绝对不是自己教的!
  好吧,太子还是白胖子的时候就认为自己是最可爱的胖子,是黑胖子的时候就认为自己是最强壮的胖子,现在好不容易变成美少年了……至少……还算名副其实?
  外夷的语言是皇子的必修课之一。只要皇帝英明,皇子基本上都是学霸,几门外语那是妥妥的流利无比。
  他们三人几乎连翻译都用不上,自己就能和那什么国王酋长沟通。
  他们也见识到了海外风土人情,虽然没见到凌蔚的祖国,但是其他国家还是见识到了。
  此时正处于欧洲最黑暗的中世纪,凌蔚所说的强大的罗马帝国已经分崩离析。不过从欧洲历史文献的只言片语中,三人还是能窥见罗马帝国当时的兴盛。
  那时候华夏正处于分裂战乱中,而罗马帝国横跨南北,建立了比现在大晏朝更为广阔的帝国。
  若是罗马帝国没有内乱,若是没有吐蕃高原的阻拦,三位皇子很难想象当时华夏的处境。
  在分裂战乱之中的华夏,何以阻挡罗马帝国强大的铁蹄?
  怪不得凌蔚总说,居安思危居安思危,华夏最大的危机,居然就在前不久出现过。而他们居然一无所知。
  在危机过去的百年后,他们才知道,自己旁边还有如此可怕的邻居。
  不过幸好,华夏已经统一了,晏朝已经建立了,而欧洲却处于分裂中,无法再对晏朝产生任何威胁。
  不趁此机会多捞一点东西增强国力,更待何时?
  皇室中人,都有趁他病要他命的不要脸精神。
  于是在倭国吃到甜头的黎骏和黎淳又开始摩拳擦掌了,他们一个板着脸一个笑着脸,开始了忽悠大计。现在还有黎瑚在旁边提着刀虎视眈眈,敢不听话就是干,这对外友好交流港口一个接一个的打开,对晏友好条约对晏居民特别照顾法令一条接一条的出台,三位皇子满意而归,国王们还对他们满口夸赞以为自己沾了便宜。
  只能说凌蔚拿来的“策略”思想太靠前,让现在的人还反应不过来。
  历史上,这被称为XX地的雏形,从文献中可以看出,这是凌瑾堂最先倡导。
  这也让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