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前任高攀不起我[快穿]-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闲囊猓蚋黾!
  福亲王看了又看,想提脚走远,可又挪不开视线。
  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枚镂空桃篮上、雕刻着的小巧趣致的那只八脚小蟹,又扫了扫其他形状各异的小桃核雕,福亲王忍住动手抚摸的冲动,忧愁道:“真的以前从未见过,而且,你卖的东西,竟然能每个都不一样!每个我都很喜欢,可我兄长不会喜欢的,他不允许我戴。买回去也没有人见到,还会遭到我兄长的不喜,这有什么意义呢?”
  不能攀比的人生有什么乐趣?不能用来炫耀的藏品根本毫无意义!
  可他哥不许,福亲王也不敢忤逆,现在花钱都没处花,珍藏不能拿出来炫耀,华美的衣服不能穿上,真是憋死他了。
  没有好看的衣装,福亲王甚至觉得自己整个人都土了很多!
  要不是需要来行香祭拜,福亲王都丑得不想出门了。
  但是没有办法,福亲王愁得不行,甚至都有些生无可恋了。
  卢瑥安探得了背后的真相,印证了之前推测的想法。
  福亲王的兄长,能让福亲王如此愁眉苦脸,推测便是当今最高掌权人——皇帝了。
  按原身的记忆,他的核雕闻名全国,原本应该是没有禁止奢靡之风这一出的。可能是他的到来扇动了蝴蝶的翅膀,也可能是皇帝本来就有这种带领国家由奢入俭的想法,只不过,在原身灵魂飘荡的时候并未发作。
  毕竟原身最后的记忆,在吴英祈把保存得最好的一套十二生肖桃核雕,作为寿礼进宫献上去之后,就戛然而止了。
  吴王好剑客,百姓多疮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如果当今皇帝崇尚简朴,不喜奢靡,不许达官贵人佩戴饰品,那他的核雕工艺再高,作品再精美,也都不能卖出好价钱。
  说不定他的作品还会无人问津,甚至可能连木雕的技艺都无处可用!那他还谈何安身立命、如何赡养原身的老父亲?
  终于候到了近在眼前的福亲王,必须借此机会,通过福亲王说服皇帝。
  可他能怎么说服皇帝呢?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千破万破,高帽不破。
  卢瑥安准备多时,早有对策,扬起从容的笑意,对福亲王说了几番说话。


第6章 糟糠原配·一更
  因为要说的话已经反复推敲过,此刻的卢瑥安能够侃侃而谈:“我观来往香客穿着日渐简朴,看来,不喜配饰的,不仅仅只有公子你的兄长。可正是因为圣上英明、治理有方,华夏河清海晏、时和岁丰,让我们这些小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吃饱穿暖,所以,大家在满足基本生活所需之余,产生出更高的、对美观与艺术的需求,雕工因此越加精细,还加入文化传承,带有美好的寓意,陶冶情操。”
  举了正例,卢瑥安还举了反例,从正反说服:“若是国家有难,百姓为生活奔波愁苦,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哪会有闲暇追求这些呢?我们普通百姓都能佩戴美好的配饰,这正是国家强盛的表现呀!”
  福亲王听了,附和道:“嗯,有些道理。”
  卢瑥安给皇帝戴完高帽,又举了几个例子:“再者,自古游子背井离乡,都盼着骑着高头大马,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父母欣慰。倘若家中父母长辈,泉下祖宗,见到后辈衣衫褴褛,得多为后辈伤心担忧呢。面子是小,伤了长辈的心是大。又,如若他国百姓到来,见到我国军士兵强马壮、建筑庄严巍峨、人人穿着都富有美感、谈吐不俗、食物精细考究、配饰赏心悦目……与他们国家的大不相同,必定拜服于圣上的治理,对我们心神驰往。”
  福亲王的右拳捶在自己的左掌上,说道:“对啊!穿得好看能让那些小国仰慕!”
  “当然,这些只是表面文章,”卢文安说道:“若果过分崇尚简朴,上行下效,那么,哎。不说别的地方,就说雷音寺附近,近日,有眼可见,不少摊主生意亏损,已经倒闭了好几家摊档,我的这些作品,也无人问津。京城附近的也尚且如此,长此以往,可以推测出来,各种饰品将会无人佩戴,建筑不再求精美,那么,出神入化的泉州漆线雕、细腻精湛的东阳木雕、富丽庄严的金漆木雕、龙舟雕、面具雕、彩绘雕……除了雕品,各地绣法,染色的布料,印染的纸张,各色瓷器,各行各业,全都化繁为简,技艺面临失传,不再百花齐放,不再多姿多彩,这得多可惜呢。”
  福亲王连连点头:“是啊,这也太可惜了!”
  这些只是爱美的福亲王关注的地方,卢瑥安接下来说的,却是皇帝会担忧的重点:“可惜的不止这些,在各行各业、各种精美作品背后的,是以此为生的手工匠人啊!如果精心制作的作品无人问津,那么,掌握高超技艺的手工匠人们,生活将如何为继?只得被迫放弃钻研一生的技艺,让家族传承的技艺面临失传。特别是家中没有良田可种的,本来可以靠着一门与众不同的高超技艺养家糊口,将来却连上敬老人,下养儿女都不能。本来衣食无忧的、各行各业的匠人和他们的家人们,突然面临吃不饱穿不暖的困境,试想,他们又会如何?从此乱象横生,实在令人忧心……”
  虽然看起来有些夸张,但是,乱象已有端倪了。
  自从皇帝推崇一切从简开始,最直观的,在京城之中,没有贵人购买新布,都穿得旧衣服,布料开始大幅掉价,染坊入不敷出,绣娘失去活计;卖饰品的店铺门可罗雀,玉雕师父收徒都开始没人拜师;他的皇兄所用瓷器,用最简的,官员皇亲们都不敢越过他去,只能用更简的……
  若是长此以往——
  活计不能为生,那他们会去干什么?
  去种地还是好的,可受影响的行业太多了,万一一时想岔了,去赌博、当山贼、匪首、小偷……这可真难办。
  没有田的那些,多少家族会挨饿受冻?
  没有天灾,难道就要让朝廷开仓救济?
  福亲王这会儿不敢再想下去了,他直接让侍从来们回奔走,取得纸笔,把纸笔递给卢瑥安,又命侍从开始研墨墨水。
  卢瑥安握住了突如其来的笔,微微一愣,问道:“这是?”
  “笔给你,你来写!”福亲王兴奋地搓手道:“你说得太对了!可我记不全了,如果能说服我的兄长,这是最好不过。等一下,你会写字吗?你还记得你说了什么吗?”
  “会是会的,记得也是记得的,”卢瑥安说罢,轻咳一声,小声问道:“那个,如果我写了,请问公子,您还买我的桃核雕吗?我也快连寺里的斋饭都吃不起了,需要公子你慷慨解囊。”
  福亲王大手一挥,豪爽地说道:“买!”
  卢瑥安实在是太喜爱这样豪气的客人了,他带着福亲王回到自己租的摊档内,坐了下来,又思索一番,谨慎措辞,才提笔书写。
  在对福亲王说的话的基础上,卢瑥安花上更多笔墨,写了一篇赞颂君王赞颂美好生活的赞歌。并回忆了别国使者看到他们国家种种强盛而十分拜服的历史、别国赞美他们国家的书目,添上百花齐放的各地域木雕工艺。又明说在太过追求简朴之后,上行下效,将会让文化倒退、动荡家国的种种危害,像写论文一样,有理有据的。
  而福亲王进了卢瑥安的摊位,在卢瑥安奋笔疾书的时候,对卢瑥安的各种核雕存货一个个观赏,全都爱不释手,喜滋滋的。等到卢瑥安写完,又誊抄了一遍,福亲王还意犹未尽,未曾欣赏足够。
  卢瑥安催了一声,把誊抄的文章递了过去。福亲王才恋恋不舍地从一个个核雕中脱离出来,从头到尾把卢瑥安的文章看了一遍。
  这字迹有点眼熟,福亲王仿佛在哪里见过。
  不过,福亲王一时没想起来,就忘了这事,被内容吸引住了,他看完第一遍,忍不住从头开始,又看了一遍,细读一番,满面都是惊喜。
  他觉得,如果这篇文章给他兄长看了,那他肯定可以从此不用再穿着土土的衣服,不用羞于出门不敢见人,能恢复以前的生活品质了!
  不过,对比起福亲王的满心欢喜,卢瑥安仍不放心:“虽然算是有理有据,只是,你的兄长既然明言过不喜,如果朝令夕改,他在面子上可能过不去,短期内仍然不允。”
  福亲王跟着忧心道:“那该怎么办呢?”
  卢瑥安另起一纸,写了一份锦囊妙计,又挑了一枚岁岁平安桃核雕,对着福亲王,如此这般地交代一番。
  福亲王一听,眼睛瞪大、嘴巴亦张开得吞得下拳头,他喜上眉梢:“高人啊!谢谢谢谢!真没想到,你一个毫不起眼的摊主,竟然,”福亲王有点激动,没找到一时词语来形容,索性伸出了大拇指上举,重复了:“竟然能高!”
  卢瑥安笑了,说道:“无需言谢,我还没对公子你表达感激,感谢你如此喜爱我的核雕作品,要把我这儿的存货全部带回家。像是遇到知音似的,有你的欣赏,被欣赏的作品便有了存在的价值。”
  福亲王嘿嘿一笑,捧场道:“你的作品是都很好啊,我最喜欢这套十二生肖的!整整一套啊!可惜还是太少了,你那还有其他存货吗?我都想买。”
  物以稀为贵,何况桃核雕不易成品,卢瑥安的确还有存货,不过决定留下一些,于是便摇了摇头,说道:“暂时没有,不过如果这门手艺有存在的价值,我会继续雕刻,不断雕出新作品的。”
  “期待!”福亲王得了最终买走了一箱,满面笑容地下山去了。
  只是,一想到他要把卢瑥安那整篇文章全文背诵,记性不好的福亲王又满面愁苦了起来。
  直到马车驶入京城,福亲王还是背不下来,只得掩面哀叹道:“我是不是有点不学无术了……连一个随地摆摊的哥儿,字能写得这么好看,文采也这么好,学识这么渊博,人情如此通达,我却连背不下来,连复述都不能。”
  福亲王的侍从提议道:“您要是背不下来,把文章直接呈上去,不就好了吗?”
  “对哦!这不更能说明寻常百姓都能读书识字,皇兄治理有方吗!”福亲王扬起笑容,带着卢瑥安的字进宫了。
  进宫之后,福亲王在路上偶遇下值的吴英祈,在吴英祈对他行礼时,福亲王忽然恍然大悟,掏出卢瑥安的文章,又扫了一眼。
  就说,这字迹怎么都觉得非常眼熟,原来是被他皇兄称赞过的、在骂完他字丑之后、让他多学学的、吴探花那别树一格、俊逸又工整的字迹!
  福亲王低头,又扫了一眼卢瑥安给他的文章。
  他是字丑没错,不过鉴赏能力是有的。那吴探花的字,比起这无名哥儿的,明显略逊一筹嘛。论神韵,竟然是那位卖核雕的无名哥儿更洒脱一些。
  莫名觉得掰回一城,福亲王直接越过恭敬行礼的吴探花,去找他的皇兄去了。
  吴英祈待福亲王离开之时,才抬头看了一眼。
  见到了那枚在福亲王腰间悬挂着的玉佩之下、随着步履而晃荡的果核。
  眼熟,看品相,像是卢瑥安送他的金榜题名桃核雕。不过远看也看不清楚,吴英祈对此并不深究,只是,觉得福亲王太过放肆了。
  明知今上不喜配饰,朝中上下所有官员,都不敢再佩戴玉饰,他的金榜题名桃核雕也都被收了起来,他的母亲最新请人裁剪制造的衣裳、金镯银钗都不敢穿戴上。可福亲王恃着自己是圣上的亲弟弟,就敢放肆,去惹圣上不喜了?
  真是愚蠢不堪。
  吴英祈轻轻地摇了摇头,不再想这事,步出宫门,把心思放在丞相府嫡出的姑娘身上,思考回赠什么礼物好。


第7章 糟糠原配·二更
  吴英祈想的是婚事,而福亲王秦慎,想的却是家国大事。
  怀着救助广大手工匠人的想法,福亲王秦慎直奔御书房。虽然感觉应该能说服皇兄,只是,说实话,在面圣之前,福亲王秦慎他还有点怂。
  因为,这还是福亲王秦慎第一次,在政事上提出与他皇兄的主张完全相反的见解。
  可是,虽然有点怂,但秦慎还有点跃跃欲试。为天下手工匠人谋生的、和巩固皇兄的江山的责任感在驱使着他,让他冒着被皇兄发怒指责的可能性,都要挑战权威。
  以前从未做过这事,可朝中风向一致,让福亲王有种舍我其谁舍身取义的感觉!不由得心中顿时豪气万丈,怂怂的心情悄然褪去。
  在福亲王被召见之时,害得卢瑥安陷入一时贫困的皇帝秦叙,正在接见几位大臣,右相忱奕也在其中。
  在谈论完政事之后,右相忱奕与几位老臣子不经意地提及到年轻学子赞美简朴之风的文章,特别把吴英祈的著作提溜出来,多番赞誉。
  自皇帝秦叙推行简朴之后,朝臣们纷纷效仿称赞,有文人学子比如吴英祈,主动寻找奢侈害人的例子,著成文章,赞同皇帝的做法。
  这些文章,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文章一个赛一个好看,把皇帝秦叙的简朴风气夸得天上有地下无。又赞皇帝有识人之明,看当朝探花的最新著作,比一众学子高出不少,探花的才学果然了得。
  右相忱奕还说道:“此文所举的十几例悲剧,皆由民间喜事丧事过于追求奢靡、好面子所起。探花郎吴英祈出身寒微,通晓寻常百姓事,最能了解贫苦百姓的困苦。恰巧户部徐侍郎病退,不如由他暂代——”
  皇帝秦叙还没表态,福亲王一脚跨进门来,行了个礼就说道:“皇兄!我今儿得了一篇惊世之作,与人云亦云者大不相同,您一定要看看!”
  说罢,福亲王就把卢瑥安的文章呈了上去。
  秦叙低头扫了一眼,问道:“这不就是探花的字迹么?有心了,他不畏强权,见你过于奢靡,竟然抄送了一份给你。”
  福亲王急了,说道:“不是啊皇兄,这不是探花的作品,是,噢,他没有告诉我姓名,总之这是一位高人的作品,和探花的主张完全不一样!过分简朴才是误国误民,危害社稷,皇兄您一定要看看。”
  几位大臣对视一眼,显然,这从来不管政事的福亲王,这次因为由奢入俭太过于痛苦,竟然捏造事实危言耸听,也太不着调了些。
  这不着调到让几位大臣,包括右相,都懒得出言反驳,并相信皇帝秦叙自有决断。当然,里面也有福亲王是皇帝亲弟的缘故。
  只是,第一次参与到政事中去的福亲王,让秦叙感到一丝新奇。他没有当场打击福亲王,只是摆了摆手,让几位老臣子跪安了。
  重要的政事早就商议完毕,几位老臣子都安静地退了出去。想到皇帝还是爱惜他亲弟的脸面的,对于福亲王没有一官半职在身、却说皇帝政令不好的做法,都不欲公开指责,只关起门来教,兄弟之情可见一斑。
  御书房内就剩下秦叙与福亲王两人,秦叙不怒反笑,说道:“过分简朴是误国误民,这歪理邪说是哪位高人给你说的,竟然让你推崇至此?”
  福亲王凑了过来,给他的皇兄亲热地斟满了热茶,说道:“我不认识啊,我知道,我是不学无术,只是个纨绔只会花钱。但我也不笨啊,觉得这位高人说得特别有道理,和别人说的都不一样,而且他说的后果太严重了,我不能不把这事禀告皇兄。第一次推荐文章给皇兄,皇兄你就看一看吗!”
  秦叙轻轻皱眉,怀着找茬的心思,他倒要看看,究竟是哪个“高人”说了什么话,来迷惑了他的皇弟。
  开头的赞誉,秦叙见得多了,被赞国家治理得好,尽管算是有些道理,但秦叙的内心也毫无波动。
  岂料再看下去,就颠覆了秦叙一直以来的认知。
  明明,这篇文章朴实无华,文采方面既不不对仗,辞藻也没有文人学子们的华丽,却是知微见著,连秦叙都不禁暗中点头。
  这位“高人”从长辈期盼子女成才、生活舒适,到国家上下给别国的形象,再到创造出繁华背后的手工艺者……
  如果这些各行各业高超的手工艺者,因为他,而失去了基本生活的依仗,让手艺高超的手工艺者反而无人问津,让各行各业都不再追求专业深度,岂不是本末倒置,变相鼓吹平庸最好,天道不酬勤?
  秦叙从头看到尾,思考颇多,却暂且没有表态,表面上也看不出喜怒,对一直期盼地凝视着他的福亲王问道:“依你所见,追求奢华,反而是一件大大的好事了?”
  “谁说不是呢!”福亲王秦慎理所当然道:“我们全国上下都有钱,普通百姓都能用得上好东西,比隔壁国家的王孙贵族都要过得好,这可不就让隔壁国家的人都羡慕死了吗!而且,皇兄,我觉得,这位高人,说不定就是母后特地派来的。”
  “哦?”虽然文章的确有理,可秦叙对这个说法并不感冒。
  福亲王自己搬了张凳子坐了下来,偷偷瞄了一眼袖中的锦囊纸条上的关键词,接着用自己的语言说道:“这位高人说的,游子盼着衣锦还乡,离家远了,报喜不报忧,回家的时候,总也得把自己收拾得妥妥当当的,不让父母担心,希望让父母欣喜。再想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