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前任高攀不起我[快穿]-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千亲兵都脸上无光。
  要知道,他们是勤王的亲兵,他们可是都代表着勤王的脸面,却连哥儿都打不过!真是脸都没了,还谈什么保护好卢军师呢。
  新官上位,卢瑥安第一次召集他们,当然得先建立起威信。
  建立好威信以后,卢瑥安就随和多了。
  卢瑥安兴致勃勃地对偏将问道:“你们都是跟在王爷身边的亲兵,在行军途中,对战孟军时,王爷有什么英勇事迹?其他将军身上有什么催人泪下的故事?普通兵卒身上又有什么令人动容的牺牲?传令下去,让每个人都准备至少三个故事,都说来给我听听。”
  他这么一问,便迅速拉近了与亲兵们的距离。
  要说,他们都崇敬的人是谁,必然就是勤王戎彧啊!
  粉丝们一起吹偶像,这是一件多么激动人心、越吹越振奋、提升交情的事!
  加上有卢瑥安吩咐的第一条命令,亲兵们当是军令一样执行,个个铆足劲儿天天吹,吹勤王,也顺带吹吹其他将军和战友。
  卢瑥安还没回到沂州,已经收集了上千个可歌可泣的行军事迹。
  包括勤王军队在内的所有投军兵将们,自带粮草军械、奋勇前进、以肉身抵挡孟国的重甲,竟然打了胜仗,齐心合力,互相解围,救了多少将军、频死兵卒、受害灾民!
  这自然得吹,还得大吹特吹!让全国百姓都知道军士们的战绩!特别是作战主力勤王军队!
  然而,这么悍勇守护国土不畏死不畏伤,自带粮食都要把孟军赶出衝国的兵将们,战胜后竟然犒赏抚恤甚少,少到令众将军都潸然泪下。
  令人扼腕叹息,心中不平。
  卢瑥安在从中挑了二十个极具代表性与感染力的事迹,找军中擅文的能人添油加醋的改编,甚至寻人编成朗朗上口的小曲,方便让歌女们传唱、方便让说书人赞颂!
  甚至,行至驿馆时,卢瑥安还亲笔画了勤王戎彧的光辉画像。
  上辈子卢瑥安的核雕就能雕得栩栩如生,画技自然毫不落后。
  驿馆中稍作歇息时,卢瑥安已经把底稿定了。骑着乌骓,举枪冲杀,画中之人威风凛凛,特别英俊特别帅,半身像、骑马像、打斗像,那紫色迷幻的眼瞳,那强悍有力而富有安全感的挺拔身躯,卢瑥安都画得英伟好看。
  连卢瑥安自己看了,也越发喜欢儿,想把画中人拿出来压着亲。
  而被勤王戎彧安排在卢瑥安身边的亲兵们,见到这画像,都不得不赞一声卢军师的画得传神又相像!仿佛见到真人一样!令他们想见了就恭敬地下拜!
  卢军师和他们主上总共才见过多少天!原来他们主上的相貌早就被卢军师记在心里了!
  这是令人艳羡的情意啊!
  得写进给主上的书信里呢。
  副将如是想。
  对于卢瑥安来说,当然能画得很像了。
  毕竟他有千里眼,勤王戎彧随时能当模特!
  这画画了,以后可以用来当吹勤王的书里的插图!
  趁着现在打了胜仗,民心所向,趁铁打热,卢瑥安有意帮勤王戎彧吹一波人气。至于功高盖主方面,卢瑥安也想过。
  但,并未功高盖主之前,皇帝从前对他们好过了吗?
  那皇帝,让人打仗却不给军饷,害他卢家上下不止,还害了半国的百姓。要不是沂州富裕,要不是勤王军队能顶得住,全国都让他害了,有什么好的。
  打了胜仗之后,皇帝的犒赏还令将军们悲苦落泪。
  都这样了,那他还客气什么。
  而且。
  勤王自备精良军队,结交各地武将,甚至早做准备,有意向于出兵孟国,卢瑥安只看一眼,就知道他野心不小。
  勤王都叫勤王了,这名号,一看就知道特别适合造反!
  造反前,得吹一波人气啊!
  勤王戎彧身上,不止有那些英勇的战绩,他那紫色的眼眸,不是异族的象征,而是天生的鸿蒙紫气!
  太好吹了!
  让全衝国的男人哥儿小姑娘都羡慕他去,卢瑥安想想就美滋滋。
  当然,这点等到造反的时候再吹好了。现在先把紫色的眼睛画出来。
  故事、曲儿和插图他都准备好了,这些,都写信让勤王戎彧知晓,得了他同意,卢瑥安才会把这些都发出去。


第63章 教坊名伶·21
  当卢瑥安的书信和插画送到勤王戎彧手上时,勤王戎彧的内心是——
  翻江倒海!无比惊喜!非常振奋!仰天长啸!
  原来在卢瑥安的心中;他的形象竟然是如此伟岸。作战时身先士卒、英勇无匹、如龙入海;救援时宛如战神;带的军队也犹如天兵神将;凶悍冲杀;护住衝国百姓的性命;修整时关心兵将、亲自给伤兵喂饭,令没有受伤的兵卒都感动不已;当被救助的村民百姓们夹道相送时,也不拿百姓一粒米饭;甚至留下兵器粮食,领导百姓一起复仇!
  要是真的有这样的将军;勤王戎彧也很想招过来当自己的手下。
  然而卢瑥安所说的,就是他!
  每个事迹,都是以崇拜不已的口吻描述的;还配了他形似神似,悍勇英伟的画像!
  拒卢瑥安的副将悄悄禀告;这些画像;都是卢瑥安亲手画的!
  在画完之后;他的瑥安还嘴角含笑,双目流连,显然是对主上仰慕不已!
  勤王戎彧照了照铜镜,发现自己的相貌,还真和卢瑥安画作上相差无几。
  这说明了什么!
  当然是瑥安真的把他的相貌记得清清楚楚、把他放进心里了!提笔就能画清楚的那种!
  怪不得瑥安不怪他那夜醉后唐突;
  怪不得瑥安会接受他的亲吻而不躲开;
  怪不得瑥安没怎么考虑就答应了他的提亲。
  之前还担心瑥安可能是因为他位高权重,可能推拒不过,而佰业又在他手里,才勉强答应的;并没有多心悦于他。
  如今,再也不用担心了!
  原来,瑥安早就对他心生仰慕了。
  美滋滋!
  抚摸着由他们头发扎成的同心结,勤王戎彧被那老皇帝激起的怒气,都给驱散了不少。
  犹记得犒赏圣旨颁发的当日。
  京城百姓还夹道相迎,感谢他们把孟**队赶回老家,而老皇帝却只赐几百美酒,道大家都辛苦了,却对死伤兵卒的抚恤事宜只字不提。
  犒赏圣旨颁发下去,将军们全都沉默地领了圣旨,一字一句确认,然后一个接一个对着老皇帝和众多在场的文官嚎哭了起来,好不可怜:“圣上!青州位于西北,自从历将军接替西北防线之后,孟**队时来抢掠,青州百分之九十的百姓,不是被抢走了、被杀害了、就是自行搬走了,剩下的都是官员,因为职务而留守,没有几个百姓可以收税的!粮仓更被劫过好几次,青州连粮都出不起了,我们回去青州,没有银子给伤兵残兵医治,希望圣上体恤啊!”
  老皇帝问了宰相,确有此事,正在犹豫中,蕲州守将也出列了:“蕲州年年旱灾,百姓都把田卖了,几次赈灾下来,蕲州粮仓也清空了!我们出兵都没有给粮,都是自行打猎和吃野菜,也希望圣上体恤啊!”
  “我们今年才被淹了!瘟疫死了很多人,都问百姓借粮吃……”
  “我们军饷都也削了,家人也连饭都吃不起,我手下的兵卒,家中老母七老八十了,都在做针线帮补家用……”
  “我们刚被孟**队扫掠过,城墙都被推了,金银也被抢了……”
  历国公站了出来,威严地喊了一声:“停!御前岂可嚎哭失仪?圣上一片仁德之心,没有计较你们丢城弃池,更没有降罪于你们,让你们将功赎罪,圣上下旨让各州府给你们犒赏抚恤,省了路上耗损,州府发放也能更快地到你们的手上。可你们还没回去问过所属州府,在殿上张口就来!”
  经历国公这么一说,老皇帝瞬间变得理直气壮了。
  是啊,要不是这些将军都不给力,怎么会让孟**队差点就攻进皇都?!
  这些守不住城的将军,应该引颈受戮才对!
  勤王戎彧举步提问:“要说到将功抵罪,请问,第一个追究的,难道不是历公您的长子、接替卢家将西北防线、却一接手就丢盔弃甲、让孟**队长驱直入的历将军?在防线突然崩溃、众将军奋力抵抗时,请问历将军又在哪里?”
  把历国公的亲儿子说成独自逃忙的典范!
  历国公瞬间面色都不好了。
  而那历将军是历妃的亲兄,在老皇帝面前刷了很多好感。老皇帝亲自替历将军说情道:“他已经被朕罚过了,皇侄莫要再提。”
  勤王戎彧又问道:“启禀陛下,本王封地沂州,此行死伤兵卒合计一万二千三百六十四人,而沂州穷苦,历年水灾,无人种田,粮仓空虚。初到沂州时,本王只得借贷修渠,越借越多,如今银子紧缺,还欠着债,加之出兵救援所费甚巨,本王实在借得不能再借了,听闻陛下曾花一万两白银购置花瓶,置于夏宫赏玩,而夏宫金银瓷器更多——”
  这下老皇帝的脸色也不好了。
  这不明摆着说老皇帝个人生活奢靡,却不体谅死伤兵卒吗?
  奈何勤王戎彧可是统领二十万精兵的统帅!要让手下兵将们都听他的命令,说话声音大得很!简直如雷贯耳!把老皇帝和历国公喝止的声音都给盖下去了,只能让百官都听着勤王说话。
  勤王戎彧从容地继续说道:“沂州的兵将们,此刻都着急等着陛下犒赏抚恤,这样战死的兵卒才能入土为安!可沂州实在发不出钱粮了,本王愧对沂州上下啊!因此斗胆向陛下借银子,这是本王早就准备好的抚恤所需单子,请陛下过目。”
  老皇帝:“……”
  历国公:“……”
  管着钱粮的文官们:“……”
  连向天子借钱的法子都能想出来,甚至连抚恤单子都准备好了,真是有备而来!
  但,刚刚历国公骂将军得寸进尺的法子,他们这下都骂不了了。
  人家沂州的王就在这,能说勤王不知沂州有没有钱粮吗?
  不能。
  沂州也的确年年水灾,当初陛下把沂州给勤王当封地时,百官无不叹息的。
  而勤王甚至自曝以王爷的身份,向别人借贷!
  让堂堂有封地的王爷如此穷困,丢脸的是当今圣上啊!
  而将功赎罪的说法,对勤王来说,也更说不过去。
  人家沂州出兵援助,死伤了一万多人,老皇帝却只给美酒。
  要是孟国下次再侵占,这还有谁愿意协助反击啊?
  勤王戎彧说得有理有据的,文官和将军们都等着老皇帝答应了。
  而历国公又出列:“虽说如此,但圣上早有旨意,凡是参军抵抗孟国的贱籍兵卒,战胜后,他和他的家人皆可脱离贱籍,升为平民。据我所知,圣上是请沂州流民参军,将功抵过,升为平民。”
  文官们听得膛目结舌,老皇帝却点头首肯道:“历公所言极是。”
  “就算升为平民,但若不赐田,平民无田可种,没有营生,容易落草为寇,重做之前所犯之事,”从古到今,勤王戎彧有备而来,又举了不少例子,最后说道:“请陛下为他们赐田,以作抚恤。”
  战斗机历国公双目一瞪,反问道:“贱民赐田,那平民参军抵御孟军的,又该作何赏赐?”
  老皇帝也道:“这事儿,皇侄你都有封地了,就在封地里选出良田赐给他们不就行了?”
  老皇帝油盐不进,极不好说话!
  勤王戎彧也再没出言。
  犒赏和抚恤的事,老皇帝和历国公都以为这么揭过去了。
  到最后,老皇帝还想着赐婚的事儿,一脸便秘地说:“皇侄,你抗击孟军有功,而又年二十有二,尚未婚配,朕特意把最宠爱的掌上明珠——”
  勤王戎彧却高声盖过了,他举袖掩面道:“本王一想起无数战死的英勇兵卒,因为本王穷困,他们无法光荣下葬,而一起并肩杀敌的受伤战友也无法得到医治,本王就悲从中来,痛哭不已,无心婚配之事!恳求陛下借予钱粮,这些救命钱粮对于本王来说,千难万难,可对于陛下来说,只是夏宫里区区几个花瓶而已!而且,陛下,六皇子来劝说本王的时候,签字画押了,战胜之后,会补偿沂州!”
  老皇帝:“……”
  老皇帝装病,突然晕倒,被人抬着搬走。
  被宫人们抬到御书房,老皇帝捂住心口,气得狠狠喘气了好几次!
  “这无赖!”老皇帝怒道:“就是番邦来的无赖,尽跟流民学的无赖办法!朕怎能把小公主许配给他?!他还对朕也自称为本王!无法无天!”
  怒骂完没多久,那边小黄门又来禀报:“勤王爷还说,同赴战场的死伤手足无法得到医治和厚葬,他无心喝酒,于是勤王爷和将军们只领了圣旨,都拒不领受美酒!而将军们甚至都当场写了辞呈,表示有愧于将士,不敢只带着美酒回去,陛下,这是他们写的辞呈。”
  老皇帝:“……岂有此理!”
  这还不算完,老皇帝有更气的。
  就是在卢瑥安的书信来到京城之后,老皇帝便觉得,这勤王戎彧太不要脸了!
  见过不要脸的,还第一次见到这么不要脸的!
  原因不是勤王天天来追债,是因为吹勤王的人突然爆发式增多!
  勤王与其他众多军队击退残忍次凶悍的孟军,很得民心,当日勤王进京,相貌堂堂,俊得不行,百姓纷纷瞻仰,对勤王的过往和具体的战绩很是好奇。
  于是,吹勤王的书一出,瞬间大卖特卖!
  勤王戎彧虽然有想过办这样的事,但他还是比较要脸的,做不到像卢瑥安这样,把热情的迷恋和崇拜都写在书画里。
  不过,这是卢瑥安一番心意,而且谋士们看了都赞好,勤王戎彧脸红着就找人办了。
  这种吹自己的书,不是一本,是一系列的!
  比如《勤王沂州治水赞》,歌颂勤王借贷治水,亲力亲为,甚至跳河救人、官兵感动的事儿。
  而《勤王画像集》,则画满了勤王各种各样的肖像,天生贵气的紫色眼眸十分清晰!
  还有《勤王勇战孟军》、《勤王收服大锁山》、《勤王!你想不到的惊世战神!》等等盛赞勤王戎彧战绩和百将以及兵卒们英勇杀敌的书!
  把勤王吹得天上有地下无,不但是百战百胜的战神,还是爱民如子的王,还有画像为证,长得非常帅!
  梦中情王呀!
  是心动的感觉!
  除了赞勤王的,有些书里,还夹带私货。
  比如某小兵身中数箭,都坚持住挥刀砍向敌军,随后与敌军同归于尽!
  又比如某骑兵因为没得粮草,又被孟军围困,不能打猎,于是只得啃衣服、吃野草为生。心爱的战马不忍主人饿死,竟然自己把自己撞死了,把美腿伸到主人的口中……
  更有某某将军的驿馆的侍者的姨妈的女婿的爷爷的侄子等散播将军们拒领美酒、然后当场写辞呈的事!
  除了书籍,还有歌妓们新唱的曲子、戏班们新排的戏、说书人新说的小段、街头小童歌唱的童谣!
  总之,上到老,下至小,无论是喜爱逛书铺的文人,还是热衷听曲听戏的纨绔们,看了会落泪,听了会传播!
  听说那么英勇的死伤兵卒们没得抚恤,得不到医治,甚至不能好好安葬,圣上竟然也不给灾后重建的银子,而圣上建的夏宫,却一个花瓶就价值万两!百姓们听后,跟着悲痛不已,纷纷找到将军府上去,表示可以捐钱。
  在早晨起来打开宫门的时候,守兵还发现,宫门竟然被砸了烂菜叶臭鸡蛋甚至潲水!
  衝国开国以来,还是第一次发生这样的事。
  而夏宫那边,甚至发生了抢劫案!
  好多花瓶不翼而飞!
  不管是不是价值万两!
  不过皇家花瓶很难卖出,又非常易碎,于是夏宫那边又失窃了一次。
  这次丢的是金银摆件,只是,到了第二天,被融了一半的“金银”摆件又被退了回来,现出了里头黄铜的铜色。
  老皇帝听闻此事,很气愤的找历国公算账去了,质问他为何以次充好。
  历国公这边受到了质问,丝毫不慌,只说会好好调查此事,请陛下息怒之类。而且,他还能为老皇帝出谋划策:“那勤王无赖至此,竟然吹嘘自己,抹黑陛下,还支使无辜百姓往宫门砸烂菜叶,实在非常可恶啊!”
  老皇帝的注意力被转移了,他很是心痛地说道:“这得怎么办?朕不想被如此抹黑,也想犒赏三军,但苦于私库国库都快用完了啊!年末又得给朝中官员发俸禄,朕能怎么办?而那些将军递了辞呈,竟然没人接替他们的位置!青州蕲州等地又来问朕要银子重建边防、重修城墙,这得怎么办?”
  历国公支招道:“臣有一策,如今之计,不若卖官鬻爵。”
  对于此事,历国公思考了好几天,终于把章程写了出来,呈给老皇帝。
  他的计策,就是让家中富裕的商人们可以买官买爵!让国库充盈起来!
  不过是凭空增加官职和爵位而已,买来的官爵不用干事,就挂个名,对皇帝来说划算得很。
  老皇帝问道:“会有人买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