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前任高攀不起我[快穿]-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才咬咬耳朵就这样了,果真是贞洁可爱的古人呀!
  卢瑥安见此,便小声道:“我虽然名声不好,但刚刚夺了你的贞洁,不管你是谁,反正你就是我的人了。”
  秦叙虽然脑袋有点晕,可他反应不慢,回得忒快:“如此甚好。”
  卢瑥安别过脸去,努力忍住肩膀别笑得抖起来,可唇角却忍不住,翘了。
  秦叙则是脸如柴烧,热得不行。尽管挺热的,可他更想多来几下。
  横竖都是卢瑥安的人了。
  秦叙摸了摸自己的耳垂,心中又道,横竖他皮糙肉厚,耐咬。
  此时走廊外的脚步声终于赶到,卢瑥安出手扶了扶秦叙的小臂,秦叙便正襟危坐的坐在卢瑥安的身边,腰背挺得非常直。
  只是他的身体暖烘烘的,脑袋还有点儿晕乎,双腿更想在皇宫里围着内墙飞奔好几圈,无数的喜悦想要像喜鹊一样欢呼出来,但他压住了,此刻跪着的、想要把卢瑥安押走、对卢瑥安动用私刑的四人还没解决。
  秦叙静下心来的,冰冷的目光扫过跪着的四人,仿佛在看四条尸体。
  这一切,护卫们眼观鼻、鼻观心,佯装没看见。
  唯费旺财与三个衙役心里掀起惊涛骇浪!
  牢头和历公公等人赶到,毕恭毕敬地对着秦叙跪拜行礼,高呼万岁。没一会儿,通判古大人去而复返,见着他们请的典史被圣上抓拿,他也跟着惊恐无比地跪倒了。
  费旺财心中暗暗叫苦,原还有点秦叙和卢瑥安都是假的希望,现在见着这么多长官跪倒,连最后一丝丝盼望也没了。
  秦叙回过神来,视线冰冷,沉声道:“此人是何人?大牢中出入自如,无故提前提审,出言不逊,是哪一位官老爷,要当朕的父皇?”
  费旺财泪眼汪汪,被护卫压制着跪倒的他此刻疯狂摇头,呜呜的声音不绝于耳。通判古大人听到秦叙的话,吓得不行,都要长跪不起了:“回圣上的话,此人是请来做杂事的典史,名叫费旺财,臣识人不清,教导无方,请圣上赐罪。”
  秦叙摆了摆手,冷声道:“朕命你立即严查此事。”
  通判古大人旁边的牢头更是瑟缩不已,猛地磕头,他放松了管辖,把熟人费旺财放了进来,也得跟着受到牵连。
  几个狱卒把费旺财一干人等押到刑房里,他们还没动手行刑,熟知刑具可怕的费旺财哪敢拖延时间、欺君罔上,马上把一切事情交代了出来,并把吴英祈写给他的认罪书和一双银耳环呈了上去。
  通判古大人收到证物,让人为费旺财写了供词,冷语道:“你不敬圣上,此罪无可饶恕。且你身为典史,却滥用职权,勾结外人,妄想动用私刑、屈打成招,出言不逊、作威作福,料想不是第一次犯了,从前有多少冤假错案?给本官继续审!”
  凡是进去刑房,就没有干干净净出来的。此时的皮肉之伤、筋骨之痛,终于使他深切地回想当年,费旺财含着热泪,把一桩桩徇私枉法的事抖落出来,心中后悔莫及。费旺财如今才知道,那些刑讯手段一样样用在自己身上,是一件多么痛苦焦灼的事。
  而另一边,通判古大人把费旺财的供词、以及他提供的认罪书、银耳环呈了上来,送到卢瑥安和还没离开的秦叙的面前,交代出审讯出来的一切。
  那熟悉的字体,让秦叙心里微微泛酸。
  是卢瑥安曾经以深切的情意临摹过的字体啊!
  再看内容,还没开始升堂审问,那吴英祈就把卢瑥安的认罪书写好了。基本说得与吴英祈控告的无异。说卢瑥安身为杂役,却妄想嫁入主人家,因为与吴老太太言语不合,便伤人潜逃,还偷了他准备送给亲娘的银耳环、银手镯与金钗,其中银耳环因为想念而随身带着,银手镯与金钗则变卖了折成银子。
  卢瑥安的一腔情意,全被当做狼心狗肺,那吴英祈连卢瑥安的耳珠从未打洞都不清楚。
  前夫插赃陷害,而他又欺瞒身份,卢瑥安得多伤心!
  秦叙粗糙的手掌不禁搭在了卢瑥安的手上,柔声道:“别伤心,以后有我。”必教那人后悔做人。
  卢瑥安反过来握住了秦叙的手,安慰道:“没事,早就料到了。”
  那吴英祈都报案诬陷了、还亲手画他的通缉令,如今插赃陷害也不出奇。今日抓到费旺财马脚,对后日的升堂的官司更为有利。
  卢瑥安是平静的,内心甚至有些胜利在望的喜悦。
  不枉他以身试探、引蛇出洞。
  可卢瑥安如此若无其事,仿佛已经被伤到麻木了,秦叙被不知名的大手攥紧的心脏,他捏紧了卢瑥安粗粝的手指,心中更为痛惜。
  ……
  夜里,吴家。
  拄着拐杖练习的吴英祈来回几步,心中有些忐忑。
  那费旺财说事成之后,会再来找他报喜、顺便再次要钱吃酒,可他等到日上三竿、日渐西山、再等落月屋梁,都未见费旺财回来。
  吴英祈便差人去费旺财家里问。


第35章 糟糠原配(18)
  等了好一会儿;新的杂役回来了,带来的果然是不好的消息。
  费旺财果然没回去;并且一整天都不见踪影。
  费旺财的妻子也在奇怪;怎么夫君天没亮就出去;天黑了都没回来。不过她不太担心;还安慰吴英祈新请的杂役,说道:“夫君有时候一去就几天不回,或许是京府需要他办事了;有什么事可以先告诉我;等夫君回来了我转告于他。”
  说得合情合理;杂役便把费旺财妻子的说话转述给吴英祈听。吴英祈听了;放心了一点点,可还是觉得事有跷蹊;仿佛隐隐有一张大网降落下来;要罩到他的头上。
  但也只得耐心等待。
  后日升堂,便知道了。
  吴英祈又想;他的同窗费旺财在京多年;早就混成了京府衙门中的地头蛇;对付区区一个外地来的、无父无母又无权无势的逃奴哥儿应该不在话下,让卢瑥安认罪的那点小事应该难不倒他。
  吴英祈刚这么想;吴老太太也回家了。
  她参加完饮宴回来;尽管她的面色是喜气洋洋的;身上穿金戴银、涂脂抹粉、看起来富贵非常;回来了却长嗟短叹:
  “今日见到府尹夫人;我跟她说话,她竟然不理我,脸色也不好,真是眼睛长到天上去了,明明连圣上都来亲自探病慰问我们家呢。等你恢复官职以后,做大官了,一定要把这个眼高于顶的府尹给收拾一番。那府尹究竟是多大的官?居然连我都不理。”
  吴英祈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他在屋里拄着拐杖走了两步,说道:“娘,你看,我的脚快好了,应该很快就能官复原职。我探花出身,又有圣上赏识,如果能直入内阁,区区一个京府府尹不算什么。说白了,他就相当于管京城事务的县官而已。”
  吴老太太笑了,说道:“原来相当于县官啊?我还以为她能多厉害呢!说起来,今日又有几家官夫人想和我们结成亲家,但我还没答应她们。你又说丞相之女对你有意?你卧床这么久,除了派人来过一次,她到现在都没来过。丞相府也没派人来送礼。”
  有丞相嫡女珠玉在前,尽管婚约暂时告吹,但给吴老太太抬高了内心对儿子婚事的门槛。不是高门儿女,不是世家大族的人家,她都不太看得上眼了。
  然而高门贵女,或者是有实权的人家,都听到圣上不喜吴英祈不尊师重道的风声,得知吴英祈没有起复可能。既然知道吴英祈遭到圣上厌弃,那干嘛想不开要把自己的儿女许配给他?
  唯有不知道内情的小官人家邀请吴老太太去,想着探花能前途无量。可惜吴老太太都看不上眼,于是,她便在这段期间里错过了不少或许能结亲的人家。
  只是对于他们来说,错过小门小户都不要紧。
  吴英祈想了想,这晚亲笔写了一首带有“多日不见甚是想念”的藏头诗,让新来的杂役又跑一趟,明日一早送到丞相府东边小侧门的门卫去,请门卫转为送给一位叫曹妈妈的婆子。
  情书送得驾轻就熟了,于是第二天一早,忱素如看到了这封藏头诗。
  忱素如:“……”
  她还没找吴英祈算账呢,结果吴英祈还敢来惹得她的火气?!当她堂堂一个丞相嫡女是这么好骗的吗?
  可实际上,还真的连她爹丞相忱奕,都被吴英祈骗去了。
  忱素如一时想不开,差点就直接把这封情诗扔放在火盆里烧掉。
  可想想还是别了,明儿吴英祈被告抛夫谋财,当时候当送礼好了。
  后日诉讼之日还没来,今天,福亲王遵守诺言,用查得的证据,上奏弹劾吴英祈抛夫谋财,品行不良。他第一次干这么激动人心的事,这奏折他也不太会写,但由都察院的老御史们帮忙操刀,变得有理有据,铿锵有力:
  “派人到太州淮扬核查,又得安平书院山长以及蔡先生的证供,卢氏确实是吴英祈的男妻……综上所述,吴英祈贫贱时靠哥儿赚钱养家,发达时却抛弃糟糠、谋夺钱财,无情无义,有才无德,难当大任!”
  福亲王慷概激昂,第一次在大殿上陈词,当说完了,他眼巴巴地看着他亲兄的反应。
  按理说,他亲兄亲自探监、又想把人娶回宫,而他又辛辛苦苦的派人查了,还把奏折的内容都背下来了!他亲兄应该会大大地褒奖表扬他吧!
  岂料,却被他亲兄秦叙给摁住憋死了。
  在福亲王弹劾完毕后,大殿之上,秦叙面无表情的,没有嘉奖也没有贬斥,只问道:“据朕所知,刑部尚书有些异议。朕日前探望,得知探花报案了,有一位逃奴伤人并且偷窃他家钱财,这人似乎是姓卢。”
  秦叙这么一提,刑部尚书只能出列,他俯首答道:“回圣上,是。吴英祈曾状告通缉杂役逃奴卢氏伤人偷窃,然两日前卢氏前来伸冤。双方证词不一,未下定论,明日由京府通判古大人升堂审问。”
  丞相忱奕却借机说道:“臣认为,福亲王所弹劾之事,与吴探花所报案之事,是两件案子。福亲王弹劾的,卢氏十三年负责挣钱养家,供养吴探花读书,吴探花却抛弃糟糠、品行不佳,事实摆在眼前,已经证据确凿,无可异议;而吴探花状告卢氏伤人偷窃一案,未知内情,则未下定论。”
  秦叙脑袋一点,道:“既然如此,明日升堂后再作定夺。”
  秦叙说罢,因为这是有关控告官员的案件,秦叙还亲自点了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和都察院的检察御史福亲王三人共审。
  福亲王应了,虽然今天准备多时的弹劾没有被嘉奖到,但是,明日审案,他会再接再厉的!
  ……
  此案属于民告官,位卑被告者竟然敢伸冤反告,还闹到圣上耳里,实属罕见。
  本来官员们本来都不太清楚这事的,被秦叙在殿上这么一说,都对此案关注起来。他们不知道内情,下朝回家之后,只把探花郎是负心汉的消息,告诉自家夫人,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夫人们对吴英祈唾弃了一番,纷纷庆幸自己没和吴探花家结亲。特别是前几日才见过吴老太太、请了吴老太太来饮宴、和吴老太太表露过结亲想法的官夫人们,知道福亲王弹劾吴英祈,她们都后悔了。
  真是害人不浅,都害了一个哥儿,那吴老太太还说吴英祈没结亲,要她们多多留意京中贵女!万一她们保媒了,可不是害了别人家的好姑娘好哥儿?
  母子俩都是害人的。
  明日升堂,得派人好好的去慰问一下那位受了欺辱的卢氏才行。
  而当日有份跟圣上到探花家探望的官员们,则对此案作了诸多猜测。
  那日圣上态度不明,虽然亲临探病,但了不准探花吴英祈起复的命令,却是很明确的。今日在朝上特意提起此事,显然对此案十分重视。
  如果探花无罪,那只是品行不端,撸掉官职就是了。若是探花被抖落更多不堪事,那下场肯定不止罢官啊!
  但他们这些内阁老臣子,也不是要亲身审案的人,猜到了也就算了。而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可是要亲身参与判决的,他们都有点拿不准圣上的意思。
  毕竟他们只得知圣上关爱臣子,特意到探花府慰问过。但福亲王都弹劾了,这也未必不是圣上的意思。
  那圣上今日把这事明说,是想帮探花洗冤,还是想加重处罚?
  于是下朝之后,他们特意请教为官多年的丞相忱奕,忱奕心中暗笑,他也不提什么,只说出了那天,秦叙到探花府探病时,把探花官职停职不留任的事。
  这么一句,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便懂了。
  末了,忱奕又添了一句:“你们有所不知,探花控告的卢氏,与圣上赐予牌匾的、核雕馆卢大师,是同一人。”
  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便更懂了。
  十三年夫夫,卢氏被当做杂役,还挣钱养家,被抛弃时心中怨愤伤人情有可原!这不就是伤心人殴打负心人吗!
  至于偷窃,卢大师的核雕闻名京城,吴英祈出身寒微,料想没多少银子。那卢大师拿回自己挣得的银子有什么错?
  即使卢大师真的偷窃伤人了,也得从轻发落啊。
  而户部尚书家的次子周鹤延,他消息灵通,听他父亲下朝后说起此事,他颇为好奇。
  探花郎的好戏不容错过!没想到,当日那位卢氏毅然休夫、离家出走,今日他还敢以平民的身份状告官员,周鹤延从未见过这样刚烈的哥儿,决定也到衙门去围观旁听一下。
  而在家中养伤、久别官场的吴英祈,对今日朝堂之事一无所知。即使费旺财没给回音,但料想那卢瑥安就一逃奴,认罪书都画押了,肯定得不到好处,最后任凭他处置。吴英祈沐浴更衣,甚至还颇有心情地挑选清雅的衣物,突显出自己的文质彬彬。
  吴老太太也换了好几套,让吴英祈给点意见。
  吴英祈含笑道:“娘你年轻,穿什么都得体好看。”
  吴老太太笑颜如花,往自己头上别了一支金钗,说道:“可不是嘛,我们是主人家,必然要把那逃奴给比下去。不知那逃奴是怎么逃的?京城通缉两个多月都抓不到他,难道他扮成乞丐,污了自己的脸?”
  “不知道,反正能逃这么久,算他本事。”吴英祈没有想过为什么,猜测和他娘亲的差不多。
  吴老太太笑道:“再本事还不是落到官府手里了?”
  吴英祈“嗯”了一声,提醒道:“娘,记得明日作证时,官老爷问你了,你才回答,不要喧哗抢答,否则达到三次就会被行刑。”
  吴老太太一脸不在乎地说道:“行了知道了,再说了,你是探花出身,我们家连圣上都来慰问,那县老爷敢对我们放肆嘛?”
  吴英祈不置可否,虽然他的娘亲是有点托大了,但,吴英祈自己都是这么觉得的。
  考中探花、获得圣眷,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一个小小的逃奴,算得上什么。
  ……
  与福亲王协同审案的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去问了丞相忱奕的意见,福亲王则到牢里来,对卢瑥安交代了一番。
  交代的都是升堂的注意事项,比如不得喧哗、不得呛声、见到通判等大人要下跪,被问话时又该怎么回答,等等。
  难为福亲王背了这么多他自己不会用到的,卢瑥安对他感激得很。
  福亲王好不容易交代完,又忐忑道:“我明日有份审理此案,我——算是有点身份的人,你明日就知道了,希望别怪我。”
  卢瑥安微笑道:“其实我已经知道了,希望王爷你也别怪我。”
  福亲王:“……!!”
  原来卢大师已经把他亲兄拿下了,让他亲兄报出身份了吗!


第36章 糟糠原配·二更
  但是;如果他亲兄都被人拿下了,怎么会——
  福亲王问道:“那皇兄有来提醒你明日升堂要注意的地方吗?”
  卢瑥安摇头:“没。”
  福亲王:“……”没想到他皇兄如此不贴心!
  “他事务繁忙;可以理解;”卢瑥安微笑道:“有你提醒就足够了;谢谢~”
  温柔的眼神中有着十足的体贴;可他皇兄的确没来。
  对卢瑥安来说这么大的事,总不能作为好友的弟弟提醒了、而要把卢大师娶回家的皇兄却没来提醒吧!在辞别卢瑥安之后,福亲王赶紧奔往皇宫去问。
  此刻;秦叙沉迷奏折;正在奋笔疾书。听到福亲王的问话;秦叙手上没停;只摇头道:“朕不需要。”
  “???”福亲王不禁问道:“卢大师明日升堂,皇兄就算不提醒;也不去看望一下吗?”
  人还没娶回来;皇兄就如此怠慢!
  是朝事太多了吗。
  秦叙做什么不需要向他弟弟交代,他摆了摆手;招来几位老先生;给福亲王补课、并且考察本朝律法。
  福亲王记起家中那一箱子关于律法和注疏的书籍;欲哭无泪。
  不过,就当是为明日审案补课吧!
  福亲王如此安慰了自己。
  翌日。
  吴英祈拄着拐杖;由新请的杂役抚到马车上;和作为证人的吴老太太一起;一起坐马车去到京府衙门的门口。
  来到之时;衙门之外;已是人头涌涌。
  吴老太太好奇道:“平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