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成皇子怎么破-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单是那些蛮夷,自然不成气候,只是,如今这朝中生出了些糟粕,朕怕是不得不着手清理一番了。”
  卫庆之听了这话很是吃惊,他从小就是直来直去的性子,最见不得有人在背后耍花招,再者,卫庆之私心里还是十分崇拜自己父亲的,觉得他不失为一代明君。
  大卫开国这么多年,虽说到卫齐也不过第二代,但是老百姓安居乐业,大卫也是国力强盛,这样的太平盛世,为何还有人看不过眼妄想将它打破呢?
  然而,现在卫齐不惜将自己召回,让他这个资历尚浅的皇子去北方大营驻守,可见局势真的到了不得不防的地步了。
  卫庆之想到自己在西北这几年的所见所闻,心里只余叹息——大卫虽已收服周围大小属国,边境摩擦却不可避免,时有发生,卫庆之从军几年看过的流血事件不在少数,甚至偶尔两方冲突,大打出手,随随便便几十条人命交代出去也是有的。如果,大卫真的跟北境打起来,周围小国难保不会伺机而动,到时候以少敌多,吃苦受难的还是老百姓,毕竟,流离失所的永远都不会是战争的发起者。
  卫庆之苦恼的扶着额头,他没时间了,是时候离开了。
  半个月前,卫庆之就该启程北上的,出发在即却收到南边传回的急报,沐王一行南下遇刺,王妃当场被害,六皇子卫允之被沉船砸中后音信全无,生死不明。
  卫齐当场便摔了茶杯,面色发白,双手直抖,太医们跪在地上哭天喊地的求卫齐“保重龙体”,第二条急报传回时,卫齐更是直接吐了血——卫允之的佩剑和靴子在下游被找到,那里还有浮尸若干,却已经泡得发白,看不出面容,其中一具尸体的穿着与六皇子甚似。
  “……允之……朕的儿子……我的儿子啊……”
  一国之君卫齐病倒了,太子卫恒之监国,卫庆之临时被任命南下寻找卫允之的踪迹,北营大帅依旧是北营大帅。
  卫庆之痛恨自己的没头脑,他分不清这场尔虞我诈中究竟谁是主谋,谁是帮凶,他只知道自己的血亲如今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隐约的,卫庆之仿佛有些思绪,却总是抓不住,又或是不敢想,不愿想,他只能日复一日重复着寻找的过程。从一开始的暴躁易怒、见到有人懈怠搜索便要冲上前去,轻则呵骂,重则鞭打,渐渐地,卫庆之自己也迷茫起来,他甚至已经不敢再抱有任何希望。
  卫允之还活着吗?
  有生之年,他还能听见那孩子笑着喊自己“四哥”吗?
  终于到了不得不走的地步。
  卫齐还病着,北境却等不及了,卫庆之逼着自己转身——除了弟弟,他还有家国天下要去守护,他是大卫的四皇子,这是他与生俱来的使命!
  卫庆之在东城只停了一夜,见了两个人。
  第一个见的人自然是卫齐。还是尚未知天命的年纪,卫齐这一病像是把半辈子的病气都一起发出来了,整个人昏昏沉沉,缠绵病榻,自卫庆之南下,直至他北归,竟没有一丝好转的迹象。
  卫齐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要卫庆之尽快赶往北方大营,他甚至没有问起卫庆之南下的事,想必这位一国之君也知道,自己虽然贵为天子,这世上却也有很多他无法改变的事,譬如生老病死,譬如阴阳相隔。
  卫庆之见完卫齐后愈发失落,这位少年将军将将及冠,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也正是需要长辈开解指引的年纪,如今却只能在承受失去弟弟的打击后,眼看着自己的父亲猛然苍老起来,什么也做不了。
  出宫的路上,卫庆之被小太监领着去见了第二个人,他的生母,大卫的皇后。
  “皇上要你去北边?”
  “是。”
  “坐下说话,跟母后这么生分做什么?”皇后娘娘还是一如既往的端庄优雅,母仪天下,卫齐的病似乎并未对她产生任何影响。
  “儿臣急着出宫,父皇的旨意,儿臣不敢违抗。”
  卫庆之字字铿锵,几年的军旅改变了他,他早已不是当年在皇宫里闹事爬墙的四皇子了。
  皇后看着自己心爱的小儿子,目光里也多了几丝感慨。
  “出发前不去见见你大哥吗?你这几年都在外头,兄弟俩的关系可不能因此生疏了。”
  “太子监国,必定事务繁忙,我就不去打扰了。”
  卫庆之这话说得其实很是出自肺腑,皇后听了却皱起眉来,张口就要训斥,最后又生生忍住了,只是拉着卫庆之又说了几句关心的话。
  “现下是冬天了,北边又冷得厉害,出门在外,千万当心身体。”
  ……
  那一晚,卫庆之错过了宫禁,皇后索性将他安排去了旧时住所。这在皇子成年后是不合理法的,只是卫齐病着,谁又来在乎这样的小事呢?
  就连卫庆之自己都没放在心上。
  作者有话要说:
  100章了,不容易啊……值得纪念。
  话说,今晚JJ抽什么风,弄了好久才发上来。


第101章 皇子北归记
  天上零零星星飘着雪,地上却早已是厚厚的一层。
  郊外阡陌纵横,却是十里路上遇不到一个鬼影。街道上行人稀少,偶尔有人撑着伞经过,也是行色匆匆。
  南方的冬天,并不比北方好过。
  “爹,我们要在这里待到什么时候啊?”
  “快了,爹还有件事要做,做完了……咱们就回家。”
  一家生意惨淡的客栈大堂里,父女俩正坐在一起看着外面的街道无聊发呆。
  远远地,渐渐遮蔽了天空的大雪里显出两个人影,一高一低,慢慢的向他们走来。
  “哎吆,客官里面请!冻坏了吧?小店里备了炭火,两位客官赶紧烤烤火,暖暖身子!”
  客栈老板从柜台里跑出来,将那将将踏进门的两个年轻人迎了进来。
  “多谢。”
  高个子的年轻人拉着矮一点也年幼一点的年轻人走到那对父女俩身旁,坐下一起烤火。为示礼貌,那人还朝小姑娘的父亲点了点头,道了句“打扰了”。
  “两位客官是要住店的吧?不知道您们打算住多久?”
  掌柜的凑过来,那高个子便转过身去跟他说话,问了一间房的价钱,又问晚上有没有炭火,最后说先付两晚的钱。
  “这雪不知要下到几时。”一直没开口的少年看着外面越下越大的雪,不禁露出担忧的神色。
  “别急,雪一停咱们就走。”那高个子闻声立马来安慰他,“天气这样冷,万一冻到了,得不偿失,还是在这儿住几天吧。”
  “恩,也只能这样了。”
  那位年轻的父亲听到了,笑着搭话:“两位小兄弟也是去北边的?”
  “是,我们兄弟俩正是赶着回家过年。”
  “那正巧,咱们可以一起赶路。”
  中年人朝高个子挪了挪凳子,连带着他的女儿也一起被挪动,小丫头高高翘起的脚尖撞到了对面那少年的膝盖。
  “啊……我……”
  小姑娘红了脸,惹得那少年笑了。
  “不碍事,你又不是故意的。”浑不在意的伸手掸了掸,那少年忽然注意到小姑娘的脸,眼中闪过一丝惊奇。小丫头抬头看了看他,一时间也忘了避开目光。
  “秋丛,小姑娘怎么好这样盯着人家的脸看?”中年人说着话,语气却并无责备,毕竟女儿年纪还小,普通老百姓的避讳也没那么多。
  “这个小哥哥长得真漂亮……”叫秋丛的小女孩又看了看漂亮的少年,继续道:“爹,他跟我长得有点像。”
  “哈哈哈……你这小丫头,这是在变着法子夸自己长得好呢?”
  几个人都笑了。
  天还没黑,几个人就吃了晚饭,各自回房歇着去了。
  李茂去厨房要了热水,一桶桶提到房里,很快就将沐浴的大木桶灌了半满,旁边还放了满满两桶热水。
  “快去洗澡吧,冬天水凉得快。”李茂说着就往门边走。
  “你去哪儿?”
  “我……出去看看。”
  “你走了,谁给我擦背啊?”
  “那……”李茂揉了揉鼻子,在门边站住了脚,“你先洗,我等会儿进来。”
  话音刚落,门便被关上了。
  卫允之看着门外一动不动的淡淡的人影,忍不住挑起一抹玩味的笑,转身脱衣服去了。
  坐进微微发烫的热水里,卫允之舒服的直叹气。
  最近一段日子过得却是艰难了点,知道李茂没多少银子了,卫允之是能省就省——住店都是少数,偶尔碰到好心人家借宿,走之前意思着留几个铜板,要是赶得不巧,住在破旧的土地庙甚至摆棺材的义庄里也是有的。
  只是,天越来越冷,李茂还好,卫允之从小娇生惯养的,眼看着就扛不住要得风寒,李茂态度便强硬起来,死活不许卫允之再凑合。
  “哎,钟馗大仙,你再不进来,水可就凉透了!”
  李茂听到屋里传来轻快的声音,有点想笑,最后推开门进去了。
  粗糙的手指停在纤细的锁骨上,小幅度的摩挲着,然后又不动了。
  “怎么了?”卫允之不明白,李茂刚刚还挺高兴的,虽然表面上没什么变化,但他看得出来。
  “你瘦了。”
  如丧考批的沉重语气逗笑了卫允之,他本想说“大哥,咱们是在逃难,能不瘦吗”,出口却又变成:“是结实了,你看看,你摁一摁,是不是结实多了?”
  李茂不说话,握着澡巾继续给卫允之擦着背。
  “哎,你闻闻,我这头发是不是馊了?”
  卫允之一脸嫌弃,抓着湿漉漉的黑发朝李茂鼻尖凑。李茂倒是不嫌弃,不仅没躲,还煞有介事的凑过去闻了闻,然后终于忍不住笑了。
  “真馊了啊?”
  李茂努力憋着笑,低着头摇了摇,手上的澡巾都抓不住了。
  “咦!让我看看你的虎牙!”卫允之仿佛发现了稀世珍宝,李茂的虎牙真的很可爱。
  说着就上手,水滴得到处都是,李茂的下巴都湿透了。
  “我洗好了,你快去提水,趁着屋子里暖和也洗个澡。”
  卫允之一个澡洗得红光满面,满足异常。
  “水还热,我就着洗就行。”
  “你去不去?”卫允之衣服穿了一般,歪着脖子登李茂,“我都多久没好好洗澡了,这水里都是灰!你还当是小时候呢?”
  李茂就那么站着,也不说话,这是两人产生分歧时他一贯的反应。
  “行,我穿好衣服去厨房给你提热水,这总行了吧?”
  话音未落,李茂提着两只空桶,头也不回的出了门。
  卫允之坐在凳子上擦着头发,一脸了然,对于怎么对付李茂这头倔驴,他从小就比别人精通百倍。
  李茂死活不要卫允之给他擦背,最后当然拗不过,卫允之说了,礼尚往来,不能总是李茂吃亏。洗澡时李茂整个人都绷的紧紧的,就怕自己出丑,结果还是没绷住。
  “这有什么?”卫允之瞥了一眼血脉喷张的李二茂,“说起来你比我大,居然还是个童子鸡……”
  李茂又羞又气,最后也就放任卫允之摆弄了,整个人跟块大木桩似的坐在浴桶里,该抬手抬手,该低头低头。
  为了省点银子,也是为了安全着想,晚上的炭火卫允之没要,两个人挤一张床上,躲在一个被窝里取暖。
  李茂神经还是绷得紧紧的,背对着卫允之,闭着眼睛逼自己什么都别想。
  北上这一路,两人也不是头一回睡一起了,只可惜,李茂每次都睡不踏实。
  卫允之手冷脚也冷,整个人恨不得缠在李茂身上,他缩在李茂背后,一只手绕过李茂的腰腹,在他热乎乎的胸前取暖。
  就这么熬了一会儿,卫允之迷迷糊糊像是睡着了,李茂终于还是心疼,转过身子把他抱进了怀里。


第102章 皇子北归记2
  李茂一手端着饭菜,一手推开房门,卫允之缩在被窝里瞅着他,一双眼睛还没什么焦点。
  “冷吗?”
  李茂把桌子挪到床边,饭菜正冒着热气,闻起来很香。
  “不冷。”卫允之浑身上下只有脑袋露在外面,“你觉得昨天那个小姑娘眼熟吗?”
  “恩?”
  “那个跟我长得有点像的小丫头,陶大夫的女儿。”
  “哦,没注意。”李茂往空碗里盛了点汤,打算递给卫允之。
  卫允之从被窝里抽出一只手,端起汤喝了起来。
  “这是什么汤?!”卫允之喝了一口之后觉得味道好极了,埋头将剩下的一气喝干,“喝着好暖和!”
  “羊肉冬瓜汤,我再给你盛一碗。”
  “你也吃饭吧,好冷,饭菜很快就凉了。”
  卫允之坐在被窝里,李茂坐在床边,两个人围着小桌子吃了顿难得的热乎的早饭。
  “那个叫秋丛的小丫头,她跟我五妹差不多大。是五妹吧……也可能是六妹……呵呵,我也不记得是第几个了。”
  卫允之想起自己那几个几乎没怎么见过面的亲妹妹,他跟她们在一起相处过的时间,甚至还比不上昨天下午跟一对陌生的父女在一起闲谈的时间长。
  雪还在下,街上的积雪已经很深了,继续赶路显然是不现实的。
  李茂和卫允之一开始还呆在房里,后来冷的不行,索性都去了大厅里,那里好歹还有个火盆可以烤烤。
  陶大夫还是跟他女儿坐在一起,旁边还有几个没见过的面孔,可能是后来入住的。李茂特地看了那几个人,最后拉着卫允之坐到陶大夫对面,跟他们打了声招呼。
  “天真冷啊……”
  “是啊,也不知道这雪要下到什么时候,这都快过年了!”
  “急不来的,总不能一直下,等着吧。”
  “不等还能怎么办?唉……”
  烤火的几个人都在抱怨天气,卫允之和李茂交换了个眼神,笑了笑,什么都没说。陶大夫的女儿有意无意的总是会盯着卫允之看,被发现了就立马低头,好几次脸都红了,却还是要看。
  李茂原本没觉得一个陌生的民间小女孩跟卫允之能有什么像不像的,经卫允之那么一问,反倒上了心,陶秋丛盯着卫允之看的时候,李茂也在盯着陶秋丛看。
  第一眼看上去,似乎不那么像,可是撇过头之后又总觉得有些地方是挺像的,忍不住再去看第二眼。也许是鼻子,也许是眼睛,找不出具体相似的五官,但就是觉得像。李茂觉得有些荒唐,正巧和陶秋丛撞上了视线,小女孩这回没脸红,直接吓白了脸,好半天没敢抬头。
  李茂在收回视线的刹那感觉到一道不同寻常的、投射在自己身上的目光,顺着那道目光看过去,是一个年纪不明的男人,个头不高,一直坐在人群里没开过口。
  他朝李茂露出了一个有些让人不大舒服的笑,然后低下头,继续拿手里的柴禾棍子去挑火盆里的烧得通红的木炭。
  晚上还是冷得厉害,两人早早爬上床,挤在一起。
  卫允之除了雪天耽误赶路有点着急外没什么,李茂却有些心事重重的样子,这跟平日里的他大相径庭,卫允之不禁侧目。
  “你怎么了?”
  “今天碰到一个人,可能有些问题。”
  “大厅里那几个人?”卫允之也很担忧,如果是他们的踪迹被有心人发现了,那么回宫之路就更难了。
  “不,他是后来的,刚开始不在大厅里,我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进来的。”
  “会不会只是一时不察?今天那里人还挺多的。”
  “也许吧……”
  李茂不想卫允之为此担心,便没把后来的事告诉他。
  今晚去厨房取晚饭的时候,李茂又遇到了那个人。他们在狭窄黑暗的过道里碰上,李茂还没看清对面的人是谁,只是习惯性的侧身相让,那人却直接站到他跟前,脸上带着跟白天里一模一样的叫人厌恶的笑,贴着李茂的耳朵说:“小子,走到这里就可以了,不想死的赶紧滚,别再像条狗似的跟着你主子了。”
  李茂当时端着卫允之和他的饭菜,并没有跟那人翻脸,更何况,他不认为自己拥有跟对方翻脸的本事,那人不是他敌得过的。
  静谧的冬日夜晚,卫允之窝在李茂身边,睡得十分安稳。看着他安详的睡脸,李茂更加坚定了自己将要一直陪他走下去的决心。
  他在被窝里偷偷攥紧双手,默默发誓,谁也不能将他从卫允之身边赶走,谁都不能。
  第二天一大早,李茂被外面的光亮和声响一齐唤醒,天晴了。
  陶大夫拉着女儿在柜台处退房,刚把钱给掌柜的付上,李茂便背着个小包袱下来了,身后跟着卫允之。
  “两位小兄弟也要走了?”
  “是啊,天晴了,也该走了。”
  “咱们刚好做个伴,我们爷俩要走的路可比你们还要远呢!”
  “那就一起走吧。”
  四个人的旅途比两个人总要热闹些,尤其这四个人里还有一个半大的丫头片子,时不时找她爹要个冰糖葫芦红头绳,北归之路似乎也没那么无趣。卫允之倒是享受起来,他还想着,等回了宫,要跟自己素来不怎么亲近的妹妹多亲近亲近。
  李茂暗暗自嘲,就因为客栈里那混球的一句话,他竟真的感觉自己不大对劲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