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男主小弟他不按剧本来[快穿]-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月色像是一匹凉冰冰的银色绸缎,披在他俩身上。
  他们交换了一个很绵长的吻。
  然后慢慢并肩,在月色下走回大营。
  夏翊本来是在营中休息,穿的是自己的常服,长袍有些累赘,一路走着,被荆棘划破了好几个口子。
  他拉着檀九章,作为将军,对自家大营的岗哨再清楚不过,一路顺利避开,没惊动别人回了主帅的帐子。
  “……还是警戒太松懈了。”
  将军不满道。
  檀九章笑他:“你是知道布局再来走,这等于是拿着攻略闯关,还怪人警戒不到位?”
  “当然不到位了。要的是哪怕我知道布防的分布,我也进不去。这才对。明早起来,我跟卫兵说道说道。”
  两人在帐中说了好一会儿话,还是檀九章说时间不早,要赶紧休息,夏翊才不太情愿地叫柱子打水进来。
  柱子在将军帐外,隐隐约约听着里头温声低语,虽不真切,但捕捉得到那些彼此间的情意绵绵,早已满脸麻木。
  此时听将军叫,才压抑住诡异的表情进去打水,出帐的时候还不忘悄悄看一眼檀九章,眼神里都写着对“蓝颜祸水”的愤懑。
  檀九章与夏翊在西北之地,一面布局,一面抓紧每分每秒享受两个人之间的时光。
  而京中,就如檀九章所说,几乎没人觉得叛军能成事。
  虽然顾翊声名赫赫,但边军只有十万出头,而整个大宿号称百万雄师——
  当然了,此刻没人去想,这百万雄师在五年前被津人入侵的时候,怎么都排不上用场,让对方一直长驱直入到开封附近,才最终被彼时初出茅庐的年少将领顾翊阻挡。
  无论如何,此刻没人去想什么军备废弛、吃空饷是不成文规定之类的事情。所有人都坚信区区十万边军,又无粮草后备,起初打了两场胜仗只是在边关罢了,等到大宿腹地,战线拉长,立刻就要被教做人。
  最多月余,只怕就要一败涂地。
  文臣武将好一番扯皮,你来我往,六皇子、七皇子并太子的派系暗潮汹涌,皇帝拉一个打一个,玩得一手制衡之策。
  最终六皇子李成业一派仗着平日看起来毫无野心,被皇帝认为安全无害,获得了出兵将领的位置。
  檀九章明面上支持的太子回了府中就大发雷霆,摔了不知道多少器具,接着就余怒未消地命令下人:
  “宣平伯呢?叫秦璋给我滚回来!他是怎么跟我保证的?”
  太子的命令被辗转传到了檀九章的手里。
  檀九章叹了口气。
  夏翊正坐在他身边看下头人清理战利品的情况。
  几日功夫,他们又下了一座城。
  守军几乎没有多做抵抗就投降了——守城的将领知道了吴起城发生的事情,所以在夏翊带兵打来的第一时间,就弃城逃跑了——只带了他自己的百余位亲兵。
  城中的富人跟着他一道逃窜而去。
  剩下的守军毫无斗志,他们象征性地抵抗了一阵便溃散了。有些人跑了,剩下的做出投降的姿态打开了城门。
  夏翊带人占领了这座城,并且开始恢复秩序。
  檀九章叹气的声音让他从旁边倾过身来。檀九章把他从宣平伯府收到的信展给他看。
  “你要走了?”
  “……嗯。”
  檀九章抓住他的手,凑过去在夏翊小麦色的鼻梁上亲了一口。
  夏翊闭上了眼睛。于是檀九章又亲吻了他微微颤动的睫毛。
  “对不起——”
  “京中见吧。”夏翊张开眼睛对他笑,轻微地眨了眨左眼,“说好的凤冠霞帔。你放心啊。”
  檀九章半是哭笑不得,半是柔软。
  “那我就等着了。小混蛋。”
  檀九章离开叛军的那一日,数道圣旨,被送信的兵士快马加鞭带向不同的地方。
  皇帝下令调京中一半的兵力——约有七八万人,赶赴河中,好与河中的守军一道抵御叛军。
  ——另一个时空,此地附近,便是赫赫有名的函谷关。
  这里,被评价为“兵家必争之地”,重要性可想而知。
  河中是大宿的军事要塞,地处黄土高原与秦岭之间,有一条狭长的平原地带,黄河、渭水、汾水,三江在此地交流,南北皆是崇山峻岭、险峻高原,东西是狭长一条走廊,直贯肥沃的华北平原。
  过了河中,就是一马平川。
  它是京畿附近,最重要的关隘。
  宿朝在此设了重重兵力把守,不亚于边关。将士约莫有十万余众。
  再加上京中七八万人,拢共便是十七八万,远多于顾翊的叛军。
  之所以增兵的地点选在这里,是因为,叛军想要进京,必然要经过此地。
  叛军的行进路线并不难猜。一路东行会遇上黄土高原和太行山,崇山峻岭阻挡,大军行不得,必然要南下,从平原地带东进,然后北上。
  到时候,河中军以逸待劳,打起来想必轻松。
  便是顾翊用兵如神,河中军拖延些时日,等京军也赶来,包个饺子不成问题。
  更不要说,河中这样的地方,易守难攻,能设伏的地方不知凡己。
  皇帝就是再昏聩,到底也惜命得很,之前派系纠葛耽误了一段时间,但做下决定后调兵极为迅速,直接痛快地给了粮草辎重,叫军队尽快动身。
  而在此时,夏翊手中的笔也圈在了地图上河中的位置。
  “河中……”
  他喃喃着,心里慢慢有了成算。
  作者有话要说:
  沉迷写甜饼,无心走剧情……sigh
  这样不好,不好。
  虽然可能很多小天使不太爱看打仗和勾心斗角(一写订阅就往下掉),但这个故事本身格局就比较大,我的主角们也不是只会窝在家里秀恩爱的类型,所以虽然收益和订阅都在掉还是坚持想写下去哈哈。
  其实我一直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写出成熟的古风正剧文来着,金戈铁马,天下为棋,想想都觉得胸臆开阔了呢。当然现在水平还不够,但我会努力呀O(∩_∩)O~
  也希望你们喜欢~


第85章 第四个世界(15)
  时节接近农历的九月; 西北已经有了一丝寒意。
  叛军一路顺着汾水南下,攻城略地。
  京中略略有了担忧的声音; 但并不大。檀九章悄然利用太子幕僚的身份; 将这些担忧边缘化了。
  他确保即使叛军一连攻占了七座城; 主流的声音也依然还是:
  这只不过是一时侥幸。
  等到援军出马,数倍兵力; 易守难攻,必然让叛军落花流水。
  唯有一些有先见之明或是足够谨慎的人察觉到不对; 但这样的声音太微弱了,从皇帝岛百官都是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
  反而——是宣平伯,或者说,檀九章; 注意到这些人; 先是借着太子幕僚的身份悄悄与他们结交,然后不着痕迹地引发这些人对于朝廷的愤怒和反感。
  ——在曾经的剧情线上,六皇子李成业也是用的这样的策略让顾翊与朝廷离心。
  但手段却更狠辣; 也更自私霸道。
  如今的檀九章自然不会。
  若是对大宿愚忠,他也不打算全力拉拢,而那些有胆识有才华,心思也活络的; 才是他为自己和夏翊挑选的人才。
  另一边,夏翊带着十五万大军; 经历了一个多月的征伐,终于抵达了河中关隘一带。
  “吁——”
  夏翊勒住马; 望着眼前的山谷。
  一侧是高地丘陵,一侧是巍巍青山,中间只留下仅可攻两三人并肩而行的空档。
  难怪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将军?”
  副将询问地看着他。
  “朝廷都知道我会从这里走,我也知道朝廷会在这里设伏。”
  夏翊轻笑摇头。
  “这场仗,双方实在是没有什么秘密。”
  “您的意思?”
  副将小心地吞了吞口水。
  夏翊眯起了眼睛:
  “这一条山中河谷走廊。约莫得有近五百里……便于朝廷设伏之处,足足有几十处。这就是他们打的主意,我们在明,他们在暗,让我们疑神疑鬼,处处警惕小心;而他们则以逸待劳,只等打我们个措手不及。尤其等到深入谷地,战线拉长,我们的补给跟不上,他们更有可能去断我们后路。”
  副将吞了口口水:“那我们该怎么办?”
  夏翊却笑了:“你记得我们的‘炸子’吗?”
  “炸子”?
  副将愣了一下才想起来,他们军中是有一种利器的,非常神奇,原理与大炮鸟铳仿佛,但威力却提升了不知多少。
  在打吴起的时候,将军叫人用了三枚,便把城头炸得七七八八,城墙倒是未塌,但守军人心涣散,看到被炸死了几个之后纷纷抱头蹲下,不敢抗衡。
  那一仗着实痛快,打出了声势。
  只是之后将军却不叫用了,底下将士们有的挺不满,都说放着好打的仗不打,非要弟兄们用命填,这是什么道理?
  当时将军给大家开了个会,说的是这“炸子”数目有限,要优先供应边关嘉安使用,以防被津人趁虚而入。
  这下大家都没话说了,毕竟都是边军出身,都对津人恨得咬牙切齿,百姓们被欺辱的惨状历历在目,没人想要在打朝廷军的时候被津人打到老巢。
  然而现在,竟又有了吗?
  看出副将的困惑,夏翊也难得耐心地解释了两句:
  “‘炸子’虽然数目不算多,但还不至于只供得了嘉安。我这几日收到那头留守弟兄的信。津人也打得不可开交,大王子和小王子一人拉了一伙,争夺王位正统。看到我们这头大军离开,小王子倒是有心来打一场——毕竟他最被诟病的就是缺乏战功。然而他先头部队来了,被守军用鸟铳炸子打得屁滚尿流,都说是宿人会妖法。而津人自己那头又攀扯不清,内乱未平,分…身乏术,所以又撤回去自己打自己了。”
  “所以‘炸子’就可以供我们用了?”副将两眼放光。
  夏翊笑了笑:
  “其实一开始数目便是够用一阵的。只是这样的东西,若是日日用,叫将士们产生了依赖,甚至轻敌的心情,到时候供不上了,该怎么办?不是我不在意兄弟们的命,是我必须让大家开头打得难一点、谨慎一点。不然,现在我们还在西边,守军大多都被克扣得厉害,吃空饷也是最猖狂的地方,说句不好听的,防备就像是纸糊的似的。但等到京畿,那才是最精锐的队伍在的地方。倘若我们一开始一路高歌猛进,到了后来突然遇阻,惨败上一回,很可能士气就再提不起来。”
  副将心悦诚服,又问:
  “那现在?”
  “现在这一场,是必赢的战争。”
  夏翊望着眼前狭长到看不到尽头的路,表情淡淡的。
  “此地是险关,攻一次都伤筋动骨,粮草辎重、士气伤情,都是考验。这里不比攻城,便是败了,退几里地,在旷野平原整顿休息也容易。但这条谷地,前头兵败逃遁,和后军冲在一起,就是溃败,甚至自相残杀。所以,我们必须一次打下来。——
  不惜一切代价。”
  “是!”
  大军休整一夜,次日便在夏翊的指挥下开始入谷。
  夏翊让数目很少的先头军和中军后军保持了很长的距离,每人都带着数枚“炸子”探路。一旦遇到埋伏,便立刻利用“炸子”抵挡甚至反过来对朝廷军制造杀伤,然后派人往大军报信。
  如此,便不必全军提心吊胆,生怕有埋伏了。
  先头军每一日更换一拨人,都用的是步兵,因为骑兵上阵,如果有埋伏,再用“炸子”惊了马很容易控制不住。
  马匹拉着粮车跟在后头,前军探路,后军防护,中军每一卫都有一个顾翊身边跟了五年的亲兵主导,旗语和传讯口号娴熟无比。
  大军向着峡谷挺进。
  第一日,诸事顺利。因为是河谷,行军速度缓慢,只行了不足四十里。
  夏翊怕队伍疲乏,入夜便找了一片宽阔些的河滩驻扎。
  为防止朝廷军察觉,他们甚至不敢用火。只能将硬邦邦的饼泡了水吃。
  晚间的时候,夏翊和几位将领在帐中商讨次日的计划。此时夏翊脑中的系统提醒他有消息。
  夏翊顿了一下,道:“大家先休息片刻,我叫石头给你们倒茶。过会儿再继续谈。”
  他自己则以出去换口气的理由往外走了。
  檀九章给他发了消息:
  【京军援兵已至。决定联合河中驻军在河中以西三百里处设伏。】
  夏翊都惊了:
  这事檀九章也知道?他的人手还能渗透到京军高层?
  不是夏翊不信任檀九章,而是对方那个闲散伯爷的身份在那儿,哪怕是太子幕僚,京军那么牛气哄哄的队伍,皇帝的直属。不可能买他的帐。
  设伏这样要紧的事情,基本可以称为不传之秘。在真正布置前,或许只有两三个人清楚。
  檀九章哪儿来的消息?
  他于是回消息问怎么知道的。
  檀九章的回复让夏翊感到匪夷所思:
  【本次京军援兵领兵的是六皇子的岳父苏秉文。他发誓要以首战大捷提升士气,而且说要打落你的气焰。当年你父亲前顾大将军成名战就是在这次他选的这个位置,他于是上奏折,决定以其人之道还之其人之身。】
  【……他写在奏折里?!】
  夏翊目瞪口呆。
  奏折啊。
  除非火漆封口的密件,否则不知道要过几道手,什么内阁官员甚至司礼太监甚至都能先看一下分个类。
  看檀九章这意思,这位六皇子岳父显然不是走的密件。
  他是疯了吗?
  檀九章那头笑了:
  这个操作确实叫人无法理解。但对于外斗外行内斗内行的大宿来说,津人来一次大宿输一次,可立国几百年大大小小农民起义将领叛变少说也有五六十起。从未成功。
  津人他们没胆子打,对顾翊却丝毫不惧。
  这次出兵单看各派系抢得不亦乐乎就知道他们把这事当成个手到擒来的功劳。
  仗没打,宣扬功劳的法子已经想了。
  比如在当年顾翊父亲成名战的地方大败顾翊。
  当然檀九章也忍不住给这位颅内有疾的将领说句公道话:【也不能全怪他。不是我们有系统,就算我知道这个消息,也根本来不及传给你。】
  所以就算朝中有夏翊的人,苏秉文也不怕。
  这倒也是。
  但不论怎么说,现在夏翊都拿到了至关重要的消息。
  他心下松了口气,再去布置战略的时候便适当放松了些许探子的强度。
  其他将领有些不解,但这一路打过来的战果让他们选择了信任。
  如此又行军几日,途中路过多处险关,不少将士都警惕万分,结果平安无事。他们看着淡定自若的夏翊都心生佩服,还有人赞叹夏翊料兵如神,简直叫他哭笑不得。
  几日之后,终于到了檀九章透露过的地点。
  夏翊叫先锋军多带了“炸子”去探路,大军跟在后头。
  片刻,前头传来了惊天动地的巨响。
  副将神情一凛:“交手了!这是炸子的动静!”
  夏翊颔首下令:“全军戒备!加速前进支援先头兵!”
  很快果然有个前军的人飞快跑来报信,说遭遇了埋伏的敌人,而且还是全副武装的重铠队伍,从两边高地密林间冲下来,数目足有两万。
  重铠?
  在军饷被克扣得极凶的大宿,这可是绝对的精锐了。
  夏翊精神一振,心底生出一股兴奋之情。他手臂笔直地指向前头的路,眉毛一扬:
  “随我进攻!”
  “是!”
  众将士齐声应和,按照事先早做好的布置,有条不紊地跟着夏翊加速行军。


第86章 第四个世界(16)
  夏翊骑马; 带着人冲向前方。不多时便看到远处烟雾缭绕,呐喊与哭嚎夹在在空气中; 伴随着令人肾上腺素飙升的激烈气氛。
  夏翊仔细分辨形势; 发现叛军这一头先遣部队虽然人少; 但行止有据,不见杂乱;反而是对面; 一群装备精良的朝廷军,似乎是被“炸子”打了个措手不及; 好些人被那么一下打蒙了,哭爹喊娘,紧张之中根本顾不得将领的嘶吼,攻击变得毫无章法; 阵仗也混乱起来——这已经是大宿军难得的英勇了; 至少没有开始逃遁。
  再看这些朝廷军当中,有骑马的,马被炸子惊得直尥蹶子; 任你是多熟练的骑手也控制不住。这么一来,队伍就乱了
  他见状笑了一声,手一挥,很快有一支队伍从大军当中率先出去。
  他们身披甲胄; 手中拿着一柄长长的武器,却是长槊——这东西对付骑兵最好; 绊马腿一绊一个准。
  这支队伍动作动作迅速而轻捷。他们无声无息地融入到叛军的先头部队中——而后者这时正因为“炸子”储备不足、难以维持火力压制而显得有些艰难,见到同袍来到; 立刻训练有素地向后退却。
  不等朝廷军反应过来,手持长槊的队伍就顶到了最前头。
  “一队——放!”
  一个千户怒吼道。
  “——喝!”
  整齐划一的呐喊,伴随着几十名当先的士兵一同用力将长槊放出去。
  紧跟着,朝廷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