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快穿]我渣过这世界-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亏是朕的好宰相。”夏扬走到宰相面前。
  宰相含笑着说道:“古代老莱子 70 岁还可彩衣娱亲,我身为宰相,自当彩衣娱上。”
  夏扬拍拍宰相的肩膀,而后走至文侯爷身边。
  文侯爷却立即晕倒了。他暗想,宰相利索的穿上,他丢不起这脸,咋办,装晕呗。既给了皇帝面子,又有了台阶下。虽然不知道皇帝侄儿突然抽什么风,但是他相信,他和皇帝侄儿的这点默契还是有的。
  然而夏扬却视而不见,“晕了?晕了正好,就不扑腾了,你给文侯爷套上彩衣,挪到那个位置,继续听。”夏扬手一指那个令人瞩目的位置,皇帝御座的基座前方,可谓是众目睽睽之下。
  假晕是项技术活,文侯爷深有体会。
  他先是紧闭着眼睛,平静地一呼一吸。奈何众人的目光实在是如刺在背,而身上也突然痒了起来,他特别特别的想挠一挠。但是他不敢动啊。
  夏扬的目光似有似无的落在文侯爷的身上。
  有宰相的好例子和文侯爷的坏例子在前,诸位大臣虽然内心有无数抱怨,却还是忍住了。
  夏扬坐在高高的御座之上,看着各怀心思的诸位大臣,猛然抽出一个奏折,展开。
  “这奏折上说,坤河决口,泛滥至邱郡、文郡、程郡、纳郡四地,现已经造成鼠疫,乃至于流民千里,你们呢,居然鼓乐笙箫,通宵达旦,真是朕的好官。”
  “是不是要等哪些流民到京都城门口,你们才能看见啊?”
  夏扬给贴身太监示意,“你拿着奏折,给他们看看。”
  刚被提拔为贴身太监的小太监愣了个神,才反应过来。忙诚惶诚恐接过,给众人传看。
  那奏折写的触目惊心,结合子期之前所绘的《流民图》,居然没一个人像往常一样惯性地开口反驳。
  宰相端看那奏折片刻后,心中暗惊。“这奏折是如何落入陛下之手?”要知道每一份奏折,都是经他之手。
  宰相立即请罪。
  “慢着,还有一件事。”
  众人大臣挺着圆鼓鼓地要尿急的急切心情,抬头看向这个突然之间发难的陛下大人。
  “事不大。”
  文侯爷躺平在地上,也是急的抓耳挠腮,好侄儿,你倒是快说呀,这朝也好快点结束啊,真是痒死舅舅,侄儿不疼。
  文侯爷愤愤然,然而夏扬却不急不缓说出一句话,听在众人耳边无异于平地惊雷。
  “李沐,造反了。”
  李沐是谁?那可是先皇最喜欢的皇子,是先皇最爱的女人裴贵妃的儿子,是老牌世家裴家的外孙,是先皇几次都要废立太子的原因。
  只不过当年玄宗皇帝是因为当今圣上这个太孙才立了先皇,在先皇要改立太子的时候,有人提出玄宗皇帝曾留下圣旨,才让先皇没废太子。
  也因此,在先皇死的时候,新皇初立,新皇就让李沐入藩。
  无论如何,李沐都是当今圣上一直的威胁。然而,李沐一直低调行事,没有人能想到他会在这个时候,突然要造反?还没有什么正大光明的理由?就这么贸然造反,说不通啊。众人惴惴。
  “楚王的内史上的密折,称楚王锻造武器,造兵买马,已经起事。你们还都蒙在鼓里呢,是不是想着,无论是楚王还是朕做皇帝,没什么分别,反正你们都是坐山观虎斗,朕还楚王都还得依仗于你们?”夏扬掏出密折说道。
  这还真是世家多年的生存法则,皇帝轮流做,世家站一边。反正朝廷换了,他们还是大臣。然而被夏扬这么一说,众人有些怏怏。也许是被尿意憋的。
  “无话可说?”夏扬问道。
  众人低头不语。
  “无话可说,那好,朕来说。”
  “宣谢子期进殿。”
  众人看向大殿之外。
  子期阔步而来,风姿无双。太阳从子期身后冉冉升起,万缕光辉照耀在子期身上,恍如仙人。
  大殿之上的大臣看到子期,颇为惊讶。其一不知为何宣谢子期进殿,其二是诸多世家被谢子期在文侯爷宴席上怼了。而一直波澜不惊的宰相却是反应最大的人。
  当年,子期在他府上曾说过,誓不为官。后来子期在长公主府和文侯爷府宴席接连怼了世家,他还探听到之前圣上宣召过子期,不过子期却拒绝为官,而推荐了朝叙。
  宰相看了看皇帝,又看了看的子期,他低着头微皱眉头。
  子期出乎宰相意料,皇帝却出乎子期意料。
  圣旨到的时候,子期倒也能坦然视之。然而,宣旨太监却在子期接圣旨的时候,悄悄地附在子期耳边说:“公子,我给您透个底,陛下说了,如果这圣旨您没接,谢府这几口人都会被关入大牢。幸好啊,您接了。”
  子期当即有了疑惑。
  子期和李邺见过几面,子期几乎能确定李邺是个什么样的人,尤其能确定的是李邺会如何对待他。所以子期才针对李邺的性格确定计谋,以朝叙入朝破世家、权臣、外戚三分天下之局,逐个击破许妩、朝华、程放、落樱、落雁等人,进而再以情和志夺李邺之意,眼见计谋已成,却再起波澜。到底是他棋差一招看走眼了人,还是有其他的原因。
  子期走至大殿,朗声说道,“谢家子期,奉命而来。”
  子期抬头和高坐在御座之上的皇帝,四目相对。
  好一副皮囊,夏扬的眼神微动,嘴角轻扬。
  几近于脱胎换骨,目光若开刃过饮过无数人血的刀,锋利地无可匹敌。嘴角扬起,眼睛里却没一丝笑意。
  “自今日起,在朱雀门设考场,选拔文二十人,武二十人各赴邱郡、文郡、程郡、纳郡处理坤河泛滥和鼠疫之事情。”
  “至于赈银,从朕的私库出。”
  “至于楚王李沐,先宣他到京都给朕解释解释这回事,若是听旨不来,装病抗旨的话,便是大逆不道。…… 朕已仁至义尽,你等可有话要说?”
  众人听命,无一人有异议。反正不需往外掏银子,也妨害不到自身,自是听之任之。
  夏扬环顾四周,看着肚子仍然圆鼓鼓地世家大臣们,“听说徐家子弟居然不识狮子和老虎,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自今日起,京都大大小小的世家各出三名子弟,酉时三课前,送入宫听训,一月训练后,各分封御前行走,侍书,侍郎,乾庆宫行走……”
  夏扬突然朝子期问道:“子期,敢不敢接这道旨意?”
  子期道:“陛下所命,但无不从。”
  有世家子当场尿了裤子。
  地上有水渍点点。
  然而正欲张口,却看到躺着的一动不敢动的文侯爷,便乖巧地闭上嘴。
  回家再商议吧,每个人都忍者尿意这般想着。
  夏扬这次如众人愿,退朝了。
  自寅时至辰时,这场两个时辰多的朝会才结束。
  无数大臣先是如厕,再是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禀告噩耗。
  唯独子期和夏扬还在大殿之上。
  为什么无人敢质疑皇帝性情突变?为什么皇帝接连颁布的命令都无人劝阻?为什么宰相会身着彩衣,文侯爷会着彩衣假晕,为什么骄傲地世家无一人出声?为什么太后没出来阻止?为什么贴身太监换人了?为什么说坤河决堤,鼠疫发生?为什么说楚王李沐会造反?
  根据系统提供的剧情,坤河泛滥至多是昨天的消息,莫说各郡封锁消息,就是不封锁,骑快马赶来,也不可能把这消息传递到京都,尤其是皇帝耳朵。至少得是坤河泛滥的半个月后。
  再说鼠疫,按照系统提供的剧情,邱郡、文郡、程郡、纳郡并无鼠疫。相反,鼠疫是四郡的邻郡——贺郡所有。
  再说楚王李沐会反,不说剧情上是李邺死后无子才被立,就依李沐这么多年受先帝宠爱的能力,也不会在这个时候造反,于情于理,毫无逻辑可言。
  一个新皇就这么四处出手,是坐等着毁灭还是过于自信?
  一个疑惑接着一个疑惑充斥在子期的脑海里,每一个问题他都可以给出答案,然而这些问题汇聚在一起的时候,却无法给出答案。
  这桩桩件件,都不像李邺所为。
  子期看着御座上的夏扬,只觉得皇帝现在的样子,癫狂,嘚瑟,傲气地一塌糊涂,锐不可当。这分明不是李邺的性格,一个人的性格隐藏的再好,也不可能完全相反。
  夏扬走下御座,走到子期面前,毫无笑容,眼神锋利,“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说罢离开,毫不遮掩这张扬的姿态。
  子期感到浑身的血液都在颤动,他嗅到一股危险的气息,子期闭眼轻笑,这种感觉,他很喜欢。


第34章 陌上如玉 14
  黄昏时分。
  “快点。”文家子弟一条腿跨在墙外,一条腿留在墙内,朝底下的两个人低声喊叫道。
  伍家子弟紧跟着也爬上墙头。
  徐家子弟几乎是瑟瑟。“慢点。”
  伍家子弟朝徐家子弟伸出手,“赶紧的。”
  徐家子弟几乎是要哭出来,爬墙这种不登大雅之堂的事情,他至今为止,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他颤颤巍巍地,艰难地,在文家子弟和伍家子弟两个人的帮助下,最终还是爬上了墙头,他却连眼睛都不敢睁开看。
  随着徐家子弟和伍家子弟两个人都跳跃下去,喊着让他跳下的时候,他才睁开眼睛,低头看了眼地面,简直是深不可测的距离,恐惧爬上心头,腿肚子立马发抖。
  “快点跳。”
  “闭上眼睛,跳。”
  一声巨响。
  徐家子弟哭丧着脸,抱着发麻的腿,低着头。
  其余两个人苦笑不得。“快起来。”
  三人消失在墙外。
  崇宁宫正殿。
  子期正坐在椅子上看书,侍卫长进门禀告:“不出公子所料,有人爬墙逃走。”
  在墙外蹲了两天,日夜倒班,没看到一个人影,他们还想着这些世家子弟还真是有骨气。
  还真没想到,第三天就现行了,这些高贵的世家子居然真的有爬墙逃走的。
  子期把书卷起,搁在一边。
  “你去安排个人,引他们去御膳房。”
  “是。”侍卫长答的颇为干脆。
  他走到巡逻侍卫的地方,回头看着三个世家公子还在鬼鬼祟祟的绕着圈走。侍卫长一笑,然后叫过一个小丫鬟,把一碟子带着热气的菜给她。“你把这盘子端到御膳房,诺,从那条路走。”
  侍卫长一指,那条路上正有世家公子。
  三人闻到一股香味,闭着眼睛,又深深的嗅了一口,果然是食物的香味。忍受不了,三人寻着香味而走,那是被饿到极致的本能。
  三人逐味而走,侍卫长在后面尾随。
  香味消失,三人抬头,御膳房,匾上三个字,在黄昏时刻的余晖中,闪着光辉。
  三人这才冷静,马上转身就要离开。
  一直尾随在后的侍卫长带着一小队侍卫,大摇大摆的从后面钻了出来,贱兮兮的笑着拦住三人说道:“三位,请进。”
  文家子弟一甩袖,率先走进御膳房。
  然后当场愣住。
  随之走进来的徐家子弟和伍家子弟,和文家子弟一模一样的反应。
  御膳房内无闲杂人等,只见子期挽着袖子,背对着他们,正在擀面。
  “想吃,就别站着。”子期解开围裙。
  自古君子远庖厨,他们自打生下来这是第一次进厨房,也是头一次见公子做饭。三个人正是怔愣着,子期突然开口说话,差点被吓到了。
  “你,你怎么做这些活?”徐家子弟脱口而出。虽然子期怼过他,但他对子期的风姿还是不得不承认的。然而眼前这幅画面,几乎是打破陌上人如玉的幻想。
  “你们不饿,哦,对,你们是世家子弟,自然是不食人间烟火,我还想着三天能饿的你们变成凡夫俗子呢?真是失策。”子期摇了摇头:“算了,倒掉好了。”子期收起面,正准备把面扔掉。
  伍家子弟咽了口唾沫。
  自从三天前,皇帝突然颁布,让每一个世家各出三人,入宫学习,一月为期,学成就封赏官职。他们听说子期是老师,便想着联合众人来给子期添堵、捣乱。那成想,根本没见子期的面。
  他们这些世家子弟入宫之后,崇宁宫大门一关,侍卫把守,不让出门,不送食物,不送茶水。起先他们弹琴鼓瑟,诗书相和,或者清谈。然而过了一天,他们就受不了了,第二天就没有人再谈琴作画,也没人清谈了。第三天,有世家子弟熬不住,便用玉佩、金银贿赂,那些侍卫却是收了贿赂,仍然铁面无私。
  简直是气死人!
  所以他们三个才让别人引开侍卫,他们趁天快黑的时候,欲逃出崇宁宫。本来是随便找个相熟的宫女或者太监打听,谁料想,饿的厉害,乃至于跟着香味就到了这御膳房。简直就是被子期这只猫被当做老鼠一样耍了。
  瞧,那只狡猾的猫还在逗他们,哼,死也不上当,不就是面食吗,我可是吃过 108 道佳肴的人。
  “等一下。”文家子弟突然出声喊道。
  “你有什么条件?”
  徐家子弟和伍家子弟齐齐看向文家子弟,什么时候,他骨头变得这么轻了?
  文家子弟白了两人一眼,这分明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条件吗?”子期轻笑,“这饭,你们自己做。”
  “这么简单?”三人异口同声的问道。居然没趁火打劫让他们
  “就这么简单。”子期把简单两个字说的无比玄妙。
  子期闲闲地坐在一边,旁观三人做饭。即便是文家子弟洗菜的水溅得是满地都是,即便是伍家子弟点灶火,点的是黑烟缭绕,即便是徐家子弟把面揉成了细条状……
  子期仍然是作壁上观。
  “咳咳,你能不能点着火?”好不容易洗完菜的文家子弟正准备切菜,被黑烟熏到不行。
  “我面弄好了。”徐家子弟高兴地喊道,多亏了子期把面已经擀好,他才能这么利索的弄好,徐家子弟颇为得意的看了没点燃火的伍家子弟和各种青菜乱七八糟的整到一起的文家子弟。
  徐家子弟还给了子期一个感激的眼神,子期回之你高兴就好的表情。
  “呛死我了。”伍家子弟的眼泪涕流。
  黑烟滚滚,冒到房外。
  御膳房外,有侍卫问道:“侍卫长,他们这是准备拆房子呢?我们要不要进去。”
  侍卫长摆摆手,“等子期公子的指令,崇宁宫的其他世家公子有没有异动?”
  “暂时没有。”“好,有事情随时禀告。”
  文家子弟艰难地把青菜切完了,长短不一,参差不齐,颇有草书的狂放意趣。
  文家子弟和徐家子弟两人一起指着还未点着火的伍家子弟:“你到底行不行啊?”咋这么笨?
  “你行你上。”伍家子弟抽噎着让了位置。
  文家子弟一马当先,去引火了。
  子期只是拿扇遮面,笑笑不说话。
  然而,那黑烟更加滚滚。
  于是乎,文家子弟也让位了,换成徐家子弟。
  只是事情并没有往好的方向发展,那黑烟更加猖獗,充满屋子。
  三张黑乎乎的脸,对准子期,齐齐说道:“你来。”
  子期拿扇子挥掉面前的黑烟,露出一张如玉的脸。他起身打开四面的窗子,黑烟便逃也似的窜了出去。
  片刻后,黑烟散去。
  子期不紧不慢,极有条理的开始收拾残局。
  重新洗菜,过水三遍后,放入面板上,菜刀翻飞,整齐有序、参差齐整的青菜就呈现在三人面前。
  子期弯腰用引火工具点燃灶火,用几块木柴互相搭在一起,中间悬空,火熊熊燃烧。
  子期倒入油,锅热,放入菜……
  火候,调味,汤料,每一个步骤,都演绎的极具美感。
  子期把菜起锅。
  而后子期拿起剩下的面,用刀片面入锅。盖锅,冒气。片刻后,揭开锅,滴入三滴油,满室香味。
  三个人的肚子起此彼伏的叫了起来。
  “自己盛吧。”
  前后不到两刻钟,子期的一顿饭卖相极好的出来了。
  三人推搡着,最后还是徐家子弟最先上前盛了面皮汤,三人围坐一起,十分不讲究的在厨房吃了起来。
  子期轻轻摇动扇子,笑而不语,看着三人的狼狈样子。
  三人不顾世家仪态,把碗里的最后一口汤都喝了干净。
  鲜美!
  比他们吃过的所有佳肴都好吃。
  子期看三人神态,说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前人所说,你们今日可懂得了这个道理?”
  三人齐刷刷的看向子期,眼神颇为复杂。
  “你们现在认为在长公主宴席上我展示《流民图》,是错还是对?”
  三人默默低下头颅。以德服人,心悦诚服。若是子期以权压人,他们绝对不会如斯听话。
  被饿了三天的三个世家子弟,终于和总是饿肚子的流民有了同感。也终于学会了换位思考。
  “吃饱了吧?吃饱了回去就好好休息,明天集训!”
  三人听话的打道回崇宁宫侧殿,等真的到侧殿院子的时候,徐家子弟低着头,小声问道:“我们就这么回来了?不逃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