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珠玉空间-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影仔细想了想,若是之前问他,他肯定会说是专业方面的知识了,但再在李老这样问,就肯定不只是这一点。“我觉得做为一名鉴定师,除了过硬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有一颗朴实专一、真正爱这个行业的心。只有真正爱这个行业,才会尊重他、维护他并且珍惜他。这个行业经常接触一些高价物品,其中的利润确实很大,如果没有一个朴实专一且爱他的心,会很容易迷失自己。我想做一名职业鉴定师,想把那些流落在民间,蒙尘的珍宝都一一找出来,也希望能把流落在国外的珍宝收集回来,我喜欢这个过程,比结果重要多了。”
李老看着眼前这个还没有完全长大的孩子,看着他在说着自己的梦想时那清澈却闪闪发亮的眼睛,不知道为什么,这一刻他有种直觉,觉得这个孩子以后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鉴定师。
☆、第三十九回
第三十九回
李老相信自己的直觉,直觉也是鉴定师的一种本能。既然他的本能都告诉他这个孩子行的话,也许可以试试。“我这里有几本书,你带回去看看,一个月后我来考查你,若是合格了,我就收你为我的关门弟子。”
林影看着吴助理拿出的五本大部头书,没有觉得害怕,反而很是惊喜。他竟然真的有机会拜在李老的门下?!!!
林影反过身给了袁清逸一个大大的拥抱,诚恳而喜悦的说道:“谢谢你!”
对于送上门来的大宝贝,大尾巴狼当然是理所当然的接下了。紧紧的抱着怀里的人,笑着道:“这都是你自己争取到的。”
李老看着在他面前就拥住一团的两人,挑了挑眉,不作声的盯着袁清逸看。袁清逸倒是回头看着李老,顺便更用力的拥紧了怀里的大宝贝,明确的表明了态度。
李老看着袁清逸的表情,咳了二声,林影立马回神把某人推得老远,有些不自然的低下了头。
还没搞定嘛,不愧是我内定的徒弟。
袁清逸看着这搞破坏的老头,再一想这老头还是他亲自去找来的,不由又泄了气,为了他的大宝贝,就暂时忍忍吧。
见到袁清逸退让,李老孩子气的笑开了。能看到这袁家小子吃瘪,真是太难得了!值得,太值得了啊!
吃过饭后,目送吴助理带着李老先行离开,本来林影也准备立刻回去的,没看到五本大头书还压在那嘛,不努力抓紧时间可不行。
不过袁清逸可不管这些,按他的说法就是,好不容易见个面,之后的一个月时间林影又得用功,所以这一个晚上怎么也得先陪陪他才是。
林影想着这李老还算是袁清逸给拉出来的,不管最后结果如何,但也确定随了一份情。随即也就点了点头,算是谢谢他。
袁清逸其实也没想干嘛,但就是不想离开林影。于是两个大男人就跑去看电影了,顺便某羊被某狼又占了不少的便宜,在黑灯瞎火的电影院里,不拉着手不亲个嘴都对不起这个场景是吧。
一个月的时间过的很快,这一个月里,林影确实是认真用心的,现在多努力一分,以后就可能少后悔一分。李老这个鉴定大师不知道多少人想拜在他的门下,现在他有了一个机会,如果不抓住,他都会觉得自己是个傻子。
于是这一个月来,袁清逸更多的是到林影租的这个小屋子里来找他,陪他一起看书工作,也陪他一起吃饭休息。一个月的时间,两人之间似乎也常常出现一些旖旎的气氛,对于已经正式确立恋爱关系的他们来说,进步是巨大的。
这一个月别的都很好,只是对于林影来说,偶尔进入空间会不太方便。有时候袁清逸在他这边留宿,虽然是分开卧室睡的,但他也不敢进空间,只好磕着回灵丹在房间里修炼。
虽然已经和袁清逸确定的恋爱关系,但对于空间和修炼这些事,林影却不敢说。这不是一般的宝贝,电视里经常说,为了十倍利益就有人敢冒险,为了百倍的利益就敢拼命。空间这么个大宝贝,可不止百倍的利益。
再说了,这袁清逸就算是个好的,可万一他哪天不小心说漏了嘴,可不敢保证他身边的人也都是好的。知人知面不知心,俗话说的好,只有一个人知道的秘密才是秘密。怀着这么一个大宝贝,林影可不敢生一丁点与人分享的心思。
其实,林影这种想法完全是对的。只是林影却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他一个修炼者,而修炼者也并不如他想的那般离他那么遥远。
而此时,对于袁清逸来说,他最大的宝贝就是林影了。就像他经常抱着林影说的话:“你就是我最大的宝贝,有了你,我什么也不求了。”
林影一般在这种时候都不会答话,只是在心里想着:“可不是,虽然我本人不是个大宝贝,但我怀里确实抱着一个大大大大的宝贝啊!”
林影也考虑过是不是在不暴露空间的前提下,也让袁清逸修炼,毕竟如果两人人最后若真在一起了,到时候袁清逸可陪不了他多少年。再说了,袁清逸已经二十六了,再不修炼的话只怕会来不及了。
事实上,到后来林影知道真相后,才觉得他之前真是想多了!白担心了,哼~
倒是袁清逸在知道他的大宝贝这么为他着想时,笑得那么一个春光灿烂,那个得意劲直让人想给他套袋闷头打一顿!
一个月后再次面见李老还是在上次的那个酒店和包间里,人员也完全不变。
李老拿出一幅画让林影看。“十分钟后告诉我真假,并说明你的理由。”
这是一幅董其昌的山水画作,一般来讲,董画真迹用笔,拙中带秀,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林影先是仔细看了看,心中有了一定的猜想后,才用手摸上去,果然是假的。
“李老,这幅画是赝品。”待十分钟一到,林影站起身冷静的说道。
“说说你的理由。我倒觉得这幅画很有他早期的特点,有可能是真迹。”李老笑眯眯的看着林影。
李老说的话,若是别人可能会迟疑下自己的判断,但对于有着作弊器的林影来说,就是想怀疑自己也没机会。所以他干脆的答道:“董其昌这个人才溢文敏,通禅理、精鉴藏、工诗文、擅书画及理论。他是海内文宗,执艺坛牛耳数十年,是晚明最杰出、影响最大的书画家。董其昌的绘画长于山水,注重师法传统技法,追求平淡天真的格调,讲究笔致墨韵,墨色层次分明,拙中带秀,清隽雅逸。《画史绘要》评价道:“董其昌山水树石,烟云流润,神气俱足,而出于儒雅之笔,风流蕴藉,为本朝第一。”董的绘画对明末清初的画坛影响很大,并波及到近代画坛。一直以来,董其昌的作品都是海内外大收藏家寻觅的目标。”
李老一边听一边点了点头,却没有说话。
林影接着说道:“董其昌的山水画大体有两种面貌,一种是水墨或兼用浅绛法,这种面貌的作品比较常见;另一种则是青绿设色,时有出以没骨,比较少见。他十分注重师法古人的传统技法,题材变化较少,但在笔和墨的运用上,有独特的造诣。他的绘画作品,经常是临仿宋元名家的画法,并在题识中加以标榜,虽然处处讲摹古,并不是泥古不化,而是能够脱窠臼,自成风格,其画法特点,在师承古代名家的基础上,以书法的笔墨修养,融会于绘画的皴、擦、点划之中,因而他所作山川树石、烟云流润,柔中有骨力,转折灵变,墨色层次分明,拙中带秀,清隽雅逸。他的画风在当时声望显著,成为“华亭派”的首领。”
“那也不能说这幅画就是假的啊。你看这画纸,肯定是宋纸,符合明代画家多喜欢用宋纸的特点。这副画的画风也很符合董其昌的风格,其以书法的笔墨修养,融会于绘画的皴、擦、点、划之中,因而他所作的山川树石、烟云流润,柔中有骨力,转折灵变,墨色层次分明,拙中带秀,清隽雅逸。”李老可不会这么简单就放过林影。
林影笑了笑,也没逃避。“董其昌虽然自己画作多而且收藏也多,但为他代笔的画家更多。据启功先生认定,给董其昌代笔的画家至少有七位,分别是:沈士充、赵左、赵洞、叶有年、杨继鹏、柯雪和吴振。而其中沈士充的代笔画渲染太重,赵左的代笔画笔性比董其昌尖薄,而董其昌的用笔比赵左的储蓄圆厚。总的来看,沈士充和赵左的代笔画风格类似董其昌早年的画风。而这幅画,应该就是赵左的代笔画。”
李老拍了拍掌,笑着点了点头。“不错,看来确实有用功。”
林影有些不好意思,这一个月的时间,林影倒是多数时间都花了书画和杂项上。之前他在这些上就比较薄弱,这董其昌算是一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所以他记得也比较熟,实在担不上李老这样的称赞。
“再来看看这个,三分钟后说说你的想法。”李老把画收了起来,又拿出了一方砚台。
林影仔细看了这砚台,和之前自己淘到的那方澄泥砚有点不同,这个是紫灰色的,而且被雕成了梅花型,还配着精美的木匣,比之他之前的那个光石板好看多了。
砚台一直是林影的弱项,估计李老也从上次的事件中看出来了,所以这次才特意拿了一方砚来。三分钟很快就到了,林影放下手中的砚台,想了想才说道:“这是一方清中期的端砚。端砚产自广东肇庆市,肇庆古称端州,所产的砚台因此叫“端砚”,尤以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岩三地之砚石为最佳。其历史悠久,有与端砚齐名的歙砚、易水砚,素来有“南端北易”之说。端砚最早产于唐代武德年间,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在中国所产的四大名砚中,尤以广东省端砚最为称著,更因几大名坑砚材枯竭封坑,砚资源越来越少。”
“端砚以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娇嫩而驰名于世,用端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好的端砚,无论是酷暑,或是严冬,用手按其砚心,砚心湛蓝墨绿,水气久久不干,古人有“哈气研墨”之说。宋朝著名诗人张九成曾赋诗赞道:端溪古砚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端砚的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四十回
李老点了点头,这方砚确实是他特意找来的,上次看林影把一方澄泥砚看作是一块文化砖着实让人又气又好笑,不过现在看来,这一个月倒也是真下了功夫。
学鉴定这一行,偷懒是绝对不行的。俗话说的好,“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如果一个人没有主动性,就是再有天份,那也绝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鉴定师。
所以,对于林影的自觉性李老还是很满意的。而且之前在鉴定那幅画时,他也故意误导了一些,可看林影一点犹豫都没有还是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这一定对于鉴定师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耳根子软,容易听信别人的话,从而否定自己的人,这样没有自信的人也是不行的。
可以说,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李老对于林影还是很满意的。
“这方砚台是清中期的端石雕梅花砚,紫灰色端石随形而雕,小巧玲珑,石质温润。砚堂及砚岗处浮雕三只昆虫,砚背雕梅枝及几只昆虫。纹饰简单,趣意盎然,自然纯朴的气息甚浓。清代端砚总的来说侧重雕工,在雕刻方面又偏重于细刻和线刻,适发穿插浅刀雕刻,线条精确、细腻、婉转、流畅、轻快,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民族风格。”
“还有,这方砚的一侧刻“冬心主人藏砚”。配有漆砂木匣。匣底有“卢葵生制”篆字朱印。匣盖刻诗一首,诗文为“研水生冰墨未干,画梅须画晚来寒。梅花无丑香沾袖,不爱花人莫与看。”落款为“百二砚田富翁金农题”,钤印“吉金”。这卢葵生,名栋,字葵生,扬州人。葵生之祖卢映之精于镶嵌漆器,卢家三代至葵生技艺更加精湛,为嘉、道年间之漆艺大师。凡文玩诸器无不以漆砂为之。雕刻山水人物、花卉鸟兽,皆非寻常画工所及;而金农,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书画家原名司农,字寿门,又字吉金,号冬心先生,别号稽留山民等。金农博学多才,善诗词,精鉴古,喜收藏。书法工隶、楷,隶以朴厚见长,楷多隶意,自创一格,号称“漆书”。50岁后始作画。居当时画坛首席,为“扬州八怪”之一。”
李老听着林影把这方梅花砚从砚台到砚匣都说了一遍后,点了点头,然后让吴助理把东西收好后,就在沙发上坐了下来。
袁清逸一看这就是成功了,再一看,怎么自家大宝贝还愣着呢。“林影,倒茶啊。”
“哦。”林影木木的倒着茶,脑子还没反应过来。看得袁清逸在一旁直着急,吴助理也在一旁笑着。“拜师啊。拜师茶。”
“啊?啊!!”林影这才回过神来,惊喜的看着李老。“真,真的?”
李老点了点头。
林影立刻“扑咚”就直接跪在了李老面前,举着茶杯的双手都有点抖,颤着声音说道:“师,师父,请喝茶。”
李老接过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然后说道:“从此时起,你已正式入我门下,成为我的关门弟子。你往上还有二位师兄,大师兄姓刘,二师兄姓肖,以后自会介绍与你认识。”
“是,师父。”林影接过茶杯又重重磕了三个响头,万分乖顺。
李老从口袋里摸出一个小匣子交给林影。“这是给你的见面礼,好好收着。”
林影也从身后背包里拿出了他早准备好的拜师礼,就是那块二十斤重的玻璃种帝王绿翡翠。林影在家里考虑半天,想来想去觉得他手里也只有这个最贵重了。
当在场的所有人看到林影竟然拿出一块差不多有二十斤左右的极品帝王绿翡翠做拜师礼时都吓了一大跳。这块翡翠最起码能达到四个亿,这小孩太吓人了。
“你知道这是什么吗?”李老虽然不差钱,也不乎钱,但这么大块的极品翡翠放在眼前还是很震撼的。
“知道,这是我上次去平洲时赌中的一块帝王绿翡翠。”林影红着脸有些不好意思。没说本来还想着切下一小部分留个纪念什么的,只不过最终没实施罢了。
“你知道它值多少钱吗?”李老听着这新收弟子话,有点无语。
“再值钱珍贵也不及师父您啊。再说了,别看它现在似乎很值钱,但其实我买来时真没花多少钱。真的。”林影怕李老不相信,最后又重重的加了一句。
旁边的两人笑着看这新出炉的两师徒,都由衷的为对方感觉到高兴。
可惜不管林影怎么解释,李老都坚持不肯收这块翡翠。只说他是玩古玩的,对翡翠实在不认识。
林影有些泄气的拿回了那块翡翠,师父不肯收他的拜师礼怎么办?想来想去,突然想到第一次遇到师父时的那只鸟食罐,难道师父最爱的其实是瓷器?虽然那件算不得瓷器,但陶瓷也差不多嘛。
林影眼睛一亮,把翡翠塞进背包,又在背包里(实则是空间)一通翻找,把自己喜爱的那件唐三彩加彩马拿了出来。“师父,你看这个怎么样?也是我自己淘的。”
李老看着自己新收的小弟子献宝一样的拿出一件唐三彩放到了他面前。说不惊讶绝对是不可能的。唐三彩现在存世量虽然不少,但保存完整的却是不多。而且因为后人仿制度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九,想要淘到一件真正的唐三彩可谓是大海捞针也不为过。
“李老,这件唐三彩马也是林影上次去平洲时淘到的。当时王旭那小子就说让他拿出来参加公司的春拍,他还说因为喜欢不愿意,说要留着呢。没想到这会儿倒是舍得拿出来送给您了。”袁清逸一看到这匹马就笑了起来。
“我手里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瓷器了,就这件还行。”林影摸了摸鼻子,小声的说道。
“好,好,难为你了,那这件唐三彩就算是你的拜师礼了。”李老确实是喜爱瓷器,这次倒也没有多推脱。
听到李老说叫下了,林影这才真正松了口气,这收了拜师礼,师父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跑不了吧。
这时林影才打开看李老送给他的见面礼,原来是一方小印,看材质应该是寿山石中的田黄石。
身为“印石三宝”之一的田黄石,呈现黄、白、红、黑等色,其中以黄色为黄金黄鱼籽田原石黄金黄鱼籽田原石最常见。具有珍珠光泽、玻璃光泽、油脂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少数透明。质地致密、细腻、温润、光洁。
而现在林影拿在手中的这块田黄石,尺寸大约在2*4*4。5厘米左右。整体呈黄金黄,质地湿润,为微透明体,在强烈光线的照射下,可以看到它的肌理隐约见到一条条细而密的纹理,其形状犹如白萝卜纤维细纹,颜色外浓而向内逐渐变淡。它的表层则有一些红色的筋络,红如血,细如丝,交汇形成红色的格纹。
看得出来,这是一方上好的田黄石。
“等你以后能独立出具鉴定书的时候,就可以用上它了。”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