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乔入农门-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钱合适。”
  方锦年眼睛一亮,感叹对方直爽的同时心下也是一宽,能得方子自然是最好不过。
  “难得遇到乔公子这般的爽快人,那我也不绕圈子,七百两。”
  对于这个看似天价的数字,乔墨和林正都是面色不变,因为谁都知道五香粉一旦投入市场售卖,将会挣得几十几百个七百两。
  乔墨默默算了笔帐,七百两相当于卖掉三千五百份五香粉的毛利润,要是他自己来制作出售成品五香粉,一年到头累死又能卖多少?其中调配的比例是商业机密,所以他得全程参与,如今看来,倒是把方子卖出去省事些。
  七百两么,方锦年倒是实在,没坑他。若换个奸诈的,给三五百都不错了,毕竟买方子的钱不等于方子本身的价值。
  “好,成交!”
  两人都不是拖泥带水的性格。方锦年立刻命人回去取银票,而乔墨令人笔墨纸砚,遣退旁人,由他口述,方锦年下笔,复述了一份五香粉配方。
  写完后,看着手中短短的一份方子,方锦年想到了五香粉广阔的前景,丰厚的利润,甚至想到了将会面临的各种明枪暗箭。方锦年非但毫无退缩,反而越发斗志昂扬,他要让那些人看看,即便不依赖祖业,他也能打下属于自己的家业来。
  方锦年放松身体靠进椅被:“乔公子……”
  “叫我小乔吧。”其实乔墨不喜欢这个称呼,但认识他的人都爱这么喊,他也只好变习惯。毕竟这和现代不同,总不好让人喊他“阿墨”,太过亲密了。
  “好,小乔。”方锦年从善如流:“咱们既然合作,也算是朋友,往后你和阿正都叫我佑安吧。佑安是我的字。”
  乔墨不置可否。
  本着不浪费的原则,乔墨对着桌上的美食下筷子,还不忘招呼林正一块吃。林正吃了个小包子,就只顾得给他夹菜。
  方锦年实在看不过两人恩爱,咳了两声,说道:“事儿谈完了,你倒是轻松,我可有得忙。你们慢慢儿吃,茶钱结过了,我先走一步。”
  乔墨起身相送,想了想,突然说:“我还知道一种调味品,叫做十三香,顾名思义,是选用十三种香料调配而成。你要不要?”
  方锦年身子猛地一顿,眼里掩饰不住的惊讶,包括一旁的林正都愣住了。
  乔墨没时间跟林正解释,他也是看到方锦年确实不错,又一时激动想起十三香,才想着一块卖了多换点儿钱。反正他有空间,多少银子存在空间里都不怕丢,有了充足的本钱,不论以后想做什么都容易。
  至于方锦年会不会多想……
  好像这人本身就是个脑补帝,每次见到自己都不知道脑补了多少坎坷故事。
  方锦年收整好表情,令人守在门口不准人惊扰,这才亲自将门关了,重新坐回来。深吸一口气,方锦年这才认真的看向乔墨。
  “小乔,你是说你手中还有一张方子,比五香粉更好?”
  十三香的确是香料品种更多,但究竟是不是比五香粉好,倒也不见得,要看用在什么菜色里。不过么,这个东西是仁者见仁,人的口味是最难调配的,青菜萝卜各有所爱。
  “我是还有一张方子,本没打算卖,因为需要的香料多,我也没做过。”
  当初会想起做五香粉,是为了看看和外面卖的有什么区别,至于十三香,他倒也是看过,可配料太多,他觉得太麻烦。如今也得感谢当初多看了两眼,出众的记忆力使得他至今还记得十三香的配方内容,毕竟就是十三种香料,简单一句话而已。
  方锦年清楚,这笔生意的决策权在他。对方已经表明愿意卖给他,就等他出价,只要价钱合适,立马就能得到那张方子。
  可是……
  方才已经花了七百两买五香粉的方子,十三香定然不比五香粉便宜,他手头哪里有那么多银两?若都将银钱抽出来用出去,生意上就周转不开了。
  虽说他自认家世不错,也从来不缺钱花,可这么个花法还是吃不消的。
  “小乔,我手头也不宽裕,你看能不能迟些日子再谈这个生意?”方锦年的意思是想让乔墨将方子先存在手里,暂时不卖,等他手头宽松些再买。
  “你需要多长时间?”乔墨暂时倒也不缺钱,不过是为有备无患罢了。
  “……两三个月,最迟明年三月底。”方锦年估算了一下,即便不算其他生意,只要五香粉投入生产,绝对亏不了。
  “好,那就等你拿钱来。”乔墨也爽快,反正做生不如做熟,跟熟人谈总是安全很多,也省事很多。
  方锦年精神为之一松,笑道:“多谢,这个人情我记下了,往后有事只管到万宝银楼找我。”
  说完不再多停留,道别之后匆匆离去。刚谈妥了一笔大生意,自然要赶紧去布置,赶在年前要先出次货,想必进益定是十分可观。
  乔墨觉得难得来一回县城,又在这么好的茶楼,干脆享受一把。于是就托着林正坐在雅间喝茶吃点心,听听说书,悠哉悠哉,仿佛回到了现代似的。
  林正却是有些心不在焉,终于还是问了:“阿墨,那十三香……”
  的确,是个人都会奇怪,先前拿得出五香粉还能托词是家传,可又冒出个十三香……
  方锦年没质疑,是因为对方是个商人,只要做成了买卖,不管方子来路,也不管乔墨有什么秘密。林正则不同,林正是他夫君,是要生活一辈子的人,本就知道他有些异处,眼下又连连出现两种前所未闻的调味品,心里实在有些担心,不问心中不踏实。
  乔墨有心想说出空间,可那就牵扯到他的来历,话到嘴边就犹豫了。
  借尸还魂啊,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接受,特别是自己的枕边人。他挺喜欢林正的,也喜欢现在的生活,不愿意林正怕他,或者厌恶躲避他,不愿两人之间有了隔阂,所以他不敢坦言。
  最后,他是这么说的:“阿正,你知道我有些地方和常人不同,我知道一些东西,是从梦里得来的。我在梦里见过很多稀奇古怪的事,像是过了一辈子似的。这两种调味品便是从梦里知道的,在梦里,这些都不是秘密,人人都会的。”
  林正听得微微皱眉,他对于鬼神是不怎么相信的,但并没有再疑问。他想着,估计是阿墨有些话不好张口,或者不愿意再提吧。
  乔墨小心的观察林正的神色,见他似一如既往,微微放下心来。
  临近正午,外面太阳到了头顶,两人从茶楼出来。
  乔墨走了几步就觉得晒的有点热,解下大氅放在车上,就近找了家布庄,选最好的红布买了一匹。随后两人也没多逛,赶车回家了。

☆、正式买地引议论(1)

  回到村子里,乔墨先将布料送到李阿嬷家。李阿嬷一看就知道比当初借出去的富裕多了,但料想着推辞不掉,就没多说,总归往后两家来往多,有事都相互帮衬着。
  临走时,乔墨想起李阿嬷种的有八角和花椒,所以才年年自制小料包来卖,便起了好奇心。
  “李阿嬷,我能看看八角树吗?”
  “就在屋子后头呢。”李阿嬷引他来到屋后。
  但见屋后的一片空地,一半用来种菜,另一半则种了一棵高达七八米的八角树,另有两棵花椒树,还有两棵像是桃树柿子树。这片地四周围了一米的土墙,又在土墙上插满了荆棘刺,显然是为防止攀爬的。
  “李阿嬷这是……”乔墨指着那些荆棘刺,心中有所猜测。
  果然,李阿嬷说道:“咱们村里有个别人爱小偷小摸,又有些人见不得别人家好,我家种有八角树,十里八村都稀罕,可不就被一些人给盯上了。几年前的一天夜里,若不是阿雪他阿爹听到动静起的快,这树啊,早被人给砍了。”
  乔墨仔细一看,果然在树身上看到一条清晰的砍痕。
  如今乔墨是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八角等香料的稀罕,也对村子里的人有了更多的了解,暗自提醒自己往后做事要三思,凡事考虑周全些。
  乔墨又问:“李阿嬷,不知这树一年能产多少八角啊?”
  李阿嬷脸上露出笑来:“好的时候能有一百来斤,一般最少也有七八十斤。有人曾来我家收八角,说南边那地方的大山里,一棵树一年最少也产一两百斤。我们这边毕竟地不一样,能活一棵也就不容易了。”
  乔墨心里叹口气,再次惋惜擦肩而过的好生意,若他重生在南边,那妥妥能发展个香料世家出来啊。
  回到家,想起先前腌的肉到时间了,便取出来挂在仓房里。
  林正去了里正家,说买地的事儿。
  “你要买地?”里正略有惊讶的看向他,心里不免盘算开了。
  先前林正娶亲,虽说因乔墨是买来的小哥儿,六礼一并省略,只行了迎娶一项,可为着成亲当天的宴席,花费可没含糊。村里不少人私下里帮着林正算过,林林总总各项琐碎花费下来,怎么着也有五六两银子。
  林正家总共五亩地,一亩地一年不过一两的出息,不花费一年也才得五两,林正竟舍得花那么多办酒席,还是为个买来的小哥儿。
  村里人不约而同的想到林正刚回来的时候,骑着那么一匹好马,却和登门的媒人们说没钱娶亲。只怕不是没钱,是故意藏着不说呢,这次成亲可不就露出来了吗?
  这下子好些人后悔,都是当初以为林正发了财有心结亲的人家,又觉得这林正看着不声不响,却那么有心计。也有一干人对着乔墨羡慕嫉妒恨,不过是个被卖的小哥儿,竟走了狗屎运了!
  里正倒没那么多八卦的想法,只是同样以为林正藏富。
  倒也好理解,若林正当真大张旗鼓的带着钱财回来,那林老嬷能干看着?只怕早闹起来了。
  由此,里正也不惊讶了,能有一匹六七十两银子的马,咋可能真没点儿积蓄?先前单身一个,或许没想到,如今成了亲,想着多置几亩地也是常情。
  于是里正问道:“你打算添几亩?”
  “五亩良田,两亩水田,另外我家不远的那片河滩,我也想买下来。”
  原本林正没打算买这么多,但是乔墨觉得手里有七百多两银子,要买地干脆多买点儿,还特别说明买几亩沙地。
  这倒不是因为沙地便宜,而是沙地种的花生好。当然,乔墨只知道沙地出的花生好,至于怎么种,他是两眼一抹黑的。不过他也想过,就算不用高科技,土办法一样种,大不了亩产少些,但花生质量上去了,价格肯定也上去了。
  目前乔墨倒没多的想法,只觉得花生好,出油好,卖钱多。
  林正所说的河滩,就在村子西边,离林正家不到一两百米。那里有一条河,名字就叫沙河,河水即便是大旱之年都不断流,卷带着泥沙积年累月冲刷下来,在这边形成了一大片沙土地。
  人们都知道沙地不好种粮食,何况这边地多,所以即使那片河滩面积挺大,还挺平坦开阔,却是开荒都没人选那里。
  先前林正说要开荒,指的也不是这片河滩,只是乔墨很肯定的说沙地也有沙地的好处,林正不知怎么的就信了。他想着,即便沙地真差,大不了少产些粮就是了。
  显然他的想法里正并不知道,听说要良田水田还在理,后面听见要那片沙土河滩就愣了。
  “那片可是沙土地,忙乎一年到头也收不了什么,你真要?”里正以为他是手紧,就劝道:“那块儿虽便宜,但换个地方开几亩荒地也差不了多少。”
  林正不好说出是乔墨的主意,便笑着说:“那地方大,离家也近,平时多用些心,也差不到哪儿去。”
  里正见他执意,也不好深劝,便点了头:“前些日子我听说小杨村有人要卖地,我帮你去问问,有信儿了再告诉你。至于那片河滩,你既要,那我改天去趟县里,找衙门的人来丈量,早办早了,你也好在开春种了东西。”
  末了又提醒:“那河滩不小,估摸着能有七八亩,按沙地一亩三两银子来算,少说得二十多两银子。你又要五亩良田,两亩水田,这又是六十四两。”里正还是有些担心:“倒不如不要沙地,你家就你一个壮劳力,小乔也不是个能下力气的,那么多地哪里种的了?”
  粗粗一算,这些地就得八十多两银子,就算银子足够,也得有人去耕种啊。
  里正的顾虑很正常,劝他也是好心。
  “多谢有德叔费心,只是多几亩地到底踏实,至于那片沙地,我也是打算试试,听说有些地方就是沙地多,可也能产粮食。”林正当然不会说出乔墨,关于银钱,倒是半真半假:“至于银子也是够的,我在外面几年也攒了点儿钱,阿墨也出了些。”
  “小乔出了钱?”里正一怔。
  “是,小乔是被收养的,可收养他的老人一去世,家里的儿子就将小乔卖了。原本小乔也是出身好,他家有祖传的方子,今天他去县城把方子卖了。”
  林正选择说出乔墨卖方子的事,一是为了给将来用的钱过明路,二是为乔墨攒底气。至于说自己也出了钱,则是暗示别人,乔墨卖方子的钱不是巨款,否则到时候就不是惹人眼红,而是招来灾祸了。
  里正也是见惯了场面的,见他说话半隐半露,便知道没说全。也不多问,知道他不缺钱也有打算就放心了。

☆、正式买地引议论(2)

  里正办事很利落,不过两天时间,衙门里就来了人。
  村里人好凑热闹,没事儿又喜欢议论别家长短,见衙门来了人,一打听是去量沙河边儿上的那片河滩,个个都吃惊不已。
  他们这边家家户户都不缺地,只是有人家多有人家少,或是有的地肥,有的地贫些,没钱或者舍不得买地的人会选择开荒,那也是选些好地方,绝不去找沙地。可想而知,在他们眼中一文不值的沙河滩居然有人花钱买,可不是让人惊掉大牙。
  大伙儿赶紧再打听,居然是林正要买!
  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
  有人说这林正倒会省钱,八成是新娶的媳妇出的主意,反正那新媳妇一看就不是个干活的人,可不就死命的使唤林正么,得了钱也是攥在媳妇手里,好心计。说这话的人取笑林正是顺带的,主要是恶意针对乔墨,领头的可不就是那李水莲!
  也有人说这林正是发了大财了,那沙地虽不好,可面积不小,一亩三两银子,也得二十多两呢。舍得花二十多两买没用的沙地,那手里得有多少银子?真不晓得在外头做了什么有钱的买卖,藏的那么严实。别是在外惹了什么麻烦,回乡来躲藏的吧?要不能放手那样赚钱的事情?
  说这话的显然是羡慕嫉妒林正有钱,恶意揣测,恨不能将林正整个儿抹黑。代表人物自然是林老嬷。
  一旁有个人嗤笑道:“这算什么,听说人家还要买良田呢,花的更多,这点儿沙地算什么。这乔哥儿倒是好福气,谁能想到林正这么有钱,偏又藏着掖着,骗人说没钱。”
  这话透着一股子浓浓的怨气和不甘,更有几分功败垂成的遗憾。
  “春阿嬷!”旁人认了出来,说话的是同村的春阿嬷,一贯消息灵通爱打听。见春阿嬷说了这番话,连忙追问:“春阿嬷说的什么意思,他家不止买那河滩啊?你又从哪儿听说的?”
  春阿嬷心里不得劲儿,面色淡淡的说道:“他们要买的地就在小杨村,五亩良田,两亩水田,可得六十四两银子呢。”
  六十四两?乖乖,可不少啊!
  至于这消息的真假,没人怀疑。春阿嬷娘家就是小杨村,可巧,昨天春阿嬷刚好回去了一趟,知道内情并不奇怪。
  一些人感慨着林正有钱,另一些人瞧见春阿嬷面色语气都不同以往,细细一想便明白了其中缘故。当初林正刚回来,登门的媒人里就有这春阿嬷,好像春阿嬷想将娘家哥哥的小哥儿说给林正,甚至说聘礼只要别家的一半,可林正没答应。
  说起来那小哥儿十里八乡就没不知道的,名字叫杨家宝。
  杨家宝本身长的清秀,只是肤色偏黄,像个爽利的小子。他上面有个大哥也是哥儿,和他相差七八岁,性格老实,不如他讨喜,所以自小也算是得阿爹阿么宠爱长大。加之除了胆子大,脾气倔,家里地里的活儿都能做,不少媒人登门说亲,可他都没应,他阿爹阿么也惯着,想他自己选个合心意的。
  哪成想如今选了一个,是个秀才老爷,眼光倒是好,可关键问题在于那秀才已经二十六,早已娶妻生子。偏这时候杨家宝性格上的缺陷冒出来了,胆子大,所以敢一个人天天往镇上跑,脾气倔,哪怕阿爹阿么说要打断他的腿,他也不肯忘掉那个秀才,甚至说要给对方做侧室。
  哪怕是乡下地方,小哥儿给人做侧做小都是很丢人的一件事,何况又是宠爱小哥儿的家人,那心情可想而知。
  杨家宝的阿么当场昏了过去,阿爹气的全都发抖,将杨家宝锁在屋子里。到底没关住,杨家宝撬了窗户跑出去,不用说就是去找那秀才了。家里人为此伤透了心,想着只要人回来,干脆顺了他的意。
  三个月后,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