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炮灰为王[快穿]-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起来,孟则知和赵以康还有过一段恩怨来着。
赵以康行五,只比孟则知大两岁,生母是后院的徐姨娘,徐姨娘原是京城四大楼之一的满春院的花魁,后来被人买下来送给了宋国公,凭着熟练的技巧,成功的成为了宋国公最宠爱的妾室,而后一口气为宋国公生下了两子一女。
子凭母贵,居长的赵以康也就成了国公府最得宠的庶子。
原本在徐姨娘和赵以康的计划里,等赵以康到了年纪,就求着宋公国把世安院收拾出来,让他们兄弟俩住进去,这样一来,他们也就不用再和其他庶子挤到一块儿去了。
没成想半路杀出来了一个程咬金,萧氏大手一挥,就把世安院划给了孟则知。
宋国公不在,府里的仆从包括妾室的身契都在萧氏手里捏着,相当于她掌握着府里的生杀大权,平日里骄横惯了的徐姨娘这会儿也只能是缩着脖子做人。
因而得知消息之后,虽心有不甘,他们一家子也只敢在背地里咒骂几句,然后退而求其次的从宋国公手里要了他名下监生的名额。
所谓监生是国子监学生的简称,而国子监是大扬朝的最高学府。按照规定只有贡生或荫生才有资格入国子监读书,其中贡生是指成绩优异的秀才或举人,荫监是指三品以上官员子弟或勋戚子弟入监读书的学生,在读或肄业荫监学生虽无秀才功名,却可以直接应考乡试。
国子监好啊,一方面可以结交勋贵子弟,另一方面有名师教导,还怕他考不上进士吗?
就在赵以康做着金榜题名、封侯拜相的美梦的时候,孟则知拜了萧德仁做老师的消息传了出来。
萧德仁是谁啊,百年世家萧家的当家人,广德元年恩科榜眼,国子监祭酒,门生故旧满天下,清贵无比。
这得是多大的人脉啊,瞬间就把赵以康比了下去。
从来都是他赵以康压别人一头,现在倒叫孟则知爬到他头上来了,赵以康不免有些心理失衡。
再者,以前还好,眼瞅着这几年和他同样住在听雨轩的赵二、赵三和赵四陆续成亲生子,一堆孩子成天见的鬼哭狼嚎,吵的他不得安宁,想想就气不打一处来。
要不是孟则知占了本该属于他的世安院,他哪用得着受这样的罪。
可偏偏孟则知身后站着萧氏,他心里那股子邪火也只能憋着。
可现在不一样了——
赵以康皮笑肉不笑:“哟,这不是九少爷吗?”
看得出赵以康不怀好意,孟则知压根不想搭理他,继续向前走去。
赵以康当即讥笑道:“这认了便宜娘和便宜舅舅的人就是不一样,连基本的礼数都忘了。”
顾忌着季良在场,孟则知少不得要有所反应,他脚步一滞,回过头,眉头微皱:“五哥,有没有人说过你的嘴巴特别臭。”
赵以康也不恼,只冷笑着说道:“这脾气见长啊,不过赵九,你不会真把自己当成夫人的儿子、这国公府的嫡子了吧!我可是听说北边的仗快打完了,父亲和赵以敬马上就要班师回朝了!”
孟则知面上一沉,像是隐忍着什么,沉声说道:“赵五,你与其关心我,倒不如好好关心关心你自己,听说父亲在外这几年,收了好几房年轻的侍妾,其中有一对双胞胎胡姬格外受父亲宠爱,我记得再过几年,徐姨娘就该过四十大寿了吧。你也是读书人,应该知道什么叫做以色侍人,色衰而爱驰吧。”
说完,孟则知拂袖而走。
“你——”赵以康面上青一阵白一阵的好不热闹,他咬牙切齿,怒声说道:“我倒要看看,等赵以敬这个正主回来,你一个鸠占鹊巢的庶子还能怎么狂。”
听见这话,孟则知的面色又沉了几分。
季良当即说道:“少爷,五少爷的话,您可千万别放在心上,夫人对您的好我们都看在眼里,那可是没掺半点假。”
“嗯。”孟则知心不在焉的应了,显得闷闷不乐。
到了睦元堂,他这才勉强打起精神来,躬身行礼:“娘亲。”
只一眼,萧氏就看出了孟则知身上的不对劲,她不动声色,拿出手帕来替孟则知擦了擦额头上的热汗,说道:“怎么热成这样,郑嬷嬷,去弄一碗水晶冰来。”
“是,夫人。”郑嬷嬷应了,顺便拉走了季良。
萧氏口中的水晶冰其实就是后世常见的冰碗,加了鲜杏仁、核桃仁、莲子、酸奶、冰激凌、果酱的冰碗。
打从前年起,这京城里陆陆续续的就添了不少新奇的东西,比如火锅店,内衣店,又比如火柴,香皂……
这会儿邢小雅可还没重生呢,这些东西是出自谁人之手再明显不过。
孟则知看在眼里,但笑不语。
吃到一半,孟则知想起正事来,当即放下勺子,说道:“对了娘亲,舅舅说我的火候到了,今年可以下场了。”
孟则知是奔着六元及第去的,加上前几年他年纪还小,萧德仁也担心他在考场上熬不住,索性由着他多读了几年书。
“真的?”萧氏眼前一亮,而后眉头微皱:“咱家的祖籍可是在江西呢,从京城到江西少说也要走上两个月,县试在明年二月,那岂不是说年前你就得离开京城,便是考的再顺利,考完乡试也得到明年九月,这一去一回的,就是一年的时间,你什么时候出过这么远的门?”
萧氏一脸担心。
听见这话,孟则知面上当即升起一抹感动,连带着藏在眼底的忧愁之色也一扫而光,他忍不住的弯起唇角:“就这一回,等儿子考个状元回来,就留在京城,陪在娘亲身边,哪儿也不去。”
萧氏将孟则知的神情变化看在眼里,面色一缓,而后像是想到了什么,她眸色微沉,轻声说道:“这话,娘亲喜欢听。”
又说了一会儿话,孟则知起身告辞,回了世安院。
等他一走,郑嬷嬷当即说道:“夫人,打听清楚了,方才少爷碰上五少爷了,五少爷说了些不太中听的话……”
萧氏心中微叹,若是他的安儿知道实情的话,大概也就不会因为这些捕风捉影的事忐忑不安了。
只可惜,唉!
作者有话要说:
上一章精彩评论:
#恭喜孟则知喜提奥斯卡金像奖#
第60章
孟则知的出发日期定在了十月初二。
在此之前,萧氏把自己忙成了一个陀螺。
“听说江西蚊虫特别多; 这条青纱帐幔得带上。”
“冬天的棉衣也多带几身; 那边的天气不比京城; 湿气比较重,换洗的衣服不容易晾干……用炭火烘干也是可以的; 不过要注意打开门窗通风。”
“还有你爱喝的团龙贡茶,家里就剩下这一罐了,你先带着; 等哪天宫里又赏下来; 我再让人快马给你送去。”
“这一去就是几千里; 路途遥远,我就担心你路上碰上个山贼水匪或是不长眼的; 你得多带上几个护卫; 就洪武他们吧; 他们是府里的老人了; 有他们跟着我也放心。”
……
孟则知仔细听着,时不时的附和一声。
整理好行李; 萧氏带着人反复检查了两遍; 确定没有什么遗漏的; 这才放下心来。
孟则知见状,连忙将手中备好的茶盏递过去:“娘亲,您也累了吧; 喝点水。”
萧氏伸手接了,茶水一入口; 像是想起了什么,她又放下茶碗,回头看向郑嬷嬷:“对了郑嬷嬷,把我给少爷准备的东西拿过来。”
“欸。”郑嬷嬷应了,当即带着丫鬟识棋把手里的东西放到桌子上。
萧氏打开最上边的一个木盒,入眼的是一沓一百两银子面额的银票,看厚度,起码不下一万两。
她说:“这些钱你带着,该花就花,该用就用,别委屈自己,咱家不缺你这点花用。等你用完了,我再派人给你送。”
孟则知眼前一亮,喜笑颜开:“谢谢娘亲。”
萧氏心安理得的受了,她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银子,要知道光是火柴一项,每年就能给她带来超过二十万两银子的纯利润,这还是账面上动过手脚之后的数目。
四周的丫鬟眼观鼻鼻观心,低着头专心致志的盯着鞋子上的花纹,不动如山。
“还有这些。”萧氏打开足有一个半抽屉大的木箱子。
木箱子被隔成大小不一的两半,大的一边装着一两到三两不等的小巧精致的金银裸子,小的那边装着金瓜子,上面都刻有宋国公府的字样。
“你父亲辈分大,就是赵家的族长也得唤他一声叔父,等到了那边,赵家的族人少不得要登门拜访。咱家有权有势,那边的亲戚又都是出了三服的,所以也不用看菜下碟,一家一户的准备礼物,随便给个红包就是了。”
萧氏细细说了:“五服以内的亲眷以及几位族老,辈分大的给个二两的金裸子,辈分小的给个一两的金裸子或一个金瓜子。出了五服,七服以内的,给个三两或二两的银裸子,出了七服的,随意给个一两的银裸子打发走就是了。”
“我估摸着应付完这些亲戚,这些钱还能剩下不少,你留着赏人用。”
眼下大扬朝立国不过二十五年,百姓也才刚刚从战乱之中走出来,故而民间并不富裕,一两金子往往能兑换十二两银子甚至更多。而一粒金瓜子的重量为半两,相当于六两银子。
“好。”
这方方面面的萧氏都考虑到了,轮到孟则知这儿,只管点头称好就是。
“这是我从长生观求回来的平安符,你随身戴着,别弄丢了。”
说着,萧氏拿出来一个荷包弯腰亲自给孟则知系上。
荷包是萧氏亲手绣的,正面是虎食五毒图,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还有这个。”萧氏最后拿出一个质地算不上好的玉佩来,同样给他系上,却说道:“这是你生母留下来的遗物。”
孟则知面色微变。
只听萧氏继续说道:“原是不想给你的,后来想想,她若是在天有灵,知道你即将应考,必会佑你平安才是。多一个人护着你,我更放心些。”
孟则知低头一看,总觉得这块玉佩莫名有些熟悉,但他顾不上多想,只一脸动容,轻声说道:“娘亲——”
萧氏眉眼温和,意味深长的感慨道:“我的安儿长大了。”
几天后,萧德仁派了他府上的一个管事过来。
管事姓刘,服侍过萧德仁的两个儿子回乡应考,可谓经验十足。
就这样,孟则知带着二十几号人浩浩荡荡的踏上了南下的路程。
一路跋山涉水,许是受到一众护卫的威慑,途中倒是并未遇上个什么不长眼的人。
一行人抵达江西的时候已经是腊月二十六这天。
赵氏族长亲自带人到驿站来接了。
宋国公赵令武祖籍饶州府万年县赵家村,赵家村地处深山,交通不便,民生疾苦。
赵令武发家之后,便给族里修了祖坟,族谱和祠堂,又置了三千亩的族田(宗族成员共同拥有的田产),用以祭祀祖先、赈济族人、创立义学(宗族为本族子弟设立的私塾)等。
可以说如今赵家村五十余户人家都是靠国公府养着的,许是投桃报李,这么多年来,赵家村的赵氏族人相互约束,从没给国公府惹过麻烦。
可孟则知却知道,赵令武做了这么多,纯粹是想堵住这些赵氏族人的嘴。
因为他们都知道赵令武在入赘萧家之前,是成过亲的。
因着这一点,孟则知有些不待见他们,可谁让他现在顶着国公府少爷的名号呢,这该说的场面话还是要说的。
问候完国公府里的近况,赵氏族长这才说道:“您家的祖宅老朽已经命人收拾好了,九少爷您看您是直接回赵家村还是?”
“赵家村我就不去了。”孟则知端起茶碗抿了一口,约莫是觉得不合口味,又给放下了。
“什么?”在场的赵氏族人面面相觑,这哪有人回家都到了家门口了,却不进去的道理。
孟则知淡淡说道:“这一来,赵家村离县城太远,来往不方便。二来嘛,族兄忘了,我是庶子。”
按宗族礼法,庶子是没有资格进祠堂祭祖的。
至于赵令武这一支的祖坟早就迁去京城了。
所以这回不回去都一样。
听见这话,赵氏族长一脸尴尬,赵家发家不过二十余年,骨子里还是本本分分的农民,起码他们这些老一辈的还没听说过有谁纳了小妾弄出了庶子来。
再看孟则知这一身的气派,他们可不就给忘了他的身份了吗。
可即便是这会儿知道了,他们也不敢轻视孟则知半分。
看看他一身的绫罗绸缎,再看看身旁这一溜儿的丫鬟小厮,又想起国公夫人在信里说的话,可想而知,孟则知即便是个庶子,那也是个得宠的庶子,比他们这些泥腿子强上千百倍。
想到这里,赵氏族长紧了紧自己身上从箱子底下翻出来的绸衣,陪着笑:“这样啊,那九少爷您的住处都安排好了吗?”
“都安排了,就在——”孟则知话音一滞。
候在一旁的刘管事当即说道:“回族长的话,就安排在县署礼房外的夕水街上。”
“好,”赵氏族长当即拄着拐杖站起身来:“那我们今天就不打搅九少爷了,等年后,我们再来给九少爷拜年。”
孟则知跟着站起身来:“我送几位族兄。”
“九少爷请留步。”
送走这些赵氏族人,孟则知抬起折扇拍了拍手心,回头看向刘管事等人:“收拾东西,进城。”
“是。”
住进县城之后,孟则知就开始闭门谢客,除了赵氏族人之外,旁的人一概不见。
广德二十年二月中旬,县试放榜,孟则知如愿被点为县案首。
“少爷。”季良匆匆忙忙的推门而进的时候,孟则知正在给萧氏写信。
“怎么了?”他放下笔,吹干纸上的墨迹。
就在这个月月初,宋国公赵令武班师回朝了。
“几个落榜的考生堵在县衙门口,大喊着万年县学子才名风闻江西,若不是董县令攀附权贵,少爷你怎么可能做得了县案首。”
南方文风鼎盛,尤以江西为最,大扬朝立国不过二十五年,共举行过十三次科试,共录取进士五百余名。其中南方籍考生占据了三分之二,江西籍考生为五分之一。广德十五年科试,江西籍考生更是包揽了一甲前三。这些年,万年县重教兴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曾传出过一街五进士的佳话。
突然之间,一个北方学子力压万年县一众名声在外的才子中了案首,这又是在宋国公班师回朝,风头正盛的档口上,也难怪有些人心里会不平衡了。
“天真。”孟则知不以为然。
有唐以来,哪一次科举舞弊案不是血流成河,广德十八年的科举舞弊案,更是直接废掉了一个皇子(大皇子)。
这些考生也不动脑子想想,他们能想到的事情县令会想不到吗,若是他真想操作一二,最多也就是给孟则知一个好看一点的名次,直接点为案首,这不是枪打出头鸟吗!
果不其然,仅仅是过了半天时间,风波就平息了。
董县令雷厉风行,一边把孟则知的试卷张贴了出来,一边把几名考生拉到了菜市口公开审理。
一审之下才知道,这就是几个志大才疏的考生因为屡试不第,心中不岔,喝醉酒之后犯了混,这才口出狂言。
他们是喝糊涂了,董县令可清醒的不得了,这事一个不慎,那可就是杀身之祸,他直接让衙役压着那几个考生打了二十大板,然后判了他们入狱一年,子孙三代不得参加科举。
这对于一个学子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此事过后,孟则知连着参加了几场文会,于诗赋上虽表现的中规中矩,但在四书文与骈文上力压一众才子,也算是间接性的为自己正了名。
杀鸡儆猴,托这件事情的福,之后的府试和院试,再无人敢生事。
直到乡试来临。
第61章
七月初,孟则知从饶州府出发; 经水路赶赴南昌府应乡试。同行的是同科秀才卢道一。
卢道一是饶州府本地人; 家世同样不俗; 祖父是湖广布政使卢增祥,正三品大员; 大伯在山东做知州,小叔在户部做员外郎。
至于他父亲,因为兴趣所致; 如今只在清江船厂名下的卫河分厂谋了个正七品主事的官缺。
两人相识于一场文会; 得知孟则知的身份; 卢道一有意结交,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 孟则知无意推辞; 一来二去的; 两人也就熟络了起来。
船走到一半; 便碰上许多折返的船只,一问才知道; 原来是前头下起了暴风雨; 有经验的船员说; 看那雨势,估计还得下一整夜。
船公听了,为保安全; 便和船客商量着在前头的进贤县码头停一晚上,明天一早再出发。
正好大家伙儿坐了两天的船; 正闷得慌,能借此机会出去透透气再好不过,因而听船公这么一说,纷纷答应了下来。
没成想到了地方,数百艘灯火辉煌、极尽奢华的花船将码头围了个严严实实。
看见这一幕,在场的船客无不是精神一振,船公却发了愁,没办法,他只能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