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在古代搞义务教育-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陶笉然没有异议地点点头:“这些事情你尽管去做就好了,有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我。”
  谢泫要的就是陶笉然这句话,送走两尊大佛之后,又立即忙开了。
  转眼到了五月,王君浩的剿匪任务顺利完成,一共给翁元基的建设大队送去了五千多名“劳改”,便回京复命了。
  看到王君浩真的按时完成任务,其他官员心中讶异的同时,心思也开始慢慢转变。有这么一只强劲的军队,戚博翰的地位几乎已经是坐稳了。世家翻盘的机会已经几乎没有了,要不还是从了?
  就在各个世家还在犹豫观望之际,戚博翰就雷厉风行地封王君浩为从二品的神威大将军,调到边关,统帅十万大军,戍守边疆,以防匈奴来犯!
  别看王君浩是调离了京城这个权利核心,要去边塞受苦还有危险,但是能手握十万大军,说句不好听的,他造反都比京城那些有权势的世家成功率高。这可是代表了皇帝对王君浩全心全意的信任,多少人都渴求不来的!
  王君浩这么糙的一个汉子,当场激动地满脸通红,谢恩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而王君浩调离,兵部尚书这个位置就空悬了出来。戚博翰却丝毫没有要找人顶上的意思,任由底下的人胡乱猜测,就宣布退朝。
  陶笉然也不知道戚博翰葫芦里卖的什么关子,一下朝就迫不及待地让暗卫送自己入宫,见到戚博翰便就好奇道:“博翰,你打算让谁当那个兵部尚书呀?”
  戚博翰正在批阅奏折,闻言头也不抬道:“你觉得自己怎么样?”
  “啊?可是我不懂带兵啊。”陶笉然被戚博翰吓了一跳,“你别什么位置都给我,我都要变成活靶子了。”
  戚博翰轻笑一声,上前将陶笉然抱在怀中:“我怎么舍得你当靶子呢。只是暂时还没有合适的人选,让他们斗一下,互相消耗也好。”
  陶笉然闻言,顿时了然。这是特意设个诱饵,然后坐山观虎斗了。
  “而且如今世家之中,怕是习家最着急了,说不定会为了这个位置,漏出多点马脚。”习家科举舞弊的事情其实已经查清楚了,但其他罪证却还没收集够,戚博翰便让袁沙净先压着,务必要一次性搞倒习家,免除后患。
  戚博翰一点一点地给陶笉然灌输着为君者的平衡之道,看着陶笉然似懂非懂的懵懂模样,不由得有些心痒难耐。
  但他还是按捺下来,只在陶笉然脖子上轻轻咬了一口,才道:“等翁元基回朝后,我打算升他为尚书令。在此之前,我会帮你积累声望,到时再让你兼任户部尚书。”
  如今陶笉然没有威望,不管做什么都会变成活靶子。但戚博翰舍不得让陶笉然屈居低位,然后慢慢熬资历,他恨不得让陶笉然一夜之间能到达与他比肩的高度,这样他们在一起,反对的声音也不会那么大了。
  陶笉然闻言,也没有什么异议。他现在这个礼部尚书其实做的非常清闲,毕竟他不懂那些个繁冗的礼节,最多就过问一下教育方面的事情,有事交给手下干,他只要每天抽查一下属下们的任务,再打打分就好了。
  甚至都不用担心那群人会欺上瞒下联合起来架空自己,毕竟已经有一个乖乖工作就可以升职的先例在,所有人都想要干出点成绩,同时还会盯紧自己的上官,就盼着上官出错然后让自己顶上呢!
  所以再兼任个户部尚书的话,应该也忙得过来。不过既然要刷声望了,那不如干脆也在京城建个军事学院吧!
  陶笉然脸上露出了狡黠的笑容,对戚博翰道:“我们告诉那些世家这个军事学院是专门培养军官的,毕业之后可以直接到军队里任职,到时候肯定会有不少世家把家里的子弟送过来!”
  只不过到时候毕业的标准是什么,在军队里担任什么职位,那就是戚博翰说了算了!陶笉然有信心,将那群世家子弟都给洗脑成眼中只有国家,没有家族的军人!
  “然后学校里还能收一些平民子弟或者孤儿,这样他们会跟世家子弟形成两个天然的阵营,到时候还能良性竞争一把,提高学生的质量!”陶笉然越说越觉得可行,便拿起纸笔来写写画画。
  戚博翰嘴角含笑地看着陶笉然干劲十足的模样,等到他把计划都写完之后,才慢慢地补上一些小细节。
  比如说学生每年的考试若是不及格,就要被劝退回家。世家都是爱面子的人,若是自家子弟因为成绩不好被退学,那可是要被嘲笑好几年的!届时家中长辈定会督促自家的子弟用功读书,只要学生一用心,那洗脑的成功率就高上不少!
  不得不说陶笉然这个想法十分损,直接对世家的新一代下手。就算这一代洗脑不太成功,那也没关系,只要能改变一点点世家子弟那只想着自家利益的思想,那也是个巨大的好处了。毕竟现在的世家都是只在意自己的家族能否壮大,对于国这个概念基本约等于无。
  说干就干,戚博翰当天就在城郊,划了十几亩的地让陶笉然去折腾这个军事学院,自己挂职了个校长之位,让陶笉然当副校长,至于名字嘛,自然就是行知军事学院了!
  而且这个学院还不用自己掏钱,只要跟世家一开口,让他们先预交学费,这盖学校的钱粮不到半个月就到位了!这也是陶笉然发现了系统的一个BUG,虽然要去搞的是九年义务教育,但所有人提供的声望都能算到陶笉然头上。也就是说这军事学院学费不管要收,声望陶笉然也不客气拿下了!
  之前不少世家都改变了要跟戚博翰硬刚的策略,现在戚博翰扔来一个台阶,没有人会傻到不顺着下来。在世家们都争着向戚博翰示好的情况,这军事学院盖得比淮阳府的行知小学还快,预计三个月就能竣工!


第144章 144
  军事学院还没建成; 学院的名单就已经确定得差不多了。光是世家那边送来的学生; 就有一百多人。不过其中大部分都是旁支的嫡系或者本家的庶子。主家的嫡子一般都是往着朝臣方向培养的,没几个舍得送来这前途未卜的军事学院来。
  “这次被撸掉尚书之位的六个世家都把家里的人送来了,但是除了慕容家本家不在京城之外; 还有两家没有动静。”陶笉然看着学生的名单,转头对戚博翰道; “你猜猜是哪两家?”
  “习家和李家。”戚博翰不假思索地答道。
  陶笉然有些惊讶:“你怎么知道的?!这名单你看过了?”
  “习家的判决这么久没下; 他们已经猜到我打算对付他们了,自然不愿意浪费那些银子。李家……”戚博翰眼中闪过一丝杀意,“李家祖宗是跟着先祖一起打的江山,如今李家主家的嫡长子手握十万重兵镇守西北; 从来不用卖皇室面子。”
  瑞朝和匈奴的边界在东北部; 西北则跟东北不同; 西北那边有十几个小部落混居,除非那些小部落能齐心协力一起攻过来,否则都不会是瑞朝的对手。所以同样是手握十万重兵; 李家可比王君浩要闲适多了。
  陶笉然闻言; 立即想起来了那三公之中的司空老头,不就是姓李么!那老头平时在朝堂上看似没什么主见; 经常随着大部队反对戚博翰的决定。但也有一点跟别人不同,就是其他世家都被镇压老实后,这李司空还是坚定不移地站在了怼戚博翰的立场。还带着几个跟着自己这派的大臣一起怼。
  陶笉然知道李家那些爪牙是戚博翰的下一个目标。等李家的爪牙被拔干净,就是李家覆灭之时了。
  陶笉然没有跟戚博翰再继续深入探讨李家的话题,而是继续在纸上写军事学院的计划书。他现在能帮戚博翰的; 就是尽力培养更多的人才为戚博翰所用,让戚博翰成为真正的千古帝王!
  陶笉然打算要招一批平民学生跟世家子弟对抗,自然也要招一百人左右。对于平民来说,这军事学院自然不能再收学费了,否则肯定没几个百姓支撑得起这个小号,于是许诺了末等兵的待遇,而且也算是兵役的名额。
  不用上战场就能服兵役,虽然只是末等兵待遇,但疼爱自家孩子的家长对这一百个名额简直抢破了头,短短半个月就定下了人选!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直接从岳州府的军事学院抽调了十名教官过来就可以直接上课了!
  陶笉然整理完军事学院的事情,一抬头就看到戚博翰眉头紧皱地盯着一封奏折看。
  “怎么了?”陶笉然凑过去,整个人都趴到了戚博翰的背后,让两人的身体紧紧地贴在一起。低头看向戚博翰手中的奏折,发现是户部日常喊穷的奏折。
  以往边疆大军的粮食,有五成都是自给自足的。但是去年大旱,边境受到的影响也十分严重,只能依靠朝廷调拨军饷过去。之前边关被匈奴踏破了两次,也就剩了个一万来兵马,需要的粮食也不算多,但现在戚博翰要给王君浩配十万大军,虽然还没配齐吧,但以后的军饷可是个大头!
  陶笉然直接忽略哭穷的那些句子,算了算奏折上说的数字,不由得疑惑道:“为什么护送军饷的成本这么高?”都快抵得上军饷本身的价值了!但是京城离边关并不远啊,只有宁安到京城的一半路程!
  戚博翰闻言,罕见地被问住了。为什么这么高?如果不是陶笉然提起,戚博翰根本不会觉得这个成本高,因为有史以来,基本上都是这个数字。他皱眉主要是因为这个必要的开支太大了,目前的国库根本支撑不起。
  戚博翰思索了良久,才回答陶笉然的问题:“官道太窄,牛车速度太慢。”
  官道太窄,一次只能容两辆牛车并行,能装载的物资并不多。而且官道上路况并不好,有时刮风下雨之后,还得边走边清理被刮到路上的石子和树枝,否则会有翻车的危险。
  运送速度太慢,来回一趟往往就是好几个月,刚送过去的粮食在车队回到京城的时候,恐怕就已经消耗完毕,所以势必还得安排两批以上的人马,隔一两个月就要去送一次,那成本肯定是巨额的。
  陶笉然听完戚博翰的解释,这才想起那句至理名言:想要富,先修路。而且水泥都鼓捣出来了,不拿去修路简直对不起人民群众啊!
  开源不是短时间内能搞出成果的,但是把路修好之后一定能节流,而且修路本来就是一本万利的事情!
  否则,就算现在琉璃阁加上天蚕丝能给戚博翰的私库赚不少钱,但想要填满国库的空虚是不可能的。再说了,凭什么要用戚博翰的私房钱来填国库!北方赈灾是不得已之举,若是长久以往,说不定会把一些白眼狼的心养大呢!
  陶笉然眼珠一转,又想到了一出空手套白狼的点子。于是第二天,全京城都知道琉璃阁六月一日的拍卖会,要拍卖几样御赐的东西。
  也是到了此时,所有人才恍然大悟,原来琉璃阁是戚博翰的开!
  又得知这琉璃阁竟然是郭家在经营,还能占五成利后,京城其他世家可谓是分外眼红。
  琉璃阁究竟有多赚钱大家都看在眼里,这么大一块大饼,凭什么只能由谢家这个乡下来的土族独吞?!
  有人想要去找戚博翰聊聊人生,也有人自以为看到了真相:戚博翰根本不是要打压世家,他只是想打压不听话的世家!很快,另一个消息传出来后,更佐证了这些人的想法。
  天蚕丝竟然也是戚博翰的产业!当年只是因为郭家给了戚博翰一点方便,他便就让郭家吞了这么一块大饼!虽然天蚕丝一年只能卖几个月,但其中利润也就比琉璃阁低一点点而已!
  一个连世家都不算的商贾之家,竟然也能分得这么多的好处,谁知道戚博翰手里会不会还有更多的好东西?一时之间,那些一开始跟戚博翰作对还蹦跶得厉害的世家,已经是悔到肠子都青了。天大地大,哪有赚到手的钱银大?!
  特别是李家。别人没明面上反过戚博翰的,还能厚着脸皮去跟戚博翰拉关系,可是他们家跟戚博翰实则已经撕破脸皮了,再加上恃兵傲物这么多年,李司空哪里愿意向戚博翰低头!
  京城内人心浮动,朝堂上也开始争论不休。
  戚博翰黑着脸,看着殿下跪着的分分钟要以头抢地的御史,眼神中满是杀意。
  那御史却似乎察觉不到危险,仍旧振振有词道:“陛下!御赐之物怎能拍卖,实在有损皇威,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哼,这位御史大人这么为皇上着想,不如把全部身家捐出来填军饷啊!”陶笉然冷哼一声,“如今国库空虚,北部需要粮食挨到秋收,边境更需要大量军饷,既然御史大人这么为国为民,那就别只动嘴皮子呀!”
  “你!陶大人身为礼部尚书,难道不懂礼法,不知道祖宗家训吗!”那御史不敢直接骂戚博翰,但怼个区区尚书还是有底气的。然而殊不知,怼戚博翰还有条活路,怼陶笉然,呵呵……
  戚博翰脸色愈发阴沉,陶笉然也是十分愤慨:“什么礼法告诉你要枉顾上万人的性命,也要去维护那虚无缥缈的威严?你说,哪一本书哪一页哪一条!?”
  御史被问得哑口无言,最终只能面红耳赤道:“你这是强词夺理!”
  “我怎么强词夺理了?我说的哪一句不对?你身为御史,不监察百官,不为民请命。陛下勤政爱民,在你嘴里就变成了枉顾礼法,你这智商怎么当上御史的?!”陶笉然被气个半死,他入朝这几个月,净看着这些御史怼天怼地怼空气,就没见他们干过一件实事!
  在朝堂上两个大臣吵起来是常有的事情,但是今天是陶笉然第一次这么大声说话,不由得分外引人侧目有。也有消息灵通的,知道之前宁安传出来的两份十分嚣张的通告是陶笉然写的,此时才将这个看上去十分温和的年轻人,跟那两份嚣张的通告联想起来。
  那御史被陶笉然说得满脸通红,正待反驳,戚博翰却不允许这煞笔再欺负自己媳妇儿了:“够了,朕意已决。张御史,若你不知道怎么当这御史之位,朕可以给你换个位置。”
  张御史闻言,有心想反驳,但他是受了李司空的委托才会出来劝阻的,哪里愿意为此丢了这官位,只呐呐地退下了。
  戚博翰见状,心中更是冷笑连连。这张御史若是继续抗争,他还会敬他有几分风骨,但这种欺软怕硬的家伙留在御史台,迟早会成为敌人的枪口,留不得。
  御赐品的拍卖就这么定下了,陶笉然怼御史的事迹也被传了出去,不少同僚看他的眼神都变了许多。
  最明显的就是他礼部那群不良学生,以前讨好他只是为着能加多几分,好往上升。如今对他倒是多了几分恭敬,遇到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也会来跟他请示一番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大佬百里琴音扔了1个地雷~ヾ(≧O≦)〃嗷~ 爱你么么哒!!!ლ;(°◕;‵ƹ;′◕;ლ;)


第145章 145
  六月一日那天; 陶笉然兴致勃勃地带着乔装打扮的戚博翰; 还有两个宝贝,一同来到了琉璃阁拍卖会的包厢,就当是给小宝和小贝过儿童节了!
  小宝和小贝如今已经开始学爬行了; 整日闹腾得不行。陶笉然也不拘着他们,只让人把包厢内的东西都撤了; 再铺上一层软绵绵的地毯; 就把穿着开裆裤的两个小家伙放到地面上。
  刚一落地,两个小家伙就像是上了发条一般,到处爬来爬去,根本不理会两个父亲。
  陶笉然靠着戚博翰席地而坐; 看着两个小宝贝欢快的身影; 心情也放松了不少。
  等到了正午; 所有人都陆续入席之后,拍卖会便开始了。主持人是当年主持御宝拍卖会的那名男子,熟悉的人和场景; 让陶笉然不由得回想起三年前的那场御宝拍卖会。
  当年他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书生; 戚博翰还是个落魄王爷。当初相遇时,陶笉然就料到了戚博翰今日的成就; 却没想到他们的关系能变成如今这般亲密。
  主持人的声音很快打断了陶笉然甜蜜的回忆:“诸位贵客,今日琉璃阁拍卖的第一件物品,便是这御赐之物!”
  主持人话音刚落,现场一片哗然。所有人都以为那御赐之物必定是压轴的,大家都准备好了前头一定要克制一些; 绝对不能花太多的钱,却没想到琉璃阁竟这么不按常理出牌!
  不过当得知了拍卖的物品之后,大家立即明白过来这么做的含义了。因为这拍卖的不是实物,而是修国道的承包权!
  这承包权有什么好拍卖的?多少人避之不及,戚博翰竟然拿出来拍卖?想钱想疯了吗?真当大家是傻比吗!随便拿出一样东西盖上御赐的戳就会有人趋之若鹜?!难怪要拿出来第一个拍卖,要是放到压轴,到时候卖不卖得出去不一定,但前头的拍卖品肯定要被压价格,那可就是亏大发了!
  不少人对这御赐之物嗤之以鼻,但听到主持人接下来的话,却有自打嘴巴的傻比心动了。
  承包十里地以上,可以在路旁立碑,让后人瞻仰,留名千古。承包二十里地以上,可以在自己承包的路段,开设一间店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