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在古代搞义务教育-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侵忠子诒4妫缓筇乇鹆裂鄣摹W詈媚芄笾氐幕耙才笾匾坏惆桑窃谌鸪饷炊嗄辏补毕琢瞬簧偎笆眨槐亓哓模媒鹱右佣伎梢裕孟猿鲈勖侨鸪钠取!
  慕容温瑜忙忙应是,然后又道:“那毕业典礼的话,不知用什么规格的主持人?陛下会否参加?”
  “主持人就王婉凝好了,毕业典礼我就不去了,不过那群留在瑞朝继续进修的学生的入学典礼,。我有空的话会去看看。”反正毕业的那些都是要走的了的,也没必要亲自出面拉拢。反倒是将来要继续留在瑞朝进修的,可得好好看一看,免得养出什么白眼狼来。
  陶笉然完,以为事情已经结束了,却没想到慕容温瑜还站在那里,瞬间有些崩溃:“怎么了,还有事情吗?”
  慕容瑜看着陶笉然纠结的神情,差点没笑出声,还好他及时忍住了,继续恭敬道:“还有一件小事,王校长让我转问一句,她想在京城开设一间贵族幼儿园,这里是计划书,不知可否?”
  陶笉然接过慕容温瑜递上来的计划书,也是哭笑不得道:“敢情你今天见面就是当传话筒的啊。幼儿园这事批准了,以后她再有什么事,让她自己进宫问吧,省得你们互相传话,怪麻烦的。”
  不过,没有官职在身的话,可不能随意进出禁宫。陶笉然这话的意思,就是暗示要给王琬凝封官了。


第281章 
  陶笉然看了戚博翰一眼; 发现他对自己这话没什么反应; 于是便大胆地对慕容温瑜道:“就先封个正八品的女官吧; 领礼部学院司长官一职,以后就归你管了啊; 等下你带着小太监一起去宣旨。”
  礼部的学院司设立了这么久; 也没有个正式的负责人,所有事物要不是慕容温瑜干,要不就是安排王琬凝和潘文山他们去做。所以王琬凝在很早之前; 就已经成了有实无名的朝廷官员了。
  加上因为这个职位没什么油水和权力,朝中也没有多少人盯着。
  陶笉然用这个位置; 作为试探旁人对女子为官的反应,也较为妥当。
  陶笉然这话说完; 戚博翰仍旧没有反应; 就犹如陶笉然是在处理最平常不过的事务一般,算是默许了这件事。这让陶笉然也更加从容笃定了。
  很快,慕容温瑜便带着一个小太监出宫。两人行色匆匆,太监手里还捧着圣旨,很快引起了旁人的注意。
  王婉凝一直在办公室等着慕容温瑜回话; 却没想到跟着回来的; 竟然还有这么大一个消息!
  王婉凝一脸淡然地接了旨。
  这宠辱不惊的气度; 让慕容温瑜都不由得侧目。
  等到小太监离开之后,慕容温瑜才道:“恭喜王司正了。另外陛下还让托在下带个话,让司正今年之内,不必参加早朝。”
  早朝是朝内大臣集中攻击政敌的最直接场所; 虽说王琬凝还算不上他们的政敌,但就因为她女子的身份,若是出现在早朝上,势必会被群起而攻之。
  陶笉然这么做,自然是对王琬凝的维护之意。虽说早朝之外,那些大臣攻击人的手段无处不在,但好歹不必首当其冲,让王琬凝有一个平缓过渡的时间。
  王琬凝闻言,波澜不惊的脸上总算露出了一丝喜意:“多谢陛下体谅。”
  王婉凝虽然有野心,但不代表她一个人能对抗那么多的朝廷重臣。这点自知之明,她还是有的。
  王婉凝和慕容温瑜很是淡定,可是消息传开之后,整个京城也就只有他们两个,还能这么淡定了!
  最先得到消息的,是在宫外就发现慕容温瑜踪迹的翁元基。
  饶是翁元基觉得自己能接受帝后同治的事情,心脏已经足够强大了,却没想到,陶笉然竟然还有这么一出!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陶笉然的旨意,戚博翰这一党派的好斗分子,不请自来地纷纷聚集到了翁元基的府邸。就连张霖和公孙德业,也不知是主动来的,还是被人拉来的,反正此时就坐在了丞相府的客厅里。
  最先发难的,是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臣:“皇后这么做,实在是有违伦常!让这样的人执掌朝政,是我大瑞的耻辱!也是我朝的危机!”
  翁元基如今也有了一头花白的头发,坐在主位上,脸色沉稳,让人看不出他的心思。
  底下的人很快吵成一团,群情激奋得似乎要冲进宫去,废了陶笉然的皇后之位。
  唯一还算冷静的,就张霖和公孙德业两人了。
  两人对视一眼,悄悄溜出了客厅,躲到幽静之处正准备谈话,却见翁元基朝他们走来。
  翁元基看着两人一脸尴尬的模样,忽然叹了一口气:“当年我们共同辅佐陛下的日子还历历在目,没想到如今却变得生分了。”
  “生不生分又有什么要紧,左不过都是陛下的人。”公孙德业意有所指地答道。
  “是啊,我们都是为陛下效力的人。”翁元基说着,眼神凌厉地看向公孙德业,“听说,公孙兄家中嫡次女,说给了皇后的亲弟弟?”
  一旁的张霖闻言,十分诧异地看向公孙德业。
  公孙德业并没有慌张,毫不避讳地承认道:“这婚事,是范公公牵的线,愚弟可不敢不从。”
  “陛下这是什么意思?”张霖脑筋没这两人转得快,很是纠结。
  公孙德业一把扯过张霖,道:“意思就是,丞相府中所图谋的事情,下官不敢参与,下官先行告退了。”
  翁元基却并不肯轻易放过:“是告退还是去告密?”
  张霖这时候可算想明白其中的关系了,听到翁元基这么说,无奈地摇摇头:“丞相莫不是忘记了陛下身边那神出鬼没的暗卫?这件事情,恐怕陛下此时已经知道了!”
  说完,张霖便更公孙德业离开了丞相府。
  张霖更是气不过,对公孙德业吐槽道:“他难道当真以为,区区一个臣子,就能逼迫皇上做事了吗?!”
  “他身居高位多年,心也膨胀了,已经不再是当年的翁先生了。以后少跟他来往,等着就是。”公孙德业说完,眼中划过一丝冷意。
  当年在宁安的时候,明明自己的官位比翁元基高。翁元基不过是运气好被留在了京城,才有今日的成就。若是当年跟着戚博翰来京城的是他,如今是什么局面还未可知呢!
  不过现在翁元基自寻死路,那个位置,也该换人来做了。
  戚博翰一派群情激奋,陶笉然这一派的官员们,却是有些尴尬。
  老板给安排了一个女同事,这件事他们要不要反对呢?要怎么反对呢?以后该怎么跟女同事相处?真是让人纠结。
  陶笉然的手下大多是寒门学子,腰板没有戚博翰那一派的那么硬,碰到这种事情,哪里敢跟老板硬肛。
  于是乎,很诡异地,陶笉然这一派风平浪静,大家都当做无事发生过一样。
  第二日早朝,翁元基为首的十数名大臣跪在地上,痛斥陶笉然行为不端,请求戚博翰废后。
  陶笉然听着,真是觉得可笑至极:“如今帝后平起平坐,你们以为皇上凭什么废朕?”
  陶笉然这么一问,所有人都哑口无言。
  虽然当初说的是帝后平起平坐,但是谁都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潜意识里还是把陶笉然当成比戚博翰低一等。
  而且光看朝中官员的分布也能看出,戚博翰党占据了尚书令和左仆射两大高位。陶笉然党,官位最高的也就一个慕容温瑜,其余全是小鱼小虾,还大部分外派到了地方。
  只看这势力,所有人都觉得陶笉然不如戚博翰。
  看到这群人不以为然的神情,陶笉然更是气笑了:“诸位莫不是想逼陛下挑起内乱?朕在沂州的十万兵马,随时奉陪到底。”
  陶笉然这话一出,戚博翰党们才突然惊觉,如今在瑞朝和匈奴边境,掌控十万兵马的三名将领,全都是陶笉然的人!
  而且那十万兵马,经历过跟匈奴的血战,个个骁勇善战,装备也全都是兵工厂做出来的新玩意儿,还配了打匈奴用剩的九十多枚炮弹……
  在看戚博翰这边,王君浩领兵五万在西南,可那边许久没有战争,这些士兵战斗力再强也有限。王寅领兵三万,驻守京城,这三万兵马更不用说了,没在京城沉迷声色已经非常不错了!
  这两厢一对比,陶笉然哪里比戚博翰弱?摆明就是戚博翰弱爆了好吗!!!
  看到他们都冷静下来了,陶笉然可算出了一口气。冷哼一声,才道:“既然想明白了,就起来吧,跪着多难看。”
  大臣们一脸尴尬地从地上爬了起来,而陶笉然也终于用铁腕手段证明,自己跟戚博翰平起平坐的地位,让人不敢再小觑。
  不过这些大臣并非就此罢休,不仅私下里搞小动作,在外面损坏陶笉然的名声,还时常跟戚博翰劝谏,让他打压陶笉然。
  然而,有已经成为国民读物的民生日报做后盾,陶笉然的名声非但没有被毁坏,就连王婉凝为官的事情,都在日报的洗脑下,都似乎成了不是那么难接受的事情。
  至于戚博翰?每次大臣劝谏完,戚博翰都要以此为理由,证明自己有多信任陶笉然,然后……换取更多的福利!
  王婉凝入官场的事情,就在这看似汹涌,实则平静的浪潮之下,逐渐被人接受了。
  陶笉然和戚博翰商量着,等明年也让小妹入户部领个官职。这样能让王婉凝在上朝的时候,能有人在外围分担一下火力。
  而且,这隔一年就搞一次动作,不让大家将女子为官的事情抛之脑后,或是被有心人刻意忽略,导致这个改革的影响力降低
  想来,瑞朝的百姓很快就能适应女子为官的这一现象,说不定将来民间选择读书致仕的,会女子越来越多!
  等到大家连女子为官这一惊世骇俗的事情都能接受之后,将来陶笉然和戚博翰再做出什么变化,相比大家的接受度也会好得很多了。
  一个月之后,京城内已经没有人再谈论王婉凝当官的事情了。也是在这个时候,这事才传到各个地方,果然又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第282章 
  这场轩然大波; 有好的方面; 也有坏的方面。
  好的是; 今年来行知小学咨询入读的女子家长比例,比往年提高了百分之十!不过; 基于原本的数据; 提高百分之十,实则也没有多少,任重而道远啊。
  而坏的方面; 来得比好事要迅猛许多。
  这几年来,已经逐渐习惯了帝后同治的文人们; 特别是青徽书院的学子们,看到陶笉然和戚博翰竟然当真不把他们当回事; 于是也歇了闹事的心思; 开始准备参加下一届的科举来着。
  结果王婉凝的事情一出,这群迂腐的文人们瞬间又炸了,特别是慕容家的老夫子们!
  慕容温瑜的父亲正是慕容家的家主,得知这一消息,原本就被慕容温瑜气得老毛病越来越多的身体; 当场撑不住; 直接晕了过去。
  等他再次醒来的时候; 不仅没有好好休养,而是捂着胸口,颤抖着身体,对家人吩咐道:“我要进京面圣!看看皇上是否; 当真这么纵容那个妖人!”
  其余人闻言,有的沉默不言,有的也十分激动:“家主!要不要我们带上学生一起上京去?”
  “好,人少了,怕老夫这分量,够不着见皇上一面了。”
  这时候,也不知道是谁这么多嘴说了一句:“哎,要是温瑜侄子还向着咱们家就好了,也不至于现在,家主想连见皇上一面,也这么难呢。”
  慕容家主闻言,又气得两腿一顿,再次晕倒了过去。
  慕容家想要闹事的消息,很快就被潜伏在青州的间谍们悉知了,立即传信回给戚博翰
  戚博翰的脸色当场就冷了下来。
  这个慕容家,实在不识抬举!
  这些年,他无数次想要拿了慕容家。若不是有慕容温瑜一个人在替陶笉然勤勤恳恳地打工,戚博翰不想陶笉然失了慕容温瑜这个得力助手,才迟迟没动手。
  没想到慕容家这群人竟然,一次又一次地挑战着他的底线!
  陶笉然也看了间谍传回来的消息,很是纠结。
  慕容温瑜对于他来说,不仅仅是下属,也是有点朋友情分在的。而且慕容温瑜更是王灵均的。伴侣啊,若是戚博翰朝慕容家下手的话,那要慕容温瑜以后在京城如何自处?回到家中又如何跟王灵均相处?
  可是若是不搞了他们,这慕容家又实在太过烦人!
  陶笉然烦恼地抓了抓头发,然后一拍桌子,对太监道:“传慕容温瑜进宫!”
  慕容温瑜接到传召的时候,心中一个咯噔。有些慌乱地将刚收到的家书塞进怀中,这才跟着小太监入宫面圣。
  陶笉然看到慕容温瑜来时的神情,便知道他也晓得了慕容家发生的事情,于是直白道:“慕容家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举,若是按照平时,朕必定是容不下他们的。但在你的份上,也看在如今他们还没有酿成大错的份上,朕给你一个机会,让你亲自去处理。若是你也处理不好,那就别怪朕不留情面了!”
  慕容温瑜闻言,罕见的脸色一白,身体有些失态地摇晃了几下,才稳定了心神,扑通一声跪下道:“臣必定完成任务,不负陛下所托!”
  这个任务,他不能不完成,否则整个慕容家,都难逃浩劫!
  别看之前青徽书院的学生进京闹事,却没有得到什么惩罚。那是因为彼时陶笉然和戚博翰还没站稳脚跟,也是因为这件事,不过是学生的个人行为,跟某个世家没有太大的关联。
  可是如今,慕容家这么大一个世家牵扯进来,便是犯了帝后的忌讳了!
  更何况,现在陶笉然行事,满朝文武都奈何不了他,小小一个慕容家,又怎么敢挑战陶笉然的权威?!
  所以慕容温瑜知道,如果自己不能将父亲劝下,那整个慕容家,很有可能会落得跟当年那些,被戚博翰血洗的世家同样下场!
  从宫中离开时,慕容温瑜的神情看起来,竟然比刚才进宫的时候,要苍老了好几岁。
  外界的纷纷扰扰,跟犹如苦行僧般的研究员们,没什么太大的关系。
  陶禧然在宁安,一呆就是一年多。
  谁都没想到,陶禧然为了当年那一闪而过的灵光,竟然费了这么长的时间,才将自己的想法给彻底实现!
  这是一款新的麻醉剂。
  跟现有的麻沸汤不同,陶禧然研制出来的,是一种药粉。就水服下,便可起到麻醉的作用。
  相比于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复杂的器材去熬煮的麻沸汤,这款新型的麻醉粉,显然更加适合急救,以及形势紧急的战场!
  而且这款麻醉剂的原料,是南蛮已经烂大街的,最普通的草药。在瑞朝南部,跟南蛮气候差不多的地方,均可随意种植!
  只有其中一味重要的辅料,需要一点特别的种植手法。
  这也是阻碍了陶禧然回京脚步这么久的原因所在。
  其实早在一年前,陶禧然便已经用那些巫师的血液中,提取出来的粉末,合成了这一款药剂。
  但是巫师的血液终究有用完的时候,所以陶禧然对于研究的完美追求,使他对这个配方并不满意。
  于是陶禧然坚定地拒绝了陶笉然召他回京的家书,一意孤行留在宁安,势要破解这最后一道密码!
  幸好陶禧然的研究思路是正确的,他看上了那些巫师诡异的血液的成因这一条线索。
  只是,南蛮的那些巫师虽然被擒,嘴巴却硬得很。陶禧然根本无法从他们口中得到任何有用的信息,只能不断的往返宁安和南蛮之间,去那些巫师旧时的住所寻找线索。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陶禧然的付出得到了回报。
  在陶笉然的频频催促之下,陶禧然将配方留给生物研究院一份,便匆忙踏上了回京之路。
  不过他万万没想到,在京城等待他的,不仅是荣耀赏赐,更有一桩令他措手不及的婚事!
  陶禧然虽然比慕容家那群人晚出发,但他孤身一人,脚程快的很。
  在慕容家人进京之前,陶禧然便回到了京城。
  陶禧然在京城也没有什么产业,回来之后便直奔了陶小妹和田达的家。
  此时,他一面都没见过的小侄女已经开始蹒跚学步,憨态可掬的模样,实在惹人喜爱得很。
  陶禧然一进大厅,就见到侄女往自己的方向扑来,下意识的便把人给抱了起来。
  然而下一秒,陶禧然只听见噗的一声,便觉得自己的手臂出现了一股奇怪的温热的触感。
  随之而来的,还有一阵恶臭……
  陶禧然回京第一天,就被亲侄女拉了一身耙耙,这消息传到陶笉然耳中,让他足足笑了五分钟,才缓过劲来。
  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戚博翰,脸上也难得因为陶笉然之外的人,露出了几分笑意。
  等陶笉然和戚博翰赶到陶小妹家的时候,陶禧然已经洗了五六遍澡了,可仍旧觉得浑身不自在。
  陶笉然看到他这个样子,就忍不住调笑道:“你这样子,以后有了自己小孩,可如何是好?”
  陶禧然一想到这一层,脸顿时就变白了:“绝对不能让他们近身!!”说完,又默默地将自己的座椅挪得离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