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没有金手指导致扑街的十种方式[快穿]-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太困了,码字有点慢,请见谅┭┮﹏┭┮





第89章 明月见江山

  廉查离开之后,昭和宫周围的官兵少了不少,看这个情况,廉查八成也懒得留他,恰逢尹伯突然接到老家的信息,收拾东西准备离去。
  
  陶慕嘉想着自己命不久矣,把身上值钱的东西都给他了,让他别再回来,尹伯当即跪下,说他们主仆一场,自己心里有愧。
  
  陶慕嘉无奈地紧,把他扶起来叫他赶紧走。
  
  人一走,这里头算是彻底清净了,也没人服侍他,再加上东西都送走了,看起来很是落魄。
  
  他出门转了一圈,发现没人管他,便去城中逛了逛,今年早春没有天灾,城里虽然因为打仗变得冷清许多,但还算安乐。陶慕嘉走到司天阁门前,里面读书声朗朗,扫地的门童挥舞着大扫帚把灰尘扫出去,看见陶慕嘉,眼里充满了惊讶。
  
  不过陶慕嘉没有理他,只是在司天阁周围转转,便回昭和宫去。
  
  就算他不在,司天阁也不会受到丝毫影响,独立于皇权之外的司天阁,终于慢慢回到皇权的管辖之下,虽然有点失落,但是不可否认,这是历史的必经之路,一切为神服务的机构,说到底都是为上位者服务。
  
  他现在除了昭和宫,也没有别的去处了,他怕去了别的地方,独孤启又找不到他。
  
  宫里的侍卫开始向陶慕嘉传递一些外部的消息,大多数都是前线的捷报,陶慕嘉坐在院子里卜算星象,不为所动。
  
  廉查御驾亲征一个月后的一个夜晚,宫里一片死寂,安静的让人心慌,陶慕嘉半夜惊醒,总觉得房间里藏着什么东西。
  
  他坐在床上,心悬在半空中不上不下的,他问1551有没有看到什么,1551说自己夜视力不好,什么都看不到。
  
  陶慕嘉被他说得没脾气,掀开被子,准备下床点灯。
  
  夜幕深沉,周围的侍卫悄无声息,陶慕嘉有些害怕,跳下床赶忙冲到油灯旁,拿起一旁的火折子,还没来得及擦亮,蓦地感受到有人从背后靠近,还没喊出声便被人一把捂住口鼻,他吓得赶忙挣扎,突然听见一个低沉的声音说:“是我。”
  
  陶慕嘉不动了,把火折子慢慢放下,脸上大喜过望,扒开嘴上的手转向身后,果然是独孤启。
  
  “你怎么来了?”陶慕嘉压着声音问他。
  
  独孤启看向四周,并没有解释,拉着陶慕嘉挪开了厅堂里的桌子,然后把下面其中一块地砖搬开,露出下面黑漆漆的甬道。
  
  陶慕嘉跟着独孤启下去,在黑暗中走了好些时候,本来应该十分困顿的黑夜,他却一点睡意都没有,与独孤启相握的手全是汗,他明明有好多事想问独孤启,却紧张到说不出一句话。
  
  越到后面通道越宽阔,独孤启的脚步渐渐慢下来,前方有了火光,这条通道即将到头。
  
  陶慕嘉慌乱蹦跳的心渐渐平静下来,问道:“你怎么知道我在昭和宫的?还挖了通道。”
  
  独孤启笑笑,打趣道:“我跟先生心有灵犀,先生到哪我都知道。”
  
  等出了通道,1551认出了那个给独孤启汇报的人,原来独孤启念叨的那个工程就是这个,想来已经准备了两三年了,如今趁着廉查不在皇宫,赶忙把人带出来。
  
  现在一群人汇合,这一队有十个人,看起来各个都身手不凡。
  
  陶慕嘉想着其实独孤启要这些人来救他便可,没想到独孤启偏要自己过来。
  
  独孤启看出他眼中的疑惑,凑在他耳边为他解释:“就算是他们,我也全都不放心。”
  
  陶慕嘉忍不住微笑,却还跟1551吐槽:这样的君王迟早过劳死。
  
  1551:你知不知道秀恩爱死得快?闭嘴,谢谢。
  
  陶慕嘉:哦。
  
  他们并没有远离聚阳城,通道出口在聚阳城附近的农庄旁,现在已经是黎明,等到送早膳的进入昭和宫,肯定会发现陶慕嘉不见了,到时候发现了这条通道必然会追踪他们的行迹。
  
  现在关键的就是在天完全亮起之前找到藏身的位置,并且躲避追兵。
  
  领队人对这一片似乎很熟悉,领着他们往山里去,等天完全亮起,山林里果然响起追兵搜索的声音,不过他们躲在熊窝里,队伍里一个驯兽师让熊老老实实在外面呆着,为他们保驾护航。
  
  这样躲了一整天,他们轮流放哨休息,等到追兵走远了,他们便从熊窝里出来,绕远路往伍国进发。
  
  十个人各有异能,没想到独孤启竟然招收到这么多奇人,想来对他今后的大业也会有所帮助。
  
  他们快马加鞭走了七天,前方的关卡突然多了起来,听出去打探的人回来报信,说是廉查已经在前线知道了这件事,卫国之战大获全胜,正要凯旋,他们接下来的路恐怕要困难起来,然而最困难的并不是去伍国的路,而是廉查趁着胜利要对伍国发兵,独孤启不在皇城,只怕伍国要乱。
  
  由于关隘实在密集,他们不得不翻山越岭,行进速度大大降低,干粮的消耗也变大了,独孤启这时候还矫情,不给他吃那些没洗净的野花野果,非要派人去城里购买些东西回来。
  
  一行人便在孟归山脚停下,再往前还有三座城便可以到达伍国。
  
  凉亭位置不大,陶慕嘉坐在独孤启旁边一脸嫌弃地看他。
  
  “都什么时候了还想着口腹之欲,再不赶紧回去估计你回去都没地方住了。”
  
  独孤启云淡风气地笑笑,好像一点都不在意。
  “先生不必担心,启敢出来,自然有应对之策。”
  
  “哦?那你说来听听?”
  
  “唉,天机不可泄露呀。”
  
  陶慕嘉失笑,“行吧,反正都跟你上了贼船了,看你怎么折腾。”
  
  独孤启把大饼啃完侧头看他。
  
  陶慕嘉被他盯得背上发毛,“看我作甚?”
  
  “先生从聚阳城出来之后似乎开怀了许多,应当不是我的错觉。”
  
  陶慕嘉愣了一下,没想到他会注意到这些,想来他在昭和宫那些日子,虽然没有什么大风大浪,但心里总是憋着一口气,难受地要命,他自认为是个十分自私的人,但是想到廉查的种种做法,和他与滕罗过往的情谊,总忍不住感叹天意弄人。
  
  陶慕嘉低头捶捶自己酸痛的腿,语气里带着些沧桑,“我与廉查自小相识,没想到时过境迁,竟会落得如此地步,也不知是他的不幸,还是我的不幸。”
  
  独孤启不知道动了什么心思,也去揉他的腿,慢慢悠悠说道:“既然先生都愿意跟我出来了,就别想些不相干的人了。”
  
  陶慕嘉被他捏的痒,憋着笑把他的手打掉,一旁坐着的七个人不知是谁轻咳了两声,纷纷找理由离开。
  
  陶慕嘉不和他闹了,自己往湖边去接水。
  
  他从湖边回来的时候看着那些守在凉亭旁的人交头接耳,不禁想,他现在确实算跟独孤启在一起了,可是独孤启毕竟是皇帝,倘若他有职位,世人便会说他是用身体上位,若是他无职位,世人便要说他是祸国的男宠。
  
  陶慕嘉:幸好我必死无疑,不然这日子可比我想得难过。
  
  1551沉默着没说话。
  
  陶慕嘉:就算我在安分守己,世人总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诋毁我,甚至是他,毕竟,这是个吃人的时代啊。
  
  1551:你也只是这里的一个过客,别太悲观。
  
  陶慕嘉:那倒没有,我只是想,有时候我的出现,对于这些被命运诅咒的人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
  
  1551一秒情感大师附身:人得不到的时候会想去得到,得到了之后往往不会珍惜,失去了才追悔莫及,你的出现对他们来说不一定是好事,但是能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美好,什么是失去,更会让他们明白,何谓珍惜。
  
  陶慕嘉:得到了再失去,不会太痛苦吗?
  
  1551:痛苦并快乐,起码他们还有回忆不是吗?
  
  陶慕嘉笑笑没说话,把水递给独孤启。
  
  独孤启一双亮晶晶的眼睛就盯着他看,活像只小狼狗似的,陶慕嘉忍不住伸手摸了摸他的头顶,摸了两下突然反应过来,他面前既不是远扬也不是林歌,是一个皇帝,他的动作实在僭越了。
  
  他默默把手收回来,独孤启却一把抓住他的手,不解地看着他。
  
  “陛下都及冠了,不能摸头了。”
  
  独孤启茫然地张了张嘴,“为何?”
  
  “陛下现在是帝王了,以后难道也会让人摸头吗?”
  
  独孤启握紧他的手,“不会有人跟先生一样的。”
  
  陶慕嘉恍然,想来,他走之后,世上也许再没有可以这样对独孤启的人。
  
  他垂下眼帘小声说道:“真是孩子脾气。”
  
  等到食物齐备,他们再次踏上归途。三道关隘转眼穿过,不过在这之前,廉查已经班师回朝,在朝堂上大发雷霆,起兵伍国。
  
  两国在云水河畔已然交战两天两夜,并未分出胜负。
  
  一行人总算到了伍国地界,一跨进最近的村庄,便有人出来迎接。
  
  这里离伍国的国都还有些远,还隔着四百宫里,不吃不喝走两天才能到,然而现在战况焦灼,独孤启没有那么多时间护送陶慕嘉回皇宫了。





第90章 明月见江山
  独孤启早已让人说服别的国家和伍国一同对付廉国,此时在前线的不仅有伍国的军队,还有别的国家的军队,他若再不去前线,只怕无法使那些人信服。
  
  一行人便换了马匹往云水河畔,用了大约半天的时间,远远的便能看见驻扎在河岸边的军队。而在他们面前的便是廉国的军队,廉国军队紧挨着河边,看上去进退两难,实际上颇有破釜沉舟的气势。
  
  独孤启带着他们一起进入了军营,上将军见到他们,沉重的表情变得轻松不少,他大步流星地迎上来,“陛下你可算回来了,你要再不回来,那群人又要吵起来了。”
  
  独孤启解了披风,皱着眉问他怎么回事,两人说着便进了军帐。
  
  这已经不是一般人能掺和的事了,陶慕嘉不会打仗,便和十个人很自觉地停留在军帐外。
  
  他坐在帐外抱着膝盖睡得迷迷糊糊,夜风吹来把他冻得打了个抖。
  
  肩膀突然感到一阵温暖,有人停在他的面前。
  
  他还没完全睁眼,便感觉有人给自己盖了一件披风,然后落进了一个温暖的怀抱。
  
  陶慕嘉睁眼,借着周围的火光看清了独孤启的面容,看起来有些疲惫。
  
  “嗯,你谈完事了。”
  
  “嗯,谈完了,很抱歉让先生久等了,是我的疏忽。”
  
  “没事,战场上瞬息万变,能理解。”
  
  独孤启欲言又止,眼神有些闪烁,他带着陶慕嘉到一个大帐之后找人烧了点热水来,为陶慕嘉擦脸洗脚。
  
  他怎么说也是个帝王了,没想到还会服侍别人,陶慕嘉怪不习惯的,忙把他拉起来。
  “都是一国之君了,别做这样的事了。”
  
  独孤启显得很不高兴,“又没人逼我做,我自己乐意的,先生嫌弃?”
  
  “不嫌弃……就是不太习惯而已。”
  
  “那先生还是从现在开始习惯的好,毕竟以后还不知道要这样过多少年呢。”
  
  心里忽然抽痛了一下,陶慕嘉没再拒绝,笑着说:“是啊,还有好多年呢。”
  
  独孤启知道他身体不好,自从受了蛊毒之后便见不得风,今天还在帐外冻了那么久,都是他的疏忽,心里愧疚不已,帮陶慕嘉盖好被子之后坐在床头,守着他睡觉。
  
  陶慕嘉总觉得他心里有事,却不知如何开口询问,他翻了个身面对独孤启,把手环住独孤启的腰。
  “你要是心里有事,就跟我说说吧。”
  
  这种姿势果然让人很难拒绝,独孤启脸上有些发热,把他的胳膊塞回被子里,脱了外衣钻到陶慕嘉旁边。
  “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只是觉得让先生受委屈了。”
  
  “受委屈?我能受什么委屈。”
  
  “我总想着把先生接到身边之后能给先生好的生活,可惜我不仅没能让先生过得安稳,甚至让先生受了一晚上的冻。”
  
  陶慕嘉失笑:“就这么点小事还记着呢?我都不觉得受委屈你就别往心里去了。”
  
  “当然还有别的事。”
  
  “什么事?”
  
  独孤启侧头看他,眼睛里映着跳动的火光,一种难以言喻的感情在里面聚集,“明天我就要送先生离开军营了。”
  
  陶慕嘉愣了一下,问他为什么。
  
  “廉国步步紧逼,因为没有退路所以格外勇猛,我和几位将军商量以退为进,先向后撤再切断他们的粮道,消耗他们的兵力再进行包围。”
  
  “这样挺好的啊,为什么要送我走?”
  
  “我们恐怕要长途跋涉半个月左右,退到林子里,避免和他们的正面交锋,林子里环境险恶,先生的身体吃不消的,我都和舅舅商量好了,让先生去农家暂住三个月,三个月后,战争必定平息,我再来接先生回去。”
  
  陶慕嘉不懂独孤启为何不直接送他回皇城。
  
  独孤启也知道他的疑惑,解释道:“先生现在是廉国重点通缉对象,伍国里也埋着廉国的眼线,我虽抓捕过一批,但现在战局混乱,只怕他们会浑水摸鱼,叫我如何放心,农家偏僻倒是不会有外人进入,何况有我母亲的本家,我倒放心些。”
  
  陶慕嘉迷茫地点点头,好像目前只能这么做了,毕竟他实在是没什么藏身的地方,若是留在军队里,独孤启只怕还要分神照顾他,他也不想成为拖油瓶。
  
  独孤启翻身把他圈进怀里,身体微颤,那是不舍,更是害怕。
  
  陶慕嘉不知道他在害怕什么,反手抱住他,一下接着一下轻拍他的后背。
  
  帐里的灯熄灭之后,独孤启悄悄从帐里退了出去,他还有好多事情要忙,也只有这么一会温存的时间。
  
  翌日清晨,外面已经响起了鼓声,前方又有小规模的碰撞。
  
  独孤启没时间来送陶慕嘉,陶慕嘉便跟着他的亲信趁乱往外走。
  
  走到营地外,他们骑上马,匆匆忙忙往目的地去,走远了,到了一个山包上,陶慕嘉回望交战的地方,能看见独孤启站在战车上,指挥着众人进攻。
  
  两军相交的地方一片混乱,死的人都在活人的脚下,惨烈而恐怖。
  
  陶慕嘉不再看了,骑着不太听他的话的马,晃晃悠悠地跟着领路人离开。
  
  两人走了一天一夜,抄着无人的小路终于到了独孤启所说的那座村庄。
  
  村庄坐落在一座山脚下,三面环山,前方是大片的农田和桑林,一条马拉车可通行的路连接外面,潺潺流水从山上奔过木桥。
  
  几户错落的高脚楼便矗立在小溪两边。
  
  男人们扛着锄头下地,女人们摘桑养蚕,山上桃花开得正艳,田间禾苗绿油油的一片。
  
  领路人把他带进村里,村长看见领路人赶忙出来迎接,看来确实是独孤启的亲信。
  
  领路人笑着朝村长打了声招呼:“老伯,这有要事要交给你,你是接还是不接啊?”
  
  “哎呦!这不是独孤小子身边的小哥吗?有什么帮得上的尽管开口!”
  
  老伯走进了,看见陶慕嘉,便听领路人说:“这是陛下的贵客,现在两国交战,陛下便让我领贵客过来住些时日,等仗打完了,再来接人。”
  
  老伯显然不清楚独孤启为何要这样做,不过处于信任,并没有多问,笑嘻嘻地拽着陶慕嘉的手进屋,让自己妻儿老小都下来迎接客人。
  
  这一家有年迈的夫妻俩,再加上一双儿女,女儿聪明伶俐,儿子勤奋肯干,还在地里干活。
  
  女儿桑谷见到他便红着脸喊他大哥,夫人也高高兴兴地问他想吃些什么,陶慕嘉被他们这种热情弄得不知所措,但又莫名地觉得很亲切,心里暖洋洋的,好像真的有了家人一样。
  
  老伯本想留小哥吃顿饭再走,小哥却道前线紧张,要赶紧回去,便匆匆忙忙与他们分别。
  
  陶慕嘉坐在堂屋里,看农家进进出出干活,还要时不时顾着自己,总觉得怪不好意思,那种暖意也渐渐降下去。
  
  在皇宫里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这会和这么多陌生人生活在一起了,反而变得无措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