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子要被吃-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袁克定就发现他的母亲或是父亲总是给他讲一些他现在最想知道的事情。他把这种事归类到了亲子间的心电感应。
  可惜袁克定犯了一个大错,他没有问过双亲的名字。或者说,那个渣男父亲的名字,袁克定想的是问这个或许就把自己暴露了,而夫妻则是根本没有想到这一点。
  于是谁也没有想到在袁克定知道后,反应这么大。
  袁克定的悲剧是他叫做袁克定。
  然后,袁克定还有一个爸爸,叫袁世凯。这名字绝对是按“保世克家,企文绍武”的顺序取的,万分不做假。“世”字乃袁世凯这一辈,因此,于氏所生的男孩(就是他)按族谱应是“克”字辈,被取名“克定”。
  呵,他的人品到底有多差,摊上这么一个身世。
  呵呵,袁世凯。穿越大神你要不要这么无耻,想要他的命直说就是,要不要这么玩他。QAQ。他给跪了。
  原来最悲催的不是他穿了,而是穿到了一个他知道这个人所有历史的人身上。
  其实没什么,〒▽〒,没什么,〒▽〒。他就像真的英雄那样,可以直面自己惨淡的人生。
  首先让我们的小袁感谢百度吧,这个伟大的收索引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最重要的是让他知道袁克定是谁。
  毕竟,谁没干过用百度收索自己名字的蠢事呢。
  话说当年他被袁大瘸子这四个字狠狠地打击了,然后,淡定的,装作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让这个秘密深深的埋入坟地吧!他才不会去干收索自己名字的这种事呢,那简直是在侮辱他的人格。
  可是背地里袁克定还是在垂泪。我亲爱的袁妈妈呐,我可敬的袁爸爸呀,你们在取名的时候干嘛去了,这当初到底是怎么想的才让姨妈把他的名字取得如此奇葩呀!为什么要改名叫克定呢,你就是叫他袁和平袁报国他都认了呀!
  不说了不说了,他又有一点想念姨妈了,这个是姨妈是在双亲去世后如同亲妈一样的存在。愿你在那个世界安好,并保佑他的这次生活能平平安安的。
  再让我们感谢袁老太爷。没有你,就没有真相。
  在有一天,他的爷爷抱着他跟其他老友炫耀他的宝贝孙子时,他突然知道了自家老爸原来不是别人口中的慰亭兄。毕竟老一辈是很少喊小辈的字的,至于官职,老狐狸几个还看不上他爹那个小官。
  于是他爹的名字就这么从犹抱琵琶半遮面变成一轮明月挂江心。
  呵呵,原来他爸平时那是用的字呀。
  呵呵,原来他爸的名字在后世是那样的响当当呀。
  呵呵,原来他爹是叫袁、世、凯、呀。
  一个寒流呼啸而过,Σ( ° △ °|||)︴他觉得自己可以去死一死了。
  想自己在默默的收集信息时在知道自己叫袁克定但是父亲不是那大名鼎鼎的袁世凯时,他真的是很庆幸的。他真的怕自己穿到袁大瘸子的身上的。
  可现在,这是报应吗?
  真的,作为理科生他怎么会知道古人称呼人要么用字要么用官职的。要知道他的历史和语文课全都贡献给了周公子和现代通讯工具了。
  初中高中大学的语文历史文科老师们,我错了,我再也不不好好学习文科知识了。我以后一定励志做一个古文化大师。 。 。
  当头棒喝,小袁,你还好吧?
  还好,死不了。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小袁拿着四书五经
  菌:你这是要干什么呢
  袁:我要奋斗,我要当一代大儒
  半月后,袁的成绩出来,大红灯笼高高挂
  菌:你不是好好在复习的嘛。
  袁:呵呵。
  心虚把四书五经藏好,他绝对不会让人知道这只是包了书壳的小说。
  让这个秘密死去吧。


第3章 【古代幼儿教育】
  【第三章 ·古代幼儿教育】
  想他慢慢接受自己穿越到这个时代时候,在收集信息发现还在大清朝的时候,松了一口大气,还好,还在中国。要是到了欧洲那边,他也就只有自求多福的份,语言就是那拦路虎呀拦路虎。= =、。
  但是紧接着又叹了一口气,清朝末年呀,这战乱这让人瓦亮瓦亮的半边秃真的让人很无力呀。这个发型是想说明男人头也能顶半边天吗?
  每天只能下床不到半个时辰的袁克定只能靠胡思乱想消磨时间。
  “小记儿”一个青年的声音打破了他的思绪,看着向自己走来的青年才俊,袁克定的身子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摆子。记儿是袁克定的小名,因为他生下来时,额头上长着一块记,故小名叫“记光”,又叫“小记儿”。
  这块记要到袁克定长大后方才消失,现在正大大方方的展现在人前。
  求你了,不要叫这么富有亲子性|质的幼稚名字好吗?我都知道你是谁了,我现在宁愿自己是孤儿。
  “爹爹来看你了”这时男子已经快走到面前了。花心大帅袁世凯,其实作为你的孩子,我一点都不介意你给我找小妈哟,只要你不出现在我面前。这真的好有压力。QAQ
  求你了,别过来,其实我有陌生人恐惧症,治不好的,你再过来我要就叫了哟!QAQ
  他真的不是嫌弃这个身体的爸爸。
  想当初自己在养病后期的风寒期间,这个父亲也不害怕被传染的每天必来一次以上,更别提自己被说成鬼上身之后把那些说自己的人通通赶出了府。不说他和这个身体母亲的纠葛,作为一个父亲,袁世凯绝对是宠孩子关心孩子的。
  但是这拳拳的爱子之心他真的消受不起好吗。你的孩子已经去了天堂,我不想被你发现然后去天堂找他问好。= =、。
  至于为什么提到了鬼上身,那就是袁克定自己折腾出来的。
  在康复过程中,袁克定只要一有空就尝试着任何可以让自己回到现代的办法。可是无论是在试过跳水、撞墙、午夜对月跳大神、黎明朝初阳跪拜祈祷,还是发疯的等流星期待可以许愿,他都还是没有如愿回去。
  他是真的不在乎被看成被什么污秽乱了神志的小疯子,他只想回去。
  但是这不代表别人不在乎。
  关心你的人,为你担惊受怕,不担心你的人,喝,哪里来的失心疯。袁世凯在看见有下人开始在那里说他宝贝儿子的时候,真的是快气爆了。记儿伤还没有好,这些人就在他伤口上撒盐是不是。还有没有主仆尊卑观念!
  看见于氏把这些多嘴的仆人打的打,卖的卖,他是万分支持。在冷战后终于决定着于氏还是有她的优点的,既然这样,他以后也不对她这么冷落了。
  为记儿好的人,还是他的亲妈呀。其他那些莺莺燕燕的关心都是假的,因为袁克定的问题上,袁世凯在女色上难得的理智。
  固执的袁爹爹认为他儿子只是一时受了刺激,以后一切都会好的。
  袁世凯虽然没有预言家的血统,可是他还是说对了以后的事,袁克定终于不闹腾了。袁世凯很欣慰,他收拾烂摊子的能力在他宝贝的“帮助”下越来越熟稔了,可是也不代表他不累呀。
  袁克定不闹腾的原因也很简单。他的身体还是好了,虽然回复得很慢,但是没有一个庸医说他还没好,都表示大公子现在壮得像只小老虎。
  他的那些疯狂举动也停止了、可能是已经认命。
  这次意外的伤病完全没有留下一丝痕迹,就像他曾经那个世界生活过。它只是带来了一人再带走了一人,多么公平。现在,没人会知道那个世界的空气,天空,人物,风景;即使印象中的空气是浑浊的,天空是要用炮轰才下雨的,新闻联播永远的你好我好大家好,但那是他的世界,他属于它。
  但也只属于他的记忆之中了。
  他还是在这一年还是成为这个跟他同名的小孩。
  其实他也不算亏是不是。袁克定冷笑,斑驳的光影仿佛根本不能投入他的眼睛。
  这个身体的命真的很好,那时摸着胸前的这个由他母亲拿来的据说是由得道高僧加持灵光宝寺开光的玉佩,他是真的这么想的。他的父母早逝,由一个姨妈抚养长大,可姨妈也有自己的家庭;婆婆爷爷自己也老了,根本没精力来照顾他,这种天上地下只宠你一个的感觉,他是第一次感觉到。
  他这是窃取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他只能代替这个孩子,然后好好把这笔算不清的债还掉。
  “小记儿,想爹爹没有?”青年强有力的手臂把小小的孩童举了起来,用已经开始有意蓄须的下巴折磨着孩童白白嫩嫩的小脸,也打断了孩子的思路。
  袁世凯:“爹爹给你带了好东西哟,我们一起去小记儿的院子看看吧。”
  袁克定无奈地想挣扎出这个温暖的怀抱,最后还是做了无用功。小孩子的力气哪里比得上大人。
  可是谁来告诉他,这个二愣二愣的子控人员为什么会是哪个历史书上或被人痛骂或被人感叹一个豪雄的袁!世!凯!
  袁克定其实挺担心自己的。
  因为他知道的太多,不是说只有死人才能保守秘密嘛。→△→
  他知道后世其实对原版的他评价不怎么好,总结来说就是一个搞盗版刻私印晚年只有窝窝头吃可怜孩子。
  这生活还能再苦逼一点吗!?
  上天告诉你,他的节|操早就掉地上了,天地永隔,怎么也捡不会来了。
  袁克定真的很奇怪为什么袁世凯会这么宠他,因为是他的第一个孩子而第二个孩子还没有出生?很有可能,后世可是说了袁世凯要不是因为二儿子年龄不合适,当时太子之位不一定是袁克定的。
  这就是所谓的移情,还是爱屋及乌。
  反正袁世凯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被思维乱联系的袁克定画了一半进黑名单。
  可怜的袁爹爹是真的被冤枉的,他是真的很喜欢这个儿子。即使这个儿子有点调皮,可哪个小男孩小时候不调皮,袁克定作为袁世凯的第一个孩子,让袁世凯充分体验了一把为人父的满足。
  何况袁克定是该懂事的地方懂事,袁世凯对此还是很满意的。
  可是如果袁克定没有换壳子,袁世凯在以后确实会不怎么喜欢这个孩子,至少,没有喜欢二儿子那样喜欢。
  那把袁世凯划一半进黑名单这还算不算冤假错案,还是让时间来说明一切吧。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是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即使袁克定现在依旧还扮演着小霸王的角色,可是袁世凯儿控这个属性还是越来越重了,连严肃的袁老爷也经常把他召唤去享受一番所谓的天伦之乐。
  现在袁克定对自己的定义是召唤兽+宠物小精灵。= =、。
  其实小袁怎么知道,之前的他在病床那番要死要死的症状把关心他的亲人吓得三魂丢了七魄,现在他表现得越有活力越让人放心。
  而且,大家又怎么看不出袁克定对他们的依赖和关心。或许袁克定没把自己的一些小小的体贴放在心上,但是在好不容易享受到了孩子“照顾”的袁家长辈却是满意的不得了,他们的小宝贝也学会关心人了。
  这世界真是太美好了。
  袁克定不闹腾众人了,或者说换了一种方式只闹腾他的父亲。一句“爹爹,我要习书。”就把他那个儿控的爹心都伤死了。
  但再伤心,在那双水盈盈的大招子的凝视下,袁爹爹成功败北在小袁的卖萌绝招里,底限一退再退。儿子受伤才好,我要理解他的需求,就算让他去碰我最讨厌的四书五经。
  怎么办,提起四书五经他就头疼,以后不好教孩子了。可是现在启蒙会不会早了点,他都是六岁才开始。
  小记儿就要掉入魔窟里面了,可我却不能阻止,我真没用。袁世凯是真的不喜欢读书,也没有读书那个天赋。他怎么知道袁克定要读书的目的。当初乡试过了就好了,以后一定不能让小记儿知道他考了两次都没过,不然作为爸爸的尊严何在。袁世凯已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了。
  袁爹爹以后会哭的,如果不是他放任小袁的卖萌行为,不让袁克定知道卖萌是可耻的,撒娇是不行的,小袁怎么会进了那个狼窝,还被吃得干干净净的。
  所以说人在做,天在看。
  四岁不到的袁克定在侍童的伺候下开始了每天下午的单独上课行为。
  结果不到三天就后悔了。不该不听袁世凯的话等张一会再启蒙,袁世凯自己弃文从武真是太明智了。GJ。
  本以为有成年人的灵魂作保证,学习(收集信息)起来应该很轻松,但是在他要面对这没完没了的练字帖和没有标点符号的繁体课文的时候,泪如雨下。好吧,这些也就算了,可是为什么没有休息时间呢,他的周末被谁吃了呀。
  强烈要求减压呀喂!
  还会有一大堆理由在哪里等着你,不想练字,他们会说字是一个人的脸面,不练不行;不想背书,他们会说现在都是以后做文章的基础,不被不行。QAQ。
  他真的后悔了,做一个二世祖多好,叫你嘴贱,叫你嘴贱。而且,文科老师们,让一个理科学生去学文言文是不理智的,他就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
  真疼。
  在坚持习文的一月后,因为除了看书吃饭和睡觉的他,华丽丽的以平沙落雁式把自己的鼻子送到了高高的坚固的门槛上,糊的那是一脸的鼻血纵横呀。
  原因,气血不足。简称,贫血。
  小袁子肉疼,他以后不会长得像邓布利多那样吧。= =、。
  袁世凯袁爸爸心疼他儿子,大把大把的补品被送到了他的小院子里,小袁也是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小市民,那是一个来者不拒呀。然后,又是一场血案,小袁虚不受补,不小心补过了头的代价又是一脸的鼻血。
  袁克定总结下来:
  流血什么的,流呀流,就习惯了。〒▽〒
  背书什么的,背呀背,就习惯了。〒▽〒
  袁克定的启蒙就是这么在袁世凯不时的骚扰下进行的。
  袁爹爹自认是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好爸爸,自家在童年的时候吃够的读书的苦,便在习文上面万分将就自家孩子,希望孩子不要那么可怜。
  如果袁克定还是原装的话,他一定会很高兴,可惜他不是。
  这个混乱的时代,没一点安身立命的本事,以后可是活不下去的。而且现在那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还是很行得通的。习文是他现在最好的选择。
  何况他肩上承担的可是袁府第三辈的希望,他说想要报答回去可不是开玩笑的。
  袁克定知道,袁世凯的文字功夫是不过关的。袁老太爷也知道,指望袁世凯把举人考回来,不如期待母猪会上树。
  但是他家里还是希望出个状元郎,用袁老爷的话说,家里的老粗够多了,看着就欠教训。他只好帮他那个是秀才同时也是文盲的袁爸爸分担一下老爷子的期望。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袁爹:来,记儿,爹爹给你补补
  袁:补可以,但是你拿那些X鞭来干甚么!我是能吃这些东西的年龄吗!
  袁爹(摸头):是吗,那给记儿你以后再用
  袁:我以后也不用这些!


第4章 【出征】
  【第四章 ·出征】
  【1881年·农历五月】
  史书记载:袁世凯带领“其家旧部数十人”往山东登州,投靠淮军统领吴长庆。
  这时候的袁克定已经醒来,但是初来乍到的他却不知道为什么要搬家。
  都说安土重迁,袁世凯对于故乡,也不是一个喜新厌旧的人。这搬家,自然有他的道理。
  袁世凯时时刻刻把家族门楣家训——“求官建功,拯救天下”记在心里,作为通过传统和教育承受了这些感情和观点的人,自然要效法先辈的榜样。
  袁世凯眼看科场没戏,遂把诗文付之一炬,赶紧把把心思从科场转移到“疆场”上。
  此时正是华夏洋务运动达到高|潮的时期。要知道袁世凯对李鸿章的显赫地位不胜钦羡。于是袁世凯在科场失败以后,决定投奔淮系李鸿章。
  但是李鸿章的幕府中大都是举人或进士出身。袁世凯在小袁四岁前两次科举都没上榜,只在怀里揣了个秀才的名头,实在不好意思在李大人那些不是举人就是进士的幕僚中混,那每天的引经据典让他深深的感到蛋疼。
  因此,袁世凯聪明的没有直接投奔李鸿章,而是投靠了跟他养父袁保庆“订有兄弟之好”的淮军统领吴长庆。
  吴长庆还是看重袁保庆的面子,“乐意收留”袁世凯,备加照抚故人之子,而且随后又加以提拔重用。傻人有傻福,袁世凯这个决定让他受益终生。
  当然,我们也可以称袁世凯这叫做大智若愚。
  【1882年·出兵朝鲜】
  7月底,朝鲜爆发了壬午兵变。
  此时华夏还是朝鲜的宗主国,在得知消息后,清朝朝廷随即下令吴长庆领兵出击平乱,而袁世凯作为吴长庆的亲信部下,肯定是要跟着一起走的。
  要知道此次兵变正好给清朝朝廷强化对朝宗主权的大好时机。如今时局紧张,华夏周围的属国不断丧失,其中之一的琉球更是被日本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