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行有常-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后隐隐有消息传出,曹丞相对继承人几番犹豫,还是不能下定决心,不少人都说,若不是当时临淄侯的夫人拖了他的后腿,只怕当时他就已经被立为魏公世子了。
  虽然这些消息都只是流言,但是总是有几分可信度的,这气氛阴沉得,害得司马师都不敢随便登曹丕家的门了。
  到了后来,因为植公子恃才傲物,丞相命英才作赋,可是他却看不上自己的那一帮对手,干脆就没有作——估计是因为有名的几个都被吩咐了差事,当时没去参加。青年才俊也是很看重工作的好不好!能有正经的工作,谁还见天儿地在那里吟诗作赋啊——令曹丞相大为不满。
  一年之中连续两次传来临淄侯惹怒魏公的消息,很多墙头草又犹豫了,现在看来,临淄侯似乎也不算太保险。
  与此同时,依靠着夫人甄氏走孝敬后宫卞夫人、曹丕同时讨好父亲曹操和母亲卞夫人的路线,在孝道方面,这对夫妻反而更被称赞。
  双方的差距逐渐拉小,争斗也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作者有话要说:  感觉已经耗尽了自己的洪荒之力,终于把时间调回来了Orz


第90章 女王
  曹丕虽然和他父亲曹操不同,不是很好人妻; 但是也不是洁身自好的那一款; 后院的有诸多美人,只是甄氏诞育了他的长子曹叡; 再加上貌美有宠; 才会被晋为夫人。
  司马师再一次到曹丕府上拜访的时候,见到那个在曹魏后期的历史上权倾朝野、在司马氏代魏的过程中“出力”甚大的女人,郭女王。
  郭女王的名字相当的霸气,若不是她生于三国乱世; 这个时代的英才又比比皆是; 说不定; 她的名声能与后世的隋文帝皇后独孤伽罗以及则天大帝比肩。
  不说她日后如何,只说现在; 她为人柔顺; 虽是曹丕看中她的颜色而纳的新宠; 但颇有胆色和谋略,若不是知道最后曹丕会废了甄氏,甚至没人会认为最后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的会是这个女人。
  看到她; 司马师只觉得,那句“以才侍人者长,以色侍人者短”真的是太有归纳性了。
  曹丕的后院和前院当然是隔开的,除了作为正室的夫人甄氏能比较轻松地见到外人之外,其他人都不行。
  所以司马师虽然在曹府待过不短的时间,但是曹丕后院的那些美人们; 除了一个甄氏,其他的他一概都没有见过。
  这也是大户人家应有之义,门阀士族,相互之间联姻,可没说过要把女儿嫁给别人做妾室的,所以说,一般情况下,那些妾室都是上不得台面的人家出来的女子,这就叫做身份寒微。
  但是皇家人又不一样,从前汉宫选后,无论什么样的家世,只要女子貌美便可入宫,反而是家世极高的女子在少数。
  门阀世家也不是各个都愿意送自家的女子入宫的。
  与后世满清只愿意在八旗中选后妃以巩固满清贵族的统治不同,汉人的皇帝一般不讲究什么后宫制衡前朝,有后宫干政的,但是次数极少,一般都是武则天这种彪悍型的女子。
  正是因为后宫与前朝的干系不大,汉族皇帝的后宫才是他们的一言堂,宠幸谁都是他们说了算,就连性格懦弱的惠帝刘盈,他纵是在母亲的威逼之下娶了外甥女,也一直没碰过她,吕后也无可奈何。
  郭女王从前也是官宦人家的子弟,只是家世不足以称为世家,后来因战乱而家败,更是不足为道。
  曹二公子起初是看上了她的容貌,入他的后院,只要容貌足够好看,家世称得上是清白,那也就够了。
  但是后来,在这种风雨飘摇的时候,只要她人足够聪明,那总有出头的机会的。
  男子虽然看重女子的德行,但是那也得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这女子的容貌依旧,男子对她的宠爱依然。
  否则的话,色衰爱弛,总是品行再如何为人称颂,也逃不过最后一个失宠的结局。
  若是曹丕和甄氏的感情极为稳固的话,那么依靠现在甄氏贤良的名声,最后还能有一个好结局,但是在司马师的记忆里,最后因为曹丕宠爱郭女王日隆,甄氏只不过稍稍流露出怨望之意,就被她的夫君赐死了。
  郭女王后来被曹叡尊为郭太后。
  曹叡虽然是曹丕的嫡长子,但是在他的母亲甄氏被赐死,郭女王又登上皇后之位以后,他的嫡子身份就摇摇欲坠了。
  若不是郭女王自己没有亲生孩子,只能笼络他,而曹叡为了重新得到父亲的欢心又去悉心尊奉郭女王为母,还不知之后的魏国会如何发展。
  不过正是因为曹叡不是郭女王的亲子,曹叡之后的曹芳更不是曹丕这一支的子嗣,等到高平陵之变后、司马师掌权的时候,司马氏对她多有攀附,她也乐见其成,可以说,在司马家代魏之初,能够成功地排除一干宗室站定脚跟,同郭女王的支持有很大的干系。
  但是在现在,曹丕连魏王太子都还不是,只是丕公子的时候,作为他的爱妾,郭女王看起来只是个甚为本分的美貌女子。
  司马师和郭女王的见面还是因为曹叡。
  甄氏现在还是正室夫人,曹叡还是得宠的嫡长子,他的脾气自然不太好。
  郭女王近来颇为得宠,甄氏在她面前都吃了亏,曹叡不忿,当然要为母亲出气。
  要是放在晋代,世家大族里要是出现宠妾灭妻的主人,要么就是妻子忍气吞声,此后与丈夫分道扬镳,要么,就是夫人先下手为强,辣手摧花,只可惜,现在不是晋代世家门阀权倾朝的时候,而且曹丕的身份、曹家的身份,又与普通的世家不同。
  于女色上,曹丕就如同一应的皇家之人一样,不能以寻常礼仪评判,尤其是在这种乱世之时。
  乱世人命贱如草,女色亦然。
  曹叡引司马师来见郭女王,心中不忿,原是想要和司马师一道恶作剧惩戒她一番,只是司马师可不愿意做这样的事。
  他的心智不似寻常孩童,可不是用无心之失这种借口就能向曹丕解释的。
  如果只是被曹叡引到后院去见到了郭女王,这也就算了,还能用无意来解释,要真出了什么问题,那就是百口莫辩了。
  曹丕对自家后院的掌控显然不弱,等到曹叡满不乐意地和司马师一起在郭女王那里用点心的时候,甄氏才匆匆赶来,而她来了以后不久,曹叡和司马师就见到了曹丕。
  司马师:真是厉害了,我的丕公子!
  改用一下武当张真人的台词,那就是不坏不坏,来得真快。
  索性曹叡还是讲几分义气的,没把司马师供出来,两个人又串了供,说是因为觉得郭女王院子里的花开得好看,一时失了神,才不慎跑到她那里去的。
  曹丕虽然对曹叡最近的心思心知肚明,但是看他今日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也就只是训斥了一番,让他不要过于放纵自己,而司马师难得有假来拜访,司马懿又随着曹操出门了,他比司马师年长,可不能带坏人家。
  即便是从司马师这个外人的角度来看,也能看出来,曹丕对儿子还不如对看得顺眼的亲族、友家小辈好。
  曹操虽然对自己的那些养子很好,待遇都要比上亲儿子了,在张狂的何晏那里,就连曹丕都要吃瘪,但是那好歹也是养子,更何况,曹丕没有成为太子,还不是曹操诸子里最得宠的,最被他看重的儿子。
  而曹叡是曹丕的嫡长子,曹丕对他的态度却渐渐的有些冷淡,可见他们的父子关系出了问题。
  曹叡自己恍然未觉,但这是因为曹丕还没有年龄足与曹叡相争的儿子的缘故。
  曹叡现在也有几个庶弟,但是因为年岁未足,和司马昭都不能玩到一起去,更谈不上对他有什么威胁了。
  但是未来,曹叡的这些弟弟们是会长大的。
  而曹丕冷待长子,也未尝不是因为长子在曹操那里更为得宠,父子之间相处的时间不多,感情疏淡的缘故。
  说起来,若不是曹丞相又一次点兵出征了,曹叡还真没有时间想着怎么对付自己父亲的小妾——而对于要安邦定国的男子来说,与父亲后院的女子计较,且这个女子并没有威胁到他的性命、地位,这就有些过了。
  曹操出征,去讨刚在蜀中那边站稳跟脚的刘备去了,司马懿随行,临行前托付二公子看顾一下他家,这才有司马师这日出现在曹丕府上的情况。
  司马懿有七个兄弟,他们兄弟八人号称“司马八达”,司马懿行二,前头有个哥哥司马朗。
  司马氏兄弟之间感情还算好,但是年龄相差得大了,后辈子孙又没有住在一起,不同兄弟之间要么中立要么有下宝支持的对象,要么干脆就只是做个小官,反正司马师觉得自家和大伯府上的往来不算多,大概是因为已经分家了的缘故,住得也不算近。
  至于为什么司马懿要把司马师托付给曹丕,他就真的说不准了。
  曹操领大军出征,无论疆域扩充了多少,只要能胜,对他们来说那就是好事。
  只是当年赤壁之战的时候曹魏元气大伤,孙刘两边的联盟又还算稳固,实在不能轻易动手,眼看着,在曹操这代一统天下的希望已经愈发渺茫了。
  建安二十年,张鲁降,曹军得汉中之地,因刘备力拒,还师。
  在曹军征汉中的同时,因为刘备已经得了益州,所以孙权遣诸葛瑾讨还荆州,刘备不给,孙权大怒之下遣兵,连下三郡。
  刘备腹背受敌之下,将三郡之地以东的地盘尽给孙权,专心应付曹操。
  孙权得了刘备的承诺之后转攻合肥之地,被曹氏大将张辽袭击,若非手下大将搭救,怕是已经命丧黄泉了。
  前头的战报传回来,除了具体的战争成果之外,就是一句出自于曹丞相之口的名言“人苦于不知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
  却说司马懿在曹操得汉中后进言,让他尽快进攻蜀地——因为刘备用诡计破刘璋,之后又在益州未稳之时起兵与孙权相抗——被曹操用这句话怼了回来。
  司马师作为司马懿的儿子,当然要拥护自己的老爹。
  在他看来,司马懿说得还是很有道理的,蜀中民心未附,总比以后让刘备把这里经营成大本营再来攻打要好吧?
  在刘备腹背受敌的时候,试一试总能行吧?
  就算不试,那边的孙权还不是转眼就攻打了合肥?
  当然了,要司马师来说,曹丞相如今悬而未决,让三国鼎立的形势持续几十年,未来对司马家的基业大有帮助,但是对曹氏自己,就有所损害了。
  若是曹氏早早的灭掉孙氏和刘备,怕是未来司马家的晋升不会那么容易,手中也不会握有那么多的兵权,但是现在,怕是要和历史一样,有得磨了。
  虽然司马师和曹丕、曹叡都处得很好,但就是因为这样,他才对未来司马氏代魏没有什么愧疚之心。
  历史上的魏明帝曹叡没有自己的亲生儿子,只能过继宗室子以继承大统。
  而他的继任者齐王曹芳,甚至都不是曹丕这一支的后代,而是曹彰的后代。
  曹芳之后,继承皇位的是曹丕子嗣里的庶支,但是掌控权力的却是大将军曹爽,曹氏内部早就不太平了。
  要司马师来说,曹丕、曹叡乃至于曹芳的时代,司马家都还是曹氏的忠臣,他没有一点心虚的。
  至于未来如何,最起码,他的后人不会像历史上的晋朝一样,对曹魏多有贬损,对于曹操、曹丕,他都会让人好好尊奉的,至于曹叡,只要他不像历史上那个专门挑司马师杀鸡儆猴、让他蹉跎十数年的话,对于自己的小伙伴,司马师是不啻于好好辅佐他的。
  作者有话要说:  期末复习阶段的更文,总感觉在这个时候码字有一股罪恶感Orz


第91章 拨乱
  建安二十一年; 七月,邺城。
  建安二十一年四月的时候,天子刘协加封魏公曹操为魏王,邑三万户; 位在诸侯王上; 诸子皆为列侯; 可谓名为汉臣,实为天子。
  可是魏王依然未曾决定诸子中谁为太子; 曹植虽面上看着烈火烹油般的光鲜,可诸多小事叠加起来; 他已引起父亲强烈的不满了。
  这日; 丞相曹操漫步出府,打消了原定的登铜雀台观景的主意,只在邺城之内随处看看。
  因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丞相也没往平民居住的地方去; 那边比之世家贵族聚居的地方,还是要乱上不少的。
  而且曹操要视察自己手下诸官吏的话,更是不必往平民居住的地方去。
  曹操行步走过的人家门口; 正门多是禁闭; 只有侧门处有几个门房; 警醒地盯着外头; 见着曹操带着几个同样换了服饰的护卫,也没盯着乱看。
  还没靠近曹丕家外头,就听到了小孩儿各自打闹的声音。
  细眼看去; 小孩儿里头只有一个司马师是见过曹操的面的,其余的人都是生面孔,但他们都聚在曹丕家外头,骑着竹马,满头是汗。
  曹操饶有兴致地上前,开口问道:“此处不是丕公子的府邸吗?为何你们聚在这里玩闹?”
  曹丞相貌不惊人,容貌和他的身份不甚相符,当初有胡人使者求见,曹操因自卑于自己的容貌,寻人代替,自己变成一个侍卫,捉刀在旁。
  当然了,这个故事的结果是胡人使者“慧眼识英雄”,指出那位假扮的曹丞相虽然容貌俊美,却不如捉刀的侍卫有威仪。
  孩子里除了司马师外相貌最出众的那个开口道:“我们在这里等着阿叡哥哥出来呢!”
  “你说的可是丕公子的长子曹叡小公子?”曹操听完这小孩儿的话便又继续问道,说来奇怪,仔细看来,这小孩儿的容貌倒有几分熟悉。
  小孩儿用下马的姿势从竹马上下来,将它放正,拿在手上,这才对着曹操点头:“正是。”
  曹操看这小孩儿颇为知礼,与人说话的时候还懂得端正态度,严谨地回答,顿时就有了好感:“你称呼丕公子的儿子为哥哥,不知你姓甚名谁,是何人家的公子呀?”
  “我叫夏侯玄。父讳尚,母为德阳乡主。”夏侯玄答。
  曹操听罢,感慨道:“我从前未曾在魏王府上见过你这样聪明毓秀的孩子,你母亲该早点把你带出来,让大家看看呀!”
  德阳乡主曹氏是曹操和正室卞夫人的养女,诸女之中,也算有宠,又与曹丕从小一道长大,怪道她的孩子夏侯玄能在曹丕府外与一众少年骑着竹马打闹。
  然而曹操感慨的话音刚落,夏侯玄却显出一副不开心的样子来:“母亲常在家中养病,不能随意出门,父亲也吩咐了许多课业给我,今日出门也费了一番波折呢!”
  曹操看他的样子,只见他右手中的竹马显出一副老旧的模样,虽然华丽,却不是新做的,显然是府上其他人用过以后保存下来的旧物。
  曹操皱起了眉头,没有说话。
  德阳乡主是他的养女,他自然知道,她的身体状况并不算很差,也是在丞相府金尊玉贵地养大了,生育两个孩子也很顺利,没听卞氏说有什么症状留下来,倒是府上似是有些不太平,近来出门少了,不常往府中去,只是他和卞氏都事务繁忙,若不是今日撞见,还真当那孩子是病了才久未回去的。
  曹操又问了其他孩子的名字,一个个都显得很是落落大方,有荀家的孩子、羊家的孩子、诸葛家的孩子,司马师更是不必说,曹操早就见过他了。
  曹操对孙儿的这一批玩伴并没有多说话,若是从小培养情分,也是让人乐见其成的关系。
  他又问为何他们只等在外面,曹叡怎么不出来。
  问到这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这几个孩子的嘴巴却是紧得很,不知道忘没忘记曹操的模样的司马师更是回了他一句“叡哥的事也是丕公子府上的家事,不是我们能随便与你说道的”。
  他们这般嘴严,反倒让曹操起了兴趣。
  司马师是建安十三年的生人,到明年就整十岁了,与曹叡是自幼就交好的,曹操从前还听说他颇受曹丕的喜爱,就这样,还不能把事情告诉他,这就有些意思了。
  曹操干脆与这几个孩子一起站在外面等着,不过是装模做样地派人去和曹丕府上的人通报,说是有人求见,实则就站在外面干看着后续发展。
  知晓曹操是来拜访曹丕的客人,几个孩子没等到曹叡出来,又互相玩闹起来,乘着竹马厮杀,甚至间或还用上了“兵法”的样子,让曹操看到了一批未来魏国的大将种子,心中甚是宽慰。
  几人玩得累了,就往阴凉处坐下来休息,也不管自己的身上脏不脏,倒是让曹操有些忍俊不禁。
  一个个看起来都有些小大人的模样,这时候倒暴露出孩童的本色来了。
  他也和这一群孩子以及护卫窝在一处,这时候就见到曹丕府上进了几筐丝绢。
  暑天酷热,总得做些应季的衣衫,曹丕府上进些丝绢,也是应有之义,曹操并不惊讶,况且以他的眼力,自能看出这个儿子没有违反他的律令,丝绢的色泽素淡,又不是最为昂贵的那一种,甚至可以说偏于简朴了。
  又过了一会儿,曹叡穿着一身在魏王府里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