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行有常-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有话要说: 姬伯服,一个想当幕后黑手却当不了的男人……话说根据蠢作者的智商,儿砸的智商也就那样了Orz
第30章 责处
姬伯服仔细想了一下; 才发觉自己计划得太美好了。
姬宜臼在西周转东周的巨大落差中,还能以超长的寿命待机; 把继位的人从儿子熬成了孙子;长子兼太子泄父去世后立次子王子狐为太子,因为得罪了郑国,不得不让太子入诸侯国为质,以至于他驾崩之后太子狐匆匆从郑国赶回,硬生生赶路赶死了。
凡此种种,都能够说明,一个周王,能够适应从原本的“号令诸侯; 莫敢不从”转变成“挟天子以令诸侯”里□□控的“天子”; 或许是因为他能忍,还有可能是因为他怂。
至于智商……鉴于这个时代连厚黑没有开始普及,诸侯贵族里都不乏傻白甜; 这一点就不提了。
姬伯服在今天才惊讶地发现; 原来自己的全家都是有病的。
娘美爹帅,可惜都爱作;便宜哥看起来是个中二病; 还病得不轻,结果转眼间就变成了纸老虎,怂得不要不要的。
姬伯服从没有像今天一样清晰地认识到,大周药丸。
但是没关系; 便宜哥没有斗志,然而只要让他恢复中二状态,情况就一定会好起来。
姬伯服也没干什么; 就是让人先把姬宜臼的事情放一放,先审判那位唆使大王子叛乱的申伯——虽然倒霉的老头儿已经挂了。
不像姬宜臼,是直系的宗周王室,好歹还有人惦记着,申伯被姬宫湦干脆利落地下达了“烹之”的命令,挂了。
在这个年代,弄死人的刑罚就那么几种,比如扑杀,车裂,还有一种非常痛苦的,就是烹杀。
后世的华夏人大都知道一个成语,叫做“请君入瓮”,讲述的是唐朝——确切的说应当是武周时期——两个酷吏的故事。
酷吏1号“发明”了水煮活人【bu】这种刑讯方法,然后被酷吏2号套用在了他自己身上。
然而,这种“发明”总是能找到历史原型的。
周夷王三年,周王姬燮烹杀齐国国君齐哀公,并改立哀公异母弟齐胡公。
虽然为了让周夷王的面子好看一点,官方说法是因为“纪侯谮之周”,也就是纪国国君纪炀侯的锅,周夷王只是听信了他的谗言罢了,但是明眼人谁不知道,纪炀侯也只是给周夷王背锅罢了。
暴君佞臣多般配,周夷王不是暴君,怎么会听信谗言!
话说周厉王姬胡变成人人喊打的“暴君”,一半的锅要推给他爹周夷王。
如果说姬伯服他爹姬宫湦被称为周幽王,还真的有自己作死的成分的话,那与幽王并称西周两暴君的周厉王,就真的只是因为老爹留下的底子太烂,想要努力振兴大周王室结果用错了方法导致人人喊打了。
因为被烹杀的齐哀公姓姜,申伯也是姜姓,所以姬宫湦很顺利地就回想起了当年曾祖父周夷王用过的方法。
姬伯服用自己聪明绝顶的脑袋瓜儿发誓,他的便宜哥还不知道这个噩耗。
别人顶多告诉他一句申伯这个孽庶已经伏法了,让他也好好忏悔,绝不会详细解说具体细节的。
当然了,他这么自信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他派去的人回报来的消息是“没有异常”。
在审判姬宜臼前先宣布对南申国诸侯——主要是申伯——的处置结果,按照姬伯服对姬宫湦的说法,那就是震慑姬宜臼。
至于震慑姬宜臼做什么,这就不重要,姬宫湦不关心,就依了姬伯服。
而且姬宫湦内心还是非常恼火的,姬宜臼怎么说也是他的亲儿子,却受到申伯蛊惑,出奔不久就敢举旗自立,真的是要反过天去了!
朝堂上宣读的处理结果是:申伯烹杀,南申除国。念在两家的亲戚关系上,选择申伯的侄儿继承初代申伯申诚的谢邑,爵位等级陡然间由诸侯降为卿,而且还不是同一个支系,真的是十分令人悲伤。
原本以为这个结果足以震慑姬宜臼的姬宫湦发现,姬宜臼陡然间就硬气了起来。
“之前分明已经认罪,如今又说什么‘何罪之有’,简直荒谬!”姬宫湦气得脸都涨红了,姬伯服在他下手几个陛阶的位置坐着,觉得自家老爹还需要历练,这么容易就不淡定怎么行啊!
要不是姬宫湦还年轻,现在只有四十多岁,身体条件就像三十岁的人一样好,姬伯服真心觉得暴怒之下他会中风的。
姬伯服看着姬宫湦,微不可查地叹了口气,一直关注着他的姬宜臼也看到了,反抗姬宫湦的心瞬间就坚定起来,似乎重新寻回了在申国的时候那个“天王”的风范——虽然是自封的。
姬伯服:计划通。√
全程这父子两个的对话就充满了火药味,姬伯服在一边听得半是兴奋半是纠结,生怕要是姬宫湦争辩不过姬宜臼,恼怒之下就让人把这个“孽庶”退出去斩了。
孽庶这种称呼,就代表着姬宜臼虽然还留着大周直系王室的血脉,但是他已经被开除宗籍了,除非姬宫湦改口打消这个处罚。
孽庶,而不是庶孽人,虽然只是位置的倒换,但是后者指的是庶出之人,意为血脉卑贱,前者却是重在“孽”字,指的是叛逆的逆子被贬为庶人。
姬伯服这边还在想着事情,就听得姬宫湦大吼了一声:“六行难不成已经被你弃之脑后了么!”
当然,要是姬宫湦不那么讲究礼仪规范的话,他本来想骂的大概是一句“六行难道被你吞到狗肚子里去了么”。
姬伯服急忙把注意力转移回来,“六行有失”,对于王族子弟来说,是一个极为严重的指控,毕竟贵族总是在乎颜面的。
六行,是为孝、友、睦、姻、任、恤。
孝乃孝敬父母,友乃友爱兄弟,姬宫湦指责姬宜臼,指的就是他违背了这两条。
谈到这个问题,就说明现在要进入正头戏了。
“外祖父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觉得非常有道理。君不惠,臣何以忠?父不慈,子何以孝?王上难道自认为是个慈父、明君吗?”姬宜臼近乎讽刺地说出这句话。
朝中所有人目瞪口呆。
这果然是被压抑狠了,再加上一步走错就要没命,放肆之下,竟是把真话都说出来了。
姬宫湦是不是明君先不论,后宫的事再怎么乱,牵扯到前朝却是不对的,两者不能一概而论。
但是是不是慈父嘛,却是所有人都能看出来的。
他对如今的王太子姬伯服可谓是极尽宠溺,费尽心机地废了前太子姬宜臼,就是为了让他给姬伯服让位。
对于姬伯服来说,姬宫湦当然是好爹,还是世界第一号的好爹,但是对于姬宜臼来说,有这么一个爹,真的是不知道前世造了什么孽。
在姬宫湦眼里,他是周王,又是父亲,姬宜臼合该遵从他的心愿,为姬伯服让位,这实在是偏心,朝野皆是议论纷纷。
要不是姬伯服也是个良材美质,懂事守礼又聪慧,怕是不少大臣早就闹起来了。
而且就算是现在,也有人为姬宜臼抱屈。
当然,为姬宜臼抱屈,和判定姬宜臼的罪行是没有冲突的。
姬宫湦陡然间沉默下来。
这个年代的人都受到周礼的教导,姬宫湦的母亲是先王宣王的正宫王后,他从小受到的教育和他因为个人的宠爱而立褒姒为后、立姬伯服为储的行为是有冲突的。
姬宫湦并不是那种做出“宠妾灭妻”的事情以后心安理得的人,所以姬宜臼和姜后之前才会那么容易就出奔申国。
被长子这么质问之后,他一时竟无言以对。
姬伯服:万万没想到,我的蠢爹还是个有良心的小仙女。
最后姬宜臼也没受到处置,只是被幽禁在他之前太子之位被废了以后居住的宫苑中。
姬伯服表示,便宜哥的战斗力也就到这里了,后面的事情只能由他出面解决了。
唉,为什么聪明人总是要这么劳心劳力呢?
周王十三年,秋末,太子姬伯服自辞储位,求让位于孽庶人姬宜臼。
天下皆惊。
自武王以来,自辞储位这种事情,还是被立为太子以后,根本就未曾发生过。
可以说,姬伯服是如今天下第一例。
他让位的对象还是已经被废为庶人的长兄。
无论是事件还是人物,都让这件事成为了全天下关注的中心。
作为一个儿控爹,姬宫湦当然不可能同意姬伯服的请求。
先不说姬宜臼已经是庶人了,就算他依然是王子,看他当初举旗自立恨不得申军攻入镐京弄死他们这一帮人的模样,就晓得他心中对褒姒和姬伯服有怨。
尽心尽力地为褒姒和姬伯服的未来打算的姬宫湦根本就不能接受这种本能避免的意外。
姬伯服:科科,以为这样就能难住我了吗?实在是太天真了!
冬季首月降临之际,太子姬伯服离宫出走。
作者有话要说: 周夷王烹杀齐哀公,然后造成了齐国宫廷的一次动乱,周宣王娶齐武公之女为后,就是因为周夷王杀哀公立胡公事件的后遗症。齐武公为了表示你周虽然弄死了我亲大伯,但是我们之间的关系还是很好的,于是把女儿嫁给了周宣王,仿照周武王姬发娶齐太公吕尚之女邑姜的旧事,嫁女次年齐武公死,为了表示周齐友谊永固,宣王给岳父谥号武公,这个武应该义取周武王。
孝、友、睦、姻、任、恤这六行取自《周礼·地官·大司徒》,君不惠,臣何以忠?父不慈,子何以孝?脱胎于《墨子·兼爱中》。
周幽王姬宫湦【sheng】的年龄,搜神记里说是宣王三十三年生,但是这样他登基的时候才十三岁,那时候姬宜臼都能被立为太子了,所以我觉得这个时间不太对……只能从宣王的姜后嫁来的时间到搜神记里幽王出生日之前里选一个,就把他的年纪定为四十岁左右了。
第31章 宣国
周王十四年的正月将要到来; 太子却在这个重要关头出走了,看他的样子; 不等到姬宜臼被重新立为太子,恐怕不会回来了,姬宫湦自然是又惊又怒。
让位这种美德自然不只一个人拥有,而这种让位典型,在出走后一般都不会回去了。
姬宫湦不愿意满足姬伯服让位给姬宜臼的愿望,但是在姬伯服永远地流落宫外和满足他的愿望之间,姬宫湦又觉得要不然就应允了姬伯服好了。
当然,还有一个选择就是姬宫湦再和褒姒生一个儿子; 等到自己身故以后; 就让小儿子继承王位。
然而就算姬宜臼被排除在候选人的行列之外,有姬伯服在,嫡长继承制决定了就算姬宫湦和褒姒又有了一个儿子; 也不可能让小儿子继承王位。
事情就这么僵持在这里。
但是很快; 姬宫湦就找到了解决的方法。
殷商之时,高宗武丁立过不只一任的王后; 他的长子——也就是后来被追尊为王的祖己——因受后母诬陷而被逐出王宫,含冤而死。长子死后,继承人当为与祖己同母所出的王子跃——也就是后来的帝祖庚——然而,祖庚的后母有自己所出的亲生子王子载。
为了表示自己不愿与兄长争位; 王子载暗暗离宫出走,于是武丁死,祖庚得继。
祖庚死; 其弟王子载继位,是为商世宗祖甲,而祖甲也是其后的殷商帝王的直系祖先。
也就是说,姬宫湦可以答应姬伯服的条件,只要等姬宫湦死后,再让姬伯服继承周王之位就可以了。
为了早点把小儿子召回来,姬宫湦向全天下公布了复立姬宜臼为太子的消息,同时召离宫出走的太子姬伯服回宫。
同时,他公布的复立太子的理由里也重点宣布了姬伯服在里头做出的贡献。
从姬伯服的角度看,姬宫湦真是为了帮他刷声望不遗余力的好爹呢!
姬伯服也不耗着,既然他爹已经对全天下都宣布了,那就不能朝令夕改了,他就不用在外头干耗着了。
回宫以后,姬宫湦很快就对姬伯服隐晦地宣布了他的这一番打算。
毕竟在姬宫湦看来,儿子做太子也做得有模有样,要不是对兄长心中有愧,也不会想出让储位这种决定来。
仔细想想,这么多年来,儿子都十分喜欢亲近兄长。
早就心里有鬼的姬伯服:我的蠢爹,你实在是太甜了好么!还有,你看我的时候是不是带上了“我的儿子做什么都是对哒”滤镜啊喂!
姬宫湦把自己的计划告诉姬伯服的时候,他整个人都要惊呆了。
真是厉害了我的爹,你的思维模式果然是不同凡人啊!
姬宜臼继承周王之位后,在奉行嫡长子继承制的大周而不是兄终弟及为主的殷商,姬伯服想要成为周王难于登天。
姬宜臼之前的行为再怎么算是污点,在他继位之后,也不能成为撼动他这个周王正统地位的理由。
姬伯服觉得自己的周王爹把现实想得太美好了。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他的蠢爹已经打定了主意。
周召二公,这是从周武王时代开始,就在周王身边辅佐他的诸侯。
此后的历代周王,都由周公与召公进行辅佐,周王、周公、召公,这是大周的传承体系中,最不用担心被人为废黜的。
当年的周厉王,之所以落到人人喊打的处境,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改变周、召二公“世为卿士”的惯例,起用了荣夷公和虢公长父。
虽然周厉王起用的这两个人都是有真才实干的人,然而一直认为周王最重要的辅佐之臣只能是周公和召公的贵族们可不认同厉王的决定。
厉王出逃彘地,一直到他在彘地死去的这十几年间,天子失位,群臣推举共国国君共伯和执政,召穆公与周定公辅之,史称“共和执政”。
正是因为有周召二公辅佐,并非正统的共伯姬和才能在厉王出逃到去世之间的这十几年执掌宗周大权。
姬伯服垂眉低首。
如果真像计划得那么好的话,那么世界上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意外了。
宗周的王,在东西周交替的这个时期,无一例外都表现出了难以言喻的蛇精病的症状。
姬伯服记得,东周的第二任王桓王也是这么想的,宠爱次子的他,因为吸取了幽王姬宫湦的教训,所以没有在之前继位的时候动手脚,而是在临终前,将“让王位兄终弟及”的重任托付给了时任周公黑肩。
周公黑肩是个缺心眼儿,桓王让他等到合适的时机弄死长子庄王,改立次子王子克,他也遵从了。
按照姬伯服的理解,他爹现在也就是和东周桓王一样的思路,交代信任的心腹,等到恰当的时机就把姬宜臼弄死,扶持姬伯服上位。
问题不是这个计划能不能成功,而是姬伯服他根本就没有当周王的欲望。
就算他像东西周最后对立的那段时间里,励精图治的周惠王姬望——当然,在东周的说法里,应当是周携王——一样兢兢业业地治理国家,还是会被子孙后代败坏的。
谁让宗周的礼法已经苛刻到了迂腐的程度呢?
周厉王在政治上想要废除周召二公“世为卿士”的惯例,起用有特长的其他贵族,这种不算出格的改革都被打成是“朝局败坏”,姬伯服真的想不通这个国家怎么在维持旧制的基础上强大起来。
只有另建一个新的诸侯国,子子孙孙居安思危,筚路蓝缕,才有可能强盛。
啊,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自己建一个诸侯国,他是老大,不像当周王一样,朝上陡然间就有那么多老古董压在头上。
而按照这个时代通行的准则,像他这样让储于兄的好少年,特别是被谦让的兄长还有“不孝”的劣迹的时候,没有人会不长眼地来攻伐他,因为那样会让各国一同鄙视到死的。
一直到春秋时代,各国之间讲究的还是“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覆灭他国宗庙,让他国祖宗无香火可享,是一件很恶毒的事,因此很多大国就算最后攻入某国的国都,之后还是会退兵,让这个国家继续存在。
一直到春秋时期都还通行的准则,再加上老爹在身后将会提供的各种支持,让姬伯服有信心作为最晚受封的一批诸侯参与即将到来的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
至于子孙后代争不过别人怎么办?
那就不关他的事了,他没有留下一个无力回天的周王之位给他们就已经很好了!
姬伯服没有明着反对老爹,反正现在他老人家还身强体壮,他有足够的时间做通老爹的思想工作。
周王十四年正月,周王姬宫湦祭天,并告祭宗庙,重立大王子姬宜臼为储君,命次子姬伯服为宣侯,领南申故地。
姬伯服受封宣侯,这个宣字,来源于先王宣王的谥号,表明他是宣王之后。
能被子孙后代用以记名的祖先很牛或者很有纪念意义,这是可以肯定的,但是作为宣王的继任者,现任周王姬宫湦将宣侯这个名号赐给姬伯服,无疑认为姬伯服才是可堪承继名号的宣王子孙——毕竟姬宫湦自己现在还是没有谥号的——对于王太子姬宜臼可称是打脸了。
姬宜臼心里苦,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